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蘇聯為什麼幫土耳其

蘇聯為什麼幫土耳其

發布時間: 2022-04-25 11:49:43

A. 二戰的時候,土耳其國力如何為什麼蘇德戰爭時蘇聯還要戒備土耳其

一開始中立,最後還是加入盟國了。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交匯處,把守戰略要道。戰爭剛剛開始,各國使節就蜂擁而至,希望用各種陰謀詭計動搖這個年輕的共和國的中立立場。但土耳其的策略是同時向德國和英國出口礦石等資源,換回武器和其他物資來保衛自己的國家,並藉此機會尋求發展。德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道路和鐵路,英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機場和港口,兩國會相互競爭,各自提供最好的設備,而土耳其則允許兩國勢力在國內用各種陰險的伎倆明爭暗鬥。
土耳其利用自己的鉻鐵礦和銅礦石換回了先進的武器。由50個旅,80萬農民出身的士兵組成的步兵在古安納托利亞高原嚴酷的環境下鍛煉出來,足可以媲美歐洲任何一國的步兵。土耳其領袖伊諾努決心維護國家的獨立,他不希望依靠別國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因為那樣的代價就是本國的子弟兵也要為他國的利益流血犧牲。
土耳其同交戰雙方簽署了貿易和約,換來雙方對自己中立地位的承認。1943年1月30日,伊諾努與丘吉爾在土耳其南部城市阿達納舉行會談,並同意在聖誕節那天加入戰斗。隨後同盟國向土耳其提供了350輛坦克,48門自動炮,300門野戰炮,近3000門防空炮,大約100萬枚反坦克地雷和10萬把步槍,作為第一批軍事援助。但1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這三巨頭在德黑蘭舉行會議的時候,土耳其依然拒絕與德國斷絕聯系,甚至不允許英國飛機使用盟軍幫助修建的空軍基地。
現在,只有丘吉爾對土耳其的參戰依舊感興趣,蘇聯對其徹底失望,決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巴爾干半島。在開羅會議上,伊諾努辯解稱自己沒有行動是因為需要和其他國家的部隊協同作戰,這需要周密的准備。而被要求現在就著手制定計劃的時候,伊諾努卻說軍事將領都留在安卡拉,所以無法討論。
1944年2月,駐土耳其的英國司令官回國;4月,英國要求土耳其停止向德國出口鉻鐵礦,否則就封鎖土耳其的口岸。8月,土耳其終於照辦,因為到這時,納粹德國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報復這樣一個國家了。
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才對德國宣戰——再過5天,就要超過同盟國定下的有權在戰後加入聯合國的最後期限。

B. 為什麼說俄羅斯與土耳其是百年世仇俄土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說俄羅斯和土耳其是百年世仇,那麼兩國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的,這需要根據他們幾百年的歷史。來細細說道。


  • 早期的歷史

幾百年前的土耳其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當時的土耳其是橫跨歐亞非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且急劇擴張和侵略性,把周圍的國家,比如說俄羅斯大公國,這樣的零散小國呀,打壓得很厲害,而且雙方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土耳其是信仰穆斯林,俄羅斯信仰的是東正教,當時的人為了信仰是可以獻出生命的。那麼30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大概發生了有12次的戰爭,雙方死傷的人數,那是無法計算的了。而且雙方互有勝負,好像俄方的勝面相對來說還大一點。

俄羅斯現在會成為戰斗民族,他們的領袖普京也是睚眥必報的性格,而土耳其也是不甘示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個國家可能會有更多的沖突。搞不好會爆發第13次俄土戰爭。

C. 敘庫聯手反擊土耳其,俄羅斯為什麼在背後出了大力

敘利亞和庫爾德聯手反擊土耳其,俄羅斯一直是保持在一個觀望的態度的,最後導致了庫爾德承受不了土耳其的攻擊,投入俄羅斯的懷抱,而敘利亞一開始並不打算幫助庫爾德,但是後來因為敘利亞的北部也遭受了土耳其的攻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他們又選擇了和庫爾德合作,一起去攻打土耳其,奪回自己失去的地方。

而面對土耳其的強烈進攻,庫爾德被逼到了俄羅斯的懷抱中,之前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關系就是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態,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再說土耳其本身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他們不會甘心做棋子,所以總是想跟他們爭奪中東的霸權,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大開殺戒,現在已經讓敘利亞的局勢變得更加復雜,現在敘利亞和土耳其兩手反擊他們,所以土耳其很有可能會面臨一個慘重的代價。

D. 為什麼蘇聯控制東歐的時候,沒有動希臘和土耳其

1、冷戰美國實行圍堵政策,當時幾乎所有剛從德國獨立的東歐國家都倒向蘇聯,但是美國一定要控制住希臘和土耳其,一來是從另一邊牽制東歐和阿拉伯勢力;二來是守住通往北非的道路,不讓蘇聯直接進入北非,威脅英法勢力(實際上北非好幾個國家後來還是倒向蘇聯了)
2、二戰一結束希共就和政府開戰,美國就一直援助希臘政府,並且和希臘軍隊保持密切關系,最後打敗了希共。但是希共的影響仍然不小,加之希臘在北約的重要地位,於是美國就直接讓希臘軍政府發動政變上台;土耳其是因為凱末爾上台後蘇聯就給予了不小的援助,後來加入同盟國也是比較偏向蘇聯這邊的,所以美國也是大力援助土耳其、支持土耳其軍隊內部的親美派,土耳其雖然沒有直接的軍事獨裁,但是軍隊至今對政治的影響都還存在。

