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和土耳其機場哪個大
『壹』 介紹一下北京新機場
你要知道的是北京機場三號航站樓。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主樓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英國諾曼•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2000年6月,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開始進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中遠期規劃研究。2004年3月26日,3號航站樓完成施工及監理招標,正式簽訂了施工和監理合同,首都機場開始三期擴建工程。共徵用了22200多畝土地,搬遷了9個村莊,共涉及1.2萬人。擴建工程將於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試運行,確保2008年奧運會之前投入正常運營。3號航站樓位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東邊。T3主樓及其配套工程位於現有東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間。3號航站樓建成後將是中國國內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築。3號航站樓(T3)由主樓和國內候機廊、國際候機廊組成,配備了自動處理和高速傳輸的行李系統、快捷的旅客捷運系統以及信息系統,總建築面積98.6萬平方米。新建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滿足F類飛機的使用要求,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三類精密自動飛機引導系統,這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起降導航系統,在很低的能見度下仍可實行飛機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空中客車A380能夠順利起降。跑道試飛成功後,於2008年10月份投入試用。此外,新建北貨運區,相應配套建設場內交通系統,以及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導、航空公司基地等設施。
[編輯本段]3號航站樓概況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由T3A主樓、T3B、T3C主樓、T3D、T3E國際候機廊和樓前交通系統組成。T3主樓地面五層和地下兩層,T3主樓一層為行李處理大廳、遠機位候機大廳、國內國際VIP;二層是旅客到達大廳、行李提取大廳、捷運站台;三層為國內旅客出港大廳;四層為辦票、餐飲大廳;五層為餐飲。T3C(國內區)和T3E(國際區)呈「人」字形對稱,在南北方向上遙相呼應,中間由紅色鋼結構的T3D航站樓相連接。南北向長2900米,寬790米,建築高度45米。三號航站樓比已有的兩座航站樓要大得多。
3號航站樓南北兩座建築(T3C和T3E)由於距離過長,兩座樓之間會建造旅客捷運系統以方便乘客。旅客捷運系統(APM)是一套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運輸系統。捷運系統採用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設計方案,該系統採用軌旁和中控傳遞信號控制車輛的運行。行車路線單程長2080米。分別設置在T3C、T3D、T3E共有3個車站。
3號航站樓行李系統採用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分揀和高速傳輸系統,行李處理系統由出港、中轉、進港行李處理系統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統、早交行李存儲系統組成,覆蓋了T3C、T3E及連接T3C與T3E行李隧道的相應區域,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系統總長度約70公里。航空公司只要將行李運到分揀口,系統只需要4.5分鍾就可以將這些行李傳送到行李提取轉盤,大大減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時間。
交通中心(GTC)位於3號航站樓前,地下有兩層總面積為30萬平方米的停車場,可停車7000輛。旅客從停車場下車後,乘坐電梯可直達候機樓內。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輕軌交通車站,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橢圓形玻璃殼體結構。旅客可從城內乘坐輕軌交通直到航站樓。東直門至首都機場的輕軌線路會分岔後分別達到2號和3號航站樓,3號航站樓與原有2號航站樓之間也會建立軌道連接。第二機場高速路、機場南線高速路、機場北線高速路、機場軌道交通等場外配套工程的建設,為旅客來往首都機場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投入使用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第三條跑道在3號樓投入使用之際完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三座航站樓,雙塔台、三條跑道同時運營的機場,機場滑行道由原來的71條增加到137條,停機位由原來164個增為314個。
[編輯本段]客運航班通航情況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於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兩期投入運營。
2月29日0:00第一批轉場三號航站樓的航空公司:
山東航空公司(濟南、青島、煙台)
四川航空公司(成都、重慶、昆明、萬州)
澳洲航空(悉尼)
卡達航空公司(多哈)
英國航空公司(倫敦希思羅機場)
