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名怎么来的
① 日本大名叫什么
日本国。
英文名Japan,日文名にほんこく,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约1亿2536万(2021年7月)。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1.6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
简况:
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C,南部16°C;7月北部17°C,南部28°C。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② 日本历史上的大名是什么
大名
(称谓),日本古时的一个称谓,指日本幕府将军的封臣。
大名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平安时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来占有名田的人称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为大名、小名。南北朝时期随着庄园制衰落,幕府向各“国”(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单位)派出守护,向各庄园派出地头。守护和地头成为守护大名。战国时期家臣权势增大渐成新大名,他们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发展为战国大名。江户时期采用“幕藩体制”,地方各国设藩,潘国主称大名,并依据与幕府关系的亲疏分为亲藩六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各藩国大名承担军役、工程等项费用。为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采用“参觐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大名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江户参谒幕府将军,大名妻子必须经常居住江户,类似人质,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19世纪中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南部萨摩、长州、士佐、肥前诸藩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明治维新时期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大名被任命为藩知事,成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统治仅。1872年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大名改称华族,领取俸禄。1876年实行“秩禄处分”,取消华族终身年俸。
相当于中国割据势力中的节度使
③ 日本大名是什么意思
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
大名是由比较大的名主一词转变而来,所谓名主就是某些土地或庄园的领主,土地较多、较大的就是大名主,简称大名。
日本各个时代中大名的含义有所不同,不过一样都是统领大片领地的武装地主。总之,大名相当于春秋时代的诸侯。应仁之乱后,下克上之风盛行,多数守护大名没落,小领主崛起,成为战国大名。江户时代,幕府将全国的大名分为谱代大名(德川家康的家臣)、外样大名(原臣服于丰臣秀吉的大名)。
④ 日本战国大名的出现过程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认为始于1467年应仁之乱,而终于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大名类似与中国古代的诸侯与半殖民地时期的军阀,日本战国大名出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例: 伊豆国的北条早云,美浓国的斋藤道三.
⑤ 日本古代的封建领主为何叫“大名”,有怎样的意义
对于比较了解日本古代历史的朋友们来说,“大名”一定不会是个陌生的词语。日本古代实行的是封建领主制,而“大名”就是日本的领主。那么日本古代的封建领主为什么叫“大名”呢?
因此日本大名没有变成中央集权下的地主,而是逐渐演变为贵族自立的封建领主。武士阶层崛起后,日本绝大部分土地都变成被武士控制的封建庄园,大名也就彻底成为日本封建领主的同义词。
⑥ 日本人是怎么起名字的
日本人的名字,一般也是一至三个汉字。现在所用的字大都与传统的命名习惯有密切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来源于幼名系统的字。
日本人在初生之后,立即取一个幼名。幼名多是根据父母的心愿起的,如用松竹、鹤、龟等象征长寿:用百、千、万等字表示兴旺;用铁、雄、虎、熊等字表示勇武;用美、彦、芳、秀、艳等字表示俊美;用良、喜、吉、庆、嘉等字表示吉庆:用广、宏、弘、浩、博、宽、裕等字表示智慧等等。这就是今天日本人名中经常采用的一些字的来源之一。
(三)来源于惯用名系统的字。
在古代,日本人习惯把长子叫太郎,次子叫二郎,以下叫三郎,四郎……等,第十一个儿子叫“余一郎”;现代日本人名中使用较广泛的字,如:太、一、二(次、治)、三(造、藏)等等就是这样来源的。
日本女子的名字比较简单,古代长女叫大子,次女叫中子,三女叫三子。现在日本女子的名字用“×x子”的仍占多数。如:花子、芳子.和子春子秀子、美智子等,用字讲究秀丽、英俊。女子结婚之后,要改姓丈夫的姓。
生活中,由于日本同姓的人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在姓的后边加上学位或职务来区别,如桥木博士、桥木课长等等。在一般人中也有称呼全名的,如金田一京、金田一春等,在小学生之间,可以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
近年来,由于受西方的影响,在日本一部分文化人中间,也有采用西方式的名字的,如:查理、保罗、约瑟夫、玛丽等等,但取这样名字的人只是少数。
⑦ 日本大名中的“大名”是什么意思
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由比较大的名主一词转变而来,所谓名主就是某些土地或庄园的领主,土地较多、较大的就是大名主,简称大名。土地或庄园的领主为了保护家园,大多拥有其所属武力,一般称之为武士,相当于中国古时的护院、护卫,规模越大,进而成为统领一国的领主,那就是所谓的大名了。日本各个时代中大名的定义都有些不同,不过一样都是统领某一个领地的地主之意。大名这个称谓的意义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大名”一词在不一样的时代,意义上则有着某些差距。
在江户时代,知行10000石达以上者便称为大名。江户时代共有200多家大名,基本分为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
江户时代的政治体制为“幕藩体制”,由幕府和藩镇共同管理国家。
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
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
将军实质上是各藩诸侯盟主,大名处于半独立状态,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通常幕府不干涉各藩内政,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在自己的领地就是绝对的主宰,但受到“将军”的控制,对幕府负担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义务。
⑧ 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天皇现在有权吗
日本国名的由来 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是乐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该书《地理志·燕地》称日本列岛为“倭”,当时日本岛的人接受了这一称呼。 公元6世纪,倭国开始大力吸收中国的先进技术、文化,从而使其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渐强。倭国国王遂对“倭”的称号感到不满,并自认为居于国之东,乃日出之处,便逐渐用“日”字代国名。据《隋书·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遣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由过去自称倭王改为称“日出处天子”。 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通过大化革新,完成了日本全境的统一,将国名正式定为日本国。 倭更名为日本。《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可见,日本得名与日出有关系,至少在公元670年已改用现在的国名。 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所谓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具体到日本来说,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了日本,为了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他并不主张过分削弱日本,也不想让日本像德国一样,变为几个国家共同占领。所以美国决定保留日本的天皇制,从而避免产生日本国民对美国的憎恨和抵触,让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一颗棋子。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拒不承认二战罪行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当时的极力维护 作为国家元首的日本天皇只是象征性的,他的职责多数是礼节性的,如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等。实质上是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力,其最高领导人是首相,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