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長臂金龜吃什麼

土耳其長臂金龜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26 03:50:47

A. 土耳其長臂金龜幼蟲飼養溫度

土耳其長臂金龜幼龜飼養溫度在25度最好。
幼龜太小了,無法抵禦寒冷。
冬天要用加熱棒保溫才行。

B. 這是什麼蟲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中文學名
陽彩臂金龜
拉丁學名
Cheirotonus jansoni Jordan
別稱
陽長臂金龜 陽長 陽彩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臂金龜科

臂金龜屬

陽彩臂金龜

C. 有點像天牛蟲,身體是硬殼的大約7厘米(很嚇人),誰知道這種蟲子是什麼蟲子嗎它的基本信息是什麼

哦這蟲子啊!!! 可臭了 我們這小時候都叫它 放屁蟲!! 司文已點叫它就是甲蟲!
這蟲臭,跟那天牛蟲也屬於甲蟲中的一種!

D. 介紹一種國家級保護動物不少於300字

我給你介紹一種漂亮的金龜子:陽彩臂金龜

陽彩臂金龜,屬於鞘翅目,金龜總科,臂金龜科,臂金龜科的甲蟲俗稱長臂金龜,因雄體前足極長而得名。陽彩臂金龜我國最大甲蟲之一,國家頒布為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珍稀種類。雄體長66毫米左右,體寬40毫米左右,前肢長度為100毫米以上,體重40克以上,長橢圓形,背面強度弧拱;頭面、前胸背板、小盾片呈光亮的金綠色,前足、鞘翅大部為暗銅綠色,鞘翅肩部與緣折內側有栗色斑點;體腹面密被絨毛;前胸背板甚隆拱,有明顯中縱溝,密布刻點,側緣鋸齒形,基部內凹;前足特別長大,超過體軀長度。陽彩臂金龜一個世代可能經歷3~4年,大多穴居於殼斗科大型櫟樹的樹干洞穴內,幼蟲以腐殖質為食。成蟲出現活動時間自6月迄9月。分布於分布於中國福建、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海南等地,越南也有分布。

E. 綠色的昆蟲,背上閃閃的

金龜子


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為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外,還為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超過26,000種。可以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於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F. 誰詳細介紹下這個昆蟲,見圖

長臂金龜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文學名: 長臂金龜
英文名: Formosan long-armed scarab
二名法: Cheirotonus macleayi formosanus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門: 有顎亞門Mandibulata
綱: 昆蟲綱Isecta
亞綱: 有翅亞綱Pterygota
目: 鞘翅目Coleoptera
亞目: 肉食亞目Adephaga
種: 長臂金龜
分布: 台灣
形態特徵:為大型甲蟲,體長5~6.5公分,雄蟲前跂極長,約9~10公分。雌蟲前跂僅5公分;體色
暗褐色有光澤,頭楯中央下凹,邊緣上翹,外角各有一微突;前胸背中央有一縱溝,外緣呈細鋸齒狀,密布小點刻,翅鞘散布大小不一的茶褐色斑紋,腹面密布褐色短毛,以腹部末端最長。體長42~67mm。本種為台灣最大的金龜子。前胸背板黑綠、黑褐或黑紫色,具強烈金屬光澤;翅鞘黑色,具數量不一的黃褐色碎斑。雄蟲前腳長度遠超過雌蟲。 生態習性:成蟲出現於夏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夜晚具趨光性。數量不少,但為保育類昆蟲。成蟲的活動盛期為5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主要出現於7~9月,有趨旋光性。 棲地分布:為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體型最大的甲蟲,分布全島山區。

G. 這個是陽彩長臂金龜嗎如果不是那這個是什麼蟲。 咋晚撿到的,死了。拿到這個蟲該怎麼辦

這的確是陽彩臂金龜,但是它實際上並不值錢,最多就值50而已,相信我,而它死了就是你的責任,因為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你是要坐牢的

