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在二戰前叫什麼

土耳其在二戰前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06 02:19:05

『壹』 二戰前歐洲是哪19國,戰後新增的國家有哪些

二戰前
蘇聯、波蘭、德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芬蘭、丹麥、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英國、瑞士、南斯拉夫、羅馬利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被義大利吞並)、希臘、土耳其、奧地利(已被德國吞並)、捷克斯洛伐克(已被德國吞並)、梵蒂岡、聖馬利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
算上被已被吞並的幾國,應該是28個

二戰後
英國分裂出了愛爾蘭、馬爾他,成為了3個國家

蘇聯分裂出了 立陶宛、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俄羅斯(另外幾國不在歐洲部分,沒有算)成為了7個國家

南斯拉夫分裂出了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成為了6個國家

法國和西班牙之間分裂出了,安道爾,1個

共計45國

『貳』 二戰以前的土耳其國土面積

約78.3562萬平方千米。23年7月24日在瑞士簽訂的洛桑條約大致確定了直到今天土耳其面積。其中關於關於領土的部分摘錄如下:「獨立和領土完整,確認土耳其從黑海到愛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間的邊界;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亞美尼亞和庫爾德斯坦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歸土耳其所有;石油產地摩蘇爾的歸屬問題留待以後解決(1926年《英土協定》將摩蘇爾地區劃給英國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棄被英、法、意等國瓜分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等地的領土要求,並承認英國對塞普勒斯、義大利對佐澤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澤斯)群島的兼並」

『叄』 二戰前世界有幾個獨立國家

65個左右(因為部分是二戰中獨立)

首先申明,此獨立國家皆指法理獨立,如果各位非要拿著被外國干涉,喪失部分主權就說它不是獨立國家,咱也沒法。從古至今就獨立的均標為自古以來。
---------------------------------------------------------------------------------
美洲:美國1776 海地1804 巴拉圭1811 阿根廷1816 智利1818 墨西哥1821 瓜地馬拉1838
薩爾瓦多1841 尼加拉瓜1839 宏都拉斯1838 哥斯大黎加1838 巴拿馬1903 秘魯1822 巴西1822
玻利維亞1825 烏拉圭1825 古巴1902 多明尼加1844 厄瓜多1830 委內瑞拉1830
----------------------------------------
非洲:賴比瑞亞1847 衣索比亞1896 埃及1922
----------------------------------------
亞洲:日本(自古以來) 中國(自古以來) 伊朗(自古以來) 伊拉克1921
阿富汗1919 土耳其(自古以來) 尼泊爾1923 蒙古1921 泰國(自古以來)
沙烏地阿拉伯1927 黎巴嫩1943 敘利亞1941
----------------------------------------
歐洲:(不列出獨立時間,大部分都自古以來,除冰島為二戰時期獨立):蘇聯 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捷克 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波蘭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匈牙利 芬蘭 挪威 瑞典 冰島 瑞士 西班牙 葡萄牙 愛爾蘭 盧森堡 荷蘭 比利時 丹麥 梵蒂岡 克羅埃西亞 阿爾巴尼亞 希臘
-----------------------------------------
大洋洲:湯加(根據當時的國際法屬於主權國家,外交被英國控制,理論上只算半獨立)
(其他:紐西蘭 澳大利亞 加拿大當時是自治領,自治領的定義就是主權國家,但在當時,主權國家和獨立國家是兩回事,不像現在,主權一定是獨立的)

『肆』 土爾其是不是蘇聯分出來的

絕對不是.土耳其一直被沙皇俄國侵略領土.但是,其領土的主題部分(安納托利亞)從未被俄國佔領過.
所以,土耳其不是從蘇聯分出來的.
由於常年受沙俄侵略,所以土耳其與蘇聯的很多加盟共和國都是鄰居.比如,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甚至著名的克里米亞半島,也是沙俄時代,從土耳其手中,搶奪來的.

