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要日本赔偿
Ⅰ 二战中日本对各国的赔偿,中国为什么不想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对各国都有赔偿,只有中国作为受侵害最严重的国家放弃了赔偿。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中国不想要,而是因为日本战败之后国家又没有钱,又没有资源,没有赔偿的基础。再就是一穷二白的中国也没有实力强行让日本进行赔偿。
虽然之后日本觉得低利息的给中国一些国家贷款,已经是对中国的补偿了,但是就二战时期日本对中国人民,对中国整个国家造成的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损失高达300多亿美元。
但是因为客观原因(日本没钱),自己原因(中国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中国只能放弃赔款,去要一些其他有利于国家建设方面的支持。
Ⅱ 二战后,各国得到了日本的赔偿,为何我国放弃了日本赔款
第一方面是因为在二战刚刚结束,中国受到的损害其实是非常大的,而且相比于财产来说,我国更需要的是国际地位,但是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中国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其实都是比较落后,而且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会将中国放在眼里,所以在美国的横插一手之后,原本日本要对我们偿付的巨额赔款也是直接成为了泡沫。
抗战刚刚结束,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就像是一道鸿沟,根本就无法填补,而且在战争中中国损失也是非常的严重,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从经济方面其实都是属于非常的落后,百姓们更是吃不饱穿不暖。如果中国拿到这笔赔款,其实可以很好的改变民生,同时也能使中国更快的发展起来,但是那和双方的力量悬殊过大,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所以中国也无奈放弃了这一笔赔偿。
Ⅲ 中国免除日本战争赔款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中国缘何放弃抗日战争的索赔
王先勇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却没有得到日本应有和及时的战争赔偿。此后,由于时事变换,最终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深刻思考和感 1945年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确了日本赔偿的原则,日本可以保留维持其经济运转所必须的工业设备和实物,其余的可以用来赔偿。战后初期,美国对于日本赔偿的态度还相当积极,后来稍有动摇,但还是于1947 年4月4日采取单独行动,发动了“先期拆迁”。可是随着美、苏对立日益尖锐,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顺利进展,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远东方面,美国亟盼建立一个反苏反共的基地,而环顾全球,只有在它控制下的日本最符合这个条件。于是扶持日本、抵赖赔偿,就成为美国的基本方针。
据国民党行政院赔偿委员会的估计,中国战时损失按当时价格计算,不下620亿美元。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中国首席代表吴半农多次严正交涉。但美国一意孤行,不予理会。中方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专家拆卸设备。美国政府颁发临时指令,取消“先期拆迁”计划。本来,按照1946 年3月美国政府所制定的“临时赔偿方案”,“先期拆迁”计划将提日本工业设备实物的30%作为直接受日本侵略国家的赔偿物资,其中中国可得15%。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为自己狭隘的战略所考虑,对这个30%的赔偿范围一减再减。最后中国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期间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中国首席代表吴半农多次严正交涉。但美国一意孤行,不予理会。中国战时损失,据国民党行政院赔偿委员会的估计,按当时价格计算,不下620亿美元,而中国分得的赔偿物资才约值2250 万美元,只占万分之三。中国分得的赔偿物资中,最大、最新、最完整、最切合需要的成套设备首推吴港“11-5-5 ”海军兵工厂的1.5万千瓦发电设备一套;其次是同厂的200吨码头式起重机一具。中方得到通知后,立即派了几位专家前往拆迁。就在这两套设备拆卸时,美国政府于1949 年5月13日向盟总颁发临时指令,取消了“先期拆迁”计划的执行,停止了日本对各盟国的赔偿。至此,战后对日索赔的事宜实际上已被美国腰斩。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初,作为当时国民党政府首脑的蒋介石,也曾有过对日索赔的打算。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吉田茂玩了一个阴谋,目的是迫使台湾当局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放弃战争赔偿。台湾与日本和约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几经周折,台湾当局多次妥协让步。1949 年下半年,美英协调策划单独对日媾和。此时,中国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2月底,国民党当局全部撤到了台湾。至1950 年4月,印度、英国、印尼等国家承认了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加紧了单独对日媾和的工作。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初,作为当时国民党政府首脑的蒋介石,也曾有过对日索赔的打算。此时,台湾当局为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在日本赔偿问题上一改原来的积极立场,转而专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对美国对日和约七原则和备忘录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关于赔偿问题,台湾当局表示可酌情核减或全部放弃。国民党对日索赔态度的转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还在于蒋介石坚持反共而对日本反共政府采取的所谓宽大、不进行报复的政策,以实现它以中国合法政府的身份参加对日和约的签字。因为日本曾在此前威胁说,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签订双边条约。其实,这是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吉田茂玩的一个阴谋,目的是迫使台湾当局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放弃战争赔偿,与日本媾和。1952 年2月17日,台湾与日本和约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几经周折,台湾当局多次妥协让步,综观整个签约过程,台湾当局为求得一个所谓“中国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处处委曲求全,步步退让,为一党一派之私利出卖民族大义,在战争赔偿等实质问题上彻底放弃,令每个正直的华夏子孙羞愧。
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实际上进入了半官半民阶段,恢复日中邦交已为期不远。但恢复邦交,必然要对战后日本赔偿问题作出决定。随着邦交正常化时机的成熟,战争赔偿问题又一次摆在中日两国政府的面前。中国政府放弃1200 亿美元国家间的赔偿要求。1952 年4月27日,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所谓的“日华条约”,双方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给予了强烈的谴责。而此时,中国大陆与隔海相望的日本的关系还处于冰冻期。日本政府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不少障碍。随着民间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到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实际上进入了半官半民阶段,恢复日中邦交已为期不远。但恢复邦交,必然要对战后日本赔偿问题作出决定。在这一问题上,我国领导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态。1971 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0年代初,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实施了两项重大转变:一是美国承认中国并对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谈判;二是征收10%的进口税,主要目的是打击日本,同时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这两项与日本关系极为密切的政策出台,美国人事先却没有打个招呼,而是以一种突然袭击的方式,狠狠打击了精神上毫无准备的日本。