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信浓号是什么意思

日本信浓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8-09 10:14:33

Ⅰ 日本信浓号航空母舰创造了哪些记录

信浓号是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110号舰),1940年5月4日开工,1941年12月暂停,1942年在建成50%时中途被改造成航空母舰。在原设计的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再在主甲板上设计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同时也是在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以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信浓”号服役后不久就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而且“信浓”号创造了“第一正式出航仅仅20小时就被击沉”的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Ⅱ 信浓号航母简介

信浓号 网络名片 信浓号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是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服役后不久就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在第一正式出航仅仅20小时就被击沉更是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目录简介 背景 建造 性能 结局编辑本段简介信浓号(Shinano)是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的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6�0的三号舰(110号舰),1940年5月4日开工,1941年12月暂停,1942年在建造中建成50%时建造途中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以原设计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在主甲板上设计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编辑本段背景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03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造2艘大和级战列舰。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的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改进型)�6�0的三号 “信浓”号航空母舰2舰(110号舰)、四号舰(111号舰) 110号舰建造进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初期飞机对战舰的优势完全显现;另外战争期间因为资源不足的原因,110号舰的建造计划被取消。111号舰停止建造并解体。 日本海军由于1941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损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舰,日本除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舰以外,110号舰船壳也被日本海军列入改装航空母舰工程。 太平洋战争到了1944年,日、美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在经历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曾经强大联合舰队的航空舰队或沉或重伤,日本海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反观美国一方,凭借这雄厚的工业实力,在1943年末就有了大幅度的变化远远的超越了日本。 “信浓号”航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秘密建造出来。 编辑本段建造“信浓”号原本是作为大和级战列舰�6�0的三号舰(改进型)建造,1940年5月开始动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六号船坞建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10号舰的建造计划停滞后被取消。1942年6月日本海军由于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损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机动力量大大减少。由于决定优先建造航空母舰,日本将已经完成50%进度的“信浓”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信浓”号改建为航空母舰的“信浓”号在1942年9月恢复施工,预计期1945年2月竣工。在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日军联合舰队大量舰艇受损,需要在横须贺船厂进行大修,之后1943年3月下令优先“修理损伤舰”,导致“信浓号”建造工作中断了数月。