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柱帝國滅亡後為什麼叫土耳其
Ⅰ 土耳其之前叫什麼帝國
是一回事,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為土耳其帝國或奧斯曼帝國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乘魯姆蘇丹國瓦解之際,打敗了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時,改稱蘇丹1324年,他們奪取東羅馬帝國的布魯薩,並定都於此從此被稱為奧斯曼帝國,這支土耳其人也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奧斯曼帝國在一些賢能君主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到1574年,勢力達到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版圖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1)塞爾柱帝國滅亡後為什麼叫土耳其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滅亡
奧斯曼帝國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同盟國方面作戰,失敗戰後又遭列強宰割,這時帝國開始無力維持,除了領土開始不斷丟失,國內也開始出現波動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舊無力回天尤其是一戰失敗後,大筆的賠償款,更是讓奧斯曼帝國瀕臨破碎
1921年1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廢除蘇丹制,結束了奧斯曼帝國的歷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而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至今難以恢復昔日的榮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以前是什麼帝國
奧斯曼帝國
伊斯坦布爾以前叫什麼
伊斯坦布爾以前也稱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康斯坦丁堡、新羅馬。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
伊斯坦布爾 原名叫什麼 是歷史上那些國家的首都?
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
土耳其在2千年前是什麼地方
土耳其兩千年前是羅馬的地盤。土耳其在遠古時代是久負盛名的赫梯帝國(又稱西台帝國),強盛霸氣,曾與古...
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一個國家。波斯帝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始於公元前550年...
奧斯曼帝國是不是土耳其帝國?都是何時建立和滅亡的?建立這是誰?帝國版圖是什麼樣的?(圖片)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
一戰時期土耳其是什麼王朝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文:د&a...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哪個民族?他們在何時滅亡了小亞細亞的一個帝國這個帝國的名字是什麼,又名什麼?
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代,滅東羅馬帝國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
土耳其和奧斯曼帝國什麼關系?
是指的一個國家,我們稱之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行哈里發體制,穆斯林佔主導地位,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與近...
Ⅱ 歷史上土耳其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嗎,如果是,請詳細說一下,謝謝
土耳其民族在中國古代史上稱突厥。公元8世紀時開始從阿爾泰山一帶遷入小亞細亞,約公元11世紀時,在安納托利亞東部建立塞爾柱王朝。13世紀末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是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版圖包括西亞、東南歐和北非國家。從17世紀起,奧斯曼帝國開始衰落。第一次世界大站期間,奧斯曼帝國參加同盟國作戰失敗,本土地為英、法、意等國的半殖民地。1919年凱末爾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擊退外國侵略。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任第一任總統。
