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聾啞人多

土耳其為什麼聾啞人多

發布時間: 2022-05-14 03:54:05

① 我的女兒是個殘疾人 我把她當成殘疾人 她為什麼不愛聽

我這有好幾個

在土耳其旅遊途中,巴士行經年大地震的地方,導游講述了一個感人而且令人悲傷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地震後的第二天……
地震後,許多子都倒塌了,各國來的救援人員不斷搜尋著可能的生還者。
兩天後,他們在廢墟中看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一位母親,用手撐地,背上頂著不知有多重的石塊。一看到救援人員,她便拚命哭喊:「快點救我的女兒,我已經撐了兩天,我快撐不下去了……」
她7歲的小女兒,就躺在她用手撐起的安全空間里。
救援人員大驚,他們力地搬移周圍的石塊,希望盡快解救這對母女。但是石塊那麼多,那麼重,他們始終無法快速到達她們身邊。
媒體記者到這兒拍下畫面,救援人員一邊哭、一邊挖,辛苦的母親則苦撐著、等待著……
看著電視上的畫面和報紙上的圖片,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淚來。
更多的人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動。
救援行動從白天進行到深夜,終於,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員夠著了小女孩,將她拉了出來,但是……她已氣絕多時。
母親急切地問:「我的女兒還活著嗎?」
以為女兒還活著,是她苦撐兩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這名救援人員終於受不了了,他放聲大哭:「對,她還活著,我們現在要把她送到急救,然後也要把你送過去!」
他知道,如果母親聽到女兒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鬆手讓土石壓死自己,所以騙了她。
母親疲憊地笑了,隨後,她也被救出送到,她的雙手一度僵直無法彎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報紙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撐地的照片,標題是:《這就是母愛》。
導游說:「我是個不輕易動感情的人,但是看到這篇報道,我哭了。以後每次帶團經過這兒,我都會講這個故事。」
其實不止他哭了,在車上的我們,也哭了……

母愛的故事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天津一中高三學生安金鵬在阿根廷的第三國際奧
林匹克數學競賽中榮獲金牌,為天津歷史寫下新。這位十九歲的數學奇才成功的背後,
有一賺人熱淚的偉大母愛故事…..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是我離家去大學數學研究院報到的日子。裊裊的炊煙一
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舊的農上升騰。跛著腳的母親在為我橄面,這麵粉是母親用五個
雞蛋和鄰居換來的,她的腳是前天為了給我多籌點學費,推著一整車蔬菜在往鎮里的路
上扭傷的。
端著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撫摸著母親腫得比饅頭還高的腳,眼
淚一滴滴滾落在地上….我的家在天津武清縣大友岱村,我有一個天下最好的母親,她
召叫李艷霞。
我家太窮了。我出生的時候,奶奶便病倒在炕頭上,四歲那年,爺爺又患了支氣管
喘和半身不遂,家裡欠的債一年比一年多。
七歲那年,我上學了。學費是媽媽向人借的。我總是把同學扔掉的頭撿回來,線捆
在一根小棍上接著用,或用橡皮把寫過字的練習本擦乾凈,再接著用,媽媽心疼得有時
連鉛筆和本子的幾分錢也要去向人借。
不過,媽媽也有高興的時候,不論大考小考,我總能考第一,數學總是滿分。在媽
媽的鼓勵下,我愈學愈快樂。我真的不知道天下還有什麼比讀書更快樂的事。
我沒上小學就學完了四外運算和分數小數;上小學*自學弄懂了初中的數理化;上
初中也自學完了高中的理科課程。一九九四年五月,天津舉辦初中物理競賽,我是
郊五縣學生中唯一考進前三名的農村小孩。
那年六月,我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錄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沒想到,把喜訊告
訴家人時,他們的臉上竟堆滿愁雲:奶奶去世不到半年,爺爺也生命垂危,家裡現在己
欠了一萬多元的債。我默默回到中,流了一整天的淚。
晚上,聽到屋外有爭吵聲。原來是媽媽想把家裡的那頭毛驢掉,好讓我上學,爸
爸堅決不同意。他們的話讓病重的爺爺聽見,爺爺一急竟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安葬完爺爺,家裡又多了幾千元的債。我再不提念書事了,把「錄取通知書」疊好
塞進枕套,每天墆媽媽下地幹活。過了兩天,我和父親同時發現:小毛驢不見了。爸爸
鐵青著臉責問媽媽:「你把小毛驢了?你瘋了,以後盤莊稼、糧食您去用手推、用
肩年啊?你毛驢的那幾百塊錢能供金鵬念一學期還是兩學期….」
那天,媽媽哭了,她用很兇很兇的聲音吼爸爸:「娃兒要念書有什麼錯?金鵬考上
一中在咱武清縣是獨一份呀,咱不能讓窮字把娃兒的前程給耽誤了。我就是用手推、
用肩年也他念下去…..」
捧著媽媽毛驢得來的六百元,我真想給媽媽下跪、磕頭。我太愛念書,然而這一
念下去,媽媽又要為多少難,吃多少苦?
那年秋天我回家拿冬衣,發現爸爸臉色蠟黃,瘦得皮包骨似地躺在炕上。媽媽若無
其事地告訴我:「沒事,重感冒,快好了。」誰知,第二天我拿起葯瓶看上面的英熟,
竟發現這些葯是抑制癌細胞的。我把媽媽拉到屋外,哭著問她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說自
從我上一中後,爸便開始便血,一天比一天嚴重。媽媽借了六千元去天津,一遍遍
地查,最後確診為腸息肉,醫師要爸爸盡快動手術。媽媽准備再去借錢,可爸爸死活不
答應。他說親戚朋友者借遍,只借不還誰還願意再借咱呀。
那天,鄰居還告訴我:母親是用一種原始而悲壯的方式完成收割的。她沒有足夠的
力氣把麥子挑到場院去脫粒,也無錢僱人幫忙,她是熟一塊割一塊,然後再平板車拉回
家,晚上院里鋪一塊塑料布,用雙手抓一大把麥穗在大石頭上摔打…..三畝地的麥子,
全她一個人,她累得站不就跪著割,膝蓋磨出了血,走路者一顫一顫的……不等鄰居說
完,我便飛跑回家,大哭道:「媽媽,媽媽我再不能讀下去了呀….」媽媽最終還是把
我趕回了學校。我的生活費是每個月六十到八十元,比起別的同學的兩百至兩百四十,
實在少得可憐。可只有我才知道,媽媽為這一點點錢,從月初就得一分一分地省,一元
一元地雞蛋、蔬菜,實在湊不出時還得去借個二十、三十。而她和爸爸、弟弟,幾乎
從不吃菜,就是有點菜也不用油拌,只舀點腌鹹菜的湯覺和著吃。
她為了不讓我餓土子,每個月都要步行十多里路去給我批發方便麵渣。每個月月
底,媽媽總是年著一個鼓鼓大袋子,千計萬苦地來天津看我。袋俚除了方便麵渣,還有
媽媽從六里外一家印刷廠要來的廢紙(那給我做計算紙的)和一大瓶黃豆辣醬、咸芥菜
絲,以及一把理發的推子。(天津理發最便宜也要五元,媽媽要我省下來多幾個饅頭
吃。)
我是天津一中唯一在食堂連青菜也吃不起的學生,只能兩個饅頭,回宿舍泡點方便麵
渣就著辣將和鹹菜吃;我也是唯一用不起稿紙的學生,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廢紙打草稿;
我還是唯一沒用過肥皂的學生,洗衣服總是到食堂要點鹼面將就。可我從來沒有自卑
過,我覺得媽媽是一個苦難、向厄運抗爭的英雄,做她的兒子我無上光榮。
剛進天津一中的時候,考堂英語課就把我聽懵了。母親來的時候,我給她說了怕英
語跟不上的憂慮,誰知她竟一臉笑容地回答:「媽只知道你是最吃的孩子,媽不愛聽你
說難,因為一吃苦便不難了。」
我記住了媽媽的話。我有點吃吃,有人告訴我,學好英語,首先要讓舌頭聽自已的
話,於是我常撿一石子含在嘴裡,然後拚命背英文。舌頭跟石子磨呀磨,有時血水順著嘴
角流了下來,但我始終咬雅堅持著。
半年過去了,小石子磨圓了,我的舌頭也磨平了,英語成績進入全班前三過。我真
感謝母親,她的話激勵我神奇地跨越了這么大學習障礙。
一九九六年我第一二內參加全國奧林匹知識競賽天津賽區的比賽,獲得了物理一等
獎和數學二等獎,將代表天津去杭州參加全國物理奧賽。
「拿一個全國一等獎送給媽媽,然後參加世界物理奧賽去。」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
動,把喜訊和願望寫信告訴了母親。
結果我僅得了二等獎,我一頭倒在床上,不吃不喝,盡管這已是
天津參賽者中的最好成績,可要報答含計茹苦的母親,實在不夠啊。
回到學校,老師們幫我失敗的原因:我總想數理化全面發展,主攻項目太多而
分散了精力。如果我現在攻數學,一定能上。
一九九工年一月,我終於在全國數學奧賽中,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一名,利進入國家
集訓隊,並在十次測驗中奪魁。
按規定,我赴阿根廷參加比賽的費用須自理。交完報名,我把必備的書籍和母親做
的黃豆辣醬包好,准備工作就結束了。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看我依然穿著別人接濟的,顏
色、大小不協調的衣服,打開眝藏櫃,指著袖子接了兩次,下擺接了三寸長棉衣和那些
補靪拽補靪的汗交、背心說:「金鵬,這就是你全部的衣服啊?」我不知所措,忙說:
「老師,我不怕丟人。母親總告訴我【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穿著它
們就是去美國見柯林頓也不怕。」
七月二十七日,奧寶正死開。我們從早上八點三十分到下午兩點,整整了五個半小
時的試題。
第二天公布成績,首先公布的是銅牌,我不希望聽到自己的名字;接著公布銀牌,
最後,公布金牌,一個,兩個,三是我。我喜極而泣,心中默默喊道:
「媽媽,你的兒子成功了。」
我和另一位同學在第三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分獲金銀牌的消息,當晚便
被廣播電台和電台播出了。八月一日,當我們載譽歸來時中國科協和中國
數學學會為我們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此時,我想回家,我想盡早見到媽媽,我要親
手把燦燦的金牌掛在她的脖子上….
那天晚上十點多,我終於摸黑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開門的是父親,可一把將我緊緊
摟進懷里的,依然是我那慈的母親。朗朗的星空下,母親把我摟著那樣緊…..我把金牌
掏出來掛在她脖子上,暢暢快快地哭了。
八月十二日,天津一中堂里座無虛席,母親和教育局的安員及著名的數學教授們
一起坐上了主席台。那天,我說了這樣一席話:
我要用整個生命感激一個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親。她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可
她教給我的做人的道理卻可以激勵我一生。
高一那年,我想一本「漢英大詞典」學英語。媽媽兜里沒錢,卻仍然答應想辦
法。早飯後,媽媽借來一輛架子車,裝了一車白菜和我一起拖到四十里外的縣城去。
到縣城時已快咱午了,我早上和媽媽只了兩碗紅薯玉米稀飯,此時肚子餓得直叫,真恨
不得立刻有主把菜拉走,可媽媽還是耐心地討價還價,最後終於以一角錢一斤成交。
兩百一十斤白菜應換來二十一元,可主只給了二十元。有了錢我想先吃飯,可媽媽說
還是先書吧,這是今天的正事。
我們到書店一問書價,要十八元兩角五分,完書只剩下一元七角五分。可媽媽只給了
我七角五分零錢去了兩個燒餅,說剩餘的一元錢要攢著給我上學花。雖然吃了兩個燒
餅,可等我們娘倆快走完四十多里的回家路時,我已經餓得頭暈眼花了。這時才想起,
我居然忘了分一個燒餅給母親,她餓了一天,為我拉了八十里路的車。我後悔得真想打
自己正刮子,可母親卻說:「媽沒多少文化,可媽記得小時候老師念過高爾基的一句
話----貧果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哩,你要是能在這個學堂里過了關,那
咱天津、的大學就由您考哩。」媽媽說這話的時候不看我,看著那條土路遠處,好
像它真的可以通向天津、通向一樣。我聽著聽著就覺得肚子不餓了,腿也不酸了…..
如果說貧果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那我就要說,我的媽媽,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導師。
台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濕潤了,我轉過身,朝我雙鬢已花白的母親,深深地鞠
躬…………