H. 這是什麼甲殼蟲子,那麼大,是不是害蟲,有用嗎!

陽百萬、陽彩長臂金龜

I. 金龜子和瓢蟲的區別

金龜子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金龜子科 Scarabeidae

瓢蟲
昆蟲綱,鞘翅目的1科,也稱瓢甲科。

區別:

瓢蟲
亦作ladybug。
七星瓢蟲(Coccinella7-punctata)的幼蟲StephenDalton
鞘翅目(Coleoptera)瓢蟲科(Coccinellidae)甲蟲,約5,000種,分布廣泛。英文名稱源於中世紀時被獻給聖母瑪利亞,當時名為"beetleofOurLady"。
形似半個圓球,一般8∼10毫米(0.3∼0.4吋)長。足短,色鮮艷,具黑、黃或紅色斑點。鞘翅顏色和斑點數因種類而異,九星瓢蟲(Coccinellanovemnotata)的圖案是在橘紅鞘翅上各有4個黑斑點,以及各有半個斑點,這是典型的瓢蟲顏色圖案。
七星瓢蟲(Coccinella7-punctata)的成蟲N.A.Callow
瓢蟲的生活周期約需4周,故每年夏季可繁殖數七星瓢蟲(Coccinella 7-punctata)的幼蟲代。幼蟲細長柔軟,通常灰色,具藍、綠、紅或黑色斑,以其他昆蟲或蟲卵為食。要經4個齡期,然後附於某些物體上,在最後一齡幼蟲所蛻的皮中化蛹。大群的瓢蟲常在同一處地點過冬。
人們常採集成群的瓢蟲賣給農民和園藝業者以防治蚜蟲、蚧、蟎等害蟲。澳大利亞瓢蟲(Rodoliacardinalis)被引進到北美西部以防治吹綿蚧(Iceryapurchasi)爆發的災害,因吹綿蚧會破壞柑橘園。集棲瓢蟲(Hippodamiaconvergens)的幼蟲和成蟲都是蚜蟲的重要天敵。
雖然多數的瓢蟲和其幼蟲為肉食性,但也有一些以植物為食,危害嚴重,如南瓜瓢蟲(Epilachnaborealis)和墨西哥豆瓢蟲(E.varivestis)。
有個耳熟能詳的童謠:「瓢蟲快快飛,趕緊往家走,你家著了火,孩子滿處游」(Ladybugladybug,flyawayhome/Yourhouseisonfire,yourchildrendoroam),說的是英國於收割後焚燒忽布藤,這不但清了地,還燒死了許多瓢蟲。瓢蟲在民間葯方中用以治療絞痛、麻疹和牙痛。
身體像半個圓球、生有漂亮色斑的昆蟲。種類很多,有吃植物的有害瓢蟲,如馬鈴薯蟲;也有捕食小蟲的有益瓢蟲,如能捕食柑橘的主要害蟲的大紅瓢蟲。瓢蟲的頭很小,頭的一部分常常隱藏在前胸背板下面。生有一對較大的復眼和一對像小棍一樣的觸角。現在人們常用瓢蟲來防治為害農作物的蚜蟲。七星瓢蟲、小紅瓢蟲和異色瓢蟲都是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的益蟲。
瓢蟲或許是花園中最富盛名,也是最受喜愛的居民,因為它們乖巧迷人,色彩斑瀾,但它們同樣也是食肉動物,而且是較為貪婪的捕食者。 七星瓢蟲(Coccinella 7-punctata)的成蟲
編輯本段成蟲的捕獵
成年瓢蟲會捕食任何肉質嫩軟的昆蟲,它們最喜歡吃的是蚜蟲,但只要是沒有披戴盔甲和其他保護外套,而且身體柔軟、體型小的昆蟲,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的美餐。
獵物們不會自投羅網,瓢蟲必須經常飛動去搜索目標。瓢蟲看上去不大可能會飛,它的體型不象個飛行員,而更象是個葯箱。它有一個堅硬的外套,而它那套細小精緻的翅膀會從外套下伸出,瘋狂地舞動。瓢蟲確實是一個技藝精湛的飛行家,也正是因為它們具有高超的飛行本領,所以才能在花園的各個角落裡來去自如。
雌瓢蟲會產下大量的卵,它通常把卵分布在蚜蟲時常出沒的地方,以確保自己的兒女出生後能獲取最大的生存機率。卵被孵化後,新出生的幼蟲就會把身邊的蚜蟲做為它們可口的小吃,幼蟲的模樣與它的父母區別很大,它們還沒有裝備上厚實的盔甲,身體非常柔軟,成節狀分布,但卻長著些堅硬的鬃毛,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它們的下顎強壯有力,形狀就象一把鉗子,能夠輕易地洞穿蚜蟲的身體。
編輯本段幼蟲的生活
幼蟲的生活單調乏味,它們每天游弋在花草之間,瘋狂地捕食蚜蟲。瓢蟲的生命非常短暫,從卵生長到成蟲時期只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可以在花園里同時發現瓢蟲的卵、幼蟲和成蟲。
隨著時間的推移,瓢蟲的幼蟲胃口越來越大,身體也在不斷地增長,他們必須掙脫舊皮膚的束縛,開始了一個艱辛的歷程——蛻皮。這個過程並不象我們脫掉舊衣服,再換一件大號外套那麼簡單。瓢蟲一生之中,要經歷5至6次蛻皮,每次蛻皮後,身體都會繼續增長,直到積蓄足夠的能量步入蟲蛹階段。
