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凡湖水位怎麼樣
『壹』 關於土耳其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首都:安卡拉
面積:78.36萬平方千米
人口:7049.7萬(2007年)
民族:居民以土耳其人為主體,佔全國總人口的80%以上,其次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和喬治亞人等。
語言:土耳其語為國語,98%的居民講土耳其語。
貨幣:土耳其里拉
國家地理
土耳其是亞洲最西部的國家。地跨亞、歐兩洲。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希臘和保加利亞。瀕地中海和黑海。在土耳其亞歐兩部分領土之間,有馬爾馬拉海,長250千米。寬約70千米;博斯普魯斯海峽,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長約30千米,寬550~3200米;達達尼爾海峽,溝通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長65千米。寬1300~7500米。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海的通道。土耳其地形多為高原和山地,地形東高西低,沿海為狹長平原。亞洲部分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拔800~1200米:北邊為屈雷山脈、克羅盧山脈等。海拔2000~2500米,西部山間多陷落盆地。高原南邊是托羅斯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地勢高峻,大阿勒山(死火山)海拔5165米,為土耳其最高峰。安納托利亞高原西部,山脈和海岸直交。土耳其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的上游及克澤爾河。克澤爾河長1150千米,是小亞細亞半島上最重要的河流。境內主要湖泊有東部的凡湖,為土耳其最大湖泊。中部還有圖茲湖。土耳其鉻鐵儲量大,儲量為1億噸。三氧化二硼儲量約7000萬噸,二者均居世界前列。土耳其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內陸高原較乾旱。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候過渡,溫差較大。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士耳其國名的由來
土耳其國名來源於其國家主要居民為土耳其人。「土耳其」一詞是由「突厥」一意轉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兩字有「勇敢」的意思,「土耳其」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安卡拉
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其作為城市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20世紀初期,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勝利後安卡拉被定為首都。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發達聞名,還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出產的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市內保存有奧古斯丁神殿、卡拉卡拉大帝時代的大浴場等眾多遺跡。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海港與工商業中心。伊斯坦布爾省省會。歷史悠久。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古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羅馬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將其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和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世界上唯一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因扼黑海出入關口,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公路橋連接海峽兩岸。伊斯坦布爾是個旅遊勝地,清真寺特別多,被稱為寺廟之城。最有名的是藍色清真寺。伊斯坦布爾是東方鐵路的終點站,又是巴格達鐵路的起點站。著名的東方快車就是從巴黎出發,最後到達伊斯坦布爾的。
特洛伊古城
