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东淀川大学原来叫什么

日本东淀川大学原来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1 08:16:59

㈠ 日本东大

日本东大即日本东京大学(日语:/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英语:The University of Tokyo)是日本国立大学,其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1684年学校创立,1877年改制为大学。学校位于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公顷,图书馆拥有藏书7800000册。

地址:东京都文京区本郷七丁目3番1号

交通:

从本乡三丁目站(地铁丸之内线)到学校徒步走8分钟;

从本乡三丁目站(地铁大江戸站)到学校徒步走6分钟;

从汤岛站或者根津站(地铁千代田线)到学校徒步走8分钟;

从东京大学前站(地铁南北线)到学校徒步走1分钟;

从春日站(地铁三田线)到学校徒步走10分钟;

御茶之水站(JR中央线、总武线);

坐地铁丸之内线(池袋方向)到本乡三丁目站下车下车;

坐地铁千代田线(取手方面方向)到汤岛站或者根津站下车;

乘坐都营巴士茶51驹込站南出口或者东43荒川土手操车所前方向在东京大学(赤门前、正门前、农学部前的巴士站)下车;

乘坐学校巴士;

学校07号路线,东京大学构内方向到东京大学(龙冈门、病院前、构内巴士站)下车。

㈡ 日本最出名的五所野鸡大学是哪些

日本最出名的五所野鸡大学是:日本经济大学、大阪产业大学、八千代大学、江户川大学、流通经济大学。

㈢ 日本大学

爱知みずほ大学
爱知県豊田市平戸桥町波岩86-1

爱知医科大学
爱知県爱知郡长久手町大字岩作字雁又21

爱知学院大学
爱知県日进市岩崎町阿良池12

爱知学泉大学
爱知県冈崎市舳越町上川成28

爱知教育大学
爱知県刈谷市井ヶ谷町広沢1

爱知県立看护大学
名古屋市守山区大字上志段味字东谷

爱知県立大学
名古屋市瑞穂区高田町3-28

爱知工业大学
爱知県豊田市八草町八千草1247

爱知产业大学
爱知県冈崎市冈町原山12-5

爱知淑徳大学
爱知県爱知郡长久手町长湫片平9

爱知大学
爱知県豊桥市町畑町1-1

爱知文教大学
爱知県小牧市大字大草字年上坂5969-3

金城学院大学
名古屋市守山区大森2-1723

桜花学园大学
爱知県豊田市太平町七曲12-1

人间环境大学
爱知県冈崎市本宿町上三本松6-2

椙山女学园大学
名古屋市千种区星ヶ丘元町17-3

大同工业大学
名古屋市南区滝春町10-3

中京女子大学
爱知県大府市横根町名高山55

中京大学
名古屋市昭和区八事本町101-2

中部大学
爱知県春日市松本町1200

东海学园大学
爱知県西加茂郡三好町福谷西ノ洞21-233

藤田保健卫生大学
爱知県豊明市沓・/font>

同朋大学
名古屋市中村区稲叶地町7-1

南山大学
名古屋市昭和区三里町18

日本福祉大学
爱知県知多郡美浜町奥田

豊桥技术科学大学
爱知県豊桥市天伯町云雀ヶ丘1-1

豊桥创造大学
爱知県豊桥市牛川町松下20-1

豊田工业大学
名古屋市天白区久方2-12-1

名古屋音楽大学
名古屋市中村区稲叶地町7-1

名古屋外国语大学
爱知県日进市岩崎町・/font>

名古屋学院大学
爱知県瀬戸市上品野町1350

名古屋経済大学
爱知県犬山市内久保

名古屋工业大学
名古屋市昭和区御器所町

名古屋市立大学
名古屋市瑞穂区瑞穂町字川澄1

名古屋产业大学
爱知県尾张旭市新居町山の田3255-5

名古屋女子大学
名古屋市瑞穂区汐路町3-40

名古屋商科大学
爱知県日进市米野木町三ヶ峯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市千种区不老町

名古屋文理大学
爱知県稲沢市稲沢町前田365

名城大学
名古屋市天白区塩釜口1-501

㈣ 东京大学简介

东京大学(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校训】: 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中坚力量。
【校本部地址】:东京都文京区本郷七丁目3番1号
【学校概况】
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着名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追溯得更远些,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 1877 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上述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当时已有一定规模,在校生有 500 余人,设有文学、法学、理学、医学 4 个学部,不久文部省兼管的东京法律学校并入该校,隶属法学部。 1886 年,明治政府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国家主义思想的人,颁布了“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采用分科大学制,原来工务省管辖的工科大学,农务省管辖的东京农林学校和山林学校合并建成的农科大学,相继成为帝国大学的工科大学和农科大学,以前原有的几个学部分别改为法政大学、医科大学、文科大学、理科大学;并开始设置研究生院。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大学。 1887 年制定了“学位令”后,增设博士 和大 博士学衔。其间,各帝国大学纷纷冠上本地名称,为示区别,帝国大学的名称前面添上“东京”二字,更深一层含义是使其成为各大学的样板。这时学校的体制也发生变动,为便于统一领导,分科大学制又改为学部制,法学部增设商学系, 10 年后该系扩充而升格为经济学部,到战前的几十年间,东京帝国大学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培养了几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中包括了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
二次大战后,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做法,调整了机构和不合理的制度,并去掉了“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重新恢复了最早东京大学的校名。改制后的东京大学又新设了基础学部、教育学部,把东京帝大时的附属医学专业部、第一高中、东京高中亦同时并入,原有学部中又分化出新的学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今天,东京大学已成为具有 10 大学部, 11 个研究生院, 12 个研究所,数万师生员工的综合大学。 1986 年亚洲一些大学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投票评选 10 所世界着名大学时,东京大学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入选,这是东京大学的荣耀,也充分证实了它的学术水平。
现任校长 小宫 山宏
面积: 40公顷(本乡总校区),5.95平方公里(全日本)(不包含实验林)
教员:讲师教员4097人,职员3462人
学生:大学部15466人,研究所12884人
【学校环境】
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 40 公顷 ,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原校本区的旧校门枣红门所在地,原为江户时代藩主迎接家庭成员的地方,大门被漆成朱红色。后经东京大地震和二次大战的破坏, 1949 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 1991 年重新修缮一新,十分有气派,现红门成为东京大学的代名词。
【校区介绍】
本乡总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0.27公顷
浅野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37公顷
弥生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11.28公顷
理学系研究科附属植物园:东京都文京区 16.08公顷
驹场校区:东京都目黑区 35.20公顷
教育学部附属中等教育学校、海洋研究所:东京都中野区 4.87公顷
白金校区:东京都港区 7.2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东京都西东京市 31.36公顷
三鹰校区:东京都三鹰市 6.88公顷
农学生命研究科附属牧场:茨城县西茨城郡 36.12公顷
物性研究所、宇宙线研究所、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千叶县柏市 23.75公顷
检见川校区:千叶县千叶市 32.3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二宫果树园:神奈川县中郡 3.93公顷
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奄美病害动物研究设施:鹿儿岛县大岛郡 0.88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爱知演习林: 爱知县濑户市 1264.63公顷
【学校构成】
学部
法学部 为东大历史最老,也是声望很高的学部,日本历史上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该学部。设有民主、公法、政治学 3 系,附属部门有外国法文献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资料中心。
文学部 设文学、史学、语言学、行动学 4 系,附设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两实习实验部门。该学部亦出过众多名扬日本的文学家、诗人、俳名作家、艺人等明星。
经济学部 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
教育学部 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 5 系,附属学校有中学、高中各一所。
医学部 有医学、健康护理学两系,附设脑研究实验室、医学电子实验室、声音语言医学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室,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有养护学校、接生护士学校。该学部以外科,特别是脑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
理学部 设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天文、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地学 9 系,附属部门有临海实验场、植物园、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光谱化学研究中心、地壳化学研究室、天文学教学研究中心等。
工学部 东京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有 23 个系 109 个讲座,几乎覆盖了所在地工程学科,包括土木、机械、电子、船舶、航空、原子能、资源、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应用物理、计算等领域的众多学科,还设有一个工程基础系,一个原子能工程研究和综合试验场。
药学部 只含药学、制药化学两系,附设药用植物园。
农学部 开设农业生物学、农业化学、林业学、水产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林产学 8 系,附设有农场,实习林场、牧场、兽医院、水产实验场、绿地植物实验场等实习实验设施。
教养学部 负责全校低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下分综合文化、地区文化、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系统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有关学科 5 系,并设有美国研究资料中心,语言文化中心、数理科学研究室等。
大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设有人文科学、教育学、法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综合文化、理学、工学、农学、药学、原子能、数理科学 12 个研究科,共分 104 个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院又具有学部的教学功能,它设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的教研室一类组织 95 个,分属于 10 个相当于系一级的机构中。
人文社会系统研究科
教育学研究科
法学政治学研究科
经济学研究科
综合文化研究科
工学系统研究科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医学系统研究科
药学系统研究科
数学理论科学研究科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情报理工学系统研究科
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

