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有多少艾滋病人

土耳其有多少艾滋病人

發布時間: 2022-05-16 03:04:39

A. 目前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沒有發現艾滋病

世界上每個地區都有艾滋病的存在.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北歐現在艾滋病人數最少,控制也最好.冰島,挪威,艾滋病人少,控制也很好,但也有艾滋.
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萬例,分布於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到2005年現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分布於全球每個國家.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B. 截止2017年全球艾滋病人有多少

全球目前有3300多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這一數字比2006年估計的近4000萬人少得多。在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成年人約為3080萬,15歲以下的約為250萬。從各地區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依然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達2250萬,佔全球總感染人數的68%。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預計為250萬,相當於感染者每天增加6800多人;2007年死於艾滋病的人數預計達210萬,相當於每天5700多人死於艾滋病。

C. 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名艾滋病人死亡

艾滋病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越來越迅猛,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社會的發展,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第四大殺手。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確認艾滋病以來,25年間全求累計有6500萬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萬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當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萬人,另有280萬人死於艾滋病。2006年11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共同發布2006年艾滋病全球流行的最新情況。該報告顯示,全球艾滋病流行仍呈增長態勢:目前共有395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比2004年增加了260萬人,其中15歲以下兒童感染人數達到230萬。2006年全球共有290萬人死於艾滋病,其中15歲以下兒童死亡數為38萬;同年還新增了430萬感染者,其中65%(約280萬人)出現在南撒哈拉非洲。呼籲各國政府對防止艾滋病蔓延予以充分重視,以防止這一狀況進一步惡化。據專家介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從感染初期算起,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直至因長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D. 愛滋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是多少

這個沒有確切的數據。

目前國內大約有70萬左右的艾滋病患者。但是大約還有幾十萬患者沒有監測過,可能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艾滋病,大概幾千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艾滋病主要是通過血液,性生活等方式傳染,所以自己不要去,接觸一些不明的血液,也不要和一些不明的人群發生性關系,就可以杜絕艾滋病的。

愛滋病患者注意事項

艾滋病有一種常見並發症,那就是腹瀉。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腹瀉,從而提高食物營養的吸收率,對患者的健康更有益處。想要預防腹瀉,那就要做到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等食物。

比如說冰鎮的食物就不能從冰箱里拿出來直接食用,還有雪糕、冷飲等也應該禁食。飲食原則上應該以蒸、煮、燴、燒等方法為主,盡量避免煎炸、爆炒等烹飪方式。

E. 艾滋病估計什麼時候能醫治

生物技術的最新進展

近年來,生物技術的開發已取得巨大進展,基因的分離、擴增、重組以及體細胞的克隆技術都已實現,某此蛋白質的結構和協能已經探明。快速繁殖脫毒、組織培養、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單克隆抗體等技術已進入實用階段,預計到2000年時產值可超過1000億美元。

科學家已從單個基因的測序轉到有計劃、大規模地測繪人類、水稻等重要生物體的基因圖譜。全世界已有6000多項農作物方面的生物技術研究成果進入田間試驗,抗蟲害的轉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大面積試種。美國種值的轉基因作物越來越多,1998年種植7000萬英畝轉基因玉米和大豆,而幾年前則很少。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級稻」,在3年內可推廣種植,它可以使水稻單產提高20%-25%。據法國《論壇報》近日報道,紡織業已採用了既不用化肥也不用農葯的生物技術棉花。從1996年開始,美國專門生產「戶外用」服裝的帕塔戈尼亞公司使用的棉花100%是用生物技術生產的棉花。現在,美國是全球主要的生物棉花生產國,每年產量是2800噸,繼美國之後是印度(年產量是930噸)、土耳其(800噸)和秘魯(650噸)。

據美聯社11月10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已運用生物技術設使一隻老鼠長出一個大象的卵,該技術在未來可以幫助拯救世界上的一些瀕危動物。老鼠可被用作製造其他動物的卵子的「工廠」,這些卵在受精後,可用來使瀕危動物懷孕。

人類基因組項目將在下世紀初完成

正在實施中的人類基因組織項目將在下世紀初完成,這將極大推動醫學領域的研究活動,改變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方式,有利於人們健康。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研究科學家卡羅爾·西拉科教授說:「在今後50年,主要置人於死地的殺手可能被消滅掉。

