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種土耳其語怎麼樣
㈠ 請問關於小語種
教育部於2005年12月發出通知,2006年全國19所高校實行小語種單獨招生,其中北京地區8所,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今年小語種招生的錄取率將小於50%。
由於小語種招生屬於各高校自主招生,所以北京的8所大學在招生專業、招生規模、考試方式以及考試時間等方面各有不同。目前已經公布小語種招生簡章的有下列兩所高校:
外交學院:據該校招生辦郭老師介紹,外交學院2006年小語種只對京外投放名額,范圍為10個省份的20所中學(具體名單可登錄外交學院網站查詢),今年不向北京招生,對京外招生計劃為法語10人,日語10人,文理兼招。報名截止時間為2月25日,考試時間為3月18日和3月19日兩天,考試科目為數學、語文、英語筆試(含聽力)和英語口試。被錄取後的學生不得參加高考,不得轉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該校2006年小語種計劃招生175人,其中北京招16人,京外地區的12個省市共招159人,包括孟加拉語、斯瓦希里語、德語、土耳其語、俄語、朝鮮(專題,圖庫)語、葡萄牙語、法語、日語、世界語等10個專業,文理兼招。報名時間為2006年3月16日和3月17日兩天的上午8點至下午5點,筆試和面試時間為3月16日至20日。面試科目為英語、知識面測試和非通用語種發音模仿,筆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中,北京考生只需參加面試,外地考生必須參加面試和筆試;北京考生面試通過後必須參加高考,外地考生筆試和面試通過後不得參加高考。另外,中國傳媒大學的小語種提前錄取的學生有一年的試讀期。
餘下6所高校的小語種招生簡章仍在緊張的制定中。
北京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和其他保送生一起參加北大單獨組織的筆試和面試,目前筆試已經結束;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不另設單獨的考試,放在普通高考提前批錄取,有意報考該校小語種的北京考生只需填報高考志願,參加高考。
中國人民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已經結束,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不另設單獨的考試,而是作為高考志願之一。
北京外國語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3月份公布,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4月初公布。
北京語言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工作已經進入閱卷、錄取階段,考生可於1月中旬以後登錄北語網站查詢錄取結果;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將於4月份開始報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面向北京和京外的小語種招生簡章都將在2月初公布。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據該校宣傳部劉老師介紹,目前二外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進展過半,其筆試已經結束,現正在閱卷;而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3月份公布。實習記者韓珂
北京地區實行小語種單獨招生的高校的聯系方式
高校名稱 網址 招辦電話北京大學 www.pku.e.cn 62751407北京外國語大學www.bfsu.e.cn88816254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www.bisu.e.cn 65778007中國人民大學www.ruc.e.cn62511340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www.uibe.e.cn 64492178北京語言大學www.blcu.e.cn82303943中國傳媒大學 www.cuc.e.cn 65779370外交學院www.cfau.e.cn68354353[1]
這是在網上給你找的材料
具體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法網路信息給我
我所在的院校就有許多小語種專業
希望可以幫得上你
加油!努力!~
㈡ 女生學土耳其語到底好不好
土耳其語學的人是很少的,應該不錯,建議學西班牙語也不錯的
㈢ 目前世界語言中(比如菲律賓語言,土耳其語,韓國語等等),那些小語種最值得學習呢
看你所在地區 東部學日語韓語 南部學東南亞國家的語言
㈣ 我也想自學土耳其語不知道行不行前途!
第一,你是否有恆心有興趣,沒興趣會提不起學習那勁。第二你是否要向那邊從商交易類?對那邊發展有好主意好商機不防學學。第三土耳其富裕么?不富的國家或發展沒那麼快的國家,交易發展真的有錢途么?你自己認真分析下吧!
㈤ 專業學的小語種土耳其語,但是想去互聯網公司做運營,有難度嗎
必然沒有難度。我知道一個量身定做的坑,剛獲得C輪投資的BIGO正在招聘小語種的海外運營,土耳其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都有坑。房補、餐補、年終獎、全球旅遊……
㈥ 北外的小語種好嗎具體原因是謝謝
不好意思,遲了好些時候。
如果是學語言的話,北外很不錯的,尤其是在北京,名氣最響..
