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臉盲症是什麼樣的
① 臉盲症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說起這個話題,我瞬間就想到了大佬劉強東。還記得劉強東在某節目上曾表示,自己不是因為奶茶妹妹漂亮才跟她在一起的,還說自己有臉盲症,不知道妻子奶茶妹妹章澤天是不是漂亮!哎呦我去,真的假的啊,我怎麼就那麼的不信呢!簡直是比馬雲說他不喜歡錢還讓人大跌眼鏡!
劉強東是否真的有臉盲症,我們無從而知。但是,你有木有臉盲症呢?可能有些童鞋還不知道臉盲症是什麼東東?下面就允許我簡單嘮叨幾句吧!
在詞條解釋上,又稱「面孔遺忘症」。通俗來講,就是在大街上偶遇一個老友,人家向你打招呼,你卻壓根不知道他是誰?尷尬有木有......有時候,為了緩解尷尬的氛圍,還要假裝記得,簡直是煎熬的不要不要的。
那麼,有臉盲症的人是如何分辨人的呢?除親近的人外,其餘全是依靠細節來辨認。這種現象稱為「特徵性標簽」,也就是有臉盲症的人,輕度患者只需多次辨認後就能脫離特徵性的提示,從而可以「讓路上變熟人」;而重度患者僅僅靠特徵來分辨從而將「熟人變為貼有標簽的路人「。
室友A就是臉盲症患者,所以從她身上總結的糗事可以說有一匝一匝的。她的臉盲程度頂多算一中等吧!剛剛開學時,大家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宿舍里幾小隻見到面就覺得好投緣,沒多久就很熟絡了。經常回到宿舍就討論院里的那幾個帥哥。
特徵一:名字和人物對應錯誤
某天,大家說的起興的時候,室友A就少有的發聲了,可知道她平時很少摻乎我們說這種話題。她竟然將名字和人物對應錯了,整的我們瞬間懵了。然後一頓爆笑。。。。
特徵二:標簽化路人
室友A經常在校園撞見同班同學,人家主動給她打招呼,她居然沒有反應或是壓根不知道是跟她在打招呼!所以,她就把同學們貼上了標簽。例如,張三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框,李四左手佩戴手錶,趙五走路像個鴨子......這恰恰說明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假如有天張三沒戴眼鏡,李四把手錶戴在左手,趙五坐在那兒不動,這些人對於她來說就是陌!生!人!
特徵三:特徵化模糊(次要矛盾大於主要矛盾)
室友A經常看一些總看一些綜藝節目,對於常駐嘉賓都分辨不清他們的臉。比如這期節目某某常駐嘉賓換了個發型,她就會說這期新來的嘉賓的發型真丑,不像某某的發型好看!天啦嚕!我很幸運,我能被她記住,否則,張三李四要是得罪她了,我都要跟著提心吊膽。
② 臉盲症 是什麼
(臉盲實驗中所用的稱為Greeble的立體物體)
美國里士滿大學的心理學家辛迪.布卡(CindyBukach)的調查報告中提出,一名腦部受損的病人沒法記住臉的模樣,是一種無法感知物體特徵的一般徵兆。患有臉盲症的病人不單單只是沒法識別人臉,即使在強化訓練後,他也識別不出電腦生成的三維立體物體,這一點布卡在他12月8號發布在《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ia)雜志上的報告里也提到了。
布卡和她的同事們對患有臉盲症的病人LR進行了研究,LR在一場車禍後,右太陽穴下方的腦部受損,在這之後他連自己的女兒都沒法認出來,但是卻記得一些其他人顯著的面部特徵,比如某人的絡腮鬍子。
布卡說,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干擾到人識別臉部,但是根據我們現有證據表明,LR這種類型的臉盲症,影響到了他識別由多部分構成的復雜物體,臉部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例子。眼睛,鼻子和嘴巴,它們的相對位置以及形狀,這些都有助於把臉部作為一個單一整體來辨別。
在2006年的報告里,布卡的團隊設計出了這樣的實驗,用兩組眼睛、鼻子和嘴巴分別排列組合出8個不同臉部,讓LR進行辨別。在短暫的觀察後,LR在四分之一的時間里能成功的從這8種臉部中挑出正確的那個,如果他是根據某個單一面部特徵來識別的話,那麼大概就應該是這個概率。在後續實驗里,布卡發現LR正是通過記住嘴部的特徵來辨別臉部的。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如法炮製出了8種稱為Greeble的多維立體物體,同樣是由三組部件,每組含兩種不同的分部件分別排列組合而成,再讓LR進行辨別。結果表明,LR只能在31%的時間里正確辨別,在幾次強化訓練後,情況仍然不能有所改善。而讓四個健康的人進行同樣的辨別實驗,一開始會有點困難,但經過強化訓練後能辨別出大多數立體物體。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心理學家布拉德利.杜查(BradleyDuchaine)之前曾報告過一個名字叫愛德華(Edward)的臉盲症病人,他一生都無法認清人的臉,但是通過學習卻可以做到辨別Greeble這種立體物體。杜查認為,如果辨別臉部要依賴於學習辨別多個部件構成的物體,正常的實驗者應該一開始,就和臉盲症患者一樣,只能識別出很少的Greeble物體,但是經過訓練過會比臉盲症患者表現好很多。杜查承認,LR的表現讓人感到費解,這個研究的結果並不利於我們理解辨別臉部的機制。
關於這個問題布卡是這么回應的,不管是訓練前還是訓練後,LR識別物體的准確率都如此低的原因是,他每次都只著重看其中一個部件,當然不能很好的辨別整體。
③ 什麼是「臉盲症」臉盲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臉盲症就是看人,大概都長的一樣,分不出美醜,在臉盲症患者眼中,世界和正常人是一樣的,就是看人的話會有差別。
④ 臉盲症,到底是個啥
近日,某東商城的創始人在央視《遇見大咖》里說了一段話,之後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
(臉盲症第二種情況:對他人臉型毫無辨認能力,到底誰是曼德拉?誰是安南?)