『伍』 土耳其在一戰時是德國的鐵桿盟國,到了二戰土耳其做了些什麼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同盟國共同作戰,最終戰敗,結果遭列強宰割。土耳其民族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於一九一九年,今日之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民族抗戰運動,擊退外國勢力。一九二一年一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廢蘇丹制,奧斯曼帝國正式滅亡。翌年十月二十九日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二戰土耳其是中立國,但它與德國的關系類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國的關系,都是親德但卻拒絕捲入戰爭。德國二戰後重建時,由於缺乏成年男性勞動力,從土耳其「引進」了大量勞工,因此現在在德國到處可見土耳其人。

『陸』 土耳其之前叫什麼帝國

是一回事,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為土耳其帝國或奧斯曼帝國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乘魯姆蘇丹國瓦解之際,打敗了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時,改稱蘇丹1324年,他們奪取東羅馬帝國的布魯薩,並定都於此從此被稱為奧斯曼帝國,這支土耳其人也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奧斯曼帝國在一些賢能君主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到1574年,勢力達到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版圖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6)土耳其在二戰前叫什麼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滅亡

奧斯曼帝國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同盟國方面作戰,失敗戰後又遭列強宰割,這時帝國開始無力維持,除了領土開始不斷丟失,國內也開始出現波動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舊無力回天尤其是一戰失敗後,大筆的賠償款,更是讓奧斯曼帝國瀕臨破碎

1921年1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廢除蘇丹制,結束了奧斯曼帝國的歷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而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至今難以恢復昔日的榮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以前是什麼帝國
奧斯曼帝國

伊斯坦布爾以前叫什麼
伊斯坦布爾以前也稱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康斯坦丁堡、新羅馬。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

伊斯坦布爾 原名叫什麼 是歷史上那些國家的首都?
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

土耳其在2千年前是什麼地方
土耳其兩千年前是羅馬的地盤。土耳其在遠古時代是久負盛名的赫梯帝國(又稱西台帝國),強盛霸氣,曾與古...

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一個國家。波斯帝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始於公元前550年...

奧斯曼帝國是不是土耳其帝國?都是何時建立和滅亡的?建立這是誰?帝國版圖是什麼樣的?(圖片)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

一戰時期土耳其是什麼王朝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文:د&a...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哪個民族?他們在何時滅亡了小亞細亞的一個帝國這個帝國的名字是什麼,又名什麼?
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代,滅東羅馬帝國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

土耳其和奧斯曼帝國什麼關系?
是指的一個國家,我們稱之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行哈里發體制,穆斯林佔主導地位,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與近...

『柒』 二戰歐洲戰場國家都在干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參戰了,只是主要戰場發生在歐洲,東亞,東南亞和北非。

美洲雖然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英國曾與德國在南美洲沿海發生過海戰,詳情可參見拉普拉塔河口海戰),但是許多國家仍然向軸心國宣戰並且派出遠征隊(比如巴西)或者向盟軍提供資源及幫助。

真正保持中立的,除了眾所周知的瑞士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國家,分別是:愛爾蘭,瑞典,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西班牙,沙烏地阿拉伯,阿富汗,北葉門,土耳其,安道爾,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和梵蒂岡。

中立國其實是「非交戰國家」。在二戰中,真正保持中立的國家是幾乎不存在的,就連瑞士也是打下過盟軍和軸心國的飛機的,這種情況實在不能算是中立,應該說是兩邊都得罪才是吧(事實上瑞士也在二戰的時候不僅被軸心國而且被盟軍「不小心」轟炸過,只是造成的損失不大而已)。

關於「非交戰國家」即為中立領土的基本國際法是在海牙公約(1907年)定下的,因此在這里就按照海牙公約對「中立領土」的定義來定義中立國家。

愛爾蘭。

雖然作為大英帝國的鄰居,然而愛爾蘭人堅決不想淌二戰這灘渾水,就算是被德國轟炸,被英國人和德國人擊沉商船,他們也堅決不加入戰爭。

就連炸彈扔到國都頭上,也休想讓他們從他們的島上挪移一步。英國人甚至為了防止門口有敵人,一度計劃過入侵並佔領愛爾蘭(W計劃),但看在愛爾蘭實在是人畜無害,戰線又鋪得太開,也就算了。所以愛爾蘭的中立從戰爭開始一直維持到結束,過著相對悠閑的小日子。

葡萄牙。

葡萄牙這個國家很迷,新國是法西斯政府,但是總被隔壁同門師兄西班牙眼睜睜地瞅著。

為了制約西班牙加入軸心國並入侵的野心,葡萄牙身為法西斯政府卻和盟軍走得更近,尤其是英國(一方面是因為英國在地中海沿岸的軍隊,一方面是歷史上持續數百年的軍事同盟)葡萄牙在二戰中與軸心國和盟軍均有貿易往來。

葡萄牙在二戰後期將亞速爾群島借給盟軍作為軍事機場以便針對德軍的潛艇進行攻擊(雖然本質上借給他們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英國人有佔領亞速爾群島的計劃並且知道打不過他們)。總體而言因為和西班牙互相牽制著對方,所以兩邊都按兵不動,大眼瞪小眼了一整場戰爭。