附属研究所

东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力量强大,机构众多,共有 12 个研究所和 13 个供全校乃至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中心。
医学研究所 早在明治时期由痘苗制造所、传染病研究所、血清药物院三部分组成,后三家合并为传染病研究所由内务省管理,战后改名为医学研究所置于东大管辖之下。它是东京大学以及日本大学中相当有名的研究所,把传染病、癌以及其它特殊疾病的有关病理和治疗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物特征特性,致病的病因机理,致病生物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病的发生原因、规律及治疗,癌的发生发展,抗癌手段等一系列当前医学上重大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共设有 25 个研究室,附设有实验动物饲养、动物致病试验,微生物菌株保存,遗传基因破译、分子病研究等部门,亦有一所附属医院。该所有许多人员因医术高明、学业有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杉村隆因在胃癌研究中心对癌细胞突变、致癌物的研究成绩卓着,曾获日本文化勋章。在致癌物研究方面知名的人物还有松岛泰次郎等人。
地震研究所 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 1925 年设立、理论研究项目有地震波,地震发生机理,火山的地质、物理、化学、海啸,海底地震等;应用研究上有地震、火山、海啸的预测预报,抗震建筑,地震探矿等,还设有强震预测中心和地震预报观测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有近 20 个地震、火山、海啸观测所(站)。
东方文化研究所 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吓分泛亚、东亚、南亚、西亚等研究室。其中以对中国的研究最为全面,力量最强,资料十分丰富,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附设有东方文化广献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所 从研究范围上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二是重在比较方面的研究,目光瞄准当代国际社会,从当代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球的比较研究。还设有供外来人员参加研究的现代日本社会研究室。
史料编纂所 是历史悠久的史料馆,负责史料的研究、整理编辑和出版。从上至古代、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史料,古书散乱记录,特殊史料均在整理编录之内。
应用微生物所 研究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包括发酵工程遗传育种及保存,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工程,活性研究,基因转换等,附设有微细藻类综合中心。
生产技术研究所 的前身是东京帝国大学第二工学部,主要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和运用,现为东京大学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设有 44 个工程技术研究室,其中多元数值信息处理工程研究室为客座教员研究室。并附设有千叶实验场,计测技术开发中心,尖端材料开发研究中心,灾害减轻国际工程研究中心,特殊电子学研究中心等机构。
社会情报研究所 设有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信息与社会 3 个研究室,附设传播媒体资料中心。
宇宙线研究所 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包括超高能量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中子物理、宇宙线的观测及研究等。
原子核研究所 着重于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实验研究以及有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有原子核瓜,放射能,高能粒子加速器装置,中子测定,高能粒物理,原子核测定装置等。其中超高真空学、中间能物理为吸收外国研究学者的客座研究室。
海洋研究所 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承担海洋方面的综合基础研究任务。有海洋的物理、气象、海洋的化学、生物学、海底结构及地质、海洋的生态,海洋微生物、海洋资源环境调查,海洋渔业开发等研究室,并拥有两艘海洋考察船。
物理研究所 进行材料特性实验研究及有关理论的研究,如物质极限特性,浓缩性,放射性,新材料开发等。其中固体特性、极限特性等二室为客座教员研究部门。
这些研究所中,宇宙线所、原子核所、海洋所、物理所为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所。
大型中心
除此以外,东京大学还有 3 个全国共同使用的大型中心:
大型计算机中心,据称是世界上最大计算机中心,装有 8 台新型 M-200H 电子计算机系统,容量大,外围设备齐全,分时系统能力很强。由文部省直接支持,为文部省所辖大学服务,这样就构成了以东京大学为中心的东京都的计算机网络,统筹计算机的使用和调度。全东京都的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资格成为用户,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东大文献中心, 1968 年改名为“学术信息中心”,收集全国各大学的学术研究信息,为高校的学术情报提供服务。
气候系统研究中心,根据气候模型进行气候系统的研究,有 4 个重点学科。这些全国性共同使用机构,由文部省投资进行设备更新和组织人力,吸收外来人士,包括国外研究学者和国内其它大学教员,设备对外开放,实际上已成为全国性的科学研究中心。
此外,东大还有综合研究资料馆、低温中心、同位素综合中心、原子能综合研究中心、教学用计算机中心、环境安全中心、遗传实验室、留学生中心、尖端科学技术中心、人工物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健中心等部门。
其他
根据 1992 年 5 月的统计资料,东京大学招收本科生 3638 人,报名者与录取人数之比为 4.5:1 ,通过非考试特别录取的学生 44 人;录取硕士课程学生 1,670 人,录取率为 2.5:1 ,博士课程学生 937 人,录取率 1.4:1 ;现在校生为;本科生 16134 人,研究生 7108 人,还有在读的各国留学生 1554 人。到 1992 年 4 月止,东京大学共毕业了本科生 197,419 人;授予硕士学位 30,970 人,博士学位 9 , 670 人,论 文 博士学位旧制 11,182 人,新制 10,661 人。另外,尚有各种附属学校的在校生为:医学部的护士学校 132 人,助产士学校 20 人;教育学部的附属中学 356 人;附属高中 344 人。
同期有教职员工 8,055 人,总长 1 人,教辅 35 人,各种职员(包括行政人员、技术职员、医务人员中心护士、药剂师、放射线技师,临床卫生检测技师、营养师等) 4,055 人。教员 3964 人中教授 1,133 人,副教授 1,083 人,讲师 170 人,助教 1,578 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队伍的 56% 。
东京大学共有藏书 6,646,133 册,其中西文书 3,129 ,050 册,分藏于全校 60 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 100 万册, 38,600 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 20 万册。校内共有 3 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附属分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的附属医院,总共有病床 1246 张。
【学校评价】
东京大学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财政主要政府资助。 1979-1980 年度政府给东大拨款达 800 亿日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预算总在千亿日元以上。 1991 年度,学校自己收入 352.13 亿日元,其来源是附属医院收入占 46.4% ;学费 23.6% ;校产折卖,农场、林场收入,承担外界调查、试验收入占 30% 。此外,通过科研项目申请得到科研补助费 77.25 亿日元。支出共 1122.03 亿日元,各项开支如下:大学附属医院占 20.4% ;整个学校事业费 49.5% ;研究所 16.1% ;科研 7.5% ,设备费 6.5% 。
根据“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评议会成员由总长、各学部长、直属部门负责人(如图书馆长、研究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每学部两名教授代表组成。总长为评议长和法人代表,总长、校长两职合一。评议会的职责是审议、协调、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和监督总长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经评议会审定后交总长通过行政部门贯彻执行。现任总长为有马朗人,为东大第 31 任总长。各学部设有教授会,由 全体 教授组成,并吸收部分教职工代表参加,选举学部长和决定学部一些重大事项。学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为:总长 1 人,不设副职,通过总长室两名特别助理与事务局、学生部、图书馆、各学部、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进行协调。事务局为全校行政中心部门,下分规划部、事务部、经理部、设备部等。政府(实际上是文部省)名义上不干涉学校具体事务,让学校自主办学,由于东大的特殊地位,事实上政府会经常派员到学校部门中任职,加强对学校的人权和财权的控制,以保证对东大的重点领导。
东京大学由于学科齐全,经费充足,教员队伍整齐,一些传统学科办学水平高,教学和研究的力量与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正组织几所国立大学和有关部门,进行当前及 21 世纪几项重点项目的共同研究,在这场“重点会战”中,东京大学无疑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能源开发研究 日本政府每年投放多达 80 亿日元给东大、京都、九州等数所大学进行核聚变的基础论研究,以此开发新的能源。东大的理学部、原子能所、工学部等单位联手进行加速器科学、基本粒子、原子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宇航研究 以东大宇宙线研究所为首的此项研究近年有较大的开展,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百余亿日元设备制造费和试验费,至今已发射了 14 颗卫星和多颗运载火箭,进行极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地球磁场,开展天文物理、无人宇宙实验室的试验。
地震火山研究 这项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政府每年拨款 20 亿日元进行此项综合研究,并在东大建立全国性的地震变化资料处理中心,在全国各地地震火山多发地区均设立了装置先进、预测可靠的观察所。
海洋研究 1967 年东大海洋研究所建在一艘大型海洋勘察船,开展海洋勘察和海洋综合研究,后又建造一艘更加先进的船,近年来同美国财团合作,进行深海钻探,重大海洋地壳构成、海底生态、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文部省拨款组织东大等校人员数次参加南极的综合科学考察。
癌研究 早在 1983 年日本政府提出“癌研究十年计划”,由东大、东北、大阪等大学参加,并与美国有关研究机构合作,集中对致癌原因、诊断方法、治疗途径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核物理学等学科,东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是该项研究中的中坚力量。
社会科学研究分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两方面(由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东方文化研究所承担),另外特别集中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东方文化研究所 12 个部中就有 9 个部在研究中国问题,从远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学部中也有不少有关中国的系科专业设置。