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大败而归,随后日本海军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内建成(日军战前军令严格,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从最高负责的指挥官到造船工人都会遭受严厉的处罚)。造船厂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赶工并尽量忽视次要的流程,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强宣布建成(其实该舰仍然有大量细节部分没有完工)。 “信浓”号对船体进行改装,曾提出过两个方案:其一,改装成除了战斗机之外不装载任何防御设备的航空母舰,这需要进行全面改装;其二,改装装甲飞行甲板,与大凤号航空母舰相类似,准备在舰队中承当支援其他航空母舰作战,而且,这只需进行部分改装。 日本海军设想, 让信浓号航空母舰在舰队其他航空母舰的前方,让出击的的飞机在“信浓”号上降落,加油挂弹修理后再次出击,可以延长其作战半径,或返回各自母舰。信浓号航空母舰还可装载多余的飞机用来进行补充。 信浓号航空母舰于1944年11月19日完工,整个改装过程中,加装的防护装甲就消耗钢材1.7万吨,满载排水量竟然高达71890吨(标准排水量62000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服役以前,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110号舰的舰名是采用了战列舰命名方式,取名自日本古代番国当中的信浓国。信浓号的舰籍编入横须贺镇守府。 编辑本段性能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航空母舰过于强调进攻能力,强调舰载飞机的装载数量,航空母舰的防御能力不是优先指标。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俯冲轰炸机一举摧毁四艘日本海军主力航空母舰,其防御力薄弱的弱点显而易见。根据战后的调查,美军俯冲轰炸机飞机的炸弹穿透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在航母内部爆炸,造成航母的严重损伤。 “信浓”号机库只有一层是因为当时的110号舰中央部分正进行工程,无法加设下层宽库。但如此一来重心不会升高,整块飞行甲板都可以装甲化。为了有效防御高空和俯冲轰炸,“信浓”号的飞行甲板铺装了甲板装甲,当初设计方案要求“能承受800公斤炸弹的垂直撞击”,但因为会增加甲板重量与制造能力的限制,改为500公斤炸弹。为满足该要求,装甲板厚达95毫米,由20毫米特殊甲板与75毫米CNC甲板所组成。材质与厚度均与大凤号的没有太大分别,但全长256米,最大宽度40米的飞行甲板都全部铺上相同材质装甲(比大凤号铺装范围更大)。再加上采用了大凤号没有用上的设计,在飞行甲板前部与后部附近两处的13米正方型升降机上都铺上同样厚度的装甲,重量达180吨。与大风号采用封闭式的机库以及舰艏不同,“信浓”号采用了通风能力很好的开放式机库设计。信浓号的机库前部份三份之二(搭载攻击机用)是开放型,而后部是密闭型(搭载战斗机用)。前部采用开放型设计是为了当受到攻击引发火灾时,可以从那儿清除炸弹与鱼雷。 大型的岛型舰桥设置于右舷中央部上。舰桥的后部有向上排烟的烟囱往外侧倾斜23度。这是日本海军继大凤号又一次在航空母舰使用此类的烟囱。 “信浓”号舰体原始设计作为战列舰,水线上的舷侧装甲则从410毫米减为200毫米。战舰的主炮弹药库就直接用作航空母舰的高射炮弹、机枪弹、炸弹、鱼雷等仓库。飞机用燃料库则以常用的25毫米装甲板加强。舰体底部从大和级战列舰�6�0的双重底部强化为三重底部。全长266m,飞行甲板长256m,全宽36.3 m,吃水10m 信浓号航空母舰动力装置为主锅炉12座,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8节时10000海里。信浓号航空母舰的动力和大和级战列舰相当,比一般舰队航空母舰的速度低,而续航能力超过大和级很多,可以满足实战需要。 信浓号航空母舰的舰载火炮用于防空自卫为主,双联装127mm大口径的高平炮8座还有三联25mm小口径高射炮37座另外还有13mm口径高射机枪22座。 127mm口径高平炮,可以作为舰炮平射攻击地方舰船,也可以作为高炮使用,射速每分钟超过15发,最大仰角十90度到-10度,采用半自动装填,主要用来对付中高空的敌机,威力较大,但是实战中作用一般。 25mm口径高射炮主要对来对付低空目标,射速很快。缺点在于威力较小,因使用15发固定弹匣供弹,每次换弹药时必须停止射击,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各方面性能都不如美军20mm口径以及40mm口径高射炮。 13mm口径高射机枪主要对付贴近战舰的敌人飞机。虽然射速高,但是威力很弱,加上美军飞机一般有装甲以及其他的保护措施,杀伤力明显不足。 舰载机,最初设计为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一共65架,这个数量偏小,低于同时代的美国建造的航空母舰,而日本早期的大型航空母舰也超过这个数字。 后来因为信浓号的设计需求发生改变,改为20架战斗机和27架攻击机机,一共47架。为了提高整舰的防御能力造成舰载机数量较少。这些飞机的性能已经有大幅度的进步,一定程度弥补了数量的不足。但是,新型舰载机数量的不足,更严重的是飞行员的匮乏限制飞机性能的发挥。 在信浓号航空母舰第一次试航之前,日本航空母舰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大型航空母舰,而且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匮乏。而单靠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无法形成战斗力的。而且难逃最终覆灭的命运。 信浓号航空母舰工程再三延误,由于海军方面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完成,竣工日期却要比最初预计的提早五个月,熟练的工人更被征召服兵役,为补人手不足,除了动员民间造船厂的工人与海军学校的学生,就连其它工种的学生都招揽过来赶工。