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发明多少汽车
1. 丰田的历史
丰田(トヨタ豊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成立汽车部,1937年汽车部正式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中独立出来,成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TOYOTA在汽车的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是世界三强公司之一。TOYOTA生产包括一般大众性汽车、高档汽车、面包车、跑车、四轮驱动车、商用车在内的各种汽车。
丰田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1895年,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中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隈部一雄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该车是二冲程双缸,木制车身,车顶用皮革缝制。
1934年,丰田喜一郎决定创立汽车生产厂。1937年成立了“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地址在爱知县举田盯,初始资金1200万日元,员工300多人。
1936年底至1937年初,丰田制造的卡车因质量差销售一直不景气。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后,陆军大批采购卡车,丰田公司的所有库存车一售而空,丰田公司赚了大钱。
1950年4月,丰田汽车乐售公司成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46亿日元的巨额订货,丰田迅速发展起来。1952年3月27日,丰田喜一郎因一时激动而脑溢血去世。1974年,丰田与日野、大发等16家公司组成了丰田集团,同时与280多家中小型企业组成协作网。1982年7月,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和丰田汽车销售公司重新合并,正式更名为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的产品范围涉及汽车、钢铁、机床、电子、纺织机械、纤维织品、家庭日用品、化工、建筑机械及建筑业等。1993年,总销售额为852.83亿美元,位居世界工业公司第5位。全年生产汽车445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的9.4%。2006年,丰田的全球汽车销量为880.8万辆。
日本丰田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在世界汽车生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丰田公司的三个椭圆的标志是从1990年初开始使用的。标志中的大椭圆代表地球,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字,代表丰田公司。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
2008年度《世界收入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5。
TOYOTA标志的含义(1989年10月设定)
此标志发表于1989年10月,TOYOTA创立50周年之际,设计的重点是椭圆形组成的左右对称的构成。椭圆是具有两个中心的曲线,表示汽车制造者与顾客心心相印。并且,横竖两椭圆组合在一起,表示丰田(TOYOTA)的第一个字母T。背后的空间表示TOYOTA的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延伸,面向未来,面向宇宙不断飞翔。
丰田喜一郎(KiichiroToyoda,1894年-195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缔造了丰田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生产“日本制造”的汽车。
生产汽车之前
丰田喜一郎出生于1895年,其父亲丰田佐吉既是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
其实,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那一年,29岁的丰田佐吉发明了“丰田式汽动织机”。他发明的这台织机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而且与以往织机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至4台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连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纺织机械厂家英国普拉德公司也向丰田佐吉发出了转让专利权的请求,最终佐吉在1929年(昭和4年)以10万英镑(合当时的100万日元)的价格出让了这项专利的使用权。
进军汽车领域
1930年,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欣欣向荣的棉纺厂。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对日本以外的世界兴趣十足。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未来举足轻重的交通工具。
当丰田喜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企业了。在大量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两家公司的实力足以让世界其他的所有汽车生产厂家望尘莫及,并且分别将各自的汽车组装厂开到了日本。
然而,丰田喜一郎并没有把美国两大汽车巨头的举动过多地放在心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大量生产为基础的国产汽车工业的创立。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一个全新部门----汽车部诞生了。1937年(昭和12年)8月28日,汽车部宣告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作为一家拥有1200万日元资本金的新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
在新落成的工厂,aa型轿车开始投产了,最初每个月的产量仅有150辆。一年以后,对日本汽车工业抱着坚定信心的丰田喜一郎不顾周围的一片反对意见,果断地决定投入4500万日元巨资构筑月产量2000辆的生产体制,而这项巨额投资几乎相当于公司资本金的四倍!
