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axa隼鸟2号难度怎么样
⑴ 中国刚发射嫦娥四号到月背,日本的隼鸟2探测器就到“龙宫”采样,谁的航天技术高
自从人类踏出地球的第一步起,所有人都在不断加快对航空技术的研究,谁都希望在宇宙的探索中先人一步。我国的航空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进步神速。从一个在航空领域极其薄弱的国家一举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航天大国。比如我国在今年发射的嫦娥四号,第一次登入了从前无人了解的月球背面,这是人类第一次登入月背,也体现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强大实力。
而日本的隼鸟二号需要根据小行星位置和自身的位置来不断改变自己的运行轨道,预判着陆地点,这就要求隼鸟二号对定位精度的要求极高,这同时也是它用了四年才登上小行星的原因。除此之外,它还要通过金素胶囊轰击表明来收集小行星上的样本,并且带回地球。这些都有极其严密的技术要求。
可以说这两次的太空探索都是一件都是很难完成的一项壮举。
⑵ 日本发射了隼鸟二号卫星对小行星探测,这代表什么技术难度很高吗
小行星上面保留了太阳系早期的一些痕迹,所以对小行星研究如果能成功的话,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光是采集到了样本,同时还直接采到小行星表面的岩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包括研究小行星本身的物质结构,还有可能涉及到以后的小型探矿,涉及到以后如何防范小天体撞击,都会给人们提供非常好的线索。
“隼鸟”号是世界上首次从月球以外的天体上返回的探测器,如果带回的密封舱内确认装有从“丝川”上采集到的岩石样本,将对人类研究天体形成以及地外生命成因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⑶ 日本隼鸟号探测器探的那个小行星大小多少,逃逸速度多少
太空探测器名叫隼鸟二号(Hayabusa 2),2014年12月3日从日本种子岛航天发射场发射,历时3年半,终于飞到一颗目标小行星的附近,开始近距离探测。
⑷ 日本航天实力雄厚,为何不奔赴月球取月土往返,而是发射隼鸟2奔上亿公里
尽管比不上中美俄欧,不过日本的航天实力的确不俗。从可以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并让它取样后返回,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可惜的是,日本并没有突破落月的关键技术,那就是变推力着陆发动机。没有可用的变推力着陆发动机,那自然无法实现落月取样了。所以说,日本也就是被卡在变推力发动机上了。
也就是说,日本只是制造了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而其他的通信等全靠美国的支持。上文也提到了,落月和落小行星的难度并不在一个直线上。可以说,两者的难度就是不同种类,也无法进行鲜明的对比。
而日本正是,没有突破变推力发动机的技术壁垒,所以才无法进行落月取样。而在美国深空探测网的支持下,也就可以进行小行星取样。如果没有美国深空测控网的支持,估计根本就无法跟踪找到龙宫小行星的位置,那就更不用提采样返回了。
⑸ 隼鸟2号是怎么样在小行星“龙宫”上着陆的
“隼鸟2号”从距离“龙宫”20公里处开始下降,探测器将首先根据地球发送的指令下降到距离小行星500米的停泊轨道,之后通过自主控制降落到直径6米的圆内。日本航天机构发言人Takayuki Tomobe说:“控制室收到的多普勒数据显示,探测器似乎已经成功着陆。但是多普勒只能显示速度和高度,所以我们需要确切的确认。”预计今天晚些时候还会有更多数据出炉。此次着陆是隼鸟2号第二次在这颗荒凉的小行星上着陆,这只是一项复杂任务的开始,随后隼鸟2号还将发射漫游车和机器人。隼鸟2号任务希望从小行星“龙宫”的表面收集原始物质材料,这将有助于了解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的情况。为了得到这些关键的材料,今年4月,隼鸟2号向“龙宫”发射了一个撞击器。撞击器在小行星表面形成了一个陨石坑,并搅动了此前从未暴露的物质。