工人都深信“完成信浓号则能挽救日本”。因为工程一再赶工,舰内设备都只配备最低限度,只进行了最低限度的测试甚至省略。 信浓号航空母舰虽然在11月19日加入现役。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完成,还需要建造和调整。“信浓”号的水兵基本都是新兵,素质很差,要他们能够成功的熟练操纵这艘军舰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编辑本段结局1944年11月美军已经开始使用B-29重型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横须贺海军工厂所在的东京湾附近是美军重点的轰炸目标。在“信浓”号下水的8天后,命令该舰立即开往吴港的造船厂完成躲避美军的轰炸,同时完成细部舾装等收尾和舰员训练的工作。 1944年11月27日,“信浓”号载官兵和造船厂工人总计2500多人奉命出发,开始了它的处女航,离开东京湾驶往吴港。由滨风,雪风,矶风三艘驱逐舰护航。“信浓”号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在航行中还进行了灯火管制。 19时15分,“信浓号”的检测官向舰长阿部俊雄海军大佐(他曾经是日渐“大淀”号的舰长)报告,发现了美军舰船的雷达信号,判断应该是一艘潜艇。舰长阿部认为既然是美军在潜艇在 信浓号由横滨海军船厂建造东京湾附近危险区域航行,按照一般的基本战斗常识是绝对不会随意使用雷达的。阿部判断,很可能美军已经通过情报部门得知了他们的计划,集中了一定数量的潜艇准备攻击他,而这个雷达波多半是美军潜艇故意采用的诡计。目的是想引开为“信浓号”护航的驱逐舰,然后由另外的潜艇进行攻击。阿部命令不准开火,不要理睬它,继续高速前进。同时为了避免被美军潜艇定位,阿部下令关闭四舰的雷达,舰队间联络改用灯光信号。并严令护航的驱逐舰要紧靠“信浓号”航行,即使发现潜艇三舰绝对不能私自行动。 1944年11月26日当晚有B29的轰炸任务,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受命准备救助可能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后来因计划取消,才在海上游弋待命。巧的是,当时“射水鱼”的雷达出了故障。潜艇被迫浮出海面准备修理,雷达在修好后多次开机测试都正常(其中一次被“信浓号”发现)。突然,艇长约瑟夫·F·恩赖特中校从潜望镜中看到了一个小岛。起初他还以为这是日本海域的一个刚刚出现的火山岛,不久他才发现这是一艘军舰!在不远处以20节的速度Z字航行。这其实就是“信浓”号航空母舰,进行她的处女航。 “射水鱼”号舰长恩赖特最初判断是日军的一艘油轮,恩赖特下令潜艇全速追击该舰。此时“信浓”号仍然保持Z字行前进,很快就被射水鱼号赶上。 22时45分,“信浓号”的了望手发现右弦发现一艘美军潜艇,此时,为“信浓”号护航的‘矶风’号驱逐舰也发现了射水鱼号,随即离开编队,以35节的高速向潜艇方向急速驶去,并且让射水鱼进入了它的火炮射程,这是潜艇和日军舰只的第一次遭遇。 恩赖特此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艘油轮,而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并且它还有数量不明的驱逐舰护航,它立即下令潜艇下潜。潜艇进入了日舰的火炮射程。但奇怪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开炮。这令美军艇长颇感莫名其妙。 此时的阿部舰长仍然判断美军可能在诱敌,它认为不应该和美军潜艇多做纠缠,是要引他上当。它随即命令‘矶风’号立即停止攻击返回编队(其实此时该驱逐舰和日军下潜的潜艇只有五海里的距离了)。 日军舰艇转向,以全速直线航行,甩开美军潜艇。 日军舰艇以25节以上的高速开走,射水鱼号最大航速只有18节,无法追上。恩赖特非常沮丧。恩赖特立即向珍珠港报告了发现日军大型航母的坐标和航向。希望该海域有其他的位置更好的美军潜艇,同时命令射水鱼号继续追踪日军航母编队,期望日舰有可能自己减慢航速。 “信浓”号全速航行几个小时后就出现的问题,它的一根主轴发生了故障导致信浓的航速降低到了15节。 射水鱼号全速航行,终于在1944年11月28日凌晨,再次发现了“信浓号”,并且发现有三艘驱逐舰护航。恩赖特随即向向珍珠港又了一封电报,希望能够得到其他的潜艇支援。但是,周围一百海里内,并没有其他的美军潜艇。 2时42分,这份电报被“信浓”号侦测到,阿部没有想到这是之前发现的那艘美军潜艇,同时还侦测到了近距离的美军潜艇的雷达波。阿部认为已经舰队中了美军潜艇群的埋伏。他立即作出决定,舰队转向,这个方面正好是面对着射水鱼的方向。“信浓”号竟然自己送到了“射水鱼”号的枪口下。 随即射水鱼号潜艇下潜,同时准备鱼雷,伏击“信浓号”。射水鱼向该舰发射了六枚鱼雷,其中的四枚准确的击中了“信浓”号,此时是3时过4分,信浓号舱室被撕开了10来米宽的口子。海水汹涌地灌了进来。 射水鱼号紧急下潜到400英尺的潜水极限躲避攻击。随即高速脱离了战场。 舰长阿部俊雄认为4条鱼雷对于信浓这样庞大的航母来说不算什么,加上担心继续遭到潜艇攻击,于是航速未减,给损管造成很大不便。 5时,“信浓”号舰体严重倾斜。倾斜到了18度。 8时,动力舱进水,锅炉全部瘫痪。 9时,航母失去了全部动力, 10时18分,阿部俊雄大佐下令弃舰,同时三艘驱逐舰开始转移“信浓号”舰员。三十分钟后,信浓沉没,“信浓号”的2515船员只有1080被救,有1435人遇难(包括阿部俊雄大佐)。 就这样,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处女航仅仅进行了17个小时便被击沉了。 信浓号航空母舰拥有较强装甲和水下防御能力,被四枚鱼雷击中就很快沉没似乎不可理解。 其原因如下: 一,该舰细节没有完工,不少水密舱的门无法关紧,造成大量海水的进入。 二,该舰排水系统没有完成,而手动水泵又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三,水兵素质很差,造成舰只失去有组织的抢救。

