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卡扎菲為什麼被土耳其打

卡扎菲為什麼被土耳其打

發布時間: 2022-05-18 18:07:56

❶ 為什麼土耳其率先否定卡扎菲宗教原因還是政治原因

宗教原因談不上,因為都是信奉安拉是真主的信徒。
主要是政治原因。從歷史沿襲上來看。土耳其跨據亞歐大陸,曾經建立過偉大的帝國疆域,有過這樣的經歷的國家都希望重現歷史的輝煌。到20世紀凱末爾建立起政教分離的民主政府後,土耳其社會的世俗化進程加快。現今,土耳其在加入北約後,又積極謀求成為歐盟成員國。我想土耳其之所以這么不耐煩地要否定卡扎菲,是以下原因;
1 。 率先否定卡扎菲,有助於協調與歐洲在該問題上的立場。為自身入歐爭取加分。
2 。潛台詞也是表明土耳其與伊斯蘭的恐怖是不同路的,剛才說了,土耳其也是安拉的信徒。而卡扎菲卻是洛克比空難的製造者。現在土耳其不表示點立場,歐洲的民眾很多人不放心一群安拉的教徒跟他們一個桌子上吃飯的風險。
3 。在該地區要扮演一個有姿色的地區大國,不論是前段時間土耳其人道主義救援船硬闖加沙地帶,還是當年否定卡扎菲政權,都是有這么個私心的!

❷ 打卡扎菲的起因是什麼

國內族群關系緊張可能有戰爭的可能為了和平。解釋一下卡扎菲確實是一個非洲梟雄級人物他從一個平民出生靠著獨特的眼光和犀利的手段一步一步走到了元首的位置,但是他也逃不開人的那種自私,他把最好的資源用在了自己的族群里把自己的族群遷到北部優勢區利用石油資源一步一步發展自己的族群,讓國內兩極分化極度嚴重,他的族群過著比發達國家人民還好的日子而其他族群卻連狗都不如,所以會有後來的反對派,這也是打他的明面上的原因。

❸ 現在土耳其入侵利比亞

2011年西方國家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之後,利比亞國內的派系矛盾逐漸失控,在推翻卡扎菲的過程中崛起的大量民兵組織目無法紀、肆意妄為,動輒以武力干預政治,利比亞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反而更加惡化,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第二次內戰。這次內戰直接的原因是議會問題,2014年利比亞的議會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立法機關「國民代表大會」以取代舊的「利比亞國民議會」,但利比亞國內部分政治派別和武裝組織對選舉結果不滿、以武力支持舊議會繼續連任。其後爆發的武裝沖突導致「國民代表大會」遷出首都的黎波里、轉移到東部城市圖卜魯格,舊議會的支持者占據了的黎波里。利比亞軍事強人、曾是卡扎菲舊部、後又參加反卡扎菲「革命」的哈夫塔爾將軍也在此時打著捍衛新議會、對抗宗教保守派的旗號起兵,成立了「利比亞國民軍」,與「國民代表大會」結成同盟。從此,利比亞實際上分裂為東西兩部。2016年,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斡旋下,利比亞沖突各方達成政治協議,舊的「國民議會」解散,成立了新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聯合國的初衷是想以一個統一的兼顧各方利益的新政府來結束兩個政府、兩個議會對立的局面,但很快利比亞國內各派又就權利分配問題產生了新的爭端,「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拒不承認「民族團結政府」的合法性。結果「民族團結政府」及其支持者占據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內的利比亞西部地區,「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占據利比亞東部地區,利比亞東西兩個政府對立的局面依然沒有任何實質改變。

2.利比亞西部「民族團結政府」的支持者以宗教保守派為主,他們要求加強伊斯蘭教在利比亞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政府則以世俗勢力為主,主張政教分離、降低伊斯蘭教對利比亞政治的影響,而現在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在宗教問題上也「向右轉」,越來越靠攏伊斯蘭教保守派,與利比亞西部政府存在共同語言;

3.近年來,土耳其出於干涉敘利亞戰爭的需要收編了大量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但由於俄羅斯的介入,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干涉受到很大掣肘,為了減輕財政包袱,也為了避免這些反對派武裝長期滯留在土耳其控制區帶來不穩定因素,土耳其將「過剩」的反對派人員投入到利比亞戰場,既可以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又可以充分榨取這些過剩人員的價值,讓他們充當「炮灰」,避免直接出兵可能遭受的不必要的損失。

