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动漫术语有哪些

日本动漫术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23 12:45:14

㈠ 关于日本的一些动漫术语

御姐:
关于御姐

1、日文写做“御姉”(おねえ),本意是对姐姐的敬称,这里引申为成熟的强势女性。除此之外还有姉御(あねご)和姉贵(あねき)的说法,这两种称呼类似汉语中的大姐,经常出现在黑道题材的作品中,其中的“姉御”一词曾经在MGS2中被引申为女王之意。
2、年龄划分大概可以从20-36,低于20却能呈现出强势姿态的女性可以称为“有御姐资质”
这个年龄范围基本是根据概率划分的,但其中也会出现个别特例,可以根据情形适当放宽。
3、强势的特质需要从实力上体现,当然最好也能体现在形象上,是花瓶的统统踢飞。
感情方面弱气的无所谓……这是同爱好者讨论得来的结论。不过公私要分开,这是最主要的。感情问题也可以视情形而定,又不是圣女贞德,这方面那么苛刻干吗

·御姐定义
1,年龄要够大,起码比正统的男主角要能明显看出大,按照现在的通常设定,20岁以上,36以下吧,当然如果外表不显老的话再大一点也可以。
2,语气举止要强势,所谓“年上攻,弱气受”嘛,不过这强势不一定要体现在攻击性的词汇或粗野的举止上,而是要在举受投足间令你有被领导着的感觉。
3,要有母性,这个年龄的女性,其性格是比较复杂的,不会象罗莉那么单纯。一方面展示出其强攻的性质,另一方面也要有宽大的包容力和母性本能。
4,应该有这个年龄所应当有的爱好,第一条就是要会喝酒,还要喜欢泡温泉,还要会开些大叔玩笑来寻我们可怜的男主角的开心。
如果说罗莉是可以激发人的保护欲的话,御姐应该正相反,能给人可靠的感觉,被保护的欲望,只有能做到这一点的,才是合格的御姐。

杀必死:
日语:サービス,英语译作fan service为ACG用语,从英语中的service(即为服务之意)而来,简单说就是‘服务读者’的意思。一般而言是指在一部动画或漫画作品中,出现出乎观赏者“意料之外”的片段,很多时候杀必死的内容以性挑逗、满足观众性欲为主。一般咸认为,杀必死都是露出女角的身体来服务男观众,但这只是基本的定义。实质上,‘服务’的范畴可以很广泛,暴露身体的也一样可以是男角,但当然服务的对象亦改成女读者。就算半点皮肤、内衣也看不到,只要提供到读者的想象空间,亦算是杀必死的一种。再广泛一点,只要漫画分镜、动画定格不断对角色的性征做大特写,又或者刻意让女性的胸部摆动,不管它有没暴露或若隐若现,也算是杀必死的一种。

骤耳听,杀必死可以是很广泛的事物,但其实不然。之前已说过,‘サービス’就是‘服务读者’的意思。怎样为之‘服务读者’?就是在故事完全不需要的情况下,为读者提供额外的服务,这就是‘服务读者’。例如明明是一套机械人作品,却忽然来一场海滩的泳衣戏,然后让女角们穿上泳衣登场。泳衣戏在一套机械人作品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插一场这样的戏就是为了让女角们可以名正言顺以泳衣登场,让读者眼睛吃冰淇淋。

杀必死并不是让女角穿穿泳装、露露小裤裤那么表面的,也可以是喜好上的‘服务’。用刚才的海滩做例子的话,在海滩穿泳衣很正常,但在海滩也穿学校泳衣就不正常。这也是‘杀必死’的一种,但就是服务喜欢看学校泳衣的受众。由此引伸的话,变身女战士一定要穿短裙或紧身衣,也是源自于此的一种读者服务。

再极端一点的,就算画面没有暴露,也没有穿上服务读者的服饰,但如果能够让读者在意识上想象得到,也是杀必死的一种。例如剧情让女角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穿上小裤裤,但却穿上了容易穿帮的短裙,然后让剧情令她要往高处跑,或者要穿过吹着大风的庭园。虽然在画面上完全没有露出过任何的养眼镜头,但却可以令读者在脑海里自由想象。这种意识上的‘杀必死’就非常意淫,比单纯画面上的养眼更具‘服务’的意味。

擦边桌:

腹黑:
日文原意为“心地坏的”、“黑心的”,并常常将此一面进行演技化的伪装掩盖,使人看起来总是笑意充沛,温和无害,亲切有加,但却是在几秒内的打量里就能精确地计划出能以怎样的步骤让你自愿掉进三米外的粪池。再直白点解释,外表善良,温柔,内心恶毒,邪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

萌:
在日本动漫中,此字又有另一种含义。在中国动漫里就是萌芽的意思
由于‘萌’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词语,而其概念成型也只有区区十年左右的历史,因此‘萌’的定义、词义都未完全定型,而词性也是参考同音字‘燃え’的应用方式。

先谈词性问题。不管是说‘燃’还是‘萌’,もえる(燃える / 萌える)都是动词,而もえ(燃え / 萌え)则是动词和形容词。日语文法我管不了(笑),所以谈一下中文的用法。由于中文的方块字特性,不像日文在字后加一个‘る’就能改变词性,因此在华文圈里‘萌’这字已经完全是失控,什么词性都有。当名词用,是在说‘萌’这种概念;当动词用,如‘我萌小樱’,就是说‘小樱这角色令我萌起来’;当形容词用,如‘麻幌很萌’,也同样是说‘麻幌这角色令我萌起来’。

