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和土耳其哪個更好玩兒
1. 地中海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地中海除在海中有馬爾他和塞普勒斯兩個島國和其他一些島嶼外,四周被大陸包圍著。在它的周圍,有西班牙、法國、摩納哥、義大利、波黑、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19個國家。地中海西部,以一道寬14~43千米、長90千米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東北面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相連。科西嘉島距離海岸193公里,在法國東南海岸,島面積為848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群島中第4大島,居民約55萬人。在蔥翠高山和湛藍大海之間科西加島為一絕佳度假勝地。
2. 摩洛哥對中國免簽 摩洛哥旅遊安全嗎大概多少錢
摩洛哥,這個位於非洲西北角的阿拉伯國家有著「北非花園」之稱。溫和的海洋性氣候使這里的很多海濱城市四季常青,鮮艷多彩的花朵點綴街道,讓城市如花園一般美麗;五彩繽紛的市容是摩洛哥的特色風景之一,白色的卡薩布蘭卡、紅色的馬拉喀什、藍色的舍夫沙萬、多姿多彩的菲斯......摩洛哥人用絢爛的色彩來裝扮他們的家園,讓一座座城市如同一朵朵嬌艷明媚的花朵,妝點著這片可愛的土地;多元的文化同樣在摩洛哥孕育開花,土著柏柏爾人的游牧文化與阿拉伯人帶來的伊斯蘭文化千百年來在這里融匯共存,讓摩洛哥的文明之花綻放永恆。
摩洛哥是北非最發達,最具旅遊價值的國家。西鄰大西洋,北鄰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對望西班牙,坐擁西撒哈拉,從城市到沙漠到戈壁到綠洲到雪山再到海岸線,應有盡有。
時間以及人均消費:摩洛哥旅遊平均用時7-15天。人均消費在12000-15000元人民幣。
機票:國內目前無直航,需中轉,大部分航空公司每月會有特價機票,往返2k-4K左右,推薦首選阿聯酋,卡達,沙特,土耳其,歐洲轉機也很好,可是機票很貴,單程耗時20小時左右
通用貨幣:迪拉姆,1人民幣≈1.7迪拉姆,建議先換好歐元或美元,再到摩洛哥兌換迪拉姆。歐元兌迪拉姆匯率大致為1:11,當地城市比機場貨幣匯率更好哦。消費水平大致為中國二三線城市程度。
車:摩洛哥路況較好,適合自駕,但是大部分車輛都是手動擋,自動擋價格昂貴,且當地語言為阿拉伯語和法語,會英語的人極少,所以你語言不過關的話建議包車旅行
小費:摩洛哥是小費制國家,享受服務後每次應給予服務人員5-20迪拉姆。一般在餐館用餐後,會收取消費的10%左右作為小費,當地人非常熱情,但也會碰到有償帶路、講解,如果不需要可以「no,thanks」謝絕
食物:當地餐食消費超級實惠,不管是特色小吃,還是各類自助餐、大西洋邊的海鮮盛宴,一般人均幾十塊人民幣就可以吃的很好
如果想去撒哈拉沙漠,一般先抵達馬拉喀什,再進沙漠,最後從非斯出。這條路線全程約1100公里,至少安排3天時間。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門戶是村莊梅爾祖卡(Merzouga),該村以接近撒哈拉沙漠最高的ErgChebbi沙丘而著名。在這里可以隨向導騎乘駱駝進沙漠,價格一般為30分鍾200-250迪拉姆。
關於安全的問題,摩洛哥和中國的外交關系十分良好,教育和醫療機制很健全,人們喜歡唱歌跳舞聚會,不喜歡玩手機,這里非常安全,沒有戰亂沒有飢餓
主要景點,經濟中心卡薩布蘭卡,有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規模宏偉,能同時容納十萬人禱告
首都拉巴特:拉巴特皇宮氣宇軒昂,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訴說昔日的榮光
