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怎麼被土耳其人打
Ⅰ 堅固不摧的君士坦丁堡為何被奧斯曼擊破
這個是因為奧斯曼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並且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說到底還是古代攻城的性價比問題,我們很少會在歐洲的戰爭當中看到強攻,大多都是圍困然後迫使對方投降便是如此。
所以說,君士坦丁堡是很難戰勝奧斯曼的。
Ⅱ 奧斯曼人是怎麼攻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
還是要找到一個突破口,所以他們就巧妙地分散了兵力,最後在西城牆找到了缺口,一句進攻進去,君士坦丁堡徹底陷落了。
Ⅲ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個國家滅亡的
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遷都君士坦丁堡,日後走向分裂,最後終於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部帝國經歷了日後1000年的興衰演變,慢慢變弱。最後被十字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進入拉丁帝國時期,當真正的拜占庭(東羅馬的別稱)王室再次掌權時,帝國已經成為小國了。這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了,公元1453年(好象是),土耳其軍隊攻破君士坦丁堡,將城市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滅亡。
所以說是被 土耳其 滅掉的。原因就是衰弱了
Ⅳ 世界歷史之君士坦丁堡是如何陷落的
在世界的歷史上,在奧斯曼帝國的殘食下,拜占庭帝國只剩下一個城市,那就是首都君士坦丁堡。
1453年,野心勃勃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率領20萬大軍和數百艘戰船圍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於歐洲大陸的東南端,北臨金角灣,南靠馬爾馬拉海,東面與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隔海相望,西面與陸地相連,地勢十分的險要。
大敵當前,君士坦丁堡的軍民更是盡一切力量加固首都的防禦工事,除了在西面築了兩條堅固的城牆外,還在城牆上每隔100米修建一個碉堡,牆下挖了很深的護城河。在城北金角灣的入口處,他們用粗大的鐵索封住了海面,使任何的船隻都無法的進入,在城東、城南臨海的地方,他們也修築了高大的城牆。
4月6日,土耳其蘇丹拒絕了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的求和,下令攻城。隨著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顆顆重達500公斤的巨石從土耳其人的大炮中發出,重重地砸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高大堅固的城牆頓時出現一個個大坑。
「沖啊!」數萬土耳其士兵肩扛粗大的木頭,滾動著木桶,向護城河沖去,企圖填平護城河,為大軍攻城鋪平道路。
「射擊!快射擊!」城牆上的拜占庭軍官不住的大聲催促士兵攻擊。
拜占庭士兵趴在城牆上,躲在堡壘里,用火炮、投石機、標槍、弓箭等向城下密密麻麻的不斷涌過來的土耳其人瘋狂的射擊。
看到這一幕,土耳其蘇丹知道從正面強攻是不行了,必須另想辦法。於是下令挖地道,准備潛入城中,打拜占庭一個措手不及,不料,地道還沒有挖到城中,就被拜占庭人發覺了,拜占庭人用炸葯破壞了地道。
此後4艘拉丁船和1艘希臘船企圖沖過土耳其人的封鎖線,支援拜占庭,土耳其蘇丹下令海軍將他們擊沉,土耳其人派出140多艘戰艦前去攔截,結果反被擊沉了很多艘,而敵軍的5艘船卻順利進入君士坦丁堡。城中的軍民見來了援兵和給養,士氣大振。
土耳其蘇丹把海軍的司令叫來,臭罵了一頓,並宣布把他撤職。海軍司令一聽,頓時慌了神,急忙說「尊敬的蘇丹,千萬別撤我的職,給我一個贖罪的機會,我知道怎麼攻克君士坦丁堡!」
「怎麼攻克?」蘇丹問。
「用海軍從金角灣進去!」「胡說八道!金角灣有鐵索,怎麼進?」蘇丹非常的生氣。
「有辦法,金角灣北邊是由熱那亞商人守衛的加拉太鎮,與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熱那亞商人都是些見錢眼開的財迷,只要我們給他們大量的賄賂,就可以從加拉太鎮進入金角灣。」
「好,就照你的主意辦,先不撤你的職。」
土耳其人和熱那亞人經過秘密的協商,達成了協議,熱那亞人同意土耳其人從加拉太鎮經過。
一天晚上,土耳其人的80艘戰船來到加拉太鎮。他們在岸上用木板鋪設了一條道路,上面塗滿了牛油羊油,以減少摩擦。經過一夜的努力,這些戰船終於從陸路通過了加拉太鎮,進入金角灣。
第二天早晨,守衛君士坦丁堡北牆的士兵發現了土耳其人的戰艦,大吃一驚。在蘇丹的親自指揮下,土耳其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一次接一次地沖鋒。君士坦丁堡內所有教堂的鍾聲都敲響了,拜占庭的皇帝親自登上城頭,激勵士兵拚死作戰。
可就在這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一群士兵從城牆上的小門出擊,返回後忘記將門鎖緊!土耳其人發現了拜占庭人這一致命的疏忽,他們立即結集重兵,猛攻這個小門,終於攻近了這座城。
土耳其人進程後,並沒有毀滅這座城市,搶掠過後,他們把奧斯曼帝國的首都遷到這里,改名伊斯坦布爾。
Ⅳ 君士坦丁堡歷史上被圍攻過多少次都是什麼人乾的雙方兵力如何經過與結果怎樣
第一次,羅馬帝國攻陷拜占庭,當時拜占庭是獨立城邦。時間無記載
第二次,443年、匈奴阿提拉圍攻當時的東羅馬帝國,雙方談判。匈奴撤兵,東羅馬帝國賠錢
第三次、1204年,對方是義大利城邦商人僱傭的十字軍軍隊,進攻東羅馬帝國,成功攻陷,並且義大利商人建立了傀儡國家--拉丁帝國
