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本总人口多少人
1. 二战时的日本人口是多少
二战时期,日军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日本全国总人口大约有7800万人,比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都要多的多。
二战轴心国阵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二战的背景: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继而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战
2. 侵华日军总人数、投降总人数和全国抗日总人数是多少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只有其中3名是阵亡于与八路军会战中。)除此,由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民兵在内主要以在日本占领区内游击战为主。
据统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共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远远超过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相比之下,八路军、新四军人数较少,条件较差。国民革命军作为当时中国正规的政府武装,战绩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中国参与抗战的人数一直都没有定论。因为很多老百姓都会想方设法地打击日军,所以数字很难统计。
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人口是多少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兵力是多少
一楼说的数字大体上是正确的,战争初期,日本准备不足,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兵力严重不足,1939年日本海陆总军人数为320万,训练有素,战斗力也很强悍,后期动员极限一楼说了800万,也没有那么多。因为日本也从朝鲜,台湾等地训练新兵投入战场,并不是日本本土的部队,所以,极限怎么也到不了800万,就算日本的生育政策极度血腥(鼓励多生育,但是一家只能生一个女孩,如果再生女孩就只能活埋)也没办法有足够的兵力后援维持庞大的战争消耗,到最后60岁的老人,十一,二岁的孩子都拿枪去了战场.......日本人口当时7000万(日本官方宣布)但是应该没有那么多。因为那是日本的一面之辞。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军队顶峰时期为120万,在中国损失兵员也时最多的,并不是像教科书中所说的伤亡只有100多万,因为日军有很多所谓的义勇军,这个数字也时很庞大的,但是他们不穿军服,而且和中国人长的也很像。往往被中国普通民众,加大了中国民众的伤亡数字,减少了日本军队的伤亡数字
4. 日本侵华日军有多少人
有近200万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到武汉会战结束,基本稳定了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后,又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十多次会战,并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速战亡华的迷梦。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4)抗战时期日本总人口多少人扩展阅读:
抗战时期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
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
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民国空军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只有200余架,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产飞机是1500多架。战略后期进入极限动员以后,日本每年能生产飞机一万到两万架。
当中日进入全面交战以后,日本的海陆军航空兵总共有飞机2700架。它还有舰载飞机,大量的舰载飞机。
陆军战斗力差距就更大了。从人口上看,当时我国是四亿多人。熟悉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各国实行的都是平时少养兵,节省经费,多储备预备役的兵力。当时中国正好相反。
平时养兵,民国的时候养兵170万,四亿多人的一个国家,养兵170万。当时国民党的现役的步兵是182个师,还有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加上还有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等等。
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只有150万人。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这么大,可是只有这么少的预备役的部队,说明动员能力非常差。
那我们再看日本,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人口为九千万,日本把它统计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万人左右,日本当时养的常备军38万人,变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还有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还有一些守备部队等等。
日本有一个规定,就是凡是17岁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战争一旦发生,它可以动员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一千万人。
其中受过军事训练,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人,最后达到将近450万。它前面28万人,到最后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迅速补充了几百万人。
日本,当时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极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鲜到华北的铁路网,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把兵员运到中国,运到朝鲜,很快就能输送到中国的腹地。
当时有一个统计,就是它从朝鲜每星期可以运两到三个师,从朝鲜运到满洲,每星期运两个师。在华北战场,日军可在开战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运来两到三个师团。
在沿海战场,日军第一梯队用两到三个师的投入,就要一个星期。而后呢,再续加同样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个中国将领曾对日本有这样一个判断,事实上在后来的战场发展中,就是这个样子。它的动员能力甚至还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见。
再就是在兵员的训练上,同样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
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样。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
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中国连续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以至于抗日战争,乃至 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只能是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对抗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而不得不承受战场上人员惨重的损失。当然,这场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主要是精神的胜利、信仰的胜利、民族团结的胜利和东方智慧的胜利,而不是凭借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力量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上的军事实力。
因为历史的欠账,一再错失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机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银和山河破碎的代价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教训。
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军事训练基础差,经济力量弱小,好多年轻的战士连饭都吃不饱,就要上战场,凇沪会战中,国军经常是上去一个师,基本被打光,然后再补一个师,可以说是人肉盾牌。
中日战争中,中国的优势是人多,幅员广阔,地大物博。能够经得起时间换空间的战略部署,纵深比较长,日本拖得越久越对他不利。
再就是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机枪大炮,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预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5. 日本在抗战初期总人口有多少人
不好意思,只查到1940年的,但从1937年到1940年,日本侵略战争非常顺利,死亡人数并不是很多,不过几十万人,所以这个数据是可以参考的。故1937年日本人口为七千万多一点。
1940年日本人口为七千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人。
6. 二战时日本的总人口有多少
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世界三大强国?
