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些中药是补肝的
Ⅰ 补肝的中药方子
不少人想服用 中药 养肝护肝,却不知道对肝脏有益的中药有哪些,胡乱食用不养肝反而伤肝。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补肝的中药方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补肝的中药方子
枸杞子
〔害〕虽为益阴除热之要药,若脾胃虚弱,时泄泻者勿入。须先理脾胃,俟泻止用之。
须同山药、莲肉、车前、茯苓相兼,则无润肠之患。故云,脾滑者勿用。
〔利〕甘微温,滋肝益肾,填精坚骨,助阳,养营,补虚劳,强筋、明目、除烦、止渴、利大小肠,故又为温大肠猛将。
〔修治〕九月采子,酒润一夜,捣烂入药。或用炭。以甘州河西所产,红润少核者佳。
乌梅
〔害〕病有当发表者,大忌酸收,误食必为害非浅,食梅则津液泄者,水生木也。津液泄则伤肾,肾 属水 ,外为齿,故多食损齿伤筋,蚀脾胃,令人发膈上痰热。
〔利〕酸涩而温,补肝胆,入肺脾血分,定久嗽,定渴,敛肺之勋,止血痢,涩肠之力。
清音去痰涎,安蛔理痰热,消酒毒,蚀恶肉。疽愈后,有肉突起,乌梅烧敷。一日减半,二日而平,真奇方也。肝以酸为泻,而又以本味,为补肝胆猛将。
〔修治〕去核微炒,或蒸熟。
白梅
〔害〕按《素问》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又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虽能生津泄肝,然酸味敛束,违其所喜也,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利〕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功用略同。牙闭擦龈,涎出便开,刀伤出血,研敷即止。
〔修治〕青梅熏黑为乌梅,盐煮为白梅,亦曰霜梅。安吉者肉浓多脂最佳。五月采实,火干,过食而齿 ,嚼胡桃肉解之。
熟者笮汁晒干,收为梅酱,夏月渴,调水饮之。
山茱萸肉
〔害〕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者忌之。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者,法当清利,此药味酸,主敛,不宜用。阴虚 湿热 ,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同加,恶桔梗、防风、防己。
〔利〕酸涩微温,固精秘气,补肝、胆、肾,强阴助阳事,暖腰膝,缩小便,闭遗泄。
还耳聪而已其响。调月事而节过多。蓼实为使。
〔修治〕五月采实阴干,以酒润去核,缓火熬干方用,核能滑精不可服。
菟丝子
〔害〕其性温燥偏补,凝正阳之气,能助人筋脉。肾家多火,强阳不痿,大便燥结者忌之。
〔利〕甘辛温,入肝、肾、脾,续绝伤,益气力,强阴茎,坚筋骨。溺有余沥,寒精自出,劳损口苦渴,煎汤任意饮之。寒血为积,为调元上品,得酒良,山药松枝为使。
〔修治〕九月采实曝干,凡用以温水淘去沙,酒浸一宿,曝干捣之,不尽者再浸捣,须臾悉作饼,焙干用。
何首乌
〔害〕此为益血之物,相恶与莱菔同食,令人须发早白。忌与附子、仙茅、姜、桂等诸燥热药同用,若犯铁器损人。
〔利〕苦甘涩微温,入肝肾,收精气,补真阴,强筋益髓, 壮阳 事,为滋补良药。养血祛风,虚劳瘦、痿弱、瘰 ,补肝,疟家要药,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涩气化虚痰。白云苓为使。
〔修治〕秋冬取根,大者如拳,竹刀刮皮,米泔浸一夜,切片,用黑大豆拌蒸晒干,如此九蒸九晒乃用。或生用。
沙苑蒺藜
〔害〕性能固精,若阳道数举,媾精难出者勿服,反成淋浊。
〔利〕甘温, 补肾 益肝,强阴益精,虚劳腰痛,遗精带下。
〔修治〕以酒拌蒸,或盐水炒用。今肆中所卖者,俱是花草子,真者绝无。出潼关,状如肾子带绿色。
鳖甲
〔害〕其性阴寒,肝虚无热者忌用。鳖肉凉血补阴,阴冷而难消,脾虚者大忌。恶矾石,忌苋菜、鸡子。
〔利〕咸寒平属阴,色青入肝,补阴退热而散结,治厥阴血分之病。劳瘦骨蒸寒热温疟母,及经阻难产,肠痈疮肿,惊痫斑痘,元气虚羸,邪陷中焦,鳖甲能益阴热。鳖色青治皆肝症,龟色黑,主治皆肾症。同归补阴,实有分别。龟板以自败,大者为佳。鳖肉凉血补阴,亦治疟痢,加生姜砂糖,煮作羹食,名鳖糖汤。鳖血如用柴胡加入数匙,而不过表。
〔修治〕色绿,九肋九重七雨者为上。醋炙或酒炙黄,或生用。刮白,除其腥气,恐有倒胃之弊。治劳,童便炙亦可,熬膏良。
龙骨