隼鸟2号拍摄的“龙宫”照片显示,这颗小行星的表面粗糙,布满了大块岩石。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发射升空,耗资约300亿日元(合2.7亿美元)。探测器计划于2020年带着样本返回地球,为科学家送上来自小行星“龙宫”的宝贵信息。隼鸟2号已经创造了历史,它是第二个成功采集到小行星样本的人类探测器,而且首次通过发射金属弹在小行星表面制造了陨石坑。200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深度撞击”项目成功地在一颗彗星上制造了一个人工陨石坑,但仅用于观测目的。
⑹ 日本飞船取样与美国飞船取样,相比之下谁更先进
上个世纪,美国阿波罗号探月计划的草草谢幕,加上前苏联的解体,太空探索似乎在逐渐降温,38万公里外的月球再次变得那么遥远,不过随着东方大国中国的崛起,航天科技的披星戴月,月球探索再次迎来了新一波“热潮”。
这一波“热潮”要从2007年我国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说起,看到我国探月计划的顺利开启,多个国家先后加入探月队伍,这里有印度和以色列等国家,就连上个世纪成功着陆月球的两个大国,美国和俄罗斯也重新加入进来,美国宣布2024年重新登月。
从取样难度来比较,月球表面和小行星表面一样,都是高真空环境,但不同的是,小行星引力几乎为0,但月球引力却是地球引力的1/6,这意味着陆月球比着陆小行星难度更大,着陆小行星只需按惯性慢慢接近,然后及时刹车就可以了,但着陆月球一定要启动反推引擎,托住飞船才缓缓降落,稍不注意就会万劫不复,印度月船2号和以色列创世号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当然登月要难得多。
从距离上来比较,月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近地天体龙宫距离是3亿多公里,近地天体贝努距离是2亿多公里,因此,我国嫦娥5号比它们两个飞行的距离要短得多,但大家要知道一点,太空飞行本身上就不需要太多能量,依靠惯性就可以持续飞行了,无非就是中途需要修正轨道和切换轨道。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嫦娥5号是最先进的,当然这也不尽然,嫦娥5号获取的 是月球样品,而美国飞船和日本飞船是获取小行星样品,意义有所不同。
⑺ 隼鸟二号小行星取样,要比嫦娥五号的采集难吗
隼鸟二号小行星取样,要比嫦娥五号的采集要难,因为隼鸟二号的技术比不上嫦娥五号,以下具体分析。
2、行星取样和行星返航:行星取样日中差别不大,因为技术都很简单,都是用钻头凿碎样本再用采样机器的机械臂收集到采样机器的收集仓。还有一个难点是行星返航,同样是因为重力小,所以在返航动力上,中日没有区别。但是嫦娥六号的导航系统要比日本的强,日本需要人工导航,而中国是全程自动化精准化的自动导航,采样机器可以精准无误的返回地球。
⑻ 嫦娥五号和隼鸟二号在综合技术水准上相比较来看孰强孰弱
要论技术成熟,其实两者不相上下,都是成熟的技术。但是两个技术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细分领域,隼鸟二号是小行星着陆,嫦娥五号着陆月球引力更大。
⑼ 同样是去太空挖土,我国嫦娥五号和日本隼鸟二号谁更厉害
如今,嫦娥五号已经成功取得了2公斤的月球土壤并处于返航的途中,然而在中国航天事业鼎盛发展的同时,日本的航天事业也迎来了重磅消息,日本在2014年发射的隼鸟二号探测器也将从太空返回。
作为亚洲的两个强国,这是航天先进技术的体现,那么中国和日本的天外采样难度有什么不同,嫦娥五号和日本隼鸟二号相比谁更厉害呢?
这两次月球取样项目都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之后的50年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进行过月球取样了,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月球取样意义非同,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进行月球取样的国家。
此次任务的成功不仅会使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对于我国未来的探月工程而言也是意义非凡的。
总体而言,嫦娥五号的技术难度更大,操作也更复杂,此次任务将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复杂的一次航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