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皇朝叫什麼
『壹』 土耳其之前叫什麼帝國
是一回事,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為土耳其帝國或奧斯曼帝國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乘魯姆蘇丹國瓦解之際,打敗了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時,改稱蘇丹1324年,他們奪取東羅馬帝國的布魯薩,並定都於此從此被稱為奧斯曼帝國,這支土耳其人也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奧斯曼帝國在一些賢能君主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到1574年,勢力達到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版圖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1)土耳其的皇朝叫什麼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滅亡
奧斯曼帝國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同盟國方面作戰,失敗戰後又遭列強宰割,這時帝國開始無力維持,除了領土開始不斷丟失,國內也開始出現波動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舊無力回天尤其是一戰失敗後,大筆的賠償款,更是讓奧斯曼帝國瀕臨破碎
1921年1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廢除蘇丹制,結束了奧斯曼帝國的歷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而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至今難以恢復昔日的榮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以前是什麼帝國
奧斯曼帝國
伊斯坦布爾以前叫什麼
伊斯坦布爾以前也稱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康斯坦丁堡、新羅馬。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
伊斯坦布爾 原名叫什麼 是歷史上那些國家的首都?
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
土耳其在2千年前是什麼地方
土耳其兩千年前是羅馬的地盤。土耳其在遠古時代是久負盛名的赫梯帝國(又稱西台帝國),強盛霸氣,曾與古...
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一個國家。波斯帝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始於公元前550年...
奧斯曼帝國是不是土耳其帝國?都是何時建立和滅亡的?建立這是誰?帝國版圖是什麼樣的?(圖片)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
一戰時期土耳其是什麼王朝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文:د&a...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哪個民族?他們在何時滅亡了小亞細亞的一個帝國這個帝國的名字是什麼,又名什麼?
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代,滅東羅馬帝國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
土耳其和奧斯曼帝國什麼關系?
是指的一個國家,我們稱之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行哈里發體制,穆斯林佔主導地位,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與近...
『貳』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之間什麼關系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عالیهعثمانیه),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奧匈帝國是1867年至1918年間的一個中歐的「二元君主國」(Dual-MonarchicUnion)、「共主邦聯國家」。在這段時間里,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聯盟,這個聯盟的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RömischesReichdeutscherNation,拉丁語:),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各邊區。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今奧地利地區自此歸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其於1806年崩潰
『叄』 土耳其古代什麼帝國
古代歷史上土耳其稱為奧斯漫帝國,他是土耳其人佔比例最多的。
『肆』 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一個國家。
波斯帝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始於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終於1935年巴列維王朝禮薩·汗改國名為伊朗。
歷史上波斯人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非王朝等。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而波斯人則從依蘭沙赫爾時期起開始稱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中古雅利安人的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17世紀也叫奧托曼帝國。
土耳其人初從屬於羅姆蘇丹國,後在土耳其獨立建國,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之大部分領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維尼亞。自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
『伍』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歷史和英國歷史上各位君王的名號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詳見網路"奧斯曼帝國"資料)