特洛伊古城遺址位於土耳其西北端,坐落於平緩的城堡山腳下。古希臘傳說公元前12世紀時。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訪問希臘時拐走了斯巴達王後海倫。為此,希臘人遠征特洛伊,連攻9年不下。最後採納軍中智囊奧德修斯的計策。將一批精兵藏於一匹巨大的木馬腹內,放在城外,假裝退兵。特洛伊人把木馬當作戰利品拖進城內。夜間,士兵從木馬中悄悄出來,打開城門,希臘大軍揮師占城。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對此有生動的描繪。是世界文學藝術中傳誦不衰的名篇。特洛伊古城遺址是愛琴海地區典型的農村風光。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是西亞第二大河流,發源於土耳其東部山區,到古爾泰與幼發拉底河匯合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長1950千米,流域面積37.5萬平方千米,自古以灌溉著名,巴格達以下可通汽船。和幼發拉底河一起構成「底格里斯河一幼發拉底河水系」,又稱阿拉伯河水系。是西亞最重要的水系,包括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匯合後形成的阿拉伯河。美索不達米亞長達五六千年的文化即以灌溉農業為主要基礎。現兩河中下游的灌溉區是伊拉克首要農業區,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壩。航運價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輪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的巴士拉港。
『貳』 簡述凡湖由構造盆地逐漸演變為鹹水湖的過程
凡湖
土耳其語作Van Golu。
土耳其最大湖泊。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靠近伊朗邊境。面積3,713平方公里(1,434平方哩),湖面最寬處達119公里(74哩)。湖名來源於西元前10~前8世紀湖東岸強大的烏拉爾圖王國的首府名稱。湖盆位於高原山地環抱的構造盆地中,形成年代在第三紀晚期(第三紀約結束於250萬年前),更可能是在1萬~約200萬年前的更新世。西面是火山分布地區,從內姆魯特(Nemrut)火山流出的熔岩向西南綿延近60公里(37哩),阻塞了向西排入穆拉特(Murat)河的洩水道,使凡湖變為內陸湖。其含鹽湖水不宜飲用或灌溉。湖域略呈三角形,可畫分為兩部分︰北部面積小,湖水淺,湖岸陡峻;南部面積大,湖水深,湖岸因侵蝕作用變得錯綜復雜,最深達100公尺(330呎)以上。湖中多小島,較大的有北部的加迪爾(Gadir)島、東部的加帕納克(Carpanak)島、南部的阿克塔馬(Aktamar)島和阿特列克(Atrek)島。
『叄』 凡湖是如何形成的
凡湖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靠近伊朗邊境,是土耳其東部山區的內陸鹹水湖。原為斷層陷落盆地,再經1441年內姆魯特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河谷壅水成湖湖面面積3738平方千米,為土耳其第一大湖,中東第二大湖。湖面海拔1646米,隨季節略有變化。
湖名來源於公元前10世紀~前8世紀湖東岸強大的烏拉爾圖王國的首府名稱。湖盆位於高原山地環抱的構造盆地中,形成年代在第三紀晚期(第三紀約結束於250萬年前),更可能是在1萬~200萬年前的更新世。西面是火山分布地區,從內姆魯特火山流出的熔岩向西南綿延近60千米,阻塞了向西排入穆拉特河的泄水道,使凡湖變為內陸湖,且無出口。
凡湖為含鹽湖,湖水不宜飲用、灌溉。湖域略呈三角形,可劃分為兩部分:北部面積小,湖水淺,湖岸陡峻;南部面積大,湖岸因侵蝕作用變得錯綜復雜,湖水深,最深達100米以上。湖中多小島,較大的有北部的加迪爾島、東部的加帕納克島、南部的阿克塔馬島和阿特列克島。
凡湖湖域集水面積超過15000平方千米,入湖河川以北部的本迪馬希河和齊蘭河,以及東部的卡拉蘇河和米金蓋爾河較為重要。其次依靠雨水和冰雪融化水補給。冬季大地封凍,水位最低,隨著春暖,大地解凍,雪化冰開,入湖水量增多,水位回升,7月水位最高。水位季節變化約0.5米。夏季該湖有3個明顯不同的水溫區,上層為溫水,下層為冷水,還有一個中間過渡層。冬季表層水溫急速下降,北部淺水區全部封凍。由於湖水含鹽度高,全湖結冰受到阻礙。湖濱低平地區,冬、春、夏季氣溫受湖泊調劑,水源充裕,土壤肥沃,適宜於耕植,農業比較發達,歷來是人口較密集的地區。這里有漁業與制鹽業。湖岸平原有園藝與穀物種植。高原山地崎嶇荒涼,人口稀少,只有一些牧民隨季節逐水草遷徙。湖岸主要城鎮有凡城、埃爾季什、蓋瓦什、阿赫拉特和阿迪爾傑瓦茲。這些城鎮至今仍然保持傳統的市集。城鎮之間有定期班輪往來。湖中的碳酸鈉為主要天然資源。湖區風景秀麗,富有魅力,具有發展旅遊業的潛力。
『肆』 給一個世界比較大的湖泊列表
世界主要湖泊簡介
1、大奴湖 加拿大第二大湖。位於西北地區馬更些小區南部。面積2.84萬平方公里。形狀不規則,最長部分達112公里。許多河流注入,上承奴河,下注馬更些河。冰凍期長。漁業發達,盛產白魚和湖鱒。
2、大鹽湖 西半球最大鹹水湖。位於美國猶他州北部。是地質史早期本內維爾湖的殘跡湖。因季節和逐年氣候變化的影響,水位和鹽分都有很大變動。最高水位時,湖面廣達6,200平方公里;最低水位時約2,460平方公里;本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一般為4,100平方公里。鹽度高達150—288‰,故有大鹽湖之稱。最深處約11米。盛產食鹽。湖水含鹽量估計60億噸,主要為氯化鈉和硫酸鈉。
3、大熊湖 加拿大第一大湖。位於西北地區馬更些區中北部。北極圈在其北部通過。面積3.1萬平方公里。通過大熊河與馬更些河相連,凍期長達8—9個月.