從前有個人,她家裡很窮,而且自己又生了孩子,要帶孩子,所以不能工作了,而且,她的老公的腳被碰斷了,只能坐在輪椅上,所以只能靠別人送來的東西和自己以前種的菜過日子,這種生活又難過,又難熬.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雪雪,因為她在下雪天生的所以名字叫雪雪。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雪雪也快上小學了,可是她的父母擔心的是,家裡那麼窮連過日子的錢都很少,怎麼還能負擔的起雪雪的學費呢?後來雪雪的父母想到,有些人也是把借到的錢給自己的孩子交學費的,自己也可以呀。於是雪雪的父母就每天開始到別人家去借錢,每天回來都是滿頭大漢的,甚至有幾次,到深夜了還沒回來。

有一天父母帶著雪雪出去了,雪雪還以為帶她一起去借錢呢,(當然雪雪不知道爸爸媽媽每天去借錢是為了她所以還以為是為了過日子呢!)可是過了很多家都沒去借過,後來,爸爸媽媽帶著雪雪到了一所學校,原來爸爸媽媽是帶雪雪去上學校。

「記住了,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了,我們相信你一定會拿個好成績給我們的!」

就在這天雪雪對爸爸媽媽的愛越來越深了。過了幾年,雪雪長大了,都工作了,雪雪沒辜負爸爸媽媽,因為她的成績很好,上了很好的學校。這幾天雪雪又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工作。不久雪雪的家裡就稍微了富裕起來了。

有一天,一個小偷聽到了這些事情,就馬上想到雪雪家裡去偷錢,就在這時候,這個小偷看見雪雪出去了,門沒關緊,於是連家裡有沒有人都沒想過就沖了進去,沒想到的是雪雪家裡有一個斷了腿的她爸爸和一個她的媽媽。於是就不停的往後退,後來雪雪聽到了有個小偷沖進她的屋子,於是馬上趕了回去,她回去之後真的看到一個小偷拿著斧頭正向父母砍去,雪雪連想都沒想就擋在了她的父母前面,啊一聲雪雪就倒了下去。雪雪是因為想起以前爸爸媽媽是這樣的對待她,連家裡那麼窮連生活都過不好的環境下都爭著要她讀書,而且本來父母把自己養育大都是件很困難的事,於是奮不顧身的擋在了爸爸媽媽的前面。

小偷看到自己殺了人於是也馬上逃了。

啊!雪雪這一生都是在母愛中成長,母愛中死去,也都是父母讓她生,父母的愛讓她死,啊真是一個悲劇呀!