第四次、1261年,尼西亞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剩餘領土組成的帝國、進攻拉丁帝國,成功,重新建立東羅馬帝國
第五次,1391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圍攻東羅馬帝國,失敗,撤兵
第六次,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繼續圍攻,成功,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Ⅵ 為什麼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能影響歐洲歷史
因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導致連接歐亞兩洲的主要陸上貿易路線中斷,令歐洲人考慮經海路到達亞洲的可行性,最終促成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因此說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能影響歐洲歷史。
戰役過程
15世紀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國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軍隊切斷了聯系的伯羅奔尼撒地區,君士坦丁堡實際上已是一座孤城。
1453年初,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步兵7萬多,騎兵2萬多,戰艦320艘,從海陸兩麵包圍並企圖佔領君士坦丁堡,徹底滅亡拜占庭帝國。
4月6日,土耳其軍隊從西面發動對君士坦丁堡的強攻,他們用火炮、攻城錘和投石器猛烈破擊城牆,並填平壕溝,架設雲梯,還在城牆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軍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萊奧古斯率領下頑強抵抗,粉碎了土軍從西面的進攻。
拜占庭帝國的海上援軍也沖破了土耳其軍在海峽上的封鎖。穆罕默德二世改變進攻謀略,他買通熱那亞商人,假道熱那亞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區,潛入金角灣內,以便水陸夾擊。他調動軍隊5萬,並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之間鋪設一條長1.5公里的圓木滑行道。
在一夜之間將80艘輕便帆船拖上海峽岸邊,用人、畜和滑車拉過山頭,再從斜坡上滑進金角灣。又在金角灣最窄處架設浮橋,在橋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軍從海陸兩面對君士坦丁堡發起總攻,一面在金角灣用火炮破壞防禦工事和轟擊防守船隻;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揮數萬軍隊從多處突入城堡。
君士坦丁堡軍民浴血奮戰,誓死保衛城堡,但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城堡最後被陷。延續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國至此滅亡。
(6)君士坦丁堡怎麼被土耳其人打擴展閱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標志著中世紀時代結束及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的重要事件,因為它代表了歐洲舊有宗教秩序的結束,及大炮和火葯的廣泛使用。
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後,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聖索非亞大教堂被改為清真寺。希臘東正教會仍然完好,Gennadius Scholarius獲任命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令很多希臘人從該城逃到西歐,並把希臘—羅馬傳統的知識及文書帶到當地,從而推動了文藝復興。
Ⅶ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個國家滅亡的,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最後毀滅
當時的東羅馬面已經十分衰微,被奧斯曼帝國侵佔越來越多的土地。1453年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以及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經濟上受到威尼斯的挾制。失去了海關收入,帝國在商業方面的壟斷地位也逐漸喪失。
2、幾次十字軍東征,西歐來的士兵肆虐城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3、突厥人興起,蠶食鯨吞領土
——滅亡前夕的東羅馬帝國疆域,拜占庭已經被包圍了
Ⅷ 君士坦丁堡是被哪個國家滅亡的
羅馬帝國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遷都君士坦丁堡,日後走向分裂,最後終於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部帝國經歷了日後1000年的興衰演變,慢慢變弱。最後被十字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進入拉丁帝國時期,當真正的拜占庭(東羅馬的別稱)王室再次掌權時,帝國已經成為小國了。這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了,公元1453年(好象是),土耳其軍隊攻破君士坦丁堡,將城市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滅亡。所以說是被土耳其滅掉的。原因就是衰弱了…