㈤ 东京大学的创始人

东京大学简称东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世界级着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
东大诞生于1877年,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学校于1886年更名为帝国大学,1897年易名“东京帝国大学”,1947年9月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东大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校徽是一黄一青两枚银杏叶。

二、学术成就
东京大学的综合实力稳居日本大学第一位,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无可比拟。
从1877年建校到2014年之间,东大共培养出了9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沃尔夫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国)国会议长。
日本国内的一大批学术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都出身于东京大学。其中就有连中国读者都熟知的日本文豪:
芥川龙之介

川端康成

夏目漱石

三、院系专业
东大目前设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生院,11个附属研究所(包括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13个大学研究中心,3个附属图书馆和2个高等研究所。
1、学部
东大学部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前两年不分专业,专注于基础课程教育,给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两年则会致力于专业课程教育。
东大的10个学部分别为:农学部、 教养学部、经济学部、工学部、法学部、文学部、医学部、药学部、理学部。
东京大学的代表色是“淡青色”,而在东京大学内部,各个学部也分别拥有自己的代表色。

2、研究生院
东京大学设有15个研究生院,其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15个研究生院分别是: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综合文化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数理科学研究科、医疗系研究科、药学系研究科、公共政策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
四、教学理念
1、教授治校
东京大学在治学理念上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教授治校”。
东京大学的各个院系几乎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每个院系的管理者,就是院系的老师和教授。大家肯定想不到,东大的教师们连学籍管理、网络维护这些杂事都亲力亲为。
东大的这个管理模式,让每个院系每位老师都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还有一点,东大的每个院系都可以决定自己研究室的组织结构。比如,某文科研究生院中,老师可以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研究互联网文化的老师,可以采用开放式论坛的形式。每一个研究室的气氛都是独一无二的。
2、信息学环
东大的必修课比较少,但是选修课却很多。不论学生的年级和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课程。因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专业角度和深度,让他们经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东大的每一场课堂讨论都很让人期待。
这种扁平化的课程设置,既东大教育的另一个特点:信息学环。

和日本其他高校相比,东京大学的老师往往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他们很清楚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并且将实现这些需求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部分,写入论文、带入课堂。
五、校园名景
东京大学着名的风景是它的银杏树,连学校标志都是两片银杏叶。

除此之外,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
东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安田讲堂、赤门,还有“三四郎池”。
1、安田讲堂
安田讲堂的正式名称为东京大学大讲堂,由安田财团的创办人安田善次郎所捐赠建设,东京大学建筑学科的建筑师内田祥三及其弟子岸田日设计而成。

安田讲堂前面的那一片绿地,衬映得讲堂格外地庄严。
2、赤门
赤门原为日本加贺藩的御守殿门,因为御守殿门皆漆为朱红色之故,因此才有“赤门”这一俗称。东京大学的赤门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因此曾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现则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赤门是东京大学的代表性象征之一,后被假借为东京大学的代称。
3、三四郎池
原名为育德园心字池,与赤门类似,属于加贺藩的。育德园是庭园的名称,因池子呈心字形,于是称为育德园心字池。
育德园心字池因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小说作品《三四郎》而得以更广泛的流传,因此也改名为“三四郎池”。

除了上面提到的名景之外,其实东大还有隈研吾先生设计的积木咖啡馆、东大图书馆、安田讲堂的地下大食堂、忠犬八公雕塑等等……

六、校园生活
东大作为日本排名第一的名校,校园氛围却是轻松开放。
如果你想进校参观,只需填写一张申请,就可以获得当天出入的资格,甚至可以出入东大的图书馆。所以经常有前来参观的学生。
东大的学子也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们成立了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社团。比如:
东京大学狼人研究会

东大幻想乡

独角仙研究会

动物骨头研究会

折纸同好会

铁道研究

㈥ 日本的旧帝大 是什么学校

“旧帝大”即日本的旧帝国大学,包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7所学校。具体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综合性国立大学的统称。二战后,本着消除军国主义思想的目的,九所帝大的官方名称中均被废除了“帝国”二字,但其至今依然是所在国家、地区或日本地域内的最高学府。其中,建立在日本国内的七所帝大,现在一般被称为“旧帝大”。在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这九所帝大的学术成就却不容忽视。他们囊括了亚洲半数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除了理工科研究,他们在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是日本的顶尖代表。

在和计划来日本留学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常收到诸如“东大和京大很厉害我知道,那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这些旧帝大又有什么特点呢”、“旧帝大和早庆以及一桥东工相比,要强很多吗?”这样的问题。确实,尽管“旧帝大”的名号在留日群体中非常响亮,但一提到日本的名校大家想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所学校,而一些地方帝国大学在初涉日本留学的小白心中却没有获得太多的曝光量。这对这些名校不公平,也影响了大家对自己的留学之路做出科学的规划。所以,这篇分享我们就从这些“旧帝大”的偏差值、考试难度、和早庆东工一桥的差别等方面来全面地介绍下这些“旧帝大”。

一、 旧帝大的偏差值

所谓“偏差值”,是指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是日本人对于学生智能、学力的一项计算公式值。偏差值反映的是每个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准顺位。在日本,偏差值被看做学习水平的正确反映,而偏差值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评价学习能力的标准。计算公式为:

偏差值 =50+10×(个人成绩-平均值)/标准差

偏差值与试卷难度无关,也与考试人数无关。衡量的是你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名情况。通常以50为平均值,100为最高值,25为最低值。偏差值在50以上,属于较好成绩。偏差值在60以上,可以上较好的大学。

七所旧帝大的最高偏差值都在67以上,足以见得这些学校在日本的地位如何。

大学名 偏差値帯
北海道大学 57.5~65.0
东北大学 60.0~67.5
东京大学 67.5
名古屋大学 60.0~62.5
京都大学 65.0~67.5
大阪大学 57.5~65.0
九州大学 55.5~62.5
旧帝大文系の偏差値

