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为什么英国要帮助日本
❶ 日俄战争中英法的作用
日俄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西方各国围观日本和俄国在中国土地上恶斗的荒诞剧。没有一个列强真正地成为他们任何一方的盟友。英国在克里木,巴尔干和土耳其问题上接连吃瘪,输给沙俄脸面扫地。更不想它在东方做大。而法国更是阴险,刚输了普法战争,导致在印度支那的殖民进度落后英国。在确认了英国位置后再宣布支持沙俄。其目的是希望英国干预日俄战争,自己好乘机缓一口气。最后日本抓住了历史机遇,二战日本大肆入侵英法殖民地可谓玩火自焚的讽刺结果。
❷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为什么会胜利
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年结束于1905年,日本几乎全歼俄国海军主力,重创俄国远东路军。史学界普遍认为日本是战争的胜利者。对俄国失败的分析则有不同版本,有立宪说、西化说、内乱说、海军发展说等等。总之一句话,俄罗斯输给了日本,而且输得理所应当。
其实细想一下,日俄战争俄国并没有失败,直接的证据就是战后签订的合约中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这与日本一贯的扩张策略是不同的。
日本作为一个小国,拥有一套系统的有限战争策略,分为五步:
第一步选定有战争价值目标,
第二步详细侦查,
第三步全力进攻重要战略节点,
第四步全歼对手军事力量,
第五步签订苛刻合约使对手永世不得翻身。
纵观日本扩张史,几乎都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进行的。
但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表面上完成了前四步但第五步却没有实现,以至于战争损失影响到战后经济正常发展,有点得不偿失。为什么呢?因为日本没有战胜俄国。
我认为可以这样定义日俄战争,即在当时世界次热点地区发生的一场规模、时间、影响都有限的局部战争。日本动用了全部海军实力和大部分陆军机动力量,可以说是举国出击。俄国只动用了远东的部分军事力量,远东俄国陆军在装备上处于劣势,数量上不占优势;海军更是由于上了法国人的当而让人大跌眼镜。结果以少量劣势部队以添油战术逐次投入战场,最终被日本人一点一点的消耗了。
如果日本不趁形式有利的时候及时逼和俄国(包括让明石元二郎支持列宁革命),日本将输的很彻底。俄国一旦进行举国动员并将欧洲精锐的150W主力东调,疲惫不堪的日本陆军是很难取胜的。至于海军俄国就更不成问题了,俄国对远东海运的依赖本来就很小,加之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海外目标,即使没有海军也无所谓。
退一步讲即使俄国由于西伯利亚铁路运力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部队东调,那东北的俄军后撤总可以吧。可以学解放战争中的东北民主联军,撤到黑龙江境内,依靠松花江、嫩江组织防守。这样一来,等于是主动让出了吉林省全境,目的就是要让日本人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如果这样还不能阻止日军进攻,黑龙江也可以让,总之一句话。使日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类似后来的抗战。让日军进则耗尽国力被迫停止,最后在消耗战中实力下降、士气降低,被俄国集中百万以上兵力一举击溃;退则前功尽弃,被赶下大海。
综上所述,日俄战争只能算是日本前期占优后期双方不正常停战,日本依靠英美调停保证了和局。
❸ 清朝在日俄战争中宣称中立,但为何却又暗中帮助日本
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日本和俄国干起来了,当时的清政府说,你们好好说话,千万别冲动。冲动的话,我谁也不帮啊!但是,为什么清政府在暗中帮助日本呢?
第三个就是每个人都对损失有切肤之痛。毕竟,俄国要我们割肉,直接的割。这个疼痛是从身体转移到心理。对于俄国的警惕之心,一直存在,包括现在,我对俄罗斯都没有好印象。日本要求我们赔钱,因为人家死亡了很多人,这个算是死亡抚恤金了,虽然有些高,情理上是可以的。日俄战争后,俄国缩回去了,日本损失了十万战力,而清国则是拿到了东北地区的一席之地,你说是不是很划算?
可见清政府当时并不是那么的没脑子!你觉得清末时候的政府怎么样?
