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歌有哪些是日本人作曲
① 求着名红歌作曲家。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② 中国有名的100首革命歌曲
我的祖国、映山红、团结就是力量、十送红军、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梅赞、唱支山歌给党听、洪湖水浪打浪、祖国,慈祥的母亲、咱当兵的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长江之歌等。
1、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5、南泥湾
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
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 。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 。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③ 中国红歌汇:爱国歌曲160首的作者简介
吴颂今,笔名颂今,国家一级词曲作家,资深音乐制作人。江西南昌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任《心声歌刊》副主编、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音乐总监。现任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高级编辑、颂今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流行歌坛10年成就奖章、广州流行歌坛30年成就奖、中国最佳音乐监制将获得者。 系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流行歌曲》、《通俗歌曲》、《音乐世界》等杂志编委,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等大学客座音乐教授。
从业40余年,创作音乐作品4000余首,100余首广泛流传,20余首获国家级创作奖。编辑录制唱片专辑200余种、图书10余种。
④ 节奏明快的 革命歌曲
截止2020年2月,节奏明快的革命歌曲如下:
1、《红星歌》是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余童声合唱团、中央人民解放军歌舞团演唱的歌曲,该曲收录于1974年发行的专辑《闪闪的红星》中。
2、《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是歌剧《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场中的唱段,在流传过程中,渐以独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现。《星星之火》这部歌剧1950年12月由东北鲁迅文学院首演于哈尔滨。
3、《工农兵联合起来》为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是在日本学堂乐歌《学生宿舍的旧吊桶》的曲调上重新填词而成,歌曲成曲于清末民初,收录在《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萃5》中。
4、《游击队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是中国着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作。《游击队歌》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
5、《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由贺绿汀谱曲、填词。
⑤ 张学友有一首歌叫“李香兰”请问她是谁
李香兰
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于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于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干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 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干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着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王?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么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着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着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
“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
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
“李香兰小姐!你为甚么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么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她只好说道
“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
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于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于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于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⑥ 歌曲 十一年 背后的故事
亮亮和晶晶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亮亮是个心地善良的小男孩,晶晶是个漂亮的女孩。专辑封面他们是生长在同一个地方的,家境也相仿。他们的性格,话语等方面都很相似。从而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好朋友。就这样时间流逝转眼间就到了他们考高中的时间了。那年亮亮与晶晶报了同一家大学。
但是,亮亮的家里出了一点事情,离不开家。只好去了离家最近的大学。晶晶自己顺利的考上了远方的大学。就这样亮亮和晶晶分开了。亮亮和晶晶在大学时代都是写信联系的。很少打电话。 大学过去了。亮亮在当市找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而晶晶却要出国留学了。
都相互有了自己的目标,从而亮亮和晶晶的差别也越来越远了。但是他们的感情没有变化,虽然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但是他们都是牵挂着对方的一个月至少会打2次电话问候一下对方。晶晶走后亮亮就努力地工作,等着晶晶回来。
时间一天一天的溜走,亮亮工作做得很出色,提升到省里面工作了。原本亮亮打算在晶晶23岁生日回来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晶晶的。 可是就在生日的前一个星期,亮亮接到了晶晶的电话。晶晶告诉亮亮她临时有了别的事情,可能没有办法回国了。晶晶的父母也办理了出国的手续。不知道要什么时间回国了。
让亮亮忘记她,找个人代替她的位置,照顾好自己........亮亮听了以后对晶晶说:“没有关系,我会等你,直到你回到我的身边。”说了以后就挂了晶晶的电话。
那以后亮亮就不打电话给晶晶了,都是发信息给晶晶的,前几个月晶晶也会回发给亮亮的,后来就没有了消息。但是亮亮一直都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发着问候的信息到晶晶的手机上。
随着时间的过去,亮亮的工作成绩还是一直很棒,因为单身所以追他的女孩子也越来越多了。但是,他从来都不会给女孩子回应的,因为亮亮知道他在乎的还是晶晶,没有办法忘记晶晶的。
转眼间十一年过去了。在亮亮34岁生日的那天。亮亮在大街上看到了晶晶,晶晶身边带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得那么像晶晶。亮亮早就心里有了数,这可能就是晶晶的女儿。
可还是没有办法相信这是事实。想要听到晶晶的回答。亮亮问了晶晶:这是你的女儿吗?晶晶说:是的。她今年十岁了。问了一些近况如何。
亮亮和晶晶就分开了,晶晶真的是忘记亮亮的生日了吗?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有和亮亮说。 亮亮这天一个人走大街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走到尽头,好伤心难过哦!