摩洛哥北端自由港丹吉爾,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神似非洲大陸模樣的「非洲洞」,是海浪造就的鬼斧神工
撒哈拉沙漠:全球面積最大的沙漠,三毛的靈魂居所,人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
藍色小鎮舍夫沙萬:夢幻藝術之地,有著隨處可見的貓,隨手一拍都是大片,是文青朝聖地。
阿伊特·本·哈杜:20多部好萊塢大片的熱門取景地,權游中龍母的「淵凱城」。
歷史古城非斯: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手工坊遍布,毛驢是唯一交通工具。
「南方明珠」瑪拉喀什:有北非最優美的建築之一庫圖比亞清真寺,和讓YSL創始人慾罷不能的馬約爾花園
3. 西班牙和土耳其你更想去哪裡
當然是西班牙啊1、西班牙是一個鬥牛王國,那裡的人們熱愛足球 。我就是一個球迷!2、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西班牙是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國內生產總值居經濟和發展組織第8位,世界第11位。
人口4606萬(截至2008年1月1日),其中外國移民522萬,超過人口總數的11%。主要是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少數民族有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里西亞人。官方語言和全國通用語言為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少數民族語言在本地區亦為官方語言。96%居民信奉天主教。
西班牙人喜歡的運動很多,第一是賽車,由其是摩托車。二是足球,然後是網球和鬥牛。藍球也是最近後起的。
4. 摩洛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哪裡
其位於摩洛哥西北部,遠離大都市的繁華。整座城市被藍色覆蓋,而究竟為什麼處處被塗成藍色,一直是這個小鎮最神秘的地方。
少有人踏進這座城
這個小鎮叫做舍夫沙萬(Chaouen),坐落在摩洛哥西北部里夫山寬闊的山谷中,是摩洛哥西北地區的伊斯蘭聖城。這里的很多居民大部分都是15世紀晚期逃難於此的西班牙摩爾人後代,16世紀時舍夫沙萬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並有過自己的一段輝煌,然而不到一百年就被摩洛哥打敗,成為摩洛哥北部版圖的一部分。這里在1920年被西班牙佔領以前不對任何外國人開放,那時的舍夫沙萬並沒有顏色。
為什麼是藍色
從走進這座城開始,樓梯、台階、牆壁、門板、窗檯、花架、郵筒…….所有目光能見到的地方全被刷成了藍色,有天藍、藏藍、群青、湖藍、普魯士藍…….小到一粒石砂大至一面牆為什麼都是藍色呢?
在色彩心理學上藍色被認為是大海的象徵,是博大的顏色,有著勇氣、冷靜、理智、永不言棄的意思,因此有解釋之一說是藍色源自小鎮對於大海的敬畏。而在伊斯蘭教中,藍色是一種純潔的顏色,對於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來說或許也是忠誠的象徵,因此有人說藍色來源於這個地方的宗教信仰。
藍色也被認為是和平的象徵,有人說選擇藍色是因為在1930年移居至此的猶太難民對天空、天堂更是對和平的嚮往,因此這種藍色是由猶太人帶來的。還有人說選擇藍色是因為在夏季可以有散熱作用,竟然說法最多的是:為了防蚊!!!讓蚊子誤以為到處是水,就不會飛過來。(什麼鬼,蚊子是有整座山那麼多嗎,嗡嗡嗡…….好像去見識一下)
舊城區的露天市場
舊城區每周的市集活動是最能體現摩洛哥市井小民最真實生活情形的,這里販售著時尚小皮包、摩洛哥傳統服飾、生活用品、傳統工藝品,還有會跟蔬菜擺在一起賣的大麻。