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1939年,公司成立了蓄电池研究所,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制。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l5000辆汽车,其中98%是客货两用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瑞典的富pv60。丰田公司虽然在汽车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却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喜一郎与其父亲的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受到战争摧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丰田的工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战后头几年,日本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对于原本就相当落后的日本汽车工业,公司员工无不对其发展前景深感担忧。为了将汽车工业作为和平时期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它的重建,丰田于1945年(昭和20年)9月决定在原有的卡车批量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小型轿车工厂。做出这项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汽车厂家不生产小型轿车,指望因此而避开同美国汽车厂家的直接竞争。1947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这辆样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和脊梁式车架结构,配以四轮独立悬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体机制,最高时速达到87公里。
从样车诞生后又经过两年时间,到了1949年丰田的事业终于驶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进入发展壮大期
1962年,丰田开始进军欧洲。这一年,丰田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
1965年名神高速公路(名古屋至神户)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经历了战争、战后空白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当时日本所有的工业产业中最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但是丰田却预见到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资本的自由化不久必将席卷日本,为迎接新时期的到来,丰田一方面加紧开发性能更高的新车,同时为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水平而倾注了极大的努力。所有这些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丰田汽车在1965年荣获了deming大奖。同一年,日本政府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从此丰田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与国外汽车厂家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1966年上市的 corolla( 花冠)轿车作为家用轿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从而掀起了一场大众汽车热。后来于 1968年出口北美又获得了成功,带动了销售量直线上升。到今天花冠已经生产了将近3000万辆,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车型了。现在,它在中国也有了生产。
以经济大发展为背景,日本的汽车市场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1967年国内总生产量达到300万辆,超出了当时的西德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汽车生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丰田根据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的预测,持续加大了对新工厂新设备的投资。
日本汽车产业的急速增长,刺激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要求资本自由化的迫切心情。 1971年(昭和46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对于资本投资的政府管理,随之日本几家汽车厂家开始了与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的合作。然而丰田却不甘心随波逐流,无论如何要固守自己作为国产汽车厂家的立场,一方面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加快了年产200万辆生产体制的建设步伐。
1970年底,丰田推出了小型跑车 celica(赛利卡),在04年年底停产之前,它已经生产了差不多400万辆。
1971年,丰田的年产量达到了200万辆, 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石油危机成了丰田发展的契机
1973年,伴随着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世界经济遇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对于石油资源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整个经济活动全都受到巨大影响,马上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战后初期那种恶性通货膨胀再度席卷日本,对汽车的需求一落千丈。在这种形势下,丰田将新的起点瞄准在资源的有限性上,有力地开展了节省资源、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运动。丰田喜一郎的堂弟丰田英二始终坚信汽车绝不是什么“奢侈品”,对于社会而言汽车绝对是真正的必需品。面对笼罩日本社会的一片悲观情绪,丰田恪守一个“忍”字,蓄势以待,准备迎接重振雄风之日的到来。
