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打造不沉航母
‘壹’ 二战日本为什么放弃造航空母舰
诞生于一战期间的航空母舰是当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这种庞然大物的力量真正为人们所认知,却是在二战当中。从1942年开始,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相继进行了4次大规模航母战,二战的历史轨迹也因这4次海战而发生了改变。
第一次航母对决 日美打了个平手
1942年初,偷袭珍珠港得手后的日本海军气焰更为嚣张,企图进一步夺取西南太平洋诸岛,为攻占澳大利亚作准备。可从这时开始,日军不断碰上倒霉事。1月20日,日本“伊-124”号潜艇被盟军舰艇击沉,美军获取了艇上的日军密码。此后,美军利用这本密码,破译了日军大量电报。4月,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得知,日军3艘航母分成两支舰队正在向珊瑚海海域挺进,于是决定让弗莱彻海军少将率领以“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进入珊瑚海迎敌,挫一挫日本海军的狂妄气焰,美日第一次航母对战一触即发。
5月7日拂晓,日本侦察机向母舰报告,发现美军航母。日军“翔鹤”和“瑞鹤”号航母上的78架飞机立即起飞,可日本人飞临目标上空时才发现,海面上仅仅是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油船,日本飞行员气急败坏地将它们炸沉后,纷纷返航。此后不久,美国海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一架美军侦察机向弗莱彻报告:“发现敌2艘航母和4艘重巡洋舰”。弗莱彻命令起飞93架飞机实施攻击。当这些飞机飞抵目标上空时,发现只是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原来是侦察人员在抄转电文时出了错。但细心的弗莱彻认定附近一定有日军航母,决定将错就错,继续寻找攻击目标。果然,在原定目标不远处发现了日军轻型航母“祥凤”号,美军战机随即发起攻击,“祥凤”号连中13颗炸弹和7枚鱼雷,35分钟后便沉没了,创造了大战期间战舰沉没的最快纪录。
5月8日,双方航母再次出动战机互相攻击。美“列克星敦”号被击沉,“约克城”
号受伤;日“翔鹤”号受重伤,险些沉没。此次海战虽然美军损失大于日军,但在政治上获得了胜利,因为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本海军遭到的首次重创。从整体上看,双方可以说打了个平手。
密码被破译 日军中途岛圈套成自杀绞索
珊瑚海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统帅山本五十六认识到了美国航母的巨大威胁,为了摧毁美军航母主力,他妄图在中途岛设一个圈套,等着美国人来钻。为此,山本几乎动用了手头的所有航母,包括8艘航母和5艘水上飞机母舰。
由于日军密码被破译,美军对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之前的战略部署,几乎了如指掌。于是尼米兹决定采取集中3艘航母,从侧翼伏击日本主力舰队的战术。
6月3日,日军分舰队袭击阿留申群岛,拉开中途岛战役序幕。第二天,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日本舰队进入中途岛海域。由于他没有发现美国舰队,便向中途岛的美军机场发起攻击。不久,他接到发现美国舰队的报告,慌忙应战,可为时已晚。此时,美军轰炸机腾空而起,直扑日本航母,一场航母之间的大战开始了。结果,日本“赤城”、“加贺”、“苍龙”和“飞龙”号4艘航母被击沉。美国只有“约克城”号一艘航母被击沉。此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激战马里亚纳 日航母舰队失去进攻能力
进入1943年后,日本航母舰队补充了一些新的舰只,使航母的数量达到了9艘。美国航母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增加,达到了几十艘。这预示着未来双方的海战将更加激烈。
1944年6月,美军在15艘航母和14艘护航航母的掩护下登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日军企图拼死一搏,集中了9艘航母分三路截击美军。6月19日清晨,一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大决战拉开了帷幕。
率先发动攻击的是日本人,双方的数百架战机在广阔的海空之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空战。由于经过两年多的消耗战,日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损失殆尽,加上飞机性能严重落后,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尽管日军飞行员大多是新补充的,缺乏训练,但作战异常凶猛。一名飞行员驾机刚刚起飞,发现海面上有一枚鱼雷正驶向“大凤”号航母,他立即按下机头,俯冲下去,在鱼雷到达目标之前用飞机将它撞爆。美军也不含糊,无线电里喊杀声震天,飞行员们相互鼓励英勇杀敌。美军
飞行员弗雷西尤中尉成了这场空战中的明星,他用360发炮弹击落了6架敌机。在这次海战中,日军有3艘航母被击沉,3艘被重创,而美军仅有两艘航母受轻伤。更重要的是,日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404架舰载机,占到了总数的92%。这场战斗之后,日本航母舰队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
莱特湾海战 日航母舰队全军覆没
1944年10月,美军决定发起菲律宾群岛战役。20日,美军在莱特湾登陆,日军为挽回败局,赌上了海军的全部家当,派出两支舰队夹击美军。日本人深知,失去了攻击能力的航母部队已经无法同美国舰队抗衡,于是决定采用苦肉计,将仅存的4艘航母组成诱饵舰队,在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下,从日本本土南下吕宋岛,企图引诱美舰队离开莱特湾,掩护战列舰队突袭美军登陆部队。
以打仗勇猛着称的美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果然上了当,他命令第3舰队的十余艘航母放弃日军战列舰队,掉头迎战日军航母。25日,美军航母上起飞500余架飞机,开始轮番轰炸日军4艘航母。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中,日军很快败下阵来,9个小时之内,日军4艘航母全部葬身大海,曾经称霸太平洋的日军航母舰队自此全军覆没。负责攻击莱特湾的日军战列舰队,在受到美军护航舰队的顽强抵抗后,最终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后来,小泽在回忆这场战役时沮丧地说:“作为诱饵,我们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当我目睹属下的航空母舰和其他军舰,在敌人的鱼雷、炸弹攻击下一艘艘沉入大海时,还是不禁自问:号称世界最强大的日本海军难道就是这样的下场吗?”