另外,雖然西班牙的藍色師中絕大多數是西班牙人,但是同為法西斯陣營的葡萄牙也象徵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力加入藍色師。

西班牙。

葡萄牙的鄰居是弗朗西斯哥·佛朗哥的長槍黨的地盤。在二戰之前,西班牙剛剛結束了一場血腥的內戰,保王的長槍黨戰勝了西班牙國名黨,西班牙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聯軍。

在建立了一個軍事獨裁政府之後,西班牙就閉門造車了,眼巴巴地瞪著隔壁鄰居葡萄牙看,雖然因為葡萄牙和盟軍的親近使得佛朗哥不敢動手,生怕牽扯進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沒有直接參戰,然而親近軸心國(在1935年的時候佛朗哥訪問過納粹德國並與希特勒會面。

希特勒表示對佛朗哥的事業的支持)的西班牙還是像軸心國提供了兵力支持,就是附屬於德國陸軍的47000人的藍色師,這支部隊在列寧格勒之圍和克拉斯尼博爾戰役中表現優異,是德軍中唯一一支被賦予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勛章的師團(藍色師勛章)。

他們在整個東線戰場上死亡人數22000人左右,而整支師團消滅了近50000的蘇軍有生力量。

瑞士。

眾所周知的萬年中立國瑞士中立的主要原因在於它作為世界的銀行,蘇黎世儲存的大量資金都可能被盟軍或者軸心國掠奪。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瑞士乾脆誰的陣營也不加入。

雖說如此,瑞士依賴於德國的煤礦進口(德煤佔了當時瑞士國家能量資源消耗的41%),因此私底下它還是跟鄰居德國有貿易往來。據說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盟軍轟炸了瑞士,瑞士也毫不示弱地用高射炮射下了盟軍的飛機。

德國也曾有過侵略瑞士的意向,因此派偵察機巡邏過瑞士阿爾卑斯山,然而剛進入瑞士的領空沒多久便也被瑞士人射下來了,作為回報,德國人也派了轟炸機轟炸了瑞士。在戰爭開始前,瑞士曾經預料過周圍國家戰爭時期入侵的可能性,因此在阿爾卑斯山中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因為瑞士多山的地理,這個國家易守難攻,再加上本身它對於德國的依賴性,德國最終便放棄了入侵瑞士的計劃。

瑞典。

雖然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然而在冬日戰爭(1939-1941)及後繼戰爭(1942-1944)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武器和人力資源,並組織了志願軍幫助芬蘭抗擊蘇聯的進攻。

此外,瑞典還提供鐵路運輸幫助德軍向芬蘭前線輸送物資和軍備(1941年6月到7月,德國第163步兵師從德佔的挪威經由瑞典向芬蘭運送大量的榴彈炮和坦克)並向德國進口鋼鐵。

然而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瑞典發現事態不對,便倒戈向盟軍,在芬馬克郡解放戰時向盟軍提供由挪威難民組建的挪威游擊隊作為幫助。瑞典在二戰期間收留了大量北歐反法西斯戰士和猶太難民,並暗中給予幫助。

波羅的海三國。

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在1938年7月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簽訂了中立條款,然而戰爭爆發時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無視波羅的海三國的中立性,迅速攻下並佔領了這三個國家。此後這三個國家先後出現了反蘇地下黨組織,然而很快被蘇聯秘密警察組織內務人民委員部扼殺。

為了防止更多的起義發生,蘇聯在波羅的海三國實行焦土戰術。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中,波羅的海三國被納粹德國攻陷,部分國民被納粹德國強征入伍(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附屬於德軍的愛沙尼亞第八步槍軍和附屬於武裝黨衛隊的拉脫維亞軍團)。

其餘的一些軍民逃亡芬蘭並加入了芬蘭軍隊抗擊蘇聯。立陶宛相對蘇聯而言更加歡迎德軍,並組織立陶宛秘密警察幫助德國搜捕蘇聯和波蘭的地下黨成員。

沙烏地阿拉伯。

沙特1939年9月的時候與德國斷絕外交關系,於1941年10月與日本斷絕外交關系。雖然正式外交層面上保持中立國家態度,然而靠石油賺錢的沙烏地阿拉伯把石油賣給了獅子大開口的美國。

1943年,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正式建交(沙烏地阿拉伯在1932年前還是一堆打來打去的沙漠小部落,內志酋長國戰勝了英國扶植的赫賈茲王國和奧斯曼帝國支持的舍邁爾山酋長國,成立沙烏地阿拉伯)。

