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神塔現在干什麼
1. 土耳其金字塔是誰建造的
2000年前,在土耳其東部有一個叫做"庫瑪坎內"的小國。隨著歷史的流逝,小國早已不復存在,但是至今還留下了不少堪稱是古代阿納托利亞瑰寶的古跡。在海拔2100米的奈姆爾特山上還聳立著一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金字塔和神像。
奈姆爾特山頂上的金字塔高50米、直徑100米,是用拳頭大小的鵝卵石堆積起來的。這是公元前63年統治"庫瑪坎內"王國的安提阿卡斯一世為自己建造的永久安息之地。從塔的外觀上來看,它與埃及金字塔不一樣,這是一種三角形錐體。但是從其建築的宏偉規模來說並不比埃及金字塔遜色,所以人們把它稱之為"土耳其的金字塔"。
金字塔旁的神像高達8~10米,其身軀是由若干塊大理石雕鑿而成,僅石像頭部就有三四米高,用整塊大理石雕鑿,每塊重達數噸。
2. 土耳其金字塔探秘講的是什麼
2000年前,在土耳其東部的內陸高原,背靠連綿不斷的托羅斯山脈,有一個叫做「庫瑪坎內」的小國。隨著歷史的流逝,小國早已不復存在,但是至今還留下了不少堪稱是古代阿納托利亞瑰寶的古跡。在海拔2100米的奈姆爾特山上還聳立著一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金字塔和神像。由於地處偏僻,這個遺跡從發現到現在還不到100年,真正的發掘只有30年。直到20世紀60年代為此,從首都安卡拉到奈姆爾特山之間1000多千米,連一條簡單的公路都沒有,交通十分不便。所以,除了當地放牧者和獵人登山外,很少有旅遊者前來觀光。幾年前,土耳其政府修築了一條通向奈姆爾特山的公路,這才使遊人有幸前往瞻仰。
在奈姆爾特山上有一座用拳頭大小的鵝卵石堆積起來的高50米、直徑100米的三角錐形塔,這個人造的塔構成了奈姆爾特山真正的山頂。這是公元前63年統治庫瑪坎內王國的安提阿卡斯一世為自己建造的永久安息之地。
安提阿卡斯一世為什麼要在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修建自己的陵墓,隨著他的長眠,這將永遠是個不解之謎。但是,可以想像這位統治者是受權欲的支配選中了這塊地方。在當時他統治的庫瑪坎內王國境內,奈姆爾特山最高,堪稱是王國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難怪他死後也要安葬在那裡,好讓他的臣民們望遠看到他的存在與力量。事實上,歷史是對他最好的嘲諷。在他死後100年,王國就被羅馬帝國吞並。庫瑪坎內王國猶如曇花一現,很快從歷史舞台上消失。
從塔的外觀上來看,與埃及法老修建的四方形金字塔不一樣,這是一種三角形錐體。但是從其建築的宏偉規模來說,它並不比埃及金字塔遜色,所以人們把它稱之為「土耳其的金字塔」。
在塔前東西兩側築有用巨石砌成的長長平台,平台上各矗立著5尊高達8~10米的巨大神像。東側設有祭台,供祭祀太陽神用。西側平台後有一道用巨石建起的影壁,牆上銘刻著庫瑪坎內王的豐功偉績和王國的法律等。在柔和的陽光下,佇立在藍天中的石像顯得更加高大雄偉,使人感到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存在,它與背後聳立著的金字塔尖交相輝映,使周圍的氣氛顯得更加肅穆靜謐。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強烈的地震,使重達三四噸的石像頭一個個被震掉在地上。東側石像的頭凌亂地躺在地上。但是,西側的石像頭卻個個威武地豎立在地上,而且基本上完好無損,依舊保持著當年雕刻時英俊、灑脫的容顏。宙斯神庄嚴肅穆;頭發上裝扮著蔬菜果物的命運女神福妥娜溫柔甜美,盡管鼻子與下巴已經磕掉,但是美麗的風韻猶存。他們的目光望遠凝視著西方。在西邊平台兩側還有巨大的獅子和浮雕,守護著神像。
2000年前,橫跨歐亞兩洲的庫瑪坎內王國受到了東方波斯與西方希臘、羅馬兩大文化的強烈影響,這從東西兩個平台上並排著5尊神像的姿態可以窺見。它們既代表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如主神宙斯、戰神阿瑞斯、大力士赫克勒斯,又表示了波斯神話中的主神奧洛馬坦斯和阿爾泰蓋內斯,以及庫瑪坎內臣民心目中的神安提阿卡斯一世。這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反映了當時文化、藝術和生產技術已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對這些高達8~10米的神像而言,盡管其身軀是由若干塊大理石雕琢而成,但石像頭部是用整塊大理石雕琢,有三四米高,每塊重達數噸。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要把這些石料從30千米以外的採石場運到這兒,又要把它運上這陡峭的山頂,庫瑪坎內王國的人們是如何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的呢?難道在2000年前他們就掌握了某種先進的技術嗎?要揭開這個謎底還需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共同努力!