Ⅲ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时候开始开工建造的

“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110号舰),1940年5月4日开工,1941年12月暂停,1942年就在快要建造完成时,又被改造成航空母舰。在原设计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在主甲板上设计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信浓”号航空母舰由日本帝国海军制造,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在“信浓”号航空母舰第一次试航之前,日本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大型航空母舰,而且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匮乏。而单靠“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无法形成战斗力的,而且难逃最终覆灭的命运。因此,就在“信浓”号服役后不久,便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东京湾航向内海换工厂时,刚走了17个小时就被美军“射水鱼号”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纪录。

太平洋战争到了1944年,日、美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在经历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曾经强大联合舰队的航空舰队或沉或受重伤,日本海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反观美国一方,凭借这雄厚的工业实力,在1943年年末就有了大幅度的变化,远远地超越了日本。

“信浓”号航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秘密建造出来。

1944年11月27日,“信浓”号载官兵和造船厂工人总计2500多人奉命出发,开始了它的处女航,离开东京湾驶往吴港。由“滨风”、“雪风”、“矶风”三艘驱逐舰护航。“信浓”号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在航行中还进行了灯火管制。

1944年11月26日当晚有B29的轰炸任务,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受命准备救助可能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后来因计划取消,才在海上游弋待命。巧的是,当时“射水鱼”的雷达出了故障。潜艇被迫浮出海面准备修理,雷达在修好后多次开机测试都正常(其中一次被“信浓”号发现)。突然,艇长约瑟夫稦?恩赖特中校从潜望镜中看到了一个小岛。起初他还以为这是日本海域的一个刚刚出现的火山岛,不久他才发现这是一艘军舰!在不远处以20节的速度Z字航行。这就是“信浓”号航空母舰。

Ⅳ 谁能介绍二战后期,日本的信浓号航母的详细情况

信浓号原本是超级战列舰大号系列的第三艘,它在大和号和武藏号动工之后的1940年5月开始动工,地点是日本的横须贺造船厂。但是在施工期间,日军在中途岛遭到惨败,四艘重型航母被击沉导致日军航母机动力量大大减少。日本海军方面处于无奈,只能下令将已经完成一半的建造计划的信浓舰,改建成航母。

