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有多少种人
Ⅰ 日本人是什么人种
日本人是蒙古人种,也就是我们说的黄色人种。
日本人主要由和族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虽然属于蒙古人种,但却是好几个民族融合而来。主要有东北亚通古斯语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等。
其中重要的一支是日本的土着居民阿伊努人,又叫“虾夷”人,属于棕色人种,体型与北美印地安人接近。具有鲜明的高颧,深目,多毛,身矮,大脚,大头等体征。
他们遍布日本列岛,是日本原住民,直到8世纪,仍然控制着本州岛的三分之一地区,后来所谓的日本征夷大将军这个夷就是虾夷。日本人有非常浓的棕色人种血统,多毛、矮小和血统有很大关系。
人种的划分:
所谓人种,是指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鼻、唇的形状等等。
根据这些不同的性状,人类学家把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种系,即:蒙古利亚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尼格罗人种(黑种)。
人类在体质形态上之所以能形成不同的性状,主要是受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在晚期智人时期,人类已经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
各大洲自然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被高山峻岭、汪洋大海、广袤沙漠所阻隔。人类在彼此隔绝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自然要受到不同的影响。在其长期影响下,人类在体质上逐渐发生了某些变化,变得与其自然条件相适应。
Ⅱ 日本的主要人种是什么人
日本的主要人种是黄种人。
截至2018年4月,日本人口总数约1亿2650万。
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国内总人口为1亿2477万6364人,较2018年同期减少43万3239人,为连续10年减少。2018年日本出生婴儿为91.8万人,连续3年低于百万。
除东京圈(包括东京都及周边的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和冲绳外,日本各地的人口均在下降。其中,名古屋圈以及关西圈(京都府、大阪县、奈良县、兵库县)人口数量减少最多。在日本进行居民登记的外国人较2017年增加16万9543人,总数为266万7199人。
(2)日本人有多少种人扩展阅读: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国相望。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
截至2019年1月,日本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1.6万阿伊努族人。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
Ⅲ 日本人多少民族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 阿依努人 和 琉球人。
(1)大和人
大和人亦称“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和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系统特征是头较短,黄皮肤,黑头发,体毛和胡须较少。耳垢为干性。眼睑中有被称作“蒙古襞”的皱襞。血型以A型居多,其他依次为O型、B型、AB型。大和人原来身材较矮。我国历史书上将其称作“倭人”,据说就与此有关。近年来,大和人的平均身高已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其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厘米左右,在世界上属于中上水平。
(2)阿依努人
阿依努人旧称“虾夷人”,属于千岛人种类型。在体形上,阿依努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略微兼有赤道人种的某些特征:肤色黑黄。体毛浓密,腿长腰阔,头大颧高。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阿依努人信奉一种带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的宗教,经常举行“熊祭”、“鲸祭”等宗教仪式——这与他们自古以来一直过着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存手段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了现代,阿依努人的上述民族特征已经所剩无几,处于被和人逐渐同化的过程之中。
但是,同化现象的出现并不等于阿依努民族的消失。据统计,现在还约有2 .5万阿依努人集中生活在北海道的胆振、日高等地。
(3)琉球人
琉球人目前约有120 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冲绳县所在地——琉球群岛。琉球人虽然与大和人同属蒙古人种,但与大和人相比,他们的身材略矮,眉毛较浓,颧骨稍高。古代琉球人以部落为单位群居,14 世纪时建立了三个小国,1429 年由尚巴志统一为琉球王国,与中国结成朝贡册封关系。17世纪初遭日本萨摩藩侵略并开始受其控制 ,1879年,琉球被正式纳入日本版图。
琉球人 有自己的语言——琉球语。琉球语虽然与日语属于同一语系,但语音、语法、语汇都与日语有很大不同。琉球人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16 世纪以后,一些上层人士开始用汉字和日语假名记事。下层民众在流行一种叫做“斯丘码”的象形文字,也有人靠结绳记事。琉球被并入日本以后, 明治政府推行同化政策,强令琉球群岛上通用日语。现在,年轻的琉球人多已不会讲琉球语。
琉球人的文化受中国和日本本土的影响较大。从宗教上看,琉球人中既有信奉佛教和神道教的 ,也有不少道教的信徒。他们同我国汉民族一样有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他们还喜欢在屋顶放置石狮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一种叫做“石敢当”的石兽,这些也与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的习俗相似。在饮食方面,琉球人喜欢喝一种名叫“泡盛”的白酒,吃油多的菜肴,还喜欢吃猪蹄。这些习俗有别于大和人。