英國歷代國王一覽表
Anglo-Saxons and Danes 盎格魯 - 撒克遜王朝(802 - 1066)
Egbert 埃格伯特
Ethelwulf 艾特爾沃爾夫
Ethelbald 艾特爾鮑爾德
Ethelbert I 艾特爾伯赫特
Ethelred I 艾特爾雷德一世
Alfred(The Great)阿爾弗烈德大帝
Edward(The Elder)愛德華一世
Ethelstan 艾特爾斯坦
Edmund I(The Magnificent)埃德蒙一世
Edred 埃德雷德
Edwy(The Fair)埃德威格
Edgar(The Peaceful)埃德加一世
Edward(The Martyr)愛德華二世
Ethelred II(The Unready)艾特爾雷德二世
Edmund II(Ironside)埃德蒙二世
Canute The Great 卡紐特大帝
Harlod Harefoot 哈羅德一世
Hardicanute 哈迪卡紐特
Edward(The Confessor)愛德華三世
Harode II 哈羅德二世
House of Normandy 諾曼底王朝(1066 – 1154)
William I(The Conqueror)威廉一世
William II(Rufus)威廉二世
Henry I Beauclearc 亨利一世
Stephen 斯蒂芬
House of Plantagenet 金雀花(或稱:安茹)王朝(1154 - 1399)
Henry II(Curtmantle)亨利二世
Richard I(The Lion-Hearted)理查一世
John(Lackland)約翰
Henry III亨利三世
Edward I(Longshanks)愛德華一世
Edward II愛德華二世
Edward III愛德華三世
Richard II理查二世
House of Lancaster 蘭開斯特王朝(1399 – 1461)
Henry IV 亨利四世
Henry V 亨利五世
Henry VI 亨利六世
House of York 約克王朝(1461 – 1485)
Edward IV 愛德華四世
Edward V 愛德華五世
Richard III理查三世
House of Tudor 都鐸王朝(1485 – 1603)
Henry VII(Earl of Richmond)亨利七世
Henry VIII亨利八世
Edward VI 愛德華六世
Mary I(Mary Tudor)瑪麗一世
Elizabeth I 伊麗莎白一世
(二)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GREAT BRITAIN
House of Stuart 斯圖亞特王朝(1603 – 1714)
James I 詹姆斯一世
(James VI of Scotland)
Charles I 查理一世
Charles II 查理二世
James II 詹姆斯二世
William III and Mary II 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Anne 安妮
House of Hanover 漢諾威王朝(1714 - 1910)
George I 喬治一世
George II喬治二世
George III 喬治三世
George IV(Sailor-King)喬治四世
William IV 威廉四世
Victoria 維多利亞
Edward VII 愛德華七世
House of Windsor 溫莎王室(1910 - )
George V 喬治五世
Edward VIII(Duke of Windsor)
愛德華八世
George VI 喬治六世
Elizabeth II 伊麗莎白二世
『陸』 古代奧斯曼土爾其和阿拉伯的最高統治者分別叫什麼
古代阿拉伯君主被稱作: 哈里發(意為穆聖的繼任者,伊斯蘭世界唯一的最高精神領袖)
古代奧斯曼土耳其君主被稱為: 素丹(意為掌權者;行使哈里發的職權,因為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者絕大部分阿拉伯土地)
現代阿拉伯國家的最高領袖有很多種稱呼,比如:國王(沙特)、埃米爾(科威特)、蘇丹(阿曼)、總統(巴勒斯坦、埃及等)、人民領袖(利比亞),不一而同。
現代土耳其最高領袖被稱作總統。土耳其在近代革命時期將最後一任哈里發廢黜,從此伊斯蘭世界沒有了統一的精神領袖。
『柒』 奧斯曼土耳其的君主為什麼叫「蘇丹」,而不是突厥語的「可汗」
蘇丹是伊斯蘭教中的頭銜,最初是指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權力」或「統治權」。公元1055年塞爾柱突厥可汗被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哈里發賜予「蘇丹」稱號,封他為「東方與西方之王」,「蘇丹」從此成為伊斯蘭國家最高世俗統治者的稱號。兩百多年後建立的奧斯曼突厥(土耳其)帝國統治者也沿用了這一稱號。
『捌』 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馬其頓帝國,土耳其帝國的區別與聯系!
馬其頓帝國是古代巴爾干半島的一個國家,以皇帝亞歷山大最為有名.他在位期間東征西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人類歷史上的龐大帝國,最遠甚至進入了印度邊境.但由於帝國過於龐大超出了當時行政能力的極限,在亞歷山大去世後帝國迅速分裂,自己的妻子兒女也都被殺死.最後馬其頓帝國分裂為三個國家,這些國家最後都被羅馬人消滅.馬其頓帝國與摟主所說其他兩個帝國沒有任何聯系.
拜占庭帝國是因羅馬帝國後期宗教,政治,經濟東西方發展的不統一而分裂出去的帝國.創始者為君士坦丁一世.與羅馬帝國顯著不同的是拜占庭帝國信仰東正教,並且皇帝對宗教事務有著裁決權與干涉權;在拜占庭帝國中期為抵禦波斯人和哥特人的入侵帝國建立軍區制,以軍區為單位組織地方防禦,這也造成了拜占庭帝國後期軍閥割據的現象.
拜占庭帝國最有名的王朝有查士丁尼王朝,其第一代統治者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間重新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東羅馬帝國.最終再次將整個地中海納為羅馬人的內湖;並完善了法典,建立了拜占庭帝國的法律體系.還有馬其頓王朝,這與之前所述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帝國沒有任何聯系,只是該王朝發源於馬其頓軍區而已.在馬其頓王朝的統治下拜占庭帝國擊敗了宿敵保加利亞王國,重新擁有了巴爾干半島,並在對阿拉伯人的入侵中成功奪回了小亞細亞.馬其頓王朝統治時期稱為拜占庭帝國的黃金時代.
拜占庭帝國的衰落始於王朝內亂,由於繼承權的問題而導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出面干涉,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一度被十字軍佔領.雖在幾十年後奪回但帝國已經元氣大傷.最後拜占庭帝國被土耳其帝國所消滅.
土耳其帝國是奧斯曼一世建立的,因此又稱作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信仰伊斯蘭教,皇帝稱作蘇丹.土耳其帝國於15世紀興起,相繼滅亡了羅姆蘇丹國與拜占庭帝國,成為歐洲人談虎色變的一支伊斯蘭勢力.