在幾十年內,基因條碼將具有更深刻的意義。一旦科學家更多地了解了導致癌症或者中風的生物途徑,這此條碼將變成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在交織的DNA鏈中,基因條碼將有可能確定人們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以及人們患上這些疾病的可能性。

總部設在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的基因組研究所已與總部設在康涅狄格州諾沃克的珀金-埃爾默公司簽署一份合作意向書,以圖加快完成人類所有基因圖譜的繪制工作。珀金-埃爾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托尼·懷特說,該公司掌握的基因序列測定新技術可使整頓工作在3年內完成。

生物技術能使多種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由於基因組項目的完成和生物技術的進步,今後癌症病人不需要經歷痛苦的治療過程,他們將使用根據基因篩選而制定的治療方法。基因分析將使醫生有可能在分子層面上評估化療既殺死患者的健康細胞又殺死癌細胞的問題,並使他們有可能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加以糾正。科學家正逐漸解開癌症、血管堵塞和阿耳海默氏症的生化途徑,他們能把新的基因移植到人體內,治療疾病。許多危害人類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等,糖尿病等,將得到有效的預防、治療和控制。美國有數十家公司已用「合理葯物設計」法設計超級葯物,這種方法把生物技術和化學緊密地結合起來,能醫治目前葯物不能醫治的癌症、艾滋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等致命疾病,有的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專家們預計,這方面的研究將對遺傳機制、發育機制和免疫機制有更多的了解,不但有助於治療一些遺傳疾病,而且對了解生物進行過程也有重大的意義。科學家最終可能發現阻止患心臟病和癌症的方法。

人類將全面進入克隆時代

克隆技術是生物技術領域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科技突破,隨著在英國克隆的「多莉」羊的出生,引起世界范圍人們的高度重視,科學家認為它預示著「21世紀人類將全面進入克隆時代」。多莉已在今年4月順利產下它的第一隻羊羔,這表明,由一隻成熟細胞克隆出的羊可以受孕並足月懷胎,產出一隻健康羊羔。曾幫助克隆出多莉羊的PPL制葯公司在今年還克隆出一頭牛犢。

克隆出「多莉」的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家說,克隆體有生產健康的後代對於核轉移技術的商業化很重要。採用克隆技術的好處是:可以加快良種家畜的繁殖,從而有可能使畜牧業發生一場革命;可以培養出一批批優質的牛羊品種,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可以拯救瀕危野生物,保持生態平衡;可在醫學領域大量生產人們所急需的許多名貴葯品。此外,採用克隆技術,可以對植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進行克隆,改變過去「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總之,在這世紀之交,在隆技術的發展將會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大大造福於人類。

克隆技術還可以帶來醫學突破。克隆出「多莉」羊的科學家說,如果倫理及法律許可,為不育夫婦克隆嬰兒的事最終會出現。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者伊恩·維爾穆特說:「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有兩面性。現在,我毫不懷疑,這種技術的潛在益處要遠遠大於其潛在壞處。就人類克隆來說,這項研究將大大延長人類生命。」

生物技術將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

生物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也逐漸成為生物技術領域的新趨勢。生物晶元計算機正在研製之中,美國艾菲梅特里克斯公司宣布用DNA成功地製成生物晶元,可用於讀取活組織基因隨進化而來的涌動信息流,這是生物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的結晶。摩托羅拉公司、柏德儀器公司以及美國政府的阿爾貢國家實驗所已宣布,它們已經結成合作關系,以便批量生產生物晶元。

生物晶元對於醫學和農業具有廣泛的意義,它在幾秒鍾的時間里可以進行數以千計的生物反應。生物晶元採用「微凝膠」技術,其中,在一塊面積相當於顯微鏡載物片的玻璃上的微型結構——其數目多達1萬個以上——起著微型試管的作用。這些晶元工作的速度比常規方法更快。生物晶元計劃可能會導致一個市場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新興產業。