以色列航空公司(特拉維夫)
3月26日0:00第二批轉場三號航站樓航空公司: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國內航線: (包頭、長春、常德、長沙、常州、成都、重慶、達州、大連、大同、福州、廣州、桂林、貴陽、海口、海拉爾、杭州、哈爾濱、合肥、呼和浩特、井岡山、昆明、蘭州、拉薩、綿陽、南昌、南京、南寧、南通、寧波、鄂爾多斯、青島、三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汕頭、沈陽、深圳、太原、通遼、烏魯木齊、威海、溫州、武漢、廈門、西安、襄樊、錫林浩特、西寧、徐州、鹽城、延吉、煙台、銀川、運城、張家界、鄭州、珠海)
國際航線:(安克雷奇、雅典、曼谷、釜山、哥本哈根、大邱、德里、迪拜、法蘭克福、福岡、廣島、胡志明市、香港、雅加達、卡拉奇、吉隆坡、科威特、倫敦、洛杉磯、馬德里、墨爾本、莫斯科、慕尼黑、名古屋、紐約、大阪、巴黎、平壤、羅馬、塞班、舊金山、聖保羅、札幌、仙台、首爾、新加坡、斯德哥爾摩、聖彼德堡、悉尼、東京、烏蘭巴托、溫哥華、仰光)
上海航空公司(上海、杭州)
北歐航空公司(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
奧地利航空公司(維也納)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法蘭克福、慕尼黑)
韓亞航空公司(釜山、光州、清州、首爾仁川國際機場)
加拿大航空公司(多倫多、溫哥華)
美國聯合航空(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舊金山、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
全日空航空公司(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泰國國際航空公司(曼谷)
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
芬蘭航空公司(赫爾辛基)
國泰航空公司(香港)
日本航空公司(名古屋、大阪關西國際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港龍航空公司(香港)
土耳其航空公司(伊斯坦布爾)
阿聯酋國際航空公司(迪拜)
澳門航空公司(澳門)
新西伯利亞航空公司(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
[編輯本段]3號航站樓十大看點
看點一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的設計方案出自英國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之手,從空中俯視猶如一條巨龍,形成了充滿整體動感的建築體量。這種完整的建築格局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將形成令人震撼的出行體驗。整個3號航站樓工程可以看成為「龍吐碧珠」、「龍身」、「龍脊」、「龍鱗」、「龍須」五部分。
龍吐碧珠——指的是旅客進出的「集散地」,即交通中心(GTC),俗稱停車樓。這一次擴建的停車樓面積為34萬平方米,擁有7000個停車位。
龍身——是擴建工程的主體。作為「龍身」的3號航站樓建築面積42.8萬平方米,南北向長2900米,寬790米,建築高度45米,由T3C主樓、T3D國際候機指廊、T3E國際候機指廊組成。兩個對稱的「人」字形航站樓T3C(國內區)和T3E(國際區)在南北方向遙相呼應,中間由紅色鋼結構的T3D航站樓相連接。
龍脊——指的是主樓雙曲穹拱形屋頂,這也是整個T3工程中最為壯觀的地方。這里的鋼網架由紅、橙、橘紅、黃色等12種色彩起伏漸變而成,如同彩色雲霞托起騰飛的巨龍。
龍鱗——是屋頂上正三角形的天窗,從遠處看,猶如巨龍身上的鱗片。可以自然採光的「龍鱗」天窗,是國內機場首次運用這樣的技術。航站樓天花板上有155個這樣的採光天窗,能讓陽光灑向大廳的每個角落。
龍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設計師利用了本次擴建工程中同步配套投資建設的進場交通工程,包括三條高速公路、一條輕軌和一條地方路改造。
看點二
3號航站樓不僅建築外形在時尚元素中融入中國古典意象,內部景觀更是彰顯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旅客步入T3值機大廳,迎面即是《紫微辰恆》雕塑,它的原型是我國古代偉大科學家張衡享譽世界的發明「渾天儀」,精巧逼真;國內進出港大廳擺放了4口大缸,名為《門海吉祥》,形似紫禁城太和殿兩側的銅缸;二層中軸線上,擺放了形似九龍壁的漢白玉製品——《九龍獻瑞》,東、西兩側是「曲苑風荷」和「高山流水」兩個別致的休息區;T3國際區的園林建築是三號航站樓景觀的另一大亮點:15000平方米的免稅購物區以「御泉垂虹」噴泉景觀為核心,東、西兩側是「御園諧趣」、「吳門煙雨」皇家園林;國際進出港區還設有兩個巨幅屏風壁畫——《清明上河圖》和《長城萬里圖》。旅客置身航站樓,猶如暢游一座滿是稀世珍寶的藝術博物館,相信過往旅客都會收獲一份身心的愉悅與享受。專家們評價,3號航站樓的文化景觀繼承和豐富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集觀賞性與功能性於一身,頌揚了中華文明的同時,又有旅客對T3的坐標定位功能。
看點三
3號航站樓內部的服務設施也同樣會使旅客感受到首都機場的人文關懷,人性化功能隨處可見。航站樓建築通透大方,屋頂被設計成155個「龍鱗」樣式的天窗,這種獨特的造型不但為航站樓的整體建築增添恢弘氣勢,更是國內機場首次運用的大規模自然採光設計思想,可以有效的節約照明能源;T3著名的「彩霞屋頂」還有一個獨特的功能——指方向,屋頂密布的條紋由紅色向橘黃色漸變,始終指向南北,旅客在航站樓內就不會擔心迷路了。此外,3號航站樓在功能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弱勢群體及特殊旅客的需要。溫馨周到的母嬰室;玩具、動畫片一應俱全的兒童活動區;環保設計的吸煙室告別了煙霧繚繞的環境;無障礙設施則使殘障旅客深切體會到首都機場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看點四