3. 堤塔神是什麼
普羅米修斯(古希臘語:Προμηθεύς;英語:Prometheus),在希臘神話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最早的泰坦巨神後代,名字有「先見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
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是提坦神普羅米修斯創造的。(普羅米修斯含義是深謀遠慮)他也充當了人類的教師,凡是對人有用的,能夠使人類滿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給人類。同樣的,人們也用愛和忠誠來感謝他,報答他。但最高的天神領袖宙斯(Zeus)卻要求人類敬奉他,讓人類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獻給他。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辯護時觸犯了宙斯。
作為對他的懲罰,宙斯拒絕給人類為了完成他們的文明所需的最後一物:火。但機敏的伊阿珀托斯的兒子普羅米修斯,馬上想出辦法,補救這個缺陷。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陽車那裡,當它從天上馳過時,他將樹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樹枝燃燒。他持著這火種降到地上,並帶給了人類,即刻第一堆叢林的火柱就升到了天上。宙斯,這發雷霆者,當他看見火焰從人類中間升起,且火光射得很廣很遠,這使他的靈魂感到刺痛
4. 傣族人民在潑水節時建在水井上的神塔作用是什麼
防止灰塵落入水井
5. 授神塔在哪
她坐落在寧姆格福的北方,【升降梯旁房間】篝火,出門向圖3紅標處跑酷,順著路到達圖4位置並向紅標處進發並走到盡頭,橋上有3名巨人(可無視),而橋的盡頭有一個傳送門,進入傳送門就到達神授塔門口啦。
蓋利德神授塔】她坐落在蓋利德的北方,具體位置如圖1。來到神授塔塔前的懸崖,沿著樹根跳到圖2紅標處,爬上爬梯之後就是快樂的跳跳樂啦。而塔的最底端有著一名boss【神皮使者】
【利耶尼亞神授塔】她坐落在利耶尼亞的東邊,具體位置如圖1。此神授塔進入必須先推進雪魔女支線,獲得顛倒像後將其放到書齋入口星像儀的基座上!沿著路線走就可以到達神授塔西亞壇神授塔】她坐落在王城的西南方向,具體位置如圖1。首先來到王城城外西方向的【封印坑道】位置如圖2,此坑道的出口便是神授塔的門口!
6. 考古家在打開遭洗劫倒塌又重修的神塔地宮後,發現了什麼
一部《新白娘子傳奇》,讓世人知道雷峰塔,但雷峰塔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道。雷峰塔又叫皇妃塔,或西關磚塔,是吳越國王錢俶為謝佛恩所建。建成後的雷峰寶塔歷經戰火摧殘折磨,於南宋年間開始重建。重建後的雷峰塔與落日相印生輝,又被譽為「雷峰夕照」。清末民初,因盛傳塔磚具有辟邪作用,前來偷挖塔磚的人絡繹不絕。雷峰塔終因不堪重負於1924年轟然倒下。
鐵函裡面還有一座四角銀色鎏金塔。據悉,鎏金塔機關重重,設計極為巧妙,至今仍無法打開鎏金塔的金棺,其中是否藏有佛螺髻發舍利也還是一個謎團。
7. 世界八大奇跡是什麼
1、吉札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王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古代世界七大奇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大多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在首都及尼河上游西岸吉等地。
吉札金字塔左便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是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石灰岩,部分為花岩。
埃及共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局宛如迷,古代埃及人是用什麼方法建造它呢?
