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最高地价是多少

日本最高地价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8-20 18:57:49

Ⅰ 东京江户川区和墨田区哪个好

摘要 亲,墨田区更好哦!

Ⅱ 东京房价哪里最高哪里最低

东京的郊区地带,地价相对便宜,吸引了大量“东(京)漂族”(与国内的“北漂族”对应)到此置业或租房。

日本人也有向大城市迁徙的特点,许多出生在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到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等大城市打工,希望在机会较多的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以东京为打工目的地的人群,称为“东漂族”吧。“东漂族”甚少居住在东京的中心地带,因为那里的地价、租金较高,他们一般会在东京的郊区甚至邻近的城市租房或买房,每天早上坐地下铁进“京”(东京)上班,每晚在居酒屋应酬完后又匆匆赶上末班车返回住处。这就是日本“东漂族”每天上下班的基本轨迹。

这些区域的平均地价在东京23区里是比较低的,尤其是足立区,该区房子的均价更是全东京最低的,每平方米均价才263500日元,仅为千代田区的1/7。此外,东京房价三剑客就是下面这三个区。

千代田区

东京是日本的核心,而千代田区又是东京的核心地带,是东京都的特别区之一,包括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居、日本国会大厦、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和大部分中央的省厅均是在这个地价超贵的千代田区。千代田区不仅是整个日本的政治中心所在,更是东京 23区中地价最高的区,平均地价是每平方米186万日元,相当于每平方米要人民币15万左右。

东京千代田区最出名的有6条街,分别是皇居所在的千代田,国会、首相官邸、自民党总部和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永田町,官厅街和警视厅本厅舍所在的霞关,有“三菱村”之称的丸之内,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日经新闻等日本几大主要新闻社总部所在的大手町,以及最高裁判所所在的麴町。除此之外,日本武道馆、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电视台的旧总部、赤坂太子酒店、秋叶原电器街等等都是位于千代田区内,怪不得这个地方寸金尺土,一直都是东京住宅地地价的领头羊。

港区

东京的港区是是东京都的特别区之一,其平均地价是东京23区的亚军,平均地价高达 1308200日元,折合人民币每平方米好过10万。别以为叫“港区”就是一个城市的港口部分,是城市的边缘。东京本来就是一个海港城市,港区就在东京湾边上,却是东京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最多日本大企业总部的一个区。如果说千代田区是日本的政治中心,那么港区是东京乃至日本的经济中心也不为过。如果以后要打日本,只要瞄准东京的千代田和港区来打,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枢就等于让你毁掉一大半了。

涩谷区

涩谷名列东京住宅地地价老三,的确是实至名归的。涩谷除了是国人熟知的流行圣地,还是东京都的一个特别区。涩谷区最出名的就是其区内的着名商业街惠比寿和表参道。涩谷是一个百货店、专卖店、饮食店云集的地方,商业气息浓厚,该区的住宅地地价自然不菲,每平方米的售价高达949000日元,折合人民币每平方米超过76000元。值得一提的是,地价第三高的涩谷明显比第四位的中央区高出一个档次,两者均价相差近20万日元!
仅供参考!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满意 请采纳!

Ⅲ 日本房价历史最高点与现在比较相差多少

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石狮子眼前的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 3.3平方米)1.2亿日元。东京的另一个地标——东京帝国广场,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日本正沉浸在一个“地价不倒”的神话中。“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莫邦富说,“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这样的言论经常可以看到,并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并引以为豪。

Ⅳ 东京房价最贵的地段在哪里

东京是日本的核心,而千代田区又是东京的核心地带。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居、日本国会大厦、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和大部分中央的省厅都是在千代田区。千代田区不仅是整个日本的政治中心,更是东京 23区中地价最高的地区,平均地价是186万日元/平米(12万元人民币约合)。
千代田区最出名的街道,分别是皇居、国会、首相官邸、自民党总部和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永田町;官厅街和警视厅本厅舍所在的霞关;有“三菱村”之称的丸之内;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日经新闻等日本几大主要新闻社总部所在的大手町,以及最高裁判所所在的麴町。除此之外,日本武道馆、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电视台的旧总部、赤坂太子酒店、秋叶原电器街等等都是位于千代田地区。这个地方寸金尺土,一直都是东京地价的领头羊。
采纳哦谢谢

