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大陸橋在土耳其哪個城市
⑴ 土耳其境內跨歐亞兩洲,長1074米,被譽為歐洲第一橋的是
聯結歐亞兩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560米,跨越海峽水面1074米,橋身離海面64米,各種類型的船隻都可以通過,是歐洲第1大吊橋,世界第4大吊橋。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古都、最大城市和港口、著名旅遊勝地;扼黑海咽喉,地跨亞歐兩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公元前660年希臘人建城,稱拜占廷;公元330年,羅馬帝國遷都,改稱君士坦丁堡;1453年,其又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始稱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由於地跨歐亞兩陸,自古以來一直為世人矚目。博斯普魯斯海峽位於土耳其境內,全長30.4公里,是黑海沿岸國家第一道出外海的關口,形勢險要,戰略位置重要。1973年10月30日,土耳其在日本的援助下,建成了橫跨海峽兩岸的公路大吊橋。
該橋長1560米,寬33米,整個橋身以兩根粗達56厘米的鋼索牽引,水中不設橋柱。橋兩端各有一「門」字形橋塔,橋身高出水面64米,可供大型船隻通航。海峽大橋的橋面可以並排行駛六輛汽車。這是一座吊橋,海峽兩岸每邊有一個「門」字形的橋塔,有一百六十五米高。兩個橋塔連著兩根五十八厘米粗的鋼索,這鋼索是用一萬一千三百根五毫米的鋼絲擰成的。大橋沒有橋墩,整個橋身就吊在兩根鋼索上。西岸的橋塔重六萬噸,東岸的橋塔重五萬噸。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的橋塔會向里傾斜八十六厘米,東岸的橋塔會向里傾斜九十厘米。刮大風的時候,大橋會左右擺一兩米。不過這些都不會發生什麼危險。這座橋上只行駛汽車,不準行人步行通過。
大橋集自然的壯觀秀美和人類的偉大創造與一身,是歐洲第一大橋,世界第四大橋,入夜,橋上華燈齊上,遠看宛若巨龍一般十分壯觀,讓人嘆為觀止。大橋的建成,不僅使隔海相望的土耳其領土融合一片,也使歐亞大陸在此連成一體。
現在,這座大橋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把這座城市連成一個整體。大橋的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白線以西是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 (Straitofbosporus)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Istanbulbogazl)。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
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為3.6公里,最窄處708米,最深處為120米,最淺處只有27.5米。
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之意。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涌的海峽游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由於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
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東羅馬帝國時期十字軍東征時,曾乘船渡過這里,直逼耶路撒冷。
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後制定了通過海峽的商船和軍艦的管理條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英、法等國曾達成一項秘密交易:如果它們在戰爭中取勝,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大片土地,以及這兩個海峽之間的馬爾馬拉海中的島嶼將歸俄國。交換條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艦可以自由通過海峽。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列寧宣布廢除這一秘密條約。如今,海峽兩岸的土地主權均屬土耳其。通過這個海峽的船隻,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羅簽訂的《關於海峽制度公約》的規定行駛。
http://photo.hexun.com/p/2005/1110/5507/b_937A12568C26F23D.jpg圖片地址
http://blog.hexun.com/earthpedia/1408516/viewarticle.html網站連接
⑵ 第三亞歐大陸橋具體路線
目前構想中的第三亞歐大陸橋以深圳港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港口群為起點,由昆明經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從土耳其進入歐洲,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港,橫貫亞歐21個國家(含非洲支線4個國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長約15157公里,比目前經東南沿海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行程要短3000公里左右。第三亞歐大陸橋通過AMBDC機制(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機制)下的泛亞鐵路西線,把亞洲南部和東南部聯接起來,使整個亞洲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廣大地區第一次通過鐵路網完整地聯系起來,成為我國繼北部、中部之後,由南部溝通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安全的陸路國際大通道。
⑶ 亞歐大陸橋起點終點是哪裡,途徑哪些地方
這里有詳細
陸橋是指橫貫大陸的鐵路把兩側的海上運輸線聯結起來的便捷運輸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便於開展海陸聯運,縮短運輸里程。
當今世界上有兩條歐亞大陸橋:
第一歐亞大陸橋:從俄羅斯東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為起點通向歐洲各國最後到荷蘭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亞大陸橋;
第二歐亞大陸橋:1990年9月與哈薩克鐵路接軌的經我國蘭新、隴海鐵路的新歐亞大陸橋,由於所經路線很大一部分是經原「絲綢之路」,所以人們又稱作現代「絲綢之路」。是目前亞歐大陸東西最為便捷的通道。
