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進軍利比亞
Ⅰ 土耳其利比亞「八竿子打不著」,為何土耳其要插足利比亞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土耳其之所以要插足利比亞,歸根到底,是為了土耳其的國家利益。土耳其和利比亞不在同一個大洲,相隔很遠,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土耳其在利比亞有著巨大的利益。這巨大的利益,足以促使土耳其派出軍隊,插足利比亞,就算得罪其他大國也在所不惜。
這么巨大的利益,土耳其肯定不甘心就這樣失去。於是土耳其國會投票通過,允許埃爾多安出兵利比亞,幫助利比亞當局,以保障土耳其在利比亞的權益。在國際關系中,國家利益永遠是在第一位的。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很多國家都會無所不用其極。
Ⅱ 土耳其在敘利亞不惜一戰,他們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
第一,土耳其為了震懾國內的恐怖主義的囂張氣焰,維護國內政治和社會的安定。
自從2000年以來,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戰爭一直從來沒有消失過,只是不斷以各種摩擦方式在進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前幾個月美國警告土耳其不要進入敘利至有著類似的語言和信仰,這種因素直接影響著土耳其收復伊德利卜,另一個方面就是以色列和法國都想在其所爭議的中東地區重新部署自己的戰略安全計劃,如果在敘利亞可以部署到其加的軍事武器或者是軍隊可以直接在中東獲得大量利益,這個就促使了土耳其和敘利亞戰爭。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Ⅲ 有哪些國家直接或者間接參與了利比亞戰爭 他們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丹麥、法國、希臘、義大利、荷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土耳其、英國、美國等14個北約國家及卡達、阿聯酋、瑞典等非北約國參與行動,其中戰機共205架,美國、法國和英國占絕大多數,分別為90架、33架和17架;艦艇共21艘,土耳其和義大利佔多數,分別為6艘和4艘。
目的是石油!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以及與利比亞長期不和長期存在沖突的國家,直接或者間接參與了利比亞戰爭。最終目的是——石油資源以及相關各國的利益。
Ⅳ 土耳其和利比亞的歷史淵源,一直牽扯到今天嗎
沒錯,土耳其和利比亞的歷史淵源一直牽扯到今天,現在利比亞的局勢非常混亂,幾乎天天都在打仗,而土耳其和利比亞之間的淵源,主要是由於土耳其和法國一直在爭利比亞。
而你要說現在土耳其是在爭利比亞,但是他們之間的淵源可要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時期了,利比亞在那個時期曾經是土耳其的殖民地,那麼你就可以看出兩個國家的淵源有多深了。利比亞和土耳其在許多方面都非常相似,政治,宗教文化方面的聯系非常密切,並且土耳其現在是利比亞政府軍的主要支持者,而法國人又主要支持反政府武裝兩個國家,本來就為了爭利比亞爭的頭破血流,所以政府軍和反政府軍也打得不可開交。
Ⅳ 現在土耳其入侵利比亞
2011年西方國家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之後,利比亞國內的派系矛盾逐漸失控,在推翻卡扎菲的過程中崛起的大量民兵組織目無法紀、肆意妄為,動輒以武力干預政治,利比亞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反而更加惡化,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第二次內戰。這次內戰直接的原因是議會問題,2014年利比亞的議會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立法機關「國民代表大會」以取代舊的「利比亞國民議會」,但利比亞國內部分政治派別和武裝組織對選舉結果不滿、以武力支持舊議會繼續連任。其後爆發的武裝沖突導致「國民代表大會」遷出首都的黎波里、轉移到東部城市圖卜魯格,舊議會的支持者占據了的黎波里。利比亞軍事強人、曾是卡扎菲舊部、後又參加反卡扎菲「革命」的哈夫塔爾將軍也在此時打著捍衛新議會、對抗宗教保守派的旗號起兵,成立了「利比亞國民軍」,與「國民代表大會」結成同盟。從此,利比亞實際上分裂為東西兩部。2016年,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斡旋下,利比亞沖突各方達成政治協議,舊的「國民議會」解散,成立了新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聯合國的初衷是想以一個統一的兼顧各方利益的新政府來結束兩個政府、兩個議會對立的局面,但很快利比亞國內各派又就權利分配問題產生了新的爭端,「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拒不承認「民族團結政府」的合法性。結果「民族團結政府」及其支持者占據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內的利比亞西部地區,「國民代表大會」和「國民軍」占據利比亞東部地區,利比亞東西兩個政府對立的局面依然沒有任何實質改變。