〔害〕其性涩而收敛,凡泄利肠 ,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而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瘀血在内,反能为害。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
畏石羔、川椒、鱼腥及铁器。
〔利〕甘涩平,入心、肾、肝、大肠经,能收敛浮越之正气,涩肠益肾固精,安魂镇惊,辟邪 解毒 ,治多梦纷纭,敛汗收脱,缩小便,生肌肉,得人参、牛黄良。
〔修治〕查近世之修治方法,但 赤为粉。亦有生用者,或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次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或云凡入药须水飞晒干,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晒干用,否则着人肠胃,晚年作热也。
龙齿
尤能定惊,镇心安魂。龙潜藏于水,气入肾藏中。骨主肾病,故又益肾也。肝藏魂,能变化,魂飞不定者,治之以龙齿。
金毛狗脊
〔害〕其性温燥, 肾虚 有热,小水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之。恶败酱莎草。
〔利〕苦平,入肝肾二经,强筋壮骨,治男子腰脚软疼,女人关节不利,萆 为使。毛名金毛狮子,止金疮血出良。
〔修治〕二八月采根曝干,火燎去须,切细。子,酒浸一夜,蒸三时取出晒干用,一名扶筋。
川续断
〔害〕禁与苦寒药同用,以治血病,及与大辛热药用于胎前。另有一种草茅根,形如续断,误服令人筋软,恶雷丸。
〔利〕味苦辛微温,补肝肾,通血脉,理筋骨,主劳伤,暖子宫,缩小便,止遗泄,破瘀血,腰痛、胎漏、崩带、肠风、血痢痔毒,又主金疮折跌,止痛生肌,痈肿宜收,胎产莫缺。
地黄为使。
〔修治〕川产良,状如鸡脚,皮黄皱节,节断者真。七八月采根,去向里硬筋,酒浸伏时,焙干入药。
冬瓜子
瓜一名白瓜
〔害〕瓜性冷利,凡脏府有热者宜之。冷者食之瘦人,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勿食,令人反胃,须起霜食之,乃佳。
〔利〕甘平,补肝明目,清肺润痰。瓜,其性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止消渴,消水肿,散热毒痈肿。皮,甘寒益脾,以皮行皮,故通二便,能消水肿,泻热毒,止消渴。叶,治消渴、疟疾、寒热。
〔修治〕七八月采,待 霜降 后取之, 收藏 弥年,可作菜,果入药。漆、麝香及糯米触之,必烂。其子在瓤中成列、剖取去瓤,曝干用。凡药中所用瓜子,皆冬瓜子也。
鸡
〔害〕性热动风,凡热病初愈,痈疽未溃,素有风痰人,咸忌之。年久老鸡,脑有大毒,食之能发疔。中其毒发疔者,以玉枢丹解之。冠血性温,痘疮虚寒者得之,固可资其起发,倘因血热而干枯焦黑者,误用能更转剧。世人屡用冠血、桑蠹虫发痘,而不分寒热者,误也。
鸡有五色。黑鸡白首者,六指者,四距者,鸡死足不伸者,阉鸡能啼者,并不宜食,食之害人。
〔利〕甘温,属巽 属木 ,补虚温中动风,煮汁性滑而濡。乌骨鸡,甘平属水,能益肝肾,退热补虚,治肝肾血分之病。
鸡冠居清高之分,其血乃精华所聚。雄而丹者属阳,故治中恶惊忤,热血沥口涂吹鼻,本乎天者亲上,故涂口眼 斜。
鸡子甘平,镇心安五脏,益气补血,散热定惊,止嗽止痢,多食令人滞闷。
哺鸡蛋壳,主伤寒劳复,研敷下疳,麻油调搽痘毒神效。
凤凰衣,主久咳结气失音。鸡屎白微寒,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内经用治蛊胀,合米炒治症,醋和涂蚯蚓蜈蚣咬毒。
鸡肫皮,一名鸡内金,一名 (音皮鸱),甘平性涩,鸡之脾也。消水杀虫,除热止烦,通小肠膀胱,治泻痢,便数,遗溺,溺血,崩带,肠风,膈消,反胃,小儿食疟。男用雌,女用雄。
鸡肠治遗溺,小便数不禁。
鸡肝治肝虚目暗,治气噎食不消。
四月勿食抱鸡肉,令人作痈成漏,男女虚乏。小儿五岁以下,食鸡生蛔。鸡肉不可合胡蒜、芥李、犬肝、犬肾及兔食之,恐泄痢。同鱼汁食成心瘕,同鲤鱼食成痈疖,同獭肉食成遁口,同生葱食成虫痔,同糯米食生蛔。
〔修治〕鸡虽属木,分而配之,则丹雄鸡得离火阳明之象,白雄鸡得庚金太白之象,故辟邪恶者宜之。乌雄鸡属木,乌雌鸡属水,故胎产宜之。黄雌鸡 属土 ,故脾胃宜之。而乌骨者,又得水木之精气,故虚热者宜之。反毛鸡治反胃,各从其类也。
牛筋
〔害〕老病及自死牛,食之损人。
〔利〕甘温,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鹿筋同功。
〔修治〕腊月收采,风干用,鲜者力胜。
羊肝
〔害〕羊食毒草,凡疮家及痼疾者食之即发,宜忌之。反半夏、菖蒲。