笔者不敢说这样词性混乱,是否一件好事。但由此也证明了,‘萌’这名词的词性仍然未定性,仍然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个名词。而新兴语言的词性问题已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在此笔者也不敢胡乱诠释,所以在此处就打住了。

至于‘萌’的定义,也由于它的概念仍然在发展中,所以也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本上,萌一定是美少女,一般而言都是日式的大眼风格。而在这之上再加入萌元素,如女仆、天然呆、眼镜、关西腔、萝莉等等,就会成为一个萌系的女角。举例的话就是车仔面,面饼是不可或许的,而在这之上就加上不同的配菜,如鱼蛋、猪皮、萝卜。可爱的美女就是面饼,而各种萌元素就是配菜。当然,有萌的元素不一定萌,还要看这些元素的结合是否准确、配合。没有放面饼,但给你一碟白饭,就算加入了鱼蛋、猪皮、萝卜也好,它永远都不是车仔面。因此美少女 / 少年本身,是在‘萌’里不可缺失的重要部份,否则加入再多的萌元素也是徒然。所以从某程度上来看,设计一个萌系角色,并将她的萌元素发挥出来,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

现时萌元素的系统整理已相当完善,甚至到了‘照单执药’的程度。赤松健在‘萌’概念方面确是有一手,看一下《魔法老师》,即使撇除了布景板,三十个女学生中仍然有十多个完全可供发挥的萌系角色,而且当中是没什么重叠的部份。这有赖于萌概念的系统化,和赤松健对萌的掌握,由此可见萌的千变万化。

萌的本质是‘妄想’。这跟ACG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因为现实里很难找,于是就在二次元里找,这也是御宅里特别多2DC(二次元情结者)的原因。现实中有妹妹的,九成不会是妹控;反之,没姊姊的才会成为姊控。在都市长大的人,有多少个还有所谓‘青梅竹马’、‘义妹’?所以幼驯染和义妹才会是王道中的王道,因为想象才是最美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级生2》的女主角不是处女的时候,玩家们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弹。现实中要面对的痛苦,哪可能萌得起来啊?

唯美:
高纯度的美

傲娇:
萌属性的一种,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从‘ツンツン(蛮横、任性)’变成‘デレデレ(害羞、体贴)’的特质。

中文一般是称为‘傲娇’(不过还有娇蛮、外冷内热、恶娇……等不同的译法)。(法米通中文好像翻作蛮横又娇羞?)
原本只用于形容女性角色,但近来也开始有人用在男性角色身上。态度不一定仅使用于恋人之间,近来有不少朋友角色之间的相处亦有ツンデレ现象。

一般是指‘ツン → デレ’的转变,但也有ツン与デレ并存的类型。

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对于不喜欢的对象很冷漠,但是对喜欢的对象却是很娇羞。大概是‘恋人对于对方这种高反差的态度,可以确实的感受到在对方心中是特别的’的关系。实际上个性很温柔而且喜好朋友,但经常装作冷酷而不跟人打交道的姿态。以强硬的口气掩饰害羞或其他内心真实想法。

日语本字合成自日文拟声表感叠词“ツンツン”和“デレデレ”:
“ツン”可被理解为尖尖的、冷酷的、没有感情的、难以亲近的。
“デレ”则可理解为娇嗲的、为情所扰的。
两者组合在一起,简单来说可以视为“爱情上的外冷内热”。
因为女性角色较容易在情感上冒起矛盾和慌张的情况,故此这属性出现在女性角色的机会率远高于男性角色。
“ツンデレっこ”( Tsunderekko )和“ツンデレラ”( Tsunderella )则是对拥有这个属性的人的称呼。另外,“ツンデレラー”(Tsundere-er)多半用来称呼喜爱这个属性的人,而非拥有这个属性的人。

隐形娇:

