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入侵山东多少人
⑴ 侵华日军一共有多少人
近200万。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1)1937年日本入侵山东多少人扩展阅读:
侵华日军的暴行:
1、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对日军侵占南京后所犯屠杀、奸淫、纵火、劫掠等暴行的统称,是日军侵华暴行中最野蛮、最凶残的典型事件。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公然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2、潘家峪惨案
1941年1月,日军在冀东丰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25日,日军把全村人赶进潘家大院后用机枪扫射,并投入手榴弹和点燃的玉米秸,全村1300余人被日军杀害。
3、潘家峪戴庄惨案
1942年5月1日起,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重兵,亲自指挥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持续两个多月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前后共有5万多群众惨遭杀害。
12月4日夜,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日军遭到八路军的袭击。次日,日军即对冀东滦南县潘家峪戴庄进行疯狂报复,除少数村民侥幸逃出魔掌外,留在村里的1280人全部被杀,1030间房屋全部被毁,制造了潘家峪戴庄惨案。
4、安阳、清丰血案
在河南,1937年11月3日,日军攻入安阳县城,屠杀无辜居民2000余人。12月15日,日军攻占清丰县城后,制造了3天之内残杀无辜群众1096人的清丰血案。
5、浚县、濮县惨案
1938年3月,日军在浚县、濮县屠杀民众5500余人,奸污妇女1000余人。4月25日,日军第二次攻占长垣县城,屠杀城乡居民1700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首发 图揭日本侵华的暴行
⑵ 日本侵华日军有多少人
有近200万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到武汉会战结束,基本稳定了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后,又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十多次会战,并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速战亡华的迷梦。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2)1937年日本入侵山东多少人扩展阅读:
抗战时期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
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
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民国空军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只有200余架,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产飞机是1500多架。战略后期进入极限动员以后,日本每年能生产飞机一万到两万架。
当中日进入全面交战以后,日本的海陆军航空兵总共有飞机2700架。它还有舰载飞机,大量的舰载飞机。
陆军战斗力差距就更大了。从人口上看,当时我国是四亿多人。熟悉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各国实行的都是平时少养兵,节省经费,多储备预备役的兵力。当时中国正好相反。
平时养兵,民国的时候养兵170万,四亿多人的一个国家,养兵170万。当时国民党的现役的步兵是182个师,还有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加上还有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等等。
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只有150万人。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这么大,可是只有这么少的预备役的部队,说明动员能力非常差。
那我们再看日本,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人口为九千万,日本把它统计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万人左右,日本当时养的常备军38万人,变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还有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还有一些守备部队等等。
日本有一个规定,就是凡是17岁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战争一旦发生,它可以动员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一千万人。
其中受过军事训练,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人,最后达到将近450万。它前面28万人,到最后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迅速补充了几百万人。
日本,当时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极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鲜到华北的铁路网,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把兵员运到中国,运到朝鲜,很快就能输送到中国的腹地。
当时有一个统计,就是它从朝鲜每星期可以运两到三个师,从朝鲜运到满洲,每星期运两个师。在华北战场,日军可在开战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运来两到三个师团。
在沿海战场,日军第一梯队用两到三个师的投入,就要一个星期。而后呢,再续加同样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个中国将领曾对日本有这样一个判断,事实上在后来的战场发展中,就是这个样子。它的动员能力甚至还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见。