阿卜杜勒-阿齊茲·阿爾-沙特國王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私下成為了好友。沙烏地阿拉伯允許美國在宰赫蘭建設軍事機場,但是沙特本國在1945年才向德國和日本宣戰,因此沒有什麼實際作為。

土耳其。

在二戰開始時土耳其還在從一戰的戰敗造成的動亂中恢復。二戰開始前,土耳其在1939年與英法簽訂互助合作條約。然而德國入侵法國後土耳其以出兵可能會導致與蘇聯產生沖突(蘇聯39-41年間與德國處於半同盟狀態)為由沒有出兵而保持中立。

1941年7月,保加利亞王國加入軸心國並允許德國經由國土入侵希臘與南斯拉夫。土耳其就慫了,跟德國簽訂了中立條約。土耳其產鉻(用來生產不銹鋼和耐火材料),而德國因為當時盟軍對他們的禁運令而缺鉻,所以作為不被入侵的條件,土耳其在二戰期間成為德國鉻的主要來源。

1944年看到德國人被打得七葷八素之後,土耳其就變跳了,於是和德國斷絕了外交關系並停止向他們供應鉻。1945年,看德國要戰敗了,土耳其趕緊巴結盟軍,並向德國宣戰,然而土耳其最後也並沒有出兵。

葉門。

國家一大半被英國人占著,沒有心情管二戰。

安道爾。

雖然理論上來說從一戰到現在一直跟德國人處在交戰狀態,但壓根沒有在乎。法國,說不要再從國家輸送地下黨。

列支敦斯登。

把資產移走。

摩納哥。

賭、娛樂。

聖馬利諾。

駐扎德國的醫務人員。

梵蒂岡。

壓根沒動。

(7)土耳其在二戰前叫什麼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捌』 二戰時土耳其是個什麼狀況

凱末爾死後,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麥特伊諾努(smet nnü)於1938年當選為土耳其第二任總統和人民共和黨主席,執政直到1950年. 伊諾努剛當上總統就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納粹德國和美英都竭力爭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陣營參戰.希特勒派特使游說伊諾努,而丘吉爾於1943年1月親赴土耳其的安達納,在一節列車車廂里密會伊諾努.同年4月,伊諾努密赴埃及,與出席第二次開羅會議的羅斯福和丘吉爾會晤. 在二戰初期,英美均覺得土耳其中立比較符合盟國利益,可以切斷德國與中東油源間的通道.但1942年盟軍戰事不利,丘吉爾一度希望土耳其參戰開辟中東戰線牽制德國,但羅斯福依然堅持土耳其中立較好.後來盟國考慮,土耳其一旦戰敗會造成無法收拾的災難性影響,因此還是決定讓土繼續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諾努雖然內心傾向盟國並且與美英領導人多次密晤,但他考慮,當時土耳其的凱末爾改革仍在進行中,經過多年戰亂的國民經濟並未完全恢復,仍需休養生息,而且土軍裝備與素質遠不能與德國相提並論,冒然與德宣戰將帶來一場民族災難.因此他決定繼續保護中立,同時與盟國保持友善關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戰後獲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蘇聯染指海峽. 伊諾努的計劃無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國家利益的聰明選擇,使土耳其在二戰中得到休養和發展,改革也繼續推進並獲得成功.二戰後,伊諾努就全面倒向美英並加入北約. 圖為1943年1月丘吉爾在安達納郊外一節列車車廂內密會伊諾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國的立場可見一斑.

希望採納

『玖』 第二次世界大戰把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分為兩大陣營:軸心國、同盟國。

1、軸心國

包括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主要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

軸心國的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日本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39年5月22日,德意兩國又簽訂了《德意同盟條約》(又被稱為「鋼鐵條約」)。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

2、同盟國

包括美利堅合眾國、蘇聯、大不列顛帝國三大反法西斯同盟國,和中華民國、法國、波蘭、加拿大等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1942年元旦,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並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德國、義大利、日本將法西斯戰爭和法西斯暴政強加於歐亞各國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國家同盟統一戰線建立與逐步發展和加強。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宣布對蘇聯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齊心協力打擊敵人。美國政府也發表了願意援蘇的聲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蘇聯衛國戰爭「將同各國人民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

主要國家:美國、英國、蘇聯、中華民國。

其他盟國包括:法國、波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斯拉夫、衣索比亞(稱為衣索比亞)、希臘、挪威、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等。

(9)土耳其在二戰前叫什麼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拾』 二戰時期的土耳其

他開始是中立的,後來傾向於同盟國了
當時隆美爾入侵埃及時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軍艦隊開火,如果真是那樣英軍本來就不妙的處境將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沒有這樣做~~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