環保領域大量採用生物技術

科學家們還在環保領域大量採用生物技術,以遏制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目前開發的主要技術有:用生物方法處理污水,用微生物脫硫防治大氣污染,用細菌降解清除污染物,用無污染生物農葯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培育抗病蟲害農作物和開發實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F. 我國記錄在案的艾滋病人有多少世界上呢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乾燥以及常用消毒劑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雖然目前還沒有能夠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經有用於臨床治療的多種抗病毒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體內HIV病毒的復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自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1月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數2004年又創新高,突破3900萬人,新增感染者490萬名,另有300多萬患者在2004年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25%,該地區9個國家的平均壽命甚至低於40年前。該地區疾病不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從業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還已擴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該地區共有300萬名新增感染病例,220萬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250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佔全球總數的70%。報告稱,擁有眾多人口的亞洲目前正處於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大部分亞洲國家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不到總人口的1%,病毒的傳播仍主要局限於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該地區已成為疾病傳播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現在亞洲。2003年,亞洲地區共有110萬人被感染,50多萬人死於艾滋病,該地區目前共有740萬名艾滋病毒攜帶者。此外,在中東、北非和東歐等地區,也沒有跡象顯示疾病蔓延有所減緩。在歐美等高收入發達國家,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為下降。但因為一些人放鬆警惕,參與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為,許多發達國家的新增染病人數又呈現反彈趨勢。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美國平均每年新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萬人左右,全美感染者總數約為85萬至95萬(2003年12月)。在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已經成為15歲至44歲年齡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區,女性感染人數在不斷上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顯示,拉丁美洲有170萬人感染艾滋病,感染情況呈上升趨勢。最近一年中拉美9.5萬人死於艾滋病,24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南部非洲不能承受之痛

中國於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在1985年至2000年底的15年間,中國累計報告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兩年合計報告的艾滋病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報告艾滋病病例數比2001年增長44%。

2003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透露,香港已累計發現2172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同年12月1日,由中國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聯合發布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分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遍布社會各階層。2005年10月14日,中國衛生部通報了全國最新艾滋病疫情數字: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8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789例,累計死亡7,375例。

