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德國為什麼被土耳其佔領了

德國為什麼被土耳其佔領了

發布時間: 2022-04-28 05:09:38

1. 奧地利和德國為什麼不合並

奧地利曾經名以上是德意志地區的霸主.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奧地利和現在的德國同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經長期占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寶座.當然這只是明義上的統一,實際上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組織鬆散,奧地利並不能完全控制德意志地區,

大德意志地區崛起的普魯士使得奧地利無法輕易獲得整個德意志地區,普奧在拿破崙失敗後長期爭霸德意志的主導權.

雖然奧地利一度占據主動並且幾乎將普魯士排擠出德意志聯邦,但因為奧地利最初向南擴張時吸收了太多的民族,諸如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和巴爾乾地區的斯拉夫人等等,使得當時奧地利叛亂四起,很難專顧於和普魯士爭霸德意志.

在俾斯麥上台後,政策之一是將整個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聯邦之外.這和俾斯麥長期以來反奧親俄的情緒有很大關系.在這種政策的引導下奧地利最終在普奧戰爭中失敗,不久後被迫退出德意志聯邦.自然也就和日後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無緣.

當然俾斯麥在晚年開始修復同奧地利之間的關系,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二戰前希特勒促成了德奧合並,兩個日爾曼國家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融合.

現在奧地利怎麼"比較牛"了?.. 奧地利帝國自從1848年歐洲自由主義革命開始就逐漸走下坡路了..普奧戰爭失敗以後維也納再也沒有成為歐洲政治的中心.. 柏林可以說現代無論是從政治影響力還是經濟實力都遠遠超過維也納..

順便說一句,凡爾賽條約明令禁止德國和奧地利以任何形式進行合並.之後的雅爾塔體系也對德奧合並有不成文的禁止.

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和首都沒關,奧地利的衰落已經是很明顯的了,德國現在貴為歐洲第一經濟體,還有強大的科學技術,遠遠超過奧地利了..

再者說,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也不完全取決於他經濟實力.德國在政治,外交上都是歐洲乃至世界的大國,奧地利則在歐盟都沒有什麼發言權,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了.
回答者:triglaf - 高級經理 六級 10-6 18:18

2. 為什麼在德國的少數民族裡土耳其人佔大頭

在六、七十年代德國經濟大發展的時候,由於國內缺乏大量的工人,就和義大利(1955), 西班牙和希臘(1960),以及土耳其(1961)分別簽署了政府間的招聘協議(Anwerbevereinbarung)以招攬勞工(Gastarbeiter),當時這些人並沒有被認為要一直留下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孩子等等,另外有很多人也並不想回去,也就留下了...

P.S.類似的協議還有1963年和摩洛哥,1964年和葡萄牙, 1965年和突尼西亞, 和1968年和南斯拉夫。

3. 一戰中,德國為何選擇羸弱不堪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作為盟友

眾所周知,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都是屬於戰敗國,而且兩次基本上都是以少數國家對抗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幾個軸心國試圖瓜分全世界的非正義戰爭,因此德國的盟友也自然是少的可憐了。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是歐洲各國為了重新劃分利益而進行的一個戰爭而已,德國人的盟友還是少得可憐,甚至還有一個比較弱的奧斯曼帝國。


最後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都是強強聯手,那麼德國只是選擇了不堪一擊的土耳其,最後也就只能是以失敗收場了。

4.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沒有攻擊土耳其

熟悉二戰的朋友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德國的戰力可謂是十分強大,依靠強大的空軍作為後勤支援,配合以“閃電戰”的思想,在地面機械化部隊的牽引下,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攻陷了大半個歐洲,將戰車一直開到了英國附近,有包括法國和波蘭在內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征服,此時的德國戰力可謂是十分強大。而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干半島的色雷斯東部地區,地跨歐亞兩大洲,扼守土耳其海峽(黑海海峽),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歷來是各國戰爭時期的紛爭之地。而在整個歐洲都陷入一團戰火的狀況下,身為歐洲邊境的土耳其卻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而德國也貌似沒有對土耳其動手的行為,這不禁讓人產生了疑問。因為拿下土耳其德國軍隊既可以直接進軍中東,直取印度,又可以完成對蘇聯的戰略包圍,那麼為何一直到二戰結束都始終未見德國對土耳其動手呢。