伪娘:
伪娘是一个ACG界名词,通常指的是男扮女装的男性角色,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随着伪娘角色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男性动漫爱好者开始喜欢伪娘,而女性向BL漫画中亦常有伪娘出现。
容貌美丽且酷似女性的正常男性,其适合女装,是地球上珍贵的原生物种,由于数量稀少。
伪娘的基本含义
相貌形态呈女性化,具有很强的萌属性,生理性别为男,大多给人以错觉,被误认为是女生,有的甚至能够以假乱真,萌过一般女生。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内心具有女性心理,而且主观上有变成女生的愿望,却因为个人身体条件的欠缺和生活条件的不够完美等外界因素而无法做到在身体上伪的很完美的内在型伪娘.
该生物又分为三个亚种,他们是御姐亚种、萝莉亚种、人妖亚种,御姐亚种的代表人物就是宫小路瑞穗,而渡良濑准是萝莉亚种的典型,07新番高达00里的提耶利亚则引领了人妖亚种的新潮流。
(请将这里的人妖与泰国某种需要注射激素的同名生物区分开来理解。)
伪娘的形态
伪娘身女心的6个形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
基本上来说,所谓的男身女心是分6个类型的
大家经常弄混,在此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伪娘的6个类型分别是
萝太 人妖 公主 瑞穗 伪娘 内在型
由于第6种的特殊性,将其分为和前5种有较大不同的另一种介绍
这前5个类型(可以说为外表影响心理类型),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初级阶段 就是 萝太和人妖
★1.萝太代表天生就伪的外在条件的人 这个类型多半是有某些先天(比如天生就比较漂亮)或早期培养(从小就被当成MM养或者家里女性占主导地位)造成的
即男身女心之试作型 ★2.人妖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扮的
即量产型--------------
这2个是初级阶段
没什么太杀伤性 ★3.如果这2个形态持续一段时间就会继续进化
就成了公主
即改造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异常的华丽 他们已经懂得一些女性的心理了 所以扮起MM破绽比较小 但是他们的理解还比较表面化 因此还是经常被老道的色狼们揭穿 这一阶段的人扮MM多是因为某种目的 大部分人也就留在这一水平了--------------
这个是中级形态
杀伤力有限 ★4.之后公主有极小可能基因突变为最终形态瑞穗
这个阶段就返朴归真了 他们对于女性的心理非常了解 因此扮MM几乎没有破绽 会有大批色狼栽在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扮MM就没有什么目的性了 多半是以扮MM本身就有兴趣 部分瑞穗是由萝太直接突变而来 特点是即使自己反对别人依然会将他认为MM ★5.再接下来就是伪娘
与公主进化成瑞穗的偶然性不同
瑞穗几乎是一定会进化为伪娘的 如果说瑞穗是最终形态 伪娘就是完美形态 是男身女心的最终决战型
基本本伪娘看上的猎物是很难跑掉的 即使已经知道了伪娘的性别
而且伪娘一般男女通吃 这是因为伪娘不仅非常了解女性心理 对男性心理也了如指掌
这个形态是需要天分和长时间的培养 是非常大杀伤性的类型--------------
最后2个形态也是高级形态
杀伤力极大 另区别于前面5种形态,在这里内在型伪娘单独作为一个种群
内在型因为心理的强烈的伪娘欲望,所以进行伪,这类伪娘的心理基本上达到上面伪娘标准,但相貌往往不尽人意,在网络世界中拥有几乎无法找出破绽的强大力量,但现实中往往因为身体和心理的不一致承受很大的压力,可谓是压力最大的伪娘之一.
伪娘的恋爱取向
成为伪娘的人,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单纯伪娘(BG)
2.完全伪娘(BL)
3.单身贵族一.单纯伪娘(BG)
像这种滴伪娘呢,有点像异装癖。同样男身女心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对这种类型的伪娘来说,他们本身是希望并成为女性,向往着女性美丽的外表。但他们依然对异性(女滴)有好感,并不会完全失去男性的气概。他们只是单纯的希望变成女性,但同时喜欢着希望成为的那种女生了(类似心理型GL)单纯伪娘中又分一种:
伪装型,这类就是伪装/泛COS型,一般为COSPLAY爱好或特殊任务/目的需要等而伪娘的,属于试作型伪娘,但长期伪装也可能会进化到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太难)心理和各个方面往往都是正常的。
例:公主公主中的三位男公主基本可以算为伪装型。二.RY伪娘(BL)
这种类型的伪娘就是典型的“爹妈给错身体”型。指的是心理已经完全是女性且外表也是女性打扮,但实际=v=还是个男的。在他们内心中自己就是个女的,所以自然而然的要喜欢男性(身体型BL),有点类似于超级小受。但对他们自己来说,自己就像正常的BG恋爱一样,与常人无异(心理型BG)。主要就是因为小时候受环境或基因影响,一句话:完全的男身女心!三.单身贵族
这种类型的伪娘心理上偏向女性化,但无论是对男生或是女生都无太大兴趣,拒绝走世俗传统路线,只是喜欢镜子中的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虚拟的完美女孩形象,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隔阂,生活在自己营造的虚幻空间里。RY伪娘中又分一种:
双面型,即男女转换型,男人时表现男人的特征,女人时表现女人的特征。通常具有双重人格。例:指尖奶茶男(?)主角(池田由纪)
伪娘的补充说明
好了
大家明白了吧
伪娘是非常高级的类型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伪娘的
不要再弄混了新世纪福音书补:还有双性恋.
伪娘性取向:伪GL(柏拉图)>双性(自己是受)>BG(自己是女方)>BL(自己是受)>BG(自己是男方)

拉风:
据“专家”考证,拉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994年,在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国产零零漆(国产007)》的第一个镜头中,一个忧郁的风尘女轻启朱唇,第一次把“拉风”这个词带给了我们:

“你以为你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技的刀法,还有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不过,虽然你是这样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规,不管怎么样,你要付清昨晚的过夜费呀,叫女人不用给钱吗?”

对,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就是“拉风”的出处,一个讨帐妓女的嘴里!

然而,十年之后,时至今日,拉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口语化的词,而且又被赋于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引申义。

1、形容词

形容词的“拉风”当然是用得最多的,有“酷、时尚、出色、前卫、性感……”等意思,可以形容一个的外表、表情、心情等,或一个有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气质。用一个简单的字眼来代替所有的词汇,而且“拉风”这个词说出来本身就是如此的拉风。说拉风话,干拉风事,做拉风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动词

动词“拉风”大有取代“兜风”之意,但比“兜风”的应用范围要更广范一些。“兜风”一般指的是开车出去高速奔驰呢,而“拉风”呢,更注重的是开车出去旅游,尤其是远途的旅游。当然,凡是“兜风”适用的地方,都可以用“拉风”来代替,但反过来可能就行不通了。怎么样,周末一起去拉风?

