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么时间开采钛矿
Ⅰ 日本有哪些矿产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虽然其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但蕴藏量都很小,因而有人称之为“金属资源标本国”。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地面将近2/3为新生界及新期火成岩之喷出岩,地质构造运动激烈且断层多,导致矿床小、矿层薄、矿石杂质含量高。
在日本的矿藏中,煤、石灰石、硫磺以及铜、铋等的蕴藏量相对较大。煤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和九州。日本煤炭蕴藏量约为86亿吨,已探明的可开采储量仅为10亿吨,这当中有2/3靠近海域,水份和瓦斯含量高,开采费用高。由于能源革命(从煤转向石油等),日本的煤炭生产不断萎缩,1990年日本约采煤800万吨,是1970年的1/5,仅占当年消费量的7.1%。在金属矿中,铜的蕴藏量和开采量都居前列。铜矿区达2000余个,以本州岛的枥木、岩手、秋田、茨城等县为主要产地。硫磺主要产自本州和北海道地区。
目前日本可以基本自给的矿产有硫化铁、硫磺、石灰石和石膏等,铅、锌、铜和煤可以部分自给,其它主要依靠进口。铀矿也靠进口。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决定了日本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方面必须大量进口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需要将大批量的工业制成品销往海外市场。在大进大出的过程中,日本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花色品种、加强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做法,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
Ⅱ 什么企业需要钛矿砂
在飞机制造工业上,要求制造所用的材料,既质轻,又强度大。一般是用比强度(材料的强度和比重的比值)来表示它,这个比值越大越好,而钛正符合这个要求。钛的比强度是目前使用材料中最大的,是不锈钢的3倍,是铝合金的1.3倍。所以,在飞机制造工业上,很重视钛这个材料。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速度越快、飞机跟空气摩擦产生的飞机表面温度就越高,当速度达到2.2倍音速的时候,铝合金已经不能胜任,而用钢又太重,只有采用钛合金来制造,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钛合金作为制造材料,就不能发展2.5倍音速以上的超音速飞机。
在宇宙航行上,飞船的飞行速度比飞机更要快得多,并且工作环境变化更大,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比如,用火箭把载人的宇宙飞船运到月球上去,要经历从高温到超低温的过程。在返回地面的时候,又从超低温进入高温,当飞船进入大气层的时候,飞船表面温度上升到540℃~650℃。制造宇宙飞船的材料,必须适应这样剧烈的温度变化,而钛合金能满足这些要求。从1957年开始,钛材料大量在宇宙航行上使用,主要用来作火箭的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的外壳、紧固件、燃料储箱、压力容器等;还有飞船的船舱、骨架、内外蒙皮等。在宇宙航行上,使用了钛以后,可以大大减轻飞行器的重量。从经济效果来看,由于结构重量的减轻,能够大量节省燃料,同时可以大大降低火箭和导弹的建造和发射费用。
钛的耐腐蚀能力非常强,特别是对海水的抗腐蚀能力,可以与白金相媲美。曾经有人把金属钛放在海水中浸泡了四年半,取出来以后观察,几乎没有被腐蚀,仍然保持原有金属光泽,所以,钛是制造舰艇的良好材料。钛作为耐腐蚀材料,自它的诞生就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比如美国从1963年到1975年,在耐腐蚀材料方面使用钛的量增加了10倍。在日本使用的钛当中,有90%是用在耐腐蚀方面。钛的耐腐蚀能力比不锈钢高150倍。钛和氧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当钛暴露在空气中时,其表面立刻形成一层很薄的稳定的氧化膜,并具有特殊的耐腐蚀能力。(如果这层膜受到机械损伤的话,还会重新形成一层薄膜。)现在,电解槽国内外都用钛代替了石墨。目前,在国外有国家已规定:在原子能发电厂,为了安全,必须全部使用钛制冷凝器。在这方面用钛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发电量为60万KW的火力发电站,需钛材60t,而发电量为110KW的原子能发电站需要钛材多达150 t。
在合金钢中加入少量的钛,可以大大改善钢的性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比如我们最常见的18-8不锈钢中就含有1%左右的钛。在有色金属湿法冶金中,使用了钛以后,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金属镍的电解生产中,已经采用钛板代替不锈钢板作母板,不锈钢板只能使用一年左右,而钛板可以使用10年以上,使用寿命延长了10倍。经过长期实验证明:钛在人体内没有毒性,和人体的分泌物不起作用,对任何杀菌方法都适应,且没有磁性,所以,国内外都已经用钛作矫形外科材料和医疗器械。
超导材料是未来极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材料。用约50%的钛和50%的铌制成的合金,是目前研究和使用最多的一种超导材料。在美国每年生产的100多吨超导材料中,铌钛合金占90%。人工制得的钛酸钡(BaTiO3)具有特殊的性质,它具有高的介电常数,由它制成的电容器具有较大的容量。目前,钛虽然比不锈钢贵2~3倍,但是使用寿合一般比不锈钢要提高10倍以上。这就是说,使用钛材一次投资是贵了些,可是由于使用时间长,终究还是经济的。预计在不远的将来,钛将会像钢铁、铜、铝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金属。
Ⅲ 日本人买攀钢矿渣的具体经过
我也是大人说的,当时就是来买矿渣,后来不卖,他们就打算买金沙江,说买一段,然后想从河里提炼。反正也没同意
Ⅳ 为什么露天开采钛矿采用高压水枪
DSHFJGdszhgfhjdsfgsj房贷收紧开发和四大金刚房贷收紧开发规划将开始
Ⅳ 稀土资源的世界分布和中国的分布
世界稀土资源拥有国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扎伊尔等;主要稀土矿物是氟碳铈矿、离子吸附型矿、独居石、磷钇矿、黑稀金矿、磷灰石、铈铌钙钛矿等。主要进行开采、选矿生产的国家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1998年全世界稀土精矿产量13万余吨(自然吨位)。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在未来五年内,将克服技术障碍,生产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稀土主要赋存于独居石矿、氟碳铈矿、磷钇矿和淋积型矿(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矿是典型的独居石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是世界上着名的氟碳铈矿。中国稀土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东微山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矿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中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物-稀土元素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呈离子状态吸附于粘土矿物中,该类矿的主要特点是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丘陵地带。
Ⅵ 世界稀土资源数据……………… 急求!!
