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刀为什么都是细长的

日本刀为什么都是细长的

发布时间: 2022-08-05 23:53:28

A. 关于日本刀

首先要分清刀和剑的区别。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同名电影《剑》是1982 年中国拍摄的,外文名称 Sword,导演:舒适
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一个单面开刃。一个双面开刃,你说能一样吗?再说说日本刀,虽然很多时候小日本都说什么剑道剑道的。但确确实实拿的是刀,这点不用怀疑。(这恐怕是他们所谓的“贱道”吧。)
日本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唐刀(中的仪刀,唐刀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不过唐刀(暂时称它叫唐刀吧)是直刃,其他大体上和日本刀相同。日本刀就略带幅度便于劈砍。
那么为什么很少看到中国的唐刀?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也是最近才有人吵出来。而日本刀却大行其道,还能成为世界三大名刀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不管日本刀还是唐刀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太窄太轻。绝大多数宽度不超过两指,有兴趣可以比下。当然重量比起中国古代军队常用的厚背刀.九环大刀等要轻上很多。可能现代人觉得没什么,能砍人不就行了。还比那个做什么。但是你要知道古代冷兵器作战很多时候都是对砍的说,你说大刀碰小刀那个更占便宜。哪个更容易被折段。答案很明显吧,还有古代作战大多时候都穿铠甲的说。那种刀的力道更大,破甲能力更强一目了然了吧。所以对唐刀不是技术丢失,而是应该说放弃更为恰当。
二我前面说过吧,不管日本刀还是唐刀从结构上说都因为太窄而容易被折段吧,你想一个士兵如果再战场上失去武器会怎么样。不要不相信,你可以看看日本很多电影动漫里都有某某刀被打段的画面吧。这在中国古装电影中就很少出现,可以说没有。很难想象四五指宽的刀会被斩断。超人?激光刀?从后勤上说古代没有那个部队为你准备好几把刀给你带上。运粮食的都忙不过来,还给你运武器。(当然日本除外,就那么大个地儿。多跑两趟没事)再说真要是断了,还能说哥们暂停,我下去换把刀再上来和你打。。。中国的大刀就不会了,即使是不利了磨两下照样用,不用担心后勤。战场上不快了还能砸人,一刀两用。便利。我想不到不用大刀跑去用日本刀的理由,虽然日本刀把唐刀做了很多改进但是易断的缺点依然无法彻底改善。
三从刀的破坏力来说,大刀比起日本刀从重量上说要重产生的惯性更大。破坏力和产生的伤口要更大.更明显,更难以治疗。不论是哪个国家古代战争好象都佩带盔甲。从这方面来说,大刀的破甲能力比起日本刀来说优势更加显着。
四从生产周期来说中国大刀只需要一个铁匠几天甚至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可以打一把出来因为它的绝大部分刀身都是质量较差的铁,只在刀刃和刀尖包一层精钢这样保证较低的成本,你说质量差那你就错了,我说的一层并不是说一点点,当然要保证它的长期使用。这个一层就肯定不少。事实上有谁去注意刀背是什么铁呢?只要刀刃利就行了,再说古代矿业贫乏。金属也是很贵的,就连铁当时都是按斤算的,再从铁炼成钢也要耗费不少铁。而且象中国古代打仗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几十万的。那来那么多铁来糟蹋(不象某岛国几百人,也叫打仗)在说说日本刀,由于要保证刀的韧性,刀身又比较窄所以日本刀前期通常都是全钢的,但是有由于日本本来环境和气候原因致使很难使炉温达到炼钢的要求,所以不得不改进生产工艺,把一把刀分成好几个部分分别段打,在几网络的温度下使用人力不停段打,逼出其中渣滓。再把几个部分和起来锻打最后打成一把刀。通常一把正规的日本刀需要一个筑剑师和三到四个徒弟两个月才能完成。所以呢,如果你想买把好的日本刀肯定不便宜,价格通常要以十万来计算吧(人民币的)。在这里还是对日本的筑剑师略微表示一佩服吧。
所以不论从破坏力,后勤,战场实用性还是生产周期来看。中国大刀都要远优于日本刀。
那为什么日本人要用日本刀而不用大刀呢?有几点原因
一从文化上说日本是个比较固执的民族,固执到什么程度。也许大家都听过日本天皇这个称号吧。日本战国时期那个大名不比哪个什么天皇更具权利,不比他兵多,可就没有任何人敢说把天皇踢下去,自己来做天皇。在中国古代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还有在日本江户时期出了个二刀流叫叫什么宫本武藏什么的可以说天下无敌吧(在日本)可还是被人不齿,为什么。因为当时一刀流才被认为正统,二刀流简直就是歪门邪道。不能理解的。其实就是一把刀和 两把刀的区别麻。赢就是道理嘛。可日本人就不这样理解了(直到现在二刀流都不能列入比赛项目),如果小李飞刀要去了日本还指不定说成什么妖魔鬼怪呢?或者是忍者。所以说如果是有哪个武士敢擅自仍掉太刀去用大刀的话。那就等着被人用口水淹死吧。
二身体原因,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算是再固执的人只要让他认识到足够的好处也会改变,再说日本就在中国旁边。中国都舍弃唐刀多年。日本不会没注意到其中的利弊。其实日本在清朝前很多国策基本都是照搬中国的,比如禁海等。相信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人的体制,日本人向来以矮小着称。直到现代才有明显改善。想要像中国士兵一样拿上大刀能不能象样的挥舞起来还是个问题。更别提还要穿上盔甲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真是有点难为他们了。所以不得以才继续坚持他们的正统。口上也说的过去。
三其实说了这么多太刀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毕竟没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太刀的窄轻,注定了它的出刀速度较快。制造麻烦也注定了它品质较高,比较锋利。也出了不少名刀。不然两个月制造出把垃圾早就完蛋了。在战场那种恶劣的环境中
虽然不怎么好用。但是却是单打独斗的好东东。由于它的造价过高所以不能普及。也是硬伤。不可能像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样,小兵都能普及到。事实上像太刀这种昂贵的武器也只有真正的武士才能拥有,还有很多代代相传的。所以才叫武士刀。只有武士才能拥有,也只有武士才能有时间来锻炼刀法。他们就是以此为业的嘛。普通小兵只能拿枪,毕竟没受过什么训练的小兵用起枪来比刀还是好的多啊。前面也说过日本人的矮小,也注定了日本人不可能穿上比较厚重的盔甲所以太刀的杀伤力也就足够了。