一個身患重病,掙扎在生死邊緣的渭源孩子,幸運地遇到了一位素昧平生的蘭州好心人,整整9年,她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援手,將孩子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但卻始終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一段時間以來,蘭大二院住院部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好心的女子九年如一日救助素不相識的患病孩子,住在普外科的14歲男孩曹旭軍(化名)就是故事中那個被救助的孩子。當記者輾轉找到曹旭軍的父母時,他們的回答卻出乎記者的意料:「我們不知道救命恩人叫什麼名字,她從來也不告訴我們。」

街頭偶遇

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了素不相識的孩子

曹旭軍的父親曹平孝流著淚回憶起了令他終身難忘的一幕。

年農歷四月,才5歲的旭軍因為脾腫大導致大出血。檢查後要求立即做手術,否則孩子將有生命危險。但一家人實在是無法承擔這巨額的手術費。站在舉目無親的省城,曹平孝和妻子跪倒在了路邊……一家人的遭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募集到的費用跟幾萬元的手術費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就在一家人絕望之際,一位女子向他們走來……

這位好心女子先把他們安頓了下來,交付了元住院押金,之後請來專家給孩子做了全面會診。直到手術順利完成,她承擔了近4萬元的費用。

「她是我們一家人的救命恩人!」曹平孝對記者說。孩子出院後,他們決定回家,好心人又為他們了回渭源的車票。對這位素不相識的好心人,曹平孝夫婦感激涕零,但無論他們怎麼詢問,好心人始終不肯回答自己的姓名。

帶著無限遺憾,曹平孝回到了家鄉。

一次次伸援手

曾同樣身患重病的她將愛心進行到底

雖然做了一次手術,旭軍的病並沒有得到根治。因家中經濟拮據,而孩子的病還得繼續治療,曹平孝變了家中所有值錢的物品,旭軍的兩個上初中的姐姐不得不綴學,以減少家裡的支出,然而就是這樣,一家人仍然沒有籌到多少錢。萬般無奈之下,曹平孝再次來到蘭州,找到了這位好心女子。

聽到曹平孝讓兩個女兒綴學在家的消息後,好心人痛心地說:「你們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之後,她又拿出幾千元塞到曹平孝手裡,「給孩子好好看病,以後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我不會不管的!」此後,曹平孝每次帶孩子來省城住院時,她都給予幫助。

年6月3日,旭軍再一次吐血,到一檢查是胃潰瘍出血。再一次手術最少也得三四萬元。這一次,曹平孝再也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了,再也不想讓這個連姓名都不願說的好心人操心了。

萬般無奈的曹平孝想到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黃河邊徘徊了一個晚上後,他最終放棄了死的念頭,「我死了並不能解決問題,我的死只會帶給家人更大的痛苦。」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撥通了那個熟悉的碼。聽了他的情況,對方說:「你們等一下,我很快就來……」當好心人出現在病時,曹平孝夫婦和旭軍已是淚流滿面。

「從我們認識到現在,這已經是第9個年頭了,每次我們有困難,她就會出現在我們身邊。世上怎麼會有這么好心的人!」說到這里,情緒激動的曹平孝哽咽地說不下去了。

「後來呢?」記者問。

「這次手術要花將近4萬元,她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想方設法籌錢,從旭軍的住院費、手術費、醫葯費等,前前後後她又花了4萬元錢……」曹平孝動情地說。

「有一件事說了恐怕你們都不相信!」曹平孝說。「最近旭軍住院時我才知道,前兩年,她也得了一場重病,還到做了一次手術,好像花了二十幾萬。我問她時,她卻內疚地說,『要不是我做了手術,還能給孩子多花點錢』。」「我們已經對她感激不盡了,9年來,我們給她添了那麼多麻煩,花了那麼多錢,本來就無以回報了。愧疚的應該是我們,她反而……」淚流滿面的曹平孝再也說不下去了。

編後語

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能夠九年如一日隱姓埋名救助與自己素不相識的人,那是怎樣的執著啊,那又是怎樣的令人敬佩,令人感動啊……這位不留姓名的好心女子就像一面鏡子,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看到了蘭州精神…… 她是蘭州人的驕傲!本報將繼續關注。(記者 嚴志武 高宏梅 桑傑才讓)

② 美麗的手語 肖復興

1.「虛筆求美」的「虛筆」,系文中的聯想和想像部分,即描寫性文字。文章有了聯想和想像,才會有美的意蘊,美的情景等美點。本文倒數第三段作家幾乎全用虛筆寫出,不僅情境美意蘊也極美。「實筆求真」的「實筆」,系文中實寫的部分,即敘述性文字。如本文第一段的前半部分文字,就是真實的記述。

2.姑娘們不顧命運的不公和殘酷,用她們美麗而壯觀的手語創造的奇跡,使作家聯想到英雄丹柯,掏出自己燃燒的心,作為火把,帶我們走進她們潔白如蓮的美麗的夢中,走進一個崇高清澈的境界,因此說「照亮她們的胸膛,也照亮我們的胸膛」。具體說「神聖的光芒」指的是聾啞姑娘閃光的心靈和精神。

3.①如同輕盈的小鳥,飛舞在她們和我們之間,銜接著比語言更豐富的無限情意。②像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中泛起一圈圈如同嬰兒淚水凝聚的清澈漣漪,又猶如翻卷而起的滾滾波浪,從我們的心頭流淌。

4.讓我們懂得她們的心意,懂得她們的夢想,同時也讓我們懂得謙卑,我們並不比她們高貴。讓我們感悟到生命並不只是指肉體的身軀,還包括心靈和精神在內。讓我們感悟生命的偉大的同時,也讓我們感悟到精神對於我們的重要,她們用看得見的有形的殘缺照見我們心靈與精神的某些殘缺。

註:你的提問應該是肖復興修改之後第二個版本的《美麗的手語》(2008年),因為第一個版本(2003年)沒有描寫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320位聾啞姑娘的手語片段。

③ 八月世博會最新的綠色通道規定

世博綠色通道新標准執行後還有的一些場館措施:
澳大利亞館:孕晚期婦女也放行
澳大利亞館綠色通道的接待范圍照舊,可供以下三類人群通行:出具相關證件的行動障礙人士;75歲以上老年人;孕晚期婦女。這些人士可由一人陪同進入展館。
法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也可入綠色通道~~
韓國館:

韓國館只針對持有殘疾證的輪椅使用者才開放綠色通道,包括兩名陪護人員,老人、孕婦和嬰幼兒都不能享受該通道。

西班牙館:

西班牙館的綠色通道規則是70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孕婦、幼兒,每位符合標準的參觀者可由兩人陪同。館方表示,目前依然比較寬松,不排除收到世博局關於綠色通道的書面規定後會執行 「新規」。

土耳其館:

土耳其館的綠色通道政策非常寬松,70歲以上的老人、3歲以下的兒童、孕婦、殘障人士都可以走綠色通道。並且,坐嬰兒車的兒童和坐輪椅的殘障人士可以有兩名同行人員陪同參觀,老人和孕婦的陪同人數則限定為1人。土耳其館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世博局有新規定,但展館仍將保持目前的政策不變,除老幼殘孕以外,癌症患者如帶有醫院證明也可以走綠色通道進館。