〔利〕色青,补肝而明目。胆,苦寒,点风泪眼,赤障白翳。羊肉热 属火 ,补虚劳益气力。
壮阳道,开胃,健力,强阴,通气,发疮。肺,通肺气,止 咳嗽 ,利小便;肾,益精助阳。
,除翻胃;角,明目杀虫;血,主 产后 血运闷绝,生饮一杯即活。中金银、丹石、砒硫一切诸毒,生饮即解也。
〔修治〕以竹刀切片用,忌铜器及醋。
吐铁
〔害〕海味咸寒,中寒者忌。
〔利〕甘酸咸寒,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
〔修治〕产宁波鄞县南田者,大而多脂,为第一。为海错上品,一名麦螺,一名梅螺,用盐卤腌,或用甜酒酿,可带出远,不入煎剂。闽中者,肉 无脂膏,不中食。
血余胶
〔害〕发灰走血分而带散,其主诸血证者,是血见灰则止,乃治标之义。若仗其补益,未必能也。经熬 成末后,气味不佳,胃弱者勿服。
〔利〕苦温平,入肝肾,兼补阴消瘀,能去心窍之血。治诸血病,吐衄血痢,血淋崩带。
父发与蛋黄同煎,治小儿惊热。已发与川椒共 ,令本体乌头,胎发尤良。入芎归汤,宜用妇人头发,产妇本发尤妙。
〔修治〕将发以皂荚水洗净入罐固 存性。
五加皮
〔害〕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勿服。恶元参、蛇皮。
〔利〕辛,顺气而化痰;苦,坚肾而益精;温,祛风而胜湿。疗筋骨之拘挛,逐皮肤之瘀血,治阴痿囊湿,女子阴痒,明目缩便,愈疮疗疝,酿尤良,远志为使。
〔修治〕十月采根,剥皮阴干,煮根茎酿酒饮益人。
海螵蛸
一名乌贼骨
〔害〕气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服,恶附子、白芨、白蔹。
〔利〕咸走血,温和血,入肝肾血分,通血脉,去寒湿,治血枯,止肠风崩漏,涩久虚泻痢, 腹痛 环脐,阴蚀肿痛。肉,酸平,益气强志,通月经。
〔修治〕出东海,亦名墨鱼。取骨鱼卤浸,炙黄或漂淡用。
桑寄生
〔害〕杂树上者,气性不同,恐反有害。
寇宗 云∶向有求此于吴中诸邑,采不得,以他木寄生服之,逾月而毙,可不慎哉。
〔利〕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而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
〔修治〕三月采根枝茎叶,铜刀细切,阴干用,勿见火。
紫石英
〔害〕石药终燥,只可暂用。妇人绝孕,由阴虚火旺,不能摄受精气者,忌用。
〔利〕甘辛温、润以去燥回枯,重以镇宁心神,养肝血不足,血海虚,不孕者宜之,暖子宫之要药。白石英甘辛微温,润以去燥,利小便、实大肠、治肺痿、吐脓、咳逆、上气。十剂曰∶润可去燥枯,二英之属是也。润药颇多,而徐之才取二紫白石英为润剂,存其意可也。石英五色,各入五脏。俱畏附子、恶黄连。
〔修治〕紫石英色淡,莹彻五棱,火 醋淬七次,研末水飞,白石英如水晶者良。
对肝脏有益的中药
1、西洋参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功能是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口燥咽干等。肺阴不足之咳嗽喘促,胃燥津伤的咽干口渴,最适宜用之。现代研究表明,西洋参具有护肝、增强免疫力、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以及助 消化 作用。因此,肝病、 肿瘤 病、 糖尿病 、慢性胃病和肠胃虚弱患者,均可服食。
花旗参的首选吃法是用来泡水,直接泡水喝完后将花旗参也吃掉。第二就是用来熬汤。如果觉得不方便的话,可以将花旗参切成片,随身带,取两片含于口中即可。
2、党参
党参用于肝病的治疗,主要配合黄芪、白术,可治气虚血亏、脾虚湿盛。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脾胃虚弱者,服用党参有较好的效果。古人对党参有很好的概括: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具体服用方法因口味不同而异,如党参、茯苓、生姜,加粳米可以做成参苓粥;党参、黄芪,加粳米可以做成参芪粳米粥;煲汤的话可制成党参北杏煲猪肺等。
3、黄芪
现代研究已证实,黄芪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糖类、淀粉酶、核黄素及铁、钙、磷等成分,还含有 微量元素 硒,而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并经临床证实有减少肝炎发病的效果。研究还表明黄芪具有护肝作用,能防止肝糖原减少,抵抗肝损害,刺激干扰素系统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因此,慢性肝炎和 肝硬化 患者服用黄芪很有好处。