3號航站樓樓前道路寬敞,方向清晰。機場南線高速路連接兩條進場高速公路,機場第二高速路直通3號航站樓,軌道交通從東直門直通T2和T3的地面交通中心,機場北線高速路通至機場北面的貨運區,將使旅客更加方便快捷的出入機場。
在3號航站樓的抵港、離港層對巴士、計程車、社會車輛的流量,車體的大小,上客時間等制定相關的流程,為了減少旅客穿行航站樓前的車道,對3號航站樓的到港層實行封閉式管理,杜絕社會車輛通行。
為了方便旅客在不同航站樓之間換乘航班,機場新建連接T1、T2、T3三個航站樓之間的路側擺渡車,航站樓間聯絡道單程10公里,路側擺渡車的運行時間大約為15分鍾,在T1經停、在T2和T3逗留兩三分鍾,搭載旅客往復運行在三座航站樓的到港層之間。
3號航站樓前交通中心(GTC)與3號航站樓完美銜接,在高空望下,T3航站樓像一條長龍,而GTC則是龍口銜著的一顆明珠。GTC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車流集中且功能健全,共分四層,地下二層均為停車場,可停車約7000輛,地上二層則是四軌鐵路車站,有城市輕軌與市區直接相連,成為機場第二高速路、城鐵、機場航站樓聯絡道的交匯點。
看點五
3號航站樓採用的多樓連通的旅客捷運系統(APM),是一套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運輸系統。捷運系統採用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設計方案,該系統採用軌旁和中控傳遞信號控制車輛的運行,無線電視監控系統監控車廂內旅客情況,安全快捷、綠色環保。
APM系統的全程共有3個車站,分別設置在T3C、T3D、T3E,行車路線單程長2080米,最大發車間隔為3分鍾,高峰小時單向運送旅客可達4227名。APM站台使用玻璃幕牆阻擋旅客進入軌道區域,只有在列車到站後,車門和站台門同時打開時,旅客方可進入車廂。為防止進出港旅客混流,採用單側開門的方式,待進、出港旅客全部下車後,再打開另一側的車門和站台門,供出、進港旅客上車。
看點六
3號航站樓行李系統採用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分揀和高速傳輸系統,自動化程度高,監控系統完備,容錯能力強。傳輸速度最高達10米/秒,高峰小時處理行李近2萬件。行李處理系統由出港、中轉、進港行李處理系統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統、早交行李存儲系統等組成,覆蓋了T3C、T3E及連接T3C與T3E行李隧道的相應區域,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系統總長度約70公里。
3號航站樓的行李系統安裝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無線射頻身份識別系統,行李在運送過程中走到哪裡都會被監控和鎖定。同時,為了航空安全,T3的行李系統還安裝五級安檢系統,即使最細小、隱蔽的違禁物品也逃不過該系統的排查。還有17個大型的行李提取轉盤,航空公司只要將行李運到分揀口,系統只需要4.5分鍾就可以將這些行李傳送到行李提取轉盤,這也將大大減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時間。
看點七
3號航站樓是高度信息化的航站樓。IATA CUTE平台支持的遠程值機、移動值機服務,60台IATA CUSS標準的通用自助值機服務、無線網路覆蓋等。監控系統、五級安檢、二次身份認證系統都為航站樓安全運行、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保障。3號航站樓信息系統總投資11億元,規模為2號航站樓的3至4倍,其先進性和穩定性均領先於行業水平。
3號航站樓的航顯屏一共有1600多塊,是1號、2號航站樓總和的兩倍還多,其靈活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個可以實現其個性化服務的平台,登機口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指定航顯屏上自行發布一些臨時消息,比如大面積航班延誤時利用此平台告知旅客一些餐食安排、天氣情況等。信息源是航班顯示系統數據的源頭,決定信息更新的速度和准確性。目前1號、2號航站樓使用的是空管信息,信息更新相對滯後,尤其是在航班延誤時,旅客不能通過航顯獲得航班動態,為了解決此問題,3號航站樓信息源採用空管信息與航空公司信息結合的辦法,保證信息發布最大程度上的及時、准確。
機場信息系統中的離港系統,從辦理值機到登機的整個流程都依靠離港系統支持,與1號、2號航站樓較為傳統、功能有局限性的離港系統相比,3號航站樓的離港系統體現更多的是樞紐機場功能——不僅支持航空公司搭建個性化離港前端,更能通過機場提供的平台實現後台信息互聯,值機人員在為旅客辦理值機手續時,就可獲得旅客所到目的地作為經停站的中轉航班信息,給旅客提供前瞻性的服務。
3號航站樓將實現無線網路全覆蓋,旅客在3號航站樓可以隨時隨地「網上沖浪」;航空公司可以在旅客高峰期,增加移動值機業務,這是對航站樓固定資源的有力補充;餐飲、零售可以應用無線網路推出無線零售等高服務品質的業務。
看點八
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助航燈光系統是基於高級地面活動引導及控制系統(簡稱單燈引導系統)下的助航燈光系統。該系統於2005年開始與擴建工程同期建設,整個系統建設投資高達6億人民幣,是第三條跑道工程建設投資的三倍之多。
單燈引導系統是一個能為飛機和車輛活動提供路由、引導和監視的系統,它能保證機場地面活動的安全、高效運行水平。國際民航組織規定,單燈引導系統分為5級,首都機場單燈引導系統是按4級標准設計建設的,啟用時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助航燈光系統。
為了給飛行員提供更為准確、清晰的引導信息,東區助航燈光實現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燈具,紅燈設在滑行道和交叉路口上,飛行員看見紅燈亮就要停止等候;綠燈是滑行道的中線燈,表明可以正常行使;黃燈為警示燈,提醒飛行員要快速駛出滑行道;而藍燈則是表示道面寬度的邊緣燈,這樣就清晰的區分了不同功能的燈光。
助航燈光系統滿足了給航班提供個性化引導服務的要求,後台系統集成後,將可以實現從飛機著陸一直到駛入指定機位的個性化路徑引導。每一架航班都由系統自動生成一套行使路徑,飛行員只需沿地面亮起的引導燈即可走正確的路徑、停靠正確的機位。而且該航班路徑上的引導燈只在航班即將到達的前方亮起,在航班駛過後會自動關閉,因此不會干擾其他航班的行使路徑,保證航班「各行其道」。