2、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建的宙斯神像是世上最大的室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在此行。址位於希臘西海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由雕刻家Pheidias。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著,神殿的面41.1米乘107.75米。
3、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與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4、巴比倫空中花園
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的,並沒有真的看到,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5、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提密斯神殿絲址估計位於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大約在土耳其的Izmir(Smyrna)南面50公里。
6、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見建築物。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峻;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7、毛索洛斯墓廟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
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8、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切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聯邦和馬爾他(Malta)的安帝哥尼(Antigonids) 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聯邦得到大批占利品,為了紀念這場戰仗,他們便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8. 巴別通天塔現在還存在么有人進去過么
巴別通天塔現在還存在
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所在地5000年前是一馬平川,那裡曾屹立著一座無比壯觀的巨塔——「巴別」通天塔。它為何稱作「巴別」塔?它真的能夠「通天」嗎?它到底是派什麼用場的?
人們並不知道「巴別」塔最初從何而來,只知道早在遠古時代,它就走進了猶太人的《聖經·舊約》之中。
根據猶太人的《聖經·舊約》記載:洪水大劫之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於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由於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
在希伯來語中,「巴別」是「變亂」的意思,於是這座塔就稱作「巴別塔」。也有人將「變亂」一詞解釋為「巴比倫」,稱那座城叫「巴比倫城」,稱那座塔叫「巴比倫塔」。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一詞彙(「巴別」)在兩種語言里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有緣由的。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拆毀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燒掉神廟,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在巴比倫多半淪為奴隸,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倫城,直到70年後波斯帝王居魯士到來才拯救了他們。亡國為奴的仇恨使得猶太人刻骨銘心,他們雖無力回天,但卻憑借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憤怒。於是,巴比倫人的「神之門」在猶太人眼裡充滿了罪惡,遭到了詛咒。他們詛咒道:「沙漠里的野獸和島上的野獸將住在那裡,貓頭鷹要住在那裡,它將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居住。」
事實上,「巴別」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親之前就已存在,古巴比倫王國的幾位國王都曾進行過整修工作。但外來征服者不斷地將之摧毀。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來薩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後,也開始重建「巴別」通天塔,他在銘文中寫道:「巴比倫塔年久失修,因此馬爾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頂要直插雲霄。」但尼布甲尼撒之父只將塔建到1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則「加高塔身,與天齊肩」。塔身的絕大部分和塔頂的馬爾杜克神廟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備受人稱贊的「巴別」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來薩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
這座塔的規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覽巴比倫城時,對這座已經受損的塔仍是青睞有加。根據他的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台上,這些高台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邊長大約90米,塔高約90米。據19世紀末期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實際的測量和推算,塔基邊長約96米,塔和廟的總高度也是約96米,兩者相差無幾。「巴別」塔是當時巴比倫國內最高的建築,在國內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們稱它「通天塔」。也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傳說中的「巴別」通天塔
將塔修得如此高大,真的是如《聖經》中所言,要讓失散四方的人們有一個集中的地方嗎?