當瓢蟲准備化蛹時,它會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把自己懸掛著附在葉面下,然後開始經歷驚心動魄的轉變。
它會從一個身體嬌柔的幼蟲變成體質強壯的成年瓢蟲。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過程,幼蟲的身體將被分解,然後重新組合、調整,再加以修飾裝扮,這一切都是為了迎接它嶄新的生命。當它最後破蛹而出變為一隻新的成年瓢蟲時,還要經歷一些轉變,因為此時它的身體仍舊柔軟嬌嫩,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它必須暴露在陽光下,吸取氧份,使它的體色慢慢加深,斑紋也會逐漸顯露出來,幾個小時後,它就會變得和花園中其他成年瓢蟲一模一樣了。
編輯本段瓢蟲的居住
和所有的野生動物一樣,瓢蟲不會象人類那樣擁有一個可以庇護的住宅。他們只能堅強地忍受各種惡劣的氣候,有時他們會藏身於樹葉之下,把它作為擋風遮雨的保護傘。
對於昆蟲來說,一滴雨水有多種含義。如果他們想飲水,那麼雨滴就相當於水池,一個看不見底的巨大水杯。當然對於蚜蟲來說,雨滴更顯得其大無比。而水滴表面的張力也可以使小昆蟲象陷入沼澤地一樣無法自拔。
編輯本段瓢蟲的生命
瓢蟲的生命一般非常短暫,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在夏季末期出生的最後一代瓢蟲卻擁有較長的壽命,當他們長到成年的時候,他們會尋找一個隱蔽安全的地方,隱居起來,准備度過漫長的冬天。
當寒冷的季節來臨,瓢蟲們將會依靠集體的力量抵抗嚴寒。他們在樹樁或岩石下一些乾燥安全的地方聚集起來,一同渡過漫漫的嚴冬。
瓢蟲科(Coccinellidae;lady beetles)
編輯本段屬種
昆蟲綱,鞘翅目的1科,也稱瓢甲科。
中、小型;體背面圓隆,腹面平坦;跗節為隱四節類;常具鮮明色斑的甲蟲。本科昆蟲通稱瓢蟲。在植物上捕食蚜蟲、 介殼蟲、粉虱、葉蟎等。雖有少數瓢蟲為害栽培作物,但大多數種類為農作物害蟲的天敵。
瓢蟲科與鞘翅目其他各科的主要不同點是:
①典型的跗節為隱四節類,第2節寬大,第3節特別細小,第4節特別細長,第3、4節連成一體,細長,稱附爪端節,自第2節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種類第3節退化或與第4節癒合,因而附爪端節僅有1節;但在 4節瓢蟲亞科中,附節的第2節不特別寬大,第3節不特別細小,第4節不特別細長,構成4節式;
②可見的第1腹板在基節窩之後有後基線,僅少數屬不具此特徵;
③下鄂須末節斧狀,兩側向末端擴大,或兩側相互平行;如果兩側向末端收窄,則至少前端減薄而且平截;但小艷瓢蟲亞科的下顎須末節錐形、長錐形、卵形或圓筒形而向末端縮小。
大多數瓢蟲同時具有上述3個特徵。僅有少數類群只具備其中的兩個特徵。
編輯本段瓢蟲的種類
瓢蟲的種類非常繁多,任何時候我們都能在花園里發現不同種類的瓢蟲。我們可以從它們的顏色上加以區別,有些是黃色,有些是桔色或紅色,我們也可以根據它們的體型來區別,有些體型瘦小,有些則較為粗壯。但識別它們的最好途徑是通過它們身上的斑點,有些瓢蟲有兩個斑點,有些有9個,有些有12個,有些則一個也沒有。
全世界記載約500屬5000種。中國已記錄近400種。其中,植食性的種約佔1/6。食植瓢蟲亞科的大多數種類取食茄科、葫蘆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 葡萄科、 八仙花科、毛茛科、蕁麻科、五味子科、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數種類取食蕨類(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種以栽培作物為食,例如分布於古北界的馬鈴薯瓢蟲和分布於印度-馬來亞區的茄二十八星瓢蟲為害馬鈴薯和茄子;分布於印度-馬來亞區的瓜裂臀瓢蟲為害瓜類;分布於印度-馬來亞區的大豆瓢蟲和分布於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蟲為害大豆。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蟲。在瓢蟲亞科中的食菌瓢蟲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絲和孢子)為食。