黄芪红枣茶补气补血养肝,取黄芪15克,红枣4粒,水适量。将红枣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将红枣和黄芪用适量清水浸泡20-30分钟,水量与泡茶所用水量一致,浸泡为了药性的析出;浸泡好后开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饮用。
4、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 植物 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根茎或带根全草。其味苦,性平,能 清热 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用于痈疽、疮疡、疖肿、热毒内盛诸症。根据近年来研究,败酱草及其提取物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 肝功能 、防止肝细胞变性作用,因而本品成为各种肝病的治疗 用药 。
败酱草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可以消热散瘀,治慢性 盆腔炎 ;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可以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具有促进干细胞再生的作用。
5、田七
田七又叫做“三七”,《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田七补血第一。”肝脏是造血单位,细菌、病毒的入侵会减少肝脏的工作效率,田七具有补血功效,是可以直接“抗敌”的士兵。田七苗清热解毒,养肝清脂,还活血化瘀,促进 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是不可多得的 健康 养生 食材 。
服用田七要将田七充分捣碎,与鸡肉一起炖。田七木耳汤,有养肝护肝的功效。
6、枸杞
枸杞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现代 医学 研究发现,枸杞还有护肝及防治 脂肪肝 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甜茶碱,它对治疗肝脏 疾病 有效。在叶、果实和根皮里均含丰富的甜茶碱。药理实验表明,甜茶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枸杞泡水是其中一个非常简单的吃法,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上班族经常冲泡枸杞水饮用,缓解眼睛疲劳问题。每天坚持用10颗左右的枸杞放进热水中浸泡,喝水吃枸杞,就能帮助我们养肝明目、滋补肝肾、 美容 美白 等等,小小的一颗枸杞可以为你带来无限的惊喜。
7、菟丝子
从“肝主目,肾主骨”的方面来说,菟丝子补肝肾的效果肯定是首选了。 中医 认为,菟丝子的种子性温,味甘,归肝、脾、肾经,具有“续绝伤、补不足、益健人”,补养肝肾、益精明目、健脾止泻、延年益寿的功效。
生活中菟丝子的 使用方法 有很多,可以熬粥,可以泡茶,还可以外用算命。与车前子、熟地黄、枸杞子配伍使用,还可以滋肾养肝明目。
8、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有益肝气,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亦记载,“灵芝明目、补肝气、安精魂”。灵芝里面含有灵芝多糖,这种物质是保护肝功能以及清楚血毒的“功臣”,有助提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人体的内缺氧能力。
服用灵芝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 头晕 、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9、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对于保肝护肝有着特殊的功效。实验证明冬虫夏草对肝组织中过氧化物脂质的生成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维持细胞膜功能,降低肝细胞损伤,并对肝脏的微循环及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的保护也是有效的。