那天过后,亮亮再次拿起手机发了最后的一条发信息告诉晶晶,你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与你相识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你永远都是我的最爱。希望你永远快乐幸福。
(6)中国红歌有哪些是日本人作曲扩展阅读
《十一年》是邱永传演唱的一首歌曲,由侯宗辰作词、张宏宇作曲,吴均桥编曲,收录在他2010年发行的专辑《十一年》中。
获奖记录
2012年3月,酷狗音乐飙升榜第一:邱永传
2012年3月,搜搜音乐排名榜第一:邱永传
2012年3月,网络排名榜第四名:邱永传
邱永传(Jeson),1988年6月2日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市,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2005年,邱永传创作第一首原创歌曲《海盟誓言》。
2009年夏,发行歌曲《十一年》,发行两年后反响平平,使业内人对这首歌都放弃了希望。
8月,受邀录制北京电视台《明星私家事》节目,随后获邀参加CCTV-3《艺苑风景线-福建龙岩》举重之乡晚会。
9月,获邀参加CCTV-7《乡村大世界-走进太原》节目的录制。
同月,获邀参加CCTV-3《欢乐中国行-江西》晚会;获邀参加网络沸点晚会。
10月,去上海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MusicRideo“中国TOP排行榜”拉票活动。
11月,参加“天天在线”网络视频及电台专访。
2012年,邱永传正式签约同汇(国际)唱片,同汇国际文化传播公司为其特约了日本音乐人张宏宇先生作曲,国内词作者侯宗辰为其量身打造单曲专辑《十一年》。
主打歌《十一年》发行后在酷狗音乐总排名榜、QQ音乐排名榜、网络总排名榜同时位居第一名。
7月,与向银莹合作演唱并发行歌曲《伤心你的堕落》。
8月23,邱永传七夕情人节发布歌曲《七月七的花》。
2013年,创作并发行疗伤情歌《就是想着你》。
2014年1月,友情加盟由导演刘夏同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凤求凰之疯三绝》。
3月17日,邱永传做客中国情趣娱乐网并接受专访。
9月,推出专辑《十二年》,主打同名歌曲发布仅一天的时间获得了音乐飙升榜第一名、音乐网络红歌榜第一名。
⑦ 抗战时期有哪些经典的革命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
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
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毕业歌》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游击队之歌》作曲/作词:贺绿汀
“八·一三”事变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一队北上做抗日宣传,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首次演唱就受到热烈欢迎。
《在太行山上》作词:桂涛声 作曲:冼星海
合唱曲,作于1938年,歌词描绘太行山区游击队员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
⑧ 中国红歌有哪些在哪找红歌
可以在各大音乐播放器找。推荐如下
1、《我爱你中国》
是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经典插曲,创作于1979年,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该影片的热播,这首由着名女高音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的主题曲也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唱响。
2、《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这首歌创作于1977年下半年,当时全国正处在打倒“四人帮”的欢欣鼓舞之中,中央文化部和中国音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音乐界创作新国歌。作曲家朱南溪谱了贺东久和任红举合写的歌词“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3、《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是歌剧《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场中的唱段,在流传过程中,渐以独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现。《星星之火》这部歌剧1950年12月由东北鲁迅文学院首演于哈尔滨。
4、《洪湖水浪打浪》
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5、《南泥湾》
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
⑨ 红色歌曲有哪些歌
红色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党啊,亲爱的妈妈》、《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
一、《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二、《东方红》(陕北民歌)由李有源、公木作词,李涣之编曲,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九、《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一个春天的故事,一个中国的崭新开始,一首歌就这样记取了中国新时期发展的历史。
十、《走进新时代》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