1973年和1979年的两度石油危机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汽车需求结构,人们的选择热点开始由大型车转向了节省燃油的小型车,缺少小型车生产技术的美国汽车厂家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为了摆脱困境,美国的汽车厂家再三敦促政府和议会尽快对进口日本汽车实施限制。同时他们也一再要求日本汽车厂家到美国投资建厂,以便和美国汽车厂家在同一起点上开展竞争。随着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汽车厂家的这些主张在美国议会以及部分社会舆论中间煽动起了一股对日本车的抵触情绪,以丰田为首的日本汽车厂家也十分担心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损害良好的日美关系。1981年对美出口轿车自主限制协议生效。为了不失去美国汽车市场,同时也出于担心那些对燃耗性能优越的小型车有着特别钟爱的美国消费者会因此而受到选择上的局限,日本各汽车厂家开始把在美国设立生产据点的问题作为了自己新的经营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决定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创造出一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向美国汽车厂家转让小型轿车的生产技术。
1983年,为了与本田的雅阁系列轿车在北美市场上争夺,丰田推出了佳美(CAMRY)车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成了丰田除了花冠以外最受欢迎的车型,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七代了。而且最新一代的佳美已经确定要在中国生产。
2. 日本对世界最有用的三项发明是什么
方便面、卡拉OK、随身听
根据日本民间机构“富士综合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最让日本人感到骄傲的“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产品,是1958年由日清食品公司率先推出的方便面。如今方便面已由日本一般国民喜欢的食品变成国际性食品,每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耗量高达437亿包。
根据《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的报道,富士综合研究所调查了东京地区2000名(男女各半)20岁以上的民众,就“事物”、“文化”、“技术”等3种类别,票选出足以让国际社会喝彩的日本产品。结果,方便面赢得692票,夺得冠军。
1958年全球第一包方便面诞生后,1971年第一碗杯面跟着问世。据统计,初问世时的方便面一年销量为1300万包。而到1999年,全球一年吃掉437亿包以上的方便面,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在一年内至少吃了7包方便面。富士研究所分析指出,方便面已经完全可以列入国际食品行列。
让日本人觉得足以向世人夸耀的第二项发明,是目前已成为世界通用词的“卡拉OK”(Karaoke),它是在1971年问世的,第三项发明是日本索尼公司1979年独步全球的产品———随身听。
前3名之后的产品排名依次是家用游戏机、CD光盘、相机等日制工业产品。另外,已故大导演黑泽明因为受到高龄受访者的大力支持,名列最让日本人感到骄傲者第七。卡通“神奇宝贝”也因赢得20多岁民众的喜爱,而排名第八。
日本汽车虽然在本世纪后半期席卷全球市场,但是由于汽车最早并不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因此无缘入榜。不过,日本人还是认为自己的“汽车技术”值得向世人夸耀,而将它排列在第九位。
3. 德国和日本造车有多少年历史了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年英国嘉内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年美国人古德发明了硬橡胶轮胎,该轮胎是实心的,行驶中颠簸很厉害。 1858年法国工程师洛纳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1859年法国着名物理学家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其他人开始研究四冲程发动机。 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1876年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煤气机。 1886年①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②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③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7年①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②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888年①法国标致公司成立②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 1889年①戴姆勒在他的汽车上采用装有滑动小齿轮的4速齿轮传动装置。②6月9日,戴姆勒的V型发动机在德国获得专利,后来卡尔·;奔驰在自己的汽车上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发动机,并付给戴姆勒3.7万马克专利费。③法国人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装置。 1890年①戴姆勒成立公司。②美国人奥兹成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 1891年①美国芝加哥研制出第一辆电动汽车。②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仿效。 1892年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1893年①德国人狄塞尔在其论文《转动式热机原理和结构》中,首次论述了柴油发动机原理。②法国巴黎开始实行车辆登记、使用车牌并发放驾驶证。③杜里埃研制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94年①狄塞尔展出他的第一台商品型柴油发动机。②法国人米其林兄弟发明充气式橡胶轮胎。③奔驰公司生产了135辆维多利亚牌汽车,并采用了米其林发明的可拆卸式充气轮胎。 1895年①世界上第一本汽车杂志《无马时代》在美国出版发行。②法国人莱瓦索尔研制出用手操纵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③美国首次举行汽车比赛,获得冠军者用9小时跑完50英里(80.45千米)的路程。 1896年①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②美国出版物中首次使用“汽车”(Automobile)单词。③美国人将油灯用于汽车照明。④英国人首次使用石棉制动片。⑤德国首次使用汽车计程表。⑥伦敦首次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了小轿车、客货两用车和电动汽车。⑦标致公司成立。⑧德国人杜茨成为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⑨日本进口首辆汽车。 1897年①奥兹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兰辛市创办了“奥兹汽车厂”。②美国举办首次汽车刊物展览(5月13日)。③英国兰切斯特牌汽车采用了高压润滑系统,发明人由此而获得专利。④美国首次实行汽车保险,鲁密斯对其生产的单缸汽车按0.75%的费率进行了财产保险。⑤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 皇家汽车俱乐部,即现在的R.A.C前身。⑥狄塞尔制成压缩点火式1.1千瓦柴油发动机,热效率高达26%。令世界为之震惊。⑦英国人乔治·;史密斯成为第一个酒后开车被判有罪的人。 1898年①美国人富兰克林研制出顶置气门4缸风冷式发动机。②第一辆公共汽车问世。