G. 世界一共有多少艾滋病人

全世界有4200萬艾滋病患者,南非超過10%的人口成為患者,這種疾病已經對全人類構成了切實的威脅,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葯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1.一般治療
對HIV感染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均無須隔離治療。對無症狀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抗病毒治療,並密切監測病情的變化。對艾滋病前期或已發展為艾滋病的患者,應根據病情注意休息,給予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包括輸血及營養支持療法,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aware可在家自測艾滋不用抽血天 貓就有。
2.抗病毒治療
抗病毒治療是艾滋病治療的關鍵。隨著採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療效,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H. 截止2015年全球有多少hiv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
我省自1992年報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75人,存活6750例。按從高到低排序,我省疫情累計報告數、存活數均列全國第20位
我省今年新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仍以青壯年為主
96.9%通過性接觸 超4成是男同
根據相關部門消息,我省艾滋病疫情涉及10個設區市107個縣(市、區),總體上仍屬於艾滋病低流行(三類)地區。近年來,新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通過性途徑傳播的比例呈較快上升趨勢。
新發病者超8成20歲-49歲
今年我省新報告經性接觸感染比例佔96.9%,其中男男同性傳播佔45.8%。
從發病年齡來看,仍以青壯年為主,20-49歲年齡組佔81.8%。
值得關注的是,60歲以上老年人艾滋病報告人數呈逐年增多趨勢,由2014年全年83例增加到2015年1-9月117例。
學生發病上升幅度降低
目前,我省已建立由政府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艾滋病防治機制。96個縣區落實了艾滋病宣傳教育全覆蓋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從91.4%提高到98.5%,學生發病上升幅度從33.8%降低到29.2%。
省級財政首次安排500萬元購置安全套,供全省可留宿賓館免費擺放使用。艾滋病母嬰阻斷綜合干預項目擴大到全省所有縣(區),全年共篩查孕產婦31萬,為7例艾滋病病毒陽性產婦提供了母嬰阻斷。
截至目前,全省抗病毒治療5109人。
西安最小感染者13歲
我省各市均開展了男男性行為人群規模估計和調查,西安、寶雞監測該人群HIV感染率和主要行為變化情況。
目前對艾滋病實行免費咨詢檢測政策。根據西安市疾控中心統計,截至今年11月27日,全市55家HIV抗體自願咨詢門診共完成9498人次自願 咨詢檢測服務,咨詢原因以非商業非固定異性性行為史為主,佔23.4%,其次是商業異性性行為史佔11.9%,男男性行為史佔10.3%。檢測者年齡最小 1歲,最大86歲,集中在20-50歲,佔89%。
通過自願咨詢檢測發現的確診陽性者中,以同性傳播為主,佔69.6%,其次是異性傳播,佔29.2%;職業以家政、家務及待業最多,占 31.6%;其次商業服務佔13.8%,學生佔12.6%,農民/民工佔9.9%;年齡最小13歲,最大74歲,集中在20歲-49歲佔74.7%。 華商報記者李琳
艾滋病感染者低齡化趨勢增加,西安一篩查單位今年數據顯示——
167個感染者24人是學生
近年來,艾滋病感染者低齡化趨勢在增加。在長期從事艾滋病宣傳以及篩查的瑪麗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務中心,今年檢測結果為陽性的167人中,24人是學生。
該中心一份數據顯示,今年已檢測HIV(艾滋病病毒)3074人次,其中結果為陽性的167人,感染幾率為5%;在167個感染者中,年齡在 15歲至24歲的有47人,佔比為28%,其中學生有24人。從數據上看,僅今年的感染者中年齡最小的是17歲,18歲的有兩人。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透露,2014年,全國15歲至24歲新增報告感染者1.5萬多人。今年1到10月,該年齡段有1.4萬多人感染,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左右,「青少年受到艾滋病病毒的威脅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中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總人數57.5萬,其中學生佔1.6%。在15歲至24歲群體中,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佔到96%,男男同性傳播佔到57%。單純從學生來看,性途徑傳播是主要的,同性傳播的比例更高。
艾滋病低年齡化趨勢增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早熟,據國家衛計委5月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中國青少年初次性行為平均年齡為 15.9歲,不完整家庭青少年、城鄉留守青少年的性行為發生率分別高於完整家庭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時不採取安全措施等。
案例1
和4男子開房 15歲男孩染艾滋
瑪麗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安秦介紹,該中心檢出的年齡最小感染者,是15歲的中學生小愛(化名)。
