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與俄羅斯交界的海叫什麼海
1. 土耳其海峽連結了什麼海,是什麼洲的分界線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2. 土耳其海峽連接了什麼海和什麼海
連接了黑海與地中海。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2)土耳其與俄羅斯交界的海叫什麼海擴展閱讀:
土耳其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則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由於魚群季節性地透過海峽往返黑海,海峽地區漁業頗盛。兩岸樹木蔥郁,村莊、別墅星羅棋布。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3. 土耳其海峽位置的重要性。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蘇伊士運河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航運價值: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
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
軍事價值: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
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
現在,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
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4. 土耳其海峽又叫什麼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
土耳其海峽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組成,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土耳其海峽的地理條件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
5. 土耳其管轄的黑海海峽,對於俄羅斯來講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土耳其所管轄的黑海海峽,會直接影響到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一個地位。中東地區現階段則是美國佔主導地位,所以黑海海峽也就是美國跟俄羅斯互相爭奪中東的一個戰略要點。俄羅斯跟美國的問題就是在於敘利亞,俄羅斯跟敘利亞最近的一個距離就是黑海,想要從黑海到敘利亞去,則必須要經過土耳其所管轄的黑海海峽。土耳其雖然跟俄羅斯交好,但是也並沒有完全的傾向於俄羅斯,如果俄羅斯跟土耳其合作的話,勢必會對美國造成很大的麻煩。土耳其也藉此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搞搞震,為自己謀得利益最大化。
美國跟俄羅斯為了爭奪這個黑海海峽可以說是蠻費盡心思的,土耳其也依靠著這個黑海海峽從中獲利不少,其實美國跟俄羅斯實力都能夠壓住土耳其,可惜的就是土耳其也不是個慫貨啊,手中有王牌,別人也就不敢隨意亂動了。
6. 俄羅斯海上邊界為38000多公里 哪個國家同俄羅斯有海界
巴倫支海:挪威北部。黑海:烏克蘭,喬治亞。裏海:哈薩克,伊朗(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海岸線。。因為這個實際上是湖。。)
芬蘭灣----與芬蘭、愛沙尼亞。
波羅的海:波蘭,立陶宛。
白令海----與美國。
鄂霍次克海----與日本。
日本海:與朝鮮,日本。
7. 直布羅陀海峽,土耳其海峽,白令海峽屬於哪個國家
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語作Fretum Herculeum)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36哩);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公里(8哩)。海峽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爾(Trafalgar)角與南部的斯帕特爾(Spartel)角之間,寬43公里(27哩);海峽東端,在北部的直布羅陀岩赫丘利斯柱與南部的休達(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飛地)正東的阿科(Acho)山之間,寬23公里(14哩)。海峽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米(1,200呎)。海峽風向多為東風或西風,從北方進入西地中海的淺冷氣團,往往成為低層高速東風穿過,當地稱為累凡特(levanter)風。從大西洋有流速為2節的表面洋流向東經過海峽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於在深約122公尺(400呎)向西流動的較重、較冷的較鹹的洋流,因此海峽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為一個萎縮的鹽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路。
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以及馬爾馬拉海,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黑海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