大学名 偏差値帯
北海道大学 55.0~65.0
东北大学 57.5~67.5
东京大学 67.5~72.5
名古屋大学 60.0~67.5
京都大学 62.5~72.5
大阪大学 62.5~70.0
九州大学 55.0~67.5
旧帝大理系の偏差値

二、 入式难度

旧帝大=东京一工≧早庆>駅弁=MARCH

这个排名这是对这几所学校整体情况的一个大概排名,具体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大家对这个的看法还是有一定争议的。而且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大一样,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考试科目甚至都有较大差别,所以要向给出一个绝对准确和客观的比较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比如各个学校的医学部都是碾压一切的存在,早庆部分热门专业的入式难度甚至是可以和东大部分专业相当的。此外,在一些“国立之上”主义比较盛行的地方,一些普通国立大学的风评甚至是要高于早庆的。

2019年四所旧帝大的新生总人数约为19,000人,而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该年从高中毕业并决定继续进学(在日本,不是所有高中生毕业后都要读大学的,有不少人直接就工作了)的学生人生为575,000人。也就是说入学旧帝大的学生的成绩至少得是在全国的前3.3%的。对比在国内各省市985录取率,不难看出两者的生源水平差距。

三、 各所“旧帝大”特点

1. 北海道大学

北海道大学(英语:Hokkaido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简称北大(ほく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世界一流、日本顶尖的着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北海道地方最高学府,旧帝国大学之一,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级顶尖国立大学。北大创立于1876年,其前身为札幌农学校,是日本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1907年,设立为东北帝国大学附属农科大学。1918年,札幌农学校更名为北海道帝国大学。作为七所帝国大学之一,北海道帝国大学是日本设立的第四所帝国大学。1947年,北海道帝国大学更名为北海道大学。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创建。北海道大学拥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约18000人左右,教职员约4000人,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约800名。北海道大学位居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8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2位。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9位。

北海道大学的校园面积达到660平方千米,是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曾经就有过考生冬天去北海道大学参加考试,结果在校园里迷路,最后不幸遇难的传言。

此外,因为北海道大学的前身为札幌农学院,所以北海道大学的动物医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日本非常有人气的漫画《动物のお医者さん》的故事背景就是北海道大学。

2.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英文: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本部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世界百强大学,日本东北地方最高学府。东北大学的前身是旧帝国大学之一的东北帝国大学(1907年成立,原名仙台医科大学)。该校起源于1736年的仙台藩藩校“明伦养贤堂”,东北帝国大学是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的第3所旧制帝国大学。1947年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制为东北大学,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截至2014年5月,东北大学占地面积222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111万平方米;下辖10个学部、18个大学院;专任教员3174人,其中教授886人,副教授737人;各类学生19037人。根据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排名世界第82位,亚洲第23位,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排名世界第35位,其材料、工程、物理、药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均处于世界一流地位。大学同时名列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学排名第1位。

东北大学的杰出校友中,在国内最有知名度的当属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就读于“仙台医科大学”即现在东北大学的前身,“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也是鲁迅先生结合自己这段留学经历发出的感慨。而现在日本东北大学的校园里,也还有鲁迅先生的铜像。

东北大学被誉为日本北部的“最难关”大学,许多不愿离家太远的北方学生常常把东北大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3.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英文: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简称东大(とうだい)。东京大学诞生于1877年,由“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在明治维新期间合并改制而成,初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和一所大学预备学校,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灵元天皇时期。学校于1886年更名为“帝国大学”,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其易名为“东京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东大的水平和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就无需多言了,需要注意的是东大的英文名为“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UT,我常在一些自称自己是东大生的帖子下看到“Tokyo University”,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4.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英文:Nagoya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なごやだいがく),简称名大(めいだい),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着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中部地方最高学府。名大创办于1871年。1939年被命名为名古屋帝国大学。1947年正式更名为“名古屋大学”。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成立。2020年,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成立。迄2019年,该校已诞生6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兹奖、1位沃尔夫数学奖、3位京都奖、36位日本学士院奖和2位日本国际奖得主,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该校2位教授入选中国两院院士。“多样与包容,对年轻人的信任,以及心无芥蒂地促进青年人成长”是该校一如既往的传统。

而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一提到名古屋大学,一般马上想到的就是“诺贝尔奖”和“丰田”。前者是因为接触目前名古屋大学在2000年后共出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成绩在世界范围内都可谓非常耀眼;后者则是因为丰田总部位于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和丰田公司的合作也比较多,不少名古屋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进了丰田公司工作。

5.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是世界闻名的顶级综合研究型大学,其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和指定国立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京都大学起源于1861年(文久元年),原是在长崎设立的长崎养生所(之后改称为长崎精得馆)。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成立之后的第二所日本国立大学,创建于1897年,最初名为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京都大学”;2004年改组为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迄2020年,京都大学已诞生11名诺贝尔奖(亚洲第一)、3名菲尔兹奖、1名高斯奖、5名拉斯克奖、1名陈省身奖、9名京都奖、3名日本国际奖、114名日本学士院奖、6名沃尔夫奖、4名芥川奖,日本唯一的达尔文-华莱士奖章等奖项得主,以及五位日本首相。其世界500强企业CEO校友数居全球第12名,可谓巨擘辈出,其毕业生在科研学术至政商界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其学术上的成就,自由的校风也是京大的一大特点。在这一点上,京大的各种奇人轶事常常被人们拿来和早稻田大学一起比较。特别是被京大生搞成漫展的毕业典礼,每年毕业季都会冲上日推热搜。

此外,京大也是许多日剧和动漫故事发生的校园,相信不少去日本留学的学子都曾幻想过夕阳西下和喜欢的人在鸭川旁散步的场景。

6.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英文:Osaka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おおさかだいがく),简称阪大(はん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大阪府吹田市的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着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近畿地方最高学府之一。阪大创建于1931年,最初名为大阪帝国大学,是第六所旧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大阪大学。大阪大学的校友涵盖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盖尔德纳基金会国际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日本文化勋章、日本文化功劳勋章、日本学士院恩赐奖、日本学士院奖得主。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67位。2020年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1位。2021年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2位。

尽管大阪大学的学生不像京都大学的学生那样“放飞自我”,但大阪大学的学生也经常调侃自己不像东京大学那群“书呆子”那样无趣。

另外,在现在大热的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处于日本最领先地位的便是大阪大学创办的生物初创企业AnGes。截至笔者完稿,已经开始三期实验。一旦成功,大阪大学在日本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将更上一个台阶。

7. 九州大学

九州大学(英文:Kyushu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创立于1903年,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的顶尖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九州地方最高学府,在日本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建立后,日本国内就有再在九州建立一所帝国大学的提议。1903年4月,作为京都帝国大学的分部,九大前身的京都帝国大学附属福冈医科大学成立。1911年,其被日本政府单独设立为“九州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其被正式定名为“九州大学”。 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6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2位,日本第7位;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25位,日本第7位。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4。

在7所旧帝大中,九州大常常被刚开始了解日本留学的小白轻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不像东大、京大、大阪大、北海道大学那样位于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城市;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九州大学不像东北大学出过鲁迅、早稻田大学出过李大钊那样在中国的历史教材上露过脸。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旧帝大之一的九州大在日本绝对是处于第一梯队大学的。因为九州地区更低的生活成本且不像东京那样过于嘈杂,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将九州大定为自己的目标校。