日本,一个地处东亚的国家,一直以来都被人看作是一个小国家。但这实际上是我们对日本形成的刻板印象,确实它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是比不上很多国家的。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国家是强国还是弱国,是大国还是小国,所依据的标准并不是这些,而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接下来我们从各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小”和“大”。刚刚说过,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小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它处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是一个狭长的形状,南北跨度仅一千九百多公里。
从地图上来看,人们常常把它看作是一只爬在中国这只雄鸡面前的一条小虫子。正是因为和土地面积广阔的中国一对比,它就显得越发的小。再看其人口数量。据统计,在二战时期,日本人口达到了7800万,虽然远超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但是和当时的美国、中国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二战时期,美国人口约为1.3亿,接近日本的两倍;中国人口更是高达4亿,差不多是日本的五倍多。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这个国家在地理资源和人口上是很不占优势的。
那么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中美苏三大国?其实这个渺小的国家,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从它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得以窥见一斑。日本是一个岛国,极为有限的资源限制着它的发展和扩大,因此它有一股不断地向外扩张的力量,整个国家的人为了国家的发展都十分的努力。它先是占领了朝鲜,到了1931年更是将其算盘打到了中国来,夺去了中国的东北地区,随即国力暴涨,一举能够与美、苏、英、德抗衡。而且,在他们占领中国的东北期间,东北的GDP一直远超他们国内的GDP。
这也就是他们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经营伪满洲国的原因,除此之外,日本的军事实力更是不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是第一个有着自主研发飞机能力的国家。他们发明了零式战机,用于攻打美国,美国军队曾经因这种飞机而大受创伤。除了有技术,他们的生产效率也十分高。光是三菱重工一个企业就为日本造了四千六百辆坦克和一万八千架飞机。刚刚说的还只是空军,其实日本的海军也十分勇猛,作战技术一流,而且设备也特别丰富。二战期间其战舰有六百多艘,航母也有二十多艘,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根本不比美国差多少。
我们一直以来小看日本的观点是片面的。它确实很小,但这个“小”仅仅是在国土资源和人口数量上,我们应该看到它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大”和“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必须摸清它的状况,看清它寻求扩张的野心,这样才能在它想要发动侵害之际予以有力的打击。
7. 二战的侵华日军人数 日本当时国内总人数
最多的时候一百七十万,侵华日军是主要由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组成。
其中关东军兵力最多时大约一百二十万人,后来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和大批作战物资增援南方岛屿,这些“精锐之师”大部分沦为对美作战的炮灰。二战末期,关东军规模缩减至约七十万人。
中国驻屯军由三支军队组成:
华北方军,部队通称号:甲。1938年以后,人数大约稳定在20万人左右。为控制华北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亿左右的人口和中国军队(主要是八路军)作战。
华中方面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就是华中方面军。大约5万人
华南方面军,通称号:波 。编成时期:昭和15年(1940年)2月9日, 废止时期:昭和16年(1941年)6月28日。最终位置:广州,共七个师团半共计25万人。
抗战时日本四岛人口为7000万,再加上日本在朝鲜半岛,台湾,东三省的侨民,日本在抗战时可动员参战的人口在一亿左右
(7)抗战时期日本总人口多少人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 抗日战争时日本有多少人口
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总人口没有精确的调查,如果除去台湾的话,据估计总数约4。78-4。92亿之间,取中位数约为4。85亿,除去东三省和华北的部分日占区,关内的总人口大致是4。
4-4。52亿人之间,取中位数约4。46亿人。日本国本土(四大岛、琉球、南库页岛)大约是5750-5950万。 (不含日本侨民)朝鲜、台湾和南太平洋的日本殖民地大约3700-4000万之间,取中位数3850万。
伪满洲国3800-4100万。取中位数3950万。以上日本殖民地共计有人口7800-8000万。其中日侨估计约350万。战前日本籍人口大约6300万。加上殖民地的79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