殖民地是指國家已經完全滅亡,連形式上本國人建立的政權都不存在,而由外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直接統治的地區。從上述歷史來看,近代土耳其雖屢遭俄、英、德、法、意等國的侵略,其中英國在土耳其的侵略勢力尤其大,但形式上還有本國的政府存在,所以只能說它已淪為半殖民地尤其是英國的半殖民地,而不能說它是英國的殖民地。
Ⅲ 塞爾柱是現在的哪裡國家生卒年又是(----)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塞爾柱帝國
11世紀初,龐大的阿拉伯帝國開始土崩瓦解;14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開始在小亞細亞半島崛起。在此一衰一興的兩個帝國之間,西亞曾出現一個承上啟下、對世界歷史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帝國——塞爾柱帝國。
從公元10世紀起,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開始衰落。帝國的統治者哈里發窮奢極欲,朝政廢弛。各省地方勢力逐漸脫離了中央政權,割據一方,各自為政。這時,在帝國東部的伊朗境內,突厥人建立起伽色尼王國。它的最盛時期曾包括了現在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
10世紀中葉,中亞吉爾吉斯草原上的游牧突厥人中有一支開始向西南方向遷移。他們的首領叫塞爾柱,因此這支突厥人被稱為塞爾柱人。遷移中,他們皈依了伊斯蘭教。他們善於騎射,打起仗來非常勇猛,通過武力征服和合並其它一些小的突厥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擴張的慾望越來越大,其實力也增強了。1037年他們在塞爾柱的孫子圖格里勒·貝格的帶領下,打敗了伽色尼王國;立足伊朗後,又乘勝向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進軍。1055年,圖格里勒·貝格率部進入巴格達城,逼迫哈里發授與他「東方和西方的蘇丹」稱號。蘇丹意為「掌權者」,塞爾柱王朝以及後來許多伊斯蘭教國家的統治者都自稱蘇丹。就這樣,塞爾柱人的帝國建立起來了。為了區別於今後在小亞細亞建立的另一個塞爾柱帝國,歷史上把這個建都於巴格達的塞爾柱帝國稱為大塞爾柱帝國。到此,阿拉伯帝國已名存實亡,哈里發只是穆斯林世界的宗教領袖,其世俗的權力已經喪失殆盡。
任帝國蘇丹不到五年的圖格里勒·貝格,於1060年離開人世。他的侄子阿爾普·阿爾斯蘭繼任蘇丹,仍堅持對外擴張,東征西戰,身經百戰,由於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勝多敗少,為建立一個疆域遼闊的塞爾柱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曼齊克特戰役。
小亞細亞半島是扼守亞洲,通往歐洲的軍事要地。當時屬拜占廷帝國,其居民多為希臘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帝國強盛時曾多次企圖從拜占廷手中奪取小亞細亞,但未成功。新崛起的塞爾柱帝國也看中了這塊地方。1017年,阿爾普·阿爾斯蘭從南高加索出兵,向小亞細亞半島擴張。小亞細亞是拜占廷帝國的財政收入和兵員的主要徵集地,因此拜占廷全力抵抗塞爾柱人的入侵。雙方軍隊在凡湖附近的曼齊克特(現土耳其共和國東部)展開了決戰。塞爾柱人在阿爾普·阿爾斯蘭的指揮下,英勇奮戰,結果打敗了拜占廷軍隊,連拜占廷帝國的皇帝羅曼四世也成了俘虜。塞爾柱人乘勝一舉奪得了整個小亞細亞島,使塞爾柱帝國的邊界擴大至馬爾馬拉海邊,與拜占廷的首都君土坦丁堡隔海相望。
曼齊克特戰役,塞爾柱人的勝利標志著伊斯蘭教開始進入小亞細亞半島地區。也可以說,它為日後的奧斯曼帝國乃至現代的土耳其共和國奠定了立國的基礎。同時,曼齊克特戰役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拜占廷帝國,使它從此一蹶不振。而且也震動了整個歐洲,經拜占廷的請求,在教皇倡導下,西歐各國組織十字軍,發動了歷時數百年的十字軍東征。曼齊克特戰役對世界歷史產生的重大影響,遠遠超過這場戰役當時的作用和發起這場戰爭阿爾普·阿爾斯蘭的預料。
阿爾普·阿爾斯蘭死後,他的兒子馬立克·沙於1073年繼任蘇丹。他執政後,立即把擴張的矛頭指向西面。他先後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他的軍隊所向無敵,直打到西奈半島,威脅著埃及的阿拉伯法蒂瑪王朝。它的版圖由地中海東岸到印度河以西,北起高加索、小亞細亞,南到阿拉伯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此時是塞爾柱帝國的極盛時期。
1087年,首相莫爾克實行軍事采邑制,規定農民用實物繳納田賦,采邑主將田賦的一部分繳入國庫。采邑主的土地允許世襲。采邑主有了土地和軍隊就逐步滋生了獨立的想法,封建割據的局面在帝國里出現了。當1092年蘇丹馬立克·沙死後,朝廷內部王位的爭奪,又加劇了各地封建割據勢力的膨脹,很快就導致了帝國的崩潰。它分裂成了若干個塞爾柱小王國。這些小王朝的落後的游牧民族不久就被先進的當地民族推翻或同化。到12世紀中葉,歷史上的大塞爾柱帝國的一切痕跡就盪然無存了。但是,塞爾柱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國家卻是一個例外。