四、 “旧帝大”VS早庆/东工一桥

1. “旧帝大”vs早庆

l 学生数上,早庆更胜一筹

各所“旧帝大”的在校人数约在20,000人左右,而早稻田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为52,000人,庆应义塾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为33.000人。可以看到单就学生数量来说,早庆是碾压旧帝大的。所以对于那些喜欢参加校园活动,爱好社交,想体验这种“大”学校氛围的学生来说,早庆是更推荐的。

l 费用上,旧帝大要比早庆便宜得多

因为旧帝大都是国立大学,每年的学费约为54万日元,而像早庆这样的私立学校的学费则要高得多。文系的话,私立学费约为国公立学校的1.5倍;理工科的话,私立学费约为国公立学校的2倍。而且因为因为早庆都地处房租比天高的东京,再加上这样那样的生活成本,就读早庆一年的花费是远高于读旧帝大的。

l 就职时,学历都是同一个水平

因为在日本人心中,早庆和旧帝大都是“最难关”的存在,所以在就职时基本不会有旧帝大生>早庆生或者早庆生<旧帝大生这样的说法,至少在出生校上大家都是同一水平的,再后面就要看个人能力高低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单位对东大有特别的偏好(就像我们国家对清北的态度那样)。

2. 旧帝大VS东工大/一桥

东工大和一桥分别是日本理系和文系的扛把子,尽管在学校整体规模上他们无法和旧帝大相比,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论文系:东大>京大>一桥>旧帝大その他;

论理系:东大>京大>东工大>旧帝大その他。

而因为东工大和一桥都在东京的地理优势,在就业时这两所学校甚至是要好过部分地方旧帝大的。

五、 总结

以上便是对日本这几所“旧帝大”的简单介绍了,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学校的信息的话(风光、学生活动、就业等)可以到各自学校的官网上再看看。尽管综合多个维度来看,东大是无愧于日本第一这个称号的,但其他帝大也同样优秀,能考上任何一所帝大都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且在择校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学术水平,更要把城市、费用、氛围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相比早庆这样的私立名校,旧帝大们不仅有着日本top级的学术水平和教授团队,每年的学费也要亲民得多,外国学生拿学费减半申请全免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对于那些希望去日本上名校,但预算又不那么充足的学生来说,旧帝大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以上。

㈦ 日本的学校介绍

你没说要哪一类,所以...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平方米,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原校本区的旧校门枣红门所在地,原为江户时代藩主迎接家庭成员的地方,大门被漆成朱红色。后经东京大地震和二次大战的破坏,1949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1991年重新修缮一新,十分有气派,现红门成为东京大学的代名词。
东京大学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财政主要政府资助。1979?/FONT>1980年度政府给东大拨款达800亿日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预算总在千亿日元以上。1991年度,学校自己收入352.13亿日元,其来源是附属医院收入占46.4%;学费23.6%;校产折卖,农场、林场收入,承担外界调查、试验收入占30%。此外,通过科研项目申请得到科研补助费77.25亿日元。支出共1122.03亿日元,各项开支如下:大学附属医院占20.4%;整个学校事业费49.5%;研究所16.1%;科研7.5%,设备费6.5%。
根据“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评议会成员由总长、各学部长、直属部门负责人(如图书馆长、研究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每学部两名教授代表组成。总长为评议长和法人代表,总长、校长两职合一。评议会的职责是审议、协调、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和监督总长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经评议会审定后交总长通过行政部门贯彻执行。现任总长为有马朗人,为东大第31任总长。各学部设有教授会,由全体教授组成,并吸收部分教职工代表参加,选举学部长和决定学部一些重大事项。学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为:总长1人,不设副职,通过总长室两名特别助理与事务局、学生部、图书馆、各学部、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进行协调。事务局为全校行政中心部门,下分规划部、事务部、经理部、设备部等。政府(实际上是文部省)名义上不干涉学校具体事务,让学校自主办学,由于东大的特殊地位,事实上政府会经常派员到学校部门中任职,加强对学校的人权和财权的控制,以保证对东大的重点领导。
早稻田大学
它的名字来源,正如它的校徽图案:枣两束稻穗之间嵌上“大学”二字所显示的意义,早稻田刚建校时并不在繁华的都市,它的前身是日本明治时代着名政治活动家、自由民权主义者大隈重信1882年在东京郊区一片稻田里创办起来的东京专门学校。建校时,由于国内政治派系纷争,从大隈重信当时的处境看,不便于插手学校的事务,校长由大隈英磨担任。当时仅设有政治经济、法律、理学及英语四科,规模很小,设备异常简陋。只有一、二年级学生80名,11名教员,主要建筑物有二层楼的教室、宿舍各1幢和食堂。1890年增设的文学科为以后成为早稻田大学雄厚实力的文学部奠定了基础。1902年建校20周年时,正式改名为早稻田大学,成立了大学学部和专业学部,以前设立的政治经济等四科置于大学学部之内。几年之后又设置了商学科、高等师范部,学校教育规模和机构不断扩充,已超出了专科学校的范围。1907年,学校体制改革,废除校长--学监制,实行总长-校长制,高田早苗为校长,大隈重信就任首任总长,他将自己家庭原先借给学校使用的大量房屋等地产全部捐献给学校。后来,原有的学科均上升为学部,增加了理工方面的一些技术学科,成立了研究生院,扩大招收研究生。至此,从机构设置和学科规模看,早稻田大学已初步具备了综合性大学完整的体系和学科类别。在这期间,由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早稻田大学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它还是顽强地保存下来。

战后,早稻田大学获得了新生,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办学规模也大幅度扩展。在新的学制下,早稻田大学为适应战后大规模经济复兴的需要,在扩大全日制招生规模同时,开办了夜校班、函授班。研究生教育亦蓬勃发展,许多系科都设立了博士课程。学校机构也有了相应扩充,设立了体育局、国际部,加强同海外交流和选派接受留学生。各种各样的研究所也似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终于成为今日具有5万学生、3000教师、9个学部,12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以及配套齐全的附属学校的一所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名符其实的日本“私学之雄”。
日本IB学院
日本IB 学院是位于日本中部地区福井市的一所专科学校,学制2~3年,专业有计算机、信息综合研究、信息商务、财会、建筑设计、医疗、福利等,均为符合日本时代需要且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可取得专业资格,在过去8年里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IB学院日语班计划2年时间内使留学生通过日语能力1级考试。其中通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者可报考日本公立大学,通过日能力2级考试者可直接升入IB学院学习或报考日本私立大学。日语班所需费用为:
第一年资料审查费2万日元,入学金、学费、设施费、教材费、活动费、保险费等合计74万日元,第二年为69万日元。生活费5万~6万日元/月,其中住宿费2万日元/月。
福井市所在的福井县是浙江省的友好县,两地交往关系密切,该校表示对浙江省的学生可适当照顾,在寻找打工、住宿介绍方面都会关照。在对学业无妨碍的时间段里,每周有28个小时(有长假时,每天8小时内)可以打工,每小时报酬约800日元。福井县有不少企业在浙江省投资,因此,毕业后找工作也相当方便。
招收对象:
(1)有十二年学历者(高中毕业生、中专或大专生)
(2)25岁以下、身体健康者

日本横滨电脑商务专科学校
横滨电脑商务专科学校是位于日本横滨市中心的一所专门学校,学制1~2年,专业有计算机、电子商务、园艺、插花、美容和美甲艺术等,均为日本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
该学校环境优美,教育设备齐全,不仅有图书馆,还有休息室和电脑实习室等教育设备。学校交通便捷,到横滨东口车站步行仅需7分钟,离东京市中心只有20-30分钟的路程。
该专门学校还设有日本语科,招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同等学历者也可),合计受过12年以上的正规学校教育,并有日语学习经历者的学生(最好有日语等级证书)。该学校还为准备考取日本国立等大学的学生特别设立了补习班,课程有英语、数学、世界史、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供学生选修。
该学校日本语科招收时间为每年的4月(两年制)和10月(一年半制)。4月生报名时间为前一年的9月----11月15日;10月4报名时间为3月1日------5月15日。
日语班所需费用为:报名费2万日元,入学金、学费、设备费、教材费、保险费等合计69万日元。因在东京周边地区,每月的生活费略高于除东京以外的地区,为8~12万日元。居住的地区环境优美,房租实惠,设备齐全,交通便利。
学校优良,签证率高。

