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外債為什麼會有人買
Ⅰ 土耳其股市崩盤,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最近土耳其爆發了貨幣崩盤啊,那麼土耳其股市崩盤,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那土耳其這次爆發的危機對全球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歐洲啦,因為畢竟。投資土耳其的大多還是歐洲嗎?土耳其經濟增長花不上錢了,對歐洲股市和歐元都會有影響,那對於我國來說啊,我們國家本來跟土耳其的生意就不是很多,也沒有大量的投資,所以說直接的影響不是很大。
Ⅱ 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貶值原因是什麼呢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直觀效應就是貨幣貶值,現代社會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通貨膨脹,只不過這個過程非常不明顯,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過程。而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也是由於通貨膨脹的緣故,只是土耳其通貨膨脹經歷的時間過程非常短暫。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土耳其政府沒有把這些錢用對地方,錢沒有流向實體經濟,簡單的來說就是市場上的錢變多了,但是市場上可以購買的商品卻還是那些。如果土耳其政府能夠遇見到這一點,將錢投入實業,也許就不會發生現在這種情況了。
Ⅲ 為什麼土耳其貨幣瞬間崩盤中國卻沒有
土耳其里拉崩盤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結果。
土耳其本身政局不穩,2016年軍事政變失敗,土耳其由議會制變為總統制,其任期可長達2029年。再加上多發恐怖襲擊,經濟增速已經放緩至3%,投資前景大不如前。
土耳其外債佔GDP比重55%,經濟嚴重依賴外資直接投資。也就是說,一旦外資撤離,會對其經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川普對土耳其增加關稅,是外資撤離導火線。
為了留住資金,土耳其的對策是加息,目前土耳其利率在17%以上,但是土耳其通脹嚴重,通脹率在15%以上,也就是說實際利率也就2%,留不住資金。
外資撤離,在外匯市場上拋售里拉,買進本國貨幣,里拉一泄如注。
如果土耳其有充足外匯儲備,那麼土耳其能通過在外匯市場上買進里拉來穩定匯率。但是截至今年5月,土耳其外匯儲備已低於外債總額90%。也就是說,土耳其外匯儲備嚴重不足。
中國雖然同樣和被美國加征關稅,但是中國政局穩定,經濟增速比較穩健,不存在特別嚴重的政治風險。外資佔中國GDP比重為1.2%,而且中國外匯儲備差不多是外債總額的兩倍,即便外資撤離,中國外匯儲備也足夠維持當前匯率穩定。
所以,中國貨幣不會像土耳其里拉一樣崩盤。
Ⅳ 土耳其為什麼能借到大量歐洲的外債
土耳其地跨歐亞兩洲,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政治軍事交通要道,如果土耳其出現問題,這里必定是個火葯庫,俄羅斯必定要收了這里,所以歐洲肯借錢給他們
Ⅳ 土耳其,委瑞內拉,希臘的經濟體系是如何被人搞垮的
早在前幾年,土耳其的經濟可謂是「欣欣向榮」,甚至還被很多專家看做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國家,還與越南,印尼,南非,和阿根廷合稱「展望五國」。
所以,這突如其來的經濟崩盤讓很多人都很吃驚。很多人說,這次土耳其經濟瞬間崩盤是由於美國的貿易制裁。但實際上,這只能算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究其根本,其實是土耳其借了大量外債與大批量印錢。
從2003年開始,土耳其一直沒有停下它大量印錢的腳步,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土耳其的M2整整增加了24倍。放眼全球,能和土耳其相提並論的國家也就只有幾個而已。
除了大量印錢之外,土耳其還借了大量外債。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公開數據,土耳其的外債為4667億美元,佔GDP的5.5%。
也許有人會說,赤字高有什麼問題,美國也赤字,還比土耳其情況更嚴重。但問題是,美國的債券有人買,它可以借新還舊。但土耳其的情況則大不相同,它只能借短期外債去償還舊債。
大舉外債導致土耳其的經濟變得越來越脆弱,一旦出現本國貨幣貶值的情況,外債就會膨脹,會直接壓垮本國企業和經濟。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曾評價過土耳其的經濟危機,他認為,這次危機和20年前的亞洲經濟危機十分類似,當時的亞洲四小龍們也是借了很多外債。後來,因為一些偶然原因,泰銖大幅貶值了17%,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鏈式反應。
那麼,明明已經有「前車之鑒」,土耳其為什麼還會借那麼多外債和大量印發貨幣?這些錢最終都拿來干什麼了?