该舰的建造是日军的一号机密,建造船厂位置隐蔽,同时建造的工人在该舰的建造期间均不得走出工厂一步。

信浓的原计划是必须在1944年12月完工。但是因为1944年日军联合舰队受损严重,大量舰只在横须贺船厂进行大修,导致信浓号建造工作中断了数月。

到了莱特湾海战后,日本海军的航母机动力量几乎被全歼,无舰可用的尴尬局面和帝国即将灭亡的危局,使得日本海军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内建成(日军战前军令严格,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从最高负责的指挥官到造船工人都会遭受严厉的处罚)。造船厂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赶工并尽量忽视次要的流程,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强宣布建成(其实该舰仍然有大量细节部分没有完工)。
日本军方在总结和美军的五次航母作战的基础上,对这艘建造中的航母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造。

日本初期的航母过于强调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个理念,一方面最大程度的保持舰载飞机的数量和航母的续航能力,一方面忽视航母的防御能力。

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攻击力一般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居然在十分钟内击沉三艘日本重型航母,可见其防御力的薄弱。根据战后的调查,美军飞机的战弹轻松穿透日本航母的几层甲板,在航母内部爆炸,引爆弹药和航空汽油,造成航母的严重损伤。

这让日军感觉到,航母本身的防御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防御美军的高空和俯冲轰炸,信浓号的飞行甲板铺装了75毫米厚的甲板装甲,同时还覆盖了200毫米厚的钢骨水泥层。真可谓钢筋铁骨,一般的中小型航空炸弹很难对其造成什么威胁。

同时,由于战局的急剧变化,美军主力舰队已经逼近日本内海,日本方面认为信浓号遭到敌军战舰炮击的可能性也增大,在大和级的重装甲的基础上,又加固了信浓重点位置的装甲,使之可以抵抗大口径火炮的射击(一般的航母是无法抵御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的主炮射击的)。

另外在吸取了同是重装甲防护的航母的大凤号教训的基础上(在服役一个月被二枚由潜艇偷袭发射鱼雷击沉的),信浓号在水线以下加装了更为牢固的装甲,以便抵御美军的主力鱼雷。

大风号由于机库密封,使得航空汽油罐受损后汽油蒸气聚集最终爆炸,信浓号吸取教训采用了通风能力很好的开放式机库设计。

信浓号于1944年11月19日完工,整个改装过程中,加装的防护装甲就消耗钢材1.7万吨,满载排水量竟然高达71890吨(标准排水量62000吨),它是美军小鹰号航母服役以前,世界上最为巨大的航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最大的航母。

信浓号动力主锅炉12座,有蒸汽轮机4台,150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8节时10000海里。

动力和大和级相当,而信浓号的续航能力超过大和级的前两艘很多,1万海里的续航能力也是可以满足实战需要的。

其28节的最高航速对于这种装备重装甲的舰艇已经非常不易,至于高速作战也是航母发展的主流。

信浓号的舰载火炮防空自卫能力很强,它把原先大和级标准建造的主炮和副炮取消或者修改,最终保留了大口径的双联装127mm高平炮8座 还有小口径三联25mm高射炮37座另外还有13mm高射机枪22座。

127mm高平炮,可以作为舰炮平射攻击地方舰船,也可以作为高炮使用,其平射和高射射程都超过1万米,射速每分钟超过15发,最大仰角十90度到-10度,采用半自动装填,主要用来对付中高空的敌机,威力较大,但是实战中作用一般。
25mm高射炮主要对来对付中低空目标,射速很快,准确度也不错。缺点在于威力较小,因使用15发固定弹药架供弹,每次换弹药时必须停止射击,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各方面性能都不如美军主力40mm高射炮,对于距离较远的敌机往往只能将其击伤而不能将其击落。

至于13mm高射机枪的威力很弱,虽然射速高,但是杀伤力明显不足,加上美军飞机一般有装甲保护,经常出现美机中弹数发仍然能够继续作战的情况,高射机枪仍然没有主要对付贴近战舰的敌人飞机。