日本福冈日本语中心
福冈日本语中心创立于1988年2月,位于福冈市的博多区。其环境清净、优美;交通极为方便。福冈市博多区是九州海、陆、空的交通门户,是拥有120多万人口的政令都市和地区。博多区有福冈国际机场、博多港、JR博多站、福冈市营地下铁博多站和交通中心。从福冈日本语中心到JR博多站和底下铁博多站步行只需10分钟。乘车到福冈国际机场也只需10分钟,如果乘地下铁从博多站只需4分钟,到博多港也只需要10分钟。
福冈市北临海,南靠山,受大自然的恩惠,不仅自然灾害少,房租也便宜,是东京和大阪的一半。生活费也便宜,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
福冈日本语中心为与现代化相称,使日语贴近生活,始终以平衡发展日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为宗旨。将福冈日本语中心独自开发、编写的教科书“日本事情”作为中心教学内容,(包括生活、文化等内容)一直以通过了解日本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纯正的日语为目标而进行教学的。由福冈日本语中心教师阵容编写的“日本事情”教研组牵头,通过3A NET WORK (出版社)出版了(说一说,想一想,初级日本事情),这是长年教学经验的结晶。此教科书不仅在福冈日本语中心内应用,其他日本语学校也作为教科书。
另外,该校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内容,在发音,会话方面也独自开发了教材。为了能够掌握现代日语的实际内容,学校还积极地组织课外活动。目前已经有多名宁波籍学生在该校学习。
该校招收具有12年学习经历(或同等学历)并有日语学习经历的学生。
学校优良,签证率高。

东京言语教育学院
东京言语教育学院是一所位于JR总武线、都营大江户线的“东中野”车站附近的日本语学校。学校交通便捷,离新宿、池袋都很近,是个非常适合学习的地方。学校创立于2000年,已受到财团法人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的认可。现有学生150名左右。
学校环境优美,教育设备齐全,有休息室、电脑室、实习室等。
该语言学校为学生提供1.5年、2年的日语学习课程。招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同等学历者也可),合计受过12年以上的正规学校教育,并有日语学习经历者的学生(最好有日语等级证书)。
学校招收学生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和10月。4月生报名时间为前一年的9月----11月15日;10月4报名时间为3月1日------5月15日。
该校的学费便宜,学费为600,000/年,报名费:20,000;入学金:30,000。 因在东京的市中心,生活费略高于日本的其他地区,为12—15日元左右。学生所居住的宿舍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房租实惠,交通便利。
学校的老师经验丰富,非常负有责任感,并为学生提供课后补习。
学校为适正校,签证率高。

㈧ 日本东京都有哪些大学

1、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东工大(Tokyo Tech),是日本理工科大学之最。校区位于东京都目黑区与横浜市绿区,是专攻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的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是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A类顶尖校之一,也是日本八大学工学系联合会、RU11学术研究恳谈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等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

2、东京艺术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げいじゅつだいがく )简称“艺大”(げいだい),是一所校本部位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公园的日本艺术类国立大学。其前身是于1887年分别创立的东京美术学校和东京音乐学校,1949年两校合并成为新制东京艺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的主要目的为培养美术和音乐领域的艺术家,其中音乐学部已培养了许多着名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美术学部也诞生了许多着名画家、艺术家、建筑家。

3、一桥大学

一桥大学(英文名:Hitotsubashi University,日文名:ひとつばしだいがく),简称“一桥”,坐落于日本东京都国立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研究型国立大学,被誉为“亚洲的哈佛”。一桥大学本科仅开设四个专业(经济学、法学、商学、社会学),是日本唯一一所专攻人文社会科学的小规模精英大学,日本顶尖国立大学集团“旧帝一工神”的一员,其性质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相近。如今,一桥大学是公认的日本优秀的商科学府。其法学、国际关系、社会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实力亦是公认的日本前三。

4、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TMDU,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简称东京医齿大,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是日本着名的国立大学。于1928年建立,1946年开设大学教育。其齿学部是日本最早成立的公立牙医学教育机构,也是旧六齿科大学之一,2004年4月成立国立大学法人。现在,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拥有2个学部、2个研究科、2所图书馆、2所附属医院,以及众多的研究机构

5、御茶水女子大学

御茶水女子大学(英语:Ochanomizu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おちゃのみずじょしだいがく),是一所位于东京都文京区的知名国立女子综合性大学。

6、东京学艺大学

东京学艺大学(Tokyo Gakugei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がくげいだいがく)简称“学大”、或者“学艺大”、“东学大”,是日本极富盛名的顶级师范类国立大学,素有“亚洲第一师范学府”之称。与我国北京师范大学互为"姊妹校"。东京学艺大学作为日本国内乃至整个亚洲教育学科的代表,在为日本培养教育型人才方面贡献突出,受到日本教育界的高度评价。东京学艺大学不只是停留在狭义的培养教师的大学,而是一所如同“学艺”(学问与艺术)其名而能够深入其中的大学。

(8)日本东淀川大学原来叫什么扩展阅读:

一桥大学师资力量

2004学年,该校共有教职员603人(其中教授224名、助理教授83名、讲师31名、助教96名,及外籍教师4名),学生6528人(其中大学部学生4708名;研究生共1820名,其中专业学位学生219名),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约为2.6:1,生师比约为15:1。 现任校长为石弘光教授。

一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课程分别由4个学部和6个研究科(研究生院、大学院)承担,学校设有法律学部与法学研究科、经济学部与经济学研究科、商学部与商学研究科、社会学部与社会学研究科,以及言语社会研究科和国际企业战略研究科(设在东京市中心)等机构。

㈨ 东京大学的资料~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成立于 1877 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着名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追溯得更远些,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 1877 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上述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当时已有一定规模,在校生有 500 余人,设有文学、法学、理学、医学 4 个学部,不久文部省兼管的东京法律学校并入该校,隶属法学部。 1886 年,明治政府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国家主义思想的人,颁布了“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采用分科大学制,原来工务省管辖的工科大学,农务省管辖的东京农林学校和山林学校合并建成的农科大学,相继成为帝国大学的工科大学和农科大学,以前原有的几个学部分别改为法政大学、医科大学、文科大学、理科大学;并开始设置研究生院。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大学。 1887 年制定了“学位令”后,增设博士 和大 博士学衔。其间,各帝国大学纷纷冠上本地名称,为示区别,帝国大学的名称前面添上“东京”二字,更深一层含义是使其成为各大学的样板。这时学校的体制也发生变动,为便于统一领导,分科大学制又改为学部制,法学部增设商学系, 10 年后该系扩充而升格为经济学部,到战前的几十年间,东京帝大学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培养了几万名毕业生。

二次大战后,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做法,调整了机构和不合理的制度,并去掉了“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重新恢复了最早东京大学的校名。改制后的东京大学又新设了基础学部、教育学部,把东京帝大时的附属医学专业部、第一高中、东京高中亦同时并入,原有学部中又分化出新的学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今天,东京大学已成为具有 10 大学部, 11 个研究生院, 12 个研究所,数万师生员工的综合大学。 1986 年亚洲一些大学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投票评选 10 所世界着名大学时,东京大学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入选,这是东京大学的荣耀,也充分证实了它的学术水平。

10 大学部,共 537 个讲座

法学部 为东大历史最老,也是声望很高的学部,日本历史上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该学部。设有民主、公法、政治学 3 系,附属部门有外国法文献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资料中心。

文学部 设文学、史学、语言学、行动学 4 系,附设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两实习实验部门。该学部亦出过众多名扬日本的文学家、诗人、俳名作家、艺人等明星。

经济学部 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

教育学部 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 5 系,附属学校有中学、高中各一所。

医学部 有医学、健康护理学两系,附设脑研究实验室、医学电子实验室、声音语言医学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室,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有养护学校、接生护士学校。该学部以外科,特别是脑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

理学部 设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天文、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地学 9 系,附属部门有临海实验场、植物园、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光谱化学研究中心、地壳化学研究室、天文学教学研究中心等。

