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團結黨什麼時候成立的
1. 求現在土耳其左右翼政黨詳介
土耳其多黨制始於1950年。1987年憲法允許政黨參加議會選舉。主要的黨派是(1)正義與發展黨,為執政黨,2001年8月14日成立,保守、溫和的伊斯蘭右翼政黨,總部設在安卡拉,該黨主張,建立法律至上、尊重人權與自由的現代共和政體,建立與完善市場經濟體系;(2)共和人民黨是在野黨,由共和國締造者凱末爾 阿塔圖爾克於1923年9月9日創建,該黨推崇社會民主和民族主義,總部設在安卡拉;(3)祖國黨,1983年5月20日成立,是民族主義保守政黨,目前,祖國黨有議員22人,是議會第3大黨;(4)正確道路黨,1983年6月23日成立,是保守主義中右政黨,該黨重視經濟建設和社會治安,主張私有化和對農民採取傾斜政策,在廣大農村地區擁有較高支持率;(5)社會民主人民黨,1997年9月24日成立,是崇尚社會民主的政黨。
2. 土耳其主要政黨知多少
(1)正義與發展黨,執政黨。成立於2001年,由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創建,政治立場為中間偏右的保守派。於第23屆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選舉勝出後開始執政,此後又贏得2007年和2011年土耳其大選。
(2)土耳其共和人民黨,主要反對黨。1923年9月成立,由「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創建,是土耳其歷史最悠久的政黨。該黨政治立場中間偏左,曾於1924-2001年長期執政。
其他主要政黨還有民族行動黨、人民民主黨。
3. 土耳其共產黨的歷史
1920年9月,伊斯坦布爾、安那托爾和在國外活動的共產主義組織聯合召開代表大會,宣告成立土共。
4. 土耳其是多黨制嗎
土耳其多黨制始於1950年。1987年憲法允許政黨參加議會選舉。主要的黨派是(1)正義與發展黨(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為執政黨,2001年8月14日成立,保守、溫和的伊斯蘭右翼政黨,總部設在安卡拉,該黨主張,建立法律至上、尊重人權與自由的現代共和政體,建立與完善市場經濟體系;(2)共和人民黨(Republic People's Party)為在野黨,由共和國締造者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於1923年9月9日創建,該黨推崇社會民主和民族主義,總部設在安卡拉;(3)祖國黨(Motherland Party)1983年5月20日成立,是民族主義保守政黨,目前,祖國黨有議員22人,是議會第3大黨;(4)正確道路黨(True Path Party)1983年6月23日成立,是保守主義中右政黨,該黨重視經濟建設和社會治安,主張私有化和對農民採取傾斜政策,在廣大農村地區擁有較高支持率;(5)社會民主人民黨(Social Democratic People's Party)1997年9月24日成立,是崇尚社會民主的政黨。其他政黨還有人民崛起黨、民主左翼黨、民族行動黨、民主人民黨、自由民主黨、自由團結黨、社會民主黨、大團結黨、國家黨、工人黨、青年黨、勞動黨及土耳其共產黨等。
5. 土耳其人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的歷史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伊諾努出任總理,定都安卡拉。
新生的共和國在其成立之後不久,凱末爾積極地推行一系列具有世俗化特徵的社會改革,宣布廢除哈里發制,實行政教分離,致力於發展土耳其的民族經濟,進行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在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土耳其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體系——「凱末爾主義」。
奧斯曼帝國前後持續了600年(1299-1922),其中前300年是不斷擴張的強盛時期,後300年則是其日漸衰落的積弱不振時期。
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愛國軍官穆斯塔法·凱末爾毅然挺身而出,成立了全國性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建立了一支人民武裝,收復了大片的失地,最終取得了民族獨立解放戰爭的勝利。
(5)土耳其大團結黨什麼時候成立的擴展閱讀
土耳其成為伊斯蘭國家中最早開始憲制和現代化的國家。土耳其的現行憲法是在1982年頒布的,它是共和國憲政史上的第三部憲法。
二戰結束後,民主化進程逐漸啟動,多黨製取代一黨製成為推動民主化進程和擴大民眾政治參與的有力杠桿。目前對土耳其國內政局影響較大的政黨有:目前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共和人民黨、人民民主黨、民族行動黨等。
6. 土耳其共產黨的發展
土耳其共產黨在1918~1922年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21年1月黨組織受到破壞,有15名重要活動家被殺害,1923年被取締。但是,該黨始終堅持斗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積極反對土耳其反動集團勾結法西斯德國的政策。
