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怎麼回應俄羅斯的
『壹』 如何看待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
俄羅斯土耳其關系將再度緊張?俄炸死土軍3人土耳其表態驚人
2月7日,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在敘利亞劃定了反對派的控制范圍,兩天後,俄土就在敘利亞發生了誤炸事件,3名土耳其士兵死亡,11名士兵受傷。不過相比較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戰機事件,這次雙方處理得異常低調。

俄羅斯土耳其關系將再度緊張?俄炸死土軍3人土耳其表態驚人
從目前公開的情況看,土耳其沒有對此次俄軍的誤炸作出激烈反應。據報道,土耳其軍方一名高層人士表示,土方積極看待俄官員就9日的誤炸事件採取的建設性立場。
『貳』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是什麼
世仇地緣戰略上的對手競爭大於合作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不能合作,但從長遠看他們之間是矛盾佔主要地位的。
1,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自2015年俄羅斯武裝力量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後,俄土關系一度變得異常緊張。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軍方擊落一架俄軍蘇-24戰斗轟炸機並導致一名俄軍飛行員喪生,由此兩國關系跌到了谷底。
2,依照當時的緊張氣氛,即便俄軍真把土耳其境內的什麼目標給轟了,恐怕人們也不會感覺到太意外。而不久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態度轉變之快同樣讓人始料未及,埃爾多安不僅在態度上對俄迅速軟化,甚至提出可以向俄軍提供軍事基地。
3,不久之後,土耳其爆發了針對埃爾多安的政變,而這一次俄國人選擇了支持埃爾多安,其態度要比歐美國家明確得多,甚至有消息稱,關於土軍方發動政變的情報,最早是由俄羅斯情報部門提供給埃爾多安的,這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俄羅斯對埃爾多安的支持則是顯而易見的。
4,要想把這種亂糟糟的關系搞清楚,我們恐怕要把時間退回到1453年。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正在猛攻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在經過慘烈的攻城戰之後,土耳其士兵如同潮水般攻入城內。
5,東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守城戰中戰死,兩個兒子一個戰死,一個投降。由此東羅馬正式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也就成了現在的伊斯坦布爾。至此,歐洲基督教文明開始處於奧斯曼帝國的兵鋒之下。
6,在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時,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公主和她的父親卻成功逃了出來,並且一路跑到羅馬尋求庇護。1472年,羅馬天主教教廷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已經成年的索菲婭公主嫁給了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
7,羅馬教廷之所以要促成與莫斯科公國的聯姻,本質上還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巨大壓力。東羅馬帝國被滅後,土耳其人很快又佔領了巴爾干半島,這也為五百多年後的南斯拉夫分裂埋下了伏筆,此時羅馬教廷所處的義大利半島已經岌岌可危。如果能讓伊凡三世率軍南下,向土耳其人開戰,那麼這個危機就可以得到緩解。
8,從16世紀中後期伊凡雷帝時代開始,俄羅斯開始大舉擴張領土,到公元17世紀,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兩個帝國終於開始了正面碰撞。
8,對於俄國上層而言,「南下」幾乎是一個永久的戰略命題,其主要方向大致是今天的南亞,中亞,西亞以及北非地區,再具體說,俄國的南下戰略有兩條路徑:一條是越過高加索山脈南下,直抵伊朗,最終控制波斯灣;另一條是從費爾干納盆地向南進入阿富汗,切開開伯爾山口。數百年來,這一戰略幾乎從未變化。
9,從17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已經開始逐步轉入頹勢,面對俄羅斯一直是敗多勝少。通過200多年的不斷交戰,俄國人將與土耳其交戰的戰場逐步從烏克蘭推到了西亞地區。
10,他們從土耳其手中先後奪下了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且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脫離了土耳其的統治,成了獨立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羅斯的崛起史其實就是土耳其的衰敗史。
『叄』 芬蘭和瑞典在俄羅斯背後捅刀子,遭到土耳其強烈反對,到底咋回事
這是因為芬蘭和瑞典要加入北約,此舉無疑是在俄羅斯背後捅刀子,沒想到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八字還沒一撇,土耳其就潑了一盆涼水過來。土耳其反對的理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加劇了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的難度。
總而言之,北約內部絕非鐵板一塊,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這很可能是釋放的一顆五彩斑斕的煙霧彈,或者是一出自導自演的「鬧劇」,我們拭目以待吧!