4、大塞馬湖 芬蘭東南部的湖群。介於拉彭蘭塔和伊薩爾米之間,東西延伸約290公里。面積4,400平方公里。共有湖泊約120個,彼此連通。以塞馬湖面積最大。湖中有許多小島(計1,699平方公里)。湖水經武奧克希河東南流入俄羅斯境內的拉多加湖。
5、凡湖 土耳其東部山區的內陸鹹水湖。原為斷層陷落盆地,再經公元1441年內姆魯特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河谷乃壅水成湖,略呈三角形。面積3,738平方公里,為土耳其第一大湖,中東第二大湖。胡面海拔1,646米,隨季節略有變化。最深處在100米以上。無出口,有漁業與制鹽業。
6、門切爾湖 巴基斯坦最大淡水湖。位於信德省拉爾卡納縣境內,印度河西岸。西部和南部為基爾塔爾山脈和丘陵。湖面變化很大,洪水期湖面寬達500平方公里,水深4.8米;枯水期僅36平方公里。流入湖中的河流有卡拉奇、賴斯和達杜運河。
7、馬加迪湖 ,肯亞南部內陸湖。在內羅畢西南80公里。由斷層陷落形成。南北長48公里,東西寬14公里。面積依季節變化於300-900平方公里。周圍多礦泉。湖水咸。湖底有厚3.5-4米的天然鹼,旱季湖濱有鹽層淀積。是全國天然鹼和食鹽主要產區
8、馬那瓜湖 又稱「索洛特蘭湖」。尼加拉瓜第二大湖。居尼加拉瓜西部的窪地內。東西長58公里,南北寬26公里,面積1,04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達30米,水溫24-27℃,湖面海拔39米。湖內多島嶼,有著名的莫莫通比托火山島。湖水經蒂皮塔帕河流入尼加拉瓜湖。富魚類和鱷,可通航。沿湖多城鎮,首都馬那瓜在其南岸。西北岸有莫莫通博活火山
9、馬拉維湖 舊稱「尼亞薩湖」。非洲大淡水湖。在馬拉維、莫三比克、坦尚尼亞接界處。由斷層陷落形成。湖面海拔472米。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32-80公里,面積30,8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3米,最深處在北端,達706米。岸線平直,湖周多高崖環繞,東有利文斯頓山,西有尼卡高原與維皮亞山地。集水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有14條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以魯胡胡河最大。湖水南流經希雷河入贊比西河。多水鳥;魚類200餘種,80%為稀有魚種。漁業重要,以捕獲非洲鯽魚為主。10、馬隆貝湖 馬拉維南部湖泊。北距馬拉維湖南口僅19公里。長29公里,寬14.5公里,面積420平方公里。水深10-13米。地處東非大裂谷南段,希雷河流貫。原為馬拉維湖一部分,因水面下降而分出。富水產,漁業發達。。
11、馬焦雷湖 義大利第二大湖。位於北部阿爾卑斯山區。長64公里,最寬11公里,面積212平方公里。最深375米。海拔194米。湖北端有41平方公里在瑞士境內。北、西湖濱,高山聳立,南岸多緩丘,盛栽葡萄。西岸附近有博羅梅安島。氣候溫和。產鱒、鱸、鯡等魚類。濱湖一帶以旅遊地著稱。附近多冬季登山站。
12、馬納普里湖 紐西蘭最深湖泊。位於南島西南部山區,因弗卡吉爾西北約110公里。湖長29公里,最大寬度8公里,深443米,面積142平方公里。懷奧河發源於此。在蒂阿瑙湖與馬納普里湖之間有巨大落差,建有全國最大水電站。
13、馬拉開波湖 南美洲最大的湖泊。在委內瑞拉西北部沿海,有長35公里、寬3-12公里的水道同委內瑞拉灣相通。口窄內寬,長190公里,寬115公里,面積1.3萬平方公里。北淺南深,最深34米,容積2.8億立方米。由斷層下陷而成。北部微咸,南部湖水受數十條河流沖淡。石油資源豐富,油田主要分布在東北岸和西北岸,並向湖中發展,有「石油湖」之稱。石油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湖濱建有很多石油城鎮,西北岸有全國第二大城馬拉開波。湖內可通大型海輪和油輪;湖口架有拉斐爾·烏達內塔大橋。
14、馬祖里湖區 在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下游東側直到波、俄邊境,包括奧爾茲丁、蘇瓦烏基兩省及周圍毗連地區,面積5.3萬平方公里。為冰磧平原,分布有冰磧丘(最高點海拔312米)和小盆地。湖泊星羅棋布,多達2,700餘,統稱「馬祖里湖群」,面積1,450平方公里,以希尼亞爾德維湖最大。湖間有河流或運河相連。湖區多森林沼澤,難以通行。分布著松林、混交林、常綠灌叢和草甸。多半已墾殖,種有燕麥、馬鈴薯和亞麻等。波蘭主要旅遊地區之一。