首都機場的單燈引導系統是一套設施先進、功能完備的系統,投入使用後將大大提高飛機滑行及跑道運行的安全保障,提高飛機地面運行效率和機場運行容量,給機組提供更准確、更簡單、更人性化的引導信息。助航燈光系統的單燈引導系統將更加確保首都機場高效、安全運行。
看點九
雙層多功能登機橋為國內首次採用。69座登機橋固定端供進出港共用,其中有18座組合登機橋可同時服務於兩架飛機。
看點十
從進場高速兩側到3號航站樓前,覆蓋植被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相當於GTC整體建築面積的兩倍多,並且採用多品種的植被和地面標高的錯落,營造出空間的立體層次。三號航站樓外有兩湖一河。景觀湖分為東湖A,東湖B和西湖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蓄水量約50萬立方米。該景觀湖系統是保障汛期機場機坪雨水順利排出和周邊管線雨水的管線暢通的重要調蓄工具。這個系統以景觀湖為核心,利用湖體作為積蓄利用的中心,整個系統主要由雨水收集、中水處理回用、湖水水質保障等子系統組成。對於雨水利用工程,主要功能是進行雨水生態收集、凈化,截流截污和調蓄。同時作為首都機場新航站樓前的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觀,湖邊鬱郁蔥蔥的綠色植物和景觀湖環境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呈現出優美景觀。
『貳』 世界上最大機場,你知道是哪個嗎
世界上最大機場,你知道是哪個嗎
為了進一步發展,擴展國人出行路線,中國將迎來進一步的突破,2019年在北京將會出現世界最大的機場,而這個機場的造型,也會讓世界震撼。
這個誇時代的機場是以天安門為中心,沿中軸線往南,「鳳凰」造型的北京新機場航站樓規劃於46公里外的大興,「一市雙場」成為京津冀協同和北京發展的騰飛雙翼。
這座被認定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首的北京新機場,2017年3月16日9時,隨著最後一罐混凝土澆築完畢,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混凝土結構封頂,計劃於2019年年底建成啟用,屆時不僅舒緩北京的客流壓力,同時這也是如鳥巢一樣,不可多得的一道美麗風景線,也將成為中國新的標志性建築。
『叄』 中國機場大小排名
中國十大機場,根據中國民航數據總局統計,2011年大陸地區機場按旅客吞吐量數據統計排名分別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肆』 中國十大機場排名
中國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排名前十名的機場依次是:
北京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的主要的國際機場,並且是目前中國最繁忙的民用機場,同時也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
2004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取代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成為亞洲飛機起降最為繁忙的機場。按客運量算,2004年,首都機場是亞洲四大機場(位列羽田、曼谷、香港之後)之一以及全球第二十大機場。2005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已成為亞洲第二大機場(僅次於羽田機場),全球排名第十五位。
香港機場
香港新國際機場作為香港唯一的機場於1998年7月6日投入營運。它構成香港壯觀的門戶,巨大、輕盈、飄逸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同時它又是友好而親切的。盡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港,其尺度並沒有給人一種恐懼或震撼感。設計賦予了它易於理解、易於接近的特質:庄嚴而非勢不可擋。
新機場延續發展了福斯特在1991年建成倫敦第三大機場――斯坦斯特機場中首創的設計理論。其特徵包括:輕型屋面、解放設備空間、廣泛應用自然光,將環境氣候控制設備與行李處理及運輸設施統一布置於中央大廳之下,使建築中的流線與運動盡可能自由。
新機場周圍的自然景色是壯觀的,旅客在空港內任何一處均可享受外部寬闊的景色,玻璃面的最小高度均大於4米,並清除視覺范圍內各種障礙以減少景觀遮擋。設計強調利用周圍環境導向遠遠超過空港建築本身導向:旅客可看到大地、海面、放眼遠處的道路、橋梁和近處的飛機起降。這種考慮與許多空港採用封閉的「盒子」或通道的作法大相庭徑,旅行變為一種愉悅的過程。
上海浦東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浦東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濱海地帶,佔地4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距虹橋機場約40公里。
浦東機場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開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條長4000米長、60米寬的4E級南北向跑道,兩條平行滑行道,80萬平米的機坪,共有76個機位,貨運庫面積達5萬平米,同時,裝備有導航、通訊、監視、氣象和後勤保障等系統,能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浦東航站樓由主樓和候機長廊兩大部分組成,均為三層結構,由兩條通道連接,面積達28萬平米,到港行李輸送帶13條,登機橋28座;候機樓內的商業餐飲設施和其他出租服務設施面積達6萬平米。
浦東機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後,將能滿足2008年第二座候機樓投入使用前的運營需要,即具備年飛機起降30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萬人次的保障能力。