中国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美国美国稀土资源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及在选别其它矿物时,作为副产品可回收黑稀金矿、硅铍钇矿和磷钇矿。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圣贝迪诺县的芒廷帕斯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氟碳铈矿,该矿山1949年勘探放射性矿物时发现,稀土品位为5~10%REO,储量达500万吨之多,是一大型稀土矿。 美国很早就开采独居石,现在开采的砂矿量是佛罗里达州的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矿。矿床长约19km,宽1.2km,厚为6m,独居石较为丰富。此外,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也有砂矿分布,储量也相当可观。
印度印度主要矿床是砂矿。印度的独居石生产从1911年开始,最大矿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马德拉斯邦和奥里萨拉邦。有名矿区是位于印度南部西海岸的恰瓦拉和马纳范拉库里奇称为特拉范科的大矿床,它在1911~1945年间的供矿量占世界的一半,现在仍然是重要的产地。1958年在铀、钍资源勘探中,在比哈尔邦内陆的兰契高原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独居石和钛铁矿矿床,规模巨大。印度独居石钍含量高达8%ThO2。在马纳范拉库里奇采的重砂独居石占5~6%。钛铁矿占65%,金红石3%,锆英石5~6%,石榴石7~8%。 (4) 前苏联--前苏联的稀土储量很大,主要是伴生矿床位于科拉半岛,存在于碱性岩中的含稀土的磷灰石。 前苏联的主要稀土来源就是从磷灰石矿石中回收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矿石中,还可回收的稀土矿物有铈铌钙钛矿,含稀土为29~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内尔还有氟碳铈矿。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独居石的生产大国,独居石是作为生产锆英石和金红石及钛铁矿的副产品加以回收。澳大利亚的砂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澳大利亚也产磷钇矿。 澳大利亚可开发利用的稀土资源,还有位于昆士兰州中部艾萨山的采铀的尾矿,南澳大利亚州罗克斯伯唐斯铜、铀金矿床。
加拿大加拿大主要从铀矿中副产稀土。位于安大略省布来恩德里弗-埃利特湖地区的铀矿,主要由沥青铀矿、钛铀矿和独居石、磷钇矿组成,在湿法提铀时,可把稀土也提出来。 此外,在魁北克省的奥卡地区拥有的烧绿石矿,也是稀土的一个很大潜在资源。还有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省境内的斯特伦奇湖矿,也含有钇和重稀土正准备开发。
南非南非是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独居石生产国。位于开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伴生有独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此外,在东南海岸的查兹贝的海滨砂中也有稀土,在布法罗萤石矿中也伴生独居石和氟碳铈矿,正计划和研究回收。
马来西亚主要从锡矿的尾矿中回收独居石、磷钇矿和铌钇矿等稀土矿物,曾一度是世界重稀土和钇的主要来源。
埃及埃及从钛铁矿中回收独居石。矿床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属于河滨沙矿,矿源由上游风化的冲积砂沉积而成,独居石储量约20万吨。
巴西巴西是世界稀土生产的最古老国家,1884年开始向德国输出独居石,曾一度名扬世界。巴西的独居石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从里约热内卢到北部福塔莱萨,长达约643km地区,矿床规模大。
编辑本段五、我国稀土资源现状商务部称中国稀土储备仅能维持20年,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有可能需要进口。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供应世界大多数稀土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日韩行动——大把投钱绕过中国找稀土 日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源。东京计划投资12亿美元用来改善稀土供应状况。日本已经与蒙古闪电达成协议,从本月起开发该国的稀土资源。 另一稀土消耗大国韩国也有类似的计划。本月初,韩国宣布将投资1500万美元,在2016年前储备1200吨稀土。现在,日本媒体欢呼又有了重大发现——太平洋海底的稀土多了去了。据外媒报道,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3日刊登了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称,包括夏威夷岛在内的太平洋中部约880万平方公里海域及东南部塔西提岛附近约24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淤泥中,含有高浓度的稀土,整个可开采量约是陆地上的1000倍。
Ⅶ 钛矿污染土地吗
钛矿是污染土地的。
大量私采的出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毁坏农田和破坏饮用水源。一位知情人士介绍,钛矿需要用大量水冲洗矿泥,将矿物从泥土中分离出来,流经清湖、平定镇的清湖河成为采矿者的主要洗矿水源。“他们洗矿之后,又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河中。”
该知情人士称,随着非法采矿活动日益猖獗,排入清湖河中的泥沙也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原本清澈的清湖河最终变成了一条流淌着泥浆水的“黄河”。
钛矿资源开采介绍:
我国钛矿资源的地质勘查,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进行的,并相继投入开发。我国钛矿资源的深加工利用(生产钛白、焊条涂料、海绵钛、钛金属、钛材等),则是从1954年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海绵钛开始。