再就是在兵员的训练上,同样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
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样。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
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中国连续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以至于抗日战争,乃至 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只能是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对抗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而不得不承受战场上人员惨重的损失。当然,这场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主要是精神的胜利、信仰的胜利、民族团结的胜利和东方智慧的胜利,而不是凭借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力量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上的军事实力。
因为历史的欠账,一再错失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机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银和山河破碎的代价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教训。
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军事训练基础差,经济力量弱小,好多年轻的战士连饭都吃不饱,就要上战场,凇沪会战中,国军经常是上去一个师,基本被打光,然后再补一个师,可以说是人肉盾牌。
中日战争中,中国的优势是人多,幅员广阔,地大物博。能够经得起时间换空间的战略部署,纵深比较长,日本拖得越久越对他不利。
再就是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机枪大炮,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预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⑶ 二战时山东省人口多少
二战时山东省人口约3000万
由于民国时期国内 政 局 混 乱,人口调查统计一直很粗略。离抗战爆发较近的一次人口统计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山东省民政厅调查结果,当时山东全省人口为36936707人。
而根据山东博物馆《山东抗日战争历史展》的数据,在日本侵华期间山东境内伤亡人口至少在600万至653万之间。
两项比较,山东省当时的人口在3000万左右。
《中国实业志·山东省》所载1930-1931年山东省各县市人口:
历城 516,724 惠民 330,609 巨野 352,517
章邱 530,712 济阳 279,977 莘县 127,208
长清 452,430 夏津 206,052 宁阳 322,485
滕县 559,658 禹城 218,815 武城 322,485
福山 219,988 博山 184,134 临淄 187,803
德县 262,680 金乡 230,160 无棣 277,320
临清 264,139 商河 346,743 海阳 479,842
聊城 234,669 东平 403,154 新泰 210,082
莱阳 827,163 临邑 147,807 邹平 148,065
高密 474,394 沂水 603,263 齐东 132,227
济宁 563,997 昌乐 229,969 博平 168,654
郓城 469,200 东阿 325,477 蒙阴 153,743
安丘 525,948 曲阜 195,581 范县 146,422
阳谷 354,235 利津 168,634 沾化 168,654
即墨 539,514 陵县 151,204 蒲台 121,731
胶县 545,862 平原 263,236 定陶 160,603
莒县 855,142 黄县 400,968 博兴 234,091
掖县 720,141 高唐 210,022 文登 460,457
菏泽 455,907 桓台 278,425 高苑 107,115
曹县 540,820 濮阳 326,215 莱芜 408,394
泰安 856,547 临朐 407,654 城武 171,998
潍县1,331,265 茌平 206,968 牟平 540,156
临沂 847,702 峄山 342,010 荣城 229,795
益都 413,920 阳信 243,946 招远 318,919
蓬莱 316,516 馆陶 226,174 肥城 306,131
乐陵 320,302 汶上 364,745 堂邑 221,485
邱县 83,709 郯城 498,737 邹县 369,351
诸城 723,274 昌邑 538,356 泗水 185,766
鱼台 185,075 淄川 330,295 青城 58,837
平度 826,528 滨县 251,949 嘉祥 160,416
恩县 251,784 寿张 228,314 德平 253,677
齐河 292,613 费县 378,057 清平 177,553
寿光 552,078 朝城 194,061 日照 512,404
平阴 188,024 广饶 305,049 栖霞 304,598
冠县 204,928 长山 232,261 观城 68,317
单县 423,518 滋阳 185,759 济南市 434,071
总计:36,936,707。
⑷ 日军侵略中国时,派出了多少日军占日本全军的几分之几
1937年,日本总人口7063万,其中役龄男子1693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56.2%,约1000万。
综合来看,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
1941年南方作战时兵力配备,grosso的估算为:陆军,师团数+旅团数=兵力(万):国内4+11=23;朝鲜2+0=6;东北13+19=58;中国关内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总计陆军241万。另海军35万。由于南方作战不利,中国东北和关内有陆军被抽调补充至南方战场;但是陆军的大部分仍被留于中国,其中中国关内为主,主要为防御对峙。陆军航空部队在中国关内很少,主要用于支援南方作战和东北防御,可见此时在中国关内无进攻企图。