除此以外,瓢蟲亞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蟲亞科主要以蚜蟲為食,小毛瓢蟲亞科和小艷瓢蟲亞科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虱、葉蟎;其中食蟎瓢蟲族專食葉蟎,是葉蟎的重要天敵;隱脛瓢蟲亞科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盔唇瓢蟲亞科捕食有蠟質覆蓋物的介殼蟲(如盾蚧、蠟蚧等),其唇基向兩側和向前伸展,成為掀開蠟質介殼的特殊構造;四節瓢蟲亞科和紅瓢蟲亞科取食綿蚜和綿蚧,其幼蟲背面亦覆蓋蠟粉或蠟質絲,外形與取食對象相似(擬態)。在捕食性的瓢蟲中,七星瓢蟲是古北界常見的蚜蟲天敵,中國採取助遷和保護的方法用它來防治棉蚜。
近10年來,美國東北部也出現了七星瓢蟲,其分布區在不斷擴展。異色瓢蟲也是古北界常見的蚜蟲天敵,因其色斑變異很大,曾用於遺傳學的研究。澳洲瓢蟲於1888年從大洋洲引入美國,以防治當時嚴重為害柑橘的吹綿蚧。散放後的第二年,吹綿蚧的種群數量明顯下降。隨後,又引入到其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都取得長期控制吹綿蚧的良好效果,成為引進天敵的第一個著名成功範例。小紅瓢蟲原產於亞洲南部,1928年自日本引入塞席爾共和國、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以防治塞席爾吹綿蚧。這也是引進天敵防治害蟲的成功範例之一。中國曾把大紅瓢蟲移殖到湖北省宜都縣,以防治柑橘園內的吹綿蚧,同樣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還有二星瓢蟲、四星瓢蟲、六星瓢蟲、雙七瓢蟲、九星瓢蟲、十星瓢蟲、十一星瓢蟲、十二星瓢蟲、十三星瓢蟲、十四星瓢蟲、二十八星瓢蟲、刀角瓢蟲、大紅瓢蟲、紅環瓢蟲、縱條瓢蟲、六斑顯盾瓢蟲、艷色廣盾瓢蟲等等
中文名: 七星瓢蟲
拉丁學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綱: 昆蟲綱
目: 鞘翅目
科: 瓢蟲科瓢蟲亞科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 棉蚜、麥蚜、豆蚜、菜縊管蚜、玉米蚜、高粱蚜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小麥、豇豆、白菜、玉米、高粱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5.70一7毫米,寬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無毛。剛羽化時鞘翅嫩黃色,質軟,3—4小時後逐漸由黃色變為橙紅色,同時兩鞘翅上出現7個黑斑點,位於小盾片下方者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縫分割成兩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個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小三角形白斑。頭黑色,額與復眼相連的邊緣上各有1淡黃色斑。復眼諫��淠誆喟既氪Ω饔?個淡黃色小點,有時與上述黃斑相連。觸角栗褐色,稍長於額寬,錘節緊密,側緣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緣有窄黃條,上唇、口器黑色,上顎外側黃色。前胸背板黑色,兩前角上各有1個近於四邊形淡黃色斑。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縱隆線,後基線分支。足黑色,脛節有2個刺距,爪有基齒。腹面黑色,但中胸後側片白色。第六腹節後緣凸出,表面平整。
雄蟲:第六腹節後緣平截,中部有橫凹陷坑,上緣有一排長毛。
卵:長1.26毫米;寬0.60毫米。橙黃包,長卵形,兩端較尖。成堆豎立在棉葉背面。每塊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達80粒。
幼蟲:共4齡.各齡期的主要特徵:
一齡:體長2—3毫米。身體全黑色。從中胸至第八腹節,每節各有6個毛疣。
二齡:體長4毫米。頭部和足全黑色,體灰黑色。前胸左右後側角黃色。腹部每節背面和側面著生6個刺疣,第一腹節背面左右2刺疣呈黃色,刺黑色。第四腹節背面刺疣黃色斑不顯.其餘刺疣黑色。