在市集上還可以一睹世代居住在里夫山上的摩洛哥原住民——柏柏爾人的真貌,帶著傳統的大帽子,穿著紅白條紋長裙,毛毯披肩,沙萬的風味盡在其中。
舊城區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輕松與平和的,藍色明亮的色調籠罩著所有的牆壁、街道,加上紅色的波浪形瓦蓋成的屋頂,有幾分安達魯西亞的風格的點綴,使得小鎮極為獨特。
公共澡堂
舍夫沙萬另一個特色就是它位於山腰間的Hamam(公共澡堂),據說只有這里的水才是真正取自里夫山頂融化的雪水。Hamam是源自中世紀時期的東羅馬帝國洗浴方式,和桑拿有點類似,不過更注重水浴過程。
Hamam最初的用途是跟宗教聯系在一起的,在穆斯林教義里做禮拜前需要「凈身」,也就是徹底地清潔身體。因此,最正宗的Hamam 都是和清真寺修建在一起的。
幾何般的巷弄
在舍夫沙萬,巷弄很多,並且非常的崎嶇,是個徒步的好地方。如果想真正領悟小城的藍色風情,需要一步一步踏著台階而上,隨便選個漂亮的門,或者藍色的街道,隨身一站,就是一張極好的照片。當穿梭在巷弄里的時候,俯瞰就像是在一個交錯的幾何圖形上行走,繞來繞去,幾乎很難走完的感覺,看似在探險,卻又不會迷路。
還會經常遇到悠閑在牆角的貓咪~
因此,它被稱作這座城的小精靈~
「舍夫沙萬才是摩洛哥該有的樣子,100年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這是當地人說過的一句話。的確,當整個摩洛哥都被時代帶動著越走越快的時候,藏在里夫山裡的舍夫沙萬,也許保留著人們對摩洛哥所有的幻想。
5. 摩洛哥的飲食、
摩洛哥菜整體的感覺比較清爽,煎、炸的食品不多,除了沙律,其它的主菜大部分用燜、煮而成,而且使用很多天然花草香料,不使用味精,是很健康和天然的食品。因為摩洛哥地處北非,而且作為法國殖民地很多年,菜式的口味受了歐洲很大影響,口味不重,比較爽口。這和其它中東菜的味厚油大的感覺相差很遠。
羊肉燉豆飯
在摩洛哥,一般第一道菜都是先上一盤沙律或者水果作為開胃菜,之後便是一道含有土豆和肉類在一起的主菜。因為摩洛哥人很注重飲食的保養,諸如不飲酒、不吃很油膩的東西等等,而包含土豆在內的第一道主菜可以用來在胃中「打底」,避免對腸胃的刺激和傷害,這也是很好的一種飲食習慣。這道羊肉燉土豆是在一種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廚具之中烹調出來的,用的是穆斯林羊肉,通常都要燉幾個小時直到羊肉酥爛為止,如果評價它的味道就是原始的做法,原汁原味的羊肉。
咸橄欖燉雞肉
由於摩洛哥是一個穆斯林國家,吃的所有的羊肉、雞肉等等都是經過「向」之後宰殺的(穆斯林的向禱告儀式),認為這樣才是對動物尊敬,吃起來才能心安理得。橄欖是非洲的特產,當作調味品用在肉菜里可以壓制肉類原本的腥味,讓味道更鮮美。這道橄欖燉雞也是一樣的道理,把雞肉同橄欖放在特製的器皿中煮很久,直至把骨頭里的水都帶到湯里,吃完雞肉,香濃稠厚的湯汁還可以用來蘸麵包吃。
COUSCOUS手抓飯
酷司酷司是摩洛哥的一種主食,這是根據摩洛哥大廚的發音寫下來的,其實就是「中東米」,在一個深口大盤里裝上北非的米食——粗粒小麥粉,用雞汁蒸熟後輕敷陳年奶油再蒸,反復三次,雞汁的甜、奶油的香郁都入滲後才將各式肉類、蔬果、湯汁淋上,米飯最後看起來黃橙橙的,像小米飯一般,「酷司酷司」吃到口裡感覺鬆鬆軟軟,沒有特殊的味道和感覺,不覺間就吃下小半碗。雖然摩洛哥仍舊保持傳統的「手抓飯」說法,但是現在人們早就已經使用碗碟和刀叉來吃了。
摩洛哥人喜歡吃用小麥粉加上清水、橄欖油、肉湯、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鄉風味「古斯古斯」和鮮美郁的「烤全羊」、「烤魚」、「烤蝦」等,這些也都是他們迎待客的佳餚。他們習慣用鹽腌漬橄欖果,認為腌漬出來的橄欖果別有風味。他們酷愛飲茶,一般他們都喜歡在綠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鮮的薄荷葉,每天要飲4至5次,每次的飲量還都挺大。他們對中國菜餚很喜歡;他們除在公共場合有時使用刀叉為餐具外,一般都習慣於用手抓飯吃。