最後也是德國自身的的原因,我們知道在一戰之後德國的軍工體系被肢解,但是其之後默默的悄然建設軍隊力量,這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空軍,其次是陸軍,但是海軍卻一直是德國的弱項,由於海軍艦艇建設動靜太大,德國一直無法有效將其隱蔽,因此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力量在歐洲來說是戰力比較弱的。而德國想要攻擊土耳其就必須要經過地中海,雖然英國戰力有損,但是海軍是其強項,而地中海也一直處在英國的保護之中,因此德國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在海上去與英國抗衡,這也是不攻打土耳其的一個主觀原因的所在。

5. 德國跟土耳其淵源怎麼這么深

德國二戰結束後,青壯年死傷大半,六七十年代經濟騰飛需要大量勞工,旁邊的東歐國家都在搞共產主義,跟當時的西德是完全兩個陣營的。德國人看了一圈發現就土耳其離得不遠,青壯年大把,就把人都招來當工人了,跟中國的農民進城務工一樣。來了么,人家就不想走了,拖家帶口,越來越多土耳其人來到德國。

6. 德國與土耳其為什麼互撕

近日,土耳其政府與多個歐洲國家「互撕」引發全球關注。事情緣起3月初,德國連續取消兩場土耳其部長級官員前來參加的為修憲公投造勢的集會。隨後的3月9日,瑞士蘇黎世地方政府宣布,由於「安全不能保障」,取消土外長恰武什奧盧原定於12日出席的在瑞土耳其人集會活動。3月11日,恰武什奧盧計劃前往荷蘭鹿特丹與當地土耳其人會面,然而荷蘭政府以「公共安全方面的原因」禁止恰武什奧盧所乘坐的航班著陸。當晚,土家庭和社會政策部長卡亞·薩揚從德國赴荷蘭,也在土耳其駐鹿特丹領事館附近被荷蘭警察攔截,並被告知他已被列為「不受歡迎的外國人」。3月12日,土農業部長原計劃參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場拉票活動,但集會場地的業主臨時取消了這場活動。同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在新聞通報中說,鑒於當前土耳其和荷蘭及德國之間的矛盾升級,建議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推遲訪問丹麥。3月13日,奧地利總理克恩表示,出於「公共安全」考慮,將阻止土耳其官員在奧地利為土耳其修憲公投舉行政治活動……對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接連炮轟德國、荷蘭等國的行為是「納粹行徑」,引發了歐洲多國和歐盟的抗議和回擊。

去年7月15日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後,在德土耳其人很快捲入其中。7月31日,「歐洲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同盟」在科隆組織了一場有4萬人參與的大遊行,以表達對埃爾多安的支持。德國對此十分警惕,因為在德土耳其人本來就因為融入不暢而成為德國社會的一大問題,如果這些人更深地捲入母國內政,可能給德國帶來更多的麻煩。因此,德國拒絕了埃爾多安向在科隆集會的支持者發表視頻講話的要求。德國總理默克爾還呼籲土耳其裔德國公民忠於德國,要求在德土耳其人「不要將土耳其境內的沖突轉移到德國」。但是埃爾多安政府反而加強了對在德土耳其人的工作。

今年1月21日,土耳其議會通過了極具爭議的憲法改革草案。若草案在今年4月獲得公投通過,土耳其原本的議會內閣制將改革為總統制,總統的權力將大幅擴張。理論上,即使實行總統制,總統最多也只能連任一次,但是新總統制下的總統選舉定於2019年11月舉行,總統任期也將根據此次選舉結果重新開始計算。因此,如果埃爾多安能夠連續贏得選舉,他就有可能一直執政到2029年。為了確保修憲公投順利通過,正發黨高層近期進行了一系列造勢活動,而能否爭取到在德土耳其人的支持顯得十分重要。但德國方面認為,土耳其國內選民在修憲問題上分化明顯,土耳其一些反對派也流亡到了歐洲,正發黨高層此時集中訪歐拉票,很可能導致在德土耳其人因修憲問題產生內部沖突,不利於德國的安全與穩定。尤其在歐洲國家穆斯林移民問題日益嚴重且又紛紛面臨本國大選的大背景下,土耳其政治家的活動加劇了歐洲國家的擔憂,更加不敢向強硬的土耳其讓步。在此情況下,德國等歐洲多國陸續抵制土耳其政客入境。

