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油價多少
① 歐洲主要國家的汽油價格比美國的汽油價格高,還是低
總的來說,摺合成人民幣來比較(只看油價,不比收入),歐洲油價比中國高,中國比美國高,美國是發達國家及世界上油價最低的國家之一。
德國、法國、英國、瑞典、比利時、葡萄牙、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西班牙、匈牙利、瑞士、奧地利、義大利等14個歐洲國家汽油價格在每升7.6元至10.6元之間。其中,德法兩國汽油單價均超過10元。
稅費較高是這些國家油價高的主要原因。德國增值稅和能源稅約為零售價的70%。義大利羅馬汽油稅費占汽油零售價的60%,稅費主要包括消費者增值稅、汽油生產稅。法國95號無鉛汽油每升10.5元,其中,石油產品國內稅為5.5元,增值稅0.73元。保加利亞汽油零售單價為7.7元,其中,消費稅為3.25元,增值稅為1.25元。
美國的油價比較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洛杉磯的汽油單價約為每升2.87元和3.3元,芝加哥的油價為每升3.79元-4.15元。
歐洲國家燃油稅負一般較高,主要是由於這些國家比較重視環境問題,同時他們的公共交通也比較發達,人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方便。這些都使得許多歐洲國家通過高成品油稅、高油價的辦法來鼓勵人們節能減排。
美國對環境問題並沒有歐洲國家那麼重視,而且由於其地域遼闊,公交系統不發達,私家車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燃油方面一直偏好低稅負、低油價的政策。
② 我國油價到底有多高
近日中國油價比美國都高的質疑不斷出現,多方采訪發現,中國內地油價確實高於美國,不過低於日本、英國,甚至低於中國香港地區。
美國平均油價只有每升0.85美元,相當於6.4元左右。不過,中石油(10.06,-0.04,-0.40%)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所副所長戴家權也告訴記者,與周邊國家比較,我國油價處中等水平。
據2012年3月數據統計顯示,世界上油價最高的國家是土耳其,油價最低的國家是委內瑞拉(每升0.05美元)。韓國、日本、法國、德國,以及瑞典等北歐國家平均油價合人民幣都超過10元。
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況,除了美國歷來的低油價政策外,卓創咨詢分析師李兵分析,中國成品油批發、零售市場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主導,消費者沒有更多的選擇。但美國則是一個相對競爭充分的市場,美國加油站中有埃克森美孚、BP、殼牌等多家公司參與。
另一原因在於美國批發商和零售商間的關系。一些個人投資(非大石油公司直接管理)加油站不會通過大幅度提高油價來獲得暴利。當加油站將油價提高一美分,石油供應商就能從信息終端中看到實時價格和銷量,隨即拉高批發價。所以,個體加油站沒有定價權,凈利基本恆定。
③ 土耳其加油單位是 是按公升還是加侖 比中國油價貴嗎還是便宜
如果按照安卡拉的價格看,就是5.00TL/L
④ 土耳其爆炸油價會漲嗎
不會的。土耳其不是主要產油國
⑤ 和中國相比,土耳其的物價怎麼樣
來土耳其也有一段時間了,有時候來這個吧看看,看看大家討論有時候真的很好玩。
有很多人都想了解下土耳其的事情,我就自己所看談談物價吧
在土,花錢千萬不要想換成RMB是多少,那樣你很多東西都不敢買了。
中國一個大學生畢業2000RMB很輕鬆了,在土6000RMB是正常的,雖然收入是比我們高3倍,但是比較比較生活就知道了。
先說吃:在土牛羊肉都10-15里拉1公斤(現在的匯率1里拉兌5.6人民幣),蔬菜基本都是2-5里拉,水果3-8里拉,大米都在2里拉以上,只有超市的垃圾米也要1點幾里拉。我愛吃花生,在土耳其,花生要8YTL,想買就覺得冤。買點爛蘋果都可以花你50里拉,在中國買便宜蘋果估計都上噸了。大家都知道土耳其烤肉吧,味道不錯,3.5里拉左右。
二說穿:土的紡織業很發達,在歐洲有很大的市場,我買的被子70里拉,質量一般,比中國的價格高一點。西服300里拉,質量也是很不錯的。
中國的紡織與土比較,可以說,不是政府強加干涉,做出一些對中國很不公平的政策,中國的企業可以讓土耳其知道,什麼才是強,呵呵。
三說住:土耳其的房子很象歐洲,還算不錯,價格一般在5萬-10萬里拉。比中國城市的房子一個價格,由於平時消費大了,土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買不起房子的,也算是悲哀的。在中國現在買房子好象也很難。只見房價漲,不見工資漲。
再說行:公交1-1.3里拉,賊貴。出租是我最接受不了的,在上海北京,城市裡面50RMB基本都夠了吧。在土,走沒多遠就是10里拉,20-30里拉正常的很,在ANKARA機場到市內,130里拉,其實很近的,估計在上海也就是虹橋到徐家匯。
在土買車的人倒是很多,車加上稅比中國高50%吧,但是人家的收入比中國高幾倍,買車在土還是很輕松的。油價2.4里拉公升。想想公交與出租,還是買車劃算些。
說過了吃穿住行,怎麼樣覺得土人是比中國強還是差了。
⑥ 對石油價格的歷史與分析
石油價格的特徵與其他商品的價格非常相似,在供應短缺和過剩時,都會發生波動。石油價格循環可能延續幾年,它可能會因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成員的石油供應與全球實際需求而發生改變。在整個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石油工業通過規范化生產或價格控制,使得本國的石油價格始終處在嚴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按照2007年通貨膨脹的美元價值,美國的井口油價平均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價格控制的狀態下,美國的石油價格緊隨世界油價,達到了27.00美元/桶。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時間段內,綜合美國產石油與全球的原油價格,美國的石油價格為19.04美元/桶。這意味著在1947—2007年期間,只有大約一半的時間段內石油價格超過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歐佩克一直把石油價格調整在22~28美元/桶的區間,石油價格只是在中東戰爭或沖突時才超過24.00美元/桶。2005年,歐佩克由於限制了自己的剩餘生產能力而無力繼續操控自己的石油價格,也無力控制全球的油價波動,它再也無法回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將全球石油供給和油價玩弄於股掌之中的態勢了。對更長歷史時期的觀察結果更為相似,自1869年以來,按照2006年的美元價值,美國的石油價格在這段歷史時期內的平均價格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價格為21.66美元/桶。在這個時間段內,約50%的時間里美國和全球的石油價格都低於16.71美元/桶。如果將這漫長的歷史觀察作為一種指征,則石油工業的上游部分應該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系統,以供獲利,這漫長歷史中的數據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數據表明:正常的石油價格遠低於當今的價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石油禁運發生之前。從1948年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石油價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間波動,油價從1948年的2.50美元/桶漲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價值來看,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價格波動的范圍為17~18美元/桶。顯然,20%的油價是由通貨膨脹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價格穩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準。但實際上,原油的價格從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時,對於國際石油生產者來說,1971年和1972年因為美元的疲軟而把原油價格的下降誇大了。