三齡:體長7毫米。體灰黑色.頭、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側角和後側角有黃色斑。腹部第一節左右側刺疣和側下刺疣桔黃色,刺黑包。第四節背側2刺疣微帶黃色,其餘刺疣黑色。
四齡:體長11毫米左右。體灰黑色。前胸背板前側角和後側角有桔黃色斑。腹部第一節和第四節左右側刺疣和側下刺疣均有桔黃色斑。其餘刺疣黑色。
蛹:體長7毫米,寬5毫米。體黃色。前胸背板前緣有4個黑點,中央2個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2個黑點,兩側角有2個黑斑。中胸背板有2個黑斑。腹部第2—6節背面左右有4個黑斑。腹末帶有末齡幼蟲的黑色蛻皮。
編輯本段七星瓢蟲簡介
俗稱花大姐。
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東和西南等一些省區;另記載於蒙古、朝鮮、日本、原蘇聯、印度及歐洲地區。
成蟲體長5.2-6.5毫米,寬4-5.6毫米。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呈半個水瓢狀。頭黑色、復眼黑色,內側凹入處各有1淡黃色點。觸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額外側為黃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個較大的近方形的淡黃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兩側共有7個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三角形白地。體腹及足黑色。
年發生多代。以成蟲過冬,次年4月出蟄。產卵於有蚜蟲的植物寄主上。成蟲和幼蟲均以多種蚜蟲、木虱等為食。系益蟲,應予保護。
七星瓢蟲是著名的害蟲天敵,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葯」。
七星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20世紀70年代在黃河下游已開始用助遷法防治棉花和小麥蚜蟲,90年代開始人工繁殖,並用於生產。 七星瓢蟲以鞘翅上有7個黑色斑點而得名。每年發生世代數因地區不同而異。例如,在河南安陽地區每年發生6-8代。北方寒冷地區,每年發生世代數則較少。七星瓢蟲成蟲壽命長,平均77天,以成蟲和幼蟲捕食蚜蟲、葉蟎、白粉虱、玉米螟、棉鈴蟲等幼蟲和卵。七星瓢蟲1頭雌蟲可產卵567-4475粒,平均每天產卵78.4粒,最多可達197粒。 七星瓢蟲取食量大小與氣溫和獵物密度有關。以捕食蚜蟲為例,在獵物密度較低時,捕食量隨密度上升而呈指數增長;在密度較高時,捕食量則接近極限水平。氣溫高的條件下,影響七星瓢蟲和獵物的活動能力,捕食率提高。據統計,七星瓢蟲對煙蚜的平均日取食量為:1齡10.7頭,2齡33.7頭,3齡60.5頭,4齡124.5頭,成蟲130.8頭。七星瓢蟲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萬頭蚜蟲。 毒性 七星瓢蟲對人、畜和天敵動物無毒無害,無殘留,不污染環境。
七星瓢蟲在我國分布相當廣泛,分布的地區有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蘇、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四川、雲南、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常見於農田、森林、園林、果園等處。
七星瓢蟲是著名的害蟲天敵,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葯」。
七星瓢蟲有較強的自衛能力,雖然身體只有黃豆那麼大,但許多強敵都對它無可奈何。它3對細腳的關節上有一種「化學武器」,當遇到敵害侵襲時,它的腳關節能分泌出一種極難聞的黃色液體,使敵人因受不了 而倉皇退卻、逃走。它還有一套裝死的本領,當遇到強敵和危險時,它就立即從樹上落到地下,把3對細腳收縮在肚子底下,裝死躺下,瞞過敵人而求生。
瓢蟲之間還有一種奇妙的習性:益蟲和害蟲之間界限分明,互不幹擾,互不通婚,各自保持著傳統習慣,因而不論傳下多少代,不會產生「混血兒」,也不會改變各自的傳統習性。