摩洛哥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餚的香、脆,注重菜餚的豐盛。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麵食為主,喜食摩洛哥式麵包。
④副食 喜歡牛肉、羊肉、魚、蝦等;蔬菜喜歡黃瓜、西紅柿、洋蔥、土豆等;調料愛用橄欖油等。
⑤製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魯菜、川菜、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冷拼盤、番茄牛肉、烤鴨、烤羊肉串、煎牛肉扒、炒裡脊丁、糖醋魚、炒什錦、香酥雞、烤全關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不飲酒,喜喝酸牛奶、咖啡、桔子汁等,尤為愛喝茶,最愛喝中國綠茶,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建甌水仙」、「碧螺春」等。
⑨果品 愛吃西瓜、香蕉、桃等水果;乾果愛吃花生米等。
禮節禮貌
摩洛哥人與客人相見和告別時,一般都慣施擁抱禮,握手禮也較為普及。摩洛哥女人與賓客見面時往往施屈膝禮。
一般禮儀
在進入摩洛哥人家裡前,你應主動提出脫鞋,在進入清真寺時則秘須脫鞋。
稱謂與問候
握手是習慣,不過朋友之間通常以親吻相迎。
約會與准時
事先約會是可取的,雖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時間。
款待與饋贈
摩洛哥商人會邀請你去他們家中作客,大擺筵席,持續吃上好幾個小時,但你很少會見到他們的妻子。
最好不要對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贊美,他可能會感到按社交慣例不得不把它奉贈給你。
禁忌
摩洛哥全國絕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人信奉摩洛哥和猶太教。摩洛哥人受宗教的約束,一般都不飲酒;也很少有人吸煙;進屋有脫鞋之俗,未經主人許可,不脫鞋是不是進入其宅屋的;進清真寺必須脫鞋。他們宴請賓客前後要上茶三次,以示禮貌。客人到這里則應「入鄉隨俗」,否則,便會被認為不禮貌。他們對「13」有反感,認為「13」是個消極的數字。他們忌諱白色,認為白色象徵著貧窮,白色衣服最令人厭棄。摩洛哥的婦女只能偷偷地吃雞蛋。如果當著丈夫的面吃雞蛋,會被認為幹了一件敗壞風俗的醜事而遭到譴責。摩洛哥人禁食豬肉,也忌諱使用豬製品。他們一般不愛吃紅燴和帶汁的菜餚。
摩洛哥杏仁:食材明細
4人份
3湯匙 黃油
1湯匙 紅糖
3分升 杏仁
1茶匙 孜然
1茶匙 辣椒(辣椒粉)
一小捏鹽
1茶匙 肉桂(有肉桂粉,沒有的話肉桂棒用錘子打碎成沫)
煎鍋預熱,並添加黃油。 2
添加杏仁,紅糖,辣椒,孜然,肉桂拌勻,迅速取出。(1分鍾快炒) 3
在烘烤紙放入杏仁。在200度的烤箱里烘烤約10分鍾後即可食用。 小貼士
可美國大杏仁替代,或是加入花生或其他堅果在一起都可以。
摩洛哥風味榛子炒飯:原料(1人份):
一杯煮熟的中東米(couscous)或是quinoa(在北美會比較好買到) 5-10顆烤熟的榛子半杯切成小丁的胡蘿卜一個雞蛋(或是兩個蛋清)半杯芹菜丁少許青蔥少許鹽 適量橄欖油
調味料:
少許孜然粉少許月桂粉(可選)少許辣椒粉(可選)少取姜黃(可選)
做法:
1、雞蛋打散加少許鹽炒好備用;
2、青蔥切成末備用;榛子取幾顆切碎(不要太碎),留幾個完整的最點綴;
3、不粘平底鍋放適量橄欖油(半大勺到一勺,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放一半青蔥炒香後再炒胡蘿卜丁,大約3、4分鍾後放芹菜丁;