1958年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成海绵钛及钛材加工车间投产,60年代末开始形成钛工业体系(生产海绵钛、钛加工材等),至1997年,我国钛工业已形成矿山-冶炼-加工和科研-设计-生产-应用两个相互关联、比较完整的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钛精矿、锻轧钛、钛制品、钛氧化物和锐钛型钛白颜料的出口国之一。钛矿开采点中,绝大部分为违法偷采。官方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清湖镇不法分子私自采矿逐年增多,至2005年初,清湖镇非法开采矿点在最高峰时一度达到95个。
Ⅷ 金红石(Rutile)
一、概述
地壳中含钛1%以上的矿物约有80多种,但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主要是金红石和钛矿。
金红石成分为TiO2,含Ti为60%、O为40%,常含铁、铌、钽等。晶体呈粒状或针状,集合体为粒状或致密块状。呈褐红色,含铁高时呈黑褐色,硬度为6,密度为4.2~4.3g/cm3。富铁的黑色变种称铁金红石;含铌、钽的变种(常含铁)称铌铁金红石或钽铁金红石。
金红石矿床可分为砂矿床和变质矿床。砂矿床依成因又分为:海滨砂矿、冲积砂矿、残坡积砂矿等类型。具有工业价值的是海滨砂矿,矿床分布范围大,产状较规则。海滨砂矿的主要含钛矿物是金红石和钛矿,伴生有锆英石、独居石等。目前世界上90%的金红石产量和30%的钛铁矿产量均来自海滨砂矿。
变质矿床是含钛的粘土岩、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发生变质时,由于钛元素富集结晶作用形成金红石和钛铁矿。
世界钛的资源85%~90%为钛铁矿(包括钛渣),10%~15%为金红石。世界上金红石储量分布相对较集中,巴西钛矿石储量(以锐钛矿为主)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的64.8%,意大利占10.9%,澳大利亚占9.1%,南非占3.9%,原苏联占3.9%。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金红石的主要生产国,金红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海滨中部的海岸滩砂矿床中,金红石含量为18~20kg/m3、钛铁矿为15~16kg/m3。
美国的弗吉尼亚州的罗宾宗科普变质型矿床富含金红石和钛铁矿。塞拉利昂舍尔勃里超大型海滨砂矿延长56km,金红石储量为300万t,TiO2平均含量1.2%。
随着选矿技术的发展,一些含TiO2品位低的矿床以及伴生的金红石都可得到回收利用。如意大利榴辉岩中的金红石矿床,美国科罗拉多州斑岩铜矿床伴生的金红石,我国南墅石墨矿金红石综合回收等。
我国钛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约为5.5亿t。我国钛资源总储量的95.8%是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钛铁矿和金红石仅占4.2%。金红石储量约300万t,居世界第八位,主要产地为山西代县、湖北枣阳、河南西峡和方城等地。截至1999年底河南省金红石储量见表3-13-1。
表3-13-1河南金红石矿资源状况表(万tTiO2/亿t矿石)
金红石、钛铁矿的一般工业要求见表3-13-2。
表3-13-2钛矿床一般工业要求
二、金红石的主要用途及质量标准
1.金红石的主要用途
金红石和钛铁矿是冶炼金属钛、制造钛白粉以及电焊条焊药等重要原料。金红石和钛铁矿的主要用途见表3-13-3。
表3-13-3金红石和钛铁矿的主要用途
2.产品质量标准
由原生矿和砂矿经选矿富集获得的天然金红石精矿,供制造电焊条和制取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用的质量标准,以及砂矿钛铁矿精矿质量标准见表3-13-4。
表3-13-4中国钛精矿国家标准
注:①TiO2>57%,CaO+MgO<0.6%,P<0.045%作为一级品;②TiO2>52%,Fe2O3<10%,P<0.025%作为一级品。
三、金红石矿石的选矿
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钛锆砂矿中,以海滨砂矿为主,其次为内陆砂矿。钛锆砂矿是原生矿经风化作用形成的,具有易采易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及伴生矿物种类多,综合回收价值大等优点。钛锆砂矿是目前世界上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石及独居石等产品的主要来源。钛锆砂矿中常伴生的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石榴子石、铬铁矿、磷灰石等。
由金红石、钛铁矿、锆英石等组成的砂矿选矿有粗选和精选两个阶段。
粗选的目的是为精选厂提供粗精矿。粗选厂入选的矿石首先要除渣、筛分、分级、脱泥及浓缩等,然后进入粗选流程选别。粗选厂一般与采矿作业纳为一体,组成采选厂。为适应砂矿床特征,一般粗选厂均建成移动式的。钛锆砂矿粗选一般选用处理量大、回收率高,又便于移动式选厂应用的设备,多数用圆锥选矿机和螺旋选矿机,少量用摇床。粗选抛掉了密度低的脉石矿物,获得重矿物含量达90%左右的重矿物混合精矿。
精选的目的是将粗精矿中有回收价值的矿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及提纯,达到各自的精矿质量要求,使之成为商品精矿。精选作业分为湿式精选和干式精选。
湿式精选作业包括有摇床或螺旋选矿机重选;湿式磁选预先选出部分易选钛铁矿;在粗精矿中加入氢氧化钠、盐酸、稀氢氟酸、焦亚硫酸氢钠等药剂进行高浓度搅拌,达到清除矿物污染,提高精矿效果的目的;浮选作业用于造锆英石、独居石的精选。
干式精选作业适用于矿物组成简单的粗精矿。干式精选作业包括磁选、电选等。电选用于金红石与锆英石的分离、难选钛铁矿及锆英石、独居石等矿物的精选。干式磁选通常是首先采用弱磁选选出强磁性矿物磁铁矿,然后采用中磁选选出大部分磁性较强又比较易选的钛铁矿,强磁选用于部分磁性较弱的钛铁矿及独居石与非磁性矿物锆英石、白钛矿等的分离。
下面例举几个金红石选矿厂实例。
例1纳勒库帕选矿厂(澳大利亚)
纳勒库帕(Narecoopa)选矿厂位于澳大利亚金岛的一个海滨砂矿。矿石中重矿物约占50%,有用矿物主要有锆英石和金红石,其次是白钛矿、钛铁矿、磁铁矿、石榴子石和锡石。选矿厂分粗选厂和精选厂两部分。
采出的原矿预先筛分(4mm),筛上产物丢弃,筛下产物给至32台福特(Ford)型螺旋选矿机粗选,粗选中矿再经12台螺旋选矿机再选。两次螺旋选矿机精矿用砂泵扬至3台吉尔(Gill)型磁选机磁选。磁性产品为钛铁精矿,非磁性产物经过Linatex喷射冲击箱擦洗,再送至8台摇床选别。摇床精矿为锡精矿,次精矿为含锆英石、金红石的粗精矿。摇床中矿返至本作业,尾矿返至中矿再选的螺旋选矿机再选。粗选流程见图3-13-1。