Ⅳ 日本住宅地价最高有多贵

日本土地市场近来显现出久违的活力。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近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月1日的年度,日本各用途土地平均价格上涨0.7%,连续第三年上涨。

由于日本旅游业繁荣和超低贷款利率的推动,去年日本商业用地价格出现了近10年来最大的涨幅,除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其他地区商业用地价格也实现了26年来的首次上涨。

然而,全国平均价格的上涨并不代表全日本所有地区地价上涨,日本房地产业的复苏仍不平衡,数据显示,有些地区商业地价最大跌幅达到55%。

旅游业推动

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带来的宽松的资金环境是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日本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地价的上涨也“功不可没”。根据日本旅游机构的数据,去年日本外国游客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870万,增速高达19.3%。这对那些旅游胜地地价的上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去年着名滑雪胜地北海道附近的小镇俱知安町商业地价上涨了近36%,住宅用地价格也大幅上涨了33%。

2020年,东京即将举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日本政府计划届时迎接4000万外国游客,房地产开发商们则正在全日本范围内大举修建酒店。

东京的银座购物区仍然是日本最昂贵的一块土地,东京都中央区的山野乐器银座店每平方米地价达到5500万日元(约合324.94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远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的水平,当时的价格约为每平方3890万日元(约合229.81万元人民币)。要知道现在东京23个区的住宅用地价格比泡沫时代的高点还低60%。

Ⅵ 东京银座最高地价20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算高吗

挺高的了

Ⅶ 你好,我想问一下,现在东京大阪,土地的价格大概是多少呀

光说土地价格的话,大阪还不算特别高,这也决定了房价比东京还是要便宜很多的

上面这张图片是2018年日本大阪和日本全国的地价数据,大阪地价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不到两万,不知道其他答友是参考哪里的数据,得出了和北京市中心一样价格的结论。

不知道您关心地价的目的是购买一户建还是要做房产开发,或者有其他目的呢?其实不管怎样,如果您正在考虑土地是否保值的话,那大可放心。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2019年的最新地价数据报告来看,日本全国有97%的地方地价都在上涨,从地价的绝对值来看,东京基本上霸占了前列,但是大阪地价,在涨幅榜上也是出于霸占前列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大阪在未来几年有很多大事,世博会,赌场等等,这两件事就足够刺激大阪的地价了,所以如果想购买一户建或者购买土地作为他用的话,还是尽早下手吧!

Ⅷ 东京最高地价20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中国有这么贵的地方吗

没有,最贵也就几万

Ⅸ 上个世纪日本泡沫究竟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

现代提起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主要原因是对比时下中国社会。二者还是存在些差异化的。但国内介绍这段历史只有空洞的经济数据上,全面性回答凤毛麟角,答主详细说一下吧,后段主要集中于社会面上,看看泡沫经济虚假繁荣鼎盛与破灭后日本世相……
如果大家玩过世嘉在2015年所出的PS大作《如龙0》,其实会留有一点印象, 游戏内容背景就是泡沫时代。游戏中很多幕与情节都是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映。比如开场第一章CG动画中所描述:挥舞着万元大钞在东京大阪街头都打不到计程车,现实中确实这样。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的出租车行业也堪称是主要见证者,打的就跟刷公交卡一样。生意火爆,只有出租车司机挑乘客,哪轮得到乘客挑三捡四? 虽然都知道日本的计程车收费老贵,但比起那时来简直就是毛毛雨。东京都内,赤坂到六本木五公里不到距离现在计程车价也就1500到2000円左右。但1989年的起步价是1万円,完全不按规定价格。别嫌贵,还有个夸张的例子,1988年‘周刊文春’8月刊里甚至记载,夜10点,银座附近区域五分钟车程有位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竟然砸了100万円。你觉得多了,其实不多,当时野村证劵给每位社员年平均交通津贴是300~400万円,中层干部一年是3200万円,还有曾经领过1亿円的超级传说。放到今天恐怕就是中国的土豪,BAT三巨头也不见得如此出手阔绰。)
以上只是一例,现在具体分段讲解:

(1) 泡沫的形成——政府的过策:
所谓泡沫时代大抵分为两个时代,1986年~1992年,是泡沫诞生以及亢进期,1992年~1997年是泡沫幻灭时代。现在日本人讲到那段历史,追究历史责任第一个想到的是1982~1987年的首相中曾根康弘。中曾根任内大规格的公共投资刺激政策与金融放宽政策被认为是祸根。
1985年9月22日,当时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政大臣,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日本的财相是接中曾村班的竹下登。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四国对美元汇率迅速升值。日元由1美元兑换240円一年不到时间内徐徐上升至120円。
(美国纽约市广场饭店)
(会谈前G5国财相合影:从左往右西德财长施托尔滕贝格、法国财长贝雷戈瓦、美国财长贝克、英国财相罗恩,日本藏相竹下登)
近些年国内沿海出口型企业饱受人民币升值苦恼,所以汇率升值的恶果也不必多说了。现在说说日本的应对措施。为了弥补升值带来的企业出口经济上的损失,第一选择是扩大内需,当然因为日本是自由市场,扩大内需必然要应付外资的进入。
(每日新闻1985年7月,成田机场外币兑换处一位入境美国游客与日本职员表情强烈反差,当时日元对美元是247:1,上个月是239:1。所以当这位美国游客用美钞兑换时,一眨眼感觉只兑这么点日元,一脸惊愕。)
当时世界形势对日本非常有利。首先是经济上,1987年10月19日,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开盘从2246.74跌到1738.74点,整整跌了508点,跌幅22.6%,创历史最高,史称黑色星期一。同日欧美香港各区域指标股市纷纷大跌。唯一不受羊群效应影响的是日经指数,反而逆势增长了9.3%,创开盘以来第二,至今历史第五的高成绩。
(1987年7月19日至1988年1月19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振荡图)

日经指数从1986年初的13,113.32円到1989年12月29日到达历史最高位的38,915.89円,当时的股评家胸有成竹地说,“4万点开头,年末5万点,三年后10万点都不成问题!”这个说法,看下面的上证指数图,诸君何曾相似,绝对想骂娘。
日本股市繁荣与美国股市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背后是1970年后半端以日本丰田汽车为首的制造业产品在欧美大获成功。日货的横行,给美国制造产业冲击最大。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1233亿美金,其中对日赤字最大达368亿美金,198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496亿,砸日本车成了美帝汽车产业工人常态化发泄。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口增加,导致犯罪率提高,治安不好的社区房价大幅下跌,资本外流向热钱市场。

另一个超级大国的苏联的日子此时更不好过,从1979年起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10年之。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波及周围15个国家的农畜业,苏联政府的公关应对粗暴而无能,又使得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威信堕失,东欧剧变潮开始。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内部经济重轻工业失衡,官僚主义盛行,民众生活质量下降,爆发不满,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冷战末期两超级大国的式微,无疑利好的是第三位的国家,这个道理就跟2001年后的911,美国侵略阿富汗后,中国趁机大发展一个道理。战后日本从50年代后半期发力经过25年高速增长,政府与民间皆财力雄厚,泡沫危机前的1985年根据美联储预估当时日本政府的财政积蓄与外汇储备两项合计有545亿美元,为世界第一。1986年7月日本大藏省向国会缔交报告,宣布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当时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而美国对外债务却有1114亿美元。1985年美国金融杂志《American banker》评选当年世界世界银行储蓄榜上,日本银行有7家进入了前十位。第一至第四全部被日本银行(劝业 富士 住友 三菱)霸占,日本全国银行储备额超过100兆円,底气十足。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资金充裕的日本政府开始了公共事业大投资。1986年9月19日经济对策阁僚会议上了通过了总额为3兆6320亿的“特别综合经济对策”,其中2.8兆全部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设施道路兴建上。此后连年增加预算,整个80年代日本公共事业投资合计为291兆3,439亿円。90年代变为460兆2,869亿円,翻了1.6倍。1992年日本公共事业投资占GDP的6.4%,约为英国的3倍,美国的3.8倍。公共事业投资费用膨胀一直是日本财政赤字主要原因,至今仍然困扰着日本政府。

