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域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㈠ 除了老龄化带来的超高龄社会,日本存在的社会问题还有哪些
日本养老产业和制度比较完善,被称为应对老龄化最成熟的国家,但是人口老龄化也给日本带来了很多问题。除了老龄化给日本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外,日本的贫富差距问题也非常严重。日本在保持世界第三大经济国位置的同时,也存在着高贫困率问题。日本平均每七人中就有一人面临贫困问题,单亲家庭中更是有半数以上的人面临贫困问题。
对于急需解决的这些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日本人明显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这样的事情在人们看来是很平常的,但是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却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㈡ [高分] 日本地理问题..
首先,你说的这些地方有县也有市,不全是城市。在日本县相当中国省级行政区。县>市。如果是县的话,我会按县政府所在城市为主介绍。
1,千叶县在本州岛关东地区,日本首都东京都的东侧。成田机场,迪士尼都在千叶县。因为千叶属于东京都市圈,所以靠近东京都的部分还算比较繁华。
千叶市,人口95万。在日本属于中小城市,但是它属于东京都市圈,跟整个大的都市圈是连在一起的。坐电车到东京都心大概1个小时。
千叶市及都市圈里的其他城市离东京都很近,但是物价要比东京都内低的多,尤其是房价。想住在东京都市圈内,又想省钱的话,千叶县,崎玉县是首选。
2,德岛县,在日本的四国岛,最大城市德岛市,人口也就30来万,没中国的县城人多。四国岛上的4个县普遍不发达,人口都很少。即使旅游也很少有人去。
3,爱知县,在本周岛中部地区。工业有名,日本的丰田汽车就在爱知县。最大城市是名古屋。名古屋地区在日本是第三大都市圈。(第一东京圈,第二大阪圈)。05年还在爱知县举行的世博会。在日本是发达地区。
4,青森县,本州岛东北地域。不多介绍了。农业县,那里的苹果最有名。
在日本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四国岛,本州岛的东北地区,北陆地区。也就是背向太平洋那一面。
除此之外,札幌市以外的北海道岛。福冈县以外的九洲岛,都没有大城市。
东京圈,大阪圈,横滨,名古屋,神户,京都,福冈,札幌,广岛,北九州,仙台。
除了上面几个城市外,日本没有其他大城市了。
㈢ 日本经济社会面临着哪些严峻挑战
日本经济状态很正常,发达国家都处于市场饱和,经济低增长阶段。不要以为经济低增长不好,市场饱和后低速增长就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果说有挑战的话,日本现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再一个问题是日本将来新产业布局问题,未来日本将进入机器人生产时代,如何完成这种新的产业革命是日本要慎重的问题。
㈣ 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当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由于人多地少,赋税很重,土地掌握在幕府、大名和寺院手中,自耕农很少,且他们的土地不足以养活自己,导致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等级制森严,规定士(包括将军、大名、武士)的下级要服侍上级,层层盘剥导致下级武士也破产,沦为浪人;日本随中国搞重农抑商,大商人虽然富有却无社会地位(比农民还低);幕府抑制一些强势大名(如长洲、萨摩),引起强势大名的反抗;朝廷中长期大权旁落的公卿集团渴望获得权力,形成“公武合体”(“武”指幕府,指同幕府分享权力,意在弱化幕府)和“尊王攘夷”(指拥立天皇亲政,抵御列强侵略,总之就是反对幕府)两派,但两派都不断遭到打压。到明治维新前幕府在社会上下层已处处树敌。当一个国家的政权受到全国反对时,这个国家必然会乱。 答案补充 “公武合体”和“尊王攘夷”两派原来势不两立,幕府利用“公武合体”打压激进的“尊王攘夷”。但在“公武合体”获胜之后,幕府却不愿意分享权力,导致“八一八政变”,“公武合体”的领袖们被流放(即“七卿落难”)。这件事使得“公武合体”的领袖们觉得幕府无法再加以合作,思想上趋于倒幕(如岩仓具视、三条实美),最终与“尊王攘夷”联手。
某种意义上说“公武合体”是倒幕派种态度最消极的,但幕府连这样可能的潜在盟友都放弃了,也自然被天下所抛弃。
㈤ 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会带来哪些问题
我有一些浅见:1,当然是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了:比如飓风,海啸等(地震嘛,在日本哪里都可能是有的)2,无隐蔽性,如果有战争问题则容易被发现并遭打击,而且如果高度集中的话损失会成倍增加,3位置偏向于沿海会影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毕竟工业可以带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即使是轻工业,4日本面积狭窄,高度集中会相对使资源使用成本稍高(如国内物流成本-整个日本市场)
㈥ 日本的地理问题
以奈良、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在日本历史上是两个核心地域。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日本人对自己国土的方位感觉:“东”与“西”
樋口清之《关东人,关西人》:把日本地方差异分为12种类型:东九州型、西北九州型、南海型、内海型、山阴型、畿内型、东海型、中部山岳型、关东型、东北偏西型、东北偏东型、北海道型。
关东地方:本州岛中南部,日本国中心地带。分为南关东和北关东两个地区。包括东京、神奈川、琦玉、千叶、群马、枥木、茨城1都6县。镰仓、江户两幕府所在地。1869年迁都东京后,成为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滨工业地带是全国最大工业地带。是由150多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语言、性格粗犷;强调自我;不如大阪人开放;赌徒性格。少有成功人士。