③转子发动机问世。④法国人雷诺将万向节首先用于汽车传动,并发明伞齿轮式主减速器传动装置,取代了链条传动。⑤雷诺公司成立。⑥英国人制成柴油发动机汽车。 1899年①第一辆菲亚特汽车问世。②带有整体水箱的的蜂窝式散热器、分档变速器和脚踏式加速器首先由戴姆勒应用。③纽约成立全美第一家汽车修理厂。④德国人西韦尔成为第一位死于车祸的汽车司机。 1900年①美国奥兹牌汽车投产。②威廉·;麦金莱(1897-1901年间任美国第25届总统)成为第一个乘坐汽车的美国总统。③德国制造出第一辆装甲车。④全金属车身问世。⑤德国人保时捷研制出带曲面挡风板的汽车。⑥奔驰公司以钢材代替木材制作车架。⑦倾斜式圆形方向盘首次在德国使用。⑧纽约颁发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年①位于底特律的奥兹汽车厂发生火灾,恢复生产后采用由各分散车间转包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后来这些车间相继独立,使底特律发展成为了汽车城。②纽约开始发放汽车牌照(带号码的铝制圆盘)。③德国波许公司发明高压磁电机点火装置。④奥兹莫比尔汽车首先使用转速表。⑤低压磁电机点火系统被戴姆勒公司采用。⑥中国进口第一辆汽车。 1902年①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②盘式制动器专利被英国人获得。③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④后桥独立式悬架被法国人装于赛车。⑤摩擦式减震器在英国使用。⑥用两个前轮的转动代替轴的转动的艾利奥特转向原理开始应用。⑦美国汽车协会在芝加哥成立。 1903年①福特汽车公司成立。②法国研制出第一台V型发动机。③伦敦出现出租汽车。④美国古德伊尔轮胎公司获无内胎轮胎专利。⑤英国生产全钢车身的轿车。⑥“交通安全之父”伊诺出版《驾车的规则》一书。⑦美国波士顿警察最先购买汽车执行警务。 1904年①气压制动系统开始采用。②卡迪拉克汽车装用防盗点火系统。③美国研制出防刺漏式轮胎。④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系统。 1905年①法国研制出封闭式驱动桥。②法国研制出轮胎压力计。③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 1906年①带弹簧的保险杠问世。②前轮制动器在德国问世。③别克公司将蓄电池作为轿车的标准配备。④法国勒芒举办首次汽车大奖赛。⑤扭力杆式减震器问世。 1907年①劳斯莱斯公司开始生产“幻影”牌旅行车。②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汽车功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后来被一些国家作为汽车征税的依据。③法国采用乙炔车灯。④日本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908年①卡迪拉克公司因生产可互换零件的汽车而获得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颁发的杜瓦奖。②福特“T”型车问世,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方式。③杜兰特创办通用汽车公司。④轮胎刻纹机在美国问世。⑤电喇叭被美国人在汽车上应用。 1909年①美国印第纳州建成第一条高速赛车道,这是印地赛车的起源。②卡迪拉克公司并于通用。 1910年美国出现消防车。 1911年①美国底特律市的公路上首次标出中心线。②美国举行500英里汽车赛,获胜者的汽车上首次安装了后视镜。③德车卡门提出流线型概念。④法国人标致设计出4轮制动器。⑤电灯被美国人用于汽车照明。⑥汽车股票在纽约上市。 1912年①自动起动器在卡迪拉克汽车上被首次装用。②双凸轮顶置式发动机在瑞士问世。③别克V12型发动机采用了铝制活塞。④轮胎材料中加炭黑可以提高耐磨性的实验获得成功。 1913年①四门桥车问世。②曲面风挡玻璃问世。③汽车前大灯被置于挡泥板上。④汽车销售首次采用分期付款。⑤第一个加油站建成。 1914年①全钢车身的道奇牌客车问世。②底特律出现第一个管理交通的停止信号灯。③云母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英国问世。④英国生产双层客车。 1915年①可拆卸式轮辋代替了嵌入式轮辋。②箱型车身的“T”型车问世。 1916年①倾斜式挡风玻璃流行,手动刮水器被装于汽车。②美国人开始使用停车灯。③英国最后一批“皮尔逊-考克斯”牌蒸汽汽车停产。 1917年林肯汽车公司成立。 1918年①美国登记客车数超过500万辆。②美国人麦克姆·;罗西德制成四轮液压制动器并获专利。③雪佛兰与通用公司合并。④英籍德国人阿克曼申请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专利,后来法国人琼特将其改为梯形连杆式。 1919年①福特公司客车产量达75万辆,超过美国客车产量的1/3。②高效制动器装车使用。 1920年①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②美国修筑了全长为191千米的高速公路。③雪铁龙和蓝旗公司开始采用钢板冲压盘式车轮。④通用公司在车内安装顶灯。⑤林肯牌汽车问世。 1921年①林肯汽车将转向信号装置列为标准配备。②福特汽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55.45%。③镀镍技术被应用于散热器和车灯。④四乙基铅在汽油中具有抗爆作用被发现。⑤底特律设计出同步交通信号灯和高出地面的安全平台。⑥第一家汽车饭店开张。⑦可调式汽车座椅问世。 1922年①空气滤清器、油量指示器被应用于汽车。②蓝旗汽车采用了V6型发动机和四轮独立悬挂装置。③橡胶悬挂装置在美国问世。④专门研究交通工程、车辆管理等问题的“伊诺交通基金会”成立。 1923年①戴姆勒公司发明自动喷漆装置。②奔驰公司生产出第一辆柴油载货车。③福特公司年产汽车200万辆。④菲亚特公司推出调式方向盘。⑤法国勒芒首次举行24小时汽车车赛。 1924年①杜邦公司推出新型快干漆。②美国每7人拥有一辆汽车。③富兰克林研制出离合器中的减震装置。④莫来石瓷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美国问世。⑤波许公司开始生产电动刮水器。⑥第一条收费公路在意大利通车。⑦双丝式前大灯问世。 1925年①奥兹莫比尔5座汽车问世。②本年度供给用户的汽车附属装置有:千斤顶、停车信号灯、水箱锁盖、行李架、反光镜、烟灰盒、点烟器和温度计等。③克莱斯勒公司成立。 1926年①奔驰与戴姆勒公司合并,开始生产梅谢苔丝——奔驰牌汽车。②美国研制出汽油辛烷值测定表,使汽油的抗爆性有了衡量标准。③驱动桥高度降低及双曲线齿轮的采用使汽车重心得以降低。④通用公司将汽车大灯变光开关由方向盘移到了地板上,改用脚操纵。⑤通用公司成立车身外形画室。⑥卡迪拉克公司使用防碎玻璃。 1927年①真空自动增压器问世。②通过采用在钢制部件中充填毛织物和射流消声的方法使汽车得以消音。③第27届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的汽车表明了轿车发展的趋势: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被纷纷采用。④“T”型车停产,累计生产15007033辆,它为美国汽车的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⑤液力制动器问世。 1928年①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靡全球的“T”型车。②通用公司推出带有各种豪华饰物的雪佛兰6缸发动机汽车,得到用户好评。③同步变速器用于卡迪拉克汽车。④“宝马”牌汽车问世。 1929年①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对外开放。②汽车尾灯开始安装。③美国将收音机作为汽车的选用品。④“汽车之父”卡尔·;奔驰去世。 1930年①超低压轮胎问世,提高了汽车在松软路面行驶的性能。②镀锡活塞问世。③戴