此後土耳其人在歐洲與北非大肆擴張,一度危及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故鄉奧地利.歐洲基督教聯軍在16世紀兩次組織聯軍保衛維也納,成功擊退了土耳其帝國兩次大規模的入侵.之後哈布斯堡家族(當時是神聖羅馬帝國與西班牙王國國王)率領西班牙海軍,聯合威尼斯,熱那亞等海軍在勒班托擊敗了龐大的土耳其艦隊,是歐洲對土耳其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從此土耳其帝國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入侵,雙方轉為相持階段.
土耳其帝國於18世紀開始迅速衰落,在19世紀已經論為歐洲列強政治把戲的工具.最著名的是1855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沙皇俄國借口土耳其迫害東正教徒入侵土耳其帝國,引來英法,撒丁以及奧地利的干涉,爆發了大規模的克里米亞戰爭.
土耳其在一戰中加入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的軍事同盟,戰後帝國被凱末爾的革命所推翻.
『玖』 古代土耳其叫什麼名字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納托利亞便開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歐赫梯人佔領,他們隨後建立了一個世界強國,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滅亡。後來弗里吉亞人和呂底亞人侵入安納托利亞,但其東部則由當地的亞美尼亞王國統治。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前550~前330)佔領了這個地區,隨後又經歷了馬其頓—希臘人的統治,最後於公元前l世紀還經歷了羅馬人的統治。亞美尼亞王國一直是敵對的羅馬人(後來是拜占廷人)與安息人以及後來的薩薩尼亞人之間的分界國。拜占廷人統治時,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11世紀時,突厥游牧部落「烏古思」侵入安納托利亞。「烏古思」部落的一支凱伊人在 12世紀佔領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凱伊人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王朝。奧斯曼人在其擴張的最初階段,曾經是土耳其人維護伊斯蘭信仰反對拜占廷帝國的主要力量。13~14世紀,奧斯曼人奪取了西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的拜占廷領土,使這些基督教巴爾干國家成為他們的封臣,同時征服了東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公國。15世紀,奧斯曼蘇丹強行對巴爾干國家實行直接統治,並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將東至幼發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領土都劃歸其統治范圍之內。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版圖包括大多數巴爾干國家、中歐的匈牙利大部分領土和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區。蘇萊曼一世(1494~1566)統治以後,帝國在政治、行政和財政上開始衰落。到1718年,奧地利已經把土耳其人趕出匈牙利,俄國於1783年吞並了克里米亞。19世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對埃及、馬格裡布(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和大多數巴爾干國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許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數民族實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紀末,這種制度開始瓦解,導致騷亂增加,終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亞美尼亞人遭受種族滅絕性大屠殺。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發動革命,企圖恢復帝國,然而在巴爾乾地區卻繼續遭受軍事失敗和領土喪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站在德國和奧匈帝國一邊。戰後,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為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凱末爾從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他提倡一種新的民族認同思想,使土耳其社會非宗教化,降 低伊斯蘭教的主導地位,並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書寫土耳其語。他還實施一項由國家控制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後證實此項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1938年凱末爾死後,議會政治和多黨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盡管曾出現過不穩定時期和短時期的軍人統治。
『拾』 統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王朝叫什麼
沒這種稱謂,所謂的王朝在歐洲的某些國家,雖然王朝更迭,但並不表示家族血脈的終止,王朝更迭也不是由於篡權奪位,推翻前朝,建立了新朝。僅僅是因為國王絕嗣,後繼無人,而不得不從去世國王的近親旁系或母系的後代中去物色王位繼承人。由於被挑選出來的王位繼承人是先王的支脈、後裔,王朝在血緣上其實是一脈相傳達室。如英國的都鐸王朝由於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無嗣而駕崩,而讓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入繼英格蘭王位。自此英格蘭和蘇格蘭組成了共主邦聯,完成兩國的王室聯合。與此同時,詹姆士一世決定將家族姓氏由斯迪瓦特改寫較為法國化的斯圖亞特。斯圖亞特王朝誕生了。
而土耳其人是一個游牧民族,很久以來沒有固定地域,而且奧斯曼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也叫鄂圖曼土耳其)是歐洲人眼中的第一個土耳其人王朝(歐洲人基本是按統治王族的姓氏來命名王朝比如法國歷史上我知道的有墨洛溫王朝 卡佩王朝 瓦盧瓦王朝and波旁王朝都是按姓氏來排的)而土耳其人蘇丹(也叫素丹,就是政治和宗教領袖)也許就是按其第一個建立者奧斯曼命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