日军在二战后期,陆军兵力分布大概为中国派遣军3军35师团100万,东北关东军2军24师团70万,朝鲜关东军9师团<20万,太平洋和南方军50师团100万。从兵力消耗来看,中国派遣军被歼灭50万,伤退100万,前后投入250万;关东军基本无消耗。日军各战场陆海军合计死亡200万。日本投降总兵力700万,其中陆军160余师团,大致为中国关内和东北200万(基本为陆军),南方被困100万(陆海军),国内部队400万(多临时组建)。
日本陆军有效战斗部队在南方与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关内战场的死亡人数大致相当,中国关内对日作战的贡献可认为1/4。
日本陆军甲种师团2.4万,乙种师团1.8万,丙种师团1.3万。
参考资料:
A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附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军队展开了全面进攻。接着,日本即按其既定的战略计划,大量向我国增兵,并在国内和我国东北地区迅速扩充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进我国华北、华中地区。至1937年底,日本陆军由七.七事变前的17个师团(不含台湾军及非步兵师团部队)扩充为24个师团(不含台湾军及非步兵师团部队),其中部署于国内3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部署于我国东北5个师团,在我国华北、华中地区参加作战的有16个师团。
日军侵占徐州后,大本营将原定1939年攻占广州、武汉的作战提前到1938年秋进行。大本营对军事部署作了调整,将全部陆军编为34个师团、6个独立混成旅团、3个独立守备队、1个骑兵集团。将侵华的“临时航空兵团”改编为“航空兵团”,新编成华北方面军飞行队。上述兵力的部署:除皇家师团、近卫师团、第11师团驻国内、第19师团驻朝鲜外,其余全部用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计驻中国东北(满州)的有8个师团(第1、2、4、7、8、12、23、104师团,其中第104师团归大本营直辖)、1个独立混成旅团、3个独立守备队;驻华北的有9个师团(第5、14、20、21、26、108、109、110、114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1个飞行队;驻华中的有14个师团(第3、6、9、10、13、15、16、17、18、22、27、101、106、116师团)、1个支队、1个航空兵团;驻台湾的有1个独立混成旅团(欠波田支队)。
武汉作战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缓和其人力、物力不足的矛盾,将侵华战争的战略方针由速战速决改为战略持久。这一战略方针转变的实质,就是停止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把主要兵力转移到占领区(重点是华北),用以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报据地。为了适应这一战略方针的转变,日军在这一时期的变动主要是增加华北的兵力。
日本无条件投降正式签字以后,中国方面接收日军投降的情况是:包绥、平律地区126800人,山东地区70500人,山西地区58000人,河南地区72740人徐海、安徽地区21000人,上海地区165O00人,南京地区138800人,安庆地区20730人,南浔地区66800人,武汉地区142600人,长衡地区70180人,潮汕地区4460人,广州、雷州地区83890人,香港地区2850人;海南岛地区49400人。以上合计1118400人。
123个海外侵略师团中先后有61个师团在中国派遣军序列参加侵华作战,还有第56师团等在缅甸方面军序列侵入中国滇西。
123个海外侵略师团中有第12、25、42、50、57、66、71、111、120、121、150、160、320师团共13个师团在战争期间完全没有作战经历。
战争期有9个师团撤销番号:第109、114师团于1939年复员撤销、第101、106、108师团于1940年复员撤销,第29、43师团于1944年在马里亚纳作战覆没撤销,第24、62师团于1945年在冲绳作战覆没撤销。至“8.15”时有164个陆军师团,在缅甸、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马鲁古群岛、中太平洋各岛、日本西南诸岛作战以及远东战役遭受打击而残缺不全甚至濒临溃散的诸多师团,因番号尚存均包括在164个师团之内。
164个师团中有50个“本土师团”,又第11、25、57师团于1945年3月从关东军调回本土,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海外战场(包括北海道)有111个陆军师团,其分布是:
北海道、南库页岛、千岛群岛第5方面军5个;
中国派遣军中国关内26个;
中国东北关东军22个,朝鲜关东军9个;
台湾第10方面军5个,日本西南诸岛第10方面军1个
父岛小笠原兵团1个;
中太平洋特鲁克群岛第31军1个;
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第8方面军3个;
南方军共38个,计有缅甸方面军6个,马来第7方面军4个,泰国第18方面军4个,吕宋岛第14方面军6个,莱特、棉兰老、宿务等岛第14方面军6个,直辖澳北第2军4个,直辖新几内亚第18军3个,直辖法属印度支那第38军4个,直辖帕劳群岛帕劳地区集团1个。
B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抗战结束时,“中国派遣军”105万投降,战期间被消灭的日军大约为55万。还有将近100万的伤员被送回国,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投入中国的总兵力为260万以上。
C
日本最鼎盛时期共有625万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最多时候有一半的师团在中国战场,但那个时候日军人数还没有达到最多,所以最多有250~270万应该是差不多的,后来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又从中国战场抽调了大批军队进攻东南亚和美国,所以后来只有200多万军队在中国战场了.
D
1938年秋武汉会战时,侵华日军24个师团,其中华北敌后7个,华中敌后战场一个多。三分之二的作战兵力用于正面战场。1939年上半年到1943年,侵华日军总兵力保持在33-38个师团之间。敌后战场配置了15-17个师团,约占总兵力一半(这其中,包括应对国民党军在中条山,豫西,浙赣山区,皖南和大别山的部队)。1944年,侵华日军80万人,三分之二用于正面战场,三分之一用于敌后战场。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侵华日军一半稍多配置于正面战场,三分之一配置于敌后战场
E