Ⅸ 君士坦丁堡戰役的具體情況
15世紀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國領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軍隊切斷了聯系的伯羅奔尼撒地區,君士坦丁堡實際上已是一座孤城。1453年初,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步兵7萬多,騎兵2萬多,戰艦320艘,從海陸兩麵包圍並企圖佔領君士坦丁堡,徹底滅亡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一個海岬上,整個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灣(亦稱哈利奇灣),南面是馬爾馬拉海,沿海地區築有防禦工事,金角灣入口處有鐵鏈封鎖,南北兩面易守難攻。西面是陸地,築有兩層城牆。城外是一條深100英尺的壕溝。城內駐軍僅9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組成的艦隊。
4月6日,土耳其軍隊從西面發動對君士坦丁堡的強攻,他們用火炮、攻城錘和投石器猛烈破擊城牆,並填平壕溝,架設雲梯,還在城牆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軍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萊奧洛古斯率領下頑強抵抗,粉碎了土軍從西面的進攻。拜占庭帝國的海上援軍也沖破了土耳其軍在海峽上的封鎖。
穆罕默德二世改變進攻謀略,他買通熱那亞商人,假道熱那亞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區,潛入金角灣內,以便水陸夾擊。他調動軍隊5萬,並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之間鋪設一條長約1.5公里的圓木滑行道。 然後在一夜間將80艘輕便帆船拖上海峽岸邊,用人、畜和滑車拉過山頭,再從斜波上滑進金角灣。又在金角灣最窄處架設浮橋,在橋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軍從海陸兩面對君士坦丁堡發起總攻,一面在金角灣用火炮破壞防禦工事和轟擊防守船隻;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揮數萬軍隊從多處突入城堡。君士坦丁堡守軍浴血奮戰,誓死保衛城堡,但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城堡最後被攻陷。延續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國至此滅亡。此戰是當時比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戰。
穆罕默德首先計劃進攻狄奧多西城牆,那是一連串錯綜復雜的城牆及壕溝,保護君士坦丁堡唯一沒有被水麵包圍的西面部份。他的軍隊在1453年4月2日復活節的星期一在城外扎營。多個星期以來,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擊城牆,但仍未能轟出缺口。由於巨型大炮裝填彈葯極需時間,拜占庭守軍能夠在每次炮轟後修補大部份的破壞。與此同時,穆罕默德的艦隊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橫江鐵索阻攔,無法進入金角灣。
為了繞過鐵索,穆罕默德在金角灣北岸的加拉達建造了一條陸上船槽,以塗上油脂的圓木建成,船隻被拖過船槽,進入金角灣。這樣便能阻止熱那亞的船隻運送補給品,亦打擊了拜占庭守軍的士氣,但是城牆仍有待攻破。土耳其軍曾向城牆發動多次正面攻擊,但被擊退損失慘重。土軍其挖掘隧道,試圖穿過城牆,很多挖掘者是塞爾維亞人,由Zaganos Pasha指揮。
拜占庭人的工程師Johannes Grant 挖了一些隧道對付土軍,讓守軍進入隧道把敵人消滅。另外一些土軍隧道被灌水。最終拜占庭人捉了一位土軍重要工程師,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軍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隨即被破壞。拜占庭婉拒了穆罕默德開出的撤圍條件,那是要拜占庭繳付一筆天文數字的賠款,即使穆罕默德本人也知道對方根本不可能做到。穆罕默德隨即計劃強攻城牆以消耗守軍實力。
5月22日晚上出現月蝕,對守軍來說是不祥之兆。
5月29日早上土軍再次進攻,第一波攻勢由訓練及裝備皆不足的輔助部隊執行,失敗是意料中事,只不過是用他們去削弱守軍力量。第二波攻勢主要由安那托利亞人執行,集中攻擊西北部的貝拉克奈城牆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經對它造成部份破壞。
該段城牆在11世紀時建造,較其它城牆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軍就是從該段城牆攻入城內。土軍雖然曾經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軍擊退。第三波攻勢由穆罕默德的精銳新軍執行,守軍最初還能堅持一陣子,但後來負責防守其中一段城牆的熱那亞將領Giovanni Giustiniani在作戰中受了重傷,離開了城牆,令守軍開始出現恐慌。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土軍發現貝拉克奈城牆的科克波塔門並沒有鎖上(土軍沒有使用賄賂或其它詭計,只是守軍大意,尤其是炮轟遺下的瓦礫把那城門閉塞了),便從那兒沖入城內。君士坦丁十一世帶領守軍進行最後的保衛戰,脫下紫色皇袍,一馬當先沖入土軍陣中,與其部下在巷戰中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