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統治土耳其多少年
Ⅰ 成吉思汗打下了現在哪些國家的版圖
1、蒙古人民共和國
鐵木真出生在斡難河地區,屬於現在的蒙古國肯特省。 鐵木真9歲死了爹,18歲被人搶了老婆,於是開始復仇,迅速統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國。所以他的領土是以現代蒙古為大本營向外慢慢擴張的。
2、滅西遼收中亞「五斯坦」
「五斯坦」指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土庫曼。
西遼疆域包括現今中國新疆和蒙古國的西北地區以及「五斯坦」,1218年,大蒙古國滅西遼。領土隨之被一股腦收入囊中。
3、滅花喇子模收阿富汗、中東14國、印度北部、巴基斯坦。
1219年成吉思汗派450人的商隊出使花喇子模國,友好通商。花喇子模國王卻對商隊大肆屠殺,引發成吉思汗西征復仇,將花喇子模國剿滅,把其控制的中亞、帕米爾、波斯等廣大地區變成大蒙古國的地盤。
對應現代的阿富汗大部、印度北部、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阿曼、葉門、卡達、科威特、阿聯酋、約旦、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
4、成吉思汗子孫把領土擴展到整個中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及東歐七國。
1225年成吉思汗班師回朝,對四個兒子分封領土,死前滅西夏,為他的子孫統一中國打下基礎,也為奪取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等東歐諸國幾乎半個地球的土地吹起了號角。
(1)成吉思汗統治土耳其多少年擴展閱讀:
成吉思汗創造的世界之最
最早建立了運輸聯絡系統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最早建立運輸聯絡系統的人,這就是聞名與世的蒙古驛站通訊聯絡系統。 蒙古軍征服地域遼闊,為保持遠征與大本營之間的通信聯絡的暢通,成吉思汗首先組建了號稱「箭速傳騎」的世界上最好最快的通信兵。
這支通信兵訓練有素,直接由成吉思汗四狗之一者勒蔑指揮,他們靠沿途設的驛站,日行數百里,遇有緊急情況,日夜兼程,換馬不換人,及時將大汗的命令傳達到所有部隊,又把前線的戰況轉呈到最高指揮部,從而保證了情報的及時傳遞和戰斗的勝利。日本學者,《成吉思汗戰史》的作者仲小路彰說,當時「由裏海前線到蒙古的克魯倫河,只用了四十天的時間。」
Ⅱ 當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都征服過那些國家
第一次西征(1219-1225)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余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 (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以及大將速不台、哲別隨行。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和俄羅斯的聯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第二次西征(1235-1244)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後三子窩闊台繼任大汗。窩闊台於1235年派遣其兄術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 (Legnica),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拔都忽接窩闊台駕崩的噩耗,於是急速班師。
第三次西征(1253-1260) 蒙哥於1251年即大汗位後,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國 (Mulahida,在今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軍盪平木剌夷之地,並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Baghdad,今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黑衣大食 (Abbasids)。此後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攻佔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 (即今地中海東部的塞普勒斯島)。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師。
不包括遠征日本,但是因為颶風失敗
遠征印度,到達印度河
Ⅲ 成吉思汗消滅了多少個國家
一共四十七個國家。
中國(金,宋,夏,遼,維吾爾,吐蕃,大理)、朝鮮(朝鮮、韓國、)寮國、緬甸、泰國 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 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酋長國 迪拜酋長國 沙迦酋長國 哈伊馬角酋長國 阿治曼酋長國 富查伊拉酋長國 烏姆蓋萬酋長國 )
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 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荷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
(3)成吉思汗統治土耳其多少年擴展閱讀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Ⅳ 成吉思汗曾經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國家
如今包含了文章里的這些國家,在大蒙古國建立後成吉思汗開始了擴張,重要性徵服有1211年佔領金國中都(北京);1218年消滅西遼政權;1219年至1222年進攻花刺子模(今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在攻佔多個主要城池後進行屠城,花刺子模統治者摩訶末逃至裏海孤島病死,其子扎蘭丁越過印度河逃亡,蒙古大軍遂止步。1223年成吉思汗令速不台領25000軍,從南高加索向北進入今南俄俄羅斯地區進行西征,在今烏克蘭地區戰勝基輔大公羅曼諾維奇,將其俘虜處決,但後來蒙古軍在今保加利亞薩馬拉河之戰中失利,被迫撤軍。
。
成吉思汗的西征為後來蒙古帝國西征打下了堅實基礎,尤其是哲別、速不台率軍於裏海沿岸的大迂迴,進入亞塞拜然(今亞塞拜然)進行喬治亞(今喬治亞)之戰,掃盪高加索南北諸役中,帖雷克河之戰、迦勒迦河之戰攻破俄羅斯10萬聯軍,算是打開了俄羅斯大門。在北部邊界上,成吉思汗時期幾乎占據了今哈薩克一半的土地,以哈薩克斯丘陵為界。所以成吉思汗時期的大蒙古國涵蓋了今天中亞地區主要國家:阿富汗、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克什米爾地區。
Ⅳ 成吉思汗和子孫曾經打下的江山,包含了現在的哪些國家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征服者,比如歐洲的四大軍事統帥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這些人的名字已經足夠有排面了,但要與成吉思汗相比,他們的光環或許就暗淡許多。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孫東征西討50多年,以30萬常規部隊,先後攻滅40多個國家,其中還包括西遼、花剌子模這樣處於鼎盛時期的大型帝國。其征服720多個民族,涉及6億多人口,消滅各國軍隊總數超千萬,其中還包過歐洲人引以為豪的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下面就以不同時期的蒙古帝國版圖,來看看征服區都是今天的哪些國家。