兩年前的一天,小愛在一個成年男子的陪同下來到中心,進門就說「阿姨,我想檢測一下,看我是不是得了艾滋病」。那時艾滋病毒檢測剛開始實行實名制,周安秦對小愛說,要先登記身份證,之後才能檢測,小愛說,自己沒有身份證。
「小愛說自己還沒到辦身份證的年齡,這孩子個子高,從外形判斷不出具體年齡,我就問他多大了,他說15歲。」周安秦說,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在 定點醫院再次檢測後,小愛被確診為艾滋病感染者。醫生帶著小愛去找了他的父親,父親知道後,並沒有責備他,小愛也開始服用葯物治療,目前狀況基本良好。
15歲的小愛是怎麼感染上艾滋病毒的?據小愛自己講,有一天他一個人在外面玩耍,遇到四個成年男人,他們給小愛買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零花錢; 後來這四個男人就帶著他去開房,然後發生了性關系,沒有採取安全措施。發生關系後不久,他就開始經常發燒,因為之前聽說男男性關系容易感染艾滋病毒,所以 才去做的檢測。
案例2
與男友感情出問題 男孩放縱性行為
明明(化名)15歲時開始早戀,但他的戀愛對象也是一個男子。今年17歲的明明剛考上大學,但下半年被確診感染艾滋病。
明明自己了解一定的同性戀交往知識,所以從15歲開始,他每年都會不間斷地前往瑪麗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務中心進行HIV檢測,一直都是好的。 去年明明與正在交往的男朋友感情出了問題,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開始放縱自己的行為,與不同的男性發生關系,都沒有採取使用安全套等措施。
今年年初,明明出現發燒情況,5月份進行HIV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後定點醫院確診,他感染了艾滋病毒。
工作人員介紹,明明最初拒絕接受治療。幾個月後,明明才想通了,開始接受現實。
華商報記者 李治燕
技術差 沒專家 缺設備……
醫院拒診托詞花樣多
艾滋病感染者除了艾滋病相關的並發症之外,也會頭疼腦熱,也會發生車禍意外受傷,也要生孩子……遇到這些普遍性需要就醫的問題時,他們是否能夠像普通人一樣,正常順利地就診呢?
【感染者】
在醫院被拒診的事兒太多了
30歲的小T確診艾滋病感染已7年,中間得過闌尾炎,看過結核病,一到醫院,他就會告訴醫生自己是感染者,然後有的醫院會說技術不行、缺專家或沒有設備,有的會說懷疑有其他疾病,建議去實力更強的醫院看,都是很委婉巧妙地拒絕。
小T因患淋巴結核病目前正在西安市第八醫院住院,這里是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點醫院。因為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有時候一些小病扛了下來,就可能發展成嚴重的病。他說,病友們有一個群,會分享被拒診經歷,然後就有組織「愛之家」幫大家維權。
「在醫院被拒診的事兒太多了,這里沒有,所以我已經是第三次來了。」11月29日下午,小T說,住院期間,他每天還繼續服用免費抗病毒葯物,共 有3瓶。「這些葯外面都買不到,其中兩種是進口葯,聽說要一兩千元呢。」小T說,自己已經服葯兩年了,現在政策放開了,只要是感染者,願意服葯都可以免費 領取,可以終身服葯。
小T說,感染者患病住院,也和其他醫保患者一樣,報銷相應比例。「每次住院都是一兩萬元,不報銷撐不住。」但有些感染者為隱瞞病情,不肯去辦理報銷。aware天貓
【志願者】
同一醫院不同科室 醫生態度都不同
「關於就診權利的斗爭很艱辛,在同一家醫院里不同的科室,醫生可能態度都不一樣。」作為維權志願者,西安HIV感染者公益組織「愛之家」負責人吳勇結識了一些「友好醫生」,他們尊重了解艾滋感染者,一視同仁地做手術、做治療。
吳勇說,2012年,他因為腸梗阻夜間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診就醫,醫生開處方時,他主動告知了自己是感染者正在服用抗病毒葯物的事實,那位醫生非常嚴謹、專業,聽說之後仔細查找資料,看用葯是否有禁忌,專業的態度令他心生敬意。
但同樣也有醫院的醫生甚至科主任,對感染者們很排斥甚至歧視。「感染者們也有頭疼腦熱,會骨折、外傷,總不能讓他們隔離起來自生自滅?或者就診時隱瞞病情,這樣會造成更大的社會隱患。」
西安市一家三甲醫院的醫務科主任表示,針對一些感染者反映的就診難問題,西安市衛生行政部門曾經召集各醫院召開協調會,要求必須執行首診負責制。但不可否認,有些醫生甚至是醫院領導對這些患者存顧慮。一方面擔心醫護人員被感染,還要考慮到其他患者安全。
吳勇也承認,這幾年,艾滋病人就診狀況已經好多了。即使中間出現一些波折,甚至需要維權,但通常後續治療都能跟進。
【醫生】
做手術被感染幾率 比中彩票大獎低
Y醫生是吳勇和很多感染者口中的「友好醫生」,他是西安市一家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曾經為很多感染者進行過手術。
他說,從學醫的第一天起直到畢業,關於傳染病的知識天天都在學。第一次為感染者做手術,是在5年前,此後就做了很多例。
「為感染者做手術,被感染的幾率比買彩票中大獎還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Y醫生這樣比喻說,艾滋病的感染途徑非常明確,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血 液傳播,接觸中擔心的就是血液傳播。從手術消毒來講,艾滋病和乙肝等傳染病的消毒是一樣的,只要做好防護,盡量減少針、銳器的使用,減少損傷風險就可以, 是人為可控的。當然,手術中他也曾經有幾次意外受傷,當即就進行了處理,之後一切無恙。因為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後很快就滅亡了,即使意外沾染到患者的血 液,感染幾率也很低。
西安市第八醫院主任醫師康立說,門診目前為上千感染者一個月一次發放免費葯物,平均每天住院患者約40人次。
由於該院以內科為主,只有外科門診,沒有外科病房,不能進行手術。但在治療中,很多感染者需要眼部、皮膚科、外科、肛腸科等治療,此時就比較難 辦,一些小毛病醫院會請其他醫院醫生來會診治療,但需要動手術的,有時候就很難協調,無奈之下就幫助聯系鄭州的傳染病醫院做手術。據悉,目前,西安市第八 醫院正在籌建外科。
「其實,不知道患者感染艾滋病,比知道更可怕。」康立坦言,來該院的患者,醫護人員都知道他有傳染病,在工作中會做好防護,相對感染的風險很低。如果在綜合醫院,因為被推諉歧視,感染者如果故意隱瞞病情,醫生護士被感染的幾率更高。

