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棒球是怎么玩的
Ⅰ 棒球的详细规则和玩法
打棒球的场地是每边九十英尺的菱形场地,每一个角上放一垒包,就是垒,由本垒顺序往前数,是一垒、二垒、叁垒。本垒有本垒板而没有垒包。在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垒外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叁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双方队员都要争取上垒,一垒一垒的推进,直到回本垒就算得分。以得分多少来分胜负。
棒球场场中有四个垒包。在比赛中,每方轮流作为进攻方或防守方。进攻方每次由一名打击手上场打击,打击手的任务是将球击出之后,从本垒起跑,采逆时针方向,经过一垒、二垒和三垒,最终回到本垒,来赢取分数。如果三次好球没有打中,或者击出的球被防守方在空中接到,或者在守垒者拿到球之后才跑至该垒,打击手便被判出局。进攻方有三人出局之后,双方交换进攻和防守。在正规比赛的九局中,以获得较多分数的一方为胜方。
防守方的目的是阻止对方赢取分数,防守时由九名球员上场(括号中的数字,代表一般棒球比赛纪录时所用以代表各野手的代号),投手(1)负责投球,捕手(2)负责接球、防守本垒和指挥全场,一垒手(3)防守一垒,二垒手(4)防守一、二垒之间,三垒手(5)防守三垒,游击手(6)则于二、三垒间机动防守;这些守备人员称为内野手;而外野手则分为左外野手(7)、中外野手(8)(或称中坚手)和右外野手(9)。
注:守备位置除投手和捕手外,并无明确规定守备位置。但经过长时间演化,所有球队均采类似的守备位置来分配其他七名守备球员。因此守备位置的定义即采一般认知的方式,但遇到特殊情况时,仍会有变形的守备位置出现,每次攻守守备方站的位置也会略有不同。
正式棒球比赛每场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两个半局。最终按双方获得分数的多寡来裁定胜负。正式棒球比赛若九局结果同分,则可能进入延长赛,延长赛以一局为单位,最多打几局则依大会规定为准。此外,若后攻方在九局上半结束时已经领先,则比赛亦结束(不进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赛,有时并不打完九局。依大会规定为准。所以不要以为一定要打完九局
守和攻防守的球队,主要的任务是阻止攻击的球队回本垒得分。球赛开始,由防守球队的投手把球投到本垒上空的好球带围。攻击球队的打击手,要尽力把球打出去,打在有效区内。捕手要接住未被打中的球。
他也可以接住本垒附近的高飞球,或触击球,传给队友,封杀跑垒的人。
防守的一方,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去接住被打中的球。当然主要人物还是投手,因为他是最先有机会使对方打击手出局的人物。或是叁振,或是接杀,或是封杀、触杀。上垒和出局——挥棒落空,要记为好球;投来的球,要通过好球带,都是好球。好球带就是在本垒板上空,打击手的膝盖以上,腋窝以下的地带。擦棒界外,也记好球。但是在已有两个好球情况下,擦棒界外就不记了。
叁好球以后,打击手就要出局。如果捕手在叁好球时,把球掉在地上了,在他把球传到一垒手手中以前,打击手可以跑垒,若是失误,打击手可安全上垒,当然多数情形是会被封杀的。投球不在好球带以内是坏球。四个坏球就要保送打击手上一垒。任何一个好球被击中,在落地以前为防守球员接住,打击手就要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跑到一垒以前,防守球员把球传到了一垒,他就被封杀出局。打击手击中球以后,在球被传到一垒以前到达一垒,是安打;到达二垒而球未传到,是二垒安打;到达叁垒是叁垒安打;击到全垒打线外为全垒打,跑垒员可连跑四垒回本垒得分。打击手一旦上垒,就成了跑垒员,同队的队友就要尽一切努力使他向前面的垒推进,直到回本垒得分。往前跑垒可以在队友的安打下跑;可以在对方失误下跑,也可以盗垒。盗垒是在无安打,无失误,无投手犯规等情形下,推进一垒。跑垒员若是未踩垒,被触杀,被队友打出的球击中,或越过先他在垒的跑垒员,都要出局。
Ⅱ 为什么日本如此钟爱棒球,是受哪个国家影响
在明治时期(70年代),日本雇用了许多外籍教师,以建立现代的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美国的一位教师威尔逊把棒球带到第一大学区的第一所高中(后来被称为东京开放学校,后来改为第一高等教育学院,设有预备学院和部分专业高等教育,现在被东京大学吸收合并。从1870年代到1880年代,棒球主要是年轻精英阶层的白雪运动。再加上公共广播公司NHK的推动(NHK比每日新闻媒体集团和朝日新闻集团广播家子源更多)。突然间,日本棒球运动如火如荼。这场火灾持续了许多年。顺便说一句,日本社会对赌博的策略很糟糕:2009年,大阪一个三线球队的八名玩家参与了非法赌博。当消息传到球队时,球队首先调查并直接解雇了8名球员。后来,警方介入调查,发现数额不大。但是赞助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已经退缩了,而在2011年找不到新赞助商的球队也被迫解散。
Ⅲ 棒球怎么玩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
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
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3)日本的棒球是怎么玩的扩展阅读:
棒球的特点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动静结合,分工明确。
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帮助,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放下工作中的负担,把自己交给你的团队,你身边的队友就是你平时的同事,在充满趣味性的棒球比赛中,你更能体会到信任,包容与鼓励的重要性,在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
在火热的竞技对抗中,全身心的投入,在你尽情奔跑的时候,在你激励队员的时候,在你和大家一起讨论战术的时候,其实,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
Ⅳ 日本的野球(也就是棒球)还有分硬式野球和软式野球吗
是的,棒球分为硬式和软式两种:
硬式棒球:
俗称“红线球”,球面上的一百零八针的缝线是其最大的特征。
硬式棒球的球有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可是现在职业棒球、业余棒球均用牛皮制的。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
硬式棒球的重量不得少于5盎司或者重于5.25盎司(即141.8-148.8克),周长不得少于9英寸或者大于9.25英寸(22.9-23.5厘米)。
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
软球棒球:
俗称“空心球”,球心中空是它最大的特征。
软式棒球由橡胶制成,分为A,B,C,D四种型号。A号是一般常见的软式中空球,B、C及D号球则是专供少棒使用的软式中空球。
软式棒球目前使用较少,只会出现在少数的少棒及青少棒相关赛事中。
一般初学者都选择打软式棒球,因为软式棒球比较小,重量也较轻,不容易受伤,熟悉软式之后再打硬式棒球比较安全。
虽然软式棒球使用并不多,但是在日本它却是一项极为风行的体育休闲活动。大部份在日本玩业余棒球的人都是打软式,主要是因为日本地方不够,多数只会建设比硬式棒球场小的软式棒球场,甚至在体育用品店里,卖软式棒球手套的比硬式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