总体来说,信浓号的防空火力配置比较合理,而且各种火炮数量众多,火力强大,有很强的防空能力。

至于舰载机,最初设计为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一共65架,这个数量偏小。同时代的美国列克星顿和黄蜂舰载机达到80多架,加贺号等日本早期航母也超过这个数字。

后期因为信浓的作战需要发生改变,又改为20架战斗机和27架攻击机机,一共47架。

虽然为了提高整舰的防御能力造成舰载机数量较少,但是这些飞机的性能已经有大幅度的进步,一定程度弥补了数量的不足。

战斗能力强大的战斗机在外围防御,近距离则有大量的舰载高射武器,信浓号的防空火力是值得称道的。

至于攻击能力,强有力的流星高速攻击机也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其高速让其很容易摆脱美军的护航机群。

但是,舰载机数量的不足,严重的限制飞机性能的发挥,面对庞大的美军护航机群,单靠18架攻击机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流星单发舰基攻击机,既可以俯冲轰炸也可以携带鱼雷进行攻击,这是世界上大多数舰载机根本无法做到的。它采用全金属结构,机身坚固。该机日本在战争中最后、性能最先进的舰载鱼雷机,由于装备大功率发动机,速度高达567公里/小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鱼雷轰炸机中速度名列前茅。它的航程可以达到3040公里,机翼上配有2门20mm 机炮,还有一挺13mm后射机枪,可以携带800公斤鱼雷或航空炸弹,该机性能相当不错。

烈风的机动能力十分优秀,基本和零式相当(直到今天零式的优秀机动性仍然为各国飞行员所认可)。装备二挺13.2mm机枪和20mm机炮两门 或者是4门20mm机炮,火力超过零式。

另外,还装置了自封油箱,座舱装甲,防弹风挡,解决了零战防御力极低的问题。

它的速度达到速度达到628公里/小时,这是螺旋桨飞机可以达到的极限了。

信浓号最早是作为快速装甲航母来设计的,但是航母一定要形成战斗群才能够形成战斗力。

所谓航母战斗群就是以大型航母为核心,集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和潜艇为一体,是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高度联合的海空一体化机动作战部队。

二战期间的航母战斗群除了二艘以上的航母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快速战列舰,重型轻型巡洋舰,还有数量众多的驱逐舰,扫雷艇,鱼雷艇和炮艇,还有后勤补给船,油轮等等。

Ⅳ 二战日本最大的航母是哪艘,有多长

二战时期,吨位最大的航母是日本的信浓号。

信浓号标准排水量62000吨,满载排水量72890吨。

信浓号航母最初是根据日本“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110号舰)开工,建造进行50%时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信浓号在服役后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即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信浓号航母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直至1960年才被美国小鹰级航母超越。

信浓号其它相关数据

全长 266.6米

舰宽 38.9米

型深 18.92米

吃水 10.31米

飞行甲板长266米,宽36.3米

舰载机47架

防空武器:双联127mm高平炮8座,25mm高射炮145座

动力:主锅炉12座,蒸汽轮机4台,153000马力

轴数 4轴

航速 27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8节

舰员 2400人

Ⅵ 日语信浓是什么意思

一条河流的名字。全名叫信浓川,是日本最长河流。流经长野、新潟两县大部地区。源出本州日本阿尔卑斯山脉甲武信岳山脚。全长367公里。信浓川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的内陆水道。
不过小说中出现过信浓市。

Ⅶ 日本信浓号航空母舰性能怎么样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航空母舰过于强调进攻能力,强调舰载飞机的装载数量,航空母舰的防御能力不是优先指标。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俯冲轰炸机一举摧毁四艘日本海军主力航空母舰,其防御力薄弱的弱点显而易见。根据战后的调查,美军俯冲轰炸机飞机的炸弹穿透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在航母内部爆炸,造成航母的严重损伤

“信浓”号机库只有一层是因为当时的110号舰中央部分正进行工程,无法加设下层宽库。但如此一来重心不会升高,整块飞行甲板都可以装甲化。为了有效防御高空和俯冲轰炸,“信浓”号的飞行甲板铺装了甲板装甲,当初设计方案要求“能承受800公斤炸弹的垂直撞击”,但因为会增加甲板重量与制造能力的限制,改为500公斤炸弹。