美日航母在太平洋上的一系列较量,是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海空大战,它证明了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的主宰作用,使人们彻底放弃了“巨舰大炮制胜”的传统观念,把目光转向这种庞大的战争利器,从而引发了战后各国持续研制和发展航母的局面。
‘贰’ 太平洋战争,日本出动500多架飞机,居然炸不沉美国一艘航母‘’企业号‘’
哪家的神论?
真出动500架飞机,企业号早就灰飞烟灭了
问题是日本人就没凑齐过500架飞机对付企业号过
中途岛大海战,南云舰队算上备份机不过220架左右,还要对付3艘美国航母,而且至始至终没有攻击企业号
瓜岛的圣克鲁斯海战,南云的两鹤加上一艘轻型航母,总共载机不过180架上下,对付的是大黄蜂和企业号,结果大黄蜂战沉,企业受伤
再之后,马里亚纳,小泽起飞的飞机不过300架左右,对付的可是8艘美国舰队航母,更别说被打火鸡了
再往后就是一边倒,重来没出现过什么500架飞机围攻企业的事
‘叁’ 二战日本为什么能造出那么多航母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还是非常强大的,甚至一度能够在太平洋战场上压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不敢出头,成为了一支存在舰队。之所以二战时期日本海军能够如此强大,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当时的日本海军是最早独立自主设计建造出航空母舰的海军之一。其次就是日本海军在战争前期发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动员令,在战时可以征兆大量有改装潜力的民船。最后就是日本海军很早就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能。
最后就是日本海军很早就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能。毕竟再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本海军就使用了航空母舰,而且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航空母舰对于战列舰的优势却并不是日本海军发现的,而是美国海军发现的,用了大量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对大和号,武藏号进行攻击,最终将其击沉。而自始至终,大和号和武藏号都没有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的踪迹。
‘肆’ 为什么现在日本不造母舰了
政治原因:这是限制日本制造航母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技术上日本绝对有可以制造航母的技术,但是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受到和平宪法的限制,不能拥有航母等武器,在世界各国的监督下,日本不敢向全世界公然挑衅,所以日本是不可能自己建造航母了。
还有日本一直打擦边球准航母
大偶级登陆舰3艘
‘伍’ 二战后日本曾四次计划建造航母,为何最终一艘没造成
如果说这几天有哪艘战舰最“惹是生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一定榜上有名。这艘自建造伊始就争议不断的战舰本来就一直是各界瞩目的焦点,最近又因为在美、日、法三国联合军演中与美军航母编队航行搞得四邻震怒。诚然“出云”号这艘早就被批烂了的“半吊子”战舰并不是航空母舰也无法改装成航空母舰,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二战后的日本是确确实实有过航母发展计划的。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战后的日本航母发展计划不但“亮点”乏善可陈而且“槽点”比比皆是,甚至颇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顾日本战后的航母计划,可以看得出事实上日本根本没有一个明确而连续的航母装备需求。日本的航母计划经历了从轻型护航航母到反潜航母再到舰队航母的历程,虽然同样名为航母但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类型差异巨大,根本不具有连续性。而且,无论是哪个时期,日本战后的航母建造离开美国的技术支持也难以完成,因此美国在军事装备方面对日本的限制成为了日本发展航母绕不过去的槛。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中几乎再也没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舰的呼声,作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大甲板型直升机驱逐舰成为了日本人的新宠,其结果就是目前的“日向”级和“出云”级——从构型和职能上来说,这两种直升机驱逐舰与当年计划建造的反潜航母没有太大区别,但“专舰专用”的设计思想却远远落后于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全能型航母潮流,技术标准上更是落伍世界一流水平十万八千里。时至今日,无论是美国等传统航母大国还是中国等新兴航母拥有国都已经可以用航母技术“砸死”日本造船工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八个字足以概括二战后日本航母的发展计划,而这八个字又何尝不是日本某些人痴心妄想的真实写照。