4、再炒2分鍾後加煮熟的中東米,加適量鹽,翻炒半分鍾,再放入榛子(碎的和完整的)、炒好的雞蛋、孜然粉、月桂粉和辣椒粉,炒拌均勻;
5、出鍋前放剩下的青蔥就好了。
花樣:
1、最後可以放些山羊乳酪碎或是blue cheese(不過味道會比較重);
2、也可以用小米或是混合穀物來做(比如小米、大麥、高梁等等)。
摩洛哥金瓜羹的材料:主料:• 胡蘿卜2跟徹碎 • 3斤(1.5公斤)小金瓜,去皮去子,徹成6公分方塊 • 豌豆(yellow split peas, 有點像黃豆)1/3杯(70克) 輔料:• 橄欖油60毫升(1/4杯) • 大蔥1根,只用蔥白部分,徹碎 • 大蒜3瓣徹碎 • 紅朝天椒1顆徹碎 • 桂皮1小片 • 姜徹碎 • 1-1/2匙 • ½個檸檬汁 • 香菜碎2匙 • 奶油3-4匙
1. 將鍋下油加熱,爆香大蔥,大蒜,加2匙鹽,2-3分鍾後加入辣椒,桂皮,姜和小茴香繼續炒1分鍾。再加入胡蘿卜,金瓜和豌豆。
2. 到進1.5公升水將其煮開,調致慢火煮到豌豆軟化(大約40-50分鍾)
3. 將桂皮從湯中取出,加檸檬計,將湯到入電動食品攪拌器里,攪成糊狀。讓後再倒回鍋里加熱。 喝前撒上香菜和奶油。
可以將從金瓜掏出的金瓜子撒到碗上裝飾用。
摩洛哥橄欖雞植物油 2湯匙
洋蔥 2個,切碎
干生薑粉 1/2茶匙
紅柿椒粉 1/2茶匙
整雞 1隻,切成幾塊
水 450毫升
檸檬 1個,擠汁
鹽和現磨黑胡椒 適量
綠橄欖 500克,去核
1. 將油放入一個大煎鍋里預熱。加入洋蔥,並撒上生薑和紅柿椒粉炒,直到洋蔥變棕色。
2. 將雞肉放在洋蔥上面。加水,檸檬汁,鹽,辣椒粉和橄欖蓋住雞肉。慢煮約1小時,或直至雞肉煮熟變軟。
摩洛哥風味燉雞:去皮,去骨雞胸肉 500克,切方塊
鹽 2茶匙
洋蔥 1個,切碎
大蒜 2瓣,切碎
胡蘿卜 2條,切片
芹菜 2棵,切成小塊
新鮮生薑 1小塊,切成末
紅柿椒粉 1/2茶匙
孜然粉 3/4茶匙
干牛至 1/2茶匙
辣椒粉 1/4茶匙
姜黃粉 1/4茶匙
雞湯 350毫升
番茄醬 250克
罐裝鷹嘴豆 400克,瀝干水
西葫瓜 1個,切片
檸檬汁 1湯匙
製作方法
1. 將雞肉用鹽腌一下,然後放入一個大平底鍋,用中火將雞肉煎黃,直到幾乎煎熟。鏟出雞塊,擱一旁備用。
2. 將洋蔥,大蒜,胡蘿卜和芹菜放入煎過雞的平底鍋里一起炒。當菜變軟時,加入生薑,紅柿椒粉,孜然粉,牛至,辣椒粉和姜黃粉;一起炒1分鍾左右,然後混入雞湯和番茄醬,炒勻。再把煎過的雞肉塊放回鍋里。將火調小,讓混合物煮約10分鍾。
3. 加鷹嘴豆和西葫瓜入鍋里,煮開後將鍋蓋上,小火再煮15分鍾,或直至西葫瓜煮熟變軟即成。加檸檬汁炒勻即可享用。
摩洛哥式中東米釀甜椒 :食材:中東米300克,葡萄乾50克,杏仁50克,甜椒2個
調料:橙汁300克,肉桂粉10克
原料采買:中東米即Couscous,外貿超市都有出售。甜椒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
做法:
1、把甜椒洗凈放入烤箱以220攝氏度烤15分鍾,拿出切半去籽備用。
2、橙汁煮開,關火的同時,倒入中東米拌勻燜5分鍾。
3、餘下的食材和調料在大碗里拌勻後倒入2,繼續拌勻。
4、將3填入1即可。
烹飪心得:只需控制好烤制的時間長短即可,因為不同的烤箱即使是按同一溫度,烤制的結果都不一樣。
6. 摩洛哥和土耳其的距離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到土耳其伊期坦布爾直線距離3272公里。
7. 格拉斯玫瑰,土耳其玫瑰,保加利亞玫瑰,摩洛哥玫瑰,這四種玫瑰哪一種的味道最為濃烈呢
保加利亞的大馬士革玫瑰是屬於淡香型,香水用的比較多,而法國格拉斯又是香水產區,很多法國香水裡面加格拉斯玫瑰(法國千葉玫瑰)比較多。
土耳其玫瑰味道偏甜,摩洛哥玫瑰(摩洛哥產千葉玫瑰)香味較明亮,但也是淡香型。
這四種玫瑰都不是最香,最香的是中國產的皺葉玫瑰,這種玫瑰原產歐洲,在中國廣泛栽種,味道是最濃的。
