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字和日本字有什么不一样
❶ 问: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写汉字的比划顺序和我们一样吗
不一样,很多字写法方向都不一样。
以下转载自知乎
作者:林獭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7181200/answer/238202919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香港的《常用字字形表》和台湾的《国字标准字体》确有不少差别,我按照哪个更合正字来举下例。
台标比港标更合正字的例子:
台着港着:港标依宋代后标准,分化二字用途(同陆标),台标追溯更古老的各大字书证明“着”是“着”的俗写之标准,一律用“着”。
台沈港沉:二字和着、着一样都是宋代始分化,而“沈”字才是字源。
台囱港囱:“囱”是窗棂的象形,台标更符篆形;港标取从“夂”的俗体,使字形不可解。“聪”、“总”等字亦受牵连。
⺼部(肉字旁):当肉字旁只在字的左旁时,台标和港标均取正确的上顿下提肉字旁;但当肉字旁在下方时,港标取了俗化的“月”字旁,唯首笔化为竖——如“臂”等字。
台卧港卧:“卧”指人躺下,台标从人;而《字形表》取讹体“卧”。
台兑港兑:台标更符正字,港标取俗写。
台户港户:“户”为半扇门,更符篆形。港标取“户”,却留下“所”字例外,破坏系统。
台胄港胄:“甲胄”与“贵胄”本不同,前者下方为“冃”,后者为“肉”,而港标合并之为一字。
台妆港粧:港标取俗字。
台与台:本为完全不同二字,台湾保留二字,港标只作“台”。
次:台标从“二”,港标取“冫”,自然台标更正。
台��港昷:港标从“日”,台标依《说文》从“囚”。
港裏台里:“裏”字更符合篆形,而“里”极少出现于古书。
港羣台群:同上,港标更符合篆形。
港峯台峰:同上,港标更符合篆形。“峯”即位于山的最高处,而台标取俗字“群”
黄:港标“田”部出头,更符合甲骨文和《说文》篆形;台标不出头,是取较晚的《说文解字》。
巤部(蜡、腊、鬣):港标是上部是有头发的“囟”,但省去小撇。但台标误从为“囚”,无论义、音皆不合字源。“窃”右部的“禼”亦有此问题。
港麪台面:港标正确,台标取俗字。
港污台污:港标正确,台标为取形声部首而取“污”。
港宂台冗:“宂”原解作“屋(宀)”下有“人”,闲散之象。台标取俗字。
港牀台床:还是台湾取俗字。
电:港标下方为“申”的变形,台标没出头,而“申”是“电”的初形,象闪电屈折的形状。
港幺台么:台湾取俗字。
兹部:台标单字作“兹”,用于偏旁则作“兹”;港标皆作“兹”。“兹”,艸木多益也。“滋”从水兹,为水益也——还是港标为正字。
港标比台标更合正字的例子:
至于日本和韩国因为字库问题很多字打不出来。
❷ 台湾文字为什么跟日文相似
你说的是注音符号么?那个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拼音,才不和日文像呢!这个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大陆出现类似俄文的汉语拼音以前,中国人认字都是从注音符号开始的,你去翻新华字典,那上面的附录里就有注音符号.
正体字的话,那是唐朝派人过去,传播中华文化和文字,其实在幕府之前,日本人用的就是汉字,幕府时代,才创建的片假名平假名.台湾正体汉字简化的较少,所以和日本比较相似咯
❸ 日语里的有些字是繁体字是台湾繁体还是香港繁体 香港繁体和台湾繁体有些区别的,不知道的不要回答,不
和香港台湾繁体字没什么太大关系,日语汉字统称和字,包含自创的和中华引进的字体,有些和字完全没看到过,有些则和华字(中国地区简繁体)相似或相同,所以你要说是哪个地区的,恐怕各个地区都有包含。
❹ 日文中的汉字与台湾香港的繁体字有什么不同嘛有没有什么字日本汉字是简体而香港台湾却是繁体
日本汉字(日文:汉字,假名:かんじ,罗马字:Kanji),又称日文汉字,是书写现代日文时所使用的汉字。
日本汉字的写法基本上与现代中文使用的汉字大同小异。古代日本完全使用文言文,自近代以来,出现一部分由日本人独创的汉字,称为日制汉字或和制汉字,日本官方定为国字,当中部分已被中文收录,现在和制汉字主要是未被中文收录的汉字。
《诸桥大汉和辞典》是最大的日本汉字字典,共记载接近5万个汉字,不过在战后的现代日文中常用的汉字大约只有两千馀个。
和制汉字
国字(辻)
日本汉字多数直接借自中文汉字,但亦有百馀个汉字是由日人根据中国汉字的六书自创的“会意”或“形声”汉字。这些日本自家创造的汉字,不同于中国大陆通行的简化字,而是只限于日本语使用的汉字。这些汉字在日本称为“国字”或“和制汉字”:
峠(とうげ;touge):山口,鞍部。
榊(さかき;sakaki):杨桐,常绿树。
畑(はたけ;hatake):旱田,田地,专业的领域。
辻(つじ;tsuji):十字路口,十字街,路旁,街头。
働(はたらく;hataraku):工作。
躾(しつけ;shitsuke):教养。不常用,同“仕付け”。
部分汉字亦逆输出至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如现代中文收录:“呎”、“腺”、“癌”、“鳕”。国训