脱线:
好像是指说话说到一半突然转换话题,扯到别的地方了,然后就说那个人脱线,脑子不够的意思吧,不太记得了脱线好像是神经病的意思,"你发神经呀"这种,

“脱线”的确是“痴线”的囯语版,但是“痴线”的原型是“粘线”(广东话口语的“粘”音为ci),也就是神经粘在一起,就是神经有问题了

脱线的确是外来语,可是不是音译来的,而是从日语逆输出来的。
日语“脱线”本意有两个:1 列车脱轨 2 说话做事脱离常规。

由于日本在我国台湾省长期的殖民统治,因而有相当多的台湾人说话中夹杂日语单词,有一些较常用的此类词就成为了外来语,比如“脱线”。这些年,大陆青年受到了来自台湾香港文化的巨大影响,从台湾香港语言中学来很多非标准词汇。
类似“脱线”的还有“漫画”“阿呆”等。

正太:
可爱小弟弟。一般被认定的“正太特质”即是年纪小、没有胡子、很可爱、体质瘦弱的小男生,但个别例外;当然如果经常穿着短裤则会更为贴切。至于有喜欢这类小男生的倾向者,则可说成带有“正太情结”即Shota Complex,一般是专指女性居多。“正太情结”或“正太癖”现在一般称为“正太控”。所谓正太控是指对0~18岁左右之未成年男孩、少年哥哥弟弟本身及以这两者为对象之绘画少年、漫画、小说抱有强烈爱情、感情的人们。用于现实行为时,一般指对男孩或少年的喜爱,但不一定涉及情色方面。对男孩子特别爱护关怀的成年人有时也会被称为正太控。正太的英文写法为“shota”。

KUSO:
KUSO在日文作“可恶”的意思,也是“粪”的发音。也是英语“shit”的意思。起先是教游戏玩家如何把“烂Game认真玩”的意思。通常也拿来当成骂人的口头禅。但对台湾的网路世代而言,“KUSO”(或称为库索)则渐渐演化成“恶搞”之意。后来kuso也渐渐有了无聊的意思.KUSO在台湾早期只限于网路,后来则利用网路的特性,影响范围愈来愈大。 后来经台湾传入大陆。 现在大陆用途十分广泛.

恶搞文化,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常见形式是将一些既成话题,节目等改编后再次发布。恶搞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见。

抚子:
画《魔卡少女樱》中木之本樱的母亲闺名叫天宫抚子,与木之本藤隆结婚后,名 木之本抚子。其人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我这样不通日语的人,很容易从汉字上生发出自己的理解:“抚子”总让人觉得是温柔、亲切、纯净、娇弱的,被父母爱怜着的孩子形象。这固然只是我的想法,但对《源氏物语》而言,这种理解也不是完全无理。

㈡ 二次元用语有哪些!

1、B站

bilibili弹幕视频网,名字取自《魔法禁书目录》中上条当麻对于御坂美琴的昵称“bilibili”(放电国中妹)

2、A站

AcFun弹幕视频网,AcFun取意于AnimeComicFun。

3、绅士

网络用语,意思是伪善的变态。用法源自《搞笑漫画日和》的其中一篇,熊吉强词夺理的名言:“我不是变态!就算是变态,也只是冠有变态之名的绅士!”

4、鬼畜

“鬼畜”一词源自日语,原意指像魔鬼畜牲一样残酷无情。后来被引申为施虐与受虐等非人类虐待手段……指那些人性无法坦然接受的变态行为,原本要粪便、奸尸、兽交一类的级数才算“鬼畜”。

现在这个词有宽泛化的倾向,只要足够丧心病狂和变态,都可能被冠上“鬼畜”的名头。有时候该词也被用来形容某人“口味重”。

5、泡面番

泡面番就是一集时间很短的动画,通常在3分钟到6分钟左右不等,相当于泡一杯方便面的时间,等你把泡面泡好了,动画也完了。当下最典型的泡面番莫过于《齐木楠雄的灾难》了。

6、电波

源自日语的“电波(でんぱ)”一词。在ACG文化中,该词的意思是用作描述人物性格,特指那种好像会发出怪电波给人洗脑的怪人。

电波系的妹子一般被称作“电波女”、“电波娘”。电波系的人总让人猜不出她在想什么。

7、无口

ACG界用词,萌属性之一,用以喻指那些言语奇少、用词精炼,时常沉默不语的各类人物及其外在表现。但作为一种萌属性的无口,却并非是单单的默不作声。

事实上,它是一系列以“没有需要,便不会说话;没有需要,便不作表情”为核心的外在行为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聚合而成的性格特质的综合体。

8、胖次

内裤日语发音的中文谐音,实际上日文里的パン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为追求洋化自己以便与时俱进而引进的外来词,与英文的pants发音很相似,同样也有不少国家也把内裤念成胖次。


9、V家

VOCALOID(英文:Vocaloid,日文:ボーカロイド)是由YAMAHA集团发行的歌声合成器技术以及基于此项技术的应用程序所开发的VOCALOID产品家族成员的统称,也就是“虚拟歌姬”的家族。