15、支笏湖 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湖泊。在千歲市的西端,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一部分。破火山口湖。面積77.3平方公里,周圍41公里。水面海拔248米,最深處360米,次於田澤湖為日本第二深湖。冬季不凍,與洞爺湖同為日本不凍湖的最北限。湖中產紅鱒 (1894年由阿寒湖移殖)。
16、韋特恩湖 瑞典第二大湖。位於瑞典中部偏南地區,介於延雪平和阿斯克松之間,呈東北-西南向延伸。長129公里,最寬處26公里,深118米,面積1912平方公里。湖水向東經穆塔拉河注入波羅的海。是耶塔運河組成部分。湖水以險流著稱。湖內島嶼面積約25平方公里,有居民1,000多人;是古墓地,有十七世紀的城堡和教堂
17、日內瓦湖 又名「萊芒湖」。阿爾卑斯山地的最大湖泊,著名冰蝕湖之一。位於瑞士西南同法國東部邊境。海拔375米。由東向西呈新月形。長72公里,平均寬8公里,面積581平方公里(內瑞士佔348平方公里,法國2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0米,最深310米。水色深藍、清澈。東南為阿爾卑斯山,西北為侏羅山環抱,環湖山峰終年積雪,羅訥河自東入湖,西經日內瓦城出湖,水源大部由冰雪水補給。湖光山色,十分秀麗。終年不凍,可通航,有漁業。北岸土壤肥沃,生產葡萄。從日內瓦築有長堤伸向湖心,還有高達150米的人工噴泉。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沿岸人煙稠密,是著名的風景區和療養區,1823年起設有汽輪游覽服務業。沿湖主要城市有瑞士的日內瓦、洛桑、蒙特勒和沃韋,法國的埃維昂萊班等。
18、內斯湖 一譯「尼斯湖」。英國大不列顛島最大的淡水湖。位於蘇格蘭高地的大峽谷中。長38公里,大部分寬約1.6公里,面積56平方公里。最深處230米。湖水向東北流,注入默里灣。湖中有不知名的生物,並以傳說中的內斯湖怪物聞名,為世界生物學界所注目。
19、貝爾潟湖 舊譯「貝勒湖」。法國地中海沿岸的潟湖。在羅訥河口省。四周為石灰岩低山包圍。通福斯灣的谷地有一長約6.5公里的運河。湖長約21公里,寬5—13公里,面積156平方公里。湖濱有果園、橄欖樹和鹽場。
20、貝加爾湖 中國古稱「北海」,曾為中國北方部族主要活動地區。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6米。湖長636公里,平均寬48公里,最寬79.4公里,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深730米,中部最深1,620米。蓄水量23,000立方公里,約佔世界地表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有色楞格河等336條大、小河川注入,匯水面積55.7萬平方公里。葉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可通航。湖中有27個小島,最大的是奧利洪島(面積約730平方公里)。冰期長約5個月(1月至5月)。湖中有植物600種;水生動物1,200種,其中四分之三為特有品種,如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等。
20以後的如果樓主想要可以在問題補充出告訴我,我將以另外的答案發上來(因為字數太多)。世界20大湖就在上面了。
注意我的題目是世界主要湖泊。
『伍』 伊朗西邊的兩個湖是哪兩個湖
伊朗西部只有一個大湖,是「烏魯米耶湖(Urmia)」,最長兩端長140公里,最寬55公里,最深約16米,面積曾達4500平方公里,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湖泊之一。進入21世紀,由於蒸發加劇和入湖水減少,烏魯米耶湖水位下降,面積迅速縮小,而面臨消失。
與之相鄰很近的大湖還有一個「凡湖(Van)」,但位於土耳其境內。面積3713平方公里,湖面最寬處達119公里。
『陸』 土耳其第五大淡水湖
找不到第五大,只找到最大的是凡湖
