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東北哪個發達
㈠ 土耳其是哪個州的
一般來講,從地理意義說,跨州國家的首都在哪個州,就是哪個州的國家。
以這個意義上說,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在亞洲,屬於亞洲國家。
不過,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現實角度,土耳其都和歐洲走的比較近,還曾經是東羅馬帝國的中心,後來又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歐洲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從政治角度看,說土耳其是歐洲國家,也是對的。不過,中國一直宣稱土耳其是亞洲國家。
如果從足球或者體育的角度講,土耳其是加入歐足聯的,參加歐洲的各項體育賽事。至今為止,土耳其還沒有參加過亞運會。
㈡ 土耳其和中國哪個發達 土耳一其比中國發達嗎
2019年,土耳其的GDP為7537億美元,人均超9100美元,而同時期,中國的GDP是147530.8661億美元,人均10551美元。因此從經濟上來說,土耳其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均落後於中國,而且不管是土耳其還是中國,都還是發展中國家,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土耳其近年來GDP增速緩慢甚至停滯,而中國相對於土耳其發展則快得多,因此中國在未來,很可能要和土耳其經濟水平拉開很大差距,因此從經濟上來說,是中國更為出色,更為發達。但如果比較具體地點,則較難比較,因為中國地區之間差異較大,比如甘肅貧困地區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差距是很大的,如果拿中國較為落後的地區與土耳其比較,土耳其則可能占據優勢。
㈢ 土耳其發達還是中國發達
中國發達,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土耳其是世界第十六大經濟體。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2019年,GDP同比增長6.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3)土耳其和東北哪個發達擴展閱讀
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2019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動盪源和風險點增多,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㈣ 土耳其經濟在中東處於什麼水平中東風景最好的國家是不是土耳其
經濟在中東不算發達。
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
土耳其的風景算是中東比較豐富多彩的,因為它結合了東西方的文化,可以算比較好的了。
㈤ 國土多是山區的土耳其,為什麼他們的農業卻很發達
國土多是山區的土耳其,農業其實比較發達。耕地比例還是蠻高的,在國土面積為78.36平方公里公里中,算下來耕地差不多有24萬平方公里。小亞細亞真是中東很好的農業耕作區。首先來看一下土耳其在亞洲的位置。
在中東諸國中相對充裕的水資源,讓小亞細亞半島的繁榮延續到今天。糧食、蔬菜、水果和棉花在正常收獲年份可以自給自足。它們還出口到國外,成為世界第五大果蔬出口國和西亞僅有的兩個食品出口國之一。總而言之,土耳其農業的發達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也得益於制度、水利、科技社會人文環境的發展。
㈥ 土耳其發達還是中國發達
中國經濟總量和科技都更發達,但土耳其沒有人口問題和外交壓力,整體生活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㈦ 土耳其和中國比誰富裕
中東地區戰爭多,所以土耳其經濟不太穩定,現在在下降,人均與gdp都沒中國高了
㈧ 土耳其人
有部分史料有說到突厥後裔,在被漢王打敗後,部分投降漢朝,另有大部分向西遷移,其中少數甚至遷徙到了歐洲東部,南部,有史料證明匈牙利,奧地利人中有突厥基因.
土耳其人種中,也有突厥基因是無可置疑的.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兩個著名海峽以及馬爾馬拉海(統稱黑海海峽)把全國分成歐、亞兩部分,但大部分領土在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東連伊朗,東北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東南與敘利亞和伊拉克接壤,西北與保加利亞和希臘毗連,北臨黑海,西瀕愛琴海,南望地中海,是連接歐亞兩大洲的一個重要海陸交通要道。黑海海峽全長300多公里,是地中海與黑海海上交通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地形地貌
土耳其總面積81萬平方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沿海是狹長平原。亞洲部分主體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撥800-1200米。位於東端的大阿勒山海撥5150米,是全國最高峰。東部的凡湖(鹹水湖)是全國最大湖泊。東部是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大河流的發源地。中部在克澤爾河通向黑海。歐亞兩部分之間是黑海海峽。
簡史
土耳其人史稱突厥人,8世紀起由阿爾泰山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4世紀建立奧斯曼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始走向衰落。19世紀末,德帝國主義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了德國與英俄在中東的爭奪。20紀淪為英、德半殖民地。1914年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失敗。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國家元首》總統蘇萊伊曼.德米雷爾《政府總理》梅蘇特.耶爾馬茲(祖國黨)《主要政黨》祖國黨(執政)、民主左翼黨(執政)、民主土耳其黨(執政)、正確道路黨《人均國民收入》3,048美元《人口識字率》90%《平均壽命》67歲
政治制度