部分日本汉字的意思和原来中文汉字的解释有所出入。这些汉字被称为“国训”:
冲oki(外海,取其“水中”之会意)
椿tsubaki(山茶花)
字体
部分汉字有“旧字体”和“新字体”之分,类似中文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差别:
新字体:国;旧字体:国;音读:こく(koku);训读:くに(kuni)
新字体:号;旧字体:号;音读:ごう(gō)
新字体:変;旧字体:变;音读:へん(hen);训读:かわる(kawaru)
旧字体在二次大战之前使用,1946年由文部省引入新字体。
日本新字体基本上是通过去掉笔画的方式,但有例外。常见的如
新字体:歩;旧字体:步;音读:ほ、ふ、ぶ(ho, fu, bu);训读:あるく、あゆむ(aruku, ayumu)
新字体:宾;旧字体:宾;音读:ひん(hin)[1]
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以上两字都含有“少”字缺一点的部分,新字体就干脆写成“歩”。但也有例外,如“捗”。
还有些新字体成为了近义字或同音字取代(按:此处指日语中,不以中文为基准思考),如
新字体:欠;旧字体:缺;音读:けつ(ketsu);训读:かける(kakeru);(中文“缺”“欠”不同字。)
新字体:缶;旧字体:罐;音读:かん(kan);(中文“缶”“罐”不同字。)
新字体:死;旧字体:尸;音读:し(shi);训读:しぬ(shinu);(中文“尸”“死”不同字。“尸体”新字体写作“死体”。)
新字体:部;旧字体:篰;熟字训读:“篰屋,heya”变成“部屋,heya”
有些新字体被简化到被另一个毫无关联的字来代替。如:
新字体:芸;旧字体:艺;音读:gei;新字体只保留了旧字体的草字部“艹”与底部的“云”。
原本“芸”音读是“うん(un)”,训读是“くさぎる”(kusagiru),是“草(kusa)”和“切る(kiru)”的合成词,即除草的意思。新字体裏这种读法已经废除了。
❺ 港台和日本为何和大陆的字体不一样感觉要古朴些(指非简体字 如京字上的一点是直的 而不是斜的)
港台本身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沿用中国字。日本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分支,其祖宗也是中国人,只是现在他们不承认罢了,所以能用得字也是中国字,不过自从他们不承认是中国人之后,就自己创造了一些日本字,但是不够用,所以还得用一部分中国字,只是改变一下读音和意思而已。而以上这些地区用的都是中国古体字,即繁体字。简体字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用的,新中国总不能也要求港台和日本也使用简体字吧。所以出现了一些差别。
❻ 日本汉字和台湾汉字哪个更复杂感觉台湾的汉字比日本的还复杂
日本汉字数量,只是中文繁体字的一部分而已,,而且日文中习惯将复杂的汉字用日文假名代替,特别是日本年轻人。这是为什么台湾汉字看着更复杂的原因。
❼ 日文汉字里有没有与台湾繁体写法不一样的,或者有台湾繁体字形却用简化字形的
首先繁体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不是什么台湾繁体 大陆也在用 只不过官方在推广简体字 至于日本汉字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 也就是繁体字 还有一种是日本人根据汉字的特点自创的字但他们仍然叫做汉字 后者是只有日本独有的汉字 简体日本当然是不会用的
❽ 台湾的拼音是不是跟日语有关系
完全完全没关系。
台湾的拼音是注音符号,是百分百国产的字符。翻开新华字典就能看到,绝对纯国产。网络链接:http://ke..com/view/294730.htm
假名则是纯日产,而且出现的年代比注音符号要早一些。
其实你觉得差不多是因为你不熟悉两者的字形。深入比较的话,其实两者只是粗看有些像,细看之下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台湾人和日本人绝对不会认错两者。
❾ 台湾键盘的注音符到底和日本的片假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么相似
台湾使用的国语注音和日本假名没有根本的关系,只是巧合相似而已。二者产生的目的最初都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只是读音不一样,日文使用假名注音的也比较早,但国语注音和日文假名都是源于汉字最简单的笔画。
❿ 台湾字和日本字有什么不一样
台湾用字俗称台标,又称标准国字,是将明体楷化的成果,是台湾的建议字形。
日本用字俗称日新,又称常用汉字,是将康熙字典字形加以改进的字形,是日本的建议字形。
图中字形为旧字形明体与黑体(日本称哥特体),在日本和台湾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其字形基本依照《康熙字典》字形。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