4. 被称为汽车之父的人是谁
汽车之父是卡尔本次,因为是他第一个发明了汽车的雏形 再给你介绍几个其他的汽车之父 如果喜欢请加入(交校车协)论坛。网络搜索一下就好了,都是喜欢汽车的朋友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与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他们在1886年分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和第一辆四轮汽车,共同开创了汽车时代。 本茨于1886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汽缸,并用这一汽缸转动链式引擎,制成了比戴姆勒内燃机更为先进的小型高效内燃机。这一年,本茨把他的内燃机第一次安装在一辆三轮车上,制成了一辆重250公斤,时速16公里的先进自行车辆。 中国汽车之父:饶斌 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历史上,谁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当过第一汽车厂厂长,第二汽车厂(东风集团)厂长,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在退居二线之后,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仍然为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日夜奔忙、呕心沥血,直到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个时刻。他是谁,他就是被人们誉为的“中国汽车之父”--饶斌。 “如果说有一个人的经历能够完整地反映中国汽车工业最初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饶斌。” “如果没有饶斌的全心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又是另一种景象,大家尊称他为‘中国汽车业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这是中国汽车界对饶斌的评价。 美国汽车之父:亨利·福特 这个美国密歇根州的农场主之子,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来美国时不名一文,但却成为福特汽车工业的创始人。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的数量共达到了1500万辆,创下了一个世界记录。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它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積架(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 Rover)。 日本汽车之父:日本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 丰田喜一郎在1935年制造出第一辆木制转向盘的AI型普通轿车和G1型载货车,开创了日本国产车的先河。 劳斯莱斯之父:查尔斯·劳斯与亨利·莱斯 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创始人查尔斯·劳斯(1878年至1910年)与亨利莱斯(1863年至1933年)。他们在1904年共同打造出帝王之车劳斯莱斯( Rolls Royce),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典名车。 汽车设计师之父:威廉·迈巴赫 德国戴姆勒发动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威廉·迈巴赫(1846-1929)。他与戴姆勒一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发动机、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辆四轮汽车。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四档机械式变速箱、蜂巢式冷切器和喷嘴化油器等汽车零部件。尤其设计出闻名遐尔的梅赛德斯牌赛车(Mercedes),从而开创了梅赛德斯时代。 四缸车之父:法国工程师路易斯·潘哈德 1889年创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制造厂,使汽车的制造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他首次以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方式造车,奠定了汽车传动装置布置的基础。1896年生产出第一辆四缸发动机,推动了汽车发动机向多气缸发展。 超级跑车之父:平宁法利那 不知道应该说是平宁法利那(Pininfarina)因法拉利跑车而闻名,还是要说法拉利因为有了平宁法利那而达到如此辉煌的高度。从数几十年开始,法拉利就与位于意大利都灵的平宁法利那设计室密不可分。 平宁法利那设计室由BattistaFa rina创立于1930年,从50年代开始将汽车设计作为经营业务。而SergioFarina从父亲手里接过设计室后,更将法拉利车系的精彩推向了顶点。在SergioFarina的家里都叫他Pinin。后来他干脆把这个称呼和他的真名字结合在一起,由此诞生PininFarina(平宁法利那)。 SergioFarina在晚年将设计室交给了他的儿子Fabrizio全权负责,此外虽然领导层一直由Pininfarina家族的成员担任,但设计师是外聘的。因此平宁法利那今天已经不代表一个设计师,而是一个设计公司的名称。平宁法利那现任首席设计师是日本人KenOkuyama。 除了法拉利,平宁法利那还负责了一些超级跑车及很多欧洲、美洲及亚洲畅销车型的设计,在其产品上面,也都标有字母“f”:这是平宁法利那用来标志其开发的产品的符号。 赛车之父:恩佐·法拉利 法拉利是赛车迷们的偶像级的人物。189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莫迪那,从小热爱汽车冒险,1947年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他设计的F1型赛车,在世界性大赛上共获得100多次胜利,至今尚没有哪一种赛车能够打破这项纪录。 通用汽车之父:威廉·C·杜兰特 威廉·C·杜兰特是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当他到了汽车的发展前景时,果断地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巨额资金,创建了今天名震全球的通用汽车公司。 安全带之父:尼尔斯·波林 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首席安全工程师尼尔斯·波林在1957年根据驾驶员身体要求而研究发明了V形多点式安全带,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上,拯救了无数生命。 汽油机之父:柯劳斯·奥格斯特·奥托 德国工程师尼柯劳斯·奥格斯特·奥托( 1832-1891 )。1867年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汽油发动机的四冲程循环,被后人称为奥托(0TTO) 循环,为后来的汽车发动机奠定了基础。 柴油机之父:鲁道夫·狄塞尔 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 1858-1913) 。1894年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火车、轮船和工程机械等交通工具。