Ⅳ 日本总人口有多少人
日本总人口有1亿2665万4244人。
人民网东京8月6日电据《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总务省4日发布的截止至今年1月1日的最新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常驻日本国内的外国人在内,日本总人口为1亿2665万4244人,已经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
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
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长着约5560种植物。约有1950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约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约有1600种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为日本当地的原生植物。截止到2011年11月,共有超过6万种生物在日本生息。
Ⅳ 日本人有多少个人
摘要 日本有124776364人
Ⅵ 日本人源于什么人种
日本大和族源于弥生人和绳文人,另在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属蒙古人种。
1、绳文人
绳文人为日本绳文文化时代的人,绳文时代是日本中石器至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6000年前到3000年前弥生时代前期的居民。这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居民由于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
2、弥生人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原始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纪中叶,因代表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
3、蒙古人种
根据美国学者孔恩的观点,蒙古人种的特征主要是:黄色的皮肤,栗色的眼睛,黑色的直发,体毛及胡须均不明显,面部平扁,颧骨突出,鼻梁不高,两眼内角具有特别的毗褶等等。
(6)日本人有多少种人扩展阅读
日本民族来源: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Ⅶ 日本人有多少个民族
三个民族,分别为大和族、阿伊努族、琉球族。
截至2019年1月,日本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1.6万阿伊努族人。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
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
(7)日本人有多少种人扩展阅读
民族由来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
《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
日本大和族
和族是主要由原居住于东北亚大陆的日本海沿岸居民和东亚大陆居民融合演变而成,其族是在古坟文化才完全角成,自身文化长期受到来自东亚大陆的影响,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又自成一派。
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东北也有一部分和族,他们被称为“日本遗孤”,虽然他们在民族血统上还是和族的血统,但因为年龄等原因(他们被东北百姓收养的时候还都是孩子)很难让他们产生对于和族的认同,再加上久居中国 ,最终导致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汉族同化,以至于部分战争遗孤回到故土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Ⅷ 日本人分为两个人种。一个是弥生人。还有一个呢
弥生人和绳文人:
绳文人(英语:Jomon people、日语:じょうもんじん),是日本绳文文化时代的人,绳文时代是日本中石器至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6000年前到3000年前弥生时代前期的居民。这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居民由于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成功解读了日本古代绳文人全部DNA的遗传信息,并认为现代本州和族继承了绳文文化居民10%DNA,绳文人祖先大约从3.8万年至1.8万年前从亚洲大陆来到日本,研究人员推断,绳文人由亚洲大陆几个不同形质人种组成混居过着狩猎采集生活,并推断绳文人和中国汉族拥有共同祖先。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日本列岛的居民,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1500年前,因代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弥生人中分为渡来系弥生人(东亚大陆移民)和绳文系弥生人(绳文人)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原始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纪中叶,因代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
日本本土大和人大多是弥生人的后裔,但也有和绳文人的混合体。据估计,绳文人的祖先遗传常染色体dna少于12%。另一项研究估计,东京人的绳文人祖先约占10%。2019年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日本人大多来自弥生人,弥生人基本上取代了当地的绳文人。
对日本绳文人和现代日本样品的线粒体DNA分析表明,绳文人时代居民和现代日本人的线粒体DNA存在不连续性。这个发现暗示日本人的基因转换可能发生在古坟时代或古坟时代之前。可能是古坟时代,绳文人的后裔大部分移民到了北海道岛,在那里和后来的外来移民融合形成了阿伊努族,和绳文人混血的弥生人和渡来弥生人和少数的绳文人留了下来,融合形成大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