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淡水湖。湖岸線長約500公里,平均深度25米,最深處在100米以上。湖盆由斷層陷落再經過火山熔岩阻塞河谷而成,是個會有七色變化的鹽水湖。魚量豐富,水質清澈,適合游泳,就算平日也有許多來自土耳其本地的遊客前來。神奇的是你可以輕易地就浮在富含礦物質的水面上,還可以不用肥皂就能洗干凈衣服。
『柒』 土耳其的小亞細亞半島內部,為啥分布著大量的沼澤和湖泊
小亞細亞半島又稱為“安納托利亞半島”,東西長度約為1000千米,南北寬度約為600千米,位於亞洲的西亞地區,東部與亞美尼亞高原相連,北部瀕臨黑海,西北部隔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望,西部瀕臨愛琴海,南部瀕臨地中海,陸地面積約為52.5萬平方千米,位於土耳其境內。
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地形主要為高原和山地地形,主要的地形區為安納托利亞高原,與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區相連。
青藏高原湖區
『捌』 凡湖南部湖區冬季不易結冰的原因
你好,湖南湖區冬季不結冰的原因是溫度在零上,不具備結冰的溫度條件
『玖』 土耳其的自然資源
土耳其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廣大,凡湖盛產魚和鹽,安納托利亞高原有廣闊牧場。水力資源亦較豐富,在主要河流的峽谷上築水壩建水庫,發展水電和灌溉事業。
土耳其境內有產石油及天然氣,但產量不足以自足,必須從國外進口,然於北安那托利亞黑海沿岸東色雷斯伊斯肯德倫灣及南安內托利亞地區近敘利亞及伊拉克邊境發現油田,可望使自給率提高。
土耳其建有油管1738公里,天然氣管708公里,巴庫-第比利斯-油管為世界第二長油管,於2005年5月10日開始營運。此油管將原油由裏海盆地送至土耳其第中海沿岸的Ceyhan港。計劃中的Nabucco管線則是運輸天然氣從裏海盆地經土耳其送至歐盟國家。Blue Stream為已營運的天然氣管,可將天然氣由俄羅斯運至土耳其,於2005年11月17日啟用。大布里士-安卡拉天然氣管長2577公里,銜接北伊朗至安卡拉森林主要是針葉林,大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主要分布在黑海周圍,但很少開發。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能源消耗亦隨之增加,土耳其政府計劃興建核能發電廠以增加裝機容量。興建核能發電廠最早於1960年代被提出,但廠商出價過高及安全因素而持續被取消。
『拾』 貓喜歡吃魚為什麼不會游泳
我暈 貓只是不喜歡水而已 並不是說就不會游泳了
土耳其的國寶 —— 凡湖貓 就會游
~我也懶得打字說自己的觀點了,我5年前養的貓也就會游泳 是我專門抱到江邊練出來的..
下邊是復制的別人的
大家都知道貓貓是比較怕水的小動物,現在偶們來看看一種會游泳的貓:
土耳其東部有個名叫凡的地方。自古以來,對中東歷史起過重要作用的諸多民族都曾在此留下文明印跡,例如胡里人、烏拉爾圖人、梅德人、波斯人、亞美尼亞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塞爾柱人和奧斯曼人等。
這里有土耳其境內最大的湖泊——凡湖,人稱土耳其東部明珠。距湖東岸五公里的凡城是土耳其共和國凡省的首府,古時 名為圖什巴,意為「太陽國度」,是烏拉爾圖王國的首都。不過,十分有趣的是,首先讓我們知道此地的並非那些帶著神秘色彩的歷史文化遺產,而是一種小小生靈。
當初到土耳其時就聽說,有一種毛為白色、雙眸迷人的貓叫凡湖貓,是列為國寶的動物。幾年前,有土耳其高官訪華期間與中方同行談到中國國寶大熊貓話題,一時間土國媒體大大炒作一番,力促熊貓贈土,還有人提出以土耳其國寶凡湖貓和坎戛爾狗來交換,足見凡湖貓是土國頗感驕傲之物。根據專業資料來看,這種貓實際上學名叫「凡貓」,也就是說以凡地命名的貓。大概是因為凡字在中文裡意為普通、平常,叫起來實在不響亮,再加上凡湖是凡地之魂,這種貓又與凡湖有著不解之緣,於是很多中國人似乎更願稱其為凡湖貓。