(大英帝國范圍)
蒙古帝國的范圍雖然廣大,但是廣論面積只被歐洲人列為第二,第一位的是大英帝國,因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在鼎盛時期已經高達3550萬平方公里。不論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蒙古帝國的擴張,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都給世界各地人民帶來了災難,野蠻的擴張殖民行為並不值得我們追捧,歐洲人曾經將蒙古的擴張稱為「黃禍」,這種種族歧視的名詞也代表了歐洲人對蒙古帝國擴張行為的痛恨。
Ⅵ 成吉思汗的問題……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乞顏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廟號太祖。成吉思汗生於蒙古貴族世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他軍事才能卓越,戰略上重視聯遠攻近,力避樹敵過多。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程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法,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面,作戰具有野蠻殘酷的特點,大規模屠殺居民,毀滅城鎮田舍,破壞性很大。13世紀主要封建國家社會危機深重,為成吉思汗實行大規模軍事……
成吉思汗生平大事記
約在1170年,其父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也速該的遺孀月倫領著鐵木真和他的幾個弟弟度過數年艱難生活。少年時期的艱險經歷,培養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素質。
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後,蒙古部眾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鐵木真投靠札木合,後脫離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魯朵。
約在12世紀80年代,鐵木真稱汗。札木合率領札答闌、泰赤烏等十三部來攻,鐵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戰,因實力不敵而敗退,史稱十三翼之戰。
1196年,鐵木真和克烈部脫里汗出兵助金,於斡里札河(今蒙古東方省烏勒吉河)打敗塔塔兒人。鐵木真與王汗聯兵攻打古出古·乃蠻部,回師途中又與乃蠻本部相遇。王汗大敗。因為有許多蒙古部眾在王汗處,鐵木真怕他們被乃蠻吞並,對自己不利,便派稱為四傑的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領兵援救王汗,擊退乃蠻。鐵木真在部落爭戰中善於利用矛盾,縱橫捭闔,逐漸擺脫了對王汗的臣屬地位。
1201~1202年,鐵木真和王汗聯兵,與札木合聯盟(塔塔兒、乃蠻等部落聯盟)大戰獲勝,札木合投降王汗。
1204年,鐵木真消滅了乃蠻太陽汗的斡魯朵,成為蒙古高原最大的統治者。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開忽里台大會,即蒙古國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對此起了積極的歷史作用。
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舉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納女請和。
1211年,又率領大軍南下攻金。
1215年,蒙古軍佔領中都,在遼西消滅金守軍,攻佔北京(在今內蒙古寧城西)。
1218年,滅西遼。
1219年,成吉思汗率20萬大軍西征,向花剌子模發動了侵略戰爭。
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等城。哲別、速不台率軍繼續西侵,遠抵克里木半島。
1221年,拖雷佔領呼羅珊全境。成吉思汗追擊新算端札闌丁至印度河,不獲而還。
1222年,在佔領區置達魯花赤監治。
1223年,還撒麻耳干駐冬,次年起程還國。
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
1227年夏歷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臨終提出聯宋滅金的戰略。
成吉思汗(1162~1227)
即元太祖。蒙古開國大汗(1206~1227年在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名鐵木真,蒙古族,孛兒只斤氏。本名鐵木真,孛兒只斤氏,蒙古族。生於1162年,卒於1227年。1206年,進位蒙古帝國大汗(皇帝),統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侵略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為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父也速該有拔都(勇士)稱號。時漠北高原有百餘部落,互相攻戰。鐵木真降生時,適逢其父在作戰中俘獲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為紀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鐵木真9歲時,其父被塔塔兒部人毒死,部眾離散,隨寡母月倫艱難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獲,險些遇害,憑其機敏逃脫。稍長,依附蒙古高原最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里(後稱王汗),並尊之為父,得以收聚其父舊部;又與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結為安答(義兄弟),逐步發展勢力。為報復蔑兒乞部搶妻之仇,求王汗、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數萬,突然襲擊蔑兒乞部,斬殺許多仇敵,奪回妻子。金大定末年,移營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上游,獨立建帳,廣結盟友,選賢任能,寬厚待人,吸引許多蒙古部眾和乞顏氏貴族來投,被推為可汗。約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為仇,率13部聯軍3萬之眾來攻,鐵木真召集諸部兵3萬,分13翼(翼,意為營或圈子)迎戰,失利退兵,史稱十三翼之戰。因鐵木真善於爭取人心,致札木合部眾紛紛叛附,壯大了力量。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顏襄擊殺塔塔兒部部長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與王汗聯兵,大敗正在會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聯軍。泰和元年(1201),率軍大破札木合組織的鬆散聯盟。次年,遭乃蠻聯軍進攻,退入金邊牆內,大敗乃蠻聯軍於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勝攻滅塔塔兒四部。因勢力漸強,引起王汗嫉恨和敵視。