为满足该要求,装甲板厚达95毫米,由20毫米特殊甲板与75毫米CNC甲板所组成。材质与厚度均与大凤号的没有太大分别,但全长256米,最大宽度40米的飞行甲板都全部铺上相同材质装甲(大凤号铺装范围更大)。再加上采用了大凤号没有用上的设计,在飞行甲板前部与后部附近两处的13米正方型升降机上都铺上同样厚度的装甲,重量达180吨。与大风号采用封闭式的机库以及舰艏不同,“信浓”号采用了通风能力很好的开放式机库设计。

信浓号的机库前部份三份之二(搭载攻击机用)是开放型,而后部是密闭型(搭载战斗机用)。前部采用开放型设计是为了当受到攻击引发火灾时,可以从那儿清除炸弹与鱼雷。

大型的岛型舰桥设置于右舷中央部上。舰桥的后部有向上排烟的烟囱往外侧倾斜23度。这是日本海军继大凤号又一次在航空母舰使用此类的烟囱。

“信浓”号舰体原始设计作为战列舰,水线上的舷侧装甲则从410毫米减为200毫米。战舰的主炮弹药库就直接用作航空母舰的高射炮弹、机枪弹、炸弹、鱼雷等仓库。飞机用燃料库则以常用的25毫米装甲板加强。舰体底部从大和级战列舰的双重底部强化为三重底部。全长266m,飞行甲板长256m,全宽36.3m,吃水10m

信浓号航空母舰动力装置为主锅炉12座,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8节时10000海里。信浓号航空母舰的动力和大和级战列舰相当,比一般舰队航空母舰的速度低,而续航能力超过大和级很多,可以满足实战需要。

信浓号航空母舰的舰载火炮用于防空自卫为主,双联装127mm大口径的高平炮8座还有三联25mm小口径高射炮37座另外还有13mm口径高射机枪22座。

127mm口径高平炮,可以作为舰炮平射攻击地方舰船,也可以作为高炮使用,射速每分钟超过15发,最大仰角十90度到-10度,采用半自动装填,主要用来对付中高空的敌机,威力较大,但是实战中作用一般。

25mm口径高射炮主要对来对付低空目标,射速很快。缺点在于威力较小,因使用15发固定弹匣供弹,每次换弹药时必须停止射击,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各方面性能都不如美军20mm口径以及40mm口径高射炮。

13mm口径高射机枪主要对付贴近战舰的敌人飞机。虽然射速高,但是威力很弱,加上美军飞机一般有装甲以及其他的保护措施,杀伤力明显不足。

舰载机,最初设计为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一共65架,这个数量偏小。低于同时代的美国建造的航空母舰,日本早期的大型航空母舰也超过这个数字。

后来因为信浓号的设计需求发生改变,改为20架战斗机和27架攻击机机,一共47架。为了提高整舰的防御能力造成舰载机数量较少。这些飞机的性能已经有大幅度的进步,一定程度弥补了数量的不足。但是,新型舰载机数量的不足,更严重的是飞行员的匮乏限制飞机性能的发挥。

在信浓号航空母舰第一次试航之前,日本航空母舰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大型航空母舰,而且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匮乏。而单靠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无法形成战斗力的。而且难逃最终覆灭的命运。

工程再三延误,由于海军方面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完成,竣工日期却要比最初预计的提早五个月,熟练的工人更被征召服兵役,为补人手不足,除了动员民间造船厂的工人与海军学校的学生,就连其它工种的学生都招揽过来赶工。工人都深信“完成信浓号则能挽救日本”。因为工程一再赶工,舰内设备都只配备最低限度,只进行了最低限度的测试甚至省略。

信浓号航空母舰虽然在11月19日加入现役。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完成,还需要建造和调整。“信浓”号的水兵基本都是新兵,素质很差,要他们能够成功的熟练操纵这艘军舰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Ⅷ 二战最大航母吨位