图3-13-1纳勒库帕金红石公司湿选厂流程
粗精矿采用高压电选、强磁选及风力摇床干选联合流程精选,获得锆英石和金红石精矿。精选流程见图3-13-2。
图3-13-2纳勒库帕金红石公司干选厂流程
例2金红石公司采选厂(塞拉利昂)
被开采的矿山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顿东南的莫格维摩(Mogbweno)海滨砂矿床。整个矿层含TiO2大于2%,伴生的钛铁矿和锆英石含量低未被回收利用。采出的矿石经二次洗矿预处理,擦洗机排出的细粒部分经高频振动筛筛分,筛上+1mm物料作为尾矿排除,筛下产物送至水上浮动湿选厂湿选,第二段湿选在岸上选矿厂(摇床)进行。摇床精矿过滤,干燥后干选(精选作业)。干选厂处理矿石18.7t/h,金红石精矿产量13.2t/h,精矿品位TiO2为96%,ZrO2和Fe2O3的含量小于1%。
塞拉利昂年产105t金红石精矿,选矿厂生产流程见图3-13-3。
图3-13-3塞拉利昂金红石公司选矿厂精选流程
例3枣阳金红石矿选矿厂
湖北枣阳金红石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金红石原生矿床。矿石产于富含金红石变质基性岩的原生矿床。矿石中与金红石伴生的有少量钛铁矿、磁铁矿、榍石、白钛矿、黄铁矿、磷灰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角闪石、绿泥石、云母等。金红石多为粗细粒级不均匀嵌布,-15μm占24%,与其他矿物紧密嵌布,给选别带来困难。选厂的工艺流程为重—磁—浮联合流程,见图3-13-4。
图3-13-4枣阳金红石原生矿选矿流程
例4北海选矿厂
北海选矿厂是我国最大的海滨砂矿精选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钛精矿60t。该选厂除产钛铁矿精矿外,还有锆英石精矿、独居石精矿、金红石精矿等。北海选矿厂的粗精矿全部是收购的。收购的粗精矿分两类,一类为海滨砂矿产品(咸水矿),另一类为内陆砂矿产品(淡水矿)。本地区土法生产粗精矿采用三角槽洗选,粗精矿品位TiO2>48%。精选工艺流程见图3-13-5。
图3-13-5北海选矿厂生产流程
四、金红石的深加工产品——钛白粉
钛白粉是一种优质的颜料,它的反射率高,覆盖力强,广泛用于油漆、涂料、造纸、塑料和橡胶工业。目前白色颜料仍以钛白粉为主。钛白粉是用金红石、锐钛矿经硫酸法或氯化法生产的,分为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钛白粉。
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微淡色色泽,密度为3.9~4.2g/cm3,折射率为2.71,吸油率为16~18g/100g,平均粒径为0.2~0.3μm。
锐钛型钛白粉颜料为冷蓝白色,密度3.7~4.1g/cm3,折射率2.55,吸油率18~30g/100g,平均粒径0.18~0.3mm。
金红石型钛白粉颜料性能优于锐钛型钛白粉颜料。钛白粉的主要用途见表3-13-5。
表3-13-5钛白粉的主要用途
钛白粉的生产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是1923年和1925年分别在法国和美国投入工业化生产的。1949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究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并于1956年工业化。1951年加拿大魁北克铁钛公司采用高钛渣作硫酸法制钛白粉原料取得成功。硫酸法和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流程见图3-13-6和图3-13-7。
图3-13-6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原则工艺流程
图3-13-7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原则工艺流程
我国钛白粉工业开发较晚,目前全国约有51家生产钛白粉的厂家,均是钛铁矿或高钛渣为原料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对高钛渣原料要求见表3-13-6。产品以锐钛型钛白粉为主,属低档钛白粉。由于金红石酸溶性差不适于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适用于氯化法工艺。
表3-13-6高钛渣化学成分规定(ZBH31001-87)
注:三级品适用于攀枝花地区钛矿生产的高钛渣。
氯化法工艺是高温冶金过程,在900~1000℃温度下,用固定床或沸腾床的氯化设备,用氯气氯化金红石或人造金红石,制得含杂质的粗TiCl4,再用蒸馏法或化学处理剂精处理,制得纯净的TiCl4。然后是气相氧化制取钛白粉,这是氯化法工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所在,是奠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在1200℃以上的温度下,四氯化钛在氧化炉中与氧气进行气相反应,制得钛白粉。反应中先生成锐钛型钛白粉,再在高温下转化成金红石型钛白粉。加入适量的晶型转化剂三氯化铝,可加速其锐钛型转化成金红石型。转化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经粉碎、分级、表面处理、洗涤、干燥即得到高档的金红石型钛白粉。
氯化法制取钛白粉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试验阶段,在锦州已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在制取四氯化钛方面我国已积累了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不论是溶盐氯化炉,还是沸腾氯化炉技术都已过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氯气在高温下是腐蚀性很强的气体,反应器的材质问题难以解决;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TiO2颗粒附着在反应器壁上,使TiO2颜料性能变差,且扰乱反应器内气流使反应不均匀,严重时会堵塞反应器,使生成被迫停止,此难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操作条件很难控制和选择等。尽管氯化法技术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但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益高、三废排放量很少,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河南省生产钛白粉厂家有长葛化工厂、偃师钛白粉厂、焦作化工总厂等,但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仅能生产少量低档钛白粉。