常用的方法是隔水炖、浸酒喝以及炖汤喝。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最为大众所采用。隔水炖,简单而有效,时间不宜过长,采取清炖虫草的方法,较好地保证了新冬虫夏草的 营养 价值,其次炖汤,此方法为传统虫草宴吃法。结合不同肉类品种,如:鸭、瘦肉、乌鸡等,功效有一定的差别。另外,作为药膳搭配食材,冬虫夏草还可以和多种食补药材相结合,发挥其滋补营养功效。
Ⅱ 常用保肝护肝药有哪些,哪种中药效果好
具有养肝功效的中药:杜仲,续断,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白芍,阿胶,何首乌,桑葚,酸枣仁
药方:
白芍姜草汤:白芍药30克,甘草、生姜各10克,煎服。可和胃止呕,疏肝健脾。
杜仲酒:杜仲240克,羌活120克,石楠60克,大附子5枚,切碎,以酒3升,渍三宿,每次10到20毫升,日服2次。可祛风湿,补肝肾。(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贯煎:枸杞子15克,生地黄20克,北沙参、当归身、麦冬各9克,川楝子5克,水煎服。可滋阴疏肝。
枸杞麦冬饮:枸杞子、麦冬各30克,煎服。可清热除烦,滋养肝肾。
女贞子天麻饮:女贞子、石楠各15克,天麻9克,川芎、白芷各6克,煎服。可活血通络,补肾养肝。
各种中药都有其不同的功效,虽然以上列举了很多具有养肝功效的中药,但也得配合着它的其他功效来选择用药。这里的药方除了养肝外还有其他作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对答案满意,请采纳,谢谢。
Ⅲ 补肝益肾的好中药——山茱萸
——精而简 美洲豹
唐朝着名诗人王维有诗曰”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描写了山茱萸的花十分的美,山茱萸,是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别名有山萸肉、肉枣、鸡足、萸肉、药枣、天木籽、实枣儿。快成熟的山茱萸的果子呈大红色,看起来和圣女果有点像,特别可爱。山茱萸产自中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并在在四川有引种栽培,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果实可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
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战国时期,赵王患有颈椎病,这症状时常让他颈痛得难以忍受,便叫来御医诊断,让御医一定想办法为其医治。其中有一位姓朱的御医,找到了一种干果,用来煎汤给赵王服用,赵王服用了一段时间后,病痛很快解决了。赵王非常高兴,嘉奖了御医,并传唤朱御医,问到“这是什么神药,竟可这样神奇?”朱御医镇定的回答说:“启奏陛下,这不是什么神药,这是山萸果,此药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有安神健脑、清热明目的功效。”赵王听后大喜,“此药竟有如此多的好处。”便令人大种山萸。并且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山茱萸的果肉内还含有16种氨基酸,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推荐一种山萸肉的食用方法
山萸肉粥
材料:山萸肉15g,粳米6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也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了,这样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不过对它的一些禁忌事项也是应该引起重视,需特别注意的是:
1、体内湿热,小便淋漓不尽的患者,为防止病情将会越来越重,不可服用山茱萸。
2、在怀孕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将山茱萸泡水服用,易导致孩子出现残疾以及畸形的情况。
3、《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学习更多有关执业药师、中药师,请关注“精而简医考网” 或(jejykw),接收重要考试通知,不要错过!