I. 世界上有多少人有艾滋病呢

【全球艾滋病狀況】 2009年11月24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趨勢報告顯示,全球有大約3340萬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008年新增感染者270萬人,200萬人死於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數據顯示,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約已有60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萬人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從艾滋病流行的區域來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區域,集中了全球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67%和15歲以下兒童新發感染者的91%。但自2001年《聯合國艾滋病承諾宣言》簽署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艾滋病毒新發感染數已經在近8年內下降了大約15%,2008年新發感染人數也減少了大約40萬。2008年,全球估計有156億美元用於艾滋病的防治。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估計,2010年這一需求將上升至250億美元。 據統計,2001年至2007年,歐盟及其周邊國家的艾滋病患者人數從150萬人增至220萬人,其中歐盟成員國有73萬人。2009年10月26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2009年至2013年防治艾滋病新戰略,旨在減少歐盟和周邊國家艾滋病患者的數量,改善艾滋病的預防、治療以及護理等工作,提高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

J. 地震中瘟疫是如何形成的

瘟疫就是傳染病的大流行! 瘟疫史話 是非典型肺炎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個人類久已荒疏的詞——流行疾病——一個多少年來震懾人心、動盪歷史而生死攸關的詞語。 無論是18世紀全球流行的鼠疫、還是1918年的流行感冒,無論是多少年來困惑世人的天花、還是伴隨著戰爭而肆虐無忌的霍亂…… 關注歷史不難發現,人類與流行疾病的斗爭總是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這毫無疑問是歷史,但是在這些勝利的背後,也許積累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才是歷史的真諦。歷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當人類的汗水流淌在一起,當人類的目光交織在一起,當人類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一服葯,將治癒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死亡病毒。畢竟,書寫歷史的是智慧、是生命,而從來就不是病毒。 當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學家夜以繼日地工作在防非典第一線的時候,我們相信,這一次與病毒的較量將同樣以勝利而告終。 千百年來,各種致病的微生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人類的世界,相反,它們隨著人類的演進而不斷的變化,在我們的體內尋求適合的存在方式。當這些微生物變異而足以突破我們的免疫防線時,疾病出現了,蔓延了…… 病毒兇殘觸目驚心,人類因頑強奮力前行。人們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劫難之後,重新找回生的力量。 雅典瘟疫——夢魘造就醫德規范 ■主要經過 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這場發生在2400多年以前的瘟疫從何而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息。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惡魔一樣席捲整個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葯物都無濟於事。最後,醫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們開始選擇放縱的生活,沒有什麼比現時的享樂更能使他們逃避現實的恐懼。於是,雅典城因為人們的絕望而土崩瓦解。 ■人類抗爭 對這種致命的疾病,人們避之惟恐不及。但此時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御醫,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調查疫情,一面探尋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鐵匠。他由此設想,或許火可以防疫,於是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來撲滅瘟疫。這位御醫就是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前377年)。 ■人類收獲 古代西方醫生在開業時都要宣讀一份有關醫務道德的誓詞:「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我不把毒葯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泄露。」這個醫道規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紀中葉,世界醫協大會又據此制定了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范。 鼠疫恐怖——催生衛生革命 ■病毒 鼠疫桿菌 ■主要經過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4。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人類抗爭 當鼠疫在歐洲各地蔓延時,依文化不同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治癒或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使用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熏房間、燒灼淋巴腫塊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 面對瘟疫,米蘭大主教無意中找到了一種阻擋瘟疫蔓延的有效辦法:隔離。當瘟疫快要蔓延到米蘭時,大主教下令,對最先發現瘟疫的三所房屋進行隔離,在它們周圍建起圍牆,所有人不許邁出半步,結果瘟疫沒有蔓延到米蘭。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離已經成為了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 ■人類收獲 國際上把對鼠疫等傳染病的防治稱為「第一次衛生革命」。