50年代起,土耳其的民主黨、正義黨、祖國黨先後執政。1991年10月,正確道路黨和社會民主人民黨組成聯合政府。1993年7月,兩黨繼續組成第二屆聯合政府。新政府上台後,確定加強社會治安、加速民主化進程和發展經濟為主要目標,取得一定成就。通過軍事鎮壓,嚴厲打擊了以庫爾德工人黨為主的反政府武裝活動。廢除了1980年"9.12"軍政權禁令,允許被取締的共和人民黨、正義黨、民族行動黨和工會組織恢復活動,進一步清除了"9.12"軍政權的影響。但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深。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的世俗國家,尊重人權,維護和平、正義與民族主義。大國民議會為唯一的立法機構。
行政區劃和人口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73個省,約600個縣,3.6萬個鄉村。
主要城市
伊斯坦布爾,全國經濟中心,662萬人;安卡拉,首都,260萬人;伊茲密爾,175萬人;阿達納,92萬人。
人口與宗教
1993年全國人口6,000萬人其中80%是土耳其人,15%是庫爾德人。99%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85%屬伊斯蘭教遜尼派。其餘為阿拉維派。土耳其是政教分離的伊斯蘭國家。
基本發展指標
經濟狀況
土耳其是中東地區農業較發達的國家之一,該國資源豐富,工業有相當基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2000美元,但進入90年代後,土經濟發展起伏很大,1993年增長率為7.3%,但1994年2、3季度起即下降了10%。
㈨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應該跟周圍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差不多吧。
土耳其屬發展中經濟,私有和公有經濟成分並存,主要以農業和製造業為基礎。雖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快於人口增長,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低於歐洲國家。
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使用一半左右的勞動力。在一般情況下,土耳其的大多數糧食作物可以自給。大部分可耕地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中小麥和大麥的種植面積最大。經濟作物(棉花和煙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狹窄海岸地區的低地得到大面積灌溉,生產榛子、無核小葡萄、葡萄乾和水果(包括柑橘、檸檬和甜瓜),也種植蔬菜供應國外市場。在常年長草的牧場,可牧放綿羊、少量的牛和山羊。森林主要是針葉林,大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主要分布在黑海周圍,至今很少開發。
采礦業以國有公司為主,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地方開採的鐵礦、煤、褐煤、鋁土和銅為國家重要的新興工業提供原材料。土耳其是主要的鉻鐵礦生產國,多數用於出口。由於國內石油資源有限(只能滿足1/6的需求),該國不得不花費大量外匯進口石油。2/3的電力由熱電廠生產,大約1/3的電力由水電站提供。
製造業使用大約1/10的勞動力,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盡管生產率低,但由於棉花在當地種植,工人工資也低,紡織業(包括紗線、織物和地毯)仍然是20世紀70~80年代增長迅速的工業,盡管生產率不高。石化工業在80年代初發展很快。土耳其已成為中東地區主要的鋼鐵生產國。工程機械工業也發展迅速。旅遊業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農村失業狀況比城市更嚴重,但在伊斯坦布爾以外,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仍然短缺。根據1947年頒布的勞工法,工會為合法組織,此後發展迅速;工人工會聯合會是最大的組織。70年代,土耳其許多非技術工人前往西歐國家(主要是西德)尋找工作,但80年代以後,去國外打工的趨勢已從歐洲轉向中東國家。政府在80年代執行緊縮開支計劃,同時由於在國外工人的匯款增加,使土耳其能夠大大抵消其長期存在的貿易赤字。
土耳其的鐵路系統總長度為8400千米,公路系統中只有大約1/7鋪有路面,但汽車運輸仍然佔主導地位。國際和國內海運依靠伊斯坦布爾港、伊茲密爾港和梅爾辛港,但石油化工產品的主要海運終點則在伊斯肯德倫附近。國際機場位於伊斯坦布爾、安卡拉和伊茲密爾附近。
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佔一半。主要出口貿易夥伴有德國、義大利和美國。伊拉克的石油是主要進口貨物。德國為土耳其提供了大量進口機器和設備。
產業:紡織、食品加工、汽車、電子、礦業(煤、鉻、銅、硼)、鋼鐵、石油、建築、木材、造紙。
失業率: 9.9%,未充分就業率:4%(2007年統計)。
貧困人口比例:20%(2002年統計)
出口:油、電力、服裝、食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設備。
進口:電力、機械、化學製品、半成品、燃料、運輸設備。
㈩ 中東三虎的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它們如今的軍事實力到底該如何排名
以色列是三個國家之中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其次就是伊朗這個國家,最後就是土耳其這個國家。這是因為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並且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密,以色列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美國最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以及援助,這也讓以色列的經濟發展以及軍事實力發展得到了有利的支撐,這可以說是伊朗和土耳其所不能比擬的。
這三個國家都是中東地區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也希望這三個國家能夠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以及穩定,希望中東地區早日擺脫戰亂的困苦,只有這樣中東地區的老百姓才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