金龜子:

金龜子(俗稱:油炸豆,瞎了碰)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超過26,000種。可以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於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Aegialiinae
Termitotroginae
金龜子亞科 Scarabaeinae
糞金龜亞科 Coprinae
Pachypodinae
Orphinae
Allidiostomatinae
Idiosominae
Dynamopodinae
Aclopinae
長臂金龜亞科 Euchirinae
Phaenomeridinae
鰓角金龜亞科 Melolonthinae
麗金龜亞科 Rutelinae
獨角仙亞科 Dynastinae
花金龜亞科 Cetoniinae
金龜子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為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外,還為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
金龜子科是鞘翅目中的1個大科,種類很多。成蟲體多為卵圓形,或橢圓形,觸角鰓葉狀,由9~11節組成,各節都能自由開閉。體殼堅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屬光澤。前翅堅硬,後翅膜質,多在夜間活動,有趨光性。有的種類還有擬死現象,受驚後即落地裝死。成蟲一般雄大雌小,為害植物的葉、花、芽及果實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產卵,卵多產在樹根旁土壤中。幼蟲乳白色,體常彎曲呈馬蹄形,背上多橫皺紋,尾部有刺毛,生活於土中,一般稱為「蠐螬」。嚙食植物根和塊莖或幼苗等地下部分,為主要的地下害蟲。老熟幼蟲在地下作繭化蛹。金龜子為完全變態。全世界約有3萬多種,我國約有1300種,常見的有黑瑪絨金龜、東北大黑鰓角、銅綠麗金龜和喜在白天活動的銅羅花金等,為害大豆、花生、甜菜、小麥、粟、薯類等作物。
金龜子是害蟲,成蟲咬食葉片成網狀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剩主脈,群集為害時更為嚴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時咬食最盛。
其中,獨角仙是比較大的金龜子。
非洲產的大角金龜屬 Goliathus(共11種),如大角金龜 Goliathus goliatus、帝王大角金龜 Goliothus regius、白紋大角金龜 Goliathus orientalis等,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金龜子種類。
金龜子的觸角呈鰓葉狀,錘節的部份常呈多分叉狀。
成蟲食性各異,有的以植物根莖葉為食,有的以腐敗有機物為食,也有以糞便為食者。幼蟲多生活於土中,以土中有機物為食。
編輯本段文化
古埃及人將推糞金龜視為生命永恆的象徵,因為其推動糞球有如地球運轉一般。
編輯本段經濟重要性
許多種類會對經濟植物造成危害。如在北美危害花卉、果樹、農作物的日本豆金龜(Popillia japonica)。
糞金龜能分解動物的糞便,因此在非洲的生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J. 金龜子是不是害蟲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金龜子科 Scarabeidae