‘陆’ 为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么笨,不集中精力把美国的航母搞沉净针对那些没用的舰船
1、日本人确实是扑空了。有人分析美国人可能事先知道,这也有可能的。
2、即使美国航母全被打沉在珍珠港,日本人还是不能赢得战争。以美国的工业能力,你打沉一条,他就可以很快造出两条。战前,美日双方航母数量差不多都是大约十条,而四年之后,美国已经有四十多条了,日本怎么可能追得上,日本人就算再聪明也打不赢。
‘柒’ 航空母舰那么重,为什么不沉
简单地说:船的浮力大于重力影响船舶浮于水面上的因素: 1.重心(G) 2.稳定中心(M) 3.浮心(B) 4.龙骨(K) 一般这三点的要遵循以下的顺序才不会沉掉: 由甲板到船底龙骨(由上至下)为M→G→B→K以这样状态船舶才不会沉 若为G→M→B→K的话,船舶依然会浮在水面,但是会歪一边。 因此在造船上如果不偏离这个原则的话,船就永远不会沉下去。 5.水的支撑力:少了水的支撑力就等于少了浮力(B),因此用膝盖想也知道绝对会倒滴。 6.船型:以前的船型是直接插入水中的,但是现在的船型都是平底船,不但减少水阻外,也减少的水下吃水呎数。 为什么钢铁制成的船在水里不会沉没? 水有浮力,可以让一些东西浮起来,或让一些东西变轻。当东西的重量比浮力大的时候,就会沉到水中。浮力是物体体积所排开的水的重量,把重量100公斤的铁块放到水里,因为铁的密度很大,所以体积很小,只能排开这麼少体积的水,浮力当然比铁的重量小,没办法支撑铁来浮在水上。但是,假如改变铁的形状,把它打成薄薄的空心的容器,再放入水中,这时100公斤的重量不变,可是体积变大了,排开的水变多了,浮力就会变大,只要浮力大到超过铁的重量,铁也是能浮起来的呢!参考资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80804627
‘捌’ 为什么二战时期日本航母造型都很另类
第一,在那个时期大家都是摸索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怎么方便怎么设计,觉得哪个方案好就用哪一个,所以建的千奇百怪的,包括美国的航母也是这样。
第二,航母是个新鲜事物,海军的旧人们一般不相信它的威力,即使后来有了战绩,人们依然相信大炮才是战斗力,所以才有大和的诞生。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航母的确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在需要的时候,有很多其他的再建舰艇被改为航母,比如你说的龙骧号,信浓号,加贺号。事实上,龙骧号是在巡洋舰的舰体上建造。信浓号原为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艘,更新设计后将它充当了快速航母舰队的支援和维修平台,所以除携带自身的中型航空联队外,还可装载多余的飞机和设备用来对海上的航母进行补充。加贺号的原始设计是战列舰,是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1920年7月开工,但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加贺”号1922年停工,原计划解体。后来日本将停建的主力舰的“天城”号、“赤城”号改装为航空母舰。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船厂的“天城”号因龙骨被扭曲而报废,日本遂将原定停建销毁的舰体稍小的战列舰“加贺”号接替“天城”号,改造为航空母舰。
‘玖’ 感觉日本造船技术也不弱,为何没有建造航母呢
造轮船和造航母是完全不同的。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已经正式将把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改建为航母的事宜,写入了自己的防卫大纲中。开始在2019年预算案编列经费,确定引进美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在2024年开始引进20至40架,在2026年前展开部署,同时将改装出云和加贺两艘直升机航母,以便搭载F-35B战斗机,成为真正的航空母舰。
即便是某一天日本能够发展真正的航母,他们也需要从零学起,慢慢积累现代航空母舰和高性能舰载机的技术。摸索这些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日本搞航母,一点都不会比中国快多少。
‘拾’ 一直被俄日两国抢来抢去的北方四岛,为何被称为4艘“不沉的航母”
四艘“不沉的航母”是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对南千岛群岛的称呼,而日本称这些岛为北方四岛。对于这4个小岛的争议,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竞争还是非常强烈的。俄罗斯和日本都认为这4个小岛都是自己国家的。
这4个小岛也是被称为4个,不会成为了航母,这个比喻还是非常的生动形象。这4个小岛就像是每个国家的航母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可以控制4个小岛,五一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实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