據公開數據表示,這部分錢主要流向了兩個方向:基建和房地產。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先後總共投入了1350億美元,用於各類基建投資:修鐵路、修機場、修運河、能源……
《紐約時報》曾這樣描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它就像黑海上空的堡壘一樣隱隱約約,它被設計成激起人們敬畏之情的樣子,凸顯了土耳其想要重獲帝國榮耀的願望。」這個新機場投資120億美元,預計2023年完工,設計運送量2億人次,而土耳其總共人口只有八千多萬。
在新機場的西邊,還計劃在明年開挖一條45公里的「伊斯坦布爾」運河。這條運河預計投入超過300億美元。
目前,全世界在建的十大超級項目,土耳其佔了六個。
除了基建外,還有房地產。房地產可以說的上是土耳其的支柱產業,占據其國內生產總值的9%左右。
在過去的幾年裡,土耳其的房價可謂是高歌猛進,多次登上萊坊全球房價指數前六名。
Ⅵ 土耳其里拉貶值近30%,貨幣大貶值釋放出了什麼信號
土耳其里拉的大幅度貶值就預示著土耳其國內的經濟已經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因為一個國家的通用貨幣出現了嚴重貶值的情況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國家陷入債務違約的風險。因為土耳其這些年為了投資發展欠下了歐美國家不少的外債,土耳其里拉的大幅度貶值無疑會增加土耳其政府償還外債的壓力以及負擔。而且我們也看到土耳其國內的經濟並不能夠承擔如此大的風險,這也使得土耳其的經濟發展可能會陷入非常嚴峻的挑戰當中。
一、大舉借債導致土耳其應對風險能力薄弱。土耳其這些年依靠著和歐美國家的緊密關系,使得歐美企業開始大手筆的投資土耳其國內的經濟。然而土耳其這個國家的工業生產過於單一,導致土耳其一旦出現經濟泡沫破裂的問題的話,是根本沒有辦法應對金融危機帶給國內經濟壓力的。但是土耳其政府過於激進的經濟政策,也使得土耳其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當然土耳其里拉的大量貶值最直接的受害者當然是土耳其的老百姓。因為土耳其的通用貨幣大幅度貶值也會造成土耳其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迅速增加。這對於土耳其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會帶來不小的沖擊。
Ⅶ 土耳其金融危機2001
有什麼好鄙視的,至少他花時間找了這篇資料!頂2樓
一、危機始末
20世紀90年代,土耳其經濟出現滯脹,而且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使得國際投資者對土耳其漸漸失去信心。為了使國內經濟走出困境、清償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債務和穩定投資者信心,土耳其迫切需要IMF的緊急貸款。2000年1月,土耳其為了獲得IMF和世界銀行80億美元的貸款,採納了IMF一些令人懷疑的建議,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改革銀行體系和對國有資產進行私有化等等。這一系列緊縮政策降低了通貨膨脹率,但是對困境中的土耳其經濟無疑雪上加霜。
2000年11月,土耳其政府接管了10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導致投資者產生恐慌心理,全國范圍內出現擠兌風潮,金融危機首次爆發。土耳其政府為了穩定銀行體系,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部門注入了約6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數量遠遠超過了1999年底與IMF達成的關於控制貨幣發行規模的協議。為了固守協議,11月30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停止向市場投放資金,導致隔夜同業拆借利率很快漲到接近2000%的年利率水平。如此高的利率吸引了大量股市資金,結果伊斯坦布爾股交所的全國100指數在12月份下跌幅度超過50%。土耳其政府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緊急干預,主要包括:銀行業重組和對擁有巨額不良貸款的國有銀行進行私有化;開放電信業;積極尋求國際援助等等。歐盟和IMF也分別提供1.5億歐元和77億美元的援助。到當年12月中旬,危機暫時平息,土耳其經濟開始步入正軌。
誰知好景不長,短短三個月後,金融危機竟又卷土重來。由於土耳其長期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在治國方略上曾出現重大分歧並有多次爭執。2001年2月19日,他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月度例會上再次針鋒相對。消息傳出後,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紛紛撤資,土耳其又爆發了貨幣危機。外匯市場上投資者拋售土耳其里拉,土耳其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2000年底不到200億美元)根本無法維持釘住匯率制。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舉立即引起外匯市場劇烈動盪,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從前一天的1比65萬飆升至1比120萬。土耳其政府在金融危機再次爆發後痛下決心,推行金融市場化改革,抑制壟斷,引入競爭。IMF和世界銀行也認可了土耳其政府的做法並再次提供援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危機很快被遏制住了。