新歐亞大陸橋東起我國黃海之濱的連雲港,向西經隴海、蘭新線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再向西經北疆鐵路到達我國邊境的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西止荷蘭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這條大陸橋跨越歐亞兩大洲,聯結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約10,800千米,通向中國、中亞、西亞、東歐和西歐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大陸橋。現已於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不僅便利了我國東西交通與國外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歐亞大陸橋」是相對舊歐亞大陸橋而言。它東起太平洋西岸連雲港等中國東部沿海港口,西可達大西洋東岸荷蘭的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橫貫亞歐兩大洲中部地帶。它的東端直接與東亞及東南亞諸國相連;它的中國段西端,從新疆阿拉山口站換裝出境進入中亞,與哈薩克德魯日巴站接軌,西行至阿克套,進而分北中南三線接上歐洲鐵路網通往歐洲。
北線:由哈薩克阿克套北上與西伯利亞大鐵路接軌,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通往西歐及北歐諸國。
中線:由哈薩克往俄羅斯、烏克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瑞士、德國、法國至英吉利海峽港口轉海運或由哈薩克阿克套南下,沿吉爾吉斯斯坦邊境經烏茲別克塔什乾及土庫曼阿什哈巴德西行至克拉斯諾沃茨克,過裏海達亞塞拜然的巴庫,再經喬治亞第比利斯及波季港,越黑海至保加利亞的瓦爾納,並經魯塞進入羅馬尼亞、匈牙利通往中歐諸國。
南線:由土庫曼阿什哈巴德向南入伊朗,至馬什哈德折向西,經德黑蘭、大不里士入土耳其,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經保加利亞通往中歐、西歐及南歐諸國
⑷ 亞歐大陸橋是什麼
歐亞大陸橋為歐洲與亞洲兩側海上運輸線聯結起來的便捷運輸鐵路。現有三條,第一歐亞大陸橋是從中國出發經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吉林省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窗口城市琿春再橫穿西伯利亞通向歐洲各國,最後到荷蘭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亞大陸橋;第二歐亞大陸橋是由中國隴海和蘭新鐵路與哈薩克鐵路接軌的新歐亞大陸橋,東起連雲港,向西經隴海鐵路的徐州、商丘、開封、鄭州、洛陽、靈寶、西安、寶雞、天水等站,蘭新鐵路的蘭州、烏魯木齊等站,經北疆鐵路到達邊境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止荷蘭鹿特丹港,是目前亞歐大陸東西最為便捷的通道。構想中第三歐亞大陸橋是以深圳港為起點,由昆明經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從土耳其進入歐洲,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港。
⑸ 歐亞大陸橋經過哪些城市
第一條亞歐大陸橋:海參葳,哈巴羅夫斯克,赤塔,新西伯利亞,莫斯科。
第二條亞歐大陸橋:1)滿洲里,哈爾濱,大連,北京,蘭州;2)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阿拉山口,阿克斗卡--1)阿斯塔納,烏法,薩馬拉,莫斯科;2)塔什干,阿什哈巴德,德黑蘭,安卡拉;再從塔什干分支,伏爾加格勒,基輔,布達佩斯,維也納,伯爾尼,巴黎。
第一,二條亞歐大陸橋:莫斯科,斯摩梭斯克,明斯克,華沙,柏林,鹿特丹,巴黎。
⑹ 第一條亞歐大陸橋的最東端是哪個城市
第一條:東起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經過俄羅斯赤塔,伊爾庫茨克,到新西伯利亞,鄂本斯克,秋明,葉卡捷琳堡,喀山,莫斯科,明斯克,華沙,柏林,最後到西方的終點鹿特丹港
⑺ 亞歐大陸橋
填空: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莫斯科;連雲港,隴海,蘭新,哈薩克,鹿特丹;
說明:現在亞歐大陸橋具體有三線,第三亞歐大陸橋在醞釀中。
第一亞歐大陸橋:東起俄羅斯東部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經哈巴羅夫斯克(伯力)、伊爾庫茨克、新西伯利亞等地,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當然其可以延伸,同第二大陸橋同線,到達荷蘭大西洋港口鹿特丹;
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太平洋邊緣海黃海的港口城市江蘇連雲港,通過隴海——蘭新線及其支線,經江蘇徐州,河南商丘、鄭州、洛陽、陝西西安、寶雞、甘肅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新疆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石河子,到達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最終到達荷蘭大西洋港口鹿特丹;
相較而言,第二亞歐大陸橋由於經過的國家更多,對於各國交流,經濟發展,意義更大。
第三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太平洋邊緣海南海的港口城市廣東深圳和湛江,通過南昆線等鐵路經廣州、廣西南寧、雲南昆明、大理,進入緬甸、再經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奧地利、德國,最終到達荷蘭大西洋港口鹿特丹。
網路http://ke..com/view/403566.htm?fr=ala0_1_1
⑻ "第一亞歐大陸橋""第二亞歐大陸橋"含義及位置
第一亞歐大陸橋:貫通亞洲北部,以俄羅斯東部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為起點,通過世界上最長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長9332公里),通向歐洲各國最後到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也稱西伯利亞大陸橋,整個大陸橋共經過俄羅斯、中國、哈薩克、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7個國家,全長13000公里左右。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中國的江蘇連雲港市和山東日照市等港群,到荷蘭鹿特丹港口、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的鐵路聯運線。大陸橋途經山東、江蘇、河南、安徽、陝西、甘肅、山西、四川、寧夏、青海、新疆11個省、區,89個地、市、州的570多個縣、市,到中俄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國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阿克斗亞、切利諾格勒、古比雪夫、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希望你能採納我的回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