目前我国钛白粉需求为19万t/a,而国内生产能力为13.35万t/a,且主要是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需求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主要依赖进口,售价为19000~20000元/t。
五、河南省金红石矿的开发利用
河南省金红石储量较多,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仅西峡八庙金红石矿区水峡矿段被开发利用。其选矿工艺为磁选—重选—酸洗的流程,获得金红石精矿TiO2为95.05%,杂质S为0.039%,P为0.028%,满足天然金红石二级品要求。此选厂规模为日处理50t,按生产300天计,年产精矿仅200t。目前我国金红石需求量1万t/a,全国金红石产量为4000t/a,因此金红石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金红石精矿目前售价为5000元/t左右。
对方城县五间房金红石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河南省地矿厅中心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都进行过选矿试验。五间房金红石为风化壳型砂矿,分南、北两个矿体。南部复杂,金红石嵌布粒度细;北矿体矿石类型简单,金红石嵌布粒度较粗。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采用的选矿流程为:重选—浮选—磁选—重选—酸洗。获得的精矿指标为:TiO2为92.19%(金红石TiO2为90.21%);S为0.048%,P2O5为0.01%;回收率为40.59%。杂质含量高,S含量达到天然金红石精矿四级品标准;回收率低。
河南省地矿厅中心实验室进行了多方案选矿流程试验,包括有:直接浮选—酸浸—强磁选;脱钙—浮选—酸浸—强磁选;重选—浮选—精矿分别酸浸—强磁选。其中最后一个选矿流程获得选矿指标较好,精矿产率为1.88%;精矿金红石TiO2为89.06%;金红石TiO2回收率为74.30%。未进行杂质含量分析。
地科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采用的流程为:擦洗—重选—浮选—磁选—酸洗。
小型试验的指标为:产率为1.5%;全钛品位为92.17%;金红石品位为90.80%;金红石回收率为62.13%;杂质含量,S为0.012%,P为0.03%,Fe2O3为0.65%。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YB839-87)二级品要求。同时综合回收铁精矿,产率为4.85%、全铁品位为59.66%。
主要参考文献
[1]《非金属矿工业手册》编辑委员会,非金属矿工业手册(上、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12。
[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手册》编辑委员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手册,科学出版社。2000.2。
Ⅸ 矿产储量和资源
(一)能源矿产
1.能源安全问题严重
乌克兰能源矿产资源的特点,可以用 “富煤缺油少气” 这六个字来概括。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0.02%,年产原油不到450万吨; 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0.7%,近年来平均年产量也就200亿立方米; 油气消费量的大约70%需要进口。乌克兰核电比较发达,2004年有两座兆瓦级核电站投入运营,是欧洲排名第三的核电发达国家,但核燃料目前全部依赖进口。
煤炭储量丰富,占世界储量的3.5%,似乎是乌克兰唯一 “取之不尽” 的能源资源。乌克兰历史上盛产煤炭,但1990~2004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煤炭生产能力减少了1.26亿吨,新增生产能力只有1790万吨。近年虽有少量煤炭出口,由于所产焦煤不足,也不得不进口一些煤炭。业内人士指出,如不采取紧急措施,用不了多久,乌克兰这个煤炭大国,也会像进口油气一样,沦为煤炭进口国(И.Г.Ширнини др.,2007)。
按理说,在一次能源资源中,乌克兰能源部门能满足本国近47%的需求量,这个指标相当令人满意(日本仅7%,意大利17%),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却很不如意(表13-3):稀缺的天然气,偏偏占消费量的41%,而欧洲国家平均水平才是22%。
表13-3 乌克兰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И.Г.Ширнин и др.,2007。
从国外进口大量油气和核燃料,煤炭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一切都对乌克兰的能源独立和安全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油气纷争,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持续不断,愈演愈烈,乌克兰饱受俄罗斯关油断 “气” 的压力和困扰,其苦痛自不待言。乌克兰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今后煤炭和核能将是乌克兰电能的基本来源,因为煤和铀储量极大。工业部门倚重天然气是暂时的,应当逐渐减少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И.Г.Ширнин и др.,2007)。图13-3示出乌克兰油气田和煤矿的分布情况。铀矿床见图13-4。
2.油气