目前,浦東機場日均起降航班達56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48家,航線覆蓋73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國內城市。
廣州白雲機場
廣州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貿易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廣東省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以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而成為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地區大型的航空客流和物流中心。隨著新機場建成運營後,老機場將關閉停止使用;新機場區域作為廣州市規劃在北部地區的航空運輸中心將與廣州市南部南沙港、廣州市東部開發區成為廣州實現「北優、南拓、西聯、東進」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依託。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位於廣州市北部,白雲區人和鎮和花都區新華鎮交界處,距廣州市中心--海珠廣場直線距離約28公里。
上海虹橋機場
上海虹橋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公里,多少年來,它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詞。虹橋機場自1996年以來屢獲中國民航業組織的「旅客話民航」活動、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以上機場組第一名。
虹橋機場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跑道3400米長、57.6米寬,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66個機位,其先進的基礎設施和各種導航、通訊、保障系統,均符合目前世界上各類飛機的起降要求。在上海機場順利實現航班東移後,虹橋機場在起降國內航班 的同時繼續保留國際航班的備降功能。
機場候機樓面積為8.2萬平米,擁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目前,虹橋機場日均起降航班540架次左右,安全運營更有保障。
虹橋機場候機樓佔地8.2萬平方米, 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作為一個重要的服務窗口,主要承擔國內出發、到達旅客及備降航班的運輸任務,同時為機場安全生產、航班正點、提供地面服務保障。
深圳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於珠江口東岸的一片濱海平原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9『,北緯22.36』,距離深圳市區32公里,場地遼闊,凈空條件優良,可供大型客貨機起降,符合大型國際機場運行標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實行24小時運行服務。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個採用過境運輸方式的國際機場,陸路有廣深高速公路、機荷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連接香港、澳門、廣州、東莞、惠州、中山和珠海,機場擁有千噸級泊位的客貨運碼頭,海路通過水翼船和香港、澳門、珠海連接,空中有直升機連接香港、澳門,集疏運條件十分優越,往來於香港和世界各地之間的航空器可以採用最簡便的方式在這里起降和進行客貨運作,機場對客貨的運作管理採用國際通行做法,提供中國境內最為快速和便利的服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以中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三大中心地帶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區域為依託,有著豐富的航空客貨資源以及一流的硬體和軟體,是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飛往中國的良好選擇。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佔地面積11平方公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民用機場標准規劃設計,實行分期建設,一期建設投資9.8億元,二期建設投資9億元,飛行區等級為4E,機場實行24小時運行服務,擁有跑道(3400mх45m)、滑行道各1條,可供世界上最大型客貨機起降,現有客貨機坪總面積58.8萬平方米,停機位57個,其中廊橋機位24個,A、B兩座候機樓總面積14.6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600萬人次的要求,停車位2000個,並擁有年處理貨物30萬噸的航空貨站及廣東省出入境旅客最多的碼頭。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民航總局規劃的全國四大航空貨運中心之一,擁有37個國家的國際航權,現有20多家國內外航空公司使用深圳機場。目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20多條,通達國內外90多個城市(其中境外城市有澳門、新加坡、首爾、吉隆坡、安克雷奇、芝加哥、列日、大阪、東京、曼谷、迪拜、檳城、阿姆斯特丹等),另外,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之間的海上航班也於2003年9月通航,實現了中轉旅客的對接。