1985~1986年开始的公共事业大投资主要为三类:①公路桥梁,②港湾地域开发,③旅游度假国民福祉设施。现在看有些投资是纯粹浪费,但有些投资在如今看来,也是相当值得的。
首先是公路桥梁。
(1972年开始起工1987年竣工,纵贯七县的东北大动脉,日本最长高速公路的东北高速全线679.5公里通车,如果没有1986年追加预算,可能要拖到1989~1990年度。青森到东京8个小时成为可能,过往青森到东京,只能坐普通列车先到岩手盛冈,然后转乘东北新干线到东京,一般要1天多。这条公路意义不言而喻。)
(1988年3月13日,本州青森县和北海道函馆地区之间津轻海峡之下的青函随道通车,全长53.9公里,计划投资6890亿円,实际支出9126亿円。因为铁道建设的庞大开支,国铁累年亏损,中曾村政府于1986年开始国铁分割民营化,连年拖迟的青函随道被划管JR北海道,一度差点开不了工,谣言后来是初代社长大森义弘领着随道专务与高工跑去跪在当时运输大臣三冢博家门口,方才取得765円亿追加投资。在离海面135米以下,本州青森县中小国站32.5公里处有个名叫龙飞海底的车站,这个站台现在是不下车的,除非紧急情况。但每趟都会停留3分钟并报站,名字的起源因为本州最北端岬角叫龙飞崎,这里也建有全工程34名殉职者慰灵碑。)
(1988~1999年连接四国与本州的三条跨海大桥线[濑户 明石海峡 今治尾道] 相继竣工通车,五座大桥总工期历时21年,花费4兆日円。本四大桥事业耗资过大,小泉内阁执政后把其又剥离出去,减少政府开支。但以1988年4月10濑户大桥通车为象征,算上1973年贯通的九州至本州关门大桥,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日本四大区域陆上交通从此被彻底联通,无论从军事还是民用意义均十分重大。)

下面就是有点浪费的工程:

(1989年开工,1997年竣工的全长15.1公里东京湾横断高速道路,设想是从东京湾神奈川县川崎,直接连接房总半岛一端的木更津。主体是由木更津一侧4.7公里桁桥与川崎侧9.5公里海底隧道组成,建成以后原来千叶以南到东京需要90分钟减至半小时内,同时也缓解首都圈公路压力,形成京滨房总两地联动性,每年至少为沿线3县1都带来5兆円经济附加产值。这条公路原定计划资金1.15兆円,实际花费1.44兆円。因为建设前期属于日本泡沫经济鼎盛之时,该公路海底隧道用上当时日本最先端的土木技术,建造两座换气塔用于通风。建设后原定每日可通行各类车辆3.3万车次,偿还贷款期为30年。但梦想虽然美好,现实是残酷的。竣工前一年,公告通行费普通车辆是4900円,但时代己经不是泡沫虚幻时代,日本老百姓手里没钱。京叶高速收费不过1200円,4900円可以来回跑两趟,中间还可以买瓶矿泉水。JR京叶线更方便只要740円。所以公告一出,遭到社会媒体非难。当时交通大臣龟井静香跑出来站台,说大家放心5年后必定降到4000円,被人扔了鸡蛋。开通后普通车收费降为4000円,搭载ETC 3320円,但即便这样现在日均通行辆只有1.1万辆,绝大多数还是半夜凌晨段,节假日的ETC 800円大优惠时段, 从通车至今一直亏损,更不可能带来5兆円附加值。现在偿还期限已经升为50年,在这条路白天开车基本可以“无人驾驶”,被千叶人称为无用的长物。)
②港湾开发;
8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沿海大都会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把旧有的港湾闲置仓库地区改造为观光旅游经贸新兴区为象征,日本也很快在神户、东京、千叶、大阪、横滨、福冈等地进行港湾区的开发大建设。
(1987年开工,神户人工岛港岛第二期开发现场与2011年从神户市章山远眺摄影图。二期占地390公倾,2010年完全竣工。原定是神户医疔产业都市区,建设大型医院与养老福祉机构25家,吸引日本乃止亚太区域中坚富裕阶层。但生不逢时,1995年阪神大地震,1996年资金不足,工程被废止了两年半,计划中19个医疗机构因负债累累,经营不善撤出,改为居民小区与贸易屯货港囗,但听说最近中国南方某医疗大企要投资介入,道理嘛,你懂的!)