三年,遭王汗突襲,敗走班朱尼河(今呼倫湖西南),以飲濁水與從者盟誓,共度難關。再轉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潰散部眾4600(一說2600)余騎,經過休整,逐漸恢復元氣。後偵悉王汗驕怠不備,夜襲王汗大營,大潰其眾。王汗隻身敗逃,被乃蠻人捕殺,克烈部亡。四年,建怯薛(護衛軍)。不久,乘乃蠻首領太陽汗來攻,巧布疑陣,擒殺太陽汗,征服其部眾,迫哈答斤、朵魯班等部來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餘個大小部落先後敗亡,塔塔兒、克烈、蔑兒乞、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一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遂在斡難河(今鄂嫩河)之源舉行大聚會,建立也客·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被尊為成吉思汗(此號有「海洋」或「強大」的皇帝之義)。將怯薛擴充至萬人,稱大中軍。以兵民合一的千戶制編組民眾,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命「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為四怯薛長。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二十餘年的蒙夏戰爭,屢創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還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重視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廣收工匠藝人,一城即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使蒙古騎兵疾如飆至,勁如山壓,有「蒙古旋風」之稱。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備西征。次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里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十九年,班師返漠北。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於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亡金朝。成吉思汗戎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和謀士,利用騎兵優勢,創造了震撼世界的業績。他善於治軍,創建和統帥的蒙古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既善野戰,又能攻堅。在眾敵面前,善於利用矛盾,聯此擊彼,各個擊破;在戰法上,善於揚長避短,巧施詐術,避實擊虛,多路出擊,迂迴突襲,速戰速決。重視以戰養戰。其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有很大影響。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孫的軍事征服活動,克服了當時東西方陸路交通的人為障礙,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東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弭平了中國大陸自唐朝以後形成的數個政權分立對峙的局面,最終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基本版圖。因此,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詞作《沁園春·雪》中,將成吉思汗的與漢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漢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並列。
Ⅶ 成吉思汗打下的領土包含現在的哪些國家
「領土」在古代叫「國土」,指國家有效管轄,並具有排他性的主權空間。
成吉思汗打下的,並沒有全部變為「領土」。具體的領土范圍,可以查看元代地圖。主要涉及蒙古、俄羅斯。
成吉思汗一生征戰,攻打並佔領過很多地方,都發生在元朝建立之前,其中曾佔領過的地方,並沒有變成國家「領土」。
Ⅷ 成吉思汗
成吉思大汗、元世祖鐵木真一定勝過唐太宗李世民。
因為蒙古帝國450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面積,唐朝只不過90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面積。
你說哪個大?
成吉思汗統治了40多年,李世民統治了20多年,都創造了盛世,你說誰創造的盛世大?時間長?規模大?跨度長?
唐朝、突厥、新羅、吐蕃、秣褐、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緬甸北部、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都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區區一個唐朝,能比嗎?
沒有強大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領土、外交等作後盾,誰能造就如此的空前絕後的偉業?
就是冷戰時期的蘇聯、美國,今天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也不敢與蒙古帝國匹敵。況乎弱唐?
Ⅸ 成吉思汗打下的領土都包含了現代哪些國家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國之後,建立了戰鬥力強盛的戰斗帝國,加上後來從諸國學習的先進技術,以騎兵之力掃平了世界上幾乎五分之一的領土。剛剛開始蒙古佔領的是金國和西夏的少部分,在那裡他們掠奪了大量的工匠和軍餉,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擁有強大戰鬥力的騎兵加上當時先進的攻城機械,成吉思汗擴張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1223年,成吉思汗大敗突厥和俄羅斯聯軍,俄羅斯王公大多數被屠殺,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班師回朝,這也是他生前為蒙古帝國打下基業。他的後人們繼承了他的事業,繼續兩次西征分別在1234年和1253年,最後成就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而因為文化的落後和內部的分裂,這個帝國最終還是徹底消散在歷史之中。
Ⅹ 成吉思汗分封的四大汗國在元朝滅亡後,分別都去了哪裡
在亞洲東部的蒙古高原先後興起過數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如例奴、鮮卑、回紇、突厥等。到13世紀初初,蒙古人成為了這里的主宰,開始建立起個強大的政權。蒙古部落最早居住在額爾古納河地區,大約在10世紀時開始向呼倫貝爾草原地區遷徙。
蒙古人的征服戰爭影響了13世紀~14世紀的歐亞世界,改變了許多地區的民族構成和文明發展結構。隨著蒙古人的西征,中亞地區的突厥人勢力漸漸增強,加上蒙古人大量改信伊斯蘭教,最終導致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起。征服戰爭客觀上加強了東西方的交流,兩者之間彼此吸取了對方的先進文化,為社會發展注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