戰後,為消除土耳其對帝國主義強國的依賴關系,爭取國家退出軍事集團,爭取民主和社會進步而斗爭。
1983年10月該黨召開5大,批准了新的黨綱和黨章,強調當前土共必須鞏固在群眾中的陣地,團結左派力量,推翻軍事獨裁,建立民族民主政府。
1984年12月,包括土共在內的6個左派政黨宣布建立「土耳其和土耳其庫爾德斯坦左派團結」,以便共同進行爭取民主的斗爭。
1987年10月,該黨與1961年成立的土耳其工人黨合並組成土耳其聯合共產黨。經過長期艱辛努力,終於在1990年6月合法化。
尼哈特·薩爾根為黨的主席,總書記是海達爾·庫特魯。
7.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的簡介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成立於1923年9月,創始人為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是土耳其歷史最為悠久的政黨,在土耳其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4年11月10日,人民黨重新命名為共和人民黨,使土耳其進入一黨執政時期。在那個時期,共和人民黨是一黨執政的主要政治團體。不過,共和人民黨須面對另外兩個敵對政黨。第一個是1930年阿里·法特希·奧卡亞成立的自由共和黨,自由共和黨很快就消失了。接著還有1945年努里·狄麥爾格創立的國家發展黨。
共和人民黨的旗幟內含六支箭矢,代表凱末爾主義的元素:共和主義、民族主義、中央集權主義、民粹主義、世俗主義及革命。
8. 土耳其共產黨的介紹
土耳其共產黨的目標是建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主義,現階段為反對剝削、壓迫、不平等、種族和性別歧視而斗爭。它表示願意同一切贊成和平、民主、民族主權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建立合作關系。
9. 青年土耳其黨的簡介
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民並沒有被屠殺、迫害所嚇倒。馬其頓農民組織游擊隊,在山區展開了爭取土地和民族自由的斗爭。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醫科學校的學生,建立了一個反專制統治的團體,取名奧斯曼同盟,後改名為同盟進步委員會,歐洲人稱它為青年土耳其黨。很快,許多青年學生、軍官、知識分子和國外流亡者參加了該黨。它代表資產階級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張保持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專制制度,要求恢復1876年憲法。
1889年青年土耳其黨人艾哈邁德·里扎(1859~1930年)獲准到巴黎參加巴黎博覽會。他一到巴黎就成了在國外的青年土耳其黨的領袖。里扎曾留學法國,任布爾薩教育局局長。他在1895年創辦《協商》半月刊,宣傳青年土耳其黨的政治綱領,並秘密運往國內。
1897年發動軍事政變的密謀,因事機泄漏而失敗。青年土耳其黨在首都的組織被破壞,許多人被捕,13人被判處死刑,68人被流放。這次事變使依靠上層政變來實現其政治主張的策略遭到了挫折。在國外的組織也分裂了。以薩巴赫丁為首的一派人,反對里扎的政治主張。1902年由薩巴赫丁主持,在巴黎召開了青年土耳其黨大會,大會討論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僅靠宣傳和出版不能完成革命,因此有必要設法使軍隊也能參加革命運動;二是關於列強的干涉問題,大會在這個問題上公開分裂了。以薩巴赫丁為首的多數派希望得到歐洲列強的干涉,以此作為在奧斯曼帝國實行有效改革的保證。以里扎為首的少數派,堅決反對外國干涉,他們發表聲明說:所有外國都是以它們本身的利益為其行動指南的,而這種利益又不總是符合我國利益的。會後,薩巴赫丁建立了一個新組織,名叫個人主動與地方分權聯盟。
國內外高漲的革命形勢,使青年土耳其黨受到了鼓舞。他們把中央委員會從巴黎遷往馬其頓的重鎮薩洛尼卡,並在軍隊中成立革命組織。1906年由穆斯塔法·基馬爾等人,在大馬士革成立了祖國與自由協會,並在駐雅法和耶路撒冷的第五軍團的軍官中成立了支部。同年9月,駐薩洛尼卡的第三軍團也建立了革命組織。
為了加強各派政治力量的團結,1907年青年土耳其黨的兩派和馬其頓、亞美尼亞、阿拉伯各民族主義組織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其主要內容是:廢黜素丹哈米德二世,恢復1876年憲法,保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各民族不分宗教信仰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實現這些要求的方法是拒絕納稅,鼓動軍隊發動武裝起義。
1908年該黨控制了馬其頓地區的部分軍隊。1909年初領導和發動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4月該黨執掌政權,隨後推行大「奧斯曼主義」,鎮壓帝國境內民族解放運動,對外奉行親德政策。
從1909年到1911年,青年土耳其黨一直控制奧斯曼帝國政權。期間兩次被反對黨以專制違憲的名義倒閣。1913年6月,總理大臣馬哈茂德.謝夫凱特被暗殺後,土耳其建立了以陸軍大臣思維爾,內務大臣塔拉特和海軍大臣傑馬爾「三雄」組成的軍事獨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