波蘭館:

根據波蘭館的 「綠色通道使用須知」,70歲以上的老人、2歲以下的兒童、孕婦、殘疾人都可以走綠色通道進館。對於世博局的新規定,波蘭館方面表示,波蘭館目前的綠色通道政策運行良好,沒有必要進行調整,「70歲和75歲的老人有多大區別呢?現在天氣這么熱,我們也希望盡量為需要幫助的遊客提供便利。 」

冰島館:

冰島館的綠色通道政策相當嚴格,只有80歲以上的老人和有肢體殘疾的殘障人士可以走綠色通道,且只能有1人陪同。冰島館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把老人的年齡降低到75歲的話,走綠色通道的遊客數會給排隊區造成很大壓力。 」

可口可樂館、日本產業館:

兩個場館綠色通道的標准類似,嬰幼兒、孕婦、殘障人士均可走綠色通道,不過可口可樂館對於老人年齡限制是75周歲以上,日本產業館則放寬至70周歲以上。

太空家園館:

老人的年齡限制是75周歲以上,只允許一名家人陪同。嬰幼兒必須是坐在童車里,但可以讓父母等2位家長進入。

中國船舶館、民企聯合館:

綠色通道對老人年齡限制均是70周歲以上,比世博局的統一標准略微放寬。民企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館綠色通道未發生擁堵狀況,綠色通道觀眾也並未影響到普通觀眾的觀展,因此暫時維持館方標准不變。

信息通信館: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收到世博局關於統一綠色通道標準的通知。他們將配合世博局的安排,開辟綠色通道,並將其標准放寬至世博局的統一標准,即75周歲以上老人和行走不便的殘障人士。此前,該館沒有綠色通道,只針對「坐輪椅觀眾」開放了「無障礙通道」。

石油館:

只有80周歲以上的老人以及輪椅觀眾才可以走綠色通道,謝絕孕婦和嬰幼兒觀看電影。

中國航空館:

沒有開設綠色通道,僅針對輪椅觀眾開設無障礙通道。不過,即使輪椅觀眾入館參觀,也不能觀看3D電影,只能在其他展區參觀。相關負責人表示,昨天暫未收到世博局相關文件,因此這一標准維持不變

走綠色通道的條件:70周歲以上老人、嬰兒(前提是放在嬰兒車里的)、孕婦、殘疾人

④ 土耳其男人的鬍子都有哪些功用請簡要概括

鬍子是土耳其男人的驕傲和喜悅,也是多毛的他們藉此反抗及藐視東西方男人颳得乾乾凈凈的腮幫子的標志。「怎麼樣!我有毛,你沒毛!」
既然只要是男人就應該有鬍子的觀念深植人心,不留鬍子的就被視為異類。有個記者一次在專欄里寫到鬍子並不表示男性氣概,相反地,沒有修整的鬍子令土耳其男人看來像史前時代的人類。結果他接到許多罵他是同性戀的電話,還有些人說他們寧願做史前人也不願被當成同性戀人。
攤開報紙,有一張土耳其全體國會議員合照的照片,450名國會議員,數一數有322名留著鬍子,8名是女性議員,男議員留著鬍子的比例為73%。
既然提到女性,土耳其女人喜不喜歡他們的男人留鬍子呢?報紙上的問卷調查顯示竟然有60%的女人說喜歡男人留鬍子,可見社會的風俗如何深刻影響女性的觀點。
那些堅持不做史前人類的「無須族」遭遇如何呢?
不太妙。
在土耳其鄉下,無須族會受到較差的對待,因為人們都覺得不對勁。
只有聾啞的殘障者歡迎不留鬍子的新聞播報員,他們抱怨留鬍子的播報員阻礙了他們讀唇語。鬍子對於土耳其男人除了展示男子氣概外還有一個功用:從鬍子可以看出來是哪個黨派的。
右派留著兩邊下垂、中間只至唇上的鬍子。
極左派則留著兩邊較短、中間蓋住上嘴唇的鬍子。
舊教激進派的是兩邊腮幫鬍子不刮,中間在唇上的鬍子。
公務員的鬍子長度左右不能超過嘴巴,上下寬度不能蓋住嘴唇。
而有趣的是土耳其男性族群最大的集中地——軍隊,是不準留鬍子的,理由是妨礙公共衛生。不過我的解釋是鬍子的男性氣概是留給異性看的。軍隊里既無異性,雄孔雀們何必彼此開屏?多此一舉呢!
對某些男人而言,鬍子還兼具鎮靜神經之功用。有一
個男人展示他的鬍子對我說:「這是我的念珠。」有事沒事他就捏捏它,按按它,樂趣無窮。
外子默德婚後被我「勸退」成為無須族的一員。每天早上花至少二十分鍾刮那在一夜之間長就的胡林是他深覺浪費時間的一件例行公事。他非常羨慕中國男人的毛發結構,常說:「沒什麼毛,多省事!」他相信末日審判但不相信有來生,為了這些註定今生要和它長相廝守、為其勞苦的毛發,有一天他竟然十分佛家地對我說:「若有來生我一定要做中國人,不用天天刮鬍子!」

⑤ 美麗的手語麥爾民最感人的事跡是什麼

《美麗的手語》麥爾民最感人的事跡是:每天要帶30名聾啞孩子來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出

麥爾民在電視台整整幹了十年。今年,她整整40歲。她又對我說在土耳其有300萬聾啞人,也就是說不到20人里就有一個是聾啞人。她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喧囂的世界不要忘記他們,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她每天要帶30名聾啞孩子來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出,開始主辦單位不同意,因為是要賣票的。但她堅持著,她能夠做的,從來都不會放棄。

(5)土耳其為什麼聾啞人多擴展閱讀:

麥爾民,一位漂亮的土耳其中年女人,她站在這些可愛的孩子旁邊,為孩子們用手語報幕。她的手語,也是那樣的漂亮,婀娜多姿,靈舞輕揚,和聾啞孩子們相得益彰像是此起彼伏的浪花,彼此呼應著,富於律動。

麥爾民是土耳其TRT國家電視台手語節目的主持人,在土耳其非常有名,類似我們的敬一丹。她告訴我,在9歲之前,她一直以為手語就是人的唯一語言。因為那時在遠離伊斯坦布爾的農村,她和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她的父母是聾啞人,她從小和父母學的手語,靠的就是手語來和外界聯系並認知世界。

⑥ 會英語才能出國旅遊嗎

這個倒真不是,如果是去周邊的亞洲國家,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會基本中文的。在日本這種很多漢字的地方,還可以靠看和寫來交流。

當然如果想更精準一點,就下個翻譯軟體,碰到交流不暢的情況,直接把想說的話打出來,轉換成翻譯給別人看就行。之前看視頻有人去到一個完全不會英語和中文的國家,就是全程翻譯軟體交流,也玩的很開心。所以,只要想玩,夠大膽,沒有什麼不可能~

From 夏子老師,一個接地氣的知識分子。 微信公眾號:夏子英文課

⑦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聾啞人

因為,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腦炎、傷寒、猩紅熱等,能導致聾啞,使用葯物不當中毒,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奎寧等,能導致聾啞,所以世界上會有聾啞人。

⑧ 請問cctv2005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的介紹

CCTV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候選:邰麗華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13:19 中央電視台