成都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位於川西平原中部,距中國四川省成都市中心西南約16km,地理位置為東經103°57『02』『,北緯30°34』47「,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港和客貨集散地。現有民航西南管理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個民航和口岸單位駐扎。有高速公路與市區相通。
該機場原名雙桂寺機場,1938年修建,道面為泥面,供小型雙翼飛機起降;1944年擴建,跑道長1400米,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壓,可供15噸以下飛機使用。
1956年12月12日,中央軍委總參謀部批准將雙桂寺機場劃歸民航使用,隨即正式列為民航機場序列,並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1957年,成都民航的飛行由廣漢機場轉場至雙流機場,開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慶、昆明、貴陽、南充等航線。
1959年至1960年機場第一次擴建,跑道長2200m,可供伊爾18機型、全重100噸以下的飛機起降,新建的候機樓面積8500平方米,採用薄殼多拱結構,與高層指揮調度樓相連接的不對稱形式,受到各方好評。1967年又將跑道由2200m延長至2600m,仍只能供100噸以下的飛機起降。
1983年、1991年機場先後兩次擴建,使候機樓的面積增至17400平方米,有儲、供油萬噸以上設施,航行管制、通訊導航、氣象預報、運輸服務等設施都較西南各個機場完備。
1994年至2001年,機場先後對飛行區和航站區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總投資達28億人民幣,使飛行區等級指標達到4E,跑道延長至3600米,可起降世界上包括波音747-400在內的各型飛機,並安裝了二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新建候機樓82000平方米,設計採用平行三指廊布局,實行進出港分流、國內外旅客分流,高峰小時旅客容量3500人;新建停車場74000平方米,站坪車道44000平方米。
2003年,機場投資3.8億人民幣,開始新建39000平方米的國際候機樓,2004年9月28日竣工使用。一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的現代化機場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二十一世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將大力加強機場作為西南地區樞紐機場的功能和地位,以其更加優美的環境、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務、更加現代化的設施迎接八方來客,成為中國西部面向世界的重要空中門戶。
昆明機場
雲南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位於昆明東南部,是中國最重要的國際口岸機場和全國起降最繁忙的國際航空港之一,是中國西南地區門戶樞紐機場。
雲南昆明機場始建於1923年,曾於1958年、1993年、1998年進行過3次大的改擴建,佔地總面積4297.12畝。目前,機場屬國家一類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跑道長3600米,有ILS、VOR/DME、NDB等通信導航設施,可供波音747、空客A340等機型起降。站坪和停機坪面積25萬平方米,停機位34個。機場航站樓總面積76900平方米,共有候機廳17個。機場航站樓的旅客吞吐量的設計為1037萬人次/年,服務功能完善,設有百事特商務貴賓廳、空港花卉超市、中西餐廳等,是一座現代化的航空港。
西安機場
西安咸陽機場是國家一級機場, 可以起降各種大中型飛機。西安航空港咸陽機場是西北最大的空中交通樞紐,目前機場的改擴建工程已經動工。現開通國內外航線119條,與國內51個城市通航。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我國重要的國內干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和區域性中心機場。目前,機場與國內外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國內通航城市68個,國際11個,已形成以西安為中心,溝通祖國各地的航空運輸網,並有通往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的國際航線和香港、澳門的地區航線以及新加坡、亞塞拜然的包機航線。
杭州機場
浙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國內重要干線機場、重要旅遊城市機場和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也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主備降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位於錢塘江南岸,距杭州市中心27公里。機場工程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分近、中、遠三期實施建設。1997年7月,機場工程正式動工。2000年12月30日,新機場建成通航運營。2003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杭州航空口岸擴大對外國籍飛機開放。2004年3月,杭州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擴大對外國籍飛機開放。贊同48| 評論
『伍』 土耳其機場吞吐量大的原因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一直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機場",但是最近土耳其傳來消息:他們建成了一個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更大的機場——伊斯坦布爾新機場。
