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怎么样了
⑴ 一周休息三天工资不变,日立公司目前的境况如何
日立公司的发展情况非常良好,2021年仍然是世界500强,排名非常靠前的企业。
一,你羡慕一周休息三天工资不变的公司吗?
同样的工作制度,在日本其实不止日立公司一家公司这样去做。可是在国内,又有几家公司一周让员工休息三天呢?国内的公司正常的情况就是每周上六休一。个别企业可能会存在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的情况。
⑵ 日本制造巨头川崎重工造假38年,该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谈起“日本生产制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物品好、品质硬”。可是,最近曝出的几起日本制造业巨头的造假事情,粉碎了“日本生产制造”的滤镜。
他还强调,传统制造产业时期是以公司为核心,由公司开发技术性、制做商品,再传至销售市场,根据大量的制造和控制成本来盈利。在这样的时代,创新技术是加工制造业之本。而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却正好反过来,是销售市场核心,公司必须聆听用户需求,根据运用原有技术性来满足客户要求或者开展风投,花费标价也得由销售市场决策。但日资企业依然偏执于以往加工制造业针对技术性的精雕细琢当中。针对“匠人精神”的过多固执,也造成过犹不及,让日本生产制造坠入“自主创新圈套”。
⑶ 日本超1100家企业申请破产,企业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日本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日本从去年二月至今年三月期间已经有一千一百家企业申请了破产程序,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的疫情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困难,最终这些企业在长期疫情环境中无法支撑过来,不得不选择破产。
日本本土的疫情目前并没有受到控制的迹象,而政府已经无法再继续实施紧急状态了,因为长达二个月的紧急状态已经对民众的生活和企业的经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不得以放开管控来恢复经济,但这种状态恐怕对经济的帮助也不会太大,希望日本政府要提高对企业的补助,来帮助企业渡过这个困难时期。
⑷ 日企的工资待遇怎么样啊有人了解吗求万能的百度支招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日企整体工资待遇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日企的福利是很好的,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不错,所以待遇方面要看个人能力的。当然你可以在PERSOLKELLY英创人才上了解看看,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推荐适合你的日企工作。 还有不明白的话你也可以网络下。
⑸ 日元大幅贬值令日本经常项目收支持续恶化,各企业该如何“破局”
日元贬值的最直接的后果是,能源问题想在最近几年解决,其困难不少,没有稳定的能源保证的话,让企业在日本国内投资就很不容易,就算日元贬值,日本国内的劳动成本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下降了三成到四成,但这也不足以让日本企业把设在国外的企业迁回日本,大企业系列下的中小企业,想用这个方式取得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⑹ 为什么有人说日本科技企业衰落其实是一种假象
我们感觉到了日企的衰落,但是几乎没有一家日本科技企业倒闭。事实上,虽然这些日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以不复当年之勇。但日企的很多核心技术还是位于世界的前列。比如索尼的相机模组,夏普的液晶屏,东芝的存储技术等等,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时还是会去购买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煲。凭借着数十年的技术研发,在基础行业中的核心技术方面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这也是这些日企衰和不倒的原因。
在日本年轻人的创业意愿也非常低。大多数日本年轻人的意愿就是进大型日本企业里上一辈子的班。并且,在老龄化社会严重的日本,劳动力价格非常高。据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描述:在日本东京,年轻人随便到一个便利店里打工月收入都能达到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的收入已经足够一个人在日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科技公司的衰落也是一种必然现象。
⑺ 日本simplex公司怎么样
挺好。
日本250家非上市企业的初薪排行榜,排名第二的是Simplex,该公司给的初薪为318750日元。Simplex的主要业务是面向进融机构的系统咨询和系统开发。
SIMPLEX专注于制造机力千斤顶和液压高压强力设备。运用制造业的最新技术CNC,并通过CMM技术保证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一个多世纪以来,其业务涉及多个工业领域,如运输业、制造业、建筑业、发电以及开采煤矿。SIMPLEX的产品包括:液压钢瓶、液压动力泵、液压手动泵、液压工具、机械设备、液压千斤顶、压力机、系统附件、成套工具、工业气囊、螺栓动力泵、铝制液压缸等。
⑻ 日本企业赚走中国数千亿,纷纷撤离中国,如今这些企业怎样
继富士康打算把中国工厂搬到印度之后,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也计划,把在中国的工厂大举迁往东南亚,这些举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日益增加,目前的成本是东南亚的三至四倍,这也是很多企业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的主要原因。
日本企业赚走中国数千亿,纷纷撤离中国,如今这些企业却想念中国。不知道优衣库把工厂搬到海外后,会不会反悔。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日趋完善,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片面因素,并不会影响其整体发展。
⑼ 日本近500家公司破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日本自20世纪以来一直是经济排行上非常靠前的一个国家,但是今年却有50家公司破产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疫情在日本肆虐导致很多公司都无法经营,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子的原因导致他们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最后面临破产。不得不说这500家公司非常的可怜,因为面临破产不仅意味着没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还意味着没有了稳定的收入质量。在疫情期间的日本人民无法再有更好的消费力。
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这500家公司当中大多数都是餐饮业倒闭,因为一些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的餐饮店全部关门,所以他们没有了生意导致他们一直在赔钱,最后关闭倒闭了。不得不说,疫情给日本代持了很多的麻烦和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他们现在的经济一直在下降。
⑽ 为什么近几年日本的制造业渐渐没落了
日本企业之溃败,始于家电行业。
2009年,先锋电子陷入经营困难,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的夏普卖身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个财年里,累计亏损1.15万亿日元(695亿人民币)。最惨的莫过于三洋,先变卖部分业务,又整体卖给松下,最后又被松下卖给了海尔和投资基金。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不容乐观。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不到一个月内,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燃效数据造假。就连称霸全球的丰田,蝉联4届冠军后,在2016年被大众超越,让出了全球销售第一的宝座。
日本企业的集体溃败,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亦见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并驾齐驱;2006年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业经历了什么,为何呈现集体溃败的趋势?

高官无能,低层愚忠
最后说一点,日本的大企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业家族保持影响力的大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企业,但创业家族在人事方面有决定权,比如丰田汽车,铃木汽车,这种企业的强项是战略决策速度快。也有软肋,一旦决策错误可能导致致命伤。
另一类企业,就如东芝和夏普,其高层是从公司内部提拔上来的,每一届总经理做3-4年,然后就换人,很难期待这些领导有什么先见之明,因为他的责任和任务是在任期内少犯错误,所以,这一类企业的领导层通常没有创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起市场竞争,他们更擅长于在同事之间搞关系。
那为什么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没有落到东芝和夏普的地步呢?
应该说,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问题,只是没有暴露出来。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的上层虽然无能,但其中层非常坚固,所以,最上层的领导像走马灯似地换,短期看似乎并不影响其经营管理。
关于这一点,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观察,他指出:“儒学在日本的发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说日本社会完全是这样,但有一定道理。忠诚是美德,但同时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要有修正领袖错误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否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