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们不能不反躬自问,对华政策上紧跟美国是否做错了。不久,不得人心的佐藤政权垮台,田中角荣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田中就职后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随着邦交正常化时机的成熟,战争赔偿问题又一次摆在中日两国政府的面前。在田中访华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对方提出赔偿,只要数额适当,他打算赔!1972 年7月以后,中国为实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进行积极的准备,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湾断交。中央关于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愿望。周总理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襟怀,也代表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宽容大度和长远眼光。1978 年8月12日,在北京发表了《日中共同声明》,中日两国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生效。二战结束后,苏联从德国获得12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600亿美元的赔偿。而中国政府从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出发,放弃了赔偿要求。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政府虽然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即放弃了1200 亿美元国家间的赔偿要求,但是,就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赔偿要求———1800 亿美元的国民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宣布予以放弃。这种对受害赔偿要求的保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符合国际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赔偿的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
Ⅳ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为什么放弃了日本的赔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时,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密苏里号主甲板签署投降书。
若不是当年我国主动放弃战争赔款,恐怕也不会有无息贷款的经济援助。
Ⅳ 抗战胜利,中国为什么不要日本的赔偿
抗战胜利,中国不要日本的赔偿一方面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实施的阻挠,另一方面是为了中日关系长远发展考虑。
历史事件如下:
1972年9月26日,田中首相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中日两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轮外长谈判。周说:“毛主席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款,我向日本朋友传达,”
既然中共明确承诺放弃赔偿要求,日方当然作个顺水人情,表示日本国民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要求深为感动。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
日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废除日台条约。
中方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何中国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
在两国交战中,一般战败国都要赔付给战胜国大量的赔款,因为失败者是需要承担战争费用的,这是一项国际常识。我国在清朝末年的时候遭受过很多侵略战争,大多都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而清政府也因此赔偿了大量的赔款,使得中国愈加积贫积弱,受尽了列强的剥削。不过,抗日战争是我国反侵略战争以来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这场战争我国作为战胜国,理应可以向日本要求战争赔款。但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向日本要求赔款,那么,中国为何没要战争赔款?日本人以为占了大便宜,直到50年后才知道原因。
而如果非要逼迫他们赔偿的话,他们也只能赔偿一些使用过的武器或者物资,而且还不能一次性偿还完。但我国当时并不需要这些武器,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索赔。而且二战后的美国影响力十分广泛,和美国交好成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一个机会,而支持美国的号召,那么对于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有一定好处的。在这些的种种考虑之下,我国最终放弃了对日本的索赔。直到50年后,在历史学家的解读中,我国当初放弃对日本索赔的原因才被解读了出来,而如今看来,这些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Ⅶ 二战胜利后,中国为何“以德报怨”放弃向日本索赔
中国放弃日本战后赔款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情况。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美军占领日本。其实,最早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打算让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共同占领日本,但是当时英国觉得距离太远,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再插手东亚事务,所以放弃了对日本的占领。中国也是,当时蒋介石忙于打国共内战,所以也没有派兵占领日本。
所以,日本战后的经济、国家的恢复,全部都是靠美国来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日本仍旧有美国驻军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中国放弃赔款,不意味着日本人就可以不承认战争的罪行,也不意味着中国不要赔款,就是对战争的遗忘。历史的交给历史,现实的交给现实,不应该混淆。中日两国应该共同面向未来,但历史,也应该要全部正视。
Ⅷ 二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为何主动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偿
二战结束后,我们国家作为战胜国,原本可以向日本索赔1200亿美元,但我们国家却放弃了战争赔偿。会有这样决定出现,都是因为当时国际环境复杂,加上伟人们心胸宽广,不愿意因为这笔巨额赔款,让日本国内民众,跟着一起受苦。
老话说得好:“凡事有利就有弊”,放弃战争赔偿,我们直接损失了1200亿美元。这笔钱对于新中国来讲,能够起到非常大作用。可即便我们坚持索赔,凭借当时日本国内条件,也未必就能够拿出这么一笔巨额赔偿款。
我们国家和平友好,想要同我们国家长期交往,就需要正视历史,反省自己曾经犯下过错,并积极弥补改正过错。
Ⅸ 中国在二战后,为何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几乎所有参战的国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最典型就是英国,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因为两次参与世界大战,综合国力大幅度衰退,丧失了大部分殖民地。为了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战胜国一般都会上战败国索要赔款。比如之前的甲午中日战争,身为战胜国的日本,就对清政府狮子大开口,索要了2亿两白银,而且还割占了大片土地。
这些东西在战争时期或许有一定用处,可在和平时期对我国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再加上美国当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站出来为日本说话,帮他们减少战争时期的赔款。我国好不容易获得了独立的地位,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不愿意跟西方国家再发生争执。为了稳固自己的国际地位,获得更多国家的的认可,我国给了日本和美国一个顺水人情,然后专心发展自己的经济建设,并且发展成了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Ⅹ 日本投降后,我国为何拒绝日本天价赔偿背后有何深意
日本投降后,为什么我国拒绝日本的天价赔偿,背后有什么深意呢,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