(千叶县千叶市与习志野交接处,靠近成田机场 面向东京湾的千叶幕张新都心,占地552公顷。该开发实际1967年便计划,1980年运土填岛公程完毕,开始进入发展快速期。1989年随着标志性的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开业,当时千叶县知事沼田武喊出了10年内超过横滨,15年后成为新东京的的豪言壮语。县企化厅打出“职住学游”四位一体未来国际化大都市模板。口号熟不熟悉,有没有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吹牛,当时东京地价太贵,有不少大企业为了海外与新事业部门发展都纷纷与千县政府签订搬迁入驻备忘录或协议。如索尼、日本航空、三得利、夏普10余家。但泡沫一破,通通不认账了。他们一走,三井为首不动产公司立即停止开发计划。截止2016年1月还有116.2公顷地域被闲置,计划常住人口2万6,就业人口15万。实际常住人口1万人不到,就业人口5万多。而某些地方现在只能屈就,改为小卖店,连锁超市,杂货铺。至于那位县知事沼田先生自知愧对千叶人民,2001年宣布退休不再竞选,2011年去世。不过也不是他的错,2000年他一年跑了十四个国家27个城市,172家海外企业作推介会,还能责怪他?截止2015年,幕张新都心开发事业带来的地方专项県债是31.96亿円,这个债务预计还需要6到7年消化。不过“好消息”是现在他们千叶人攀上了上海绿地集团,先期投资100亿円。)
除了这些比较失败,当然也有成功的。主要是传统经济地区强势,比如东京的佃岛,天王洲,台场,横浜市未来港,大阪的天保山。
(东京佃岛)
(横滨未来港)
(大阪天保山)

③观光业发展的名所与旅游度假村:
198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部‘総合保养地域整备法’,旨在鼓励地方政府兴建国民福祉的度假疗养设施。最初设想是全国36县至少一县一所观光酒店,一座疗养设施,总投资计划25兆円,全部参照欧美风格式样,希翼带动日本第三产业大飞跃,如上图所示。为了能够让这个计划实现,日本出台、修正多部法律,比如为了保证度假村的充分利用与客流量,劳动基准法规定企事单位用工不得少于每人10天带薪休假改为20天。土地整备法案中农林用地转换审批由农林省权限下放至县厅,银行优先贷款以及前3年免息还贷方案。在这样的优渥条件下,各县市纷纷上马大大小小新项目,1991年总务省会计局统计全国41道府共计有9000个己建成或正在施设,计划中项目,占国土农林面积19.2%,总计划金额高腾至365兆円,近乎到了疯狂的境地。这个计划带来了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助长了土地投机行为。当然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彼祸我福,现在去日本各地旅游,住的高级旅游酒店大多数都是日本泡沫时代的遗产,建得相当漂亮,有的现在成的我国国资境外资产。下面就介绍三处度假村,真心浪费。
(1):北海道勇払郡占冠村旅游度假村
(1984年由北海道官厅提案,四家民间会社开发,1987~1989年建成四座30层高以上,总容纳1万5千人的大型旅馆。是当时日本唯一在山岳地带建成的大型旅店,该酒店特色便是天台观云海。整个度假村总投资2000亿円,占地6000公顷。但其最鼎盛时期客流量不过1万1千人次,要知道该郡总人口不过2万3,村人口1300余。1993年经营困难,负债142亿,转手给北海道拓殖银行,但1998年该银行也宣布破产,几经转手,2015年该度假村归上海复星集团豫园旅游商城股份公司所有,买断金额为183亿円,委托日本星野酒店集团管理。)
(2) 九州宫崎县宫崎市日南海滨度假中心
(九州东南端的宫崎县算日本几个倒数经济发展的“穷县”,为了追赶时代潮流,1988年该县上马立项了九州地区最大的度假避暑中心,总投资2157亿円,建成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沙滩与海水浴场,能仿真夏威夷的开闭式模拟采光系统。初年度入场者目标250万人次,实际最高峰也只一半。但建造时候就有人提出质问,我们这儿出去3公里不到便是大海,为什么非得搞室内游泳池?这不是胡闹嘛?然后截至2001年负债总额3260亿円,每年200亿赤字,2001年卖给了美国公司,2009年美国公司又甩手给了宫崎县厅,现在成了宫崎人心痛,据说宫崎县观光科从去年开始在中国各地广泛游说,诚招接盘侠!)
(3)千叶县船桥市室内滑雪场。

