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為什麼不敢打土耳其
A.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為什麼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原因:
1、雖然中東的石油可望而不可即,在當時的情況,遠沒有直接入侵蘇聯,獲得其石油資源來得實在。然而德國進攻蘇聯,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奪取重工業基地,摧毀蘇聯工業,避免形成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東西對峙。
3、中東的石油,主要是運不過來,中間的戰略要地被英軍控制,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就是要幫助義大利去拔掉這顆釘子,都打到了敘利亞了,最後被蒙哥馬利打敗了,義大利軍隊不堪一擊,因為沒有撬棍打不開彈葯箱都投降,給德軍拖了後腿。
所以歷史沒有給予第三帝國征服世界的機會。希特勒把其對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狂熱和偏執壓倒性地置於第三帝國的國家利益之上,這是導致德國難以產生深謀遠慮的大戰略,最終不得不坐視「失去的勝利」的最根本原因。這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之「不幸」,卻是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整個人類之大幸。
B.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沒有攻擊土耳其
熟悉二戰的朋友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德國的戰力可謂是十分強大,依靠強大的空軍作為後勤支援,配合以“閃電戰”的思想,在地面機械化部隊的牽引下,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攻陷了大半個歐洲,將戰車一直開到了英國附近,有包括法國和波蘭在內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征服,此時的德國戰力可謂是十分強大。而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干半島的色雷斯東部地區,地跨歐亞兩大洲,扼守土耳其海峽(黑海海峽),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歷來是各國戰爭時期的紛爭之地。而在整個歐洲都陷入一團戰火的狀況下,身為歐洲邊境的土耳其卻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而德國也貌似沒有對土耳其動手的行為,這不禁讓人產生了疑問。因為拿下土耳其德國軍隊既可以直接進軍中東,直取印度,又可以完成對蘇聯的戰略包圍,那麼為何一直到二戰結束都始終未見德國對土耳其動手呢。
最後也是德國自身的的原因,我們知道在一戰之後德國的軍工體系被肢解,但是其之後默默的悄然建設軍隊力量,這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空軍,其次是陸軍,但是海軍卻一直是德國的弱項,由於海軍艦艇建設動靜太大,德國一直無法有效將其隱蔽,因此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力量在歐洲來說是戰力比較弱的。而德國想要攻擊土耳其就必須要經過地中海,雖然英國戰力有損,但是海軍是其強項,而地中海也一直處在英國的保護之中,因此德國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在海上去與英國抗衡,這也是不攻打土耳其的一個主觀原因的所在。
C. 二戰時期,德國為何不攻打中東西亞這些石油多的地方
第一個原因是: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中東也產油,但它不是世界上主要的產油地區。當時,世界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蘇聯、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羅馬尼亞、東南亞等地。中東僅佔世界石油產量的5%。20世紀50年代後,中東成為世界主要產油區。因此,德國人對中東石油的渴望不高。
德國並不是沒有考慮過玩中東石油的想法,只是沒能在北非戰場上贏得英國。如果真的最後佔領了整個埃及,那麼巴勒斯坦的英國人也會撤退,那個時候伊朗的石油就可以通過陸運加海運的方式很輕松的運到德國人手中,義大利雖然打仗不行,但是跑跑後勤還是可以的。現在來看,德國打下中東及地中海一帶就對了,一來這里離義大利和德國並不遠,隆美爾就在這里戰斗過。
D. 為什麼德國沒有進攻西班牙或土耳其,還有其他歐洲國家
西班牙是中立國(其實就是第3帝國的附屬國),土耳其因為進攻俄國的計劃拖延而改變。
E. 二戰時土耳其為什麼不參戰
1、一戰時期,土耳其加入了德國一方,結果戰敗,喪失了大量的領土,所以對參戰存在顧慮。
2、歷史上,土耳其和俄羅斯一直都有領土糾紛,十次俄土戰爭的經驗教訓讓土耳其慎重。
3、土耳其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一旦參戰,就要受到德國的控制,難以擺脫。
所以,土耳其做出了偏向德國的中立,向德國提供資源
F. 二戰中,瑞典,瑞士和土耳其是怎麼保持中立的德國為什麼不侵略它們
瑞典屬於早期的中立國之一,國土居於北歐,礦產豐富,資源豐富,軸心國同盟對其只是資源的需求,並未對其進行打擊,況且對於沒有太大威脅的國家,那些本國的政府統治起來會更好。
瑞士,早期中立國,即使荷蘭,比利時等地中立失敗,但是瑞士保留了下來,原因在於瑞士的實力以及經濟上的優勢,軍隊沒有威脅,正好作為保留的好工具。
土耳其,一戰戰敗國之一,對蘇聯並不依附,且沒有大量的軍事實力以供消耗,所以不必擔心這一點。
總的來說,還是本國的統治機構統治起來會更好,至少相比軍事佔領,還是有極大的優勢的。
尤其是作為統治的工具,會減少兵力的分散,這樣還是很好的選擇,因此德國並未閃擊這些國家。
G. 希特勒為什麼不打土耳其
土耳其狡猾的很
一直周旋在德蘇盟國之間。戰後還成為了北約成員國。
義大利入侵巴爾干時他明確保持中立,賣了希臘和保加利亞
然後跟蘇聯曖昧。
德軍第一次對蘇作戰戰果輝煌
震懾了土耳其,於是土耳其開始像德國拋媚眼
當盟軍和蘇軍扭轉戰況,他們態度180度大轉彎,又跑到盟軍懷抱里
最後盟軍為了能讓土耳其參戰答應了一大堆條件。
德國和義大利也一直沒抽出功夫打到他那裡去
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都嚷嚷著兵源和物資不足。
H. 二戰時有兩個小國家,德國為什麼一直沒敢打呢
二戰時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雖然這兩個國家處於希特勒佔領國家的包圍之下,希特勒也沒有真正下手。而這兩個國家所謂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有很多交易,迫於德國威懾也只能這樣做了。(箭頭所指國家都是中立國)
瑞士這個中立國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國等一些國家做貿易,瑞士是一個銀行業發達的國家,瑞士成了當時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
瑞士的醫葯、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二戰中沒少向德國輸送這些物質,很多德國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換取大量的物資。瑞士僅僅在1940年就貸款給德國1.5億瑞士法郎用於戰爭。德軍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義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讓德軍快速到達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