每次在聚會時都是連連看,難道是臉盲症患者記性太差?並非如此,對於姓名、發生過的事情、讀過的書等,他們都是有記憶的,但是他們對於相貌的記憶卻無能為力,即使是自己在鏡子中的模樣。
臉盲根源在於大腦
識別面孔的腦區包括梭狀回、枕下回(inferior occipital gyrus)和顳上溝區域,這些區域的損傷或者發育不完善會導致臉盲症。也有研究表明,這些區域之間的神經連接出現異常的話也會引起臉盲症。
臉盲症,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為遺傳性臉盲症和後天獲得性臉盲症。
遺傳性臉盲症指出生起就伴隨的特異的面孔識別障礙。遺傳性臉盲症有的只有面孔失認表現,有的還伴隨有其它神經方面的缺陷,為其它疾病的一個症狀,如Alzheimer或孤獨症(autism)。
人們都曾有看到一個面孔卻並不能識別這個面孔的經歷。這不是一個不尋常的經歷,因為在一個擁擠或不熟悉的地方,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的。因此,沒有人認為這是罕見的。這種正常人看陌生面孔的感受正是一個面孔失認症病人在觀察任何面孔時所感覺到的。因此,面孔失認症病人也就不知道他們有任何的缺陷。
這一類患者並不知道其他人看面孔的感覺,從無真正面孔識別的體驗。以為大家都是這樣的,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同。他們辨識人,是通過別人的發型,背影,穿著,身材,甚至聲音,言行舉止,就是沒有臉。可是一旦別人的發型穿著改變了,他們也必須重新認知這個人的「樣子」,這些都是他們的生活中我們無法體會的挑戰。
後天獲得性臉盲症是指由於後天(特指成年後)的疾病或者腦部創傷引起的面孔識別障礙。疾病或損傷引起的面孔失認症病人,據他們損傷的程度,也許不能識別他們曾經認識的人,或者他們不能識別陌生的人。中風、腦部受到撞擊或疾病引起加工面孔的腦區受到損傷均可引起面孔失認。
因為損傷引起的後天獲得性臉盲症易被注意到,所以文獻報道的主要的是這種病例,但事實上,遺傳性臉盲症的病人更多。
你是不是臉盲?
面孔識別能力可能像一個連續的光譜,最低的一段是「人面失認症」,舉目皆是陌生人,轉身四顧茫然;最高的一段則是「超級識別者」,即便相隔多年,也還是恍如初見。大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
臉盲症能治嗎?
目前沒法治很遺憾,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人面失認症還是「不治之症」。目前在醫學上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
通過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也能有所改善。輕度人面失認症患者能夠認出家人朋友和經常見面的人,這表明通過不斷地加強印象,認人能力還是可以提高的。大多數人面失認症患者會通過衣著和發型來認人,但這個方法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朋友換了一身衣服就可能認不出,得重新記憶。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記住更多細節來幫助識人。比如聲音、走路姿勢,手部形狀甚至是露出的牙齒。
綜合自:
吳文鄧聖君. 面孔失認症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04.
《1分鍾心理學:臉盲症科普專題》
⑤ 什麼是臉盲症這個詞彙沒聽說過,請您解答一下,謝謝
臉盲症又稱為「面孔遺忘症」。最新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極為罕見的臉盲症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較為普遍。該症狀表現一般分為兩種: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
大腦中很多個部位都參與了對容貌影像的信息處理,不過影像學研究表明一個叫做梭狀回面孔區的部位尤其重要,這是大腦顳葉的一部分。大腦後部的枕葉面部區可能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負責分辨看到的物體是不是人臉。同樣在顳葉里的顳葉上溝能夠對被觀察者的表情變化和視覺角度變化作出反應。
20世紀40年代,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溫濃達爾療養院里,神經病學家約阿希姆·博達默檢查了兩名在二戰中頭部嚴重受傷的病人,提出了短迴路能夠有選擇性地存於大腦的面部識別系統中。博達默注意到,盡管病人可以看到人臉,卻認不出來是誰,最終得出結論:看到和認出人臉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大腦功能。在1947年的論文中,博達默首創了「prosop-agnosia」這個詞,這是由希臘文「prosopon」(臉)和agnosia(意思是認不出來或不知道)構成的。
在隨後的許多年裡,醫生們在中風病人和其他患神經疾病的病人,特別是那些枕葉和顳葉之間的組織受損的病人中觀察到了這個現象。然而直到1976年,先天性的面容失認症才出現在醫學文獻中。
該症狀一般分為兩種: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
1.即便是熟人,也會形同陌路。
2.只能靠細節記住。比如是一個卷發的人(拉直後我就忘記你);比如鼻子上有痣(離我太遠看不到時,就不能辨認);比如走路時像鴨子(坐著的時候則不認識)。
3.幾乎分不清所有明星的臉,即使那個人天天在電視上出現。
4.人名與人經常對不上號。
5.整體記憶力不如常人。
⑥ 什麼是臉盲
臉盲症又稱為「面孔遺忘症」。最新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極為罕見的臉盲症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較為普遍。該症狀表現一般分為兩種:患者看不清別人的臉;患者對別人的臉型失去辨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