(1989年建造,1993年开业,总工费400亿的船桥SSAWS室内滑雪场,【SSAWS】取英文'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in Snow',汉语就是一年四季都在冰雪世界的意思。建成后成为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和上面宫崎的例子一正一反,一个是画蛇添足,这个是无中生有。构思层都是心血来潮的奇葩。当时日本流行滑雪热,最有钱的当属东京人,但新泻,岩手,青森太远,来回不方便。不如我们千叶造一个,就在旁边地利人和。有人问,我们这没雪没山啊?真是笨蛋,没雪不会造一个室内嘛?于是项目立马。开业后门票是7千円,前三年客流量是100万人次勉强保本。但1996年泡沫崩坏后,就情况不妙了。首先客流量降到了70万人次,门票也降到了1400~2000円区间,来的大部分还是中高校的青少年,半价、优惠卡、打折券不说,这些小鬼还TM尽挑最热的时候来滑雪。滑雪场一天空调与制冰机电费就要3400万円,门票收入才1300万円,不亏本才怪。每年赤字约20亿円,因为该设施不能另作他途开发利用,钢结构复杂解体都要18亿円经费,所以连买家都没有,于是该滑雪场到2003年9月不得不正式拆除。该地拆除后变成了宜家商场)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的就稍微列一下图:
(长崎的荷兰风情村,开业1983年、闭园2001年,建造资金389亿円,倒闭后债务39.5亿円)
(北海道带广市的Gluck王国,取自德语幸福之意,意为筑造格林童话般的乐园。1989年开业,2003年破产。债务23.8亿円)
(左图为三重县志摩市的西班牙风情村,1994年开业,1999年关门,右图是香川县丸亀市REOMA WORLD 公园,1991年开业,2000年倒闭)
(新泻县柏崎市土耳其文化村,96年开园,2001年闭园,该县同时期还有1个俄罗斯文化村,瑞典文化村。)
以上是日本政府公共投资过热现象一环,但不要以为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日本中。1988年日本政府在当年日韩FTA交流大会上野心勃勃提出建立环黄海经济圈,并承诺每年不少于15亿美元对中对韩城市投资,次年为了吸引日资投入,开发沿海城市。姚依林副总理访日,科学技术部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成为官定合作机构,曾经有计划让鹿岛建设,三井地产出资在中国大连,青岛,天津,上海,开设“游乐地”与“度假村”,但后来这个计划因为1989年夏的一系列事件告吹……