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连结关东和关西的,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东海道。富士山就横亘在这条连结东西的要路上。地理上这一特殊的位置,为富士山成为日本第一名山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中部地方:本州岛中部。分为东山、东海、北陆三个地区。包括新潟、富山、石川、福井、山梨、长野、岐阜、静冈、爱知、三重10县。是日本列岛最宽处,也是最高处,有“日本屋顶”之称。富士山为最高峰。沿海有新潟平原、浓尾平原、富山平原。以爱发、不破、铃鹿三关将本州岛分为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
参考资料: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fid=18&tid=1798&goto=nextnewset
㈦ 日本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及其特点,并分析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一、自然环境特点
1、岛屿众多,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2、海洋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3、日本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
4、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5、纬度差异大。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二、自然资源特点
1、海洋资源丰富。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2、鱼类资源丰富。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3、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
三、有利条件
1、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着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创下1190万吨渔获,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沙丁鱼、金枪鱼、螃蟹、牡蛎、秋刀鱼、鲔鱼和日本𫚕鱼。日本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渔获量占有率。
3、因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
四、不利条件
1、地震频发。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2、耕地有限。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3、火山频发。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
(7)日本的地域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自然资源的具体情况: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
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长着约5560种植物。约有1950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约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约有1600种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为日本当地的原生植物。截止到2011年11月,共有超过6万种生物在日本生息。
㈧ 1940年左右,日本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在日本的经济史上,大家把1940年日本人搭建的战史经济体制称之为“1940体制”。
其实,日本在之前的几十年里早就进入了准战时经济模式。只不过,1940年是举国体制下,将有限的资源全部倾注给战争。
换句话说,日本上下共识,全面对外扩张。因此,企业、政府、居民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筹划都要为战争胜利的目的为服务。政府的整个干预的手前所未有的掌控国民经济每个角落。
当美国人占领日本后曾经想全面改造日本,但是,他们由于根本不了解日本也就没有做到预想中的彻底。
当时的军需省在美国人来之前马上更名为商工省,也就是后来的通产省。
同时,日本二战后为了稳定经济,出台了《外汇法》等一系列的重大法律法规,实现了3个政策目标:
不得对外输出有限的外汇,归通产省负责;
进口许可证必须由大藏省来负责许可;
财政投融资政策,大藏省直接指导日本央妈,日本央妈暗示日本商业银行,日本商业银行决定财政投融资的钱给哪些日本企业发展经济。
归纳起来,由日本的官僚体系决定哪些企业可以得到更到更多的产业发展资源,即1940体制得到了强有力的延续,目的从战争胜利变成了全面复兴日本经济。
㈨ 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除了出生率低,还有什么
低出生率这个问题很多的国家都有,但是比较严重的国家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出生率快要跌破1了,这样的出生率对日本来说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养老金短缺,老龄化严重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果日本这个国家只被低出生率这一个问题困扰,那还是好的,但是日本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具体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老龄化严重
日本的老龄化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的几个国家之一。老龄化严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日本政府,也让日本民众对自己国家的信心日益下降,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低欲望的社会,社会环境非常的压抑。
关于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除了出生率低,还有什么?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