❹ 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割让库页岛给日本,是不是有欧美西方列强,在暗中支持日本
如果按照俄国的战略心态势必不会割地,发酵1902年春日俄战争,英国历来把俄罗斯看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美国:自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美国的战略重心是打开中国市场以日本为战略跳板,而当时的日本军事实力有位不足,通过英国联合美国作为联合战争的物质后盾。从实际角度讲也就是三国联合对俄国进行了战略侵袭。战败也有当时俄国内部双派系的原因。也是俄国战败的内因。
❺ 日俄战争双方的目的是什么
当时,侵占中国部分领土的日本在远东的竞争特别活跃,从而使俄日关系中的矛盾加剧。1898年起,俄国向中国租借了关东半岛,并在该半岛的旅顺口建造了海军基地,而1900年,又占领了满洲。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盟后,便开始准备对俄国的战争。英国以及美国认为,在世界这一地区俄国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积极支持日本的侵略计划。俄国统治阶级则指望打胜远东的战争,以巩固自己在那里的地位,同时,克服日益迫近的革命危机。1904年2月6日,日本断绝了同俄国的外交关系,2月8日发动了战争,到2月10日正式宣战。
❻ 为什么说日俄战争中英国曾帮过日本大忙
甲午战后,日俄在远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战胜清廷后的日本也开始加紧对俄国的战争准备。那个时候的俄国虽然已经开始独立研制主力舰了,但是大型舰艇数量还是很少。为了准备和日本的战争,俄国就在全世界寻找可买的战舰,毕竟他们的海军实力还没有对日本形成很明显的优势。
但是想卖军舰的国家虽然不少,却不愿意卷进这场纷争当中,
当时远在南美的智利此前从英国订购了两艘“快速”级战列舰,但在二十世纪初与阿根廷的关系得到缓和,保留战列舰已经没有必要。在英国船厂内已经完工的战舰被智利挂牌出售。
日本人早就想从智利手上拿到两艘军舰,而俄国人为智利开出的价钱更高。
一来为了避免事态升级,二来防止意大利或者德国买下后再卖给俄国,英国人选择自己把这两艘船留下了。
日俄双方都没拿到战舰,但是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海军取得完胜,俄国舰队几乎被全歼,12艘战列舰中,8艘沉没、4艘被俘,整个交战过程呈一边倒的态势。
可见这两艘战舰对于俄国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用的。
俄国舰队中不乏新式主力舰,但是作为俄军绝对主力的“博罗季诺”级却存在较明显的设计缺陷。“快速”级是英国造的战舰,虽然火力防护上不如“博罗季诺”,但是其航速的优势较明显。
如果俄国能拿到这两艘战舰的话,至少不会让日本人赢得这么轻松,但是英国人两不相帮,结果把俄国人的希望给破灭了。
虽然英国人并不是为了帮助日本,但是因为要压制俄国,算是间接地帮了日本一把。
❼ 日俄战争时期,沙俄为何干不过日本
我们首先要清楚,日俄战争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对于日本和俄罗斯两国的意义不同。对于日本来说,日俄战争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甚至国家存亡的全面战争,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日俄战争只是一场争夺东北亚殖民利益和势力范围的局部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作为一个新兴的亚洲工业国,急于通过在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的殖民扩张获得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而日本要想获得继续崛起所必须的殖民地,就必须虎口拔牙,从老牌的西方列强手中抢夺殖民地。俄罗斯是日本所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在地理上距离日本最近,清帝国的势力急剧衰落,这里成为了日本殖民扩张的首选目标。日本所面对的唯一的障碍就是俄罗斯,因此,日本要倾尽全力在这一区域打败俄罗斯。
日俄战争虽然日本获胜了,但日本并没有把俄罗斯赶出整个满洲,沙俄仍然控制着北满,而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远远不断运来的陆军,使得日本急于利用胜利与俄罗斯和谈,而不敢继续战争。如果不是俄罗斯国内爆发了革命,沙俄政府无暇顾及远东,不想将战争继续下去,面对已经精疲力竭,财政面临崩溃的日本,谁能胜利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