5. 日本对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贡献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 从1904年吉田真太郎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车厂--东京汽车制造厂并生产出第一台日本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算起,日本汽车工业已经走过115个年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造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支持。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开。二战后的二十年(1945-1965年)是日本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阶段。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的毁灭和战后十年的复苏之后,在1955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在这一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车比例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1965-1975是日本汽车工业从普及到过渡的十年。这十年是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170辆。比1950年增加了将近60倍。在这段时间,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的主流买主,汽车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成为了代步工具;70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欧美车商,但是却让推崇小排量车的日本车企从中受益,1976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1975年以后是日本汽车市场的成熟期。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速放缓,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左右。从1975年开始到1988年,日本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年销量在300万辆左右,每年的增幅不大;相反,出口依然强势,推动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日本汽车工业的现状日本汽车工业的现状可简单概括为:产能旺盛、国内汽车市场接近饱和、出口优势明显。产能旺盛:在1990年产能达到1348万辆的顶峰之后,日本汽车生产曾经进入低迷期。但是进入2000年以来,其产量稳步攀升,平均年增幅超过2%。据来自世界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日本汽车产量从06年开始,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07年日本汽车产量1160万辆,同比增长1%,产值超过21万亿日元,同比上涨7%。同时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07年其乘用车产量接近1000万辆,中国以640万的产量紧随其后。08年日本汽车产量微降,达到1156万辆。市场接近饱和:2007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新车加旧车)共计1288.4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接近600辆,日本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饱和期。这也导致日本汽车国内需求量连年下降。日本国内汽车需求量在2000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滑,2007年下滑趋势更是明显。新车销量和二手车销量都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日本的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尤其是新车需求量已经进入了饱和期。据来自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否认十年时间日本有六年新车销量同比下滑,平均增幅-2.6%。06年、07年连续两年同比下滑,07年新车销量535万辆,08年更是暴跌至508万辆,同比下降5%,为二十年来最低值。日本二手车销售量超过新车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从此以后,日本二手车销量与新车销量的比值在波动性上升。到2007年,这一比值已从98年的1.35上升到1.41。虽然与新车市场相比,二手车市场较为活跃,但是近十年日本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并不容乐观。近几年,日本二手车销量一直稳定在800万辆左右,同比增幅除了在2000年达到3.55%、2005年达到1.31%外,其余年份基本上呈现负增长,或者零增长。2007年同比下降了6.9%,销量仅为753万辆,与1993年持平。出口优势明显:日本的汽车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却并不活跃。可以想见,其汽车产品应该主要依赖海外市场,事实上,自知国内市场狭小的日本人从汽车工业起步不久,就把开拓海外市场作为了发展目标。日本汽车的出口量从1970年开就已经占据其总产量的50%以上,三十年这一比例一直在保持着上升趋势。2007年,日本汽车出口量占到产量的56.5%。虽然和同样以出口立命的韩国70%的比例无法相比,但是654万的出口总量已经超过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德国两百万辆。日本继续牢牢地保持着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地位。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汽车工业都造成了不小冲击,日本汽车工业也受到很大影响,产量微降、国内市场全面萎缩都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日本汽车的出口量在08年却依然保持增长,达到672万辆,增幅3%。日本汽车强大的出口优势可见一斑。汽车工业经济贡献作为日本的支柱型产业,汽车工业在解决就业、出口创汇、拉动相关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这样一组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截止到2007年,日本制造
6. 汽车是日本先发明的吗