央視人物展播:邰麗華(視頻)

個人檔案:

籍貫:湖北

出生年月:1976年11月

畢業院校:湖北美術學院

專業:美術裝潢設計專業

職業:舞蹈演員

職業經歷:1994-1998湖北美術學院本科

1998-1999武漢第一聾啞學校教師

1999-2003進入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藝術團

2003正式調至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先後榮獲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一等獎、「奮發文明進步獎」個人文藝獎

現任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

經歷:

帶著感恩的心面對人生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樣,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沒有辦法去選擇的。但是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圓滿,帶著感恩的心態面對人生的不圓滿。」

希望:《我的夢》走向奧運

邰麗華曾先後出訪過20多個國家,紐約的卡內基劇院、義大利歌劇院等世界頂級的劇院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而卡內基劇院的那次演出讓她尤其記憶深刻:「那是世界最大的藝術殿堂,集中了世界頂級藝術家的表演,當時我想看看那有沒有中國藝術家的照片,最後看到了殘疾人藝術團的海報,是那裡唯一的一幅中國藝術家的圖片。」邰麗華眼神中流露出自豪與驕傲。

如同台演出的舟舟所說的「奧運也有我的一份」那樣,邰麗華也希望由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這台《我的夢》晚會能走向世界,也希望能在2008年奧運會上向全世界展示。「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樣,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沒有辦法去選擇的。但是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節目讓觀眾來看到我們內心的世界。不管怎樣,我們都會拿出最好的水平回報大家,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表演。」殘疾人藝術團將於12月在北京舉行一場答謝觀眾晚會,屆時的演出節目將是全新的。至於表演內容,邰麗華表示還在籌備中。

生命的雀之靈

如果說,一個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動都是因為某件事物的獨特意義與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區域"觸電",那麼,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觸電"來自欣賞青年聾啞舞蹈藝術家邰麗華的舞蹈《雀之靈》並結識她。

《雀之靈》這個舞是1986年由楊麗萍創作並首演的。與楊麗萍演繹的《雀之靈》中那隻孤傲、冷竣,始終在遠離人間的凈土讓萬人抬頭仰望的神鳥不同,邰麗華創造的是一隻清麗、溫婉,總在不經意間為人們綻放無比的絢爛,然後又在剎那將一切歸之於平淡的人間之鳥。

邰麗華曾經告訴我,她知道楊麗萍老師不喜歡別人模仿她的《雀之靈》,因為她已經將整個生命融入其中,模仿者只得其形,卻體味不到內中神韻。但是,當著名編劇張繼鋼看到邰麗華的舞蹈,並堅持將楊麗萍請到現場指導時,連這位原創者也不得不深深地感動,因為這位年僅25歲的聾啞姑娘是在沒有任何音樂和節拍的情況下賦予了《雀之靈》另一種動人的神韻。

和邰麗華第一次見面是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會客室。很難想像站在面前的這個清秀的女子就是舞台上那個充滿靈動的舞者,她眉宇顧盼中流露出的那種婉約更是讓人充滿了愛憐。因為交流不便,我的問題必須要先告訴手語老師,而手語老師再將我的話轉達給她,然後她以很美的手勢將自己的意思告訴手語老師,然後才是我。她的表達簡單、純凈,純凈地讓我知道很難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采訪的目的,所以,我們最終約定,將采訪放到網路上用QQ進行。於是,一個特殊的沒有阻隔的交流讓我真正領略了一個醇美的世界。

成長·感恩

湖北武漢,1989年的邰麗華只是走在城市街頭的一個清秀的小女孩,也是流連在陳舊教室中讀書的一個聰明的中學生,普通到沒有人會特別注意她。只有當她用美麗的手語向你送出信息時,你才會知道這是一個聾啞姑娘。然而,就是這個普通聾啞姑娘,此時稚嫩而又堅強的靈魂深處,正輾轉纏繞著一種逐漸升騰的希望和憧憬。

她喜愛舞蹈,對這種對她有特別意義的藝術從心底涌動著無窮無盡的依戀。15歲的她已經有盡10年的業余舞蹈經歷。舞蹈,對於她來說,是兒時的嬉戲、是精神的寄託、是感受這個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碼。就在明天,她將要第一次正式接受專業的舞蹈訓練,武漢市歌舞團一位姓趙的女老師在看到她是個可造之才的同時,又覺得無法有效的交流勢必成為訓練過程中最大的阻礙。趙老師心裡沒底,因此,只能先試驗一段時間看看這個女孩的領悟能力再說。然而邰麗華並不這么看,她雖然年紀尚小,但人生的歷練和心理承受能力並不弱。她知道,在自己的未來的人生中,在自己喜愛的舞蹈藝術中,只要前面有路,不管路上有多少荊棘和險灘,她都要平靜地踏過去。

武漢歌舞團的排練廳里,鏡子、把桿兒、木地板,當然還有不需要音樂的邰麗華。趙老師考驗這個新學生的第一個舞就是《雀之靈》,毫無疑問,對於根本沒有專業基礎邰麗華來說,這幾乎是一個天塹。擦腿不到位,提腿不準確,手位不協調--在趙老師看來,她的關於舞蹈的一切似乎都不能令人滿意,盡管邰麗華額頭上已經汗涔涔的了。最後,趙老師乾脆就把柔弱的小姑娘一個人扔到了排練室里,自己拂袖而去。

空盪盪的排練室、微微地喘息聲、巨大的鏡子里嬌小玲瓏的身影。或許她並沒有想到這是老師對她的另一種考驗,但不管怎樣,一切困難在她眼裡都是正常的,外面世界再大的驚濤駭浪在她心中都只是一汪靜水,無法阻止她繼續舞蹈。

此後的半個月,她將自己變成了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基本的吃飯和睡覺時間,其他一切時間都是在舞蹈。開始的時候她只能原地轉幾個圈,半個月以後就轉到二三百個。她只用半個月的時間就讓趙老師對她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音樂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劑,正是靠著音樂的刺激,舞蹈家們才能將自己所有對音樂的感受表現為軀體的流動。一曲《雀之靈》有多少節拍,她沒有仔細計算過,但是我算過,700個左右,對於完全處在無聲世界裡的邰麗華來說,要想讓舞蹈和這700多個節拍完全合拍惟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復、再記憶、再重復。重復到最後的時候,她的心裡已經有有一隻永遠隨時為她響起的樂隊。

長期的無聲世界使邰麗華有一種正常人無法擁有的平靜心態,她用軀體的舞蹈為自己的生命刻畫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用心靈的音樂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鳴。每次起舞,她就將自己帶入快樂無比的心靈世界,在婀娜的旋轉中找尋自己生命中的足印。

湖北宜昌。直到5歲,邰麗華才知道自己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隔著一幢無聲的高牆。其他同齡人可以用"聽聲辯人"做游戲,而她只能用淚水化解這種無助與尷尬;別人可以升入正常的小學,而她則只能在聾啞學校就讀,將自己深鎖在一片孤寂的世界裡。人的一生如果因此而沉淪,我們很自然就失去了一個美麗而溫暖的故事。於是,她給我敲來一串字元:是一次律動課拯救了她。