另外山東雲南廣泛種植的重瓣玫瑰味道也是濃香型的,國內也引種了各種不同品種的玫瑰,久而久之,因為產地氣候條件不同,就算是同一種玫瑰漸漸也會形成不同屬性和味道。
對玫瑰感興趣可以看看英國園藝師—大衛奧斯汀的著作,他培育了很多種不同味道的園藝玫瑰。
8. 能不能介紹一下摩洛哥的情況,謝謝
國名:摩洛哥王國(The Kingdom of Morocco )
面積:45.9萬平方千米(不包括西撒哈拉26.6萬平方千米)
人口:2700萬
首都:拉巴特(Rabat)
國王:穆罕默德六世
貨幣:迪拉姆(MAD)
地理概況
摩洛哥王國位於非洲的西北端,東鄰阿爾及利亞,南鄰毛里塔里亞,西瀕大西洋,北面隔直布羅陀海峽和西班牙、葡萄牙相望。全國海岸線長3500多公里。摩洛哥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阿特拉斯山脈的主峰圖卜卡勒山海拔4165米,是全國最高點。摩洛哥東南部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南部為高原,中部為阿特拉斯山脈,北部為狹長的沿海平原,西部沿岸為一系列的平原和內陸高平原。主要河流為烏姆賴比阿河、塞布河。摩洛哥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為25℃。
阿拉伯人占摩洛哥全國人口的80%,柏柏爾人佔20%。阿拉伯語是摩洛哥的國語,但全國通用法語,西班牙和英語也很流通。摩洛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伊斯蘭教為國教。
主要旅遊點有拉巴特、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非斯
歷史簡述
柏柏爾人是摩洛哥的最初居民。公元前15世紀,摩洛哥受腓尼基人支配。公元前2-7世紀,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先後是這里的主人。7世紀開始,阿拉伯人進入這一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的王朝,現在的阿拉維王朝是第七個阿拉伯人的王朝,建立於1640年。15世紀起,土耳其、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先後入侵。1912年,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同年11月,法國同西班牙簽訂《馬德里條約》,摩洛哥北部狹長地區和南部的伊夫尼地區劃為西班牙的"保護地"。二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動風起雲涌。經過斗爭,摩洛哥於1956年3月2日宣告獨立。
政治局勢
摩洛哥是君主立憲國家。國王獨攬軍政大權,下設政府和議會(代表院)。1961年3月3日,哈桑二世國王登基。冷戰後,在西方民主思潮的沖擊下,摩洛哥進行了有限的政治改革。在確保王權統治的前提下,實行多黨制,政局也相對穩定。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去世。皇儲繼位,是為穆罕默德六世。目前,摩洛哥政局穩定
9. 中東有哪些值得去旅行的地方
摩洛哥:雖然這個沙漠國家的摩洛哥可能已經在你的旅行雷達上了,但它可能並不適合沖浪。然而,在摩洛哥的塔加茲特,這個色彩斑斕的漁村是中東地區最好的地方之一,因為它的名字叫「沖浪休息」、「殺手點」,以及一個獨特的中東沖浪社區,那裡有時髦的咖啡館和沖浪商店。無畏的旅行的摩洛哥阿特拉斯和大西洋之旅以765美元的價格從馬拉喀什到塔加茲,所以你可以把這八天的沖浪之旅添加到一個典型的摩洛哥之旅中,其中包括繁忙的麥地那和有資格的清真寺。
10. 伊朗 土耳其 摩洛哥這三個國家有什麼共通之處嘛
伊斯蘭國度!不過土耳其是比較開放的伊斯蘭 伊朗比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