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为什么拒绝交刀
⑴ 为何在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呢
为何二战中日军不敢和苏军拼刺刀? 要是能获得与苏军拼刺刀的机会,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要知道在拼刺刀方面,日军可是首屈一指的专家,在这方面美苏都自愧不如,根本不存在什么害怕,相反日军反而十分乐衷于拼刺刀。
日苏曾在张鼓峰干过一场,战争结束后双方统计了各方伤亡人数。
被枪弹杀伤:苏军869人,日军323人,交换率2.7:1。
被弹片杀伤:苏军1498人,日军572人,交换率2.6:1。
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还好啊,伤亡比率还没拉开,毕竟当时苏联的武器准备还没跟上来,可以表示理解。但是,接下来的数据就会让你吃惊。
被冷兵器杀伤:苏军110人,日军4人,交换率28:1,看看这数字,就知道日军刺刀的厉害,管你人高马大,照样一枪挑翻你。
到后来获得美国援助,苏军武器装备鸟枪换炮之后,远远看见日军就一顿枪林弹雨的招呼过去,根本不给日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实在是被他们那种刺刀捅怕了。
拼刺刀的前提就是你要冲到对方的面前,且对方没有合适的作战武器,只能选择和你白刃相接。 在二战的后期,因为知晓了日军刺刀的厉害,在1945年德军投降后,苏军直接出动坦克群在东北平原一路高歌猛进,一点机会都不给关东军。
任你武功再高,我照样一枪撂倒。都是热武器时代了,谁还跟你玩十八般兵器啊。
所以,板载冲锋对阵乌拉冲锋,直接单挑,乌拉是吃亏的。
苏军配备的冲锋枪在日军中仿佛就是割草机般的存在,大片大片的日军被收割被压制。况且日军和苏军交手又主要是在北方平原地区,来再多的日军也不怕,无非也就是多几轮扫射,日本人基本上没有和苏军拼刺刀的机会。
日本人拼刺刀技术,也就只有在稍微比他弱小的中国面前,才能发挥出白刃战的厉害,要是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也有美苏的装备,谁又愿意和日军拼刺刀呢?
⑵ 二战中,日军为何偏偏不敢和美军、苏军拼刺刀
受到传统武士道影响,以及多场战争的实战经验,包括西南战争和日俄战争,日军对所谓的白兵突击情有独钟,这不仅仅是因为此前,刺刀冲锋显示出了很强的战斗能力,而且还认为刺刀能显示军人的勇气,这一点,跟当年的三十米内刺刀见红很类似。二战时期的日军,拼刺是其一大优势。要知道,日本兵的训练简直就是按照特种兵的标准来训练的。(战争后期因兵员严重不足素质下降不算)当然这不是指日军的身高,确切地说,当年的日本兵个子小得很。有资料显示,1927年,日本颁布的《昭和2年兵役法》曾将适龄青年分为5种。身高超过150厘米,且各项身体指标优良的青年属于“甲种兵役人员”,身高在150厘米以上,身体大部分指标优良的青年属于“乙种兵役人员”,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属于“丙种”,有精神异常或者身高不足145厘米的属于“丁种”,而完全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员一般被划为“戊种兵役人员”。二战中,日本兵是最喜欢与对手拼刺刀的,而且日本兵也非常擅长拼刺刀,曾经在中国战场,倒在日本兵刺刀下的中国士兵及平民是不计其数。日本兵的“三八大盖”步枪前端都配得有刺刀,而且刀身比较长。可见,日本兵已经把拼刺刀作为了他们非常重要的一种战术。这与日本兵的“武士道”精神是分不开的。但是,在二战后期,日本兵却不敢与美国大兵和苏联士兵来拼刺刀,这是有原因的。
日本军方针对这一特质,进行了一系列训练工作,把每个青壮年培养成能够单兵的作战军人,不仅武器操作课程抓得很紧,更重要的是单兵体能训练、刺杀训练更是强项。
其专业军事素养,吃苦、耐劳、不怕死,负重长途行军等在战场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度令交战对手头疼。
日军之所以如此喜欢白刃战,原因就是因为国小资源匮乏,他们认为装备冲锋枪不仅造价太高,实际作战效益赶不上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许多日本部队队倾向于白刃格斗。很多日本男子从小就接受刀术训练,以至于许多老兵(到抗战后期后源素质就整体下滑了)对于人体的肌肉都十分熟悉,可以巧妙地直接将刀尖插入敌人的心脏。
当年中国抗日战场,很少有部队在白刃格斗中能战胜日军,其实美俄也怵。
比如说美军,刚开始也被其气势吓倒,伤亡较重,非常头痛日军的这种打法。后来,美军研究发现,手枪是近距离作战的理想武器。
实战证明,手枪在白刃战中作用最好。它的长度短,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射击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装药少,即便近距离击中第一个对手后,也不易贯穿击伤后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远超过刺刀。一旦遇上短兵相接,美军更是将三个人编为一组,如果出现其中一个人子弹打空的情况,其他两人可以掩护装子弹。美军短枪对刺刀的战法一出,日本人再也不敢随便找美军拼刺刀送死了。
但他们完全忽略了战争的变化,从一战开始,自动武器就已经大规模出现在了战场上,在无法压制对方自动武器的情况下,刺刀冲锋完全就是大屠杀,事实上,日俄战争中日军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乃木希典的满洲军第三军,在旅顺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但因为战争的胜利,以及日本需要对军队形象的维护,反而让这种古典战术得以保留下来。中国战场上,对面的中国军队基本都处于绝对劣势,这里指的是火力上,日军配备的大量火炮能轻松敲掉中国军队的轻重机枪。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刚从中国战场过来的日本南方军,很快认识到了欧美列强们的威力,除了更多的轻重机枪外,还有大量的冲锋枪,大量自动火器,让美军在战场上能编织其吞噬一切生命的火网,充足的后勤让其不必担心弹药补给问题。事实上,如果您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在太平洋上,日军发动的刺刀冲锋,大多都是陷入绝境后的行动,粮弹耗尽,外无援军,在无法投降的情况下,是病饿而死,还是选择冲锋被打成筛子?后者无疑更有吸引力,何况还能落个忠君报国的名号。所以,与其说是刺刀冲锋,不如说一死求个痛快,美军根本不必与其拼刺刀,只要不断扫射就可以了。日俄战争的经验也表明,虽然欧美人更高大更强壮,但与受到长时间刺刀训练的矮小日本士兵相比,拼刺刀的时候是一边倒。