聾啞學校的律動課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振顫感受到節奏的變化。當老師將木地板上的響鼓踏地咚咚地響,當一種奇怪而自然的有節奏的振動剎那間傳遍邰麗華的全身,當她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對另一個世界新奇的感知,當別人的同學表現出萬分高興的時候,她已經將整個身體匍匐在地板上,深深地投入到那充滿幸福的律動之中了。她激動,她興奮,眸子閃亮,小臉通紅,她感覺到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美麗,她向老師用三個手勢表示:我--喜--歡。

從此,邰麗華盡情地投入一個新奇而充滿感召力的世界,她愛上了舞蹈,雖然沒有音樂,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對世界充滿了感恩,她覺得自己已經註定一生都要用身體的舞蹈和心中的音樂去膜拜生命。

重新燃起的生命之火讓邰麗華重新認識存在的意義,她想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他們一樣的體驗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由於宜昌的聾啞學校沒有中學,她決定到武漢去繼續上學。父母的憐愛和心疼沒有擋住她前行的步伐,13歲的她隻身到武漢上學,學和正常人一樣搭公車、買東西、和正常人交流。她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一點一滴地成長,當第一次從武漢返回宜昌,遠遠看到家門時,她知道,自己不但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而且成長為一個正常人。

夢想·愛

1994年,湖北省美術學院的校園里。邰麗華再也不是那個幾年前毫不引人注意的女孩,她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抹淡粉色的風景。也不知是從哪一天開始,沉醉於舞蹈的她開始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她想和同齡人人一樣邁進大學的校門;和他們一起沐浴在大學教室的陽光里;她想要那個有綠色封皮的大學畢業證書;想用知識去證明自己是個生活的強者。雖然此時的她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殘疾人,但是事實是並不是所有的高等學府都向她敞開,她只能最終選擇了湖北省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並一考中的。

如果說舞蹈改變了她存在的意義,那麼,是知識決定了她今後的命運。

校園里的邰麗華永遠是坐在教室第一排最中間的位子上,她一邊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的口型,一邊不斷注視著同桌同學的筆記。每當老師突出一個重音並做出一個重要的手勢,她都會緊張地確定這個重要的問題,她不能讓時間和知識以任何形式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流走。她的成績優秀,這很讓那些總是身體出現在課堂,而思想不知何處去的同學羨慕和嫉妒,但是沒關系,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願意幫助她,因為邰麗華身上那種純潔和執著很容易讓別人看到自己身上的弱點。

如果說其他藝術家的舞蹈注重給觀眾帶來的是藝術的完美,那麼邰麗華的舞蹈則在這種完美之外給觀眾帶了夢想與愛。從1992年開始,邰麗華的舞蹈藝術之路開始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她用自己對舞蹈藝術獨特的心靈體會為世界很多地方的觀眾帶去一次又一次心靈的震撼。

1992年10月,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藝術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應邀演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級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麗華作為惟一的殘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極具東方情調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觀眾為這個殘疾人藝術家抱以激烈的喝彩和掌聲後,本次藝術節的藝術總裁激動地對她說,"與同台的超級明星們相比,你毫不遜色。"

2000年9月18日,富麗堂皇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門前,高聳著邰麗華舞姿優美的宣傳海報。有人曾經說,"如果你能在紐約取得成功,那麼到世界任何地方你都能行"。當晚,邰麗華以充滿激情和輕靈的舞蹈,征服了"什麼都見過"的紐約觀眾,觀看演出的還有本屆聯大主席和眾多聯合國高官、以及43個國家駐聯合國使團的官員。香港《大公報》在當地的報道說,"激動的觀眾們湧向台前,爭著同演員握手,使謝幕過程持續了很久。台上台下依依不捨,演員觀眾真情流露,這在紐約也難得一見"。

就這樣,邰麗華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成為我國惟一一個登上世界最著名的兩大藝術聖地的藝術家。邰麗華先後出訪過20多個國家,在國內外演出數百場,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1992年,在馬來西亞,一位當地華裔富家子弟為她的魅力所傾倒,三次向她求婚。前不久在土耳其,一位大學生為她的演出激動不已,遞上這樣一個紙條--"你為美麗而舞,你為青春而舞,你為激情而舞,祝福你,我們能成為朋友嗎?"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在丹麥,一位小觀眾當場畫下了"孔雀起舞"的美麗圖畫,擠到台前送給邰麗華……

2002年10月,"殘疾人國際"第六屆世界大會在日本舉行,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殘疾人組織的2000多名代表觀看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專場演出。邰麗華優美的舞蹈再次掀起了"掌聲風暴",被代表們親切地譽為"全世界六億殘疾人的形象大使。"

用生命舞動雀之靈

如今的邰麗華,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雀之靈》。每當大幕拉開,舞台燈光亮起,舒緩的音樂聲徐徐飄渺,輕靈舞動的,彷彿就是一隻美麗而充滿靈性的孔雀,在寂靜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顰一笑、一舉一止,都那樣出神入化,都那樣恰到好處。人們欣賞到的,並不只是美麗動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滿神魄和魅力的"雀之靈"。

實際上,能舞出神韻來的,不只是《雀之靈》,邰麗華表演的每一個舞蹈中,都是這樣。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處,也是最為感人之處。同是少女角色,卻能巧妙地通過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的細微不同,把握住不同身份的典型特徵,展示出不同的風采。

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愛、活潑奔放,任長發飄灑,歡躍山林,展示著勃動的青春;在《踏歌》中,則彷彿走出歷史畫卷的窈窕仕女,長袖輕舒,綠裙款擺,任春風拂面,盡拾野趣,心曠神怡,游興方濃;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在《黃土黃》中,邰麗華全然一副鄉村小妞模樣,紅頭巾、小花襖、扭扭捏捏、羞羞怯怯,幾分俗氣,幾分喜興。悄然一瞥中,流露出火辣辣情懷,頗令人忍俊不禁;而在《千手觀音》中,12位女孩、24隻手,融成一尊金光閃閃的吉祥觀音,所有的意境,似乎都凝結在邰麗華那頗帶禪意的含蓄表情之中。她臉上雖無一絲媚笑,但在目光流盼、眉宇舒展、玉指輕拈之間,流露出會心的微笑與吉祥的祝福……

邰麗華之所以舞得入神、傳神,源於她對舞蹈事業的投入、敬業,對每一部舞蹈作品的鑽研和得當把握,更得益於她美好的內心世界。她愛美,著意傳播美,善於表現美,加上她的學識和修養,融為一體,構成了自己獨到的舞蹈風格。

邰麗華的舞蹈如詩如畫,含意雋永,不僅可以使觀眾得到藝術的享受,而且謳歌了生命的尊嚴、價值和偉大的人類精神,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對於弘揚華夏文化、人道主義和文明友愛,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無國界文明藝術節"上,被譽為"美與友誼的使者"。盡管她還很年輕,還是因其傑出的才華與貢獻,而被業內人士推選為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

如果說藝術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斷去跋涉,搏擊那種驚濤駭浪,那麼人生的過程卻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淺淺地濯足,體味之中靜謐的清冽。

生活中的她恬靜如水。

她的同事給我講過一件小事,讓我對美產生了新的定義。在一次旅遊的時候,邰麗華曾經因為幾根已經成為廢墟但仍然站立的羅馬柱感動。她想像它們在完好的時候一定很美,因為它們用自己的身軀擔負著支撐建築的使命;多少滄桑過後,它們依然很美,因為不管建築物是否存在,它們始終堅守自己支撐的使命。這就好象她自己,殘缺的時候更加堅持自己的追求和渴望,用盡力氣去賦予生命新的形式。