在18世紀前後,歐洲各國積極加強基礎衛生設施的建設,如上下水道的改進,並且重視對垃圾的處理,加上普遍進行殺蟲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現在,鼠疫等傳染疾病在發達國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貧困地區還時有發生,可以說第一次衛生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 痘滅天花——劃時代的醫學試驗 ■主要經過 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國的諾曼人中間,突然暴發了天花,天花病的流行使諾曼人的首領只好下令,將所有的病人和看護病人的人統統殺掉。1519年,當西班牙軍隊入侵墨西哥時,他們將天花這種致命的疾病帶到美洲大陸,而他們自己並沒有察覺。天花當時在墨西哥是沒有先例的,當地居民也沒有機會增強對天花的抵抗力。在以後的3年裡,天花傳遍了全國各地,致使兩三百萬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西班牙人在攻列印加帝國時又把天花傳入了南美…… 16—18世紀,歐洲每年死於天花病的人數為50萬,亞洲達80萬人。有人估計,18世紀內有1.5億人死於天花。 ■人類抗爭 1796年5月17日,是人類醫學史上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一位著名的醫生成功地進行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醫學試驗———天花接種。這項試驗的成功,標志著困擾人類一千餘年、曾奪走無數人生命的病魔,被醫學史家們稱為「死神的幫凶」的天花,從此被人類制服了。主持這項試驗的人是英國著名醫生愛德華·琴納。 ■人類收獲: 醫學史表明,在工業化早期,對於傳染病的防禦方法基本上來自技術先進國家。那時候在歐洲等地,城市密集,人口密度非常大而且又沒有公共衛生系統,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傳染病,擴散得非常快。17~18世紀,倫敦、愛爾蘭等地都發生過嚴重的瘟疫,然後他們政府花大力氣逐步發展公共衛生系統。「預防勝過醫治」就是從天花疫苗開始的,當時變成了歐洲很多國家的一種政策。這種政策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擴張貢獻極大,是歐洲實力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拿破崙軍隊最早推廣天花疫苗預防,這對其軍隊的長期征戰也至關重要。 結核殺手——全球緊急阻擊 ■病毒 分支桿菌 ■主要經過 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的年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 ■人類抗爭 結核原是不治之症,但是自鏈黴素、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繼問世後,它已成為可治之症,美國在1980年代初甚至認為世紀末可以消滅結核,但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的疏忽,使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結核病和艾滋病的惡性聯系從而使結核病暴漲;近十年在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區,兒童已達結核高死亡率的年齡段;多種抗葯性菌株的產生,以上原因使結核在1984年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成為公共衛生嚴重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4月22~23日在倫敦提出「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我國結核病600萬,每年死亡23萬。 ■人類收獲 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提出結核控制戰略,內容包括:①控制傳染源;②直接監督治療;③短程化學治療。 一例肺結核若未被檢查出,一年可能感染10人。因此一旦發現一個病例,必須對與此人有接觸的人進行跟蹤檢查。治療的關鍵目標是在病菌產生抗葯性之前徹底殺滅它們。 霍亂恐懼——首開疾病理論研究 ■病毒 霍亂弧菌 ■主要經過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之一。自古以來,印度恆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亂的地方性流行區,有「人類霍亂的故鄉」之稱。從1817年至1923年的百餘年間,共發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國。 第一次在1817—1823年,傳到歐洲邊境;第二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過俄羅斯到達德國,又從德國帶到英國。1832年被愛爾蘭僑民傳到加拿大,在同一時候又達到美國;第三次流行時間特別長,1846—1863年,1848年到達北美並波及整個北半球;1865—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通過一艘從埃及到英國的航船流傳開來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別發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自1961年起,由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開始從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向毗鄰國家和地區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報告患者350萬以上,稱為霍亂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10月,由O139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席捲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某些地區,至1993年4月已報告十萬余病人,現已波及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有取代埃爾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將其稱為霍亂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人類收獲 對於霍亂的治療,人們認識到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治療關鍵是補液,包括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 霍亂讓人們知道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不幹不凈吃了沒病」被「飯前便後要洗手」所取代。 預防霍亂的措施: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加強人群免疫力;4.嚴格進行疫點疫區處理。 流感死神——從來沒有停止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主要經過 翻閱美國年鑒你會驚訝地發現,1917年美國人均壽命大約為51歲,到了1919年,人均壽命僅有39歲,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萬美國人的生命。 