小語種的話,以後主要是進機關 比如外交部,商務部,文化部,安全局,海關,省級安全廳、省外辦等等,但不是每年都有名額,根據語種的需要而定;還有國台,外企,公司,根據對象國的情況而定;還有就是到對象國從事教育工作;還有就是考研,考本語種的研,有意願也有能力的話也可以考經濟貿易、國際關系的研究生,將來留校當老師、或搞相關研究、或進會計師事務所等。
小語種與大語種相比的優勢,我覺得是競爭壓力小一點吧,但出路相對也少了,比較專一,就那幾個地方,感覺方向會更明確一些吧。
當然這與個人有很大關系的,像我的學長學姐有人留校從事行政工作,有人讀研為了憑碩士文憑增強競爭力(有的公司只要碩士生),有人考去牛津大學了,以後從事的工作與本科專業完全無關,這也正常啊。
最後,北外學語言還是很值的,至少就業壓力要小得多,一般畢業前想找的都找到工作了,不會發生擠人才市場的例子。這是因為社會需要的緣故。比如北京郵電大學——移動、聯通、電信 中央財經大學——各大銀行 所以就業好
扯多了,就這些
㈦ 土耳其語難不難比起英語和阿拉伯語如何
我覺得土語挺難的,土語的語法是後綴的說起來太繞了。如果你英語和阿拉伯語好的話那麼很多單詞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㈧ 荷蘭語,羅馬尼亞語,土耳其語。這三個小語種值得去學嗎是否很冷門
小語種這些年的火熱是和就業的大環境分不開的,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強大,帶來了同各個國家的貿易往來,對各類語言人才的需求大增。世界上一些國家的政局變動也帶了相應的語言人才的需求,比如前蘇聯的解體是俄語成了人們,需求量大增。如果學了語言專業,就業一般以大部委(外交部商務部、中聯部、文化部等)、國際廣播電台、電視台、各省市外、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以及跨國公司等為主。從現在的概念看,小語種是指除了英語以外的語種。這裡面范圍很大,一些西方大國的語言也歸入了這類。學了這些語言就業面應該很廣。比如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等雖然只是一個國家的語言,但由於他們多是歷史上的強國,加之當時占據了許多殖民地,所以應用的國家也就不止一個了。講法語的國家多在非洲,另外加拿大有幾個省也是講法語的,如果學了法語就業的面還比較廣,外交部、商務部、中聯部、電台、電視台還有大公司都是不錯的選擇。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國家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外尚有中南美洲及非洲的一些國家可以應用,去向也大致差不多。俄語的去向很明確了,是前蘇聯分裂的那些國家,由於兩國貿易的關系,需求量一直不小。日語雖然只是針對一個國家的語言,但由於和我們是近鄰,加之貿易往來頗多,學日語的人一般也都有很好的去向。朝鮮語近年勢頭也不錯。還有諸如瑞典語、荷蘭語、挪威語等等,這些都可以算作第一梯隊。這些基本都是一些強國的語言,和另一類老少邊窮的小語種有著天壤之別呀。另一類就是一些經濟發展相對相對落後的國家的語言了。有些語言你甚至都很少聽說呢。比如阿拉伯語、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語、泰語、印尼語、蒙古語、土耳其語、孟加拉語、印地語、他家祿語(菲律賓)烏爾都語、僧加羅語(斯里蘭卡)、斯瓦西里語(好象是非洲的)、豪撒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個字。也是非洲的,不知現在還有沒有,都是聽老公多我普及小語種知識時聽說的)。如果你想學這些冷門偏門語言,一定要做好准備工作,充分了解可接受的單位的情況再做定奪。在這一類語言中,阿拉伯語算是針對國家較多的,大都在中東,那裡也是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可惜多戰亂。馬來語和泰語是相對不錯的,因為這兩個國家不那麼老少邊窮,應該是僅次與上面第一梯隊的了。其他剩下的這些國家大都語言單一,國家又小,經濟不發達,需求量不大,如有需求一般都是政治需求,比如外交部、中聯部、國際電台、商務部、文化部等指向性的單位。雖然面比較窄但去向還不錯,但大部委強手如林,這樣的小語種幹部想謀得大的發展就不容易了,而且部委一般比較清苦。從另一方面講這些部委都有駐外機構,有外派的機會,也可彌補某些不足。其中尤以外交部較佳,我們國家的駐外使領館人員都是外交部派出的,他們是這一類小語種人才最大的單位。而且還給每個小語種幹部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一般是國外,也有國內的在外交學院。應該說如果學了這類小語種,外交部是個不錯的選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這些部委對這樣的人才會有委培名額,這樣就業就更有保障。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上述國家中好多已經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了,特別是那些紛紛加入了東盟的國家。無論學習哪種語言前提是一定要學好,這樣才能不辜負自己的選擇,因為語言本身就是個工具,因為自己是沖過重重阻礙考來的,因為有這樣的語種(上面說的這些老少邊窮的)的都是名牌大學,而且並不是每年都招的,所以學好是關鍵。另外如果想選擇這樣的語種一定要提前收集各類相關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備(思想上的,學習上的,名牌大學的分數高,報的人也多)才行。
㈨ 哪些語言是被稱為"小語種"
小語種,顧名思義就是相對英語這些應用面很廣用者甚眾的外語而言,只在少數國家應用的外語語種。對小語種的定義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指除聯合國通用語種(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外的所有語種;而老百姓通常認為英語是通用語種,其它語種都是非通用語種,因此小語種的另一種定義就是指英語以外的其它語種。按第一種定義統計,目前中國各高校開設的小語種約有30種。
西方
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烏克蘭語、瑞典語、捷克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等。
亞非
波斯語、泰語、朝鮮語、韓語、越南語、阿拉伯語、日語、印度語、馬來語、緬甸語、僧伽羅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