2002年8月,邰麗華調到北京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擔任演員隊隊長,並同時兼任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現在邰麗華除了輾轉世界各地的表演最大的夢想就是為殘疾人創造出自己的舞蹈。

我問她殘疾人自己的舞蹈是什麼樣的舞蹈,她說:"現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幫助編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創造出殘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這種舞蹈,要讓盲人可以'看',讓聾啞人可以'聽',讓肢體殘疾的人可以'演',要讓所有殘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藝術的完美境界。"對於這個夢想我不是很懂,也不想真正弄懂,我只知道,藝術是無止境的,作為一個殘疾人藝術家的事業更是充滿了奮斗的不確定性。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走進殘疾人的心靈世界,與他們共同分享那種因為殘缺而帶來的完美。

相關專題:CCTV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評選

⑨ 海倫·凱勒

(1)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女作家和殘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因為她的導師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得總統自由勛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沙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89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沙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並且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編輯本段她的相關作品
她一生寫過14本著作

《奇跡締造者》(台灣譯名:海倫·凱勒)(2000,TV Movie,迪士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
《我的老師》
《我黑暗中的光明》
《石牆之歌》
《樂觀》
《走出黑暗》等
海倫·凱勒好像註定要為人類創造奇跡,或者說,上帝讓她來到人間,是向常人昭示著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進了痛苦的深淵。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這是個極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裡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沙莉文小姐。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當波金斯盲人學校的亞納格諾先生以驚訝的神情讀到一封海倫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後,這樣寫道:「誰也難以想像我是多麼地驚奇和喜悅。對於她的能力我素來深信不疑,可也難以相信,她3個月的學習就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在美國,別的人要達到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這時,海倫才9歲。
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裡,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一條出口都已向她緊緊關閉。但是,海倫是個奇跡。她竟然一步步從地獄走上天堂,不過,這段歷程的艱難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她學發聲,要用觸覺來領會發音時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為此,海倫不得不反復練習發音,有時為發一個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失敗和疲勞使她心力憔悴,一個堅強的人竟為此流下過絕望的淚水。可是她始終沒有退縮,夜以繼日地刻苦努力,終於可以流利地說出「爸爸」「媽媽」「妹妹」了,全家人驚喜地擁抱了她,連她喜愛的那隻小狗也似乎聽懂了她的呼喚,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1894年夏天,海倫出席了美國聾人語言教學促進會,並被安排到紐約赫馬森聾人學校上學,學習數學、自然、法語、德語。沒過幾個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語交談;不到一年,她便讀完了德文作品《威廉·退爾》。教法語的教師不懂手語字母,不得不進行口授;盡管這樣,海倫還是很快掌握了法語,並把小說《被強迫的醫生》讀了兩遍。在紐約期間,海倫結識了文學界的許多朋友。馬克·吐溫為她朗讀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說,他們建立了真摯友誼。霍姆斯博士在梅里邁克河邊幽靜的家裡為她讀《勞斯·豆》詩集,當讀到最後兩頁時,霍姆斯把一個奴隸塑像放在她手中。這個蹲著的奴隸身上的鎖鏈正好掉落下來,霍姆斯對海倫說:「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倫的心中一陣激動,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以及踏踏實實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入心田。海倫從小便自信地說:「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這一天終於來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學考試。只見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練地摸來摸去,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各科全部通過,英文和德文還得了優等成績,海倫懷著熱切的心情開始了大學生活。
1904年6月,海倫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兩年後,她被任命為麻薩諸塞州盲人委員會主席,開始了為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她每天都接待來訪的盲人,還要回復雪片一樣飛來的信件。後來,她又在全美巡迴演講,為促進實施聾盲人教育計劃和治療計劃而奔波。到了1921年,終於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海倫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為加強基金會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都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海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老師》,她曾為這本書搜集了20年的筆記和信件,而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卻都在一場火災中燒毀,連同它們一起燒掉的還有布萊葉文圖書室、各國贈送的精巧工藝禮品。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心灰意冷,可海倫痛定思痛,更加堅定了完成它的決心,她不聲不響地坐到了打字機前,開始了又一次艱難的跋涉。10年之後,海倫完成了書稿。她很欣慰,這本書是獻給安妮老師的一份厚禮,老師安妮也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
1956年11月15日,豎立在美國波金斯盲童學校入口處的一塊匾額上的幕布,由海倫用顫抖的手揭開了,上面寫著:紀念海倫·凱勒和安妮·蘇莉文·麥西。這不是一塊普通的匾額,而是為那些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突出篇章的人們所設立的。的確,海倫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聯合國還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1968年6月1日,海倫·凱勒——這位譜寫出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贊歌的聾啞盲學者、作家、教育家,在鮮花包圍中告別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她那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卻永遠載入了史冊,正如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言:「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我黑暗中的光明》是關於人類精神升華的一本書。生來既聾又盲的海倫·凱勒早年生活在與常人隔離的孤寂境況中,而這對一個人精神的發展是如此重要。
在全人類的神的愛護下,她得以同他人接觸。 精神上的發展帶領她走上了寫作生涯。
海倫.凱勒被視為本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海倫·凱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蘇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等著作。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其生活的故事被搬上好萊塢的舞台,並由其本人任主演。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並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以資助世界上的盲聾兒童。
1960年描述她成長經歷的劇本《奇跡的創造者》獲普利策獎,並被拍成電影,同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海倫·凱勒結束了她那光榮的一生。
編輯本段解析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國際
( Helen keller Internationai. Inc 簡稱HKI )
海倫凱勒國際由海倫·凱勒與其他美國人於1915年創建,宗旨是協助政府開展防盲,著重於融入社會主流的盲童教育以及使成年盲人得以獨立生活的康復等工作。HKI大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各國的能力以求制定其各自的規劃。它還從事對營養不良及由維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乾眼病、沙眼及其它傳染性眼疾的研究和防治項目,同時也為白內障致盲復明提供手術服務。在具備條件的地方,HKI都將防盲項目與初級醫療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海倫·凱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誕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她的一生為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
海倫·凱勒是舉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盡管命運之神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這位女子卻用勤奮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的名字已經成為堅韌不拔意志的象徵,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在一歲零七個月時,突如其來的猩紅熱產生的高燒使海倫失明、失聰,成為一個集盲、聾、啞於一身的殘疾人。由於聾盲兒童沒有獲取正確信息的途徑,心靈之窗被禁錮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氣暴躁。7歲那一年,安妮·蘇利文老師來到她的身邊,此後半個世紀一直與海倫朝夕相伴,用愛心和智慧引導她走出無盡的黑暗和孤寂。海倫一生創造的奇跡,都與這位年輕傑出的聾啞兒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倫在她的名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莎利文老師的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莎利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並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復地拼寫「d-o-l-l」(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立刻對這種游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從此開始懂得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名字,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此後,海倫陸續學習並掌握了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聾盲卻能掌握五門語言,海倫的成功被稱為「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海倫的「啞」是因為喪失聽力而造成,聲帶並沒有受損。十歲那年,海倫開始學習說話,因聽不到別人和自己的聲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師發音時喉嚨、嘴唇的運動,然後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模仿和糾音。當首次像正常人那樣說出「這是溫暖的」這句話時,驚喜之餘,她和莎利文老師都意識到,在她們頑強的毅力面前,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海倫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甚至成為她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除了嗜書如命,還喜歡騎馬、游泳、劃船,酷愛戲劇表演藝術,靠著不屈不撓的意志,海倫學會了唇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溫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說,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讀書不但使海倫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靈。
她喜歡信馬由韁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歡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蓮散發出的芬芳來辨別方向。她還喜歡騎著雙人自行車兜風,在飛馳中體會力量和速度,並像男孩子一樣喜歡在國際象棋的較量中鬥智斗勇……她還愛大自然,站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前雖看不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間勝景,聽不到那震耳欲聾的轟鳴,卻可以從空氣的震顫中領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壯觀。
在博物館和藝術品商店裡,海倫就像用手指去「觀察」寫在人們臉上的喜怒哀樂一樣,可以用靈巧的十指去感受古希臘雕塑之美,從那些變幻的線條中「看到」月亮女神黛安娜的清新和維納斯的秀美。1937年,海倫訪問日本時受到特殊禮遇,被允許用手撫摸皇室的藝術珍藏和被視為日本國寶的中國鑒真和尚塑像。
■馬克·吐溫稱她和拿破崙是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
海倫師從莎利文學習三個月後,就開始嘗試用稚嫩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寫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封信。從1902年4月開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在美國的一家雜志上連載她的自傳《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結集出版後轟動了美國文壇,甚至被譽為1902年世界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許多人不相信,如此優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個聾盲人之手。雖有馬克·吐溫為此作證,還是平息不了懷疑。不過海倫平生的成就對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共出版專著14部。一個世紀以來,《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傳遍了世界每個角落。曾有專家稱其「就文學成就來說,和盧梭的《懺悔錄》相比毫不遜色。」如果說海倫那種緊緊扼住命運喉嚨的頑強毅力令人鼓舞的話,那麼她的愛心更是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剛開始跟莎利文老師學習的時候,聰穎的小海倫很容易就學會了拼寫身邊許多物品的名稱,可是卻理解不了「愛」這種非常抽象的名詞。年輕的莎利文把她的愛心化作無比的耐心,使得海倫越過了盲聾學生學習中難以逾越的障礙,而小海倫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莎利文老師的愛心。憑著這份愛心,10歲的海倫為一個5歲聾盲兒童成功地募集到了兩年的教育費用。也許從那時起,她就已經立志要幫助世界上所有像她這樣需要幫助的人。
她給世界以愛心,世界回報她崇高的榮譽。1919年,海倫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受此殊榮的婦女。
從海倫童年時起,每一任美國總統都邀請她到白宮做客,還被政府稱為全美三十名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士之一,榮獲過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的 「自由獎」,並被譽為美國的高級公民。1959年,聯合國在全球發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倫·凱勒」運動,以資助世界各地的聾盲兒童。1960年,描寫她成長經歷的劇本《奇跡的創造者》獲普利策獎,並被拍成電影。同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在海倫八十歲生日那天,宣布頒發「國際海倫·凱勒獎金」,以獎勵那些為盲人公共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1968年6月1日,88歲高齡的海倫走完了傳奇般的一生。
人類在發展的歷程中,有著許多寶貴的共同點。世界上不同膚色、不同制度下的人們都能從海倫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勵鬥志,這是因為那種不畏困難勇於同自身弱點拼搏的精神,始終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2年6月27日
海倫·凱勒(1880-1968):偉大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值得關注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美國《時代周刊》評選海倫·凱勒為「20世紀美國10大偶像之一」。在海倫·凱勒一生的88年中,她僅在生命的頭19個月中像普通人一樣享有光明和聲音,之後她就跌入了黑暗與寂靜。然崦,就是這樣一個又盲又啞的殘障人,卻創造了人生的奇跡。她不但學會了讀書,學會了說話,而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的學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第一位盲聾人,不但如此,她還為了改善美國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現名為海倫·凱勒國際組織)廣籌善款,她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獲得了無數榮譽。她留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本書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詳細記述,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3)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猩紅熱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著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且畢業於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馬克·吐溫
這個故事永遠也不會完結。因為人類的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麼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不能遺忘的一課。
——羅斯福夫人埃利諾
海倫·凱勒是一個讓我們自豪與羞愧的名字,她應該得到永世流傳,以對我們的生命給予最必要的提醒。
——梅特林克夫人
海倫·凱勒被評為20世紀美國的十大偶像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偉大的經歷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結合。海倫·凱勒堪稱人類意志力的偉大偶像。
——美國《時代周刊》
海倫·凱勒年譜:
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得多斯康比亞鎮
1881年6月 :學會走路
1882年2月 :患急性胃病兼血液沖腦症。雖然奇跡般的好了,但她從此再也但不見聽不見了
1887年3月 :沙莉文來到海倫身邊
1888年5月 :到達柏金斯盲人學校
1890年3月 :海倫學慣用發音器官說話
1896年10月 :海倫進入劍橋女子中學
1899年6月 :海倫參加哈佛大學雷雷德克利夫學校的正式入學考試,成績及格,被錄取
1900年3月 :海倫正式進入哈佛大學
1905年5月 :沙莉文與梅西結婚
1906年 :出任馬薩諸塞州盲人教育委員會委員
1928年 :完成第二本自傳
1931年4月 :第一屆世界盲人大會在紐約舉行
1947年 :再度赴歐洲,為戰爭受害者募集基金
1951年 :前往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及非洲一些國家,宣傳盲人福利事業
1960年 :慶賀她80歲生日時,紐約華克納市長公開宣布:以後這一天作為「海倫·凱勒紀念日」
1967年 :87歲的海倫·凱勒平靜地逝世