Ⅳ 五味子——一味可补肝、心、脾、肺、肾的全能中药,你了解吗
五味子是一味非常独特的中药。
正如其名, 酸、甘、辛、苦、咸 ,五种味道它都有。
那五味子有哪些功效呢?
五味子,五脏都能补。
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五味子能补五脏之气。”
李时珍也于《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 健康 明星计划#
补肺:久咳虚喘
久咳的人,可以用点五味子泡水来喝。
中医有这么一句话: 久病必虚 。
咳嗽反反复复老是好不了,就是典型的肺虚,肺气不断的往外散,收也收不住。
此时,便是五味子登场的时候了。
我们说,五味子五味俱全,但其 酸 味独盛。
中医认为,酸性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
因此,《内经》就说了,“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五味子就是通过收敛肺气,从而达到保护肺内人体的精气不再外散。
那体内精气得以保存,肺虚也就荡然无存了。
需要敲黑板强调的是:
我们聊了这么久,说的都是 肺虚久咳!
咳嗽初起的人群务必不能用!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试想一下,咳嗽初起,
主要是因为外来之邪气初犯人体,侵袭我们的肺脏。
此时,肺脏势必要做出抵抗,即通过咳嗽把体内之邪气驱逐出境。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此时服用,
完完整整的把邪气收在体内。
中医讲: 闭门留寇。
所以,尽管都是咳嗽,但是因为 病程的长短不一,治法也不一样。
久咳是虚症,要补,要把受损的脏器补回来。初咳是实症,要攻,要把邪气赶出去。
补心:心悸、失眠、出汗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神明。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心神不宁,心神老是在往外蹦跶。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 心气虚 。
心气虚的人群,因为心气消耗太甚,就会引发心悸,心脏砰砰乱跳。
而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大都知道,心脏砰砰乱跳(诸如甲亢患者),晚上压根睡不着觉,即便你真的很累。
五味子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拿五味子泡水来喝,坚持喝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心悸逐渐消失了,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了。
中医还认为,汗为心之液。
心气虚者,固然难以固摄住体内津液,因此常常表现出的就是出汗,大量出汗。
这里要和大家科普一下:
中医把出汗多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汗,一种是盗汗,
白天汗多叫自汗,晚上汗多叫盗汗。
自汗属于心气虚,盗汗属于心阴虚。
五味子既能补气,又能生津,所以不管是自汗还是盗汗,都可以用五味子泡水喝。
补脾:脾虚久泻
通俗说,就是老腹泻,大便溏稀不成形,同时又有四肢发凉,腰腿酸软。
此类人群,可以直接用五味子泡水喝。
更有甚者,就是半夜在睡梦中,肚子就开始不舒服,又冷又痛,被迫醒过来,这种泻叫五更泄泻,不仅脾虚,也是因为肾阳虚。
治五更泄泻,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四神丸(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
补肾:涩精止遗
遗精,滑精,这是肾气不足最典型的症状。
还是那个道理,五味子,味酸,犹善收敛固涩,专治肾虚精关不固者。
补肝:降低转氨酶
五味子中的 木质素类成分 和 五味子粗多糖 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转氨酶,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五味子泡茶也好,入水煎煮也罢,记得要 捣碎 。
最后的最后,再提醒一下:
咳嗽初起、 麻疹初期 、内有实热 的人,不要用!
