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为什么会败在日本之手
1. 李鸿章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为何全军覆没,惨败于日本呢
相信对历史有过系统学习经验的朋友们可能就会了解到,我国曾经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屈辱求和的岁月,在那个生产还不算太过于发达的时代里,我们深刻体会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清末,且先抛开或许有些衰败的社会模式不谈,在那一段带有着鲜明印记的历史时期,除了涌现出大批的历史风云人物之外,还出现了很多甘愿献身于家国的热血勇士,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号称是亚洲第一的军舰,北洋水师。
伴随着西方侵略者嚣张气焰的不断升腾,清朝也意识到了自己早已不是列次高位的大国了,很多年前是西方使者想方设法的巴结大清,但是现在清朝早已被西方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时境过迁中更多想要表达的不过是物是人非的无奈。李鸿章一众大臣恍然大悟,真正开始意识到了接受新事物,结束闭关锁门状态的重要性。开始在不改变原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引进西方新式的技术,并开办了多家工业类型的工厂。李鸿章也开始着手于组织建设北洋水师,北洋水师的全体人员加在一起,大概能达到了四千多人,所涉及到的各种样式的装备武器,大多数都依赖于进口,来自本国自主制造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但是整体的战斗力还是不俗的,当时李鸿章对于北洋水师的训练,也是丝毫都不敢马虎的,毕竟军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门面。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军舰北洋水师最后只落得个惨败于日本的现实,它的全军覆没也象征着同时期的洋务运动的就此失败落幕。此后清朝的路走得越发艰辛。先不说别人的武器是有多高级,其实北洋水师的覆没并非是没有原因的,与其安慰自己说是运气不好,不如坦然的寻找失败的真正的原因。我们拨开历史若隐若现的迷雾,找出了两点比较重要的原因,想和大家具体谈谈,光是看外部的条件,北洋水师的战斗热情还是很高的,但是结果,就有点让人觉得事与愿违了。
2. 北洋舰队号称世界第四,为何惨败于日本联合舰队
北洋舰队,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是东亚第一。但如此一支强大的海军却在1984年的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海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那么为什么强大的北洋海军打不过日本联合舰队?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3. 清朝的北洋水师为何会在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呢
相信对历史有过系统学习经验的朋友们可能就会了解到,我国曾经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屈辱求和的岁月,在那个生产还不算太过于发达的时代里,我们深刻体会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清末,且先抛开或许有些衰败的社会模式不谈,在那一段带有着鲜明印记的历史时期,除了涌现出大批的历史风云人物之外,还出现了很多甘愿献身于家国的热血勇士,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号称是亚洲第一的军舰,北洋水师。
伴随着西方侵略者嚣张气焰的不断升腾,清朝也意识到了自己早已不是列次高位的大国了,很多年前是西方使者想方设法的巴结大清,但是现在清朝早已被西方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时境过迁中更多想要表达的不过是物是人非的无奈。李鸿章一众大臣恍然大悟,真正开始意识到了接受新事物,结束闭关锁门状态的重要性。开始在不改变原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引进西方新式的技术,并开办了多家工业类型的工厂。李鸿章也开始着手于组织建设北洋水师,北洋水师的全体人员加在一起,大概能达到了四千多人,所涉及到的各种样式的装备武器,大多数都依赖于进口,来自本国自主制造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但是整体的战斗力还是不俗的,当时李鸿章对于北洋水师的训练,也是丝毫都不敢马虎的,毕竟军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门面。
4. 近代李鸿章打造的北洋水师号称东亚第一,又是怎样败给日本的呢
北洋水师当时是亚洲第一没错,而且李鸿章对北洋水师很费心力。水师的主帅是丁汝昌,是李鸿章的亲信。甲午战争开始,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政治王牌,他不想牺牲掉,本来是想让丁汝昌把水师所有船,驶到辽东,避开日本舰队。而丁汝昌主张一战,也有意要一战。所以不听李鸿章之令,留在青岛,打算与日本舰队决战。结果,北洋水师上的官员却不听丁汝昌之军令,不战主张投降,那些无耻官员都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没办法,服毒自杀,那些官员,代他在投降书上签字。最后,所有北洋水师的军舰都被日本所获,之后日本用这些军舰近20年才退役。这些军舰当时在亚洲是最先进的,如果一战,日本必败。本来战或者驶出青岛不参战。都可以保留北洋舰队,但是结果却是…… 因为这个,中国半个多世纪没有海军。直到现在,中国海军军力也没有达到当时北洋水师在亚洲的水平。
5. 清朝的北洋水师为何会在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
当代人普遍将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无能,北洋陆海军将领指挥不当,海军武器装备落后,缺乏快速巡洋舰和速射炮,陆海军协同作战不利等等。
具体到各个战役,则认为,丰岛海战中,北洋水师将领轻敌,护航军舰力量单薄,寡不敌众;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在总吨位、航速、速射炮等方面占优势,敌强我弱,北洋水师难逃厄运;威海卫保卫战中,清军陆军未能击退从荣成登陆进犯的日军,致使炮台失守,加上援军未至,北洋水师遭到日军水陆夹击,残部最后被迫投降。
其实,北洋水师在总吨位、航速、速射炮、新式舰船方面虽然不及日本联合舰队,但是在装甲舰防护能力、克虏伯大炮射程威力和炮台工程技术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并非完全不堪一击。
黄海海战战至最后,北洋水师巨炮均受伤,定远只有三炮,镇远只有两炮,尚能施放。威海卫保卫战,炮台上的火炮一旦被日军炮火击坏,也只能放弃和作废,鲜有能自行修复的。
最后,北洋水师舰艇弹药配置不足也是海战失利的另一大因素。
据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不是爆破弹。在黄海海战的最后阶段,日本联合舰队向东南撤退,北洋水师两舰追击,相距二三海里处,日舰本队调头应战,当时的的炮战相当激烈,然而镇远射出48发炮弹后弹药宣布告竭,之剩下12英寸钢铁弹25发,榴弹已发都没有了,定远的情况也是如此。
那么,弹药不足的情况是不是应该归结为当时负责供应弹药的天京军械所呢?其实,在1894年12月,查验北洋水师的弹药情况,存库炮弹中,仅开花弹就有3431枚,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油403枚,210毫米的油952枚,150毫米1237枚,120毫米362枚,6英寸的有477枚。而在黄海海战后,又拨付给了北洋水师360枚开花弹。
然而,这批开花弹并没有用于黄海海战!
为什么不用,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些开花弹没有在舰上。而之所以不在舰上,主要责任在丁汝昌身上。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阵,消极避战,心存侥幸,以至于出海护航时连弹药都没带足,致使北洋水师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舰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程度。
6. 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为何最后会遭遇惨败
北洋舰队之所以打不赢日本舰队有以下六个原因:
第一,指挥出现失误。在黄海海战刚开始不久后,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舰的舰桥因为年久失修,被火炮的后座力给震塌。北洋舰队总指挥丁汝昌从舰桥上摔落受伤,而不能继续指挥战斗。
第六,北洋舰队军纪涣散,操练松弛,贪污腐败,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