至1945年8月中旬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时,其大本营指挥下的日本陆军有6个大战略区级的作战单位:①在中国关内战场的日军中国派遣军,下辖在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在汉口的第六方面军、在上海的第十三军,在杭州的第六军、在广州的第二十三军及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的3万余兵员,共计109万多人。②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下辖驻牡丹江的第一方面军、驻沈阳的第三方面军及驻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共计兵员96万。③司令部设在越南西贡的日军南方军,下辖驻缅甸的缅甸方面军、在新加坡的第七方面军、在菲律宾的第十四方面军、在曼谷的日军第十八方面军,共计75万余人,④在日本东京地区的日军第一总军,下辖在仙台的第十一方面军、在东京的第十二方面军、在名古屋的第十三方面军。⑤在日本广岛地区的日军第二总军,下辖在大阪的第十五方面军、在二日市的第十六方面军。⑥设在东京的日本航空总军,下辖四个航空军及八个航空师团。加上直属日本大本营指挥的驻扎幌的第五方面军,驻守在日本本土的部队共240万人。另外,还有驻台湾的第十方面军,残存在拉包尔地区的第八方面军和特鲁克岛的第三十一军也归日军大本营直接指挥。以上所有这些日军均在1945年8月下旬至lo月中旬在各地向中、美、英、苏、澳等盟国军队缴械投降。
F
日本陆海军实例1:1。二战中,日本海军和航空兵力量是其强点,也是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最接近的军种,而陆军则远远落后。
中国的作战对手主要是中国派遣军、南方军的一部分、关东军的一小部分。
大约占日本陆军的1/2至1/3。
所以中国在亚洲战场的分量为1/2*1/2或1/3*1/2,
计1/4至1/6之间,考虑到日本陆军和海军航空部队对华作战时间较长,
我认为,中国战场占整个亚洲战场的1/5,是比较合适的比例。
日本在整个二战中军人阵亡200多万,
其中死于中国战场的约40万人,大约的比例也是1/5。
1/5,这就是我认为的中国战场在二战中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分量。
G
1941年南方作战时兵力配备:
grosso的计算:陆军,师团数+旅团数+兵力:国内4+11=23;朝鲜2+0=6;东北13+19=58;中国关内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总计陆军241万。另海军35万。
⑸ 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本国共有多少人
日本真正入侵中国是在1937年,1937年日本人口准确数据为七千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人(71,933,000人)
日本1950~1959年出现第一次人口高峰
1972年出现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
再到了2005年已经上升为1.2776亿人了,将近翻了一翻。
⑹ 日本侵华战争出动了多少兵力侵华日军的兵力数量是多
日本侵华日军在中国最多时期是230多万人。即1937年7月--1941年12月。当时日本共有军队300余万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约70万人及少量侵略朝鲜的日军外,日军的绝大部分都被日本调来全力进攻中国。1937年中国有军队250多万人,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有军队500多万人。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华日军有约210万人;参加太平洋侵略战争的日军共40万人。日军用40万人打败太平洋等东南亚地区的武器装备比中国先进的多的美军,英军,荷军及东南亚各国军队侵占领土1000多万平方公里。到1942年6月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军队共计是250余万人其中侵略中国的日军占210万人。后来,日军连连失败,大量征兵连十来岁的少年都征兵入伍了。到1945年7月日军有约700万人。大部分驻守日本本土。 日军伤亡共260多万人,其中中国歼灭日军140多万人,美军歼灭90多万日军。
⑺ 日本入侵中国的总兵力是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抗战结束时,“中国派遣军”105万投降,战期间被消灭的日军大约为55万。还有将近100万的伤员被送回国,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投入中国的总兵力为260万以上。
越南北部的日军属南方军序列,按照就近原则投降中国;在台湾的16万日军属日军"国内军"第10方面军序列,主要抗击美军登陆.
⑻ 日本侵略中国到投降共出动了多少兵力中国又牺牲了多少将士
出动了多少我不清楚 只知道算上在太平洋的一共有300多万挂了 而中国则是3000多万 相差十倍
⑼ 二战档案:日本一共派了多少人入侵中国
日本进攻中国时共派了280万军队
一、东北和内蒙地区驻军90万
日本一直有个梦想,梦想着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东北、整个朝鲜半岛和俄国远东在内的大帝国。日本认为,在这个帝国中,中国东北是重中之重。日本人还认为,日本早晚与西方国家会有一场决定性战争,而日本国土狭小,缺少战略纵深,于是有必要将满蒙作为后方基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这场事变是由关东军中的激进派发动的,短短几个月里,东北几千万同胞就沦为亡国奴。
日本为了控制东北不断增兵,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已经增兵65万,后来日本又夺去了内蒙地区,在内蒙又增兵25万之众。这批军队的装备远不及南下进攻华北、华东的军队,但是跟中国军队相比仍然是很先进的。
二、直接与中国军队开战的军队高达170万
全面战争爆发于1937年,战争刚开始,日军就有约60万军队与中国开战。后来随着战线的拉长,不断从本土调遣军队。他们先是乘坐轮船从本土出发,然后在山东、江苏等地上岸。到了1941年末,直接与中国开战的军队达到170万之巨!不光从数量上很大,而且他们装备精良,在全世界各国的陆军中,德国装备是最先进的,日本不比德国差太多。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始阶段,日本为了从中国获取更多能源,加大了在中国战场上的推移速度,导致在前几个月里中国军队的压力上升。后来随着美国在战场上逐渐占优,中国军队的压力又大大减轻。
三、驻台日军有约20万
台湾早在甲午战争后就被日本控制,日本在这里经营了半个世纪。全面战争爆发后,日军同样加大了对台湾的控制。控制台湾的日军中有从本土调过去的,也有一些台湾人,总数达到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