还是那句话,容易 闭门留寇 。
那什么又是 实热 呢?
舌苔黄腻、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Ⅳ 哪些中药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有推荐的吗
丹参、当归、川芎、三七、甘草、五味子等中药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适合推荐给大家。
中药能治病也能养生,有很多中药对人类的肝脏有明显养护作用,可以防止肝功能减退,也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丹参就是这样的中药材,人们服用丹参能吸收多种药用成分,它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细胞坏死变性,还能加速纤维组织的吸收,能预防肝脏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
四、五味子
五味子这种中药材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加快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并能促使肝糖原再生,会提高肝脏功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还能增强人类肝脏的解毒功能,可减少药物与病毒对人体肝脏的伤害,平时适量服用会有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出现。
Ⅵ 哪些中药是在养肝的
以下三种中药是养肝补肝的:
一。三七。
二。乳蓟。
三。郁金。
Ⅶ 中药里补肝第一的果子:山茱萸,用它泡水喝,可以调治这5种病
山茱萸是用果肉入药,它是药食同源品,药性比较平和。特 点就是擅长补肝,说山茱萸补肝第二,没谁敢说第一。
要我来说的话,补心第一是红参,补肺第一是人参,补脾第一是山药,补肾第一是地黄,补肝第一便是山茱萸。
突然发现,六味地黄丸里,把补脾第一,补肾第一,补肝第一都找来了。
一讲到补肝,很多朋友可能不太能理解,那咱们先要把补肝的概念理一理。
肝体阴而用阳,就好比一棵树木,树木是否高大强壮这是肝体;树木能把土里的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树叶上去,使得枝繁叶茂,这是肝用。
中医讲的补肝,就是让身体的这棵小树苗更强壮一些,让树叶更茂盛一些。
山茱萸擅长补肝,可能有朋友还有疑惑, 山茱萸到底是补肝阴的还是补肝阳的呢?
大家记住了,山茱萸既能补肝阴,还能补肝阳,它是阴阳同补的。
你也可以理解成既能补肝体,也能补肝用,也就是既能让你身体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还能提升大树的各方面作用。
山茱萸不但能补,还能收。张锡纯先生说,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
这个“收”又作何解释呢?就是把能量收住不外泄。
山茱萸是在秋末冬初季节采摘的,中医中药是讲究天人合一的,这种秋冬采摘的果子,大多都是能收的。
比如红枣啊,柿子,石榴等,都是收的。
讲到这个“收”呢,又要讲点题外话了,体内有实证的人, 比如甲状腺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肝硬化等这一类都是,都不适合收涩之品。
但是呢,这个山茱萸跟其它的收敛之品还不太一样,它只敛正气不敛邪气。
我认为,这是山茱萸这味药最厉害的地方,它补肝敛肝,但它不收敛邪气。就是说,就算身体有实邪的人,也照样可以用一味山茱萸来补肝虚,实在太强大了!
不过要强调,这里说的山茱萸,一定一定是山萸肉,一定一定要把山茱萸的核去掉,这也是张锡纯先生的经验。
因为山萸肉和山茱萸的核,它们的性刚好相反,山萸肉能补能收,而这个核是有涩的,会把邪气也敛在体内,所以用山茱萸这味药,务必要把核去掉。
山萸肉补肝第一,哪些情况下最适合用呢?