二、危機的原因
(一)宏觀經濟不平衡
1.經常項目巨額赤字。20世紀90年代,受到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金融危機、兩次大地震、98年底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土耳其出現大量貿易赤字。2001年1月至8月貿易逆差為232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佔GDP的比重為5.2%。
2.通貨膨脹嚴重。據2000年10月公布的數字,土耳其的通脹率為44.4%。
3.債務負擔沉重。2000年土耳其債務總和達110億美元,佔GDP比重為50%左右。
(二)匯率制度不合理
IMF2000年向土耳其提供貸款的一個條件是當年1月1日起土耳其開始實行爬行釘住匯率制,要求里拉同由美元和歐元組成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一年內最大調整幅度為15%。要實現穩定匯率和降低通脹的雙重目標,土耳其有限的外匯儲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雖然名義匯率水平保持穩定,但是高通脹率造成了里拉的實際升值,使得經常項目赤進一步字擴大。
(三)銀行體系不健全
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實行金融為國家發展政策服務的策略,政府和銀行關系過於密切,造成銀行業集中度很高、銀行經營效率低下。同時政府對於出現問題的大規模銀行歷來都採取資金支持而非清理整頓的做法,使得國內銀行業缺乏自律和監管機制。
(四)政局不穩定
90年代以來,土耳其一直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各項政策在政府內部經常不能達成一致,導致政策貫徹不力。政治危機就直接誘發了2001年2月的金融危機。
三、危機的影響與啟示
土耳其金融危機除了使俄羅斯、波蘭、阿根廷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證券市場出現輕微震盪外,並沒有向其它地區擴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也較小。在2001年中期,土耳其經濟也開始復甦,僵硬的匯率制度已經廢除,里拉在貶值後提高了國內貿易品的出口競爭力,減少了進口需求,改善了國際收支狀況。危機雖然遠去,但有一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土耳其接受了IMF的一系列葯方,依照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來管理經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新自由主義主張管住貨幣,其它的一切讓市場自由決定,政府應該放棄干預。新自由主義以貿易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公營事業私有化為主導思想來管理經濟。這體現的實際是世界市場強者的聲音,新自由主義硬把強者邏輯說成對弱者也有好處。土耳其稀里糊塗地成為了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巨頭的盤中佳餚。當土耳其陷入危機,IMF開出了緊縮性政策的葯方,認為緊縮能降低需求、減少進口和改善經常賬戶,但是緊縮政策會使本已低迷的國內經濟大受打擊。同時IMF反對央行充當最後貸款人,認為應通過兼並解決國內的問題銀行,這樣就不僅失去了維護國家金融穩定最後一道屏障,還大開外資進入的方便之門。國際銀行就能以國際援助為名,以投資者身份跟進,大肆掠奪危機國的財富。
事後看來,如果土耳其早些拒絕IMF的建議,金融危機或許能夠避免。就算在危機發生時,央行也可以充當最後貸款人來穩定市場信心,緩和危機。然而固守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使得土耳其政府放棄了這個選擇。可見,控制國家信貸、實行適度干預才能保證發展中國家經濟健康、平穩地發展。(范坤祥整理)
非出自本人
Ⅷ 購買外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
外債,國家向外國商民或政府的借債,屬於國債的一部分;一般不包括個人或私商向外商所借的債款。
借入外債的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同,發展中國家利用外債一般有三個目的:
一是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中國儲蓄,需要引進國外資金補充中國儲蓄;
二是在貿易持續逆差的情況下,通過資本凈流入來彌補外匯缺口,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三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從而達到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目的。
從各國債務危機的教訓和中國的實際經濟狀況分析,應該將第三點作為中國借入外債的主要目的。因為一方面,中國有著高儲蓄率,大量的存貸差說明中國資金並未被充分利用,不存在儲蓄不足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資金缺乏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投資結構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墨西哥、泰國、韓國的教訓表明,若外債使用效益不佳,長期利用外債不能帶來貿易順差,需要靠資本凈流入來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中國經濟就易受外部經濟和匯率波動的沖擊。因此,中國應將外債主要用於提高生產和出口創匯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