代表歌姬:初音未来(V2)、洛天依(V3)。

10、CV

声优(日语:声优,せいゆう),“主に声だけで出演する俳优”的称呼,是日本人对配音员的称呼。“优”在日语中是“演员”“表演者”的意思。

11、三无

三无少女,ACG界用语且多为御宅族所使用,用以喻指那些沉默寡言、缺乏面部表情、难以被窥知心理的内心封闭的少女。

12、现充

现充(リア充)是指不在网络上,而是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得“充”实的人们。全称是“现实生活很充实的人生赢家”。现充还可译为:“热爱三次元的人”。

13、帅不过三秒

在动漫中,指一个人耍帅的时间不超过三秒,下一秒就会做出搞笑脱线的行为,增强搞笑的效果。

例如一月番中《野良神》中的夜斗,就是典型的帅不过三秒角色,还有像是《银魂》中大多数角色。总之这种人在二次元尤其是带有搞笑成分的作品中是很常见的。

14、里番

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成人(R18)动漫。还有引申出来的“肉番”,是指尺度小于里番却又大于全年龄(正常向)的动漫。

15、高能

最早出现在高达系列中,最典型的情况是宇宙舰在侦测到前方敌方能量武器发射时候提醒舰长进行规避,完整的对白一般为“某侦测员:侦测到前方敌舰高能反应。舰长:紧急规避动作!”。

后来引申为有非常需要注意或激动人心或决定性画面的时候提前预警。在A站和B站的弹幕中经常有以“高能预警”出现的刷屏状况。

㈢ 拜托谁能给我介绍一些日本动漫中的专业术语

1、H:H的意思大家应该都懂,对应的字是黄。。。2、至于吐槽:最接近的词恐怕是“拆台”、“抬扛”、“掀老底”.意思是是在对方(同伴、朋友、亲人都可)面前,不配合对方,有意不顺着同伴或朋友的意思说话。在同伴或朋友说场面话或大话的时候,故意说实话,揭穿场面话或大话,不给同伴或朋友任何面子。不过在很多时候,带有相当的戏谑和玩笑的成份。
3、OVA: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全意是:原创动画录映带
4、OTAKU:意思是指宅男,御宅族。。5、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创音乐专集),专收录与某动画有关的音乐。6、SF:SCIENCE FICTION,科幻机械类的作品。7、萌:泛指可爱,例如遇到可爱事物表现兴奋,大叫“萌え”等。萌的地方可称为“萌点”。
8、罗莉(洛丽塔):14岁或14岁以下可爱的女孩子
9、正太:14岁或14岁以下可爱的男孩子
10、御姐:身高160以上,胸围36D的都是御姐
11、腹黑:简单来说就是笑面虎,表面上看起来很善良,但是心中老是想着奸诈想法的人。腹黑在日文原来的意思是黑心肝,或是表里不一的意思。12、OTL:一个跪拜的小人…意思是什么很明了吧。13、ACG: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通常指电玩游戏或GalGame)的总称。14、傲娇:萌属性的一种.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从`ツンツン(蛮横.任性)`变成`デレデレ(害羞.体贴)`的特质.15、伪娘:伪娘是一个ACG界名词.通常指的是男扮女装的男性角色.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随着伪娘角色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男性动漫爱好者开始喜欢伪娘.而女性向BL漫画中亦常有伪娘出现.容貌美丽且酷似女性的正常男性.其适合女装.是地球上珍贵的原生物种.16、天然系、天然呆等原词来自日语“天然ボケ”(直译为天然呆)日语原词指毫无心机、过度天真以致于跟不上他人的句中意,或是指反应迟钝地有些可爱的人。 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㈣ 动漫中的术语漫迷进~

是啊是啊,同意 kinari~~ 我养成了用“偶”和“……的说~”来撒娇的习惯...

动漫领域衍生出的许多术语均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萌(日语中的萌え),杀必死,萝莉(LOLI)等等。