凡湖貓最迷人之處在眼。栗形或桃核形大眼加微吊的眼梢使其神態炯炯。按眼睛的顏色,凡湖貓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雙眼均為藍色;第二種雙眼均為琥珀色或黃色調;第三種一眼為藍色、一眼為琥珀色或黃色調,俗稱「單眼」。藍色眼睛通常為松石藍;琥珀色調的眼睛則不太相同,有深琥珀色、淺琥珀色、黃色和杏葉綠,偶爾也有褐色。藍眼凡湖貓又分為長毛和短毛兩種。新出生的小貓崽眼睛為灰色,25天後開始變化,40天後顏色就確定了。貓崽兩耳之間有一個或兩個黑點,兩個黑點的大多為「單眼」,因而這種黑點幾乎被視為區分仔貓是否「單眼」的基本識別依據。但這種黑點在出生後兩個月之內就會消失,有些貓頭上會留下8至30根不等的細細黑毛。由於欲購者往往要「單眼」,使人們產生一種錯誤印象,以為凡湖貓是雙眼異色的多於雙眼同色的,或者以為全都是雙眼異色。其實,雙眼同色者數量更多。
凡湖貓形體健壯美麗。其頭部呈寬楔形,圓弧線條,顴骨高,吻豐滿而渾圓,鼻略長,鼻尖帶精緻鷹鉤,臉頰分界明確,下巴圓潤,耳朵基寬位高,耳尖略圓,鼻、嘴、耳內側和爪底為粉紅色,項短而強壯,身材修長,胸部、肩部和臀部肌肉發達,四肢相當粗壯,後腿略長,爪呈圓形,尾長且尾毛豐滿,為「運動員型」體格。這樣的體型賦予其天生的耐力和爆發力。一身象牙白色的毛是凡湖貓明顯特徵之一。有些貓頭部和尾部帶有黃色斑紋。據凡省大學在凡省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凡湖貓有58%長著絲般長毛,42%長著天鵝絨般短毛。長毛貓為純種,短毛則為混血。長毛貓尾巴像狐尾,一襲漂亮絲毛密長光亮,頗顯華貴。這種貓一年換毛兩次,褪毛期間毛就顯得短,過後又會變長,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毛會又密又長。
凡湖貓在水中暢游
在秉性上凡湖貓也堪稱貓中君子。據凡省人說,這種貓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尊貴氣質:有德行、重尊嚴、愛清潔。據說,這種貓在家養環境中不搶不偷,絕不搶掠偷食廚房裡的肉和奶,也絕不欺負和撲食家養的小雞、小鳥。許多養貓者都說,這種貓聰明伶俐,個性很強,能夠理解主人的話語,愛與主人親近,但也頗有主見,喜歡自由,非常勇敢,若感受到愛便以愛回報,受到傷害決不沉默,三倍回擊。凡湖貓的高貴也表現在良好生活習性上。它們不到垃圾中尋食,不吃腐物剩食,進餐後會用爪子把嘴和臉打理得乾乾凈凈,對居住環境也很講究,不會隨處方便。
與眾貓不同的是凡湖貓愛嬉水、會游泳。一般來說貓是不喜歡入水的,也不能長時間浮水,因為毛浸濕後貓身變沉會使其溺水而亡。但人們在凡湖特別是在夏季卻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些家庭帶著孩子和凡湖貓到湖邊野餐,貓會悠閑地走到水邊,用爪拍水並舔嘗湖水,繼而到湖中暢游,然後返回岸邊,抖掉身上的水,把毛舔干。這種習性也許是生存環境所使然,因為凡這個地方河流湖泊眾多。凡湖處於高原山地環抱的構造盆地中,原本為外流湖。其西面是火山分布地區,遠古時期從內姆魯特火山流出的溶岩向西南綿延近60公里,阻斷了向西排入木臘特河的泄水道,由此形成這片37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湖泊。含鹽分的水匯集湖中,又經長年蒸發增加了濃度,湖水含鹽度為22.4‰。頗令一些動物學家驚奇和感興趣的是,凡湖貓似乎十分喜歡凡湖裡富含碳酸鈉的蘇打水。
據說,過去凡湖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種貓,不過,隨著社會變遷凡湖貓日漸減少。許多貓或被送禮、或被出售、或被盜捕,大量流出境外;城市化使大批居民從庭院遷入公寓樓層,放棄了養貓;隨交通業的發展死於事故的貓也越來越多。因此,如今凡湖貓數量已銳減。即使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中心的大寵物市場,你也未必能找到一隻凡湖貓。商家一般會告訴你,買這種貓需預定,價格多在500美元左右,購者按法律規定不能將其帶出土耳其國境。
中國人皆知波斯貓之名貴,殊不知凡湖貓更是受法律保護的名貴國寶級貓種,也絕想不到波斯貓與凡湖貓的淵源關系。其實,波斯貓是從阿富汗貓和安卡拉貓培育而來,凡湖貓正是安卡拉貓的一支。不過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奪目的雪練也似的白色絲毛,更兼迷濛勾魂的寶石般眼睛,望之令人恍惚,嘆物之奇也。