首先,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將外債投向經濟效益比較好的部門。在外債投向上保持基礎產業和出口創匯部門的合理比例,以提高中國的外債清償能力。根據外債來源、性質不同,將其投入不同的部門。官方貸款利率低、期限長,但其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多要求投向非盈利項目。借用國際商業貸款應重點投向建設周期短、有出口創匯能力的項目。
其次,為用好國外貸款,還要保證中國配套設施的落實。對已簽約項目,要抓緊落實配套資金、設備、原材料等基本建設條件;對新提出的借用國外貸款申請,應嚴格審查是否具備配套能力;對不具備配套能力的項目,不得對外簽約。
第三,建立外債使用效益指標。建議可採用項目創匯率/外債利息率衡量出口部門的外債使用效益;項目利潤率/外債利息率衡量非出口部門的外債使用效益。這兩個指標大於1時,表明項目的外債使用是有效的。
Ⅸ 土耳其貨幣是什麼
土耳其主要使用的貨幣是土耳其里拉,除此之外多數廣為流通的貨幣比如美金、歐元在土耳其使用也很方便。在土耳其大城市裡的銀行美金、歐元都可以與里拉自由兌換,有的飯店、酒店、商場等還支持直接使用美金、歐元支付。在我國國內人民幣不可直接兌換里拉,需要去土耳其的話可提前用人民幣兌換好美金。土耳其里拉從1844年開始使用。土耳其的1新里拉約合人民幣1.9。在土耳其不能人民幣直接換新里拉,1美元約合3.5新里拉,1歐元約合3.9新里拉。在土耳其使用紙幣:5、10、20、50、100和200新里拉。
拓展資料:
土耳其貨幣風波:
1、土耳其在國際舞台上十分活躍,甚至有搶美俄風頭的趨勢。埃爾多安能如此強勢,底氣來自於土耳其持續增長的經濟。 在拜登上台後,隨著美元的進一步放水,土耳其的貨幣瞬間崩盤。土耳其貨幣的崩盤並非是偶然事件,如果我們回顧二十三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會發現這兩個事件背後原因是何其地相似。
2、 土耳其和泰國一樣,都是新興市場。由於這些國家採用的都是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加上都普遍採用了西方選舉制度,這導致政府對經濟不穩定,政府在國家干預和市場經濟調節之間抓不住平衡。 為了經濟發展,土耳其政府大規模舉借外債,當今土耳其的外債規模已經達到了GDP總量的一半。光是償還外債的利息,就已經給土耳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3、 然而由於加息政策和大規模外債的存在,土耳其里拉的信譽度受到了國際市場的質疑,這反而加大了土耳其經濟對匯率的敏感度,導致其經濟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 2018年以來,土耳其和美國頻頻交惡。美國從2018年開始對土耳其進行經濟制裁,土耳其里拉匯率在當年一路下跌。
4、 西方國家通過美元,打擊新興國家的經濟,然後攫取這些國家數十年的發展成果,這被稱為「剪羊毛」。 為了掩飾自己利用美元霸權收割新興國家的事實,西方經濟學家給這種方式命名了一個概念叫「中等收入陷阱」。 通過「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西方就可以把經濟危機的原因歸到新興國家內部債務水平太高,自身經濟發展不合理等原因上面。
Ⅹ 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原因
土耳其里拉匯率暴跌原因:資不抵債,大量外匯消耗。
一,土耳其政府凈外債現在已經接近450億美元,而可統計的土耳其公司的外債更是高達接近920億美元,二者合計1370億美元,相對於去年同期的1080億大大增長,已經大大超過了土耳其國家的外匯儲備,理論上來講土耳其是嚴重「資不抵債」。當然,債務不是要一次性付清,目前還暫時不會看到土耳其政府和公司違約。但是資不抵債,這會給投資人和外部世界對看空土耳其里拉有充足的理由,這也是這幾年土耳其里拉承壓最主要的原因。
二,其次,今年相對前兩年,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天然氣等價格猛漲,而土耳其偏偏需要大量進口油氣,要消耗大量外匯,這也對土耳其不利。另外,現在11月,12月快到年底了,在土耳其開設公司的外國投資人在土耳其賺的利潤,有換匯,並匯回母公司的大量需求。這對本意捉襟見肘的土耳其外匯也是雪上加霜。總之,不管是哪根稻草,終於壓垮市場信心,導致土耳其里拉閃崩。
三,莫比烏斯沒有具體說明哪些國家容易受到貨幣危機的影響。但他表示,好消息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許多新興市場以本國貨幣借入的資金增加了。在充分分析考慮了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外匯儲備與進口的比率以及股市指數等指標後,野村證券上周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面臨匯率危機風險最大的四個新興市場是埃及、羅馬尼亞、土耳其和斯里蘭卡。
該報告稱,展望未來,美聯儲在當前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對新興市場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前景。美聯儲將於本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都表示,他們至少在縮減購債規模結束之前不會考慮加息,但市場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快的加息時間表,目前市場已經消化了美聯儲在2022年6月開始加息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