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1.5公里,最寬處3200米、最窄處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處118米。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則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由於魚群季節性地透過海峽往返黑海,海峽地區漁業頗盛。兩岸樹木蔥郁,村莊、別墅星羅棋布。海峽最窄處隔岸分別修建了兩座軍事堡壘,亞洲部分的名叫阿納多盧城堡,建於1390年,歐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於1452年。兩座斜拉網式大橋橫跨海峽,其一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074米;其二名為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建於1988年,全長1090米。目前,土政府正籌備以BOT模式,用4年時間興建一條全長8公里的海底隧道,連通西岸的托普卡帕和東岸的希德拉帕夏,以貫通安卡拉經伊芳史丹布爾至歐洲的高速公路。
在希臘文中,博斯普魯斯意為「牛津渡」,即牛可涉水之地,這源於希臘神話。相傳,萬神之主宙斯愛上了珀拉斯戈斯王的公主愛莪,不料這一秘密被其妻天後赫拉發現了。於是,宙斯將愛莪變成一匹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的報復。而愛莪則涉水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尋找避難所
白令海峽:連接白令海與北極海的海峽,並在亞洲和北美洲大陸距離最近處將之分隔。平均深度約30∼50公尺(98∼164呎),最狹處約85公里(53哩);峽內島嶼羅列,包括代奧米德群島(Diomede Islands,約16平方公里〔6平方哩〕)及海峽南邊的聖勞倫斯島(約2,560平方公里〔1,000平方哩〕)。美蘇國界在此穿過。
白令海的部分海水流經本海峽入北極海,但大部分迴流太平洋。冬季常有暴風雪,海面為1.2∼1.5公尺(4∼5呎)厚的冰原所覆蓋。仲夏仍有浮冰留存。因1728年丹麥船長白令航行到此而得名。在冰河時期(Ice Age),本區海平面下降數百呎,使海峽成為亞洲與北美洲之間的陸橋,於是發生大規模的植物、動物以及人類的遷徙(約35,000∼20,000年前)。
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北連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在距今1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時,海水低於現在海面約100~200米,海峽曾是亞洲和北美洲間的「陸橋」,兩洲的生物通過陸橋相互遷徙。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白令海峽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多暴風雪和霧,尤其冬季,氣溫劇降,最低氣溫可達-45℃以下,海峽表層結冰,冰層厚達2米或更多,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結冰期,嚴重影響航行。海峽中海水主要是從北冰洋流來沿海峽西岸流入白令海,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海水沿海峽東岸流入北冰洋。海峽和沿岸地區生活著適宜冰雪生態環境的海豹、海象、海狗、海獺、海獅以及北極燕鷗等。
白令海峽是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約85千米寬,深度在30-50米之間。這個海峽連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白令海峽正中間有代奧米德群島(Diomede Islands)。
曾經有人提出建造一座跨白令海峽的大橋,連接美國的阿拉斯加和俄國的西伯利亞,可以稱為國際和平大橋。也有人提出一個通白令海峽的隧道。但是兩邊都是荒涼無人的地帶,很難收回建造的成本,現在還沒有任何正式決定。
在冰河時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峽成為一個白令海陸橋。考古學家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亞洲來的獵人,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後定居。
白令海峽地處太平洋與北冰洋之間。亞洲大陸東北端的選日涅夫角和北美洲大陸西北端的威爾士角,把大洋「擠」成了這條窄縫,兩地之間最近距離僅35公里,乘坐雪橇不到4小時就可以到達對岸。兩「角」夾峙的白令海峽中,有兩個分別屬於俄、美的小島,日界線便從兩島之間通過,因此,在兩個相距僅有4公里的地方,卻隔著一天的日期。白令海峽水深僅42米。據考證,1萬年前這里曾是連接亞、美大陸的一座「陸橋」。人類和許多動植物,早先曾通過這里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動物也從這里到亞洲「串門」。
威爾士角所在的阿拉斯加半島,是白令於1741年發現的,以後俄國皮毛商人還在這里建立了村落。但是,這片當年十分荒涼的冰天雪地,被沙皇於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代價賣給了美國。現在的阿拉斯加州,已經成了「能源的源泉」而身價倍增。