『肆』 歷史上,土耳其與俄羅斯有什麼恩怨糾葛
1、過去的241年裡,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先後爆發了12次戰爭,平均19年一次,這在世界歷史上來說,可以認為是標準的「世仇」。
2、「二戰」結束後,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逐漸平穩向好,但是直到2015年11月24日,俄羅斯一架蘇-24戰機在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墜毀。事後,雙方確認了這一消息,並先後表示,該架戰機系被土耳其F-16軍機擊落。這一行為將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系推到了冰點。
作為回應,俄羅斯2016年1月對土耳其實施包括禁止從土進口農產品在內的一系列經濟制裁。
2016年6月,埃爾多安向普京就擊落俄戰機事件道歉,兩國關系開始解凍,俄方逐步取消對土製裁。
(4)土耳其怎麼回應俄羅斯的擴展閱讀:
這兩個國家的恩怨則還要早得多,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佔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宣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而同一時期,俄羅斯帝國的沙皇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因此沙俄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標記,直到今天雙頭鷹圖案還是俄羅斯的國徽。
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在幾百年的征服和統治中對東歐巴爾干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東正教信徒的殘酷壓迫,加上沙俄本身對於擴張領土的強烈願望,這些都是兩國日後幾百年戰爭不斷的因素。
『伍』 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土耳其不道歉最後俄羅斯會怎麼樣
兩國之間的口水戰還沒有冷卻的跡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再次把俄方的指責斥為誹謗,還用「誰有問題誰辭職」的說法來向對手叫板,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則在一年一度的國情咨文講話中著力突出反恐元素,還聲稱「一定要讓土耳其後悔。」
相比兩國總統之間的劍拔弩張、寸步不讓,兩國外長倒是向著和解的方向做出了一點努力:總算是面談了一次。但是這兩位外長之間自擊落戰機事件之後的第一次面談,最終還是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出席第22屆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舉行了一次雙邊會晤。不過見面歸見面,雙方的氣氛大概依然不太友好。此前一天拉夫羅夫對這次見面表示,「我們希望了解土方為什麼堅持要求會面,在公開場合表達的內容以外,土方還有什麼新內容要告訴我們,如果土方沒有新內容,我會很失望。」
果然在3號簡短的閉門會晤之後,拉夫羅夫的表態基本和一天前還是一個樣子,按他前一天的話來說,這是一次讓他失望的會晤:「在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的一再請求下,我們雙方進行了會面,但並沒聽到有任何新內容,土方外長重復了此前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公開場合發表過的內容。」
另外一邊,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也承認,這次會晤並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不過和拉夫羅夫相比,恰武什奧盧的口氣要更柔和一些。恰武什奧盧表示,只通過僅僅一次會議就能解決土俄兩國之間的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情況依然很嚴峻,但類似這樣的會面是很重要的,因為土俄雙方都不希望事態升級,雙方都想緩和關系,只不過我們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和立場。而土耳其這邊,是意圖彌合分歧的。
然而在口氣柔和的話語背後,恰武什奧盧也和自己的總統、總理一樣,其實是話里軟中帶硬的,他在表達了土耳其彌合雙方分歧的意願之後,也不忘威脅俄羅斯趕緊解除對土耳其的制裁措施。恰武什奧盧表示,希望俄方能放棄對土方的無端指責,解除對土耳其的制裁,如果俄方執意堅持,那我們也會採取相應行動,這是我們正努力傳達的信息。目前土方沒有任何針對俄方的決定。
從現在的情況看,俄土兩國都堅持著或明或暗的強硬態度,看起來更激烈的對抗和制裁好像已經箭在弦上,不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認為,由於俄土兩國之間的緊密關系和互相制衡,制裁戰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並不大。