B. 日本刀锋利无比,可为何却没有在中国普及

日本的武士刀确实锋利无比,但是对于中国战场上的重骑兵却起不到杀伤作用,而且两面开刃的剑更加适用于中国战场上。

而且随着古代冶炼技术不断革新,什么锁子甲头盔更是层出不穷,这之后刀就更适用中国的冷兵器战场了。特别是北方的重骑兵出现后,刀已经对他们造成不了威胁了,身穿铠甲头戴头盔的重骑兵砍杀短刀的步兵就像割麦子一样容易。所以后来人们研究出流星锤,狼牙棒等超重型武器针对重骑兵,虽然灵活去大大减少,但是杀伤力和攻击距离却成倍增加。

C. 为什么日本武士身上要带2把刀一长一短是不是长的用来战斗。短的用来剖腹

你说的对
一长一短,短的叫肋差,长的统称叫太刀,平时也是收起来在腰际的,战斗时才把长的拔出来,
武士通常喜欢把肋差和较长的太刀同方向斜挎在腰间左边(左撇子除外)
战斗时拔出太刀或者雉刀进行拼杀,自尽时就通常用肋差。
http://ke..com/view/1210204.htm

D. 为什么日本武士佩刀一长一短

古代日本只有武士才能佩长刀,通常会把刀刃朝上,一般平民是无权使用的(但是可以配带胁差)。
武士佩刀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为胁差,两把刀使用上有分野,长刀是主武器,胁差是备用武器,是在长刀损坏时,才使用的,平常不会使用。按习惯武士出门之前,先会将胁差插在腰带里,然后用右手提着刀,走到门口的玄关处穿上鞋子以后,才再将刀插在腰带里。刀佩带在左腰,是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短刀除外,尤其是为配合盔甲的马手指短刀。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为荣耀,碰撞武士的刀鞘,会被视为不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边。而且刀佩带左面,即使两个武士在狭巷相遇,他们的刀鞘也不会互相碰触。武士到人家中探访,也会先在玄关把刀解开,然后用右手提着,再进入屋内。用左手提刀进入屋户表示可以随时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现。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否则也会被视为不礼貌。
日本江户时代的人们,将配刀当作武士道与儒教结合的象征。只有高阶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人民则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实是社会阶层分明的标志。在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实行废刀令,武士不能再公开携带刀剑,只有皇室成员、前各藩藩主(大名)、军人和警察才能携带刀剑,武士刀终于成了博物馆或私人的收藏对象。