⑩ 感人的文章

感人的文章 媳婦說:「煮淡一點你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咸一點你卻說咽不下,你究竟怎麼 樣?」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咀里送。她怒瞪他一眼。他試了一 口,馬上吐出來,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咸!
那好!媽是 你的,以後由你來煮!」媳婦怒氣沖沖地回房。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 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面給你。」「仔,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

「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 .... 」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仔,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兒子 沉默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甚麼不好,你知道老婆一但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看顧,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可是阿財叔他 ....」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麵,兒子便到書房去。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決。母親年輕便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的 犧牲當作要挾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挾他!真的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你媽都這么老了,好命的話可以活多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 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
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 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貴族老人院。
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才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 42 吋的熒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
幾個衣著一樣,發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發沙上,神情呆滯而落寞。有個老人在自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起掉在地上的一塊餅干。
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樹蔭 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 人心酸。縱有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
「媽,我.... 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牙的 嘴,蒼白乾燥的咀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的頭發,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 6 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 寄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不肯放,傷心大聲號哭道:「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
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 魅似地追纏而來。
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的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身高3呎的獎杯—— 那是他小學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1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 ——那是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1 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沒有他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甚麼意義呢?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
「這么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西。」岳母沒好氣地說。
「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添張新的!」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游樂園拍的照片。「它們 是我媽的財產,一件也不能丟!」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么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我娶你就要愛你的母親,為甚麼你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
雨後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 紅燈,陷黃格,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 奔上樓,推開母親卧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
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的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後語~~
隨著自己愈長大,看著父母親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發從烏絲變白發,動作從迅捷變 緩慢,多心疼!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岸 時,才會想起他們 ..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 套 ... 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 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 對待你的父母;以後,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 孝順父母!
~共勉之~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的努力!
老人贍養院牆上發現的一篇文章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 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 ..... 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 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 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
餘生,黑暗中逝去 ...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1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4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5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4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8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4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6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