部分日本动漫术语:
BL: 原英文为Boy's Love,特指男同性恋,又称耽美.
GL: 原英文为Girl's Love,特指女同性恋,又称百合,蕾丝边。(如《神无月的巫女》)
BG: 原英文为Boy and Girl,特指男女之间的配对。
CP: 指的是配对。
SM: sadomasochism的简写,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性意识与行为,多见于H动画或游戏中(日本称为鬼畜)。
CJ: 纯洁的缩写
与邪恶XE相反
残念: 日语音译,遗憾的意思,引申词语有“碎碎念” 。
萝莉: 是洛丽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缩写 泛指可爱的小女孩
贫乳:指女性胸部扁平,也称“飞机场”,多出现在萝莉身上。
达人: 日语音译,对动漫或某部动画十分执着,并且对动漫或某部动画有深刻的了解。另有某领域专业人士的意思。
soso : 在日文中是指对,对的意思.;但在英文中指的是一般般,不怎么样。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意为抽人,打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齿: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算是说人幼稚,嫩。
达人: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御姐: 由日文中姐姐的含义引申过来,在动漫中常指有姐姐个性的女子。长发,丰满的多见,但主要是指个性强势。
欧巴桑/欧巴/巴巴:基本意是“阿姨”(有亲属关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老婆婆的话通常称为“巴巴”。
欧吉桑/欧吉/吉吉:基本意是“叔叔”(有亲属关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老爷爷的话通常称为“吉吉”。
废柴: 很无用的动漫主角,通常指男性。
后宫: 就是N大于等于3的异性把围绕着主角(一般为废柴)的情况和故事,通常见于恋爱养成游戏,包括BL向与GL向,特点是人物极为美型,音乐等非常优美。
同人: 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干扰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
OTAKU: 御宅族
OP: 片头曲/主题曲
ED: 片尾曲/结束曲
OST: 原声配乐
CAST: 声优,配音演员
STAFF: 全体制作人员
监督: 导演,日本影视剧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出演方式,美术、音乐效果等。是要对整个作品,按照对剧情,剧本的独自解释从整体上指导(如,演员演技,美术,摄影,音乐等等)整个作品的人。
腹黑: 外表善良,温柔,内心恶毒,邪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的人,腹黑也有较多的版本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了解。(比如网球王子中的不二周助和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中的凤镜夜)
2次元: 泛指动画,漫画,游戏(主要是galgame,也就是日式风格的动漫美少女)中的平面女性角色(非3D)。
马鹿: 马鹿(ばか,baka,八嘎)有笨蛋、傻瓜等意思。一般用这个比较少,多是八嘎或baka
ACGER:动漫、游戏与漫画的爱好者
【妹控】指喜欢上自己妹妹的情结。除了亲妹妹外,ACG作品中出现喜欢上干妹、继妹(因父母再婚而来的无血缘妹妹)、堂妹、表妹情节的也可以算是妹控取向作品。着名的妹控题材作品有妹妹公主。
【女王控】女王:指个性强势、习惯指使别人做着做那,能力很强说一不二的千金大小姐或女强人。女王控就是指对这类人物十分喜爱的人。通常有自虐倾向。
【女仆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对女仆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着这种性向的人。多是迷恋ACG的人群。
【正太控】指比起对成年男性,对少年抱有更大的性方面的关心之性向。以及具有此类性嗜好之女性(今亦有指男性)。亦指对0~18岁左右之未成年男性、少年本身及以这两者为对象之绘画少年、漫画、小说抱有强烈爱情、感情的人们。
【萝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对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兴趣的一种性向,或是指有着这种性向的人。
【伪娘控】伪娘是相貌、身材接近于(几乎是)女性,心理、性格介于男性与女性之间,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拥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拥有女性魅力,至少在ACG故事中是如此)的非女性人物。伪娘控就是指很萌这类人物的人。
【美少年控】广义上指喜欢美少年的人,大部分是霸气型的或是特别温柔的女生。如果是BL,美少年控一般也是美少年。
【大叔控】指喜欢了一个年龄比青年大的男人(或许更喜欢他的内在),大叔外貌特征:年龄已超越了青年,一般是有胡子的,喜欢说"大叔"的这个词的多数都是动漫迷,所以,大叔一般都是动漫人物。大叔的内涵在于不同于正太和少年的成熟,在无助孤独的时候这类人往往充当着安慰者的角色。
【御姐控】意为对年轻的成年女性的特别喜好,也指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的偏好。
【猫耳控】就是指萌有猫耳的动漫角色的癖好(不论男女),而猫控的意义也是差不多的。
【百合控】喜欢GL(女同性恋)漫画的人。
【银发控】银发控就是指只萌银发的动漫角色的癖好(不论男女),而白发控的意义也是一样的。
【镜子控】喜欢照镜子,对镜子非常喜爱。
【袜控】非常喜爱袜子,如棉袜。
【丝袜控】大体如上。
【长靴控】喜爱长靴。
【冰山控】意为对冷酷的人的特别喜好(不论男女),一般这类男性被称为“冰山”。不过自己有这类倾向(喜欢自己装冰山)的也称为冰山控.
【腹黑控】意为对腹黑型的人的特别喜好(不论男女),如自己有这类倾向的也这样称呼.(和上述差不多)
【眼镜控】非常喜欢眼镜(无论戴不戴)对戴眼镜的人特别喜好的都意为眼镜控.
【脑残控】常常喜欢些让常人无法理解接受的另类东西,所以都意为脑残控。
【男性发卡控】非常喜欢让周围的男性戴上发卡并拍照留念,更有甚者发到网上共享。
【制服控】指非常喜欢那种制服的人
【过膝控】喜欢看穿过膝袜+短裙,看大腿裸露出的部分。
【狐狸控】表示对狐狸有爱,且喜欢狐耳漫画角色
【重器械控】喜欢复杂累赘的仙界魔法类或是高科技武器等战斗用具的人物,或者是喜欢前者的漫控。
【三无控】(参考词条:三无少女)即喜欢三无少女的人
【强大控】喜欢动漫中能力强大的人
【万控】包含万物,可想而知的强大
【酱控】喜欢叫人的昵称,并把后面加上一个酱,表示亲切
【日本控】说话喜欢在后面加一些字,比如“...的说”、“...绵”、“....啾”等..
A