地价是如何推高的:
左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积约为41万平方公里,右图是东京都心部日本皇居,面积为3.4平方公里。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日本泡沫时代的一句不动产界的流说:如果天皇肯卖皇居,我们可以拿整个加州跟他换。皇居肯定是非卖品,美国人也不可能拿加州卖给日本不动产商人,这句当然是玩笑话。同时期还有东京都23区的全部土地可以买下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后面会说道)。但从这些狂悖之言中也可以看到泡沫时代日本房地产投机的疯狂。日本当时不动产价格有多高,看下面几张图:
1989年东京银座5丁目鸠居堂前,当时国土交通厅公布的当年土地公示价格1平米1亿1千万円,折合97万美元,这也是当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高地价,1991年最高时为1亿2千万円,从1986年开始此地一直蝉联日本地王30年,现今价格4000万円,跌了差不多有2/3。下面再看看,泡沫期日本全国平均地价的变化:
从1983年开始日本全国总平均地价从11万涨到了最高峰1991年的59万,整整翻了5.36倍。1986年广场协议后次年是个重大转折点,1985~1986年全国土地价格近乎翻了一番。2015年日本全国平均地价是14.99万円,可以对比一下。再下面是东京的历史地价,2015年是84.15万円,折合人民币5.25万,仍然要比中国上海贵。
推高房价的因素当然有很多,投机肯定是主因,但为什么会产生投机行为的土壤,这是最值得深思的。
广场协议后,大家都知道日元兑换美元升值了一半,出口企业利润受到下降,仅1986年一年日本企业在因日元升值问题上便损失了8兆円。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日银采取了降低企业贷款低率,放宽企业贷款融资条件办法,由过去连续12年的5%一下子减低为2.5%。以此希翼减轻企业债务。一般而言这种做法在通常都会产生利好结果。但这次的问题有点复杂,虽然贷款优惠了,企业融资压力减轻,但因为对欧美海外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高工资,都不肯在国内加大设备投资,何况日元升值进口原料成本便宜了不少,很多企业为了省钱省事,就更不再寻求产业链式发展。大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劳动力廉价的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与这些国家交易摩擦,通常选择当地生产及设备投资。而中小企业则没有那个能力,把精力放在出囗转内销。这样虽然看似企业仍然维持景气面,但实质日本产业空洞化。比起这个更严重的是贷款利率阧降了一倍,过快过急过松又不及时做调整,企业手上流动资金增多,形成了过剩的局面。据三井住友信托银行经济研究课1999年报告,1986~1988三年内,日本银行业一共向日本民间企业提供融资67.5兆円,由贷款利率下降产生企业过剩资本高达20兆日円,这么大一笔资金在社会上流动,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不久随着1987年中曾根政府公共事业建设大规划公布,建筑地产业大利好形势下,这些企业为追求利润,肯定把这部分钱投到房地产上,推势助长了地价也成自然。
另一方面,银行给企业贷款利息减低,势必也要降低付给民众的存款利率,减轻自身压力。同时降低存款利率也被认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不二法宝,实际也不见得,至少在中国银行钱转入各种理财产品中,后面就不说了……1986年“公定步合”同时,日银把1.75%的活期存款利率降为0.26%,利息降低,一些日本老百姓看到不动产翻倍增长,怎么可能忍住,也把毕生储蓄压宝了上去。同时因为外汇套利关系,国外热钱也拼命涌向了日本的房产与股票市场。
(1965~2013年日本银行普通贷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变化图,可以看到1991年开始贷存两种利率开始突然上升,这是日本政府认识到资本过剩性的重大问题,大藏省与日银的官僚菁英认为此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结果是木己成舟,悔之晚矣。)
很多人肯定要问泡沫时代房地产投机问题有多严重疯狂,日本1988年末全国公示土地总价是1842兆円,美国的地价总额为403兆円,换句话说,一个日本列岛可以买下4个美国不止,而东京23区总地价是411兆円,所以才会说一个东京绝对可以把美国买下笑话。泡沫有多严重呢? 1989年日本地价攀升至2137兆円、1998年末最低时候是1388兆円,749兆日円的泡沫值,相当于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2倍。
(70年代初8%高存款利率时代与泡沫经济时代土地投机收益比较图,两者获利比较,看了这便一目了然。)
当然数字是空洞的,最震撼的社会实情。中国炒房最高峰只听过夫妻离婚,父子对状公堂,但从没听说过为此杀人恶性案件,日本就有一件:
1989年11月东京杉并区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叫冈下香的42岁中年人,杀死了一位居住在东京杉并区的82岁名叫远藤的孤寡老太。事情起因很简单,这位老太和子女别居,最重要有一幢公寓,市值4亿円。冈下香假意交往,并打听到这位老太长女何子身体不好长期住院,于是找到以前做保险认识的一个叫清水芳三同事,和何子交往并结婚,婚后不久,两人欺骗母女二人,把名下公寓财产改为何子名下,并伪造一份房产契约书把公寓以2.8亿円成功卖出。事发后三人(还有1人是冈下香的情人,本案从犯)本想卷款逃跑,但被远藤发现,冈下香便一不做二不休绞死了老太,逃跑途中又黑吃黑,把清水芳三射杀。冈下香与情人辗转日本各地潜逃,于1995年在茨城县被捕,2005年冈下香被执行死刑。