『陸』 世界機場排名是怎樣的哪個機場最大
世界機場排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美國亞特蘭大哈茲菲德國際機場,英國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法國巴黎查爾斯·戴高樂國際機場,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中國香港赤邋角國際機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最大。
1、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中國北京市大興區及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距首都機場67千米; 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5、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原名新東京國際機場,2004年起,為了和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區別而更名為成田機場。盡管成田機場的客源主要來自東京市,但它與東京市中心相距遙遠,即使乘坐最快的火車從機場到市中心也要花上36分鍾。
如今,成田國際機場主要運作國際航線;東京羽田國際機場距離東京市中心比較近,主要負責國內航線和少量的國際航線。
需要說明的是,成田國際機場雖然位於東京都以外的千葉縣成田市境內,但是機場的所有權屬於東京。這和我國的西安國際機場位於咸陽市境內同出一轍。
80 年代建成以後,一直受「菜農事件」困擾,只有一條跑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第二條跑道2002 年建成,機場容量有所增加,但第二條跑道的長度只有2500米,不能起降747級別的飛機,繼續限制著機場的發展。
『柒』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世界最大的機場還是有世界最大的航站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1],IATA:PKX,ICAO:ZBAD),是建設在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的超大型國際航空綜合交通樞紐。(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規模建設七條跑道和約1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機場預留控制用地按照終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億人次,飛機起降量103萬架次,九條跑道的規模預留。
機場主體工程佔地多在北京境內,是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南苑機場(將搬遷)後的第三個客運機場,本期建設四條跑道及一條軍民兩用跑道(即空軍南苑新機場),70萬平米航站樓,客機近機位92個,計劃於2019年年底建成,在客流達到4500萬人次時,建設第一衛星廳,使航站樓面積達到82萬平方米,客機近機位137個,使其滿足7200萬人次的設計能力。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永定河北岸
佔地140萬平方米
相當於63個天安門廣場的大小
僅屋頂投影面積相當於25個足球場
用鋼量達到5.5萬噸
等於一個北京鳥巢!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後
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
超過迪拜世界中心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第三國際機場。
『捌』 大興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它究竟大到了什麼程度
北京機場面積非常大,佔地面積140萬平方米,投資就達到了800億元,被英國譽為新世紀七大奇跡之首。
大型機場投資800億元,年旅客吞吐量1.3億人次。僅主體鋼結構就達到4.2萬噸。它被《衛報》評選為新世紀七大奇跡。從航站樓主樓北側,還有一條走廊,這是一座綜合樓。與航站樓、五指廊一起,形成穩定對稱的整體格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飛行區遠期規劃有7條跑道,初期投入運營的有4條跑道。首次採用三縱一橫配置。共設置了83個近機位,、緩壓機位和遠機位67個。
『玖』 中國十大機場排名2021
1、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在任何方面是設施都是非常完善的,所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也是中國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並且交通最便利的機場,位列中國十大機場之首,也是我國所有民航線路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中心站。
2、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一直都被國人稱為是購物的天堂,很多人喜歡去香港購物,尤其是那些化妝品以及奢侈品,並且香港還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度假的地方,所以香港國際機場的客流量也是相當的大,並給還有很多在此轉機的外國旅客。
3、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大家都知道上海現在已經躋身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了,那麼上海機場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上海機場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非常重要的一個交通樞紐,也是華東區域最大的一個機場,每年大約有7000萬旅客從這經過。