据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公布的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1月1日,乌克兰石油估计的证实储量为5411.5万吨,天然气估计的证实储量为11043.6亿立方米(Oil & Gas Journal,2008)。英国石油公司估计的乌克兰天然气证实储量为9200亿立方米(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另据乌克兰国家地质勘探研究所所长C.B.戈绍夫斯基披露的资料,截至2005年1月1日,乌克兰油气原始可采资源量约为93.227亿吨标准燃料,其中石油和凝析油16.434亿吨,天然气74793亿立方米。27%的油气资源赋存在5~7千米深处。截至2005年初,上述原始油气资源的25%已采出,37%已探明,未探明的油气资源量约有54.68亿吨标准燃料(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乌克兰境内可划分出4个含油气省,包括11个油气区和35个含油气远景区,也可以按三大块地区来分析乌克兰油气田的分布特点(刘燕平,1997):东部地区(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和顿巴斯西北部),西部地区(沃伦-波多尔台坪、前喀尔巴阡、喀尔巴阡、外喀尔巴阡),南部地区(滨黑海,克里木半岛,黑海和亚速海专属经济区)(图13-2,13-3)。
国家储量平衡表中统计了355个油田、气田和天然气凝析油田,其中东部地区207个,西部地区106个,南部地区42个(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图13-3 乌克兰燃料矿床分布图(引自 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东部含油气地区位于乌克兰东北部和东部,油气田集中分布在第聂伯-顿涅茨坳陷内。油气藏产在结晶基底岩石弱化带和泥盆纪烟煤沉积层、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沉积层中,赋存在陆源和碳酸盐岩石中。石油少硫,含许多轻质馏分,密度850 ~860千克/立方米。天然气为甲烷型(甲烷含量98.5%)。重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有45个产油层。含油气沉积层的厚度为1000米。石油沉积层主要在深度4.5千米以内,天然气和凝析油沉积层产出深度达5~6千米。较大的油气田有谢别林、克列斯季谢、叶夫列莫夫、雅布鲁诺夫、列里亚科夫油气田。
西部地区的油气田主要产在乌克兰西南部的前喀尔巴阡坳陷中。油田集中产在古近-新近纪地层中,气田多产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和中新世地层中。油田产出深度为500~4800米,气田为100~4800米。油气田主要产于砂岩中,少数产于碳酸盐岩层。石油少硫,石蜡含量7% ~10%,密度800~900千克/立方米。较大的油气田有勃利斯拉夫、奥洛夫-乌利京尼扬、比特科夫-巴勃琴油气田。
南部地区的滨里海-克里木含油气区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克里木半岛及其附近海域(黑海和亚速海)。工业油气田产在古近纪-新近纪、早白垩世地层中,产出深度为100~4500米。较大的油气田有 “暴风雨”、芬塔诺夫、戈里岑气田。
3.煤
乌克兰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底,乌克兰拥有煤炭储量338.7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4.1%,居第六位,在美、俄、中、澳、印之后。其中烟煤和无烟煤153.51亿吨,次烟煤和褐煤185.22亿吨(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另据乌克兰专家引述的本国统计资料(И.Г.Ширнин идр.,2007),乌克兰煤炭资源量估计有1173亿吨,探明储量约为543亿吨,其中97%以上的储量集中在东部顿涅茨盆地,西部的利沃夫-沃伦盆地的储量仅占不到3%(表13-4; 图13-2,13-3)。
表13-4 乌克兰顿涅茨盆地和利沃夫-沃伦盆地煤储量和产量
资料来源:И.Г.Ширнин,В.И.Дубницкий,2007。
乌克兰国家地质勘探研究所所长С.В.戈绍夫斯基提供的乌克兰煤炭储量数字介于上述两家的数字之间。他指出,乌克兰硬煤总储量为430亿吨,褐煤总储量为26亿吨。硬煤产在顿涅茨盆地和利沃夫-沃伦(В.А.Колосов и др.,2005)盆地,而褐煤分布在第涅伯-顿涅茨盆地和外喀尔巴阡坳陷。
顺便提一下,乌克兰列入国家储量平衡表的泥炭储量有66亿吨,但是由于煤炭丰富,泥炭很少被利用。
4.铀
乌克兰铀矿储量比较大,据世界能源信息署(WISE)资料(刘增洁,2008c),乌克兰回收成本≤130美元/千克的铀储量为13.5万吨,其中回收成本≤80美元/千克的储量为12.65万吨,≤40美元/千克的储量为2.74万吨,约占这个成本级别世界总储量的1.6%,居世界第十位。目前在采的铀矿床主要有瓦图季诺、岑特拉利内、米丘林、新康斯坦丁诺夫卡等矿床(图13-2,13-4)。
(二)金属矿产
在乌克兰的金属矿产资源中,铁、锰、铬、钛属优势矿产,储量大,产量也较高。这些矿产为乌克兰发展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一些主要金属矿产的分布情况见图13-2和图13-4。
1.黑色金属
(1)铁
乌克兰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统计资料,乌克兰铁矿石储量为300亿吨,储量基础680亿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20%,居第一位; 如果按含铁量来说,储量为90亿吨,储量基础为200亿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12.3%,居第三位,位于俄罗斯、澳大利亚之后(U.S.Geological Survey,2009a)。据乌克兰本国的资料,铁矿石探明储量估计有322亿吨。截至2001年,51个铁矿床经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的ABC1C2级剩余矿石储量有255亿吨。铁矿石的可采储量能保证露天矿开采36~95年,天然富矿石可保证地下开采9~50年(В.А.Колосов и др.,2005)。另据报道,乌克兰有53个铁矿床,其中30个矿床正在开采,占探明储量的58.6%。绝大部分证实储量集中在大克里沃罗格地区,证实储量有259亿吨,平均品位为35%,富矿石(58.3% Fe)有17亿吨。目前在开采克里沃罗格、克列缅丘格和别洛焦尔三个铁矿区的富矿和含铁石英岩。1992年以前还利用过克里木半岛刻赤铁矿区的“烟矿”(赤铁矿矿石)(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铁矿床的分布情况见图13-2和图13-4。