❹ 2011年這次,「西方列強」為什麼要打卡扎菲

利比亞戰爭並不是法國主導的(聯軍可是英法德美,三國和法國都是平起平坐的尤其是美國其地位更勝一籌-看看北約是誰領導的就知道吧)
反駁1樓理由1:利比亞反政丨防和諧丨府勢力不是強大?看看埃及騷亂的反政丨防和諧丨府規模吧 不比利比亞小吧 政丨防和諧丨府還是採取了和解的方式自覺地辭職 卡扎菲雖然沒有辭職 但是卡扎菲絕對沒有料到反政丨防和諧丨府勢力能在短期形成這么大的洪流以及沒有第一時間及時驅逐鎮壓游丨防和諧丨行者,以至於積累了幾天反政丨防和諧丨府游丨防和諧丨行隊伍的人數和組織急速擴大 從而助長了這次游丨防和諧丨行的可能性(畢竟如果一開始就一路端了或把其組成打成半死不活 不得不斷絕其任何方面 外援 他們離失敗就是必然和明顯的了,就是時間問題啦);2.地中海是有北約軍事基地 的確可以就近調派海空軍力短期打到那裡 但是這點和別的比起來沒啥大的直接關系 就是可以就近調派海空軍力短期打到那裡也最多是增援力量 ;英法是基本上瓜分非洲的大國(雖然非洲還有如比利時、荷蘭、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的若干大小殖民地)殖民丨防和諧丨主義宗主思潮起了刺激作用 並且認為只要密切的和利比亞反對派里應外合(反正是利用反對派步兵牽制卡扎菲兵力主力-利比亞雙方的主力都是步兵為主)自己只要空襲加海艦導彈的狂射 再加上不停地事後進行頻繁的經濟領域封鎖增加利比亞戰後重建的困難度即達到目得;3.空中打擊成本低,不要笑話我 ,美國曾經在朝鮮戰場、越南戰場、科索沃(空投)投下的炸丨防和諧丨彈噸數和成本是你們所不能想像的,看來你們不算那些飛機攜帶的先進導彈的價格 僅僅就算了飛機成本吧 呵呵 ;4. 利比亞軍事裝備是不咋的 而且戰鬥力部隊 有好有壞 且不大團結(畢竟利比亞軍方都非親卡扎菲系的么)但是卡扎菲所掌控的嫡系部隊的確是利比亞中最善戰勇敢的 而且不說這個了利比亞民眾也有大量卡扎菲擁護者 如果把他們算在後備有生力量算進卡扎菲嫡系的部隊里 也難說戰局如何;1樓的美國非洲司令部構想和我一樣 的確有這樣的想法 目前只有賴比瑞亞同意讓美國藉助其國土建立非洲司令部 但是美國不一定會立刻答應 畢竟就戰略位置 賴比瑞亞實在不能說有啥令美國看中的地方,北非么和北約南歐盟軍司令部 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距離不遠 可以起到及時策應,北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北隔地中海望歐洲,南接南部非洲,西臨大西洋,東有紅海。有西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扼守地中海與大西洋的通道;東北部的蘇伊士運河扼守地中海與紅海通道,從而它們聯合起來扼守印度洋與大西洋的戰略性通道。也是陸上交通亞歐非三洲間的重要中轉站,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確 干涉利比亞的其中一個經濟因素就是當地石油 但是歐美能夠自行商量默認各方在利比亞石油的份額量么 這點很難說 英法德肯定是要討價還價的 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容忍美國在同時控制了中亞、高加索、中東(大部分親美國家-沙特、卡達、科威特、巴林等 都是石油國)後再在北非擁有很大的石油份額
當然啦 戰敗國自然多買點單 但不代表戰勝國就不投資了 你想 它們建立親歐美的利比亞政權後 還得繼續扶持它們的代理人 這每年援助的開支可想而知 而且在當地重建工業石油設施、鋪設管道輸運利比亞石油 這個工程也是漫長浩大的 也得燒不燒錢 我估計啊 如果即時投入了大量的錢 如果利比亞石油效益不能明顯的為美歐之前的大出血建設所付出的得以補償甚至給予其盈餘 我想在這個意義上還是美歐虧啊 畢竟重建的代價付出的更大