亞科
[編輯本段]
Aegialiinae
Termitotroginae
金龜子亞科 Scarabaeinae
糞金龜亞科 Coprinae
Pachypodinae
Orphinae
Allidiostomatinae
Idiosominae
Dynamopodinae
Aclopinae
長臂金龜亞科 Euchirinae
Phaenomeridinae
鰓角金龜亞科 Melolonthinae
麗金龜亞科 Rutelinae
獨角仙亞科 Dynastinae
花金龜亞科 Cetoniinae

昆蟲的一種
[編輯本段]
金龜子(jin gui zi)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金龜子科昆蟲的統稱。龜子屬鞘翅目,金龜子科,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外,還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 金龜子科是鞘翅目中的1個大科,種類很多。成蟲體多為卵圓形,或橢圓形,觸角鰓葉狀,由9~11節組成,各節都能自由開閉。體殼堅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屬光澤。前翅堅硬,後翅膜質,多在夜間活動,有趨光性。有的種類還有擬死現象,受驚後即落地裝死。成蟲一般雄大雌小,為害植物的葉、花、芽及果實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產卵,卵多產在樹根旁土壤中。幼蟲乳白色,體常彎曲呈馬蹄形,背上多橫皺紋,尾部有刺毛,生活於土中,一般稱為「蠐螬」。嚙食植物根和塊莖或幼苗等地下部分,為主要的地下害蟲。老熟幼蟲在地下作繭化蛹。金龜子為完全變態。全世界約有3萬多種,我國約有1300種,常見的有黑瑪絨金龜(Maladeraorientalis)、東北大黑鰓角(Holotrichiadiom-phalia)、銅綠麗金龜(Anomalacorpulenta)和喜在白天活動的銅羅花金(Rhomborrhinajaponica)等,危害大豆、花生、甜菜、小麥、粟、薯類等作物。

1.危害 成蟲咬食葉片成網狀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剩主脈,群集危害時更為嚴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時咬食最盛。

2.形態特徵

(1)銅綠金龜子 成蟲體長18—21毫米,寬8~10毫米。背面銅綠色,有光澤,前胸背板兩側為黃色。鞘翅有栗色反光,並有3條縱紋突起。雄蟲腹面深棕褐色,雌蟲腹面為淡黃褐色。卵為圓形,乳白色。幼蟲稱蠐糟,乳白色,體肥,並向腹面彎成「C」形,有胸足3對,頭部為褐色。

(2)朝鮮黑金龜子 成蟲體長20~25毫米,寬8~11毫米。黑褐色,有光澤,鞘翅黑褐色,兩鞘翅會合處呈縱線隆起,每一鞘翅上有3條縱隆起線。雄蟲末節腹面中部凹陷,前方有一較深的橫溝;雌蟲則中部隆起,橫溝不明顯。