如今已被滥用的词汇之一
大体上意思等同于"很专业""喜欢""兴趣" 比如 京阿尼很有爱 对yuuko很有爱 对konami的loli没爱
阿囧
对《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男主阿虚的戏称 只因此人总喜欢露出"囧"的表情...
相关词汇 囧
ACG
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意为:动画、漫画、游戏
相关词条 二次元世界
B
崩坏
大体上有两种用法
1.作画崩坏 目前动画的"潮流" 表现为背景粗糙 人物走型等...
2.某某人崩坏 意思基本同"坏掉" 大概就是精神崩溃的感觉...
相关词汇 走型 坏掉
棒读
日本动漫爱好者用来称那些非专业声优或基本功比较差的声优配音演技的用词。
这些配音大多没有感情起伏、缺少冲击力,与角色的形象难以融合,像小学生在读课本一样地照本宣科,给人一种十分蹩脚的感觉。
便当
出自周星星的《喜剧之王》
意思就是挂了 死了 飘了...
工作人员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 会领一个便当 于是"领便当"就是指此人任务已完成
引申为死掉了
H:通常指18禁的东西,如:H漫,H-CG……等。
推倒/扑倒:把某人推倒在地上(床上)的意思,也可解作大部分男人都想做的行为,说得白一点就是强x,同时亦有被干掉的意思(■■人好像很喜欢用这个词……)(※实际上是H的意思,不一定限制在强X)
翻过来,继续:上述行为若对男性使用,所要进行的下个步骤,bl团适用
微H:字面上的意思,较轻微的H。大多用于描写模糊不清,或是文字马赛克带过的H。
工口:假名エロ,通“H”解
激H:就字面上可了解~比H的行为程度更加激烈,有时会参杂一点鬼畜…。
调教/凌辱:强制的H、凌辱、虐待。
鬼畜:比激H更上一阶,非常成人向的H行为。 因为字汇原意有残酷无情的意思,所以是非常18禁的SM式H。通常念为:鬼畜(音四声处)。

以上术语及解释出自参考资料。其实搜一下就有很多的,光看文字是不能完全消化的说~~华丽丽的飘走~~~

㈤ 动漫术语有哪些

*日本动画的版式: TV版:就是在电视上放的动画版本 OVA:Original Video Anime(原创影象动画),和TV相对,不在电视上放映,要看的话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具体内容以后会作介绍。 剧场版:动画的电影版本。 *音乐: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创音乐专集)。收录与某动画有关的音乐。[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声音乐专辑)] OP:片头曲/主题曲 ED:片尾曲 *片头和片尾的部分字幕解释: 监督:等于中国人说的“导演” 脚本:写剧本的人,也叫故事构成 原作:这个要区别于“脚本”。日本的TV动画通常是由漫画,小说或者游戏……等改编的,漫画作者和动画的制作者通常是不同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宫崎骏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经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制作成动画),因此有“原作”这一词。它指的就是原漫画/小说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关于矢立肇,看过梦总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典故了,但目前看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后我会再作介绍) CAST:声优,配音演员 STAFF: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 制作:通常是指负责画该动画的公司,因为日本要制作一部动画通常是要N个部门/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确,有点像流水线操作。这个词也是需要大家关注的,一部动画的制作水准往往会受到制作单位的影响。有时甚至看看动画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 *圈内术语:(这个没有做仔细调查,似乎是只有国内发烧友中通用的词语) OTAKU:日语,原意为“御宅”。目前国内公认的意义是: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经验的次文化族群,说的通俗点就是对动漫有着疯狂热情的一群人,举个例子(只能简单地提一下): 比如EVA的OTAKU能背得出每个使徒的中文,日文,英文名字,详细研究过《新约》《旧约》,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关注GAINAX的一切活动……精通佛罗依得的理论……是邪教组织的成员…… 王道: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意思是“权威”,“真理”,“本尊”,“最重要的东西”。有套漫画就叫“王道之狗”。讲的似乎是和孙中山有关的事情~。恩……现在的社会,什么才是王道呢……?对于本站来说,也许目前的王道是……金钱。(实在是需要啊~~) 暴走:狂飙。GO MAD。症状通常是眼睛变色,行走呈爬行状。有时口冒白色气体……这要视情况而定。 典型角色……EVA初号机……(众人:不要偏袒某人啊~ )对了,如果遇上类似状况请迅速离开现场或者准备200个灭火器以防不测…… BT:变态的缩写 BL:BOY’S LOVE,男同性恋 GL:GIRL’S LOVE SM:……这个本来不想说的,但有人问了也没办法。性质跟上面两项差不多,相关词语是“女王”“鞭子”之类,不能再具体了。 LOLI(罗丽):日语“幼女”的意思,指12岁以下的小女孩。LOLI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LOLI的标准在个人眼里可以有所不同,如果看上去觉得很小很可爱的就可以称她为LOLI,最典型的就是小叽了。 正太:和罗丽相同属性的词,专指12岁以下的小弟弟。 PK:原为“扑街”,看字面也知道什么意思了吧。本来指一种黑社会的仪式(扑倒在街上?),现在多为打架的意思。 残念:可惜的意思。引申词语有“碎碎念”……类似的自己也可以造。 收声:闭嘴。 XD:这个很需要大家的想象力哦~第一种解释:X代表M。下面不用我说了吧。第二种解释:一个表情符号。个人理解是“倒”或“晕”的意思。 口胡:语气词。相当于“靠!”之类的泄愤词语。也可以写成“口古月”(扩大化) KUSO:恶搞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用来发表感叹,在动画中常常能听到男主角说这个词,翻译常常是“可恶~!”“***!”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齿: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 达人: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动漫体裁: SF=SCIENCE FICTION科幻机械类的作品,如EVA *动漫作品的缩写: 动漫发烧友之间常常用缩写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缩写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对于新人来说不是很熟悉,在此略举一二,以后逐渐补充。 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来是SQUARE公司的一个着名游戏,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有很多周边,比如游戏动画,OVA,电影等。但是 最近使用FF的缩写则需要辨别一下了,因为《黑客帝国》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动画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欧西里司最后的飞翔),缩写同样是FF。该片导演和《FINAL FANTASY》的电影版是同一个人(安迪*琼斯),怪不得连名字都一样了。 M0=MACROSS ZERO(ZERO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目前出品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为“死亡的思考”;另一个是正在制作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目前过内还没有D版。它们的缩写均为ROD *OVA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OVA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映带 OVA在日本动画历史里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画资讯志让经常会看见她的踪影。能够作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时必定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才能称作为OVA。当哪些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于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动画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后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作画监督 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音响监督 音响监督(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 *制作人 制作人(Pro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GK模型 "GK"的全文是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之后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着卖着,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HB、Bastet (蓟)、THEO) *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角色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后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征,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于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后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于该集的"专属导演",顺着(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于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Executive Director"。 PV--promotion video DRAMA--DRAMA Music广播剧。 CV--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㈥ 关于一些日本动漫中的术语