不是的,怎么会是日本发明呢 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奔驰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1887年,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同年,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奔驰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汽车事业。 1886年,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辆四轮马车上安装了自己研制的汽车发动机,以每小时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驶,人类历史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诞生了。1890年戴姆勒成立公司。 而对于谁是汽车的发明者,法国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法国人认为,早在德国人之前,法国的戴波梯维尔在1884年就发明了汽车并申请了专利,这确是事实。遗憾的是,他以后并没有去研究汽车,而是把发动机用到了工业生产中,最终成为工业发动机制造商,与汽车业疏远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法国在汽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法国人是汽车工业的先驱,是他们使汽车制造真正进入工业生产阶段。 参考资料: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40708/145/2004708A02281005.htm
7. 日本汽车的发展史
日本汽车制造业始于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车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3年后制造出第一台日本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至今,日本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一百多个年头。
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制造汽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二战后的20年(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日本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阶段。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的毁灭和战后十年的复苏之后,在1955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在这一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车比例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170辆。比1950年增加了将近60倍。在这段时间,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的主流买主,汽车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成为了代步工具。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欧美车商,但是却让推崇小排量车的日本车企从中受益,1976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有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日本经济走向成熟,经济增长率下降,但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近15%的高增长率。而日本汽车产业的这一“黄金时期”基本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此后,日本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但出口依然强势,推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
8. 汽车之父是谁 他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车之父是卡尔本次,因为是他第一个发明了汽车的雏形。
其他的汽车之父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与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他们在1886年分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和第一辆四轮汽车,共同开创了汽车时代。
本茨于1886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汽缸,并用这一汽缸转动链式引擎,制成了比戴姆勒内燃机更为先进的小型高效内燃机。这一年,本茨把他的内燃机第一次安装在一辆三轮车上,制成了一辆重250公斤,时速16公里的先进自行车辆。
中国汽车之父:饶斌
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历史上,谁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当过第一汽车厂厂长,第二汽车厂(东风集团)厂长,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在退居二线之后,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仍然为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日夜奔忙、呕心沥血,直到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个时刻。他是谁,他就是被人们誉为的“中国汽车之父”--饶斌。
“如果说有一个人的经历能够完整地反映中国汽车工业最初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饶斌。”
“如果没有饶斌的全心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又是另一种景象,大家尊称他为‘中国汽车业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这是中国汽车界对饶斌的评价。
美国汽车之父:亨利·福特
这个美国密歇根州的农场主之子,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来美国时不名一文,但却成为福特汽车工业的创始人。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的数量共达到了1500万辆,创下了一个世界记录。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它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積架(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 Rover)。
日本汽车之父:日本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
丰田喜一郎在1935年制造出第一辆木制转向盘的AI型普通轿车和G1型载货车,开创了日本国产车的先河。
劳斯莱斯之父:查尔斯·劳斯与亨利·莱斯
