日本怎么献血最好
㈠ 日本献血什么待遇
在日本献血没有待遇
日本在宣传献血时,并没有什么高谈阔论,而是针对时事来巧妙地宣传。比如,很多人都担心献血时会感染艾滋病,或者有些人担心自己已经得了这种病,这样动员献血时,就讲在献血时可以检测是否得了艾滋病,并且这个检测很权威,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每隔一个月检测一次。与其说是献血不如说是检查艾滋病。
在日本献血不会获得任何用血方面的优先权或者费用上减免。没有报销,日本献血没有任何金钱性质的补偿。
㈡ 献血到底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献血与健康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献血是以利他人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正常成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8%。体重50~60公斤的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有4000-5000毫升(即8-10斤)。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的20%,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2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8-12天。人体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不失血的情况下,血细胞 也在不断死亡和破坏。我们全身的血液每120天就要换一遍,每天有30-50ml血液被新陈代谢掉。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10-1/20,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只要补充一些水分就能恢复健康,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因为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1、 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 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5、可延年益寿: 坚持适量 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不断增加血液中年轻红细胞的比例,另外体内产生的年轻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病毒素的能力,从而能起到防癌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应学习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献血的前一天不要过度疲劳,最好洗个澡,献血前两餐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晚上不要饮食过量,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馒头蔬菜等清淡食物;要有充足的睡眠。献血当天 思想要放松。献血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剧烈的活动,并且增加营养(如 瘦肉、鸡蛋、动物肝等)和水分,有利于血液的恢复,但不应暴饮暴食。献血后,针眼周围 有青紫现象,可做一下热敷,过几天即可消退。
什么是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无偿献血是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推崇的献血形式。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做到了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无偿献血,日本1985年评出的最佳献血口号是"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这是一位家庭主妇提出的,目前,已被全世界各国血站所采用。日本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仪式之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这已成为日本推动献血的一个传统形式,日本政府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在美国,公司一个很流行的献血口号是"给您一个礼物,生命",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献血是崇高的行动,是给同胞一个新的生命,是其它任何礼物都无法比拟的。约旦政府明文禁止血液买卖。1975年首都安曼建立了一座中央血库。任何人只要急需血液,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但在身体康复后,必须来献血,或由亲属来代之献血。这座血库被人们称为"生命血库"这座血库建成后,第一个来参加献血的是约旦国王侯赛因。印度尼西亚献血口号是"您能为您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献是挽救他的生命。"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亲自参加献血,还要求其家庭成员参加献血。1997年3月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第41次参加无偿献血(每次250毫升),以此来做为他69岁生日的纪念。他常说:献血使他年轻20岁。看来这句话不全是玩笑话。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达到医疗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日尔爾尔、尼泊尔、缅甸等,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在许多国家,公民献血后吃几块点心.喝杯饮料,就各自去干自己的工作,从不领取任何报酬,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很普通的事。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小学设有献血知识课,学校定期带学生到血液中心采血现场参观,让学生了解献血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献血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献血不影响健康的道理,长大后成为一名自愿的光荣献血者。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很普通而平常的事。适量献血无碍健康己被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千百万献血者所证实, 我国也有“献血无碍健康,只需小小勇气”的宣传。
㈢ 日本多大才可献血
日本红十字会规定的献血年龄是16-69岁。
这是卫生部网站上今年3月份转载的一篇文章《无偿献血在日本》里面说的,应该靠谱。
㈣ 献血好不好有什么害吗一次献血多少为好多久一次比较好
适当献血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这就好象一个新久更替的过程,因为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会补充新鲜的血液,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必须在半年以上。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国内献血者体检标准有: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不能献血的情况有: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㈤ 一次献血多少最合适
我国规定最低一次献血量是200ml,建议献血400毫升,紧急输血不得高于800ml。
我国《献血法》规定的
献血年龄:我国规定18-55周岁(男、女);香港特区规定16岁以上,只有年龄下限,而无年龄上限;日本规定18-69岁;韩国规定16-65岁;台湾地区规定17-65岁。
一次献血量:我国规定为一次献血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韩国为320-400毫升;香港特区为300-430毫升;台湾地区为250-500毫升;尼泊尔为250-500毫升。
两次献血间隔时间:我国规定不低于六个月;而日本、韩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都为3个月。国外曾报道一献血者在一年中10次献血,可见献血无损健康。
㈥ 日本如何献血
在日本的每个城市,都有一定数量的献血屋。献血屋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备,且大都地处车站、商业街等闹市,为献血者提供了献血方便,因而深受欢迎。更难得的是献血屋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使献血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在不少城市,献血屋的采血人数甚至超过的来献血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