顯然不是。人們普遍認為,「巴別」塔是一座宗教建築。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僕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在「巴別」塔里,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大規模的典禮活動,成群結隊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趕來朝拜。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馬爾杜克神廟,分別稱上廟和下廟。下廟供有神像。上廟位於塔頂,裡面沒有神像但金碧輝煌,由深藍色的琉璃磚製成並飾以黃金。巴比倫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來侍奉他們的神靈。大殿內只有一張大床,床上「鋪設十分豪華」(如同希臘和羅馬貴族一樣,美索不達米亞貴族也是躺著進食),床邊有一張飾金的桌子。廟里只住著一位專門挑選出來陪馬爾杜克尋歡作樂的年輕美貌的女子。僧侶們使人們相信,大神不時地來到廟里並躺在這張床上休息。只有國王和僧侶才能進入神殿,為馬爾杜克服務和聽取他的教誨;這種超級神聖的東西是同老百姓無緣的,他們只能遠遠地敬拜心目中的神靈,因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經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據希羅多德記載,神像和附屬物品一共用去黃金800泰侖,摺合現價約值2400萬美元。考古學家曾經在僧侶的一住處發現一隻石鴨,上有銘文「准秤一泰侖」,石鴨約重29.68公斤。如果希羅多德的記載可靠,則照此推算,馬爾杜克神像連同附件一共重約23700公斤,都是純金所鑄或製作!除了神靈,誰能享受如此高的禮遇?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除了奉祀聖靈還有另外兩個用途。其一是尼布加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顯示個人的榮耀和威嚴,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討好僧侶集團,換取他們的支持以便穩固江山。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廟林立,僧侶眾多。僧侶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影響著人民,而且掌握著大量土地和財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們的支持,恐怕王位也會風雨飄搖。這種憂慮不是多餘的,據歷史學家研究,尼布甲尼撒之後,新巴比倫王國迅速衰落,以致波斯人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巴比倫城,這與失去僧侶集團的支持有
莫大關系。
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認為,「巴別」塔是一個天象觀測台。新巴比倫人信仰拜星教,星體就是神,在他們的神話中,馬爾杜克是木星。新巴比倫王國的僧侶們神秘地登上塔頂,難道真的是侍奉半躺在床上的馬爾杜克大神嗎?對此希羅多德頗不以為然,現代學者更不相信,說不定正是他們半躺在床上觀測天象呢!而且,人類早期的天文知識直接產生於宗教和巫術之中,掌握這些知識的多是僧侶。新巴比倫人取得了當時世界最傑出的天文學成就,這座塔的功勞恐怕不可抹殺。
也有人認為,「巴別」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層是祭祀用的神廟,塔頂則是用於軍事瞭望的哨所。
不管怎樣,5000多年以前,當世界上多數民族還處於茹毛飲血的蒙昧時代,在古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的地方,一座氣勢磅礴、巍峨雄偉的通天塔拔地而起,這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更不能不使當時的見聞者想入非非。
正是這座塔使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攻下巴比倫後,即被「巴別」塔的雄姿折服了。他不僅沒有毀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後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門南基(埃特門南基是「巴別」塔的另一個名字,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然而,後來「巴別」塔終於毀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怨恨巴比倫人民的拚死反抗,恨屋及烏,下令徹底摧毀巴比倫城,「巴別」塔厄運難逃,變成一堆瓦礫。即使如此,以熱愛文化名垂青史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愛慕它的雄姿。公元前331年,他遠征印度時,特意來到了「巴別」塔前,英雄與奇觀的對話大概只有彼此才能知曉。他一度要修復這座傳奇般的建築,下令全部拆除舊塔,一座更加宏偉壯麗的神塔眼看著有救了。然而,這只是讓人空歡喜而已。據說,此時,一隻患有瘧疾的蚊子叮了他一下,這位文治武功蓋世的一代天驕於是一命嗚呼,「巴別」塔也就備受冷落了。事實是,這項工程實在是太大了,僅清理廢塔就需要一萬人工作兩個月時間,於是,他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幾千年下來,這座塔已變成了廢墟,真的應驗了猶太人的詛咒。即便如此,幾千年後的考古學家科爾德維見到它時,仍由衷地發出了贊嘆之聲。科爾德維寫道:「盡管遺跡如此殘破,但親眼看到遺跡是絕非任何書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碩大無比,『舊約』中的猶太人把它看作人類驕傲的標志,四面是僧侶們朝拜的豪華的殿堂,許多寬敞的倉庫,連綿的白牆,華麗的銅門、環繞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敵樓。當年這樣壯麗豪的景象,在整個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
9. 神塔在尤文為何混不開
因為現在尤文的邊路沒有足夠的傳中,塔哥根本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點,論沖擊力和單兵作戰的技術,他又沒有阿貓強,所以老拉喜歡用阿貓和皮隊的組合~~當然在歐冠賽場上,還是主用塔哥的~~至於蓋子,我不是很看好他的傷愈回歸,因為現在尤文的邊路真的不行,蓋子這樣類型的前鋒,基本沒有用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