这件事背景无疑是东京地区房价炒高过于夸张,1990年在东京买一户60平米小户都要5千万円以上,基本上按当时4百万円工资标准,这要不吃不喝干15年,这让很多怀泡上京梦的日本年轻人忘而却步,甚至很多日本国民认为东京人不劳而获,在吸地方上血汗钱,批评政府哄抬地价。
上图为东京港区附近汐留CBD,这片建筑群现在云集日本电视台,电通本社,住友地产日等本顶尖企业。北边3公里不到就是银座。但上世纪80年代前半叶,这里是日本国铁会社汐留货物转运场。87年国铁民营化时,这块地总市价是7兆7千亿円。而日本国铁负债37兆円。这块地归日本政府所有,按正常想法肯定变现还债。但当时日本政府想卖却不敢卖,因为这么高价格出卖,国民又得骂政府哄抬地价,贱卖吧又不舍得。这样一直拖到1997年方才以3723亿円 卖出,还不及泡沫期1/20。
(88年东京都港区青山南骨董通一座民宅,立牌上写 “此土地家屋绝对不卖,结局是1991年该地变为小商住两用楼,推测转卖价格1.6亿円。96年时这座楼变卖,价格只要730万円,跌了22倍)

Ⅹ 世界最贵的地价

国际着名房地产咨询机构英国莱坊公司和花旗私人银行共同发布的最新“2007年财富报告”显示,在调查的超过70个城市的尖端市场的同类房地产价格排行中,伦敦居首位,其最贵的黄金地段的房产价格已达到平均每平方英尺2300英镑(合4585美元),相当于1平方米价格高约49354美元;被称为“富人和名人的天堂”的摩纳哥紧随其后,平均每平方英尺2190英镑;纽约排在第三位,价格为 1600英镑,第四名的香港为1230英镑。
全球最贵楼价十强
1英国伦敦
2摩纳哥
3美国纽约
4中国香港
5日本东京
6法国戛纳
7法国圣特佩罗
8澳大利亚悉尼
9法国巴黎
10意大利罗马
世界最贵的十条商业街
1:纽约第五大道 849欧元/平方米。如果是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每个月要付25500欧元的房租。
2:香港铜锣湾 686欧元/平方米
3:纽约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679欧元/平方米
4:巴黎香榭里舍大道(Champs Elysées)522欧元/平方米
5:纽约东57街(East 57th Street) 509欧元/平方米
6:伦敦新庞德街(New Bond Street)461欧元/平方米
7:苏黎士火车站大街(Bahnhofstrasse) 392欧元/平方米
8:东京银座(Ginza Street) 387欧元/平方米
9:瑞士日内瓦Rue de Rh?ne 381欧元/平方米
10:都柏林格拉夫顿大街(Grafton Street) 378欧元/平方米
综上,世界目前最贵的地价(不含房屋建筑,而且这个价格随时调整)是849欧元/平方米约合人民币9310元。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7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0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87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60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73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37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33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75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3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