至于苏军,情况也类似,唯一的不同时,苏军的冲锋枪更多,还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辆,战争末期,日本即将投降,谁都知道打不下去了,多年被洗脑的皇国美梦破灭,很多太过于忠君爱国的日本人受不了刺激,有的选择自杀,有的选择让苏军给个痛快罢了。
苏日作战,说实话,不管日本人敢和不敢,愿和不愿,他们都没有机会与苏军来一场面对面刺刀见红的拚刺。
在诺门罕(也有叫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开始进攻是以优势兵力火力赶跑了苏、蒙的小股守军部队,日军敢拚刺刀想拚刺刀都没有机会,后来苏军反击时却带来了比日军长得多锋利得多的刺刀,――飞机、大炮、和坦克,十几万部队和几万蒙古骑兵。日军先被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狼奔豕突。又被大量自动火力横搂竖扫。只有蒙古兵有刀,却不是刺刀,而是马刀。日军面对对手如此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只有被屠杀的份,谁还有功夫陪他们拚刺刀玩了,侥幸活着的都嫌跑的太慢,恨他爹妈少给他安了两条腿,变成兔子好逃命!刺刀呢?丢了!还拚刺刀吗?没功夫,八格牙路!我的,赶块的,撒油那拉了。
正因诺门罕一战,日军提起苏军就哆嗦,想起苏军就肝颤。以致他们后来宁愿南下去捅美国佬的屁股,也不敢北上去惹毛哥。这也从此培养出了日本人的一种敬畏强者的奴性!
第二次日军遭遇苏军,是其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面对对手",百万苏军开着战机、坦克、卡?莎,步兵人手一挺机关枪。更挟着打败希特勒的威武雄风。嗦嘎,还拼什么的刺刀,七八十万关东军,不到半个月,就都乖乖地进了猪圈(战俘营)。总之,苏军从未给过他拚刺刀的机会。
⑶ 日本战败:日军主战派是如何拒绝投降的
日本内部各执一词 军方拒绝投降
1945年8月15号,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在此前的一个星期里,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即便召开了多次会议,仍争论不休。其中,以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的军方,主战情绪高涨,态度最为坚决。
陆军大臣阿南:主张本土作战的狂热分子
阿南惟几,是好战的狂热分子,曾担任过侍从武官和陆军航空总监。1940年至1945年,中日双方在湖南境内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期间,时任11军司令的他先后指挥了两次长沙作战。另外,他还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先后在山西、长沙、宜昌等地作战时一再使用毒气,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1945年,在铃木贯太郎担任首相时,他担任陆军大臣一职,由于陆军是日本的支柱,因此,阿南惟几更是试图发动政变,反对投降,是主张“本土作战”的狂热中坚分子。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选择了切腹自尽。
9月9日受降仪式 冈村宁次拒绝交军刀
除了阿南惟几之外,另外一位时任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冈村宁次,也是对日本投降拒不承认。冈村宁次,是侵华战争的主要战犯,制造了1927年“五·三”济南惨案,1932年“一·二八”事变等多起侵华事件,并在1941年-1944年,疯狂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5年9月9号,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签字的仪式在南京举行,按照规定,投降将领将军刀拱手上交,是投降的标志。不过,冈村次宁却拒绝将他的军刀上交,成为了当时在场中国人和盟邦友人的最大遗憾。
不相信日本会投降 日本老兵丛林负隅顽抗30年
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的,还有日军的基层士兵。1944年12月,日本驻菲律宾某部的营长,命令一位名叫小野田宽郎的少尉坚守卢班群岛,并叮嘱他一定不准投降、不准自杀,承诺过几年一定来接他回国。谁知道,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后,这名年仅23岁的少尉拒绝接受二战早已结束日本战败的事实,硬是在当地与菲律宾军方展开近30年的游击战,直到当年向他下命令的营长前来,他才走出丛林,宣布投降。
日本战败69年 仍需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1944年,日军为了挽回在太平洋战场上连遭惨败的局面,组建所谓的“神风特攻队”。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采取自杀式袭击的方式,攻击美军的军舰。事实上,直到现在,即便距离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了69年,但是在日本国内还是有不少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目前,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内阁,先后抛出“侵略未定义”论,企图发表新的谈话否认承认侵略史实的“村山谈话”及日军从军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甚至还修改教科书,加强所谓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否认南京大屠杀,妄图为一己私利颠倒历史,营造军国主义复活的气氛和土壤。
⑷ 美军为什么要收缴日本军刀和禁止剑道
收缴日本军刀,是日本投降后为了解除日军武装所执行的缴械,民间收藏的军刀不在此列。当然,日本投降前进行了全民皆兵,所以没有进入军队的军刀少之又少。
美军占领后一度下令禁止带有封建武士道意味的教育和体育项目,但很快不了了之。大概是因为美军发现,武士道之类的东西,和军国主义没有必然的关联。武士道的八大美德,发动战争的军国主义分子一个都不具备。他们只是要求下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自己趁机洗劫自己国家的一帮盗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