本文有1Gear原创,关注1Gear,提供原创,获取更多试用机会。

E. 日本武士刀的长度一般是多少

  1. 太刀:刃长超过80cm以上;

  2. 打刀:刃长在80cm-60cm之间;

  3. 胁差:刃长60cm-30cm;

  4. 短刀:30cm以下。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这是外国人对日本传统刀剑的统称,其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肋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广义上的日本刀还包括长卷、剃刀、剑、枪等。

    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着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之含义。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点是在外形装饰之外的刀体本身上展现出设计感和艺术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F. 为什么中国菜刀是长方形,而不像日本那样是细长

传统制作工艺的问题,后来发展的日本菜刀是学习西方的,过去的日本菜刀也是跟我国一样的,后来因为钢材少,所以使用刀身短的

G. 武士为什么佩戴长短双刀

长短双刀是四把刀。⊙﹏⊙b汗
在日本的古装时代剧中,武士的刀剑搏斗更是家常便饭,也形成了一个名为“杀阵”的专业打斗涉及群体。由于日本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剑道、柔道、空手道等格斗技艺,因此许多日本演员的身手都颇具基础,演起电影中实战性的打斗也象模象样。那些“杀阵”设计者也确实是日本刀法各流派的专家,象《黄昏的清兵卫》中,负责指导真田广之的就是小太刀高手。小太刀(肋差)指的是日本武士普遍随身佩带的长刀之外的短刀,也是剖腹的工具。剑圣宫本武藏以创出双手分使长刀和小太刀的二刀流闻名,但日本刀法还是以双手持刀的居多。据有的专家考证,双手刀法在汉唐时代传入日本,此后于中国日渐绝迹,但日本武士却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双手刀法,形成了剑道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摈弃了中国求套路美观的弊端,强调实战的“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

你说的武士应该是日本的武士了。我理解的短刀是自杀剖腹的工具,当然对战的时候也是大大的有用,比如偷袭。

H. 日本刀是单面开刃还是双面开刃的

一般都是单面,也有少数是背面前半部分开刃的。日本刀只有开刃后才锋利无比,具有杀伤性,未开刃的刀刀口比较脆、厚、钝。

开刃是指刀在烧煅的时候,表面的铁或钢会氧化或含碳量高,会变脆。俗语说的开刃就是在刀口的地方把这些磨去,让钢部份露出来,这样就会更锋利。开刃方法有手工和机器开刃,手工开更锋利。

日本刀,这是外国人对日本传统刀剑的统称,其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广义上的日本刀还包括长卷、剃刀、剑、枪等。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着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之含义。

(8)日本刀为什么都是细长的扩展阅读:

日本刀,亦称东洋刀或武士刀,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刀)、胁差(胁指)、短刀等。广义上还包括长卷、薙刀、剑、枪等。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大众印象中的日本刀,相必很多来源于抗战电影和日本动漫,传统上那种弯弯的,单刃的日本刀,大概是10世纪大化改新后成型的。

在日本,刀剑并没有太直观的区分,所以用日本刀的格斗方式叫剑术,但是在十世纪以前,上古时期的日本“刀”一般都是直刃,双刃的“剑”。因此类似草薙,十拳这类的剑就算是有,也都是直刃双刃的。

I. 日本刀的造型那么细,不会容易断吗

打刀元重正常情况下也有7mm左右,而且从刀镞至切先厚度变化小,普遍比欧洲中世纪的刀剑都要厚,横截面面积也更大,不是很懂你是怎么看出来细的?
你可以理解为虽然刀片更窄,但是厚度更大,而且多采用甲伏锻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整体韧性
当然相比欧洲中世纪剑还是更容易断,这是因为玉钢作为高碳钢硬度过高,同时日本刀极其追求劈砍和切割能力,并不是因为细。欧洲中世纪的热处理水平,普通士兵的刀剑硬度也就40HRC的级别,而古法日本刀做到55HRC以上很轻松也很正常。
软软的东西当然不容易断,弯了踩一脚就搬直继续用。但是要追求劈砍切割性能的话就需要较高的硬度,并且还抗磨损。