歐佩克於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5個發起國組織成立。在成立大會上,兩個與會代表研究了美國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採用的限制生產來影響價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個國家加入了歐佩克:卡達、印度尼西亞、利比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歐佩克自成立以後,所有的成員都經歷了原油購買力持續下降的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石油出口國發現它們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購買力卻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當月,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第一次按100%的比例進行了分配,這意味著得克薩斯州的生產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產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對石油價格的控制力已從美國(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轉移到了歐佩克手中。換句話說,美國已不再擁有剩餘生產能力,所以就喪失了對石油價格控制的工具。在歐佩克成立的短短兩年間,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戰爭,它窺見了自己影響石油價格的能力。
中東供油中斷1973年石油危機的原因:歐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回應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所實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贖罪日戰爭——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1972年,每桶原油的價格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價就翻了4倍,達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敘利亞的進攻,贖罪日戰爭贖罪日戰爭,又稱齋月戰爭,即眾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發的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同年10月26日戰爭結束,是埃及和敘利亞率領著幾個阿拉伯國家結盟與以色列的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贖罪日開打的。埃及人和敘利亞人跨過了設在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的臨時停火線,那裡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佔領。爆發。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態支持以色列。這種支持的後果就是導致多個阿拉伯石油出口國實施了針對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運。當時阿拉伯國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產量削減了500萬桶,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增加了100萬桶/日。1974年3月間,全球石油產量凈減少了400萬桶/日,佔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實施石油禁運時,世人還在懷疑掌控石油價格的能力是否能從美國人手中轉移到歐佩克手上。當石油價格在6個月內飆升40%時,價格對供給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顯。從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價格相對平穩,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間波動。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時,那一時段的全球油價應該處於一個適度下降的時期。
減少當前高油價的萬能措施
未來將會有許多間接的市場擁有者(401K計劃、共同基金,甚至個人存款也是一種常規的投資方式,這一點並沒有被銀行認識到),螺旋式下降經濟的間接影響本身就可使未來的石油貶值。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金與白銀所經歷的影響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機買賣市場上的情況都一樣,投資者的能力將會對所包含供給與需求比例的未來價格望而卻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給量則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亞洲的石油市場崩潰(需求量減少),而伊拉克增產12%(增加供給/過剩)。這一時期的石油價格低至8美元/桶。未來依然是不確定的,但已知的歐佩克與其他石油生產國目前已經顯露出相當多的過剩產能。
⑦ 今日那國家油加最高
油價最貴的兩個國家為土耳其和挪威。d
1.土耳其97號汽油每加侖:9.89美元全球油價排名:第1名油價負擔排名:第7名土耳其人均日收入為30美元,該國一加侖汽油價格約占其國民日均收入的33%。
2.挪威97號汽油每加侖:9.63美元全球油價排名:第2名油價負擔排名:第51名
⑧ 土耳其是石油大國嗎
土耳其並不是石油大國,在土耳其東部確實有一些油田,但儲量有限。
其石油儲量位居全球第58位。但土耳其卻和敘利亞一樣,是重要的石油運輸樞紐。對世界能源市場具有重大影響力。2016年夏季的土耳其軍事政變一度讓全球油價小幅上漲。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⑨ 各國油價哪裡查
http://oil.chem99.com/channel/crudeoil/ 國際原油價格網站
⑩ 土耳其對敘利亞突然動武,油價這次又會漲多少
土耳其這次突然對敘利亞動武,主要針對的其實並不是敘利亞,而是在敘利亞附近的庫爾德人。土耳其總統對外宣稱的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也是為了消除邊境的恐怖分子,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庫爾德人。
那麼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其實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是抱著支持的態度,因為他們也是希望油價進行上漲的,這樣就可以恢復自己出口石油的高利潤,然後油價越高的同時他們出口石油的價格就越高,所以他們賺的也就會越多,所以他們對於油價上漲也是樂見其成,那麼油價上漲的多少還是要根據敘利亞戰爭的時間來判定的,時間越久肯定是上漲的幅度要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