小亞細亞建立的國家,歷史上稱它為小塞爾柱帝國。它的創立者是蘇萊曼之子基利吉·阿爾斯蘭。蘇萊曼是大塞爾柱帝國的第二任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的堂弟,是當年負責駐守小亞細亞的大塞爾柱帝國的將軍。當大塞爾柱帝國分裂時,基利吉·阿爾斯蘭也就在他和父親經營21年的地區建立起獨立的國家,自稱蘇丹。
1097年,十字軍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打敗小亞細亞的塞爾柱人,並幫助拜占廷收復沿海的小亞細亞東部。隨後,十字軍的鋒芒便指向地中海東岸,拜占廷帝國自己再也無力向小塞爾柱帝同發起新的進攻,於是拜占廷與小塞爾柱帝國在小亞細亞對峙達200多年之久。
小亞細亞半島地處東西方交通的咽喉,當時又剛好處在各種軍事力量之間的真空地帶,形成了一段相當長的和平環境,這為塞爾柱人在這里開發生產、繁榮經濟創造了一個良好條件。東西方商人都到這里來做生意。在古老的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下,開始出現一種新的文化,即後來的土耳其文化。致使小塞爾柱帝國曾一度十分繁榮。1243年,小塞爾柱帝國被蒙古人打敗,淪為蒙古的藩屬。1302年,最後一個塞爾柱蘇丹死後,小塞爾柱帝國就在小亞細亞半島消失了。
13世紀初,由於蒙古人的擴張,中亞地區一部分突厥人被迫西遷。其中有一支於1230年到達小亞,被小塞爾柱帝國接納,並把同拜占廷接壤的瑟於特封給其首領奧斯曼作為領地。歷史上就把這支突厥人稱為奧斯曼人。14世紀初奧斯曼人以瑟於特為根據地,不斷向周邊蠶食,最後發展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軍事大帝國,即奧斯曼帝國。
Ⅳ 土耳其說自己的祖先是匈奴人, 可是今天的土耳其人為什麼是白種人
土耳其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在歷史土耳其人曾經建立過輝煌一時的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控制東西方交通長達四個世紀,迫使歐洲人尋找通往亞洲的新航路,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世界地理大發現。
後來蒙古人崛起,成吉思汗之孫,托雷之子旭烈兀入侵西亞。蒙古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地面上的所有塞爾柱人政權,只剩下了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羅姆蘇丹國。羅姆蘇丹國是塞爾柱突厥人所建立的最後一個政權,到1308年,這個政權被蒙古人消滅,塞爾柱帝國徹底滅亡。
但是在消滅羅姆蘇丹國之後,蒙古人並沒有在小亞細亞建立穩定的統治,於是原來羅姆蘇丹國底下的一個叫「奧斯曼」的突厥人小部落開始崛起,這個部落在隨後的一百多年中一步步的成長為一個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Ⅳ 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突厥和現在的土耳其是什麼關系
這要從中世紀時期開始說起……
公元六~八世紀,在中亞大草原突厥汗國統治的領土上,大概在如今土庫曼一帶,出現了一支部落聯盟——烏古斯部落聯盟。其中的人們被稱為烏古斯人,是突厥人的一支。
公元十一世紀,烏古斯部落聯盟的一支——塞爾柱突厥人,征服了整個波斯地區以及拜占庭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形成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
公元十一世紀,就在塞爾柱帝國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時,就在當地建立了一個附庸國——羅姆蘇丹國。
公元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向西擴張。有一支突厥人,因此被迫遷徙,依附於羅姆蘇丹國,並獲得了一塊封地。這支突厥人的部落首領去世後,他的兒子——奧斯曼繼位。之後,趁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建立奧斯曼蘇丹國。
之後,奧斯曼蘇丹國迅速強大起來,不斷侵襲拜占庭帝國的領土,使得拜占庭帝國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因其強盛,西方稱其為「帝國」。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覆滅。
公元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斯曼帝國爆發凱末爾革命。革命勝利後,奧斯曼帝國滅亡,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這就是土耳其與突厥人的關系由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