E. 二戰末期,蘇聯為什麼沒在巔峰時期拿下土耳其

看這篇文章
說到俄國和土耳其的關系,那可真是源遠流長。當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死磕了很久,雙方一直圍繞著黑海地區的控制權反復較量。從沙俄到蘇聯,這個國家始終未能徹底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在二戰結束時,蘇聯擁有1300多萬軍隊,可蘇聯並沒有趁機拿下土耳其。政治高於軍事,不是什麼事情都是依靠軍隊解決的,這是憤青們需要明白的事情。

一、土耳其是標準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在一戰時,土耳其一念之差加入了同盟國陣營。結果在戰爭結束以後成了戰敗國,1919年,各國召開了凡爾賽會議,會議對德國、土耳其等戰敗國都進行了制裁。土耳其幾乎所有的歐洲領土都被瓜分,土耳其從一個准一流的大國降為了二流國家,徹底喪失了在歐洲的話語權。在二戰爆發以後,土耳其學精明了。這回它同時兩面下注,一方面為德國提供資源,另一方面為英軍提供駐泊港口。就這樣,雙方都不想動這個國家。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土耳其似乎看到了機會。戰爭初期,蘇聯真是大敗虧輸。土耳其厲兵秣馬,開始積極准備。一旦德軍攻入莫斯科,那它就趁機佔領高加索地區。這一點蘇聯方面也是清楚的,有一部分軍隊始終不敢調動,這些部隊就是警戒土耳其的。

誰知在美英的支援下,蘇聯越打越壯,後來直接開始了反攻。這回土耳其可真的無奈了,它立刻撤回軍隊,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兩國之間的梁子就這么結下了,要知道蘇聯是很記仇的。截止1945年年初,德國已經是敗局已定。英美聯軍從西部進攻德國本土,蘇聯軍隊也即將從東面攻入德國。這年5月,蘇聯軍隊最終佔領了德國首都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後,就輪到日本了。一個多月以後,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劃分各國的勢力范圍。斯大林在會議中直接提出了黑海問題,蘇聯的要求是徹底控制黑海。
二、在美英的壓力下,蘇聯做出了讓步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土耳其占據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只要土耳其願意,它隨時可以封死蘇聯黑海艦隊。對於蘇聯來說,黑海出海口就是自己的「蘇伊士運河。」只要控制了出海口,蘇聯艦隊就可以隨意進入地中海,那可是歐洲大陸的腹地。蘇聯人知道這個道理,美英兩國也不傻。兩國堅決反對蘇聯這么做,斯大林和丘吉爾甚至發生了爭吵。就在這個時候,英國大選的結果傳來,丘吉爾落選,艾德禮成為了新的當家人。艾德禮到達波茨坦以後,斯大林曾試圖與其談判,可這位新首相明顯業務不熟練。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杜魯門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鐧。真是巧的很,美國的原子彈剛剛試爆成功。

杜魯門非常傲嬌的告訴斯大林:「美國已經擁有了一種威力驚人的炸彈。」蘇聯的原子彈也在研究之中,斯大林當然知道他說的就是原子彈。美國率先擁有原子彈,這等於直接占據了先機。對此,斯大林只能臉色煞白的回答:「那就用給日本人吧。」美國擁有原子彈做後盾,蘇聯方面當然要矮上一截。當時蘇聯的原子彈研究還出去前期研發階段,距離實際運用差得遠。美國出來為英國撐腰,蘇聯不得不做出讓步,黑海的出海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事情遠沒有結束,1946年年初,美國向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蘇軍在5月1日之前撤離伊朗,否則300枚原子彈炸平蘇聯。最終蘇聯選擇了讓步,從伊朗撤出了軍隊

F. 俄羅斯與土耳其200年戰爭,為何強大的俄國在12次戰爭中沒佔到便宜

因為每一個國家強大了,他們都想要往外擴張擴大自己的國家領域。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兩個帝國也不例外。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戰爭其實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歷史的,因為俄羅斯他一次都沒有放棄可以發動戰爭的機會。經常戰爭不僅僅帶來軍隊上下的心理疲憊,而且他們還要去用很多錢去來製造兵器。經常發生的戰爭是國家的一個災難。
但是從長遠來看,應該是俄羅斯在這一場戰役之中取得勝利,雖然說蘇聯最後是被瓦解了,但是過了幾年,德國戰敗之後,土耳其也是被肢解的,現在的土耳其已經不是當年的土耳其,但是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發展還是挺好的。

G. 為什麼蘇聯竭盡全力地支持土耳其建國

培養一個衛星國或者親蘇的國家,有助於讓蘇聯在該地區保持影響力,間接增強實力,同美國抗衡,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

H.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為什麼會出現像過山車一樣的情形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可謂是世仇。但是決定國際關系的終極因素始終都是國家利益,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也是如此,因為利益產生矛盾,又因為利益而互相接近。

按照道理來說,既然兩個世仇國家之間應該是爭端大於合作,但是呢,近代以來,美國參與了許多國際爭端。美國做的許多事情加劇了土耳其和美國的關系。例如一:疑似捲入推翻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二:它支持埃爾多安的政治對手居倫,居倫是伊斯蘭思想傳播者,近幾年還授予居倫綠卡,拒絕引渡以牽制埃爾多安,三:支持庫爾德人傾向明顯。而美俄關系想來不好,所以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土耳其開始接近俄羅斯是不難理解的。

I.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