1 介于喜欢与爱之间,多为被某一元素吸引。
2 泛指可爱的女孩子,重点是年龄要小。
3 泛指可爱的男孩子,重点是年龄要小。
4 昵称,亲爱的的简称
5 多指那些心计很多的人,重点是这点外表看不出来。

先解释8 BL 为boy love 意指男孩子与男孩子之间的爱情 GL 为girl love意指女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爱情

6受 就是BL里担当比较柔弱一方色,腹黑受请联系第五条
7攻 即为担当BL里比较强势的一方,腹黑攻请联系第五条
9说白了就是男孩子扮成女孩子
10 算是日本国骂的一种,原文译为可恶,抱怨之类,国内多为恶搞之意。
11 动漫、游戏中毒较深人群,多为考究狂。
12 两种解释,一是:如同人文泛指同性恋文 二是:动漫爱好份子或动漫作品的再创作,建于原作的基础上。
13 基本上同等于GL
14现在基本泛指那堆BL作品
15类似于萌,比如你很喜欢飞机,你就可以说你是飞机控。所以延伸出了萝莉控正太控这类迷之生物…… ……
以上
这个解释不超过25字很有难度啊~orz

㈦ 动漫术语有哪些

TV版:就是在电视上放的动画版本WEB版:以网络为播放平台的动画OAD版:原创动画光盘(Original Animation Disc)或原创动画DVD(Original Animation DVD),本质上与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同义。在DVD等光盘储存媒体普及后的用语。OVA版:原创动画录影带(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简称。不以电视台或电影院为播放媒介,而是通过录影带或光盘为主要播放方式,与TV版相对。剧场版:动画的电影版本。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于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音乐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创音乐专集)。收录与某动画有关的音乐。BGM:背景音乐IN:插曲IM:Image印象歌CS:Charpter Song角色歌TM:Theme主题(主题曲)OP:片头曲ED:片尾曲片头和片尾的部分字幕解释【监督】等于中国人说的“导演”【脚本】写剧本的人,也叫故事构成【原作】这个要区别于“脚本”。日本的TV动画通常是由漫画,小说或者游戏……等改编的,漫画作者和动画的制作者通常是不同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宫崎骏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经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制作成动画),因此有“原作”这一词。它指的就是原漫画/小说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关于矢立肇,看过梦总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典故了,但目前看来还有很多人不道,日后我会再作介绍)【キャスト(CAST)】声优,配音演员【STAFF】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制作:通常是指负责画该动画的公司,因为日本要制作一部动画通常是要N个部门/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确,有点像流水线操作。这个词也是需要大家关注的,一部动画的制作水准往往会受到制作单位的影响。有时甚至看看动画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动漫体裁【SF】=SCIENCE FICTION科幻机械类的作品,如EVA 和GANDUM。动漫作品的缩写动漫发烧友之间常常用缩写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缩写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对于新人来说不是很熟悉,在此略举一二,以后逐渐补充。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来是SQUARE公司的一个着名的游戏,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有很多周边,比如游戏动画,OVA,电影等。但是使用FF的缩写则需要辨别一下了,因为《黑客帝国》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动画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欧西里司最后的飞翔),缩写同样是FF。该片导演和《FINAL FANTASY》的电影版是同一个人(安迪*琼斯),怪不得连名字都一样了。M0:MACROSS ZERO(超时空要塞 0 ZERO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出品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为“死亡的思考”;另一个是正在制作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目前国内还没有D版。它们的缩写均为ROD 。OP:海贼王EVA:新世纪福音战士GUNDAM:高达(钢弹,敢达)DGM:驱魔少年樱兰:樱兰高校男公关部SD:灌篮高手HP:哈利·波特网王:网球王子火影:火影忍者家教:家庭教师HXH:全职猎人AB:《Angel Beats》的缩写GC:《罪恶王冠》的缩写CG:《反叛的鲁鲁修》的缩写APH:黑塔利亚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73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14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0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7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80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46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40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89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42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