4、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規模差不多,並且這兩年還在擴建中,跑道和機位都在持續增加中,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可以到達國內外兩百多個地方,可以到全球四十多個區。
5、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西南邊,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航空樞紐,並且這幾年成都旅遊業也來越發達,直接就造成了機場的客流量增多和當地運輸業的繁忙,所以近幾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客流量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加。
6、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大家都知道深圳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所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客流量也是不容小覷的,並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裡面的自助服務也是做的相當好,特別的為旅客考慮也特別的人性化,並且機場附近的交通也非常的便利。
7、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也在全球百強機場之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不僅僅是國內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以及歐亞之間的連接樞紐,促進很多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8、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近兩年西安旅遊業也做的非常的好,所以西安機場的客流量也是非常可觀的,並且這幾年隨著客流量的增加西安機場也在持續擴建中,西安機場的內部公共設施建設也是非常的齊全,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人候機的需求。
9、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其實重慶早在一百年前就有機場了,但是那個時候飛機這個交通工具並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普通老百姓都是無法乘坐的,現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主要就是為重慶市極其周邊的居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10、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亞洲的門戶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連接亞、歐、美、澳等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航空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最開始並不在蕭山,現在轉到蕭山去之後交通也更加的便利了,獲得了大家一致好評。
『拾』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世界第幾大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世界第一,目前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新建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譽為「世界第七大奇跡」。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世界最大的減隔震建築。工程建設難度世界少有,其航站樓是世界最大的減隔震建築,建設了世界最大單塊混凝土板。大興機場航站樓核心區一共只有8個C型柱,「無柱感」的設計為旅客提供了最大化的通透公共空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世界首個擁有兩個抵達層和兩個出發層的航站樓——F1-F4分別是國際到達、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國際出發。航站樓外連接高速和機場的雙層橋,分別對應航站樓F3、F4——國際出發走上層,國內出發兩層均可。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重要性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定位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具有聯通北京中心城區和河北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兩翼」的獨特區位優勢。大興國際機場不僅是繼首都國際機場之後北京擁有的第二座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也是整個京津冀地區的交通樞紐、航空中心。
由機場出發,向西北方向運行的地鐵「新機場線」用時20分鍾,即可進入北京南部市區;東南方向上,一條高鐵線也已開通,從雄安新區核心位置到達大興機場,同樣只要20分鍾。使得大興機場成為了北京中心城區和雄安新區之間的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