J. 简单的介绍一下“日本刀”

http://bbs.muwen.com/topic437/436651.htm

论日本刀
我自小练武,时间也不算太短,可因为俺颇喜拳脚,所以刀法、剑术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纯粹属于糊弄,只算能说是练过几天,摆个架势还能唬一下人而已。正好家中收藏有一柄抗战中缴获的日本刀,而中国剑和刀也各有一柄,因此在使用上有些感性认识,可以很直观的做些实战使用比较。说句题外话,因为这柄日本刀,我还曾经去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日本剑道,但在二十多年前,根本不可能有人懂日本武艺来人手把手地教授,所以是自己胡乱找了些书和资料,还是零散不成体系的东西,最后照猫画虎不了了之,连个皮毛也没得,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几个架势,此可为大家一笑。

闲话少说,开始正题。

日本刀的设计很贴手,手感极好,弧度、重心都配制非常合理,舞动起来,劈、刺俱佳,确实是兵中上品。但是,它在实用中,我认为至少是有两大缺陷的,而正是这两大缺陷,足以使其从极品冷兵的工艺品地位,沦为与铁轨打造的中国大刀无异的普通杀戮兵器。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个人意见认为,日本刀即使不被火器替代,也极有可能被大刀所替代,其工艺会被保留,毕竟是极优秀的工艺,但其形制极多半要起大变化,即使保留了形制,也会沦为仪仗品,从而最终退出制式兵器的行列。

我想,如果没有火器,很可能会出现以日本刀工艺制作的大刀,最终形成类似当年宿铁刀那样的制式兵器,最终的兵中霸者将是中国大刀(在此,要允许俺开心一把,虽然,俺不想大喊爱国口号,而这个结论的推导过程也不带一点政治和情感色彩,但窃喜之心还是会有的……)。

可惜啊,这仅仅是个假设,毕竟火器时代了,这个问题我们最终只能是猜想求证而无法验证了。

日本刀的刀身窄,细长,看上去似乎并不重。但如果实际使用过,就知道其实分量很重。国内工艺品店卖的那种伪日本刀和工艺刀就不要去试了,无论弧度还是重量以及重心分配,都和真正的日本刀相去甚远。刀身的弧度,在刀而言是相当讲究的,尤其是在劈砍的时候。当你用随便构勒弧度的刀抡圆了狠狠劈将下去,碰到了坚硬格挡的时候,那种不伦不类的弧度就足以让刀倒弹起来在你脑门上撞个大血包外加一道大裂口,要不就虎口震裂脱手飞出。那种刀和真正的日本刀是两回事情,如果在日本买的本地产工艺刀,则另当别论。

我练武有年,臂力虽然不大,但也肯定不能算弱,现在还能用两个指头支地做俯卧撑,腕力和指力应该算还可以。

但是在挥动日本刀的时候,我还是颇感吃力。日本刀做砍、劈时,借助其弧度和重量,确实出刀可有霹雳之势,杀伤力极大。可如果单臂使用,在回刀时,尤其是自下往上或反手提格的时候,虽然有靠腰腿力一说,但还是需要依仗腕力和臂力的,在这个时候,譬如我之流就觉得实在有点力有不逮,用起来很笨拙,回转之时备感不便。即使是双手刀,也一样不能收、放如一,收刀终究是吃力笨拙了些。

由此深觉日本刀的刀柄长至双手握把的长度,不单只是调节重心的作用,也确实因为其需要双手握刀才成,因此日本刀、剑自发展起便基本是双手使用的法度,极有道理。倘若单臂使用,一刀不中落于外门,就成了戚老虎所写武经中的“败势”,又因其收刀回转倍费气力,于是即刻会有性命之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单臂用日本刀,绝非常人所能,其他不说,只是对腕力和臂力的要求就要相当可观。于此,宫本武藏的二刀流难度可想而知,想来此人的腕力、臂力和膂力,定然超绝常人多多。

故而虽说中、日的武艺以及刀制,各有长短之处,但中国大刀和日本刀这两种刀,却同样是双手刀的一种,无非是两者刀身厚度、宽度、长度不一而已。日本刀的刀背厚度要厚些,中国大刀的刀身宽点,长短略有出入,却都在一米上下,也所差无几。