1908年5月,這種流行病在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中間開始傳播。該病很快通過擁擠的戰壕和營房擴散開來。到7月份,它又傳染給了歐洲大陸的眾多平民。 1918年流感,美國有超過25%的人口受到感染。 今天我們不會認為流感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除非是老年人或者已經有病的人得了流感。但是,1918年開始的那次流感卻使全世界2100萬人喪生。 自20世紀以來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記載,分別發生於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那次流感最為嚴重,死亡人數達2100萬之多。我國從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進入1980年代以後流感的疫情以散發與小暴發為主,沒有明顯的世界性流行發生。 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月,在剛果(金)赤道省、班頓杜省和首都金沙薩等地已有50餘萬人患上流行性感冒,其中2000餘人已經死亡。 流行性感冒隔幾年在世界上傳播一次,但由於葯物的發展,它的危險性已減輕。現在應用疫苗可以預防某些類型的流感,而用抗生素治療可減輕該病的危害。 ■人類收獲 流感病毒臨床上有甲、乙、丙三大類。三大類病毒的抗原結構不同,故無交叉免疫。臨床上的症狀如發熱、衰竭、周身酸痛、無力等中毒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較輕。其誘因大多是在淋雨、受涼、過度疲勞或體弱、呼吸系統防禦功能低下時,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襲而致病。 祖國醫學中雖然無流行性感冒這個病名。但早在兩千年前的中醫文獻中即有詳細的記載,如《傷寒論》中對熱病的論治對其症狀治療方法均有細致的描述。民間長年日久累積了許多治療流感的小偏方,近20年中國內地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已經確定有一些中草葯:如銀花、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等有抑制、殺死病毒的作用。在1968年的流感大流行中,通過在軍隊、工廠、學校及農村煮大鍋湯的經驗,也充分顯示了中草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無比威力。 艾滋病毒——加速蔓延 ■艾滋數據 全世界死於艾滋病的人已達2200萬人,世界有2700萬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兒童將超過3300萬;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每天以感染1000個兒童的速度蔓延;我國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全國已報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 ■人類抗爭 艾滋病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凡隱瞞病情不申報,逃避查驗的;已知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有傳播艾滋病行為的;瞞報攜帶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傳播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毒株,生物組織,動物及其製品的,將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罰款並強制採取預防、治療和消毒措施。 對於違反艾滋病管理條例規定,引起艾滋病傳播,或者有引起艾滋病傳播嚴重危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類收獲 倡導科學生活習慣———不要與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醫療時使用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檢查、治療器械。 艾滋病易感人群———與多個男性有性關系的女性;處於流動狀態的無業者、青少年。 埃博拉禍首——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病毒 埃博拉病毒 ■主要經過 1967年8月,德國馬爾堡小鎮一個實驗室里的工作人員突然發生高熱,腹瀉,嘔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環系統衰竭,據查原因是該實驗室曾經用來自烏干達的猴子做脊髓灰質炎疫苗等研究。共有37人染上這種疾病,其中有9人死去。3個月後德國專家找到罪魁禍首:一種危險的新病毒,形狀如蛇行棒狀,是猴類傳染給人類的,這就是「馬爾堡病毒」。 到1976年,這個病毒的一個近親「埃博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又掀起新的恐怖,殺死了280人。從那時起,「埃博拉、馬爾堡」等其他致死性「出血熱病毒」幾乎成了一個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1995年,在剛果(金)的同一地方又暴發了埃博拉病,315人患病,255人死亡。接著蘇丹的馬力迪地區在1976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暴發了大規模的埃博拉病,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年,烏干達全國共有428人患病,其中173人死亡,在烏國內及鄰近國家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病毒,可通過血液、體液迅速傳播,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患者最初的症狀是突然發燒、頭痛、肌肉痛,隨後出現嘔吐、腹瀉和腎功能障礙,最後是體內外大出血。這種病毒的感染者死亡率高達50%甚至90%。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目前為止,該病毒已使大約1500人受感染,其中約1000人死亡。 ■人類收獲 臨床治療中,醫生發現恢復期病人血清及免疫血清球蛋白早期應用有效。而其病菌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與病人及其帶病毒血液及排泄物接觸受感染。 美國2000年8月份的《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90%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會出現內出血症狀,其原因可能是由於一種病毒蛋白破壞血管內壁細胞。 這項研究結果意義重大,有助於開發出通過攻擊這種蛋白來減小或防治埃博拉傳染病的葯物和疫苗。科學家已能確認破壞細胞的主要埃博拉基因,並已為研製新的抗病毒葯物和疫苗提供了方向。雖然現在還沒有能夠治癒埃博拉傳染病的方法和疫苗,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研究已在研製這類葯物與疫苗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