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创始人查尔斯·劳斯(1878年至1910年)与亨利莱斯(1863年至1933年)。他们在1904年共同打造出帝王之车劳斯莱斯( Rolls Royce),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典名车。
汽车设计师之父:威廉·迈巴赫
德国戴姆勒发动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威廉·迈巴赫(1846-1929)。他与戴姆勒一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发动机、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辆四轮汽车。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四档机械式变速箱、蜂巢式冷切器和喷嘴化油器等汽车零部件。尤其设计出闻名遐尔的梅赛德斯牌赛车(Mercedes),从而开创了梅赛德斯时代。
四缸车之父:法国工程师路易斯·潘哈德
1889年创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制造厂,使汽车的制造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他首次以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方式造车,奠定了汽车传动装置布置的基础。1896年生产出第一辆四缸发动机,推动了汽车发动机向多气缸发展。
超级跑车之父:平宁法利那
不知道应该说是平宁法利那(Pininfarina)因法拉利跑车而闻名,还是要说法拉利因为有了平宁法利那而达到如此辉煌的高度。从数几十年开始,法拉利就与位于意大利都灵的平宁法利那设计室密不可分。
平宁法利那设计室由BattistaFa?rina创立于1930年,从50年代开始将汽车设计作为经营业务。而SergioFarina从父亲手里接过设计室后,更将法拉利车系的精彩推向了顶点。在SergioFarina的家里都叫他Pinin。后来他干脆把这个称呼和他的真名字结合在一起,由此诞生PininFarina(平宁法利那)。
SergioFarina在晚年将设计室交给了他的儿子Fabrizio全权负责,此外虽然领导层一直由Pininfarina家族的成员担任,但设计师是外聘的。因此平宁法利那今天已经不代表一个设计师,而是一个设计公司的名称。平宁法利那现任首席设计师是日本人KenOkuyama。
除了法拉利,平宁法利那还负责了一些超级跑车及很多欧洲、美洲及亚洲畅销车型的设计,在其产品上面,也都标有字母“f”:这是平宁法利那用来标志其开发的产品的符号。
赛车之父:恩佐·法拉利
法拉利是赛车迷们的偶像级的人物。189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莫迪那,从小热爱汽车冒险,1947年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他设计的F1型赛车,在世界性大赛上共获得100多次胜利,至今尚没有哪一种赛车能够打破这项纪录。
通用汽车之父:威廉·C·杜兰特
威廉·C·杜兰特是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当他到了汽车的发展前景时,果断地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巨额资金,创建了今天名震全球的通用汽车公司。
安全带之父:尼尔斯·波林
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首席安全工程师尼尔斯·波林在1957年根据驾驶员身体要求而研究发明了V形多点式安全带,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上,拯救了无数生命。
汽油机之父:柯劳斯·奥格斯特·奥托
德国工程师尼柯劳斯·奥格斯特·奥托( 1832-1891 )。1867年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汽油发动机的四冲程循环,被后人称为奥托(0TTO) 循环,为后来的汽车发动机奠定了基础。
柴油机之父:鲁道夫·狄塞尔
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 1858-1913) 。1894年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火车、轮船和工程机械等交通工具。
9.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哪一年,哪个国家的哪个品牌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这辆汽车被命名为“卡布奥雷”。
这辆车长 7.32m ,车高 2.2m ,车架上放置着一个像梨一样的大锅炉,前轮直径 1.28米 ,后轮直径 1.50米 ,前进时靠前轮控制方向,每前进12~15min需停车加热15min,运行速度3.5~ 3.9km/h 。
1771年造出第二部车,没有真正跑过,现置于法国巴黎国家艺术馆展出。尽管居纽的这项发明失败了,但却是古代交通运输(以人、畜或帆为动力)与近代交通运输(动力机械驱动)的分水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日本人发明多少汽车扩展阅读:
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本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
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1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10. 汽车起源
167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动力机械——蒸汽发动机;1769法国军事工程师尼古拉斯·柯诺特(Nicholas Joseph Cugnot)发明世界上第一个自动车辆——三轮蒸汽汽车。
1801年法国化学家飞利浦·勒本(Philips Lebon) 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以煤气和氢气为燃料的活塞发动机——这是内燃机发展史上真正开拓性的第一步。
1862年法国的莱诺(Ettienne Lenoir)研制出了卧式二冲程内燃机,虽然他没有申请专利,错失了汽车之父的美誉,但人们依然会记着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拓(Nikolous Otto)发明了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发动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力机械。
1883年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研制出了立式单杠内燃机,从而奠定了他摩托车之父的地位。
1885年卡尔·奔驰将一台二冲程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也是德国奔驰公司(Daimler Benz,现为Daimler Chrysler)的第一辆汽车。
1886年戴姆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实用的四轮汽车,这辆汽车实际上是他为妻子准备的生日礼物。
(10)日本人发明多少汽车扩展阅读:
中国汽车的起源: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
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
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