(3)暗黑金龜子 成蟲體長18—22毫米,寬8—9毫米,暗黑褐色無光澤。鞘翅上有3條縱隆起線。翅上及腹部有短小藍灰絨毛,鞘翅上有4條不明顯的縱線。

(4)茶色金龜子 成蟲體長10毫米左右,寬4~5毫米。茶褐色,密生黃褐色短毛。鞘翅上有4條不明顯的縱線。

3.發生規律

(1)銅綠金龜子 一年1代。以幼蟲在土壤內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蟲出現,5月下旬達到高峰。黃昏時上樹為害,半夜後即陸續離去,潛入草叢或鬆土中,並在土壤中產卵。成蟲有群集性、假死性、趨光性,悶熱無風的夜晚為害最烈。

(2)暗黑金龜子 一年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土壤內越冬。翌年4月成蟲開始出土,下旬出現第一次小高峰,6月下旬是最高峰。活動和為害習性同銅綠金龜子。

(3)茶色金龜子 一年2代。以幼蟲在土內越冬。第一代成蟲5月初出現。6月上、中旬是為害盛期。第二代成蟲7月出現,8月上、中旬盛發。成蟲無明顯趨光性及假死性,白天亦可見少量為害。

4.防治方法

①利用假死習性,於夜晚樹下墊薄膜,搖樹震捕。有條件地方可用黑光燈誘殺。

②葯劑防治,黃昏後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果800倍液噴灑。

文化
[編輯本段]
古埃及人將推糞金龜視為生命永恆的象徵,因為其推動糞球有如地球運轉一般。

經濟重要性
[編輯本段]
許多種類會對經濟植物造成危害。如在北美危害花卉、果樹、農作物的日本豆金龜(Popillia japonica)。
糞金龜能分解動物的糞便,因此在非洲的生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主持人的藝名
[編輯本段]
著名少兒主持人劉純燕的主持藝名。
最早出現在1991年<<大風車>>節目,塑造的「金龜子」形象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曾經與何炅,董浩,周洲等一起做大風車的主持人
經常轉作金龜子的服裝,穿著金龜子似的帽子
是90後80後小朋友都知道的好朋友!

小青花金龜子
[編輯本段]
發生與危害 小青花金龜以成蟲為害葡萄、山楂、蘋果、梨、桃、杏、柑桔、板栗等多種果樹及林木、蔬菜、花卉和農作物等。食性很 雜,為害花、葉、果、幼芽及近成熟期的果。常群集為害,此蟲分布很廣,華北、西北、中南和陝西、四川、雲南、台灣等各地均有發生。
成蟲大小差異很大,體長11-16毫米,寬6-9毫米。體色變化也很大,古銅色、暗綠、褐色、綠色、黑褐色等。胸背及翅鞘散布許多形狀不同的白色絨斑;頭部有長毛,前胸背板略呈扁橢圓,密布刻點和長茸毛;翅鞘上遍布弧形刻點和茸毛。幼蟲老熟時體長32-36毫米,頭暗褐色,服體乳白色,分類學上也許是幾個近似種的混合群體。
習性及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代數尚不清楚,多發生一代,以成蟲、幼蟲或蛹在土內過冬。4-6月發生成蟲。5-6月產卵,發生早的幼蟲8-9月老熟化蛹,並羽化成蟲。9-10仍有成蟲發生並取食為害,後入土過冬。發生晚的則以幼蟲或蛹在土內過冬。成蟲白天活動,春季常為害花器、幼芽和嫩葉,秋季常群集為害果實,近成熟的傷果上常數頭群集為害。成蟲飛翔力較強,有假死性,受驚或捕捉時常假死落地或在落地過程中飛起。陰雨天,早晚低溫時常在取食處靜伏不動,受驚常落地。成蟲取食時多交配,喜在落葉、草地、草堆等有機物腐植質處產卵,或散產於土中。幼蟲喜食土壤里腐爛有機質,也為害根部。
防治措施 (1)成蟲喜在花器或傷果上群集為害,可用捕蟲網捕捉成蟲集中殺死。
(2)蟲量大時可噴葯,用葯有殺滅菊酯、滅掃利、功夫菊酯2000倍液,混以甲胺磷或敵敵畏等1000倍混合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