第1种情况,早上起床就感觉乏力,刚起床就想睡觉的人。
按理说,人休息了一晚上,相当于手机充满电了,上午是精力最充沛的。可是有一种人,起床后就感觉无精打采,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是阳气不升的缘故。就是体内的阳气升不到头部上来,不能把气血带上来,所以人感觉到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阳气是靠谁升上来的呢?靠的是肝和脾,肝从左路把气血升到头部去。
碰到这种情况,最推荐就是用山萸肉泡水喝,山萸肉可以补肝,肝的功能一增强,就能把气血升上去了,这样人的头部就有能量了。
第2种情况,肝虚自汗的人,需要用山萸肉峻补肝气以敛汗。
关于自汗,我们素来的认识是肺气虚,用玉屏风散来治自汗。
这种认识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有很多自汗的人,服用玉屏风散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这时候要考虑是肝虚自汗,可以用 山萸肉 来峻补肝气。
出汗出多了会危及到生命的,在自汗初期阶段,气虚为主,到了中后期,就会发展成肝虚,到了肝虚自汗阶段,这时候元气开始暴脱,如果不能及时止汗,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这时候最推荐的,便是用山萸肉来补肝敛汗。
第3种情况,容易崴到脚的人,平时用山萸肉泡水喝可以改善。
上次有个粉丝朋友跟我说,家里老母亲总是容易崴到脚,问我有什么好方子,我就随手告诉他这个山萸肉泡水喝的方子,一段时间就有改善了。
大家记住一句话啊,筋的问题找肝准没错,骨头的问题找肾准没错。
这容易崴脚的问题,很明显是筋的问题,补肝用山萸肉错不了。
第4种情况,中老年人腿疼,也可以用山萸肉泡水喝试试。
很多老年朋友腿疼,去看医生,医生就认为是缺钙了,钙片吃一箩筐都没什么用。
老年人容易腿疼腿抽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 是肝肾亏虚的缘故。
肝主筋,你看你腿上多少条筋,肝虚了,这些筋的功能就减弱了,不能支撑该承受的重量就会痛。
腿抽筋的问题,用芍药甘草汤,往往几服药就能改善;
腿疼的问题,平时多用山萸肉泡水喝,十天半个月也就改善了。
第5种情况,中老年人的肾虚耳鸣,用山萸肉泡水喝也有效。
耳鸣这个问题,也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现的肾虚耳鸣,用山萸肉这一味药泡水喝就可以改善的。
这种肾虚耳鸣是耳朵听力慢慢变差,耳朵里的声音像蝉鸣一样没完没了,在劳累后或者耗伤元气后加重,这种情况用山萸肉泡水喝就非常有效。
这种肾虚耳鸣,是因为肾中精气亏虚,没有更多的能量注入耳道从而产生气压差而形成的耳鸣。
山萸肉可以补肝肾,肝气能把能量送上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肾精上输到耳道,就可以改善耳鸣的问题。
除了这5种情况,还有些情况,比如尿频尿急的人也是适合吃山萸肉的;还有肾虚腰痛早泄的人,也同样适合吃的;
还有容易漏尿的人,也适合吃。
总而言之,我们知道山萸肉是一个偏收敛的补肝的药食同源品,在需要的场合就可以用。
但是,也得告诉大家,这几种情况是不能用的。
第1,在感冒发烧期间,不能用山萸肉的。
第2,肝阳上亢的人,不建议用山萸肉。肝本来已经升得太过了,不能再用补肝的山茱萸了。
第3,阴虚火旺的人,如果要用山萸肉得配上滋阴的一起用。
因为山萸肉本身偏温,又补了肝阳,会加重体内的热。
一般来说,最需要补肝的人群是女性,尤其是平素身体虚弱的女性。
小孩子一般不用刻意去补肝的,更年期女性也不需要,身体壮实的男性也不太需要,除开这些不需要补肝的人群,平素适当吃点山萸肉泡水喝补补肝,对身体大有好处。
Ⅷ 补肝的中药有哪些
你好,常见的补肝中药有很多,比如,当归可以养肝补血、调经止痛,菊花可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决明子可以清肝明目、降血压,桑叶可以疏风散热、清肝益肺,枸杞可以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Ⅸ 枳椇子是一种药材(本草纲目)主要功效是护肝,经常喝酒的人和枳椇子茶比较好。但能护肝反而对胃不好。
是的
所以直接用益肝宝枳椇子:枳椇子粉、水飞蓟籽油、维生素C等成分制作而成的营养补充品,既护肝,对胃也无副作用。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Ⅹ 保肝护肝的中药有哪些
您好,水飞蓟,葛根,五味子,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