美國和前蘇聯政府商定,在白令海峽共建一座跨國公園,計劃共佔地296萬畝,美國一方的在阿拉斯加州的西沃德半島上,前蘇聯一方的在西伯利亞靠近白令海峽的楚科奇半島的頂端。這兩個地方都是人煙稀少、但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地方,是地球上難得的「沒有污染的地區」。這座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公園建成後,兩國人民可以自由往來其間,同時也將吸引各國的科學家和遊人前來考察和觀光。
應該對你有用!~~~~
8. 土耳其海峽的簡介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見下表: 土耳其海峽 海峽名 長度(km) 寬度(km) 主航道水深(m) 博斯普魯斯海峽 30.6 747~3700 27.5~124 達達尼爾海峽 61.0 1200~6400 57~92 連接兩海峽的馬爾馬拉海東西長約250 km,南北寬約70 km,面積11800 km2,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但水卻很深,最深處達1355 m,平均深度為183 m。 1973年,土耳其政府投資近20億美元的資金,建成了橫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大橋,橋長1560 m,其跨度1074 m,居當時世界的第四位、歐洲第一位。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 m,水面無任何橋墩,橋兩岸各有一座高165 m、分別重5萬噸和6萬噸的門字形橋塔,由兩根粗大的鋼索(每根由1萬多條5毫米粗的鋼絲擰成)牽引。大橋建成後顯著改善了海峽兩岸的交通條件。至1998年底累計已有5.7億輛汽車通過大橋,每日平均達6萬余輛。1998年7月,在離這座大橋8海里的地方,又架設了第二座現代化公路吊橋。近年來,土耳其政府又在籌劃修建海峽隧道。屆時建成後將更方便亞歐的交通和經濟貿易往來。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無論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繫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閑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參考資料: http://www.n318.com/e/freeja/cz/qinianji/rjbxjcdl/200605/e_337498.html
9. 土耳其的黑海海峽,對俄羅斯來說意味著什麼
黑海海峽被稱作“天下咽喉”,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此海峽就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過達達尼爾戰役戰役。這可以看出黑海海峽的重要性,這個地方不僅僅對土耳其一個國家有益,這個地區還對俄羅斯有著重大的用處。
烏克蘭貌似已經被仇恨沖昏了頭腦,只要是俄羅斯,就是反對,反對,再反對。絲毫不考慮自己國家的實力,考慮完全不全面。單單從自己國家的利弊考慮,也不想想其他國家是否會真的配合。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自導自演的計劃,真是可笑之極。這可是俄羅斯的重中之重的寶地呀。
10. 著名的亞歐間的海峽是什麼海峽
土耳其海峽。
亞歐兩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非歐兩洲: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土耳其海峽
海峽名 長度(km) 寬度(km) 主航道水深(m)
博斯普魯斯海峽 30.6 747~3700 27.5~124 。
達達尼爾海峽 61.0 1200~6400 57~92 。
連接兩海峽的馬爾馬拉海東西長約250 km,南北寬約70 km,面積11800 km2,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但水卻很深,最深處達1355 m,平均深度為183 m。
土耳其北部的黑海,面積43.64平方公里,介於甘肅省與雲南省之間。黑海這么大的面積,卻只有一個狹窄的出口,也就是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下簡稱海峽A)。黑海岸邊,順時針方向,有六個國家: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和喬治亞。
黑海國家要去地中海,就必須經過土耳其的海峽A。海峽A全長30.4千米,最寬約3.6公里,最窄約708米,最深約120米,最淺只有27.5米。這么狹長狹窄的地帶,過往船隻都必須取得土耳其的通行許可,要想矇混過關太難了。一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敗,國際託管了海峽兩岸,很大一個原因是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到1936年,聯合國才把這里歸還土耳其。
二戰之後,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蘇聯(在這個地區是克蘭、俄羅斯和喬治亞)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冷戰時西方就利用土耳其來封鎖以上幾個國家,那時可看做是資本主義鎖住社會主義。冷戰後蘇聯解體,這些國家個個與土耳其苦大仇深,土耳其仍對這些國家進行選擇性封鎖。
來看被鎖住的這幾個國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喬治亞這四國,除了黑海有海岸線,其他領土都在陸地上,一旦海路被封鎖,與內陸國就沒有區別了。俄羅斯雖然海岸線很長,但大多數都在北冰洋裡面,用處不大。而黑海的海港,是俄羅斯最南部的海港,也是最靠近地中海的海港,戰略地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