7. 德國為什麼會在一戰中被打敗

1、當時的德軍參謀長小毛奇指揮失當,導致施利芬計劃失敗。

2、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3、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

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7)德國為什麼被土耳其佔領了擴展閱讀

戰爭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婦(右圖)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

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

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

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系,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8. 土耳其和德國如此友好的關系,是一戰,二戰的原因嗎

不是的,二戰的土耳其就相當於是走鋼絲的演員,左搖右擺,又左右逢源。像歐洲大陸其它中立國一樣,土耳其在二戰中與納粹有緊密的貿易聯系,但原因卻不一樣。土耳其象葡萄牙一樣是個親英情緒很強烈的國家,甚至在二戰爆發後的1939年10月,土耳其還和英、法締結了軍事互助同盟。法國陷落後,土耳其於1940年6月宣布中立,直到1945年才加入盟國對德國宣戰。土耳其宣布中立的原因主要是擔心納粹的入侵,它在1941年春德國佔領巴爾干半島後迅速同納粹簽訂了友好協定。土耳其沒有公開反對納粹,而納粹也並未侵犯土耳其的邊境。總的來說在二戰期間土耳其就像走在綳緊的鋼絲上的雜技演員,努力在軸心國和盟國之間尋求平衡。1941年10月,土耳其與德國簽訂了一份重要的貿易協定。德國用軍需品和其它工業品與土耳其交換礦石原料,尤其是鉻礦石。與此同時土耳其與英美也保持友好關系,以鉻礦石與英美交換先進的武器裝備。鉻是製造合金鋼的必用材料,而土耳其正是納粹的唯一鉻進口國。納粹生產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曾經指出,若是鉻礦石的供應被切斷,會導致德國的軍火生產中斷10個月。鉻礦石經鐵路由土耳其運往德國,其間要經過世界上最為崎嶇不平的巴爾干山區,一路上到處是橋梁和隧道。盟軍在戰爭結束前重點轟炸了這條鐵路,以切斷對德國的鉻礦供應。為了爭取土耳其參戰、或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土耳其於1941年被美國列入租借法案受援國名單。1943年11月的德黑蘭會議上,盟國預料到納粹不會再對土耳其構成軍事威脅,於是共同要求它參戰。直到1944年4月,土耳其才停止對德國的鉻礦石供應,並且像其它中立國一樣,是在經濟制裁的威脅下才這么做的。1944年8月,土耳其與德國斷交。1945年2月,由於盟軍已將德軍驅逐出巴爾干半島,尤其是此時再不下手將得不到加入聯合國的機會,土耳其才對德國宣戰,用當時愛爾蘭總理德.瓦勒拉的話說,就是「在最後一刻,為了獵取聯合國成員資格而趕上了潮流」。據美國專家估計,土耳其收到的納粹黃金最多隻有1500萬美元,大部分來自比利時央行,德國人用其購買鉻礦石。盟國並未努力追回這些黃金。由於土耳其控制著黑海的入口,又與蘇聯接壤,美國認為它對冷戰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1946年,在土耳其召開了關於沒收德國在土黃金和資產的談判,盟國估計這筆資產共計5100萬美元。「杜魯門主義」的出台終止了這一談判。1947年7月,美國與土耳其簽署了一份價值1.5億美元的貸款協定,該協定對向土耳其索要黃金的談判不啻是致命一擊。土耳其最終沒有歸還任何納粹黃金。 希望採納~~O(∩_∩)O~

9. 一戰時,為什麼土耳其僅僅為了兩艘戰艦,便和德國結盟

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再衰落也不至於那麼不開眼,只能後來德國把被英國地中海艦隊追逐的躲到當時還是中立國的土耳其的兩艘戰艦送給土耳其發揮了臨門一腳的作用。畢竟當時土耳其的政局控制在本來就很親德的青年土耳其黨的手裡。就算沒有那2艘軍艦,在青年土耳其黨的忽悠下,土耳其早晚也會倒向德國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