2.利比亞西部「民族團結政府」的支持者以宗教保守派為主,他們要求加強伊斯蘭教在利比亞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東部「國民代表大會」政府則以世俗勢力為主,主張政教分離、降低伊斯蘭教對利比亞政治的影響,而現在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在宗教問題上也「向右轉」,越來越靠攏伊斯蘭教保守派,與利比亞西部政府存在共同語言;
3.近年來,土耳其出於干涉敘利亞戰爭的需要收編了大量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但由於俄羅斯的介入,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干涉受到很大掣肘,為了減輕財政包袱,也為了避免這些反對派武裝長期滯留在土耳其控制區帶來不穩定因素,土耳其將「過剩」的反對派人員投入到利比亞戰場,既可以支持「民族團結政府」,又可以充分榨取這些過剩人員的價值,讓他們充當「炮灰」,避免直接出兵可能遭受的不必要的損失。
Ⅵ 土耳其是美盟友,伊朗與美不和,為何土耳其進軍敘利亞美國反而站隊伊朗
因為在中東的戰場上,每個國家都只看自己的自身利益。美國和伊朗不合適,因為石油資源的問題。但是在敘利亞的問題上面,美國站隊伊朗會給美國帶來更多的利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戰場上,美國會根據不同的利益相關來做出不同的選擇。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
最後想說的是中東各國的關系,跟女人的心情一樣。永遠都是那麼變化莫測了,只能說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要是土耳其和伊朗真的都和美國改善了關系,那麼敘利亞戰場就剩俄羅斯孤軍奮戰了。最後的結果就是俄羅斯是腹背受敵了。
Ⅶ 利比亞戰爭的起因是什麼結局是什麼利比亞戰爭對國際局勢有什麼影響
起因還是石油(因為利比亞是產油大國),由於卡扎非對西方的態度時好時壞。所以西方一些國家對利比亞政府也抱有看法,希望有機會把卡扎非趕下台,然後扶植一個傀儡政府以控制利比亞的石油產業。此次的反政府武裝起義就是一個機會(不排除是西方挑動並支持這次起義),所以西方聯軍果斷叉足其中!結果不好說,但利比亞政府軍沒有軍事勝算的能力,所以只能走外交途徑了。而且從這些天來看,聯軍的軍事打擊已經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他們的侵略野心!這要看聯合國的能否給出讓聯軍停火的壓力了。而且,中國,俄國,土耳其是堅決反對的。並且中國是頭一次在國際上放出狠話,嚴重警告美國及其盟國!(這也是中國做為一個對世界和平負責的大國應該做的,值得支持及肯定)。利比亞如果被聯軍打敗,對北約的非洲戰略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轉折點!這點要看利比亞能否讓北約及美國得逞了!
Ⅷ 雄心壯志的土耳其,真的想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榮光嗎
在特朗普在伊拉克攪得中東局勢一團糟的時候,北約的另一個成員國家——土耳其卻又在偷偷製造麻煩。繼土耳其議會於1月2日以325比184的高票通過了出兵北非國家利比亞的決議後,土耳其政府已經於1月5日正式派出軍隊進駐利比亞,以響應利比亞政府在12月底發出的軍事援助請求。
於是在這種百年大國夢的激情策勵下,土耳其維護地緣與經濟利益之舉,又染上重振古代威勢的民族主義色彩,進兵利比亞便有了回顧傳統、推行“新土耳其”模式躍為現代化強國的雙重意義。但這種擴張事實上並不能得到多方的支持,反倒這種被譏為“新奧斯曼主義”的精神讓土耳其距離夢寐以求的中東大國夢越來越遠。
Ⅸ 同時介入敘利亞和利比亞戰爭,土耳其的經濟會因此衰退嗎
按照目前的態勢,土耳其同時介入敘利亞和利比亞戰爭,土耳其的經濟不會衰退。因為土耳其目前盡管介入了敘利亞和利比亞的戰爭,但規模都不大,還在可控的范圍之內。按照土耳其的國家實力,還能承受得住。但如果土耳其陷入這兩國的戰爭,長期無法抽身,必然會影響到土耳其的經濟,讓土耳其的經濟出現衰退。
總之,土耳其經濟的走向,最終取決於土耳其人民的選擇。如果土耳其人民繼續支持土耳其政府四處長期征戰,土耳其人民必將受到傷害;如果土耳其人民在合適的時候反對土耳其政府四處長期征戰,那麼土耳其的經濟還是有希望的。希望土耳其人是理智而冷靜的,而不是狂熱的。
Ⅹ 土耳其大軍開進敘利亞,伊朗為何要搞大動作
庫爾德人一直謀求能在敘利亞北部建國,但因為歷史緣故,土耳其和庫爾德人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土耳其一直阻擾庫爾德人建國,雙方這間多有戰爭,而土耳其大軍開進敘利亞,雖說是打擊庫爾德人,也有趁機擴大國土的意思,這對伊朗也存在潛在威脅,伊朗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庫爾德是中東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人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被肢解到了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和伊朗4個主要國家中,庫爾德人一直夢想能夠成立自己的國家,但他們多次被土耳其人出賣,所以庫爾德人和土耳其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在早前,伊朗就呼籲土耳其不要採取軍事行動,但是土耳其不聽勸告,仍然採取軍事行動後,伊朗當然對此大為不滿,因此在西北與土耳其共同邊界附近發起一場大型軍事演習,顯然有力威懾土耳其的意味,並表現出了支持敘利亞反擊的態度。
當然土耳其的行為,不但庫爾德武裝給予了強烈反應,對於土耳其的越境行動,敘利亞政府軍也不會熟視無睹,大概率會和庫爾德武裝共同抵抗土耳其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