❺ 西方國家為什麼要殺卡扎菲

是被利比亞人民打死的。事發在當地時間星期四黎明。卡扎菲被捉拿的地點,是蘇爾特城外的一條公路,執政當局部隊當時包圍蘇爾特,親卡部隊占據的最後幾座建築物。隨後有80輛車的車隊,企圖向西面逃走。卡扎菲當時相信藏身車隊中,車隊受到北約的法軍戰機空襲。北約說,空襲擊中其中兩輛車。車隊被逼停下來,但是當時沒有摧毀車隊。執政當局部隊隨即逼近車隊。卡扎菲連同他的保鏢,之後離開汽車,轉而躲藏在溝渠,但是被士兵發現,最終被擒獲。卡扎菲當時大叫「不要開槍,不要開槍」,有士兵就用鞋拍打卡扎菲。士兵打算把卡扎菲轉送到車上,當汽車開動時,由於雙方仍然交火,卡扎菲因而中槍。

❻ 卡扎菲為什麼被推翻 不會是為了恢復一夫多妻制度吧

中東的眾多阿拉伯國家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勝的英法意等國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遺產時人為第製造出來的國家。這些地區本來還停留在部落氏族階段,被一下子推入了現代國家模式里。所以,這些國家的統治階層往往是以本部族為基礎,對其他部族進行統治和壓迫。
以利比亞為例,本來就是三塊殖民地:義大利的殖民地: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法國控制的費贊地區在1951年在英法美操縱下,合並而成利比亞聯合王國的。所以,利比亞作為ieyige被製造出來的國家徒具外部形式,內部三塊區域,各個部落和氏族之間的矛盾和利益糾葛是非常復雜的。卡瘋狗長期以來執政是以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的部族為基礎,所以2011年也是以班加西為中心的昔蘭尼加地區和當地的部族最先開始反對他的。
限制啊利比亞的內戰也是三個不同地區及其部族之間的爭斗而已。

❼ 大家認為卡扎菲為什麼被攻擊

很簡單,真當然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在發達國家日益激化的軍配競賽中,擁有著廣袤土地,但有貧困落後的非洲,卻越來越顯現他的「魅力」。可以說在整個非洲,利比亞無論是經濟還是國防都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一重身份,大家就知道西方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的根本原因,——卡扎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反美反西主義者,這影響到了西方國家在非洲的戰略地位。還有一個不太成文的原因,中國外交一直與非洲走得很近,可以說非洲是中國的鐵桿粉絲。美國在中國周邊國家布置各種軍事設施來遏制中國,但是在非洲,美國是以空白。這些原因,足以讓那些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西方國家把卡扎菲視為眼中刺,肉中釘。既然想打,何患無辭。

❽ 卡扎菲為什麼被攻打

利比亞戰爭打這么久,我個人認為是以下原因。

如果聯軍(北約只是主導,應該成為聯合國軍)要打掉卡扎菲易如反掌。為什麼要打這么久呢?有很多原因。

1、首先是制止圖殺:聯合國1973號決議,聯軍的的主要任務就是制止卡扎菲屠殺,保護平民。在戰爭初期,多國轟炸的烈度和猶豫不決,充分說明這一點。卡扎菲這個時候機會多多,但他太自信。錯過了。

2、政治上的考慮:不能打掉一個DC者,又扶持一個DC者上台。而剛開始,利比亞民眾是自發的,沒有組織的。在後卡扎菲時代,利比亞向何處去。是國際社會必須要考慮的。在前景不明確前,武力推倒卡扎菲政丵府並不是唯一訴求。卡扎菲這時還有眾多機會。

3、如果反對派是少數民眾,那麼政治解決是必然的,首先停止圖殺-停火-聯合國監督-政治對話-滿足反對派訴求-最終和平解決。卡扎菲這時還有機會。

4、如果反對派是多數,那就要對利比亞將來的走向予以評估。打掉一個DC者,再扶持一個DC者上台,無政丵府狀態或者變成索馬里,這些是國際社會不能接受的。聯軍之所以沒有出重拳、速戰速決,一是要協調參戰國內部的立場,二是在觀察反對派是否有能力管理這個國家。至於有些人認為是聯軍打不起仗,分賬不均純屬無稽之談。卡扎菲這時讓步想活命是沒有問題的。

5、反對派聲勢浩大,大多數人都反對卡扎菲,四處開花、反對派已成燎原之勢。又成立了過渡政丵府,確定了後卡扎菲時代的基本走向和綱領-卡扎菲必須離開、建立人民丵主Q國家,反對派領導人已公開發布聲明:不再謀求在未來政丵府中謀求權利。戰鬥力也從散兵游勇向有組織、有戰略戰術轉變。這些變化需要時間,需要過程。這時卡扎菲命懸一線。