工学部 东京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有 23 个系 109 个讲座,几乎覆盖了所在地工程学科,包括土木、机械、电子、船舶、航空、原子能、资源、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应用物理、计算等领域的众多学科,还设有一个工程基础系,一个原子能工程研究和综合试验场。

药学部 只含药学、制药化学两系,附设药用植物园。

农学部 开设农业生物学、农业化学、林业学、水产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林产学 8 系,附设有农场,实习林场、牧场、兽医院、水产实验场、绿地植物实验场等实习实验设施。

教养学部 负责全校低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下分综合文化、地区文化、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系统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有关学科 5 系,并设有美国研究资料中心,语言文化中心、数理科学研究室等。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设有人文科学、教育学、法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综合文化、理学、工学、农学、药学、原子能、数理科学 12 个研究科,共分 104 个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院又具有学部的教学功能,它设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的教研室一类组织 95 个,分属于 10 个相当于系一级的机构中。

研究所

东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力量强大,机构众多,共有 12 个研究所和 13 个供全校乃至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中心。

医学研究所 早在明治时期由痘苗制造所、传染病研究所、血清药物院三部分组成,后三家合并为传染病研究所由内务省管理,战后改名为医学研究所置于东大管辖之下。它是东京大学以及日本大学中相当有名的研究所,把传染病、癌以及其它特殊疾病的有关病理和治疗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物特征特性,致病的病因机理,致病生物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病的发生原因、规律及治疗,癌的发生发展,抗癌手段等一系列当前医学上重大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共设有 25 个研究室,附设有实验动物饲养、动物致病试验,微生物菌株保存,遗传基因破译、分子病研究等部门,亦有一所附属医院。该所有许多人员因医术高明、学业有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杉村隆因在胃癌研究中心对癌细胞突变、致癌物的研究成绩卓着,曾获日本文化勋章。在致癌物研究方面知名的人物还有松岛泰次郎等人。

地震研究所 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 1925 年设立、理论研究项目有地震波,地震发生机理,火山的地质、物理、化学、海啸,海底地震等;应用研究上有地震、火山、海啸的预测预报,抗震建筑,地震探矿等,还设有强震预测中心和地震预报观测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有近 20 个地震、火山、海啸观测所(站)。

东方文化研究所 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吓分泛亚、东亚、南亚、西亚等研究室。其中以对中国的研究最为全面,力量最强,资料十分丰富,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附设有东方文化广献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所 从研究范围上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二是重在比较方面的研究,目光瞄准当代国际社会,从当代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球的比较研究。还设有供外来人员参加研究的现代日本社会研究室。

史料编纂所 是历史悠久的史料馆,负责史料的研究、整理编辑和出版。从上至古代、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史料,古书散乱记录,特殊史料均在整理编录之内。

应用微生物所 研究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包括发酵工程遗传育种及保存,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工程,活性研究,基因转换等,附设有微细藻类综合中心。

生产技术研究所 的前身是东京帝国大学第二工学部,主要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和运用,现为东京大学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设有 44 个工程技术研究室,其中多元数值信息处理工程研究室为客座教员研究室。并附设有千叶实验场,计测技术开发中心,尖端材料开发研究中心,灾害减轻国际工程研究中心,特殊电子学研究中心等机构。

社会情报研究所 设有传播媒体、信息传播、信息与社会 3 个研究室,附设传播媒体资料中心。

宇宙线研究所 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包括超高能量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中子物理、宇宙线的观测及研究等。

原子核研究所 着重于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实验研究以及有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内容有原子核瓜,放射能,高能粒子加速器装置,中子测定,高能粒物理,原子核测定装置等。其中超高真空学、中间能物理为吸收外国研究学者的客座研究室。

海洋研究所是日本该领域唯一的研究所,承担海洋方面的综合基础研究任务。有海洋的物理、气象、海洋的化学、生物学、海底结构及地质、海洋的生态,海洋微生物、海洋资源环境调查,海洋渔业开发等研究室,并拥有两艘海洋考察船。

物理研究所 进行材料特性实验研究及有关理论的研究,如物质极限特性,浓缩性,放射性,新材料开发等。其中固体特性、极限特性等二室为客座教员研究部门。

这些研究所中,宇宙线所、原子核所、海洋所、物理所为全国共同使用的研究所。除此以外,东京大学还有 3 个全国共同使用的大型中心:

大型计算机中心,据称是世界上最大计算机中心,装有 8 台

新型 M-200H 电子计算机系统,容量大,外围设备齐全,分时系统能力很强。由文部省直接支持,为文部省所辖大学服务,这样就构成了以东京大学为中心的东京都的计算机网络,统筹计算机的使用和调度。全东京都的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资格成为用户,为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东大文献中心, 1968 年改名为“学术信息中心”,收集全国各

大学的学术研究信息,为高校的学术情报提供服务。

气候系统研究中心,根据气候模型进行气候系统的研究,有 4 个重点学科。

这些全国性共同使用机构,由文部省投资进行设备更新和组织人力,吸收外来人士,包括国外研究学者和国内其它大学教员,设备对外开放,实际上已成为全国性的科学研究中心。

此外,东大还有综合研究资料馆、低温中心、同位素综合中心、原子能综合研究中心、教学用计算机中心、环境安全中心、遗传实验室、留学生中心、尖端科学技术中心、人工物理工程研究中心、保健中心等部门。

根据 1992 年 5 月的统计资料,东京大学招收本科生 3638 人,报名者与录取人数之比为 4.5:1 ,通过非考试特别录取的学生 44 人;录取硕士课程学生 1,670 人,录取率为 2.5:1 ,博士课程学生 937 人,录取率 1.4:1 ;现在校生为;本科生 16134 人,研究生 7108 人,还有在读的各国留学生 1554 人。到 1992 年 4 月止,东京大学共毕业了本科生 197,419 人;授予硕士学位 30,970 人,博士学位 9 , 670 人,论 文 博士学位旧制 11,182 人,新制 10,661 人。另外,尚有各种附属学校的在校生为:医学部的护士学校 132 人,助产士学校 20 人;教育学部的附属中学 356 人;附属高中 344 人。

同期有教职员工 8,055 人,总长 1 人,教辅 35 人,各种职员(包括行政人员、技术职员、医务人员中心护士、药剂师、放射线技师,临床卫生检测技师、营养师等) 4,055 人。教员 3964 人中教授 1,133 人,副教授 1,083 人,讲师 170 人,助教 1,578 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队伍的 56% 。

东京大学共有藏书 6,646,133 册,其中西文书 3,129 , 050 册,分藏于全校 60 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 100 万册, 38,600 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 20 万册。校内共有 3 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附属分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的附属医院,总共有病床 1246 张。

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 40 平方米 ,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原校本区的旧校门枣红门所在地,原为江户时代藩主迎接家庭成员的地方,大门被漆成朱红色。后经东京大地震和二次大战的破坏, 1949 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 1991 年重新修缮一新,十分有气派,现红门成为东京大学的代名词。

东京大学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财政主要政府资助。 1979?/FONT>1980 年度政府给东大拨款达 800 亿日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预算总在千亿日元以上。 1991 年度,学校自己收入 352.13 亿日元,其来源是附属医院收入占 46.4% ;学费 23.6% ;校产折卖,农场、林场收入,承担外界调查、试验收入占 30% 。此外,通过科研项目申请得到科研补助费 77.25 亿日元。支出共 1122.03 亿日元,各项开支如下:大学附属医院占 20.4% ;整个学校事业费 49.5% ;研究所 16.1% ;科研 7.5% ,设备费 6.5% 。

根据“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评议会成员由总长、各学部长、直属部门负责人(如图书馆长、研究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每学部两名教授代表组成。总长为评议长和法人代表,总长、校长两职合一。评议会的职责是审议、协调、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和监督总长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经评议会审定后交总长通过行政部门贯彻执行。现任总长为有马朗人,为东大第 31 任总长。各学部设有教授会,由 全体 教授组成,并吸收部分教职工代表参加,选举学部长和决定学部一些重大事项。学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为:总长 1 人,不设副职,通过总长室两名特别助理与事务局、学生部、图书馆、各学部、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进行协调。事务局为全校行政中心部门,下分规划部、事务部、经理部、设备部等。政府(实际上是文部省)名义上不干涉学校具体事务,让学校自主办学,由于东大的特殊地位,事实上政府会经常派员到学校部门中任职,加强对学校的人权和财权的控制,以保证对东大的重点领导。