馮玉軍表示,俄土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衡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如果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的話,土耳其也不會坐視不管,也會奮起反擊。第一,封鎖黑海海峽,對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進行鉗制,讓黑海艦隊無法進入地中海,這樣整個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都會遭受很大的沖擊。第二,如果俄羅斯支持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土耳其也會來影響俄羅斯境內的兩千多萬穆斯林,包括蘇聯解體之後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韃靼斯坦等等。在經濟上也是一樣,盡管現在經濟制裁涉及旅遊、工程承包等一系列領域,但俄羅斯並沒有掐斷對土耳其的天然氣供應。兩國原來計劃共同修建的土耳其的核電站項目,俄羅斯也沒採取行動。所以由於兩國相互依賴非常緊密,相互打擊的能力也非常強。所以也不會直接引發俄土之間的大規模全方位沖突。
『陸』 土耳其蘇丹政府是何時向俄國宣戰的
1853年10月4日,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政府宣布,由於俄軍渡過普魯特河,侵佔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土耳其蘇丹政府向俄國宣戰。然而,戰爭一開始,俄國艦隊就在錫諾普全殲了土耳其的艦隊。
帕麥斯頓於12月15日突然宣布辭職,這在議會和社會上都引起了軒然大波。在議會中,有人攻擊內閣「排擠了真正的愛國者」。在社會上,謠言紛紜,說女王的丈夫受賄當了俄國間諜,應當以叛國罪接受審判。阿伯丁受不住這種壓力,親自前往帕麥斯頓家請他重新「出山」。帕麥斯頓重新迫使內閣把戰爭的決策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1854年3月,他拉攏法國、撤丁王國和土耳其共同對俄宣戰,一場殘酷的、被新聞界稱之為「東方的戰爭」的廝殺在黑海沿岸展開了。
帕麥斯頓看得出,要想打敗沙俄,奧地利站在自己一邊等於是在俄軍背後插上一刀。1848年,鎮壓匈牙利起義時俄國幫助過奧地利,尼古拉一世總是認為奧地利要感恩圖報,所以爭取了奧地利,這「背後一刀」將是突然和致命的。他通過波拿巴第三向奧地利指出,俄國佔領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就控制了多瑙河口,這就堵住了奧地利對外貿易所依賴的多瑙河。這一著果然見到了效果,1854年6月,奧地利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從上述兩地撤軍。尼古拉一世又氣又惱,但終於於8月份將軍隊撤了出來。「裝備精良的重型炮艦是再好不過的和平保衛者」,帕麥斯頓所經常提到的這句話在戰爭中靈驗了。
『柒』 俄羅斯與土耳其這對老冤家,它們有著怎樣的恩怨糾葛呢
就在最近的土耳其航空展上,一架俄羅斯的蘇-35戰機參加了航展。也是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普京的陪同下查看了蘇-57、蘇-35等制先進戰機,作為遭美國拒絕交付的F-35戰斗機的替代方案。同時前段時間網上還爆出了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售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新聞。作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先進戰斗機,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俄土這對冤家,現在搭得火熱,原因是各自都需要對方,俄羅斯長期受遭西方國家的打壓,國際活動空間有限,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與俄羅斯保持著火熱的關系,對俄羅斯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也有利於改善經濟和外交上的被動。而土耳其邊境上的庫爾德問題,土耳其希望得到俄羅斯的支持,而且土耳其更是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發展經濟。
『捌』 土耳其為什麼對俄羅斯懷有那麼深的仇恨
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之間在經濟上還有政治上,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矛盾,而且土耳其是一個宗教國家,他們和敘利亞的關系還不錯,所以這兩個國家經常發生戰爭。
後來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雙方協議中有一個交易就是在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的同時,美國也要把土耳其部署的導彈都撤走。所以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是很不好的,甚至不惜以卵擊石。
『玖』 如何評價土耳其向俄羅斯道歉
國家利益驅使。土耳其政變未遂對西方國家失去了期望,轉而投向俄羅斯!
『拾』 土耳其為什麼向俄羅斯道歉了.
土耳其、烏克蘭、喬治亞,這三個國家都一樣,抱緊美國大腿,給俄羅斯製造麻煩。
但是,他們無一例外,在美國利用完他們以後,就慘遭拋棄。
土耳其現在的處境艱難,不止是經濟上的艱難,安全上,他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外交上,他在美俄歐三方面都被孤立了。
埃爾多安是個敢想敢做的暴脾氣,這次反水,即能對美國表示出不滿,也能給國內經濟減壓,還能在安全問題上得到俄羅斯的協助,更能打破外交上的杯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