尽管乌克兰平衡表内铁矿石储量巨大,但其开采利用问题越来越显现,大部分矿石不能赢利开采。例如,在现营采矿企业的179亿吨铁矿石表内储量中,露天矿和矿井设计边界内的工业储量只有77.1亿吨(占43.1%),其中含铁54%~62%的富矿仅有4.5亿吨,其余72.6亿吨是贫矿或铁含量仅24%~30%的含铁石英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矿物原料标准不能保证开采这样的矿床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另外,开采深度不断加大,有的露天矿深度达到350米(设计深度550~600米),矿井深度达到1300~1400米,大大增加了基建投资和开采费用(В.А.Колосов и др.,2005)。
图13-4 乌克兰金属矿床分布示意图(引自 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2)锰
乌克兰锰矿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资料,乌克兰锰矿石储量为1.4亿吨,储量基础5.2亿吨,而南非分别是9500万吨和4.0亿吨(包括推测资源)(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乌克兰的统计数字,一说探明储量大约2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В.А.Колосов и др.,2005); 另说探明储量(尼科波尔锰矿区和托克马克矿床)为22.6亿吨,平均品位为23.1 % Mn。其中较富的(28.6% Mn)易选氧化矿石仅占一小部分(占15.2%,3.3亿吨),在其余矿石中,较贫(21.9% Mn)难选碳酸盐矿石居多(占77.3%,17.6亿吨)(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大部分矿石磷含量高。
尼科波尔锰矿区的矿石可以划分出三个带:氧化矿石(28.6% Mn)、氧化物-碳酸盐矿石(25% Mn)和碳酸盐矿石(20.7% Mn)。第一个带的矿石最有价值,占15%,最后一个带的矿石占78.5%。矿体产出深度10~110米,厚达4.5米,平均2米左右,矿带走向长度达200千米,宽度为25~50千米(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目前乌克兰锰矿储量结构和选矿工艺不能满足黑色冶金工业对优质锰精矿首先是低磷锰精矿日益增加的需求。向化学工业供应所谓过氧化物优质锰精矿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以前都是从格鲁吉亚进口这种原料。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对尼科波尔锰矿床附近氧化矿石和氧化物-碳酸盐混合矿石比例大的矿床进行工业开发,加强碳酸盐矿石有效选矿工艺的研究。
(3)铬
在基洛沃格勒地区波希热超基性岩体中发现了铬铁矿工业矿体,600米深度以内的预测资源量估计有3亿吨,Cr2O2平均含量达28%,进一步勘探开发很有前景。
2.有色金属
与黑色金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乌克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贫乏,其中只有钛资源一枝独秀,无论是钛铁矿还是金红石,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表13-1)。
(1)钛、钒
乌克兰钛矿床的地质-工业类型齐全,其中价值最大的是岩浆型钛磁铁矿矿床。目前共发现了40多个矿床,包括1个超大型矿床,13个大型矿床,20个中型矿床(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资料,乌克兰钛铁矿储量为590万吨(TiO2),储量基础1300万吨,按储量位居世界第十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乌克兰钛铁矿储量占独联体国家总储量的42%以上。
乌克兰金红石资源丰富,储量和储量基础各为250万吨,居澳大利亚、印度、南非之后,与塞拉利昂并列第四位。金红石精矿年产量近年来保持在6万吨水平,2008年低于澳大利亚、南非和塞拉利昂,也占第四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钒是钛磁铁矿石最常见的伴生有益组分,在乌克兰沃伦地区的钛磁铁矿矿床中就赋存有大量的钒。在伊尔尚矿区钒作为伴生组分的储量也已得到证实。
(2)铜、铅、锌
乌克兰的铜不能自给,从独联体国家进口铜满足国内需求。铜矿床有两个地质-工业类型:含铜砂页岩矿床和暗色岩建造中的铜矿床,研究程度都不够。已知还有一些黄铁矿型铜矿、斑岩铜矿和铜镍硫化物型矿点,都没有深入研究,而目前最有意义的是不久前发现的暗色岩建造的那些矿点。在沃伦矿区的暗色岩建造中,发育自然铜矿化,分布面积达1万多平方千米,现已划分出两个最有远景的矿结:拉法洛夫矿结和戈尔尼亚矿结。玄武质熔岩中自然铜总预测资源量(埋深150~500米)估计有2500万吨。在火山凝灰岩中,划分出6个含铜层位,厚度为1~19毫米,含铜0.5%~4.5%,伴有金(达4克/吨)、铂(达1.6克/吨)和钯(达1.4克/吨)。对乌克兰来说,无论从铜本身来说,还是从伴生有益组分特别是铂族金属来说,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这些非传统类型矿床,查明其可能的工业价值。
乌克兰优质铅锌矿石分布在两个地区:外喀尔巴阡地区和第聂伯-顿涅茨盆地东南部。开发金-多金属矿床对于获得铅锌是有远景的,但开采穆日耶夫金-多金属矿床只能部分地解决乌克兰铅锌需求问题。
外喀尔巴阡别列戈夫-别甘火山期后活动带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问题早已引起人们关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该区最初发现了硫矿,后来又找到了明矾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英岩、各种黏土,再后来才发现叠加的多金属和汞矿化,还含有金和银。仅在别甘明矾石重晶石多金属矿床范围内,就赋存有锌38.11万吨,铅12万吨。该区明矾石探明储量有3亿多吨,重晶石预测资源量有100多万吨。那里应当建立一个单一的但多门类的化学联合企业,生产一系列国民经济所需要的产品,直到汞,更不必说那些贵重的金属。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上述各种矿产的研究还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在地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东南部的哈尔科夫州别利亚耶夫铅锌矿床,经初步勘探圈出了一个矿体埋深不大(500米以内)的矿段,有可能首期开采,探明C2级储量锌61.8万吨,铅26.5万吨。
(3)镍、钴