东京大学由于学科齐全,经费充足,教员队伍整齐,一些传统学科办学水平高,教学和研究的力量与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正组织几所国立大学和有关部门,进行当前及 21 世纪几项重点项目的共同研究,在这场“重点会战”中,东京大学无疑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能源开发研究 日本政府每年投放多达 80 亿日元给东大、京都、九州等数所大学进行核聚变的基础论研究,以此开发新的能源。东大的理学部、原子能所、工学部等单位联手进行加速器科学、基本粒子、原子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宇航研究 以东大宇宙线研究所为首的此项研究近年有较大的开展,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百余亿日元设备制造费和试验费,至今已发射了 14 颗卫星和多颗运载火箭,进行极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地球磁场,开展天文物理、无人宇宙实验室的试验。

地震火山研究 这项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政府每年拨款 20 亿日元进行此项综合研究,并在东大建立全国性的地震变化资料处理中心,在全国各地地震火山多发地区均设立了装置先进、预测可靠的观察所。

海洋研究 1967 年东大海洋研究所建在一艘大型海洋勘察船,开展海洋勘察和海洋综合研究,后又建造一艘更加先进的船,近年来同美国财团合作,进行深海钻探,重大海洋地壳构成、海底生态、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文部省拨款组织东大等校人员数次参加南极的综合科学考察。

癌研究 早在 1983 年日本政府提出“癌研究十年计划”,由东大、东北、大阪等大学参加,并与美国有关研究机构合作,集中对致癌原因、诊断方法、治疗途径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核物理学等学科,东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是该项研究中的中坚力量。

社会科学研究分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两方面(由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东方文化研究所承担),另外特别集中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东方文化研究所 12 个部中就有 9 个部在研究中国问题,从远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学部中也有不少有关中国的系科专业设置。

东京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大量知名人物,据说当代日本知名人士中东京大学的毕业生约占半数以上。

政界为典型,人们说东大是“官僚的温床”,“总理首相人才的发生地”,“东大培养出来的人掌握着日本政治经济命脉”。这些说法从字面上看好像夸张了些,事实也确是如此!仅法学部的 4 万毕业生中就有 2700 人在官厅工作过。日本首相总理大臣中从 1921 年到 1945 年就有 1/3 出自东大,而战后到今除了少数几位外,其余均由东大人包揽。他们是:内田原哉、加藤高明、若规礼次郎、滨口雄幸、广田弘毅、平沼骐一郎、弊原喜重郎、后藤文夫、原敬(原外务省管辖的法律学校后合并到东大法学部)、吉田茂、片山哲、芦田均、鸠山一郎、岸信介、佐藤荣作、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宫泽喜一。在野党中有共产党的宫本显治、不破哲三、上田耕一郎,社会党的在田知己,新民连的田英夫、江田五月等均出自东大。在社会活动家中有曾担任过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的向隆坊,“鲁迅通”竹内好等。

在科学家中有长冈半太郎(后为大阪大学首任总长)、高木真治、近藤平三郎、小平邦彦、茅城司等知名学者。还有历史学家井上清,经济学家大内兵卫。

在文艺方面亦是人才辈出,大文豪中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夏目漱石、森鸥外、永井荷风、广津柳浪世界闻名。北桦派有志贺直哉、菊池宽、芥川龙之介,以后者命名的“芥川奖”为日本国内着名的文学奖。短歌俳句方面有权威正冈子规,诗人上田敏,作家坛一雄、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小田实、名峙润一郎、铃木三重吾等均是国内受人欢迎的艺术家。此外还有演员山村聪、南原宏治、平田昭彦,歌手加藤登纪予,多才多艺者桥木治等。

在日本较大的公司中任董事长、总经理、部长等重职者尤以旧帝大毕业的人居多,据资产在 10 亿日元以上的公司统计,在这些公司中担任上述重职的人,东大毕业生要数第一,所以有“东大人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说法。

从仅次于诺贝尔奖“日本学士院奖”的获奖情况亦可看出东大的雄厚学术实力。该奖同诺贝尔奖的不同之处是,它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2 个学科,从中更可衡量一个学校的综合学术优势。从获奖者所出身的大学分析, 20 年代是东大的一统天下,其获奖人数占全国总获奖人数的 73.1% ; 30-50 年代尽管有其它几所旧帝大来分享其成果,但东大的获奖人数仍占 64.1% ; 50 年代以后,数百所大学与之竞争,但东大获奖率仍有 50% 左右,稳座“老大”交椅。在 12 个学科领域中,金牌全部由东大人垄断;除了经济学科外,其余学科东大人获奖率均达 50% 左右,其中数学、物理、哲学、法学和政治学均超过 70% 。全国所在获奖人中曾在东大工作过和正在工作的共有 205 人,占总数的 35.8%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占 93.2% )是东大的毕业生,他们为母校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给东大校史上添上光辉的一页;另外,也有不少东大出身的获奖者,他们一毕业之后就进入其它大学工作,也为其他学校赢得了荣誉。

东京大学以其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和一流的学术地位为国内和世界所瞩目,现今已成为日本对内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交流方面,到 1992 年 5 月止,已有 59 个国家和地区 1,554 名留学生来东大学习;东大亦派出了 214 名留学生分赴世界 29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读学位的 182 人,大部分人是去工业化国家,仅英、美、德、法四国就占 70% 。同世界 18 个国家地区 36 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定,之中有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生相互交流的有 8 国 13 所大学。个别学院、部门开展学术交流的有 8 国 14 所大学,其中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此外,接受外国的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 1,019 人,大部分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新加坡和欧洲的英、法、德和前苏联等国以及北美的美国、加拿大。

国内交流方面,已接受大学及研究部门的各类进修人员 692 人,其中读学位的 42 人;东大派出进修和委托其它单位培养的 52 人,研究生院中各研究科同其它大学互换培养研究生为:接受 37 人,派出 18 人。

东京大学是所历史悠久的着名大学,它保持着传统大学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目前全校的学科差不多全是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 和 博士学位。对新建学科和教学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态度,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学校的一贯传统,不要人云亦云,方能办出高质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以质取量”是东大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是这样认为的: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学术上的高水平是维系学校尊严和荣誉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着眼于高质量,为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为控制学校规模,不宜把学校办得过大,以维持学校运转的高效率,目前一直把本科学生人数控制在 15000 人左右;强调大学在搞好教学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精心选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授队伍;教学上强调基础知识教育,规定 4 年制大学生必须有两年时间在教养学部学习共同必修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建立导师带研究生制度,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同时充满爱心,悉心指导等等。

东大为适应形势的发展,现正着手酝酿教育的改革。如 1992 年 4 月理学部、工学部就准备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一改过去那种研究生院在设施、预算、教师等方面依靠学部的倾向,使研究生院拥有人事权、预算权,教师直接归研究生院管理,并改变以前由少数教授、副教授、助手构成的“讲座”为多名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大讲座。这项改革对加旨学科间综合、交叉、渗透,加强科学研究方面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另外,“把东大办成研究生院”的设想,建立本科椦芯可 ?/FONT>6-7 年一贯制培养体制的呼声亦得到了全校多数人的响应。以 1991 年为例,在本科毕业生中,就职的占 53.5% ;,进研究生院的有 37.6% 。在日本这样高的比例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在日本,学生以东大学习为幸,教师以在东大任教为荣,这股风已在东大校园传播开来,成为东大的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今天,东京大学不仅对国内,而且对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它被作为世界性的一流大学是众望的,当之无愧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60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7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65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52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63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8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24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54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25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