6、兩個半月以來,利比亞過渡政丵府成功的向世界展示了自己,贏得了大多數國際社會的支持。漸漸羽翼豐滿,在聯軍的幫助下,算是可以扶起來的阿斗吧。從被動防禦已經轉入進攻。而且非常英勇頑強(保衛米蘇拉塔),奪取眾多城市。這時卡扎菲命已無力回天。

7、反對派從東西兩個方向向的黎波里進攻,從本吧JW不斷傳來的報道中,反對派急於進攻,但往往被聯軍召回。聯軍一直控制著反對派進攻的節奏。我個人認為聯軍是有考慮的,就是一、利用空中優勢,最大限度的消滅卡扎菲的武裝力量,減少反對派無味的傷亡。二、給利比亞過渡政丵府時間不斷成熟,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減少聯軍所冒的政治風險。一旦時機成熟,卡扎菲家族將土崩瓦解。現在卡扎菲只有死路一條了。

事實證明,和卡扎菲這樣DC者談判無異於與虎謀皮。反抗是反對派的被迫選擇,是卡扎菲造成的。犧牲在所難免,是封建主丵權向人民丵主丵權的過渡的鎮痛,是值得的,不久的將來,希望誕生一個嶄新人民丵主丵權的利比亞。至於聯軍(就算是北約)為了石油打仗是胡說八道,為了選票還靠點譜,最重要的是推行他的價值觀,輸出他的意識形態是根本

❾ 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活了下來,為何土耳其又發出對他的追殺令

賽義夫是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次子,跟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為什麼會遭到土耳其的追殺?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利比亞內戰開始說起。

2011年,利比亞反對派在西方煽動下,發生了顏色革命,推翻了卡扎菲政權,利比亞從此陷入動亂之中。

民族團結政府見狀喜出望外,緊緊抓住土耳其這個救命稻草,並且許諾只要自己渡過難關、一統天下;作為回報,利比亞大陸架的油氣資源雙方可以讓土耳其主導開發。

土耳其是中東軍事強國,介入後形勢急轉直下,勝利天平向民族團結政府傾斜,勝利在望的國民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雖然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支持下收復大片失地,但國民軍不甘心失敗,在俄羅斯支持下進行反擊,取得了一定勝利,利比亞局勢又進入膠著狀態。

在此情況下,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給普京寫信,表示願意加入哈夫塔夫的國民軍,向國民政府開火。

卡扎菲雖然臭名昭著,但他在利比亞經營幾十年,還有很多死黨,賽義夫對於他們還有很大號召力;一旦賽義夫加入國民軍,對穆兄會主導的民族團結政府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所以一向想侵吞利比亞油氣資源的埃爾多安,就對他發布追殺令。

土耳其的追殺令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響,因為賽義夫不是逃犯,雖然在2015年7月28日一審被判死刑,但當天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通過大赦法案對他進行了赦免;因此土耳其沒有理由剝奪人家的生命。

不過賽義夫目前處於俄軍保護之下,土耳其的陰謀想要達逞也絕非易事。

❿ 卡扎菲是哪個國家的總統:卡扎菲為什麼被推翻

是利比亞前總統,原因如下:
1、卡扎菲堅持反美,卻沒有堅持到底,反而因為在2003年後的親美親歐,不但得罪了中國和俄羅斯。結果就是卡扎菲自己把生路堵死了。也同時得罪了所有反對美國的阿拉伯人。例如兄弟大會。
2、利比亞國力弱小。其只有600萬人口的,大約不到香港人多。也就是利比亞不重要。利比亞如果有埃及那麼多的人口(9000萬),或沙特那麼多的石油,美國自然要掂量一下。
3、時代變化了。以前美國不打利比亞,不是因為利比亞實力多麼強,而是因為利比亞不重要,所以打不打都可以。
但是到了2011年,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勢力大不如前,正想找個小雞殺殺,表示我美國牛刀不老,而利比亞正好撞槍口上了。
如果利比亞一直抱中俄大腿,類似敘利亞,則是另外一回事,但是......

4、按照中國的古話: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翻譯:
國家弱小而不懂得放低姿態,力量單薄而不畏懼強敵,不知禮儀而冒犯強大的鄰國,貪婪專斷而拙於外交的過些情況,足以亡國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