乌克兰境内发现了一批小型镍钴矿床,既有原生硫化物矿石(预测资源量达1500万吨),又硅酸盐矿石(10个矿床探明储量20万吨)。镍钴矿床都是超基性岩风化壳型矿床,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区:中波布热地区(基洛沃格勒州)和第聂伯河中游沿岸地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4)铝
乌克兰铝的供应问题相当尖锐。还在苏联时期,就在尼古拉耶夫市建了一座大型氧化铝厂,在扎波罗热市建了一个联合冶金企业,当时的打算是从境外运来大量铝土矿和铝矾土,生产出中间产品(氧化铝)和最终产品(铝),也把部分原料改运到东西伯利亚的铝厂,利用当地水电站富余的电能。这种格局一直维持至今,但情况不好,因为时过境迁,苏联的解体使乌克兰的大铝厂处于无米之炊的困境。
关键的问题是乌克兰迄今没有一处像样的铝原料基地。境内有一些高铁铝土矿小矿床,其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维索科波利耶矿床探明储量1700万吨,预测资源量7200万吨。滨亚速海地区产出一些碱性霞石岩岩体,富含锆、钛、铌,矿石储量有30亿吨。前面提到的外喀尔巴阡地区的明矾石矿,在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潜在的含铝原料利用。列入国家储量平衡表的有2个大型矿床:别甘矿床拥有明矾石探明储量2.9亿吨,别列戈夫矿床探明储量为5140万吨。此外,在别列戈夫矿田的边界附近,还有十来个与次生石英岩有关的明矾石矿床和矿点。
(5)钨、锡、钼
这几种矿产乌克兰都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要,没有像样的矿床,只有一些矿点可供进一步研究。
在乌克兰地盾北部和西北部,云英岩中发现有含锡稀有金属伟晶岩型矿点,与之伴生的砂矿中有锡石-铌铁矿-锆石-黑钨矿富集体。
在乌克兰地盾的上述地区和滨亚速海地区,找到了钨钼矿点,准备进一步勘探开发。其中主要有乌克兰地盾西北部的韦尔巴和乌斯季诺夫矿点,第聂伯河中游地区东谢尔盖耶夫矿点。
3.贵金属
乌克兰可划分出3个含金区:喀尔巴阡、顿巴斯和乌克兰地盾。
喀尔巴阡含金区研究得最充分,穆日耶夫和萨乌利亚克两个矿床的探明储量接近55吨。两矿是毗邻的姐妹矿,类型相同,矿石成分相似。穆日耶夫金-多金属矿床1999年投入工业开发,在其授权采矿范围内,第一阶段就证实金储量80~100吨,银1000吨,铅锌约250万吨。萨乌利亚克矿床只作了初步勘探,获P1级预测资源35吨,P2级预测资源65吨。据专家初步估算,喀尔巴阡含金区的总资源量,金为400吨,银5500吨,铅270万吨,锌530万吨。
顿巴斯含金性研究起步早,但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没有一个一致的评价。顿巴斯金的预测资源量有400吨左右。有一个小矿床在开采,即博布里科夫金硫化物矿床。
乌克兰地盾是乌克兰重要的含金区,总预测资源量估计有2400吨,有6个矿床作了充分研究,估算出的资源量超过620吨:“五月”、克林佐夫、尤里耶夫、谢尔盖耶夫、“金沟”和“宽沟”矿床。
尽管乌克兰各种建造的含铂性前景相当看好,目前尚无铂族金属的探明储量。
4.稀散及稀土金属
在分散元素中,乌克兰尼古拉耶夫氧化铝厂打算从进口铝土矿中回收镓。在顿巴斯的焦煤中,发现了较高含量的锗(达4.5克/吨)。早先乌克兰的焦化厂曾经从氨水中回收了4~5吨锗和一些汞。
在稀有金属中,锂和铍的资源前景较好。
在日托米尔州,探明了佩尔然铍矿床,含矿岩体是长石交代岩和云母石英长石交代岩,B2O的平均品位为0.55%,主要以硅铍石形式产出。
锂的工业富集与伟晶岩有关,在滨亚速海地区是锂辉石伟晶岩,在基洛沃格勒州是透锂长石伟晶岩。原矿经富选后可获得锂辉石精矿,Li2O含量达5.07%,回收率为88.5%,产出率18.8%。而这些伟晶岩的主要价值在于可顺便回收的石英、长石和薄云母精矿。
实际上,在乌克兰的许多伟晶岩田中,都发现有稀土、钽和铌的工业富集,但目前准备开采的只有亚佐夫矿床,它是一个正长岩岩块,面积20平方千米左右,已经划分出一些地段,稀土总含量1.25%,ZrO2含量1.5%。
(三)非金属矿产
1.金刚石
在乌克兰找到了3个有金伯利岩和煌斑岩岩浆活动(金刚石的原生来源)显示的地区:沃伦-波多尔台坪、乌克兰地盾中部和滨亚速海地区及其与顿巴斯交接地带。从发现工业金刚石矿床的远景来看,首先当推库霍茨科-谢尔霍夫地区。正是在库霍茨卡亚沃利亚镇附近,1975年发现了乌克兰第一个金伯利岩显示。在乌克兰地盾中部基洛沃格勒市附近,近年来在列列基夫和晓尔索夫两个地段,发现了厚度不大的岩墙状金伯利岩和煌斑岩岩体。该区尚未开展金刚石专项普查工作。
滨亚速海地带已经查明7个金伯利岩体(图13-5)。据推测,原生含金刚石的岩石与纵贯俄罗斯地台和乌克兰地盾,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岩筒一直延伸到亚速海的那个金伯利岩-煌斑岩岩带的南翼有关(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2.其他非金属矿产
乌克兰境内各种非金属矿床星罗棋布,有2000多个(图13-2,13-5)。其中的某些矿物原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还可供出口换汇。例如石墨、高岭土、耐火黏土、膨润土、钾盐、石英岩、高纯石英砂、建筑和饰面石料等。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统计资料,乌克兰钾盐储量为2500万吨K2O,储量基础为3000万吨K2O,储量居世界第九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滨亚速海地区的彩纹超基性岩和红色花岗岩,储量巨大的灰岩和白云岩,顿巴斯深达数千米的优质岩盐底辟构造,喀尔巴阡山区的自然硫,曾经大量出口的优质高岭土,这些都是乌克兰闻名于世的非金属矿产。就石灰岩、白云岩、耐火黏土、膨润土而言,乌克兰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开采和初加工工业(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乌克兰溴、碘资源也很丰富,溴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为40万吨,年产量估计为3000吨,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四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表13-5 列出了乌克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矿产的储量和预测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