二战时期,吨位最大的航母是日本的信浓号。

信浓号标准排水量62000吨,满载排水量72890吨。

信浓号航母最初是根据日本“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110号舰)开工,建造进行50%时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信浓号在服役后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即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信浓号航母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直至1960年才被美国小鹰级航母超越。

信浓号其它相关数据

全长 266.6米

舰宽 38.9米

型深 18.92米

吃水 10.31米

飞行甲板长266米,宽36.3米

舰载机 47架

防空武器:双联127mm高平炮8座,25mm高射炮145座

动力:主锅炉12座,蒸汽轮机4台,153000马力

轴数 4轴

航速 27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8节

舰员 2400人

Ⅸ 日本的“大凤”号和“信浓”号航空母舰指的是同一艘战舰吗

不是

大风号航空母舰
3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开始了军备竞赛,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从1939年起,开始实施第三次造舰计划,计划中包括了建造航空母舰。日本海军按计划建造一艘新的舰队航空母舰“大凤”号,与其它航空母舰不同的是,“大凤”号准备在机动舰队的前方作已方攻击机中继基地使用,以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这样一来,受敌方攻击的可能也大,要求防御力也强。因此,在飞行甲板上铺设厚95mm的装甲,可抵抗500千克炸弹的俯冲攻击。为了防止飞行甲板增重引起重心上升,“大凤”号的干舷比翔鹤级低,于是前部同英国光辉级一样设计为封闭式舰首以抗御大浪。因此取消了舷侧向下弯曲的烟囱,改在舰岛顶部安装,并向外倾斜26度。“大凤”号载机有53架(被击沉时舰上载有飞机75架)。飞机升降机减为两台,其动力为蒸汽轮机,航速达33节。

这艘被日本视为最优秀的防御的航空母舰。于1944年3月完工。3个月后首次出战,被编入第八个五年计划航空战队,担任旗舰,参加了马尼亚纳海战。6月16日在发送飞机时候,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SS-218)发射3条雨雷,命中一条,击穿了前部油舱,使燃料泄露,并引起大火,由于前升降机损坏和密封式舰体,影响了扑救工作。6个小时后,引爆前部油舱中的燃料。5分钟后,引爆前弹药库。舰体开始倾斜。在中雷10小时后,这艘服役才3个月的新型航空母舰,就葬身海底。

日本海军信浓号航空母舰

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决定将正在建造的第三艘大和型战列舰“信浓”号改建为航空母舰。这时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61年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问世。

“信浓”号的特点是,装甲防护强,飞行甲板厚75毫米,上面还覆盖了200毫米厚的钢骨水泥层,同时加强了要害部位的防护。设计上独具一格,它不仅仅是一艘攻击航空母舰,又是中继补给基地,可在海上为其它航空母舰和作战舰只补给诸如飞机、燃油、弹药、淡水、食品等必需品。建造中突击施工,压缩工期,有些收尾工程尚未完工,就匆匆编入现役。1944年11月28日,“信浓”号由3艘驱逐舰护舰出海。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在东京湾以南100海里处意外发现目标,进行长时间跟踪后,抓住有利时机和战位,向“信浓”号发射6条鱼雷,其中4击中右舷。巨大的爆炸引起熊熊烈火,“信浓”号于次日上午沉没。这艘被日本视为王牌的巨舰,没想到在第一次航行中就夭折,成为近代海军史上最短命的一艘航空母般。

信浓 1940年5月4日动工 1944年10月8日下水 1944年11月19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 62000吨
武备 双联127毫米炮8座,三联25毫米炮35座,单管25毫米炮12座
总长 266米
宽 38米
动力 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12座,150000马力,4桨(225转/分)
型深 18.92米
吃水 10.31米
航速 27节
飞行甲板 长256米,宽40米
续航力 10000海里/18节
载机 战斗机20架(含预备机2架)、攻击机24架(含预备机3架)
舰员 2400名

Ⅹ 信浓号是日本中途岛海战以后多久造出来的、求准确时间

信浓”号是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中途岛海战是1942年6月4日展开的。时间位于1942年6月4日到1960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4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03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83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7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70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34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9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71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31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