这么一来,如果有两人武艺相当,一人使中国大刀,一人用日本刀做肉搏,我们便可以以这些基础条件来进行比较了。

首先,在刀的制作、硬度、韧性、锋利等各类工艺水准上,无疑都是日本刀好。

但是,大刀的刀身宽,所以虽然物理性能差,可也绝无可能被日本刀击断,相比较起来,倒是硬度较高的日本刀可能有此忧患。只是它靠着刀身的厚度来弥补了这一点,大家扳平。不过,因此双方的重量差异也就变得不是非常大了,而双方兵器刃口的锋利和抗击打度,此刻也已经无足轻重,因为双方的刀身都很长,在格斗中的兵器撞击总不可能把六、七十厘米左右的刃口撞击到全都卷了刃吧,况且真杀起来的话,生死也就几下子的事情。

这一来又说到了很多朋友坚持的卷刃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仔细来揣摩一下,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在砍第一人的时候,刃是一定不卷的(除非这人偷懒从没磨过刀,那就赖不得刀了)。在砍过一人之后,这个刃再卷,也不可能卷到劈不进肉体去,这个我们观察自己家用的不锈钢菜刀就可以了,完全可以买几斤猪排或牛排来试试,兄弟我喜欢下厨房,有关菜刀使用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因此无需再用人来做实验了。

在砍肉体的时候,即使砍中骨骼,在刃口上的卷刃也只是骨骼粗细的宽度,除非是剁排骨,咚咚咚咚咚,这才能把刃口给彻底剁废了(你说没事在战场上剁人排做什么?所以不予考虑如此变态的可能……)。且再怎么地,在六、七十厘米长的刃口上就是有几个棒子骨粗细的卷刃,以大刀的重量、速度以及使用者的臂力三者叠加,也不可能砍不进第二具肉体。我想,也许等到四、五人后,这刀才有可能确实废了,被剁成了铁片。只是,如果一人可以砍掉四、五人的话,整个战场人人如此,那对手早就跨了。在实际战斗中,能有1:2的杀伤比例就相当之惊人了,最好的实证案例,是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喜峰口一战,我军和敌军的伤亡就是1:2.5的比例,因此震惊中外,日寇为之丧胆,以至于要人人戴上特制铁围颈才敢来和二十九军作战。

所以从这几点上讲,日本刀的优异制作工艺,在战斗环境下并无太大意义,其工艺的精良基本上被大刀的形制所抵消掉了,这时比的只是谁能砍中对方,也就是比武艺和气力了,兵器制作工艺上的优劣已经可以忽略大半。

而当年的明军不抵倭寇的日本刀,私下度之,应该是由于明军是采用舞动灵活而刀身单薄的单手刀以及单手刀持盾的制式,如此则应当落下风。如果其时改用双手大刀片,不太可能敌不住日本刀,盖因大刀与日本刀比,如上所述,并不落巨大劣势。

既然开始说到了武艺,这便引发了日本刀的第二个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在它的使用技巧上。

使用日本刀的技巧要求,要远高于中国大刀。

日本刀的使用需要极高的技巧和长时间的训练,这是个常识,也是日本武士引以为傲的地方。但是在战场上,这个骄傲却成为了一个致命的瓶颈。因为大量的士兵不可能有如此长时间严格的系统训练,因此大部分士兵不可能纯熟使用,对他们来说,大刀和日本刀在使用上并无差别。只有那些自小训练有素的武士,才能充分发挥日本刀的威力。

但这样训练出来的使日本刀的武士,实质上就是武林高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年倭寇几十人却可纵横数百里伤人无算,实因其乃是一支由几十或数百高手组成的特种部队,再加兵器上的优势,悠忽来去,自然在对付地方普通守备士兵的时候大占便宜,因此大可不用奇怪何以数十倭寇,就能横行沿海。

以高手对士兵的战绩,可以看看日本本国的例子,也能看出是什么结果。譬如战国霸主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在天正伊贺之乱中,为消灭区区几千伊贺忍者,居然就动用了近六万大军扫荡,可最后还是没能彻底斩草除根,更差点被忍者伏击致命(当然了,对方用的是铁炮偷袭……)。

所以如果要这样对比,窃以为用几百中国高手去日本登陆骚扰,结果也一样。

不信的话,就给倭寇们换上旗鼓相当的对手比比高下,结果就出来了。想当年少林寺的月空、月忠、自然、慧正、智囊等三十一名棍僧对倭寇,就是高手对高手的比试。只是和尚们的七尺长三十斤重的铁棍一落,日本浪人刀折人亡,上海白沙港一战,毙倭寇上百,这回大家武艺是相当了,却是被和尚高手们占了兵器上的便宜,此可为一证(不知道换上狼牙棒又如何,戚继光的狼筅不知道是否便是这般变化出来的……一笑)。

又,日本的士兵足轻,也确实是不用日本刀的,而用竹枪一类的武器,用日本刀者的基本是大将和武士们,另外日本的浪人也是武士,无非是没了藩主的没落武士。所以日本刀并不是人人可用,人人能用的,基本是专业人士在使用。

相比较之下,中国大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刀由于结构上非常简单,杀伤则主要靠的是本身重量产生的惯性和使用者的力气,颇有点类似斧头、铁棍之类,大多只需以刀锋对着敌人硬砸就是,使用便利,无需太复杂的技能,只要经过制度化的系统军事训练,人人可用。
先师之一的叶先生,出身于南京中央国术馆,据他所说,当年的血战日军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刀法极简单,早在国术馆期间,就专门有研制刀破长兵的招数,发起者是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二十九军正是他西北军的旧部,研制者则是他寻觅来的长刀名家郭长生。蒙先师恩宠,曾给我们演示过一次,一干人等如我辈也因此比照着演练试验过,感觉确实相当简单易学且颇具威力,尤其是如果第一次碰上这样的刀法,那多半就要吃亏,长兵尤甚,譬如枪刺,大多情况下一招过后或死或伤,侥幸可以脱出战圈的,也会被追砍不止,不易扳回局面。于是对前辈们之造诣高深,化繁为简之能,极是景仰。

这里再提一句闲话,我的另一位启蒙师尊蒋先生,也已故去有年,她也是前南京中央国术馆的高材生,并且是当年第一届国术大会短兵组第一名(短兵是当时五大项目中唯一允许男女混合比赛的项目),使用的兵器是剑,据她自己说,她所用剑法叫“武当对剑”,属于双兵,可惜当年愚一意孤行愚昧不堪,不甚以兵器为念,以至痛失良机,既未见先师用过也未想到要观摩一下,现在想来,倒真可以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如果再……”了,可惜悔之晚矣。

兵器的比较,到这里就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只是这一扯又扯到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刀法,而关于这个,也是一直传说很多的事情,众说纷纭,所以不妨最后闲话几句,一起讨论一番。

其一,说宋哲元将军在北京时曾延请京、津??军之母是大刀王五之女(此说不知道真假如何,现代史我不是很在行,没有细究过,应该不难考据,有心者不妨探察一番佟将军家世,倘若是,也是一段佳话,王五助谭嗣同变法,本就传奇,佟将军又是抗日英雄,这事要是真的,可称一门忠烈两代佳话),刀法自然是绝顶,后来佟将军传授给了部下以此杀敌。又一说是名镖师李尧臣和原南京中央国术馆教练郭长生等人在军中所授(此即先师所云,先师所演示的刀法,也是自郭先生处得知)。再有一说是八卦门的一位前辈研制出了简单实用的刀法训练部队,他将八卦刀法融成了一招,所以威力颇大。

在此处,我要来和个稀泥了。

我觉得以上诸说都可成立,也都确实发生过。宋将军和佟将军在北京时期确实都请人训练过部队肉搏和武器拼杀之术,此有记载和很多当事人的颇多记叙,无需赘言。因此,窃以为当时是有相当多的国术高手们,而不是一人,以他们拳拳报国之心殚精竭虑地将各自所习技艺之精华,用最简单易学的方式传授给了二十九军将士,所以这并非谁的一人之力。

再以后的喜峰口一战中,五百大刀队壮士仅生还二十余人,却杀毙了一千二百日军,这里面除了壮士们个个以必死之心报国之外,这些在幕后的英雄们也居功甚伟,不可忘记。